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革命历史教育故事

时间:2020-07-17

中国历史故事批注

提示:本文共有 99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2020 03 31 08:49:47分类:>历史故事

1.刘胡兰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毛泽东在指挥全国战局之余,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贞不屈,视死如归。这种表现,恰恰是共产党的革命教育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的结果。

2.王二小

“牛儿还在山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听着这首优美而熟悉的歌曲,你一定会想起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动人故事吧,但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让我揭开这个谜吧!他原来与我是同乡。

王二小原名阎福华,河北省平山县宅北乡南滚龙沟村人,在家排行老二,村里人都叫他阎二小。1941年9月16日,二小在一个大山坡上放牛,日军300余人向南滚龙沟袭来,当日军凶狠地用刀逼着二小为他们带路抓八路时,二小非常清楚《晋察冀日报》报社的工作人员和战士就在四面的山上隐藏着。他牵着牛机智地领着鬼子在三道壕慢慢地转,从上午9点多转到了下午3点多。在二道泉山顶,他猛地抱住一个鬼子厮打,想与鬼子跳崖同归于尽,不料被另一个鬼子用刺刀从背后刺穿了胸膛。这时埋伏在轿顶山的报社武装梯队发起了攻击,一举歼灭了这股敌人。

住在两界蜂的西北战地服务团记者方冰对此事进行了采访,并结合他平时采访的其他故事,与作曲家劫夫合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发表在1942年的《晋察冀日报》元旦副刊《老百姓》上。后来,王二小的故事被编进了小学课本,二小成了千千万万儿童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我们唱起《歌唱二小放牛郎》,重温那段历史故事,在缅怀抗日小英雄的同时,一定要不忘国耻,发奋图强,学好本领,将来报效祖国,振兴我中华,不让历史重演。

3.雷锋

4.邱少云

5.董存瑞

3.红色革命小故事

切·格瓦拉 一个被称为“红色罗宾汉”的游击革命家,一个被誉为“共产主义堂·吉诃德”的理想主义者,用他39年的短暂时光谱写了一部生命传奇。

切·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省。他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医学系。

身为受过良好教育的阿根廷人的格瓦拉,本来可以选择稳定安逸的生活,然而,他却抛弃了这一切,投入了拉丁美洲的革命烽火。1955年,格瓦拉在墨西哥流亡时与古巴革命者卡斯特罗结识,从此加入了古巴的革命斗争。

革命胜利后,曾担任古巴国家银行行长、工业部长。为了把古巴建设成为一个没有贫穷、没有剥削的新国家,格瓦拉多次出访国外,成了古巴著名的国务活动家。

但是,1965年3月,在他出访亚、非国家回到哈瓦那后,古巴政坛上再未出现格瓦拉的身影。原来,这位天生的革命家已经辞去了古巴党、政、军的一切职务,去其他国家继续进行反帝斗争。

这一切连他最敬爱的母亲都不知晓。 格瓦拉在给卡斯特罗的告别信中说:“哪里有帝国主义,就在哪里同它斗争;这一切足以鼓舞人心,治愈任何创伤。”

而在他看来,非洲无疑是遭受帝国主义压迫最严重的地区。切·格瓦拉先在刚果东部金沙萨领导游击战争,1966年返回拉丁美洲,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开展“游击中心”的革命活动。

1967年10月7日,格瓦拉的游击队伍被玻利维亚政府军包围,格瓦拉被俘。1967年10月9日,他被玻利维亚当局杀害,时年39岁。

格瓦拉是个满怀激情的革命家,是一个为正义,为真理献身的理想主义者。他写信给子女:“你们应当永远对于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非正义的事情,都能产生最强烈的反感。

这是一个革命者的最宝贵的品质。”身为阿根廷人,为了正义,他投身于古巴的革命事业;作为古巴国家的开创者,为了真理,他放弃了已有的一切,深入玻利维亚丛林,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继续反帝的游击战争。

他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传奇人物,总是不经意间给世人以惊奇,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着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悲壮历史。 作为个人,格瓦拉是坚强、刚毅的。

