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时间:2020-07-25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有哪些

提示:本文共有 763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寓言,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文学样式,作者通过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莱辛这样论述寓言:“把一句普通的道德格言引回到一个特殊的事件上,把真实性赋予这个特殊事件,用这个事件写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大家可以形象地认识出这个普通的道德格言,那么这个虚构的故事便是一则寓言[1]117。”寓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主要由故事和寓意这两个要素组成。

寓言最大的特征就是假托故事,寄寓哲理,故事必须为寓意服务,寓意则是寓言的灵魂。从内容上看,寓言故事的特征有:一是具有寓意于言的教训性和犀利幽默的讽刺性[1]123 124,这是寓言故事的基本特征。寓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阐明教训和哲理,传达某些经验和教训。二是具有故事情节的虚构性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寓言故事的比喻与一般的文学表现手法所用的比喻是有所区别的,寓言故事中的比喻讲求完整性,任何一篇讽刺型的寓言作品都是一个完整的讽喻。由于寓言本质上只是一种折射、一种比喻,即通过讲故事告诉人们一些哲理,所以他所追求的不是故事本身的真实性,而是利用短小虚构的故事情节以及虚拟的人或物,将整个故事当作一个比喻,或以古讽今,或以小见大,或以此喻彼,借此传达某种教训和哲理。

从形式上看,寓言故事的特征有:一是语言精练简洁,概括性极强,极富表现力;二是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最简短的一种。寓言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是一个充满机智、幽默、滑稽、胆量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它把自然界的动物、植物赋予了人类最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基本的善恶观,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哲理。由于要在短小的故事中蕴含丰富深刻的哲理,把讽刺对象的本质充分的揭示出来,让人们在嘲笑故事丑角荒诞可笑的行为之余,感悟生活的哲理,因此要求寓言故事的语言既要精炼概括,极富表现力,又要幽默、风趣。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寓言故事很好地吸收了象征、夸张、拟人等艺术表现手法,增添了更加丰富的文学色彩,使寓言故事的情节更具曲折性和趣味性。寓言故事凭借形象夸张的寓体形象、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和丰富深刻的哲理性、教育性赢得儿童的喜爱,也成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学体裁。

二、在小学语文寓言故事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方法

寓言故事教学对语文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分析现今寓言故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主要是因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对寓言故事在语文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认识还不够深入全面,往往只看到寓言故事的德育功能,而忽视了利用寓言故事的语文工具性这一特点,还未能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等进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教学设计,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得不到很好的培养。要想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必须从寓言故事的特征、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等出发,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法。针对寓言故事的特征,结合小学生的语言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本人认为在寓言故事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可以有如下方法:

(一)、创设情境,感受寓体形象和揭示寓意,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语应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2]334 335。这充分说明,在人们的日常沟通交往中,听说形式是主要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寓言故事不但篇幅短小,语言十分精炼简洁,而且寓体形象夸张可笑,故事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为听说能力的训练提供了规范的语言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

寓言的价值在于寓意,也就是在于它所说明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然而,寓言故事的寓意往往是包涵在它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正如俄国寓言作家陀罗雪维夫所说的那样:“寓言是穿着外衣的真理[3]”。学生只有具体而全面地感受寓体形象和理解故事内容后,才能真正领悟它的寓意。特级教师李吉林在与青年教师的谈话中指出:“要儿童能概括出寓意,理解寓意,是在充分地感受寓体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的[4]。”因此,引导学生读懂寓言故事才能理解寓意,寓言故事教学的第一步就是指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形象。我们要运用各种方法去加深学生对寓体形象的感受和故事内容的理解。在让学生感受寓体形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针对寓言故事的语言特点和寓体形象夸张可笑的特点,以及根据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往往对直观的事物容易接受和理解,对鲜明的形象较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等特点,利用图画再现和绘声绘色的语言相结合的方法(或者播放多媒体课件)来创设寓言故事情境,让学生复述寓言故事、培养小学生的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这就使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在他们的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少情节简单但寓意深刻、人物不多却形象鲜明的寓言故事。在教学这些课文时,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创设寓言故事情境,让小学生表演寓言故事,然后学生互评复述、表演情况,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听说能力等得到全方位的培养和提高。

