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寓言小故事8则二十七

时间:2020-07-24 01:00:01

相关推荐

寓言小故事8则二十七

讳疾忌医

战国时期,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

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国君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恐怕将会加重!”

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

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身边的近臣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国君现在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恐怕会更加严重。”

桓侯还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大王,您的病现在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到时候后果可是不堪设想。请国君三思!”

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又去朝见桓侯,当他到了大殿上看到桓侯的脸色以后,什么话也没说,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去了。

桓侯不久就驾崩了。

小寓言大智慧:一个人身上如果有了小的缺点错误不及时改正,那就会酿成不可救药的大错。

嗟来之食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年发生了大灾荒,百姓没有粮食吃,背井离乡,到处逃亡,有饿死在他乡的,有饿死在路上的。全国一片饿殍景象,情形十分凄惨。

齐宣王想尽一切办法救济灾民,但还是无济于事,宣王只能干着急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国民逃荒到别的国家去。

有个名叫黔敖的富人家,派出去很多的奴役大发慈悲在路边摆些饭食,等待着饥饿的百姓来吃。

有一个几天也没有吃饭的饥民,用衣袖遮着脸,用绳子绑着鞋子,饿得眼睛都睁不开的样子,走上前来。

黔敖看见了他,就左手端着饭碗,右手提着水壶,高声吆喝他说:“嗟!来食。”意思是:“喂!来吃吧。”

黔敖认为在这么严重的荒年里,粮米比黄金还值钱,自己能施舍些食物给饥民,已经是了不起的义举了,所以说话的声音大些,语言也不客气。

那个人一听,觉得黔敖很不礼貌,挫伤了自己的自尊心,就扬起眉毛,瞪起眼睛,看着黔敖,说:“我就是因为不受这种侮辱,不吃‘嗟来之食’,才饿到这种程度!”

黔敖也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不对,向他道歉,但是他坚决不吃,不愿意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怜悯和施舍。

最后,这个人终于饿死了。

小寓言大智慧:一个人的气节往往比生命还重要,我们在给予别人帮助的时候更要尊重别人的人格。

邯郸学步

战国时期,燕国寿陵地方的人,走路的样子八字朝外,摇摆蹒跚,十分难看。

当地有一个年轻人,从小在这里长大。在他小的时候还不觉得,后来等他长大了就觉得这里的人走路的姿势实在是太难看了,所以就想学习一下走路。后来,他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相当优美,于是就跋山涉水前去学习,年轻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赵国首都邯郸。

来到邯郸,只见繁华大街上,果然,这里每个人走路的姿式都十分优雅,走起路来,不紧不慢,神态大方,一抬手一举足,都显示着高贵的风度。

年轻人自惭形秽,连忙跟着路上的行人模仿起来,人家迈左脚,他跟着迈左脚。人家迈右脚,他也跟着迈右脚。可是学了几天,怎么也学不会,而且越走越别扭。年轻人心想:一定是因为自己的恶习太深了,不彻底抛弃自己的老步法,肯定学不好新姿式。

于是,这位小伙子从头学起,每迈出一步都要仔细推敲下一步的动作,一摆手、一扭腰都要认真计算尺寸。

他学习得很刻苦,每天都废寝忘食。来到邯郸三个多月,每天都在不停地练习,虽然如此,却始终没能学会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反而把自己原来的走路样子也忘了个精光。当他要回燕国的时候,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先迈哪条腿,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

小寓言大智慧:学习别人的长处,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一味模仿,不仅学不到别人的本领,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

囊萤和映雪

晋朝的时候,有个穷书生名叫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夜里读书,就捉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明。还有一个人名叫孙康,冬天常常站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读书。

于是,这两个人苦学的名声被人们到处传颂,大家都把囊萤和映雪作为学习的典范。

有一天,孙康去拜访车胤,正好车胤不在。

孙康问家人:“主人到哪儿去了?”

家人回答:“到河边捉萤火虫去了。”

过了几天,车胤回拜孙康,只见孙康背着双手闲站在庭院中。车胤问:“你怎么不读书呢?”