在两岁时,他患上了哮喘病。与疾病的长期斗争磨练了他超人的意志和信心。

在茂密的丛林,方脸、白皙、剑眉、大胡子、头戴圆形软帽、右手握着冲锋枪、嘴里叼着雪茄的格瓦拉镇定自若,有条不紊地指挥着游击战争,他被亲切地称为“红色罗宾汉”。临刑前,格瓦拉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退缩,“开枪吧,胆小鬼!你要打死的是一个男子汉!”这是一个英雄的声音,是一声为了真理而不屈的怒吼! 格瓦拉牺牲以后,世界各国人们纪念他,出版了各种语言的传记、影视作品,怀念他、赞扬他。

在世人眼中,切·格瓦拉已经超越了革命者的身份,成为追求真理、正义的理想主义者的象征,成为拯救人类于苦难的精神偶像。

4.历史上有哪些革命小英雄的故事

送鸡毛信的抗日小英雄——海娃

《鸡毛信》是一部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十二岁的儿童团团长海娃,他的任务是一边放羊,一边放哨,发现敌人,给村里人打信号.海娃的父亲是民兵中队长.有一天,父亲让他送一封有关攻打敌人炮楼的“鸡毛信”给八路军.海娃以放羊作掩护,携信上路.不料途中却遭遇敌人,最后他凭借他的聪明机智完成了任务.

王二小

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10月25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酷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5.红色战争革命故事

时间流逝,回首过去,长征已是战争史上一大奇迹,为中国历史添上了最精彩的一页。时间流逝,回望过去,是那排除万难、永不言败、拼搏到底的精神让长征红军走向胜利的桥梁。

小时候时候妈妈为我讲了飞夺泸定桥的故事。那是在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红军向天险大渡河挺进。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这座铁索桥就是红军要夺取的泸定桥。在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国民党反动派派了两个团防守,后来又派了两个旅赶去增援,妄想阻拦我军北上,把我军消灭在桥头上。红军首长早就看穿了敌人的诡计。28日早上,红四团接到上级命令:“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当时间只剩下二十多个小时了,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二百四十里。敌人的两个旅援兵正在对岸向泸定桥行进。强在最前面是我军战胜敌人的关键。红四团翻山越岭,沿途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到晚上七点钟,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一百一十里。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战胜敌人的决心是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在漆黑的夜里,他们望见对岸出现了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红四团的战士索性也点起了火把,照亮了道路跟敌人赛跑。敌人看到了这边的火把,喊破了喉咙问:“你们是哪个部分的?”红军战士高声回答:“是碰上了红军撤下来的。”对岸的敌人并不起疑心。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隔着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远。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对岸的敌人不能再走了,只好停下来宿营。红四团仍旧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对岸增援的两个旅敌人抛在了后面。泸定桥一共有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像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斜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对岸的泸定桥背靠着山,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的敌人 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齐开 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二连担任突击队,22位英雄拿着短枪,背着马刀,带着手榴弹, 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们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突击队刚刚冲到对岸,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传来了团 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奋 不顾身,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跑了。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长征中,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虽然曾经到过烈士陵园,但那只是一些感性认识,直到看了电影《我的长征》,那血与火的场面,才深深震撼了我,给我的心灵带来巨大的刺激。我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今天的兴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如果,我们失去了亲人,那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啊。在枪林弹雨中忍受严寒饥饿,转战南北,横刀立马,又有几个像我们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能受得了呢?没有汽车、飞机、大炮,没有根据地,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红军就是靠“解放全中国”的信念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长征是血与火交织的历史,是红色的记忆。在这部传奇史诗里,诞生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它始终激励着我们克难奋进,自强不息。

今天,我们生活在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美好生活中,要牢记长征精神,继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做一个合格的少先队员,才不愧对胸前的红领巾。革命的岁月虽已离我们远去,但革命精神却永驻我们心间,它永远指引我们前进。

6.抗日战争革命历史故事

水缸的秘密 瑞金沙洲坝的杨大娘是红军家属。

大儿子参加红军以后,家里少了一个劳动力,里里外外什么事都要她自己操心。 1933年7月的一个傍晚,杨大娘浇完菜园,回家准备挑水做饭。

她刚拿起扁担,却发现水缸里的水满满的。大娘奇怪了:前天水缸满,昨天水缸满,今天水缸又满了。

这是怎么回事?她问小儿子:“小发仔,下午你挑水了吗?” 11岁的小发仔把头摇得拨浪鼓似的,说:“我没挑。” 杨大娘越想越觉得奇怪,就跑到田头问代耕队长:“我屋里那口水缸,天天都满满的。