如在执教《狐狸和乌鸦》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小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寓言故事后,在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狐狸和乌鸦的动画的同时,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狐狸和乌鸦的形象,创设寓言故事情境,让小学生充分感受狐狸和乌鸦的形象和这则寓言故事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让小学生提出他们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并总结小学生提出的多种方式,设计分角色表演寓言故事、评价表演情况等教学环节。在小学生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小学生展开想象,让小学生在分角色表演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想象,然后让小学生互相评价表演情况。这样教学设计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能力。

复述故事有助于语言积累,对小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很有帮助。由于寓言故事语言精炼简洁易于小学生朗读和记忆,所以在学完寓言故事后还可以进行复述故事或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在复述或讲述寓言故事的过程中,要求小学生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交代清楚,同时声音要宏亮,语音要清楚、语速要适当、语调要优美、语态自然大方等。这样既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

另外,在小学生感受寓体形象的同时,可以利用寓言故事富于变化的故事情节创设争辩、讨论等情境,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目的。如在执教寓言故事《狼和小羊》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在小学生整体感知狼的凶狠、可恶和小羊的弱小、可怜的形象之后,首先根据狼故意找茬儿吃小羊的可恶行为,创设狼和小羊互相争辩的情境,向小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狼想吃掉小羊就千方百计的找借口,如果你就是那只可怜的小羊,听了狼这样的话,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又会怎样与它争辩呢?”然后再让小学生谈谈自己对小羊的认识,并积极引导小学生发挥想象思考这样的问题:“假如小羊已经认出了狼无理、凶恶的本性,那他采用什么办法才能迅速的脱险呢?最后你想对狼或小羊说几句什么心里话呢?”

这样的课堂争辩可以深化小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的理解和认识,小学生在争辩中各抒己见,交流情感,进行思维的碰撞,加深对寓意的理解。另外,要在争辩中说服对方,不但专心倾听对方观点的论述,还要针对对方的观点和论据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合理的推理找出理由,迅速组织清晰而具有说服力的语言来驳斥对方的观点,这样既训练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也是听话能力和说话能力的训练,

(二)、利用寓意的哲理性,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从文字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是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的手段[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6]17。”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时代,阅读成了人们必备的生活技能,谁的阅读能力强,谁就能掌握最新信息。阅读能力的核心是理解能力。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也是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往往只有几百个字,但是几乎每一则寓言,都有一个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的故事,同时语言精练简洁易于朗读,这样的故事深受小学生的喜爱,从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就像慈爱聪明的长者,总是语重心长地告诉人们一些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然而寓言故事中蕴涵着深刻的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需要小学生去推敲、感悟言外之意。由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性较强,理解能力比较差,缺乏感性经验,要揭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的环节中,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初读课文:“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变黄,为什么都落了呢?”;“种葫芦的人看到可爱的小葫芦都落了,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等。让小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通过理解、提取、分析、概括信息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小学生在阅读中揭示和理解了寓意,同时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精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基本方法之一。我们还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引导小学生精读课文揭示寓意,以此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学习《狐狸和乌鸦》一文,学生往往都认为狐狸很狡猾,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后再对狐狸做出新的评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故事中的狐狸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呢?”这样的引导可以让小学生的思路得到拓展,冲破传统认识樊篱,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狐狸非常的聪明,它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并善于抓住乌鸦爱听奉承话的弱点,轻而易举的骗走了乌鸦的肥肉。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

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标新立异,拓宽了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三)、利用寓意的教训性,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想象和写作有密切的联系。白金声在《作文知识与小学作文教学》一书中指出:“在写作中,想象起着主导作用,运用想象可以开拓思路,使构思展开纵横驰骋的翅膀[7]。”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想象力对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的积极作用。寓言故事是一个充满了机智、幽默、滑稽、讽刺、胆量和丰富的想象力的世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常情况下寓言故事的寓意深刻而具有多面性,语言精炼简洁角色少,还有的寓言只讲故事没有说明道理,在结尾对故事的结局或人物的命运或作品的寓意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让读者自己品味、辨析、感悟。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并根据寓言故事的特征设计续写寓言故事、改写寓言故事、仿写寓言故事等教学环节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1)、续写寓言故事

有的寓言故事的结尾言已尽而意无穷,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下有可能发生的故事结局,不一定要求有标准、统一的结局。

