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6年级数学题下册

时间:2020-07-08

四年级数学平均数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5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4 分钟。

6年级数学题下册

发布日期:2020 03 08 19:16:00编辑:周老师

小学数学应用题精选及解答 1、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1第1天读了多少页?(2)剩下多少页没有读? 解答:120×1/3=40(页) 120—40=80(页)或120×(1—1/3)=80(页)2、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4。1第1天读了多少页?(2)第2天读了多少页?(3)还剩多少页没有读? 解答:(1) 120×1/3=40(页) (2) 120×1/4=30(页) (3) 120—40—30=50(页)或120×(1—1/3—1/4)=50(页)3、小华读一本120页的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第2天读了多少页? 120×1/3=40(页) 120—40=80(页) 80×1/4=20(页)或(1—1/3)×1/4=1/6 120×1/6=20 (页)4、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还剩6页没有读。(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解答:(1—1/3)×1/4=1/6 6÷(1—1/3—1/6)=12(页)(2)第1天比第2天多读了多少页? 解答:12×(1/3—1/6)=2(页)5、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余下的1/4,第1天比第2天多读20页。(1)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解答:(1—1/3)×1/4=1/6 20÷(1/3—1/6)=120(页)(2)第1天读的页数是第2天的多少倍? 解答:1/3÷1/6=2(倍)6、小华读一本故事书,第1天读了全书的1/3,第2天读20页,第3天读余下的1/4,还剩全书的3/8没有读。这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解答:7、一辆摩托车以平均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完了60千米的旅程。在回家的路上,它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30千米。问摩托车在整个来回的旅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8、车站运来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又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又3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0吨。这批物一共有多少吨?9、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多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70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10、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1/3的少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4少10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110吨。这批货物共有多少吨?11、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3多20吨,第二天运走全部货物的1/2少25吨,这时车站还存货物37吨,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12、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次运走全部货物的1/3,第二次运走全部货物的3/4少16吨,这时正好全部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13、车站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走全部货物的2/3少28吨,第二天运走这批货物的3/4少52吨,正好运完。这批货物一共有多少吨?14、化肥厂计划生产一批化肥,第一天生产了全部任务的1/6,第二天又生产了余下任务的1/4,第三天又生产了前两天生产后余下的1/5,结果还剩下50吨没有完成。问化肥厂计划生产化肥多少吨?15、妈妈买回鸡蛋和鸭蛋共21个,其中鸭蛋占3/7;后来,妈妈又买回几个鸭蛋,这时鸭蛋占总蛋数的7/13,后来妈妈又买回来几个鸭蛋?16、有一堆砖,搬走后1/4又运来360块,这时这堆砖比原来还多了20%,原来这堆砖有多少块?17、师徒俩合做零件200个,师傅做的25%比徒弟做的1/5多14个,徒弟做了多少个零件?18、有一条山路,一辆汽车上山时每小时行30千米,从原路返回下山时每小时行50千米,求汽车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9、师徒二人加工一批零件,师傅加工的零件比总数的1/2还多25个,徒弟加工的零件数是师傅的1/3,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20、甲、乙、丙三个运输队共同运送一批货物,甲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4,乙队运了一部分,丙队运了这批货物的1/3,正好全部运完。已知甲队比丙队少运了10吨,求乙队运了多少吨?21、甲、乙两人去书店买书,共带去54元,甲用去自己钱的75%,乙用去自己钱的4/5,两人剩下的钱数正好相等。