是你派人给我家挑水了吧?” “没有啊,”代耕队长也感到奇怪,将信将疑地问,“真有这样的事?” 正说着,上屋的二婶也提着菜蓝子走过来搭话:“是啊,我屋里的水缸也是干了又会满,满得都快要溢出来 了,不知道是谁在做好事。” 代耕队长把斗笠往头上一扣,笑笑说:“毛主席主张调查研究,你们该去调查调查呀!” 杨大娘和二婶觉得这话有理,俩人商量了一阵,就各自回家了。

第二天,杨大娘擦桌子、洗衣服,不到下午,满满一缸水就用完了。她故意不去挑,也不下地干活,早早拿起一双鞋底,坐在门口,和二婶你一针我一线地纳起鞋底来。

她俩鞋线扯得嗦嗦响,纳好鞋底又上鞋帮,四只耳朵听动静,两双眼睛观八方,边做针线活,边搞起“调查”来。但是等了半天,也没有半点儿动静,她俩心里纳闷极了。

太阳离西山只有两竿高的时候,杨大娘忽然听见屋里的后门响了,接着又听到水桶铁钩碰撞的声音。她俩惊喜地互相丢了个眼色,不约而同地喊了出来:“这回捉到了!”说着站起身就往屋里跑。

杨大娘刚进门,差点跟一个挑着水桶的人撞个满怀。她抬头一看,见这人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红军制服,正冲着她和二婶笑。

望着他那双明亮的大眼睛,她觉得很面熟,但是又记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二婶一下就认出来了:“呀,这不是毛主席吗!” 二婶拉着毛主席坐下,杨大娘赶忙端上一碗茶,说:“毛主席,你来沙洲坝不久,可处处爱护体贴老百姓,叫我们怎么感谢你呀!” 毛主席喝着茶,和两位红军家属聊起家常来,问她们:生活有没有困难?代耕队耕的田满意不满意?房子漏雨不漏雨?小孩子在列宁小学的功课好不好?一直谈到天擦黑,毛主席又要去挑水,非要把水缸挑满不可。

杨大娘拗不过,只好答应了。 毛主席为杨大娘和二婶家挑水的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

7.革命烈士的故事 400字

在烈士墓前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烈士陵园。烈士陵园里的树木高大威猛,四季常青。那一棵棵树木就代表着一位位战士,赞扬了他们就不屈服,为了革命的斗争事业,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他们就像这些树,无论经历多少严寒酷暑,都还是一动不动的屹立着。没有人能动摇他们坚强的意志,他们是伟大的,崇敬的,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这一座座的墓碑,就代表着一份份的忠诚。他们拼命的战斗难道不是为了祖国的明天,祖国的未来吗?红军战士长途跋涉,都在步步泥泞的路上走着,他们没有松懈过,一生都在拯救祖国,保卫祖国。没有他们,哪来如今的美好的家园,哪业如今的富裕生活,他们是创使者,他们尊敬他们是理所当然的。多少年来,有多少人赞扬过他们,他们百折不挠,奉献生命,为了革命的斗争而光荣殉职,总之,一句话——他们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我热爱他们,我赞扬他们,我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残暴折磨中,他们没有透露半点消息,宁愿死也要守住党的秘密,他们宁愿做光荣牺牲英雄,也不愿做苟且偷生的叛徒,这就是我们中国烈士的特点,我也因此对他们产生了无限的敬佩,无限的感慨,我也要因此而赞扬他们,他们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感谢者,他们是神圣的,没有人能取代他们。在我的眼里,他们是光明的象征,他们是战胜一切的力量。

只要想着这些革命先烈,我就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美好,在这个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我是多么的美满和幸福,而在那个艰苦的斗争社会中,哪有如此美好的生活。我要郑重的烈士们说:“伟大的革命先烈们,你们的斗争胜利了,我们青一代少年将再次继承你们努力开辟下来的光辉道路,我们将要去建设祖国的明天,我会认真的学习,学好本领,长在后再继续工作——建设祖国,你们安歇吧!我会努力去做的,我敬爱的烈士们。

我热爱烈士,热爱祖国,我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我将永远的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中国有辉煌的历史,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有着那种致死不悔的精神,我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祖国的未业而奉献一切。我是革命烈士的后继者,我一生的求学难道不是为了这个目的吗?作为身为中国人的我,去继承先烈的遗志是理所当然的。我真想像烈士那样,做到永垂不朽。我这个报效祖国的决心是无法动摇的。