如寓言故事《狼和小羊》的故事结局没有说明可怜的小羊的最后命运如何,我们可以利用这一艺术空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续写之后可能发生的事情,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最后一句话:“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凶恶的狼向小羊扑去时的动画,让学生充分感受狼的凶狠,小羊的弱小、无助,为可怜的小羊被狼吃掉而痛惜。再向小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如果没有,小羊是怎样获救的呢?”并引导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想出解救小羊的办法。最后在小学生充分说出办法的基础上,要求以“小羊获救”为题,写一段话。

在小学生充分阅读寓言故事的基础上感受问题情境的特定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思路展开创造性的联想,为写出有特色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寓言故事往往具有角色少,故事情节简单但富于变化的特征。因此,可以添加情节和增添角色,进行多角度叙述,续写寓言故事。另外,故事总是从反面给读者以教育,所以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对寓言角色接受教训后做正面的描述,进行续写故事。

(2)、改写寓言故事

改写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具有深刻的教训性、角色少和寓体形象夸张可笑的特征设计。例如:《狐假虎威》这则寓言故事讽刺老虎的凶残愚蠢和狐狸的狡猾、仗势欺人的可恶行为。因此,利用寓意的多面性可以在故事中增加角色,给人以更多的教育。如在小动物看见老虎来了纷纷逃走时,一只犀牛来了,它建议老虎站在旁边观看,让狐狸一个人自己向前走,结果老虎恍然大悟。

另外,寓言故事往往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给人以积极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寓意的教训性设计改写寓言故事的教学环节,让小学生改写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例如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执教《陶罐和铁罐》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铁罐有长处吗?

生:有,它很坚固。

师:对,比较直观地说就是它很结实,不易摔破。陶罐有缺点吗?

生:有,它容易被打破。

师:也就是易碎。现在我们把《陶罐和铁罐》的故事调换一下,不叫《陶罐和铁罐》,可以叫——

生:《铁罐和陶罐》。

师:说得好。铁罐有坚固的优点,陶罐有易碎的缺点。假如现在把陶罐当成很骄傲的人,把铁罐当作一个很谦虚的人,故事可以怎么改呢?(板书:“改”)比如说,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铁的,一只是陶的。陶罐看不起铁罐,常常奚落它。“铁罐子,你敢跟我比吗?”陶罐傲慢地问。

生:比什么,比美吗?

师:对,说的好。陶罐说:“你跟我比美吗?”铁罐说:“比美?——不敢,陶罐兄弟。”这时候,陶罐会说什么?

生:“我就知道你不敢,你这懦弱的东西!”

师:对,就这样编。现在同学们自由找伙伴编故事。

生1:……有一天,突然“哗啦”一声,楼层倒塌,陶罐给压碎了,而铁罐却完好无损,震过以后人们赶紧抢救这些东西,发现铁罐跟以前,把它擦干净去掉灰尘,依然像原来那么坚固、结实。而陶罐却碎了……

师:请写下自己改写的新故事[8]302 303。

(3)、仿写寓言故事

朱熹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然[9]。”模仿是一种借鉴,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生活阅历浅、缺乏知识经验、思想尚未成熟,模仿又成了他们学习时心理上的需要。对于小学生而言,写比读难,再加上有些老师的指导不当,造成了小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要消除小学生害怕写作的心理障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让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让小学生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反映生活方式的寓言故事为范本,仿写寓言故事。这种作文训练方式,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写作难度,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优势,十分适合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学习。选入小学语文课本的寓言故事大多集中编排在二、三、四年级六册书中,其篇幅短小精悍,结构严谨,语言精炼简洁,形象夸张可笑,情节生动有趣,为学生仿写寓言故事提供了规范的语言形式和严谨的结构模式,还有一些固定的性格特征,如狐狸是狡猾的、狼是凶残的、蛇是狠毒的、蜜蜂和蚂蚁是勤劳的等。因此,在寓言故事教学时,让学生在感受寓体形象,理解寓意的基础上,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以教训性和哲理性的寓意为内容进行仿编仿写,有利于规范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文章结构完整等,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如天津特级教师靳家彦在执教寓言故事《陶罐和铁罐》一课中,在指导学生改编出了陶罐骄傲而铁罐谦虚的新故事之后,先揭示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在不同的时期和环境中,优点也可能会变成缺点,而缺点也可能会变成优点的道理,再要求小学生把这两种关系放在一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仿写一个新的寓言故事。大约10分钟后,小学生编拟了,如:《水和火》、《大树和小草》、《铅笔和橡皮》、《乌龟和兔子》、《大海和小溪》、《黑猫和白猫》、《梅花和雪花》等多篇新的寓言故事。下面是一小学生仿写的寓言故事:

