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故事技巧 豆瓣

时间:2020-07-30

编写故事的技巧

提示:本文共有 417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汤姆·霍尔曼找到我,说要卖给我一个真实的故事。这篇五千字的故事《碰撞轨迹》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有力的内在结构调控着故事的节奏,并制造出一种戏剧性的张力。

自那以后,我对叙事性非虚构文学的创作产生了极大的热情,这种热情延续了一生。

最后,我认为故事的来源并不重要。当我们学习案例的时候,故事发生的地点远不及故事的叙述重要。一位技能娴熟、充满激情的故事叙述者,无论通过何种媒体,都能向读者展现他卓越的写作能力。

故事叙述理论所适用的领域不仅仅局限于大众媒体。泰德·康诺弗的例子说明民族志和非虚构叙事文学都将沉浸式报道作为核心写作技巧;律师在学习了叙事方法后,可以在法庭上利用叙事的魅力来说服陪审团;心理学家在心理治疗中运用故事叙述更加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希望这本书的见解能够适用于所有的叙事领域。

故事叙述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原因就在于它满足了人类的基本需求。故事通过展示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让我们看清了这个令人困惑的世界;通过看他人如何克服困难,我们学会了如何生存;故事还向我们揭示了万事万物普遍联系的真理。

我发现不少叙事原则既适用于报纸,也适用于杂志。但是艾拉·格拉斯的广播节目启发了我,让我意识到,不论作者在哪里讲故事,场景设定、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等原则都是相通的。无论是在报纸系列报道、广播纪实节目、杂志文章、书籍、电影还是网络文章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人物的心理困境是如何有趣地发展推进的。

任何一个想充分挖掘故事叙述潜力的人,都需要发现这些普遍原则。一个成功的故事叙述者应该充分了解故事的基本理论和框架。忽视它们,就是在和人性进行一场注定失败的斗争。而掌握它们,你将在任何媒体中赢得广泛而热情的听众。

故事通常会从一个充满欲望的人物开始,他努力克服成功道路上的各种障碍。实际上,这就是故事的结构。

叙事是「国王死了,王后也死了」;而情节是「国王死了,王后因悲伤过度而逝」。[3]根据这个观点,叙事加上情节,便等于一个故事。

记者由于受到愤世嫉俗的心态和因报道受害者经历感同身受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作悲剧结尾。他们觉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失败者比善于迎接生活挑战的成功者更具有吸引力。

艺术完全在于语言的组织。——菲利普·杰拉德

叙事的重点就是结构,如果作者选择了正确的结构,其他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谈到写作,我们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了遣词造句、文体风格、词句用法以及润色文字上。这些事情都很重要,然而我们却忽视了那些并不显眼但更为重要乃至直指成功的要素。乔恩·弗兰克林说过:「许多人认为文章是靠改出来的,殊不知润色只是抹上结构之墙的那斑斑灰泥。」

普利策奖获得者、《圣彼得堡时代报》的非虚构作家汤姆·弗伦奇建议作家们「绘制一张图表,将故事的主线标注出来,借此寻找最简单的讲述方法和最自然的表现途径。如果图画不出来,就意味着你还没有弄清楚故事结构」。

他回忆道:「年轻的时候,我对如何处理信息感到无比困惑。如今有了结构设计,我感觉就像压在胸口的大石头被挪开了,顿时轻松了许多。」

那些焦虑的、低产的非虚构作家工作起来就像没有设计图纸的承包商,而成功的作家明白在写作之前必须要设计故事的结构。泰德·康诺弗告诉罗伯特·博因顿:「当我还是个新手作家时,我往往要写到中间部分才能弄清楚文章的结构。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写到哪儿,简直太随意了。但是这种写作方法效率很低,我经常钻进死胡同,浪费了不少时间。」

我总是将结构牢记在心,素材必须能恰当地置入结构。这样,我就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收集一堆无用的素材。」