孙康仰头看天说:“我看今日这个天色,不像要下雪的光景。”

小寓言大智慧:名和实应该是统一的。但有些人做出了某种成绩以后,在名誉面前飘飘然,变得只图虚名,不务实际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造父学驾车

西周时期,有个叫造父的人,他很想学习驾车,当时驾车技术很高明有个叫泰豆的人,他是国内驾车技术最好的人,于是造父就拜泰豆为老师,向他学习驾车技术。

但是三年过去了,泰豆也没告诉他如何驾车。造父用更加谦虚谨慎的弟子礼节侍奉老师,泰豆这才告诉他:“古诗中说:‘要做个好弓匠,必须先学会编簸箕;要做个好铁匠,必须先学会做皮袄。’你先观看我快步走,你必须走得像我一样快,然后才可以手握六匹马的缰绳,六匹马便可以驾驭了。”

造父说:“谨遵先生的教导。”

泰豆把造父带到院子里,然后就把木桩子埋在院子里的地上,每根大桩的横截面,仅仅能容下一只脚,每隔一步的距离设置下一根木桩,一根根木桩排成一条路。泰豆在木桩路上快步行走,反复走了好几次,一次都没从木桩上跌下来。

泰豆让徒弟也学习在木桩上走,造父跟随着泰豆学在木桩上行走,三天时间,就把泰豆的行走技巧全部学会了。

泰豆感到很惊讶,他说:“你真是很聪明!学习得多么快啊!”

造父说:“学走木桩,与学驾车有什么关系呢?”

泰豆说:“刚才你走木桩,得力于脚,脚又顺应心的指挥。把这个道理推广到驾车上来,使马缰绳和马嚼子协调一致,让车子走得平稳,通过对马嚼子的控制使马车的快慢速度适中。

正确的法则在心中,控制马拉车的节奏由手来掌握。这样,内心懂得驾车的法则,对外又能适应马的脾气,因此就能做到进退如同木匠的墨线一样笔直,转弯就能合乎圆规矩尺的要求;上道跑远路,力气也用不完。这样,你就能掌握驾车技术!”

造父问:“这就能成为最好的驾车手了吗?”

泰豆解释说:“你要牢牢记住,马嚼子、马缰绳、手和心之间的关系是:让马嚼子、马缰绳的控制和手的操纵协调一致,手的操纵又顺应着心的指挥,这样就可以不用眼睛看,不用鞭子赶,心里悠闲自得,身体端正不歪,六匹马的缰绳有条不紊,二十四只马蹄踏在路上不出差错。

做到这样,车轮和马蹄不论到达什么样的地方,崎崛的山路,和平坦的原野,都是一样的,也就不觉得有什么危险了。这就是我全部的驾车技术!”

后来,造父果然成了周穆王的最优秀驾车手。

小寓言大智慧: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只要基本功扎实,做事情便能得心应手,学习知识更是如此。

关尹子教射

列子跟关尹子学射箭。

有一次,列子射中了靶,就跑去问关尹子:“我学得差不多了吧?”

关尹子却反问道:“你知道你为什么射中了靶吗?”

列子回答说:“不知道。”

关尹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说学会了射箭?”

列子又一连学习了三年,再去向关尹子请教。

关尹子又问他:“你知道你为什么射中了吗?”

列子回答说:“知道了。”

关尹子这才告诉他说:“现在可以了,知道了为什么射中,这才算学好了,你要记着所以射中的道理,不要违背它。”

小寓言大智慧:做好一种事情,应该知道为什么会做好的。这样才能够逐渐地掌握做这种事情的规律,以后做起来,也就比较有把握了。

二人学弈

战国时期,齐王拿不出好的办法来治理齐国,使齐国不如以前那么强盛了,有人说:“大概是齐王的天资不够聪明吧?”

伟大的思想家孟子听说了,就从植物生长的规律对这件事情进行分析。他解释道:“植物的生长,需要温暖的阳光而害怕寒冷的气候。如果在阳光下晒它一天,在寒冷的空气里一连冻它十天,即使是天下最容易生长的植物,也一定长不起来,这就是“一曝十寒”的道理。”

接着,他又对怀疑齐王不聪明的人说:“你不要怀疑齐王不够聪明。我和齐王见面的次数太少了。我偶然见他一次,等我离开以后,别人就连续到来。他像植物一样被寒冷的空气包围着,被火热的太阳炙烤着,他虽有成长的希望,结果还是长不成。这不能说他天资不聪明。”

随后,孟子就人的天资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讲了下面一则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秋的下棋能手,人们都称他为弈秋。他的棋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非常高超,经过大大小小的比赛,他从来没有输过。久负盛名的弈秋认为如果自己死了,就没有人再掌握这些高超的棋艺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于是就招收了两个徒弟,要把自己的高超棋艺传下去。

