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时间:2020-07-28

关于公筷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24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新冠肺炎疫情喧嚣而至,2020年的春节过得与以往截然不同。为了让疫情的严重性最快时间为大众认知,广大基层、社区、农村竞开脑洞,想出了不少非常接地气的宣传标语:

今天到处乱跑,明年坟上长草。

今天到处去串门,明天肺炎找上门。

口罩还是呼吸机,您老看着二选一。

这些挂在角落的宣传语,土味十足,又通俗易懂。其中这一条也很红了:

“现在请吃饭的都是鸿门宴”

你真的以为会吃到“鸿门宴”怕是想多了,让我们来还原一下“鸿门宴”膜拜一下这场高档饭局的“范儿”吧。

鸿门宴

“鸿门宴”里,项羽和项伯坐向东,范增南向而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坐。他们是一人一案,中间留有项庄舞剑的位置。

请听题:为什么他们要坐得这么分散?

划重点:

因为在中国古代贵族的餐桌礼仪上,讲究的是— 分餐制。分餐制,特别是公筷公勺的使用是当今国际流行的一种科学、卫生的用餐制度,当然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就是西方人的“臭毛病”“瞎讲究”

自从北海市倡议“使用公筷公勺”后,绝大多数市民都拍手叫好。但在现实生活中,部分“老人不理解”“年轻人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提”的现状占了很大空间。不少老人一听一家子吃个饭还要使用公筷公勺就撇嘴:哼,老几千年的用餐习惯,你说改就改,你咋不上天?

其实,一盘菜蘸了无数口水才吃进肚里,几千年前,咱老还真不是这样的习惯,分餐制更不是西方人的独家“臭毛病”

我国早在周秦汉晋时代,就已实行分餐制了。分餐制并不是说不在一起吃饭,而是不能共同使用任何餐具。所有的食物都是一人一份,个人的碗筷刀叉不能触碰他人的食物,否则就是一种非常失礼的行为。接下来一起看看那些与“吃”有关的人物故事。

孟尝君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史记·孟尝君列传》中曾记载:孟尝君广招天下宾客,对前来投奔他的数千门客一视同仁,同甘共苦。

一天夜晚,孟尝君宴请新来投奔的侠士,一个侍从无意中挡住光线,侠士甲的思维开始发散,认为此举大有文章,一定是自己吃的膳食比不上孟尝君,于是某甲怒气冲天,离席,孟尝君亲自端起自己的饭菜给侠士展示。了解真相的侠士羞愧难当,遂拔剑自刎以谢罪。

这位侠士不仅自尊心炸裂,性格也是非常刚烈了。孟尝君的酒宴吃了啥不清楚,但肯定不是围成一团吃火锅,而是非常含蓄各吃各桌。

徐孝克

据《陈书·徐孝克传》记载,国子祭酒徐孝克在陪侍陈宣帝宴饮时,一口未吃,可当散席后,摆在他面前的馔食却明显减少了。原来,徐孝克将一些馔食悄悄带回家孝敬亲。他的孝行感动了皇帝,于是下令以后参加御宴,徐孝克可以堂而皇之地把饭菜带回家。可见,当时实行的是一人一份的分餐制。

歪个楼,小编想起曾经去本地乡下吃的喜宴。主人家每端上一道菜,立刻就有一群阿婆大妈轮流拿塑料袋把菜装进袋子里。 小编目瞪口呆,后来才知道这是当地的习惯,主家摆宴席肯定菜肉有剩余,大家装一些回去,不耽误吃饱,还能照顾没能来吃饭的家人。现在想起来,阿婆大行为也是勤俭持家其来有自啊。

小编有故事,你有酒吗?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我们轮流吃花生,继续听那些与“吃”有关的词儿。

染指

我们都知道一个词“染指”意谓获取原本属于他人的利益。该词起源春秋时期郑灵公宴请王公大臣。宴席上,郑灵公故意戏弄公子宋,大家都有甲鱼汤,唯独不给他上。“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左传·宣公四年》

受辱的公子宋一怒之下走到郑灵公的餐桌前,拿手指伸进甲鱼汤里蘸了蘸放到嘴里,拂袖而去。这个动作令公子宋和郑灵公都非常不爽,最终引发一场内乱,郑灵公被“做”掉了。

除了“染指”一词,还有一个词“筵席”也是起源于分餐制。《周礼·司几筵》中载:“铺陈曰筵,籍之曰席”孔子曾说:“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在准备正式宴会的时候,要先在地面上铺一层宽大的席子,这叫“筵”在“筵”上放坐垫,即“席”用餐的时候,每个人坐在各自的坐垫上,分别享用放在自己面前的那一份美食。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民以食为天,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出“礼”的观念,就蕴藏在吃饭之中,这就是儒家经典中“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儒家文化把一系列制度都融入吃饭中,直接将餐具的数量、材质都与封建等级制度所挂钩,比如以下的规定:“天子九鼎, 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在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韩熙载悠然自得地听着小曲,前面放着两个餐桌,食物酒水富足丰赡。而他对面的官员也有一个小桌,上面的食物就相形见绌了。