乔恩·弗兰克林曾经警告作家们不要过于强调文章的修饰与润色。他指出,初稿应该突出结构——把合适的材料放在合适的地方——而不要试图将每个句子都写得完美无缺。

新手作家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是把他们在核心人物身上得到的信息一股脑都放进背景介绍中去,从而推迟了本该一开始就抓住读者的故事线,所以才有「阐述是故事的敌人」这个说法。好的阐述只提供支撑故事的足够信息,解释主人公如何在特定的时间来到特定的地点,介绍人物心中的欲望,以便导入下一个故事环节。充分的报道会产生太多枝枝杈杈的细节,而优秀的故事叙述者往往知道如何披荆斩棘,辟出一条前进的道路。作者需要从大量的背景事实中筛选出必要的信息。正如我最喜欢的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所言:「当一切都知晓时,故事已然不复存在。」

危机一来,一切都悬而未决,事情会朝任何可能的方向发展。对任何一位故事叙述者来说,这都是一个关键点,因为观众此刻正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危机也向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你是在危机开始之前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还是以危机开头,利用戏剧张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将他们带进故事中去?

对于非虚构故事来说,叙事弧线描述的是现实,事件顺序就是现实中的实际顺序。在小说中,尽管曲线描述的是想象的事件,你仍需遵循相同的原则。但是在非虚构故事和小说中,并没有条文法则告诉你必须要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来讲述故事。你可以通过倒叙或预叙等多种方式在弧线上来回跳跃。换句话说,情节不必线性跟随叙事弧线。电影《记忆碎片》就是将整个故事倒过来讲,从最后一幕开始,然后一幕幕地回到起点。

我们接受的训练使我们认为非虚构故事描述的都是现实。但事实上,现实事件是不会按照特写、远景、实时、历史总结这些超自然的形式发生的。我们不能进入他人的思想,也不能在人物之间跳来跳去,更无法通过不同人的眼睛去看世界。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就是一种策略,它让我们相信我们正在体验现实,但实际上,它却赋予了我们一种超越现实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来源于那些经验丰富的作家对视角的操控。

第三人称能极大地扩宽视野,让读者观看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第一,借助第三人称,你可以将自己变成一部摄像机,记录栩栩如生的细节,用以勾画场景和人物的外部形象。第二,你可以违背自然规律来窥探人物的内心。第三,你还可以凌驾于场景之上,去报道远在天边的事。你甚至可以回望过去,预见未来,即刻到场,就像阿图尔·加万德一般。

菲利普·杰拉德将第一种方法——电影摄像机方法称作「戏剧视角」。因为它忠于外在现实,可以为毫不相关的旁观者所证实,所以是第三人称视角中最客观和最化的。

选择立足点并不像研究火箭那么复杂。最重要的是,你要进行选择。不习惯叙事写作的作家会经常忘记立足点,他们的故事从不同方向狂轰滥炸,让读者晕头转向。为了能让读者沉浸在故事中,你希望他们在观看故事时对每一个所处的位置产生自然而然的安全感。问题在于如何才能让他们身临其境。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一个连贯的镜头,为一系列连续的动作搭建一个舞台。你要避免出现影视剪辑中的「跳接」,即突然打断叙事,并将一些前后矛盾的动作连在一起。

强烈的欲望具有危险性,并能够增强故事的戏剧性。

当然,在非虚构故事中,你不是创造人物,而是报道人物。不同于小说家,你不能简单地置人物于危机之中,改变人物,最后结束故事。

小说理论家指出,精心塑造的人物是圆形的,而不是扁平的。珍妮特·布若威曾这样区分两者:「扁平人物只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只为展现这一特征而存在,不能与这一特征发生冲突。圆形人物则是多面的,能够变化。」