甲、乙两人原来各带去多少元钱?22、甲、乙两队合修一条长2500米的公路,甲队完成所分任务的2/3,乙队完成所分任务的3/4又50米,还剩700米没有修。两队所分任务各是多少米?23、果园里种着苹果树和梨树。苹果树的面积比总面积的1/2多4公顷,梨树的面积是苹果树的1/2。求两种树各种了多少公顷?24、中夏化工总厂有两堆煤,共重2268千克,取出甲堆2/5的和乙堆的1/4共重708千克。问甲、乙两堆原有煤各是多少千克?25、甲、乙两个工人共同加工140个零件。甲做自己任务的80%,乙做自己任务的75%,这时甲、乙共剩下32个零件未完成。问甲、乙两个工人原来各需做多少个零件?26、师徒两人共加工540个零件,师傅加工了自己所分任务的3/4,徒弟加工了所分任务的80%,两人剩下的任务正好相等。求师徒两人各分得多少个零件的加工任务?27、学校买回两种图书共220本,取出甲种图书的1/4和乙种图书的1/5共50本借给五年级(1)班同学阅读,问甲、乙两种图书各买回来多少本?28、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4/9,数学书占余下的18/25,已知数学书比文艺书少20本。这批图书共有多少本?6年级数学题下册:6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50道带答案

1、某工厂生产一批玩具,完成任务的五分之三后,又增加了280件,这样还需要做的玩具比原来的多10%.原来要做多少玩具?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 增加的部分就是原来的:3/5+10% 所以原来要做:280/(3/5+10%)=400件 2、某校办工厂这个月生产本子的增值额为3万元.如果按增值额的17%交纳增值税,这个月应交纳增值税多少元?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应该交:30000*17%=5100元 3、爸爸这个月的工资是2100元,按规定工资在1600元以上的部分应缴纳所得税,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爸爸这个月应交纳税多少元?他实际收入多少元?请写出计算过程 解:应该交:(2100 1600)*5%=25元 实际收入:2100 25=2075元 4、解放军战士开垦一块平行四边形的菜地。它的底为24米,高为16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 解:s=ah 24*16=384 5、一块梯形小麦试验田,上底86米,下底134米,高6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s=a+b*h/2 86+134*60/2=6600 6、一块三角形土地,底是358米,高是160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s=ah/2 358*160/2=28640 7、解放军运输连运送一批煤,如果每辆卡车装4.5吨,需要16辆车一次运完。如果每辆卡车装6吨,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 解:4.5*16/6=12 8、同学们摆花,每人摆9盆,需要36人;如果要18人去摆,每人要摆多少盆? 解:36*9/18=18 9、太阳沟小学举行数学知识竞赛。三年级有60人参加,四年级有45人参加,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是四年级人数的2倍。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解:45*2+45+60=195 10、张明和李红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张明每分走50米,李红每分走40米,经过12分两人相遇。两人相距多少米? 解:50+40*12=1080 11、甲乙两地相距255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对开。甲车每小时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7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解:255/48+37=3 12、向群文具厂每小时能生产250个文具盒。多少小时能生产10000个? 解:设:x小时能生产10000个 250x=10000 x=40 答:40小时能生产10000 13、一个长方体的铁盒,长18厘米,宽15厘米,高12厘米。做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 解:18*15*12=3240 14、一个正方体棱长15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解:15*15*15=3375 15、修一条水渠,甲队单独修要用30天,已队单独修要用20天,两队合修多少天可以完成? 解:1/30+1/20=1/12 1÷12=12天 16、一列火车长120米,以50千米一小时的速度通过长为880米的大桥,那么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离开桥要几秒? 解: 50千米=50000米 50000/(60*60)=125/9(米) 120+880=1000(米) 1000/(125/9)=72(秒) 答: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离开桥要72秒. 17、一个打字员打一篇稿件,第一天打了总数的25%,第二天打了总数的40%,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打6页,这篇稿件由多少页? 解:设一共X页,则 40%X 25%X=6 X=40 答:一共40页 18、六(1)班今天又48人到校,2人请假,求这个班今天的出勤率。 解:48/48+2=*100%=96% 答:出勤率96% 19、妈妈存入银行5000元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取款时,妈妈应缴纳20%的利息税,妈妈应缴纳税多少元?纳税后妈妈共取囘多少元? 