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

时间:2020-07-18

古代著名孝子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18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母亲改嫁。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马(官名)。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或《陈事表》,此《表》写于西晋武帝泰始三年(267)。《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在任温县(今河南温县)县令时,政令严明,政绩显著,刚正见称。过去,中山诸王每过温县,必苛求供给,当地人民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进过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争,使诸王过境不敢苛求,为百姓办了件好事。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职,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朝中权贵畏惧他的刚正,故朝中无人推荐。最后只做了汉中太守,一年后罢官归田。后病卒,终年六十四岁。李密老家在四川眉山市彭山区保胜乡。保胜乡位于彭山区城西北部,至彭山25公里。该村之所以叫龙安村,这里有一座龙门寺。始建于唐代的龙门寺,正是李密故居之所在。大雄宝殿殿右,山崖上刻着“李密故里”四个红色大字以及一个巨大的“孝”字,这就是孝文化石刻艺术走廊。在这200米长的天然绝壁之上,镌刻着历代颂扬李密孝笃和他的《陈情表》的诗词。孝子故里的《涌泉跃鲤》和《安安送米》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的德阳市旌阳区孝泉镇,称为“孝子故里”,是一个历史文化名镇。那里曾举办“中国孝文化节”,为今日的孝泉镇拓展了巨大的德孝文化空间。为何这里被称为“孝子故里”?原来“涌泉跃鱼”、“安安送米”两个孝子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涌泉跃鲤》典故出自东汉姜诗与其妻的孝行。此为《二十四孝》的第十则故事。东汉时候,孝泉地属广汉郡,良田万顷,民风淳朴。有一姜姓人家,父亲姜文俊,母亲姓陈,家中有一个聪明活泼、文质彬彬的儿子——姜诗。姜诗品高行佳,为人正直,深得县名人庞盛的赏识,将女作庞三春许配给他,并向朝庭举荐。不久,皇上下诏,任命姜诗为江阳(今泸州)县令。其江阳之家距长江六七里之遥,庞氏常到江边取婆婆喜喝的长江水。婆婆爱吃鱼,夫妻就常做鱼给她吃,婆婆不愿意独自吃,他们又请来邻居老婆婆一起吃。姜家因为有庞三春这个孝顺媳妇,全家人本来过得十分幸福和睦。不过后来姜诗的姑姑从中挑拨离间,使姜家遭遇家破的危险。姜母听信了谣言,于是请人做了一尖底桶,让庞三春在距七里的长江挑水路上不能歇息。后来,天上的太白金星知道了人间有这样一个孝子媳妇,便下凡来,将一根马鞭给了庞三春,要她拿回去放在水缸里,从此就再也不用挑水了。果然,庞三春不仅不用每天去七里以外的临江挑水,每天还有两条鲤鱼从井中跳跃起来。喷涌出泉水,口味与长江水相同,每天还有两条鲤鱼跃出。从此,庞氏便用这些供奉婆婆,不必远走江边了。《安安送米》后来,庞三春生下了一个男孩,姜诗给他取名叫姜石泉,小名安安。姜母眼睛患病,见风流泪乃至溃烂。有天夜里,姜母梦见神仙,告诉他孝泉临江的水有清目治病的功效,可以治愈。姜母醒来,把梦中情景一一诉说给姜诗。姜诗是个孝子,为治母亲眼疾,当即挂印而去。安安长大后,因家里经济拮据,婆媳矛盾尖锐,关系不和,逼着姜诗一纸休书,把庞三春撵出家门。安安放学回家得知母亲被休,痛哭流涕,朝思暮想。邻居告知其母迁居在白衣庵。安安想去看妈妈,又觉得妈妈孤身一人,生活清苦,便决定给妈妈送米去,让妈妈吃顿饱饭。安安每天都要带上米在老师家寄吃一顿午饭,上学途中,路过土地庙,安安就抓上一把米,放入口袋,磕个头,藏在土地爷爷背后。说也怪,安安的米,鸟儿不啄,老鼠不吃,仿佛被安安一片孝心感动了似的。几个月后,安安看米存得不少了,就偷偷地到白衣庵看妈妈。母子相见,又惊又喜,涕泪纵横。安安把米掏出来,让母亲高兴高兴。但妈妈脸色沉重,说:“安安,我们家里的人,历来不偷人家的东西。人穷要穷得有志气,我宁愿饿死,也不吃人家的米。”安安见妈一脸愁容,不知说什么才好。庵主走过来,把安安带来的米撮出来,放在手掌上,捻开仔细瞧瞧,对安安的妈说:“你看这米,颜色深浅不一,有陈有新,可能不是偷的,你可别冤枉了孩子。”庞三春就问安安米是从哪儿来的。安安一五一十地把事情从头到尾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转悲为喜,高兴的是有了这么一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她抚摸着安安消瘦的脸庞,心里一阵酸楚、激动,母子俩抱在一起大哭了一场。这段佳话,人称“安安送米”。后来,历代朝庭在孝泉修建姜孝祠以教化子孙。一门三孝的美丽传说,在当地流传了一千多年。后来蜀人还把《安安送米》的故事编成川剧,以戏剧形式来宣传孝文化。其它剧种也不乏《安安送米》的戏。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