提纲是叙事的结构骨架,将其变成血肉之躯的并不是章节,而是场景。

在故事创作中,场景不是最终目标,动作才是。人物的欲望和需求推动情节发展,场景发生转换。每个场景传达一个重要意义,最后构成故事的主题思想。在戏剧发展的过程中,作者运用场景来展现动作,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葆拉·拉罗克一直为《达拉斯晨报》担任写作指导,她这样说过:「场景就像礼品包装纸,而故事就是里面的礼物。」

梅尔·麦基的「故事就是战争」的观点。冲突是故事叙述的核心,也是场景选择的核心所在。「场景里有冲突吗?」彼得·鲁比问道。「故事前进的动力就是战胜困难,」他补充说,如果你的场景里缺少冲突和情感,就别再为它费心了。

汤姆·沃尔夫将「构建场景」列为新主义的基本写作技巧,这种技巧使得叙事性非虚构文学有别于释义性非虚构文学。换句话说,它是区分故事和报道的特征之一。

在所有媒体中,印刷物是最缺乏感官刺激的。我们的耳朵里充斥着广播和音乐,影视将我们带进生动的场景之中,网络图像传播迅速,数量众多,既可放大也可缩小,色彩鲜活。但是,印刷物却沉寂无声,毫无生气。如果你想将这潦草几笔变得能够和大荧幕上的追车场景相媲美,你就必须对作品进行裁剪。

泰德·切尼是最早认真对待叙事性非虚构文学的作家之一,他指出:「出色的、戏剧化的非虚构文章的开头应该是有生命的,可以移动,并到达某处。」但是移动到哪儿去呢?漫无目标的动作是没有结果的,读者期待在故事一开始就能进入到一个有趣的事件。

如果我们相信只有几篇故事在不断重复,那么我们就可以列举出那些故事的永恒主题来。大多数故事理论研究者能提出十二个主题,而《达拉斯时代先驱报》前写作指导葆拉·拉罗克在《写作教程》中一口气罗列了二十二个:「显著的主题或典型的情节,包括探索、寻找、旅行、追求、捕获、逃脱、爱情、被禁锢的爱情、单相思、冒险、谜题、神秘、牺牲、发现、诱惑、失去或者得到身份、蜕变、转变、屠龙、下到阴间、重生和救赎。」

不论是释义性叙事还是其他类型的叙事,所有有造诣的叙事作家都会在结构上花大力气。他们大多数人在开始写作之前,都会苦苦研究写作梗概。麦基说,写作梗概在他的写作程序中至关重要。「这样做往往还能减轻作家的负担,一旦你了解了结构,就能够在每天的写作中都只关注一件事情。你会知道哪个地方需要怎么写。」

一篇释义性叙事作品的梗概开头场景叙述离题1场景叙述2离题2场景叙述3离题3场景叙述4离题4场景叙述5离题5场景叙述6离题6结束场景叙述

当他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重新架构场景的时候,普里斯顿在书中穿插使用一些提示词让读者在情节转变中进入故事,这些词包括「大概」,「也许」和「可能」。下午的时候,可能下雨了,就像埃尔贡山经常下雨那样。所以莫奈和他的朋友可能会待在帐篷里,也许当雷雨敲打帆布的时候他们会做爱。天变黑了,雨渐渐停了,他们生火做饭。那是新年的头一天。也许他们喝着香槟,庆祝新年。

自从新主义诞生以来,文学写作技巧便开始在写作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此带来了叙事性非虚构文学(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报告文学)在美国的兴盛,普利策奖也为这一报道形式专设了奖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故事技巧 豆瓣”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20-06-08 #长篇故事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20-06-09 #故事会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20-06-13 #短篇故事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20-08-15 #故事阅读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20-09-08 #短篇故事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20-09-20 #经典故事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08-11-21 #短篇故事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技巧 豆瓣

故事,场景,非虚,人物,作家,结构,读者,文学,情节,作者,叙事性,危机,时候,文章,现实,开头,信息,动作,叙述者,戏剧,核心,欲望,特征,泰德,发展,虚构故事,主题,事件,原则,媒体

2012-08-02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