解: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利息=5000*2.25%*2=225元 税=225*20%=45元 纳税后妈妈共取5000+225 45=5180元 答:145元25180元 20、甲、乙、丙三数之和是1160,甲是乙的一半,乙是丙的2倍。三个数各是多少?解:1160÷(1+2+1)=290(甲、丙) 290×2=580(乙)21、某招待所开会,每个房间住3人,则36人没床位;每个房间住4人,则还有13人没床位,如果每个房间住5人,那么情况又怎么样?解法一:(36 13)+(4 3)=23(个)23 (4×23+13)÷5=2(个)(空了2个房间)解法二:解:设有x个房间,3x+36=4x+13x x=23 23 (4×23+13)÷5=2(个)22、小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83页,第二天读74页,第三天读71页,第四天读64页,第五天读的页数比这五天中平均读的页数要多3.2页。小明第五天读了多少页?解法一:(83+74+71+64)÷4+3.2÷4+3.2=77(页)解法二:解:设第五天读x页 83+74+71+64+x=5(x 3.2) x=7723、在桥上测量桥高,把绳子对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8米;把绳子三折后,垂到水面时绳子还剩下2米,求桥高和绳长各是多少米。解(8×2 2×3)÷(3 2)=10(米)(桥高)(10+8)×2=36(米)(绳长)24、44名学生去划船,一共乘坐10只船,其中每只大船坐6人,每只小船坐4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解:(44 4×10)÷(6 4)=2(只)(大船)10 2=8(只)(小船)25、实验小学四年级举行数学竞赛,一共出了10道题,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张华把10道题全部做完,结果得了70分。他答对了几道题?解:10 (10×10 70)÷(10+5)=8(道)26、买4支铅笔和5块橡皮,共付6元;买同样的6支铅笔和2块橡皮,共付4.60元。每支铅笔和每块橡皮各多少钱?解:(6×3 4.60×2)÷(5×3 2×2)=0.80(元)(橡皮)(6 0.8×5)+4 = 0.50(元)(铅笔)27、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一半多6米,第二天修了余下的一半少20米,第三天修了30米,最后还剩14米没修。这条路长多少米?解:[(14+30 20)×2+6]×2=108(米)28、张强用270元买了一件外衣,一顶帽子和一双鞋子,外衣比鞋贵140元,买外衣和鞋比帽子多花210元,张强买这双鞋花了多少钱?解:[(270+210)÷2 140]÷2=50(元)29、红光厂计划每天生产电冰箱40台,经过技术革新后,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台,这样提前2天完成了这批生产任务,并且比原计划还多生产了35台。实际生产了多少台电冰箱?解:[(40+5)×2+35]÷5=25(天)(40+5)×(25 2)=1035(台)30、有16位教授,有人带1个研究生,有人带2个研究生,也有人带3个研究生,他们共带了27个研究生,其中带1个研究生的教授人数与带2个和3个研究生的教授总数一样多,问带2个研究生的教授有几人?解:16÷2=8(人)27 8=19(个)(3×8 19)÷(3 2)=5(人)31、哥哥和弟弟各买若干本练习本,如果哥哥给弟弟3本,两人的练习本数量就同样多;如果弟弟给哥哥1本,哥哥的练习本本数就是弟弟的3倍。哥哥和弟弟原来各买练习本多少本?解:(3×2+1×2)÷(3 1)+1=5(本)(弟)5+3×2=11(本)(哥)32、大马的年龄是小马年龄的4倍,再过20年大马的年龄比小马的2倍小14岁。大马、小马现年各几岁?解:设小马现年x岁,则大马现年4x岁 4x+20=2(x+20) 14 x=3(小马) 4x=12(大马)33、有1000人报名参加入学考试,最后录取了150人。录取者的平均成绩与没有录取者的平均成绩相差38分,全体考生的平均成绩是55分,录取分数线比录取者的平均成绩少6.3分。问录取分数线是多少分。解:1000 150=850(人)(55×1000+38×850)÷1000 6.3=81(分)34、甲、乙、丙三人,平均体重63千克,甲与乙的平均体重比丙的体重多3千克,甲比丙重2千克,求乙的体重。解:甲+乙比2个丙多3×2=6(千克)乙比丙多6 2=4(千克) (63×3 4 2)÷3+4=65(千克)35、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一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个人;如果减少一条船,每条船必须坐9个人。这个班共有多少同学去划船?解:(6+9)÷4(9 6)= 5(条) 6×(5+1)=36(人)36、有14个纸盒,其中有装1只球的,也有装2只和3只球的,这些球共有25只。装1只球的盒子数等于装2只球与3只球的盒数的和。装1、2、3只球的盒子各有多少个?解:装1只球 14÷2=7(盒)设装2只球x盒,则装3只球(7 x)盒 1×7+2x+3(7 x)=25 x=3(2只) 7 x=4(3只) 37、王月从A地赶往B地。前一半的时间每分钟行1千米,后一半的时间每分钟行0.8千米。AB两地距离60千米,王月从A地到B地共用多少分钟? 设王月从A地到B地共用X分钟,那么 1/2X*1+1/2X*0.8=60 得出 X=200/3 38、上海和武汉的水路长1075千米。两船同时从两港开出,相对而行。从汉口开出的轮船每小时行26千米,从上海开出的轮船每小时想17千米。多少小时后两船相遇? 设X小时后两船相遇,那么 26*X+17*X=1075 得出:X=25 39、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4.5km,乙每小时行3km两人第一次相遇后继续向前走。甲到达B地立即按原路远速度返回,乙到达A地也立即按原路远速度返回。两人开始到第二次相遇共走了4小时。求A,B两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两人开始到第二次相遇,共走了3个AB的路程,所以 AB两地的路程=(4*4.5+4*3)/3=10KM40、师徒计划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是1:3,师徒两人各加工了60个后,剩下的零件比是3;10,现在徒弟还有多少个零件? 