革命先烈们,你们看到了吗?在当前这个繁荣昌盛的时候,我们青少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你们高兴吗?在这清明之际,献上一朵纯洁的白花,代表我的深深敬意,我向你们庄重宣誓:“我们不会辜负你们的厚望,将再度继承你们的事业,我将用自己满腔的热血,来好好的热爱祖国,发扬祖国的光辉传统,创造出另一个灿烂的明天。

8.革命名人的故事

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

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

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

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毛主席怎样读书? 特殊爱好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来看书学习。

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上,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床上除一个人躺卧的位置外,也全都被书占领了。 为了读书,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

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动身体的几分钟里,有时还要看上几句名人的诗词。游泳上来后,顾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书本。

连上厕所的几分钟时间,他也从不白白地浪费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选》和其他一些书刊,就是利用这时间,今天看一点,明天看一点,断断续续看完的。

毛主席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途中列车震荡颠簸,他全然不顾,总是一手拿着放大镜,一手按着书页,阅读不辍。

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样,床上、办公桌上、茶几上、饭桌上都摆放着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 毛主席晚年虽重病在身,仍不废阅读。

他重读了解放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有一次,毛主席发烧到39度多,医生不准他看书。

他难过地说,我一辈子爱读书,现在你们不让我看书,叫我躺在这里,整天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知道我是多么地难受啊!工作人员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书又放在他身边,他这才高兴地笑了。 认真地学,反复地读 毛主席从来反对那种那种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

他在《读韩昌黎诗文全集》时,除少数篇章外,都一篇篇仔细琢磨,认真钻研,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也不放过。通过反复诵读和吟咏,韩集的大部分诗文他都能流利地背诵。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小说,他从小学的时候就看过,到了六十年代又重新看过。他看过的《红楼梦》的不同版本差不多有十种以上。

一部《昭明文选》,他上学时读,五十年代读,六十年代读,到了七十年代还读过好几次。他批注的版本,现存的就有三种。

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他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各读了十遍。

《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列宁选集》等等,他都反复研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画。

不动笔墨不看书 几十年来,毛主席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

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线、双圈、三圈、三角、叉等符号比比皆是。 无所不读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

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

他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毛主席对中国文学方面的书籍也读得很多。

他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

9.红色历史故事

王铭章(1893 1938),字之钟,成都市新都人,早年参加保路运动和讨袁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4师师长,川军第41军第122师师长,第41军代理军长等职。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浪潮席卷整个中国,王铭章主动请缨,带领122师出川抗日,转战晋东、鲁南,英勇杀敌,战功卓著。

1937年底,日军占领南京以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决定攻取徐州。津浦路南段的中国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南段进攻的日军势头被阻,形成隔淮河对峙的局面。

津浦路北段守军韩复榘不战而退,济南、泰安、曲阜等地弃守,形势万分危急。1938年初,王铭章奉命开赴徐州、砀山一带布防,代理41军军长,任前方总指挥。1938年2月,日军沿津浦铁路攻占兖州、曲阜、邹县。战区司令部急令41军开赴滕县。

3月14日,日军以万余兵力在20多门大炮、20多辆坦克的掩护下向滕县外围发起了猛攻。我军以“有敌无我,有我无敌”的决心,经一日激战,打退了进攻的日军。15日一早,敌人在攻击正面阵地的同时,又从侧面迂回,企图包抄滕县。这时滕县城内能战斗的兵力只有两千人,却要抵御装备精良的万余敌军的猛攻,玉铭章心中十分清楚敌强己弱的形势,但他抱定以死报国之心。16日黎明,日军向守备滕县东关的警戒部队发起猛攻,战机十余架对滕县进行了轰炸、扫射。玉铭章亲自指挥守城,在日军猛烈的炮火攻击下,城墙被炸开了十余米宽的一个缺口。守军与日军展开肉搏,多次击退日军的进攻。

16日,正面阵地被日军突破,王铭章根据兵力变化情况,重新调整部署。17日,日军调集精锐部队再次向滕县发起了猛攻,在重炮与飞机的掩护下,日军攻入城内,守军与日军再次展开肉搏,王铭章亲临城中心十字街口指挥作战,不幸身中数弹,当场牺牲。王铭章将军牺牲后,守城官兵仍继续与日军搏斗,除十七人突围外,其余皆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滕县死守为中国军队完成战略合围赢得了宝贵时间,才使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捷得以实现。

王铭章将军死询传来,举国同悲,灵柩经武汉重庆运回成都,沿途万人空巷,民众挥泪送行。国民政府对王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 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联名撰赠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解放后,王铭章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在其家乡成都市新都区桂湖公园内塑有他的戎装纵马铜像,供人瞻仰。王铭章将军忠烈事迹,长留天地!