安安,李密,姜诗,庞三春,妈妈,祖母,孝子,姜母,晋武帝,安安送米,母亲,婆婆,故里,故事,诸王,陈情表,姜家,江阳,邓艾,刘氏,中山,临江,人家,保胜乡,历代,县令,孝心,孝泉镇,孩子,彭山

2020-06-12 #故事大全

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

安安,李密,姜诗,庞三春,妈妈,祖母,孝子,姜母,晋武帝,安安送米,母亲,婆婆,故里,故事,诸王,陈情表,姜家,江阳,邓艾,刘氏,中山,临江,人家,保胜乡,历代,县令,孝心,孝泉镇,孩子,彭山

2020-07-18 #经典故事

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

百善孝为先——蜀中名孝子的故事

安安,李密,姜诗,庞三春,妈妈,祖母,孝子,姜母,晋武帝,安安送米,母亲,婆婆,故里,故事,诸王,陈情表,姜家,江阳,邓艾,刘氏,中山,临江,人家,保胜乡,历代,县令,孝心,孝泉镇,孩子,彭山

2020-07-18 #经典故事

民间故事:雷劈不孝子 百善孝为先

民间故事:雷劈不孝子 百善孝为先

媳妇,儿子,儿媳,母亲,孙子,柴禾,衣服,父亲,老人,雷声,老母亲,奶奶,子放,王六儿,百善孝为先,一头牛,那一天,民间故事,两口子,厨房,响声,态度,日子,父母,老母,邻居,雨水,看儿子,越来越近,牛牵

2018-02-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百善孝为先 读二十四孝子故事有感

百善孝为先 读二十四孝子故事有感

父母,父亲,母亲,双亲,儿女,春秋时期,继母,孔子,曾子,董永,鹿乳,都会,二十四孝,东汉时期,亲子,孝子,故事,少年,将自己,游青,七仙女,丁兰,养育之恩,周郯子,周仲,子骞,孔门,孝行,并封,汉文帝刘恒

2020-06-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百善孝为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

百善孝为先: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孝子

父母,母亲,闵损,丁兰,父亲,董永,曾参,孔子,江革,图说,盗贼,资料,刘恒,双亲,继母,老莱子,春秋时期,孝行,鹿乳,对父母,故事,孝道,女子,子路,尽孝,弟弟,戏彩娱亲,才能,时期,时间

2020-07-19 #小故事

百善孝为先?古代这位家喻户晓的孝子 却是鲁迅先生的童年噩梦

百善孝为先?古代这位家喻户晓的孝子 却是鲁迅先生的童年噩梦

鲁迅先生,鲁瑞,女士,母亲,郭巨,父亲,孝道,故事,朱安,著作,古人,儿子,噩梦,太太,孝子,小时候,朝花夕拾,百善孝为先,可鲁,常存仁,郭守正,鲁迅,一生,创伤,义务,亲儿子,养儿,友人,原因,参考文献

2012-10-01 #长篇故事

百善孝为先 孝感第十届十大孝子的故事 你知道吗?

百善孝为先 孝感第十届十大孝子的故事 你知道吗?

母亲,老人,父亲,婆婆,公公,公婆,孝感,黄远,沈飞,巧兰,雷向东,父母,丈夫,孝感市,故事,罗秀,中国,孝心,孝道,病情,饮食,工作,唐友,李彩霞,十大孝子,小棉袄,城市,一家,个人,事宜

2020-07-18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