打个比方

oss:吃的是888元套餐送红酒香槟龙虾慕斯

中层:吃的是288元牛扒套餐

勤务兵:最多吃个28元的金拱门鸡肉堡了。

举案齐眉

既然餐桌上有这么多讲究,那还真不适合使用合餐制,而吃饭只能各用各的餐具了。不光是应酬的饭局如此,即使是在家中过二人世界,古是采用的分餐制。

有个词叫“举案齐眉”是说梁鸿的妻子孟光非常尊敬丈夫。吃饭时孟光总是准备好饭菜,摆放在托案上,举到自己眉毛的高度。这种谦恭温顺的态度让梁鸿非常受用,他也高高兴兴接过托案。《红楼梦》中,贾宝玉突然发现林黛玉和薛宝钗关系变好了,所以拿西厢记里《闹简》中的一句话“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打趣黛玉。

如果你家夫君一定要“举案齐眉”才能白头到老,小编只想说一句:爱吃吃,不吃拉倒!毕竟,对我们这些996的“社畜”们来说,一份外卖小哥在加班时送来的叉烧拼猪肚饭,就是我们能想到最高级的分餐制啦。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孟尝君

孟尝君,即田文(?—公元前279年)。妫姓,田氏,名文,“战国四公子”之一,战国时期齐国贵族,齐威王田因齐之孙,靖郭君田婴之子,齐宣王田辟疆之侄。因封袭其父爵于薛(今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称薛公,号孟尝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分餐制,徐孝克,郑灵公,公勺,侠士,鸿门宴,食物,孟尝,习惯,公筷,餐桌,餐具,饭菜,孟光,梁鸿,公子宋,举案齐眉,大叔,制度,坐垫,套餐,宴席,带回家,时候,疫情,毛病,肺炎,老人,西方人

2020-07-27 #故事大全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分餐制,徐孝克,郑灵公,侠士,鸿门宴,公勺,食物,习惯,公筷,餐桌,餐具,饭菜,孟尝,孟光,梁鸿,公子宋,举案齐眉,肺炎,疫情,制度,坐垫,套餐,宴席,带回家,时候,毛病,老人,西方人,饭局

2020-07-27 #故事大全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分餐制,徐孝克,郑灵公,侠士,鸿门宴,公勺,食物,习惯,公筷,餐桌,餐具,饭菜,孟尝,孟光,梁鸿,公子宋,举案齐眉,肺炎,疫情,制度,坐垫,套餐,宴席,带回家,时候,毛病,老人,西方人,饭局

2020-07-27 #长篇故事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分餐制,徐孝克,郑灵公,公勺,侠士,鸿门宴,食物,孟尝,习惯,公筷,餐桌,餐具,饭菜,孟光,梁鸿,公子宋,举案齐眉,大叔,制度,坐垫,套餐,宴席,带回家,时候,疫情,毛病,肺炎,老人,西方人

2020-07-27 #故事大全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大叔 顺便记得拿一双公筷公勺

孟尝君,分餐制,徐孝克,郑灵公,侠士,鸿门宴,公勺,食物,习惯,公筷,餐桌,餐具,饭菜,孟尝,孟光,梁鸿,公子宋,举案齐眉,肺炎,疫情,制度,坐垫,套餐,宴席,带回家,时候,毛病,老人,西方人,饭局

2020-07-27 #长篇故事

讲述战国孟尝君的故事 揭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讲述战国孟尝君的故事 揭孟尝君是个怎样的人

孟尝君,冯驩,门客,田婴,本领,齐国,田文,回去吧,战国,地位,故事,房间,鱼虾,孙膑,孟尝,慕贤,春申君,蔡国,薛公,连剑,世人,一身,人才,人们,做法,信陵君,儿子,先生,副将,名望

2015-09-21 #长篇故事

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持之有故 言之有理

于乾,隆年,故名,高官

2020-04-14 #故事阅读

爱情故事:常来常往君是客

爱情故事:常来常往君是客

杨伟,王英,刘宝,事情,民警,派出所,副所长,笔录,管军,单间,屁股,打人,朋友,结果,美女,自已,院子,还真是,这小子,多大,微微,胡侃,锦绣派出所,好的,歌城,车门,地方,上自,上级领导,个头

2016-12-2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