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成语故事缩写

时间:2020-08-04

缩写成语故事60字以内

提示:本文共有 366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亡羊补牢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井底之蛙有一只青蛙长年住在一口枯井里。它对自己生活的小天地满意极了,一有机会就要当众吹嘘一番。有一天,它吃饱了饭,蹲在井栏上正闲得无聊,忽然看见不远处有一只大海鳖在散步。青蛙赶紧扯开嗓门喊了起来:“喂,海鳖兄,请过来,快请过来!”海鳖爬到枯井旁边。青蛙立刻打开了话匣子:“今天算你运气了,我让你开开眼界,参观一下我的居室。那简直是一座天堂。你大概从来也没有见过这样宽敞的住所吧?”海鳖探头往井里瞅瞅,只见浅浅的井底积了一汪长满绿苔的泥水,还闻到一股扑鼻的臭味。海鳖皱了皱眉头,赶紧缩回了脑袋。青蛙根本没有注意海鳖的表情,挺着大肚子继续吹嘘:“住在这儿,我舒服极了!傍晚可以跳到井栏上乘凉;深夜可以钻到井壁的窟窿里睡觉;泡在水里,让水浸着两腋,托住面颊,可以游泳;跳到泥里,让泥盖没脚背,埋住四足,可以打滚。那些跟头虫、螃蟹、蝌蚪什么的,哪一个能比得上我呢!”青蛙唾沫星儿四溅,越说越得意:“瞧,这一坑水,这一口井,都属我一个人所有,我爱怎么样就怎么样。这样的乐趣可以算到顶了吧。海鳖兄,你不想进去观光观光吗?”海鳖感到盛情难却,便爬向井口,可是左腿还没能全部伸进去,右腿的膝盖就被井栏卡住了。海鳖慢慢地退了回来,问青蛙:“你听说过大海没有?”青蛙摇摆头。海鳖说:“大海水天茫茫,无边无际。用千里不能形容它的辽阔,用万丈不能表明它的深度。传说四千多年以前,大禹做国君的时候,十年九涝,海水没有加深;三千多年以前,商汤统治的年代,八年七旱,海水也不见减少。海是这样大,以至时间的长短、旱涝的变化都不能使它的水量发生明显的变化。青蛙弟,我就生活在大海中。你看,比起你这一眼枯井、一坑浅水来,哪个天地更开阔,哪个乐趣更大呢?”青蛙听傻了,鼓着眼睛,半天合不拢嘴。狐假虎威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有一天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名落孙山在我国宋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孙山的才子,他为人不但幽默,而且很善于说笑话,所以附近的人就给他取了一个“滑稽才子”的绰号。 有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到京城,去参加举人的考试。 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 不久,孙山先回到家里,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 “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解名,就是我国科举制度所规定的举人第一名。而孙山在诗里所谓的“解名”,乃是泛指一般考取的举人。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 “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 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投考学校或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叫做“名落孙山”。 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不耻下问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不屈不挠 汉成帝三年的秋天,京城长安城中忽然有传言说要发大水了, 长安城就要被水吞没了。刹时间,整个长安城的老百姓都惊慌起来 大家扶老携幼,争相逃命。 消息传到宫中,汉成帝立即召集文武百官到宫中议事,商量对 策。成帝的舅父、大将军王凤也惊慌失措,劝成帝、太后赶快躲到船 上去准备撤离。大臣们也纷纷附和王凤的意见。只有孙丞相王商坚决 反对,他认为大水不可能突然而来,一定是谣传,在这个关键时刻 更不能轻易撤离,这样只会使人心更加慌乱。成帝采纳了王商的意 见,过了一会,城里也没见大水来,谣言不攻自破,城里的秩序也慢 慢恢复了。调查下来,确实是传言失实。成帝对王商能力排众议很赞 赏。王凤却认为是王商使他下不了台,因此心怀不满。 王凤有个亲戚叫杨肜,是琅那太守,因为没有把他管辖的地方 管理好,王商要办他的罪,王凤为此亲自跑到王商面前,替杨肜说 情,为他开脱。王商坚持原则,免去了杨肜的官职,王凤更加怀恨在 心,千方百计想要打击报复。于是他勾结了同伙,诬陷王商。汉成帝 最后听信了谗言,罢免了王商的丞相职务。 但是,是非自有公论。《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撰写王商的传记时 对王商的评价是:为人诚实公正,不屈不挠。这样的评论是很客观公正的.老马识途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 情况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的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 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 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天衣无缝 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释义 这则成语的原意是天仙的衣服没有缝,后来比喻事物完美自然,浑然一体,没有破绽。 古时候,有个叫郭翰的先生,他能诗善画,性格诙谐,喜欢开玩笑。盛夏的一个夜晚?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故事缩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5-16 #故事会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5-16 #短篇故事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6-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6-11 #故事会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7-12 #经典故事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7-14 #小故事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8-02 #故事会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8-05 #故事阅读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缩写成语故事150字左右成语故事缩写20字

孙武,赵国,廉颇,战国,蔺相如,邯郸,魏军,儿子,斧子,织女,魏国,魏王,孙膑,曹操,田忌,赵奢,赵括,信陵君,大象,大梁,宫女,春秋时期,晋国,秦国,重耳,向魏国,如姬,山戎国,庄王,曹冲

2020-08-05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