滕县之战,王铭章将军指挥第四十一军,挫敌凶锋,阻敌锐进,为徐州一带中国军队的集结赢得了时间,也使日军第十师团受到较大损失,为尔后的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徐州会战的指挥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说:“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造成也!”

国民政府对玉铭章将军奋勇抗战给予高度评价,并追赠为陆军上将。

王将军灵枢经武汉、重庆、成都运回其家乡新都,沿途各地纷纷隆重举行悼念、祭奠仪式。在武汉举行迎灵公祭仪式时中共中央代表吴玉章、董必武,八路军代表罗炳辉、齐光,《新华日报》代表吴克坚等前往参加。吴克坚致悼词说:“王师长等殉国烈士的鲜血,不仅洗涤了他们在川军二十年的罪愆,而且更加振奋了全国军民枪口一致对外的民族精神。他们是对得起四川的父老、对得起国家的。王师长是我们炎黄的优秀子孙,是保国卫民的英勇战士,是中国的模范军人,他的死为国家、为民族、为全中国人民,他的勋名将永垂史册,他的精神将永远不死!”毛泽东和秦邦宪、吴玉章、董必武等还联名撰赠挽联: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

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增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王铭章被追晋为革命烈士。

转载请注明出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革命历史教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首部井冈山革命历史题材红色教育话剧《我的红军哥》上演

首部井冈山革命历史题材红色教育话剧《我的红军哥》上演

井冈山,红色,干部教育学院,全国,全剧,话剧,曹禺,使命,五个一工程,产品,倾情,党课,初心,全景,学员,剧场,剧本,历史,土地革命,声光电,场景,技术手段,心态,心灵,戏剧,故事,教学,红军,景色,本源

2009-04-27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王鲁明在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抢救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挖掘红色胶东革命历史

王鲁明在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抢救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挖掘红色胶东革命历史

红色,胶东,革命历史,王鲁明,工作,印迹,威海,革命烈士,历史,初心,故事,专题会议,故居,代代相传,教育基地,主题,党性,先烈,使命,威海市,开发区,精神,纪念地,脉络,英雄人物,英名,教育,革命,值得我们,革命故事

2017-06-24 #故事大全

中国纪念馆故事: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故事

中国纪念馆故事: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故事

故事,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家,党史,福建,系统地,精神,苏区,红色,发展,教育,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科学发展

2013-05-15 #故事阅读

中国纪念馆故事: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故事

中国纪念馆故事: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故事

故事,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家,党史,福建,系统地,精神,苏区,红色,发展,教育,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活动中,科学发展

2013-09-12 #故事阅读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

少年,徐向前,党中央,摘要,一再强调,丛书,中学,书名,中学生,学生,同志,套书,小学,形象,青少年,近代史,爱国主义,教材,百科,革命史,高年级,题签,教育,了解中国,三热爱,中国革命,对他们,出版社出版,历史故事,历史读物

2020-06-18 #小故事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

少年,徐向前,党中央,摘要,一再强调,丛书,中学,书名,中学生,学生,同志,套书,小学,形象,青少年,近代史,爱国主义,教材,百科,革命史,高年级,题签,教育,了解中国,三热爱,中国革命,对他们,出版社出版,历史故事,历史读物

2014-10-12 #小故事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

《中国革命历史故事》

少年,徐向前,党中央,摘要,一再强调,丛书,中学,书名,中学生,学生,同志,套书,小学,形象,青少年,近代史,爱国主义,教材,百科,革命史,高年级,题签,教育,了解中国,三热爱,中国革命,对他们,出版社出版,历史故事,历史读物

2019-08-07 #故事阅读

听革命故事讲红色历史

听革命故事讲红色历史

刘胡兰,爷爷,孩子们,青少年,历史,同学们,尹福,基因,故事,红色,教育,活动,生活,革命先烈,毛家桥,毛主席,永峰,中不,位家,和平年代,新时代,价值观,举起手来,事迹,力量,军礼,动作,接班人,幸福生活,孩子

2020-05-1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