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时间:2020-07-27

用50字概括民间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 50 字左右 篇一:春节习俗故事 春节习俗故事 “春节”的起源 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兽。“年”, 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 天(就是现在的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 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 “年”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 里一片匆忙恐慌景象,没有人理会他,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 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那老人把胡 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赶 走。”老婆婆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 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 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噼里啪啦” 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 第1页共7页 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打开,只见院内 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 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 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 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 道了驱赶“年”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 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 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广泛流传,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 统节日。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 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 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 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 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 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 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 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春节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 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 第2页共7页 夕守岁的习俗。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 50 字左右 据史料记载,这种习 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 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 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 春风。” 古时,守岁也叫“照虚耗”,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 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 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 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拜年习俗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 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 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 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 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 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 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 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 第3页共7页 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 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 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 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 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 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 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 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 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 “名刺”和“名纸”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 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 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 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 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 “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 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 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 “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 第4页共7页 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 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 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 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 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 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 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 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 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 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 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 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 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 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 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 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接财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 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 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 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人们,民间,马皇后,老人,习俗,风俗,长辈,传说,围炉,村里,皇帝,初一,婆婆,名刺,图案,士大夫,大小,故事,字贴,接财神,民间故事,晚辈,桃符,起源,浑身,烛火,福气,福字,老婆,老婆婆

2020-09-05 #故事大全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人们,民间,马皇后,老人,习俗,风俗,长辈,传说,围炉,村里,皇帝,初一,婆婆,名刺,图案,士大夫,大小,故事,字贴,接财神,民间故事,晚辈,桃符,起源,浑身,烛火,福气,福字,老婆,老婆婆

2020-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50字左右

人们,民间,马皇后,老人,习俗,风俗,长辈,传说,围炉,村里,皇帝,初一,婆婆,名刺,图案,士大夫,大小,故事,字贴,接财神,民间故事,晚辈,桃符,起源,浑身,烛火,福气,福字,老婆,老婆婆

2011-04-01 #小故事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 50字左右 急需 马上。

关于春节的民间故事 50字左右 急需 马上。

织女,牛郎,牵牛,王母,老牛,牛郎织女,仙女,七月七,妻子,仙女们,儿女,天河,天空,日子,牛皮,织女星,牵牛星,衣裳,牛大哥,董永,金牛星,孩子们,碧莲池,向王,传说,剥下,哥嫂,孙女,妈妈,红色

2013-05-04 #长篇故事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苗族,作文,习俗,春联,云南,中华民族,一介,五代十国,少数民族,历史,寓意,对联,屏边,节日,风俗,发展,民风民俗,农历正月,写一个,字左右,很有趣,春节习俗,明清两代,第一大,在书,在我国

2020-07-13 #长篇故事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苗族,作文,习俗,春联,云南,中华民族,一介,五代十国,少数民族,历史,寓意,对联,屏边,节日,风俗,发展,民风民俗,农历正月,写一个,字左右,很有趣,春节习俗,明清两代,第一大,在书,在我国

2020-08-28 #经典故事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苗族,作文,习俗,春联,字左右,民间故事,云南,中华民族,一介,五代十国,历史,少数民族,寓意,对联,屏边,节日,风俗,发展,农历正月,写一个,很有趣,春节习俗,明清两代,民风民俗,第一大,在书,在我国

2020-04-19 #短篇故事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描写民风民俗 作文400字啊民间故事四百字左右

苗族,作文,习俗,春联,字左右,民间故事,云南,中华民族,一介,五代十国,历史,少数民族,寓意,对联,屏边,节日,风俗,发展,农历正月,写一个,很有趣,春节习俗,明清两代,民风民俗,第一大,在书,在我国

2020-04-23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