下棋是一项脑力劳动,需要天资聪明,头脑灵活。在招收徒弟时,弈秋对要来学棋的人举行了智力测验,从计算能力、理解能力、反映能力、应变能力等方方面面考察。考试非常严格,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选出了两名智商最高的人,收为徒弟,其他的人都被淘汰了。

有幸成为全国闻名棋手弈秋的徒弟,被选上的两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能选出智商最高的人为徒弟,弈秋也十分高兴。

举行过拜师仪式之后,弈秋开始教两名徒弟学棋。

这两个徒弟的智商旗鼓相当,但是学习态度却是完全不一样。其中一个徒弟,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弈秋讲课。另一个徒弟虽然也坐在那里听弈秋讲课,可是他的心早就溜走了。他心里惦记着天空飞翔的鸿雁,考虑怎样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弈秋讲课的内容,他根本没有听进去。

结果,两个人的学习效果也是大不相同:前一个徒弟成了弈秋棋艺的传人,后一个徒弟什么也没学会。

小寓言大智慧:学习要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即使拥有高智商和好老师,但是如果学习三心二意,也是一无所获。

马夫之妻

春秋时期,晏子担任齐国的宰相。

有一天他坐着马车外出,经过闹市。俗话说:“宰相家人七品官”,因此给他赶车的马夫高高地坐在驷马大车上,神气活现地挥着马鞭,洋洋得意地吆喝着。

马夫的妻子在家门口看到了丈夫的行为,对丈夫大失所望,就关上房门,暗自流泪。等马夫回到家里,妻子拿起了已经打好的包袱就要走,并说要同他离婚。

马夫慌了,忙问原因。

妻子说:“晏子虽然身长不到六尺,但却是一国堂堂宰相,名闻诸侯,今天我看他坐在马车上,穿着朴素,低头沉思,态度谦虚;而你呢,虽然身长八尺,不过一个马夫。原本以为你会从晏子身上学到些优点,没想到你在心理上已经感到满足,看你赶车时那副神气和派头,就好象你是宰相一样!我不愿跟一个骄傲自满的人过日子。”

马夫听了很惭愧,以后每次赶车,都十分检点自己的言行。

后来晏子无意中发现了这个车夫的变化,他感到很奇怪,于是便问车夫是什么原因使他的态度转变的这么快?马夫以实相告。晏子称赞这个马夫能够从善入流,后来推荐他当了大夫。

小寓言大智慧:“人贵有自知之明。”有志者不自满,自满者无大志。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寓言小故事8则二十七”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动物勇敢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

动物勇敢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

小故事,寓言,妈妈,宝宝,动物,宝宝们,小河边,农场,二郎腿,大嘴巴,孵蛋,小宝宝,小宝,语言,意义,懒腰,爪子,眼泪,裙子,胡椒粉,翘着,读者,鸭蛋,速度,锅灶,游泳,乖乖地,一只猫,妈妈在,好像在说

2020-08-07

动物勇敢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

动物勇敢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

小故事,寓言,妈妈,宝宝,动物,宝宝们,小河边,农场,二郎腿,大嘴巴,孵蛋,小宝宝,小宝,语言,意义,懒腰,爪子,眼泪,裙子,胡椒粉,翘着,读者,鸭蛋,速度,锅灶,游泳,乖乖地,一只猫,妈妈在,好像在说

2020-08-27

动物勇敢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

动物勇敢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

小故事,寓言,妈妈,宝宝,动物,宝宝们,小河边,农场,二郎腿,大嘴巴,孵蛋,小宝宝,小宝,语言,意义,懒腰,爪子,眼泪,裙子,胡椒粉,翘着,读者,鸭蛋,速度,锅灶,游泳,乖乖地,一只猫,妈妈在,好像在说

2020-09-25

寓言小故事50字睡前寓言小故事

寓言小故事50字睡前寓言小故事

神父,启示,洪水,瓶子,上帝,教堂,秀才,袋鼠,你还是,小鸟,火鸡,牛粪,粪堆,笼子,鱼竿,孔子,瓶子里,乌鸦,兔子,瓶塞

2014-10-25

英语寓言小故事带翻译英语寓言小故事:两个口袋

英语寓言小故事带翻译英语寓言小故事:两个口袋

缺点,口袋,口袋里,人们,寓言,来源,英语,个人生,永远也,小故事,相关文章

200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