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时间:2020-07-25

好故事主要内容

提示:本文共有 349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一诺千金]

秦朝末年,在楚地有一个叫季布的人,性情耿直,为人侠义好助。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设法办到,受到大家的赞扬。

楚汉相争时,季布是项羽的部下,曾几次献策,使刘邦的军队吃了败仗,刘邦当了皇帝后,想起这事,就气恨不已,下令通缉季

这时敬慕季布为人,都在暗中帮助他。不久,季布经过化装后到山东一家姓朱的人家当佣工。朱家明知他是季布,仍收留了他,后来,朱家又到洛阳去找刘邦的老朋友汝阴候夏候婴说情。刘邦在夏候婴的劝说下撤消了对季布的通缉令,还封季布做了郎中,不久又改做河东太守。

有一个季布的同乡人曹邱生,专爱结交有权势的官员,借以炫耀和抬高自己,季布一向看不起他。听说季布又做了大官,他就马上去见季布。

季布听说曹邱生要来,就虎着脸,准备发落几句话,让他下不了台。谁知曹邱生一进厅堂,不管季布的脸色多么阴沉,话语多么难听,立即对着季布又是打躬,又是作揖,要与季布拉家常叙旧。并吹捧说:“我听到楚地到处流传着‘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样的话,您怎么能有这样好的名声传扬在梁、楚两地的呢?我们既是同乡,我又到处宣扬你的好名声,你为什么不愿见到我呢?”季布听了曹邱生的这番话,心里顿时高兴起来,留下他住几个月,作为贵客招待。临走,还送给他一笔厚礼。

后来,曹邱生又继续替李布到处宣扬,季布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了。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二)

[愚公移山]

在《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有两座大山,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山势雄伟,方圆七百余里。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汉,头发胡须都已经白了。他家的大门,正好面对着这两座大山,出门办事每次都要绕好远的路才行,非常不方便。愚公很是烦恼,他下决心要带领着全家老小,把这两座大山挖掉。于是他们就一起干开了,挖下的泥土石块,他们就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他们干得非常投入,一年四季很少回家休息。在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因为他很精明,大家称呼他智叟。智叟劝愚公说:“你这个人可真傻,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怎么可能搬动这么大的两座山呢?”愚公却说:“我看你呀,比我还傻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可这两座山却不会增高了,我们总有一天会把它挖平的!”

后来,愚公挖山的事让上天知道了,他被愚公的顽强精神所感动,派了大力神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从此以后,冀州和汉水的南面,就再也没有高山阻挡了。

现在常用“愚公移山”来比喻做事有顽强的毅力,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移,移动。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三)

[一丝不苟]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杀耕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一天,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相约去拜访高要县知县汤奉。汤知县置酒招待他们。席间有位老者给汤知县送来了他与其他几个信回教的人拼凑起来的五十斤牛肉。汤知县一向贪赃受贿,而且他也是信奉回教的人,但是上面有禁令,一时也不知该不该收下这份礼。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可千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信奉同一教的人?想起洪武年问的刘老先生(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县知县,后来又用毒药把他毒死了。

汤知县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由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用一面大枷枷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大胆妄为,知法犯法。如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好细。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四)

[沐猴而冠]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沐猴而冠的故事:秦王朝灭亡后,项羽见宫室残破没落,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楚汉战争中,自己又占着优势,于是就自傲自大,想回家乡炫耀此时的身世。因为在他看来,一个人升官或发财以后,如果不回故乡夸耀一番,就好比‘锦衣夜行’(穿着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一样,没有人会知道这个人此时的大富大贵。楚汉之争正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候,项羽这种务虚的思想观念反映了他性情的浮躁和短见的政治眼光,对他自己和楚国的前途是极为不利的,所以有人对他鄙视,气愤地说:人们都说楚人沐猴而冠,真是说对了。结果,被项羽投入鼎镬煮死。

楚人管猕猴为沐猴。沐猴而冠,是说猕猴而戴上人的帽子,也就是说假充人样的野兽。这是一句骂人的话。《汉书·伍被传》也有此语:伍被曾在淮南王刘安手下做淮南中郎的官,刘安谋反,伍被多次谏劝,刘安不听,以轻蔑的口吻对伍被说:汉廷公卿列侯皆如沐猴而冠耳!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五)

[将心比心]

春秋时五霸之一的楚庄王,一天晚上,为酬谢有功将士,摆了一席盛大的酒宴,要开怀畅饮。在轻歌妙舞的气氛中,忽然,灯火全部熄灭。黑暗中庄王的爱妾受到一个将士的调戏。她急中生智,一把抓下那个将士的头冠,让庄王点灯,捉拿那个无冠带的人。庄王不但没有发怒,反而说:无妨,此刻宴乐饮酒自不必拘泥妇人之节。并让所有的人都取下头冠,当灯火再亮时,将士中无一人戴头冠。真是难得的大度,十足的人情味。数年之后,楚军与晋军交战,楚军处劣势,突然,一位将士冲向敌阵,使战争转败为胜。这位将士就是当年调戏庄王爱妾的那人。庄王当年是经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充分表现了他的宽厚仁爱之心和令人叹服的人情味;他并没有期求回报而却得到回报,这正是他事业成功之所在。 唐朝的李靖,曾任隋场帝的郡丞,最早发现李渊有图谋天下之意,亲自向隋炀帝检举揭发。李渊灭隋后要杀李靖,李世民反对报复,再三请求保他一命。后来,李靖驰骋疆场,征战不疲,安邦定国,为唐王朝立下赫赫战功;魏征曾鼓动太子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同样不计旧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觉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也为唐王朝立下了丰功。