生:我写的是《黑猫和白猫》——农家有一只黑猫,还有一只白猫。白猫是一只波斯猫,它认为自己很漂亮,看到黑猫黑不溜秋的很不顺眼,所以常常欺负黑猫。“你这只下贱的黑猫,你敢跟我比美吗?”白猫傲慢地说。黑猫说:“不敢,白猫兄弟。我虽然比不上你美,价格也比你低,但我抓的老鼠并不比你少呀。”“你给我住嘴!”白猫发火了。因为它最嫉妒的就是黑猫抓的老鼠比它多。突然,一群老鼠出来了,黑猫一扑过去,便把老鼠给逮住了。这情景正好被主人看见了,第二天,主人二话不说,便把白猫送给了邻居。白猫问主人:“为什么把我送给邻居呢?”主人说:“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才是好猫。我不要像你这样虽然好看,但却好吃懒做的猫[8]303 304。

小学生通过学习寓言故事积累了规范的语言和丰富的表达方式,掌握了此类文学样式的结构特征。因此,以学过的寓言故事作为小学生的写作范例,可以降低写作难度,消减小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让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小学生乐于写作。

总之,语文作为一门母语教育课程,既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一把打开知识世界大门的钥匙。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对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在寓言故事教学中,要明确寓言故事的特征,把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知识水平和寓言故事语言精炼简洁、寓意深刻的哲理性等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设计,为培养小学生走向生活、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语文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方卫平 ,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7.

[2] 吴忠豪.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丁满.寓言的力量 [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01.

[4] 李吉林.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李吉林与青年教师的谈话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94.

[5] 傅华强 ,张银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寓言,小学生,故事,学生,教师,教学,禾苗,内容,寓意,让学生,内涵,篇幅,引导学生,揠苗助长,思维,文字,课文,小学语文,大意,现象,和意,给学生,事情,儿童,字数,思想,形象,日常生活,现实

2020-07-24 #经典故事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寓言,小学生,故事,学生,教师,教学,禾苗,内容,寓意,让学生,内涵,篇幅,引导学生,揠苗助长,思维,文字,课文,小学语文,大意,现象,和意,给学生,事情,儿童,字数,思想,形象,日常生活,现实

2020-07-28 #故事大全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寓言,小学生,故事,学生,教师,教学,禾苗,内容,寓意,让学生,内涵,篇幅,引导学生,揠苗助长,思维,文字,课文,小学语文,大意,现象,和意,给学生,事情,儿童,字数,思想,形象,日常生活,现实

2020-07-28 #短篇故事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所有寓言故事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寓言,小学生,故事,学生,教师,教学,禾苗,内容,寓意,让学生,内涵,篇幅,引导学生,揠苗助长,思维,文字,课文,小学语文,大意,现象,和意,给学生,事情,儿童,字数,思想,形象,日常生活,现实

2020-08-08 #故事会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寓言故事,小学生,故事,寓意,小羊,能力,寓言,陶罐,铁罐,语言,体形,学生,形象,教训,小学,特征,情境,语文能力,过程,黑猫,哲理,设计,人们,狐狸,白猫,问题,教学中,教学环节,写作能力,基础

2020-07-22 #小故事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寓言故事,小学生,故事,寓意,小羊,能力,寓言,陶罐,铁罐,语言,体形,学生,形象,教训,小学,特征,情境,语文能力,过程,黑猫,哲理,设计,人们,狐狸,白猫,问题,教学中,教学环节,写作能力,基础

2020-07-24 #故事阅读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寓言故事,小学生,故事,寓意,小羊,能力,寓言,陶罐,铁罐,语言,体形,学生,形象,教训,小学,特征,情境,语文能力,过程,黑猫,哲理,设计,人们,狐狸,白猫,问题,教学中,教学环节,写作能力,基础

2020-07-28 #长篇故事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小学语文寓言故事的指导

寓言故事,小学生,故事,寓意,小羊,能力,寓言,陶罐,铁罐,语言,体形,学生,形象,教训,小学,特征,情境,语文能力,过程,黑猫,哲理,设计,人们,狐狸,白猫,问题,教学中,教学环节,写作能力,基础

2020-07-29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