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谁知道有关论语典故的小故事?

时间:2020-07-16

有典故的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6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关于学习的态度、方法和目的《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今人借鉴。这些思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孔子赞扬的颜渊就有这种发愤好学的乐观精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第三,专心致志,知难而进。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 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针对冉求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思想,孔子认为所谓能力不够的人,是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你现在以能力不够划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在这里孔子勉励冉求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述而》)。第四,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作为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另外,孔子还非常重视精益求精,“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反对一知半解,浅尝辄止。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孔子在重视博学的同时,也强调学习要抓根本的东西,孔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的问题时,说明自己的“多学”是相对的,在多学的基础上,我是用一个道理来贯穿自己的学说的,这个道理就是学习的根本,学习重在抓住根本。这里孔子间接地说明了博与精的关系,值得借鉴。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也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在于“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知识。关于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学生子夏的思想中也表现出来。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子路》)也就是说当官时有余力就应该学习,学习后有余力就可以做官。这一思想实质上也体现了学与用的关系,要想当好官必须学习,学习的目的应是更好地当官,体现了学习与应用的关系,也体现了孔子办私学的目的,即通过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让他们直接登上政治舞台或作教师培养政治人才,当然在孔子看来,学习的目的也在于对道义、真理的追求,“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谁知道有关论语典故的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谁知道有关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3

谁知道有关诸子百家的寓言故事3

庄子,论语,孟子,韩非子,礼记,孔子,列子,子曰,荀子,孙子,周易,君子,老子,我所欲也,买椟还珠,东施效颦,守株待兔,滥竽充数,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于兰,于险远,其义,其利,友谅,友善,常在,明其道,朱熹,益矣

2020-08-11 #经典故事

好在这则《论语》 不然谁知道孔子还有一个女儿和坐过牢的女婿?

好在这则《论语》 不然谁知道孔子还有一个女儿和坐过牢的女婿?

孔子,公冶长,女儿,女婿,人品,孔门,思想,老师,嫁给他,这样一个,弟子,重男轻女,标准,春秋时期,论语,多金,孔鲤,好的,小棉袄,有记,我国,一大,圣人,史料,公冶,国学,家族,婚姻自由,家人,实际行动

2017-01-18 #长篇故事

谁知道出自苏轼的诗词的典故小故事 注明出自哪首词?作业帮

谁知道出自苏轼的诗词的典故小故事 注明出自哪首词?作业帮

苏轼,东坡,东坡肉,汤里,陈季常,冰肌玉骨,明日黄花,水落石出,雪泥鸿爪,人们,成语,河东狮吼,海屋筹添,猪肉,一首诗,小舟从此逝,天涯何处无芳草,明日黄花蝶也愁,江海寄余生,坚忍不拔,用之不竭,于赤壁,于黄州,古之立,叶梦得,徐君...

2016-05-10 #经典故事

谁知道出自苏轼的诗词的典故小故事 注明出自哪首词?作业帮

谁知道出自苏轼的诗词的典故小故事 注明出自哪首词?作业帮

苏轼,东坡,东坡肉,汤里,陈季常,冰肌玉骨,明日黄花,水落石出,雪泥鸿爪,人们,成语,河东狮吼,海屋筹添,猪肉,一首诗,小舟从此逝,天涯何处无芳草,明日黄花蝶也愁,江海寄余生,坚忍不拔,用之不竭,于赤壁,于黄州,古之立,叶梦得,徐君...

2010-06-14 #故事阅读

谁知道黄香温床的典故

谁知道黄香温床的典故

黄香,父亲,父母,小黄香,江夏,孝敬父母,帐子,故事,爸爸,孩子,帷帐,香儿,用自己,天下无双,京师,京城,北境,天气,夏日,形容词,扇子,扇风,母亲,枕头,蚊蝇,蒲扇,蚊虫,被子,黄香温席,孝行

2010-08-25 #小故事

麻婆豆腐的历史典故谁知道

麻婆豆腐的历史典故谁知道

陈麻婆豆腐,豆腐,成都,老板娘,陈氏,饭铺,陈兴盛,陈麻婆,小饭店,刘氏,人称,人们,店主,陈森,陈富春,金碧,陈春富,清同治,成都市,北郊,一家,买点,万福,先生,传人,同治,原名,历代,女老板,好事者

2014-10-15 #故事阅读

谁知道些生僻的成语 最好有典故

谁知道些生僻的成语 最好有典故

比喻,事物,事情,文章,力量,办法,多指,意见,时间,样子,穿着,不分轩轾,成语释义,峨冠博带,成语,发音,东西,书法,价值,原意,同伙,山林,含义,大夫,干坏事,心情,轻重,敌人,物品,装束

2020-06-16 #经典故事

谁知道“以讹传讹”的典故?

谁知道“以讹传讹”的典故?

以讹传讹,俞琰,曹雪芹,越传越,成语,三人成虎,出处,女娲补天,反义词,参考资料,古迹,好事者,弄出,定语,愚人,谬误,故名,示例,状语,红楼梦,语法,贬义,近义词,不正确,作谓语,偏正式,本来就,炼五色,错误地,这两件

2020-06-2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