相传唐朝宰相陆贽,有职有权时,曾偏听偏信,认为太常博士李吉甫结伙营私,便把他贬到明州做长史。不久,陆贽被罢相,贬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当别驾。后任的宰相明知李、陆有点私怨,便玩弄权术,特意提拔李吉甫为忠州刺史,让他去当陆贽的顶头上司,意在借刀杀人。不想李吉甫不记旧怨,而且,只缘恐惧传须亲,上任伊始,便特意与陆贽饮洒结欢,使那位现任宰相借刀杀人之阴谋成了泡影。对此,陆贽深受感动,便积极出点子,协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李吉甫不搞报复,宽待了别人,也帮助了别人。

最难得的是将心比心,谁没有过错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啊!

古人古事,脍炙人口。以古为镜,可以净心灵,辨是非,明前途。

总之,与人交往过程中,肚量直接能影响到彼此间的关系是否能协调发展。众多同事同仁共处一方天地,矛盾、恩怨在所难免,这尤不及,有的是由于认识水平的不同,有的是因为一时误解造成。如果我们都能够像古人那样有较大的肚量和长远的眼光,以退让、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恩怨,就不仅有可能赢得时间、缓和矛盾,更有可能在不经意间为多年后的善报埋下善因,还你一个更为海阔天宽的新局面。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六)

[门可罗雀]

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为汉武帝手下的、两位大臣合写了”一篇传记,一位是汲黯,另一位是郑庄。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景帝时,曾任“太子洗马”,武帝时,曾做过“东海太守”,后来又任“主爵都尉”。郑庄,陈人,景帝时,曾经担任“太子舍人”,武帝时担任“大农令”。

这两位大臣都为官清正,刚直不阿,曾位列九卿,声名显赫,权势高,威望重,上他们家拜访的人络绎不绝,出出进进,十分热闹,谁都以能与他们结交为荣。可是,由于他们太刚直了,汉武帝后来撤了他们的职。

他们丢了官,失去了权势,就再也没人去拜访他们了。开封的翟公曾经当过廷尉。他在任上的时候、登他家门拜访的宾客十分拥挤,塞满了门庭。后来他被罢了官,就没有宾客再登门了。结果门口冷落得可以张起网来捕捉鸟雀了。

官场多变,过了一个时期,翟公官复原职。于是,那班宾客又想登门拜访他。程公感溉万千,在门上写了几句话:“一生一死,乃知交情;—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责一贱,交情乃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成语故事主要内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给我5篇 越短越好。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给我5篇 越短越好。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曹操,主要内容,重耳,越短越好,内容,诸葛亮,人们,桑田,禾苗,麻姑,卢毓,王远,申生,名声,成语,春秋时期,松柏之志,楚国,楚军,网友,石湖居士,简要,草人,到来,囫囵吞枣,南阳人,司空,向楚庄,周瑜

2020-07-21 #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给我5篇 越短越好。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给我5篇 越短越好。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曹操,主要内容,重耳,越短越好,内容,诸葛亮,人们,桑田,禾苗,麻姑,卢毓,王远,申生,名声,成语,春秋时期,松柏之志,楚国,楚军,网友,石湖居士,简要,草人,到来,囫囵吞枣,南阳人,司空,向楚庄,周瑜

2020-08-03 #故事阅读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季布 刘邦 庄王 张静斋 李吉甫 将士 愚公 知县 曹邱生 项羽 陆贽 成语故事 沐猴而冠 主要内容 回教 李世民 李靖 座山 儿子 名声 大山 宾客 时候 牛肉 皇上 办事 刘安 司马迁 夏候婴 洪武

2020-05-0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季布,刘邦,庄王,张静斋,李吉甫,将士,愚公,知县,曹邱生,项羽,陆贽,成语故事,沐猴而冠,主要内容,回教,李世民,李靖,座山,儿子,名声,大山,宾客,时候,牛肉,皇上,办事,刘安,司马迁,夏候婴,洪武

2020-05-16 #故事大全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季布,刘邦,庄王,张静斋,李吉甫,将士,愚公,知县,曹邱生,项羽,陆贽,成语故事,沐猴而冠,主要内容,回教,李世民,李靖,座山,儿子,名声,大山,宾客,时候,牛肉,皇上,办事,刘安,司马迁,夏候婴,洪武

2020-05-22 #小故事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季布,刘邦,庄王,张静斋,李吉甫,将士,愚公,知县,曹邱生,项羽,陆贽,成语故事,沐猴而冠,主要内容,回教,李世民,李靖,座山,儿子,名声,大山,宾客,时候,牛肉,皇上,办事,刘安,司马迁,夏候婴,洪武

2020-06-15 #故事阅读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季布,刘邦,庄王,张静斋,李吉甫,将士,愚公,知县,曹邱生,项羽,陆贽,成语故事,沐猴而冠,主要内容,回教,李世民,李靖,座山,儿子,名声,大山,宾客,时候,牛肉,皇上,办事,刘安,司马迁,夏候婴,洪武

2020-07-24 #长篇故事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成语故事主要内容

季布,刘邦,庄王,张静斋,李吉甫,将士,愚公,知县,曹邱生,项羽,陆贽,成语故事,沐猴而冠,主要内容,回教,李世民,李靖,座山,儿子,名声,大山,宾客,时候,牛肉,皇上,办事,刘安,司马迁,夏候婴,洪武

2020-07-2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