师徒计划的个数比1*7:3*7差为3*7 1*7=2*7,各加工60个后,差还是不变, 7 : 21 21 7=14 3*2:10*2差为10*2 3*2=7*2,剩下的和计划的统一了 6 : 20 20 6 =14 徒弟加工了21 20=1份,是60个,现在徒弟还有60*20=1200个 41、客车和货车同时从甲一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客车到达甲乙两地中点,与货车还相距30千米,如果客车与货车速度的比是4;3,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小时后客车行了全程的1/2,货车行了全程的1/2*3/4=3/8 全程:即甲乙两地相距 30/1/2 3/8=240千米 42、师徒两人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按3:2分配给师徒同时加工。徒弟每小时加工6个,师傅每小时加工10个,师傅完成时,徒弟还剩3个零件没有加工,徒弟加工了多少个?师傅每小时10个,徒弟按师傅的2/3,应做10*2/3=20/3个/小时,实际做了6个/小时,少做了20/3 6=2/3个/小时 做了3/2/3=4.5小时,师傅完成时,徒弟还剩3个零件没有加工,徒弟加工了6*4.5=27个43、13个李子的重量=2个苹果+1个桃子的重量,4个李子+1个苹果的重量=1个桃子的重量,几个李子的重量=1个桃子的重量? 13李=2苹+4李+1苹 3李=1苹 1桃子=4李+3李=7李 44、甲乙两班共83人,乙丙两班共86人,丙甲两班共85人,甲乙两班各有多少人? 甲+乙+丙=[83+86+85]/2=127 甲=127 86=41 乙=127 85=42 丙=127 83=44 45、2头牛和4只羊一天共吃草27千克,6头牛和15只羊一天共吃草90千克,1头牛和1只羊一天共吃草多少千克? 6牛+12羊=27*3=81 3羊=90 81=9 1羊=3 1牛=[27 4*3]/2=7。5 1牛+1羊=3+7。5=10。5千克 46、4个篮球和3个排球共用去141元,5个篮球和4个排球共用去180元,每个篮球和每个排球个多少元? 1篮+1排=180 141=39 1篮=141 39*3=24 1排=39*4 141=15元 47、小强买5盒糖,小红买5盒蛋糕用去44元,如果小强和小红对换一盒,则每人所有物品的价钱相等,一盒糖、一盒蛋糕各多少元? 1糖+1蛋=44/5=8。8 4糖+1蛋=44/2=22 1糖=[22 8。8]/3=4。4元 1蛋=8。8 4。4=4。4 48、红球和黑球共有10个,红球和白球共有7个,黑球和白球共有5个,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红+白+黑=[10+7+5]/2=11 红=11 5=6个 白=11 10=1 黑=11 7=449、有两桶油共重275,取出第一桶九分之五,第二桶的七分之四后,余下的两桶重量相等。求原来两桶各有多少千克? 解:.第一桶的九分之四等于第二桶的七分之三。所以,两桶重量比为七分之三:九分之四=27:28 所以,第一桶有275*27/(28+27)=135 第二桶有275*28/(27+28)=140 50、一根竹竿插入河中,水中的占全长的三分之一,比泥中部分多三分之一,露出水面的长3米,这根竹竿全长多少米? 解:.因为水中1/3,比泥中多1/3,就是泥中的4/3,所以泥中有(1/3)*(4/3)=1/4,所以,露在外面的有 1 1/3 1/4=5/12=3米,所以,全长=3/(5/12)=7.2米6年级数学题下册: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甲行驶了全程的5/11,如果甲每小时行驶4.5千米,乙行了5小时。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开出。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五分之四,货车行了全程的四分之一后,再行28千米与客车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甲乙两人绕城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6千米。现在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相背出发,乙遇到甲后,再行4小时回到原出发点。求乙绕城一周所需要的时间?4、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步行走向B地,当甲走了全程的1 4时,乙离B地还有640米,当甲走余下的5 6时,乙走完全程的7 10,求AB两地距离是多少米?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75千米,乙车行完全程需7小时。两车开出3小时后相距15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6、甲,已两人要走完这条路,甲要走30分,已要走20分,走3分后,甲发现有东西没拿,拿东西耽误3分,甲再走几分钟跟乙相遇?7、甲,乙两辆汽车从A地出发,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6千米,乙每小时走48千米,若甲车比乙车早出发2小时,则乙车经过多少时间才追上甲车?8、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6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从a地出发至1千米时,发现有物品以往在a地,便立即返回,去了物品又立即从a地向b地行进,这样甲、乙两人恰好在a,b两地的终点处相遇,又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0.5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解: 9、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400千米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小时行40千米,两列火车行驶几小时后,相遇有相距100千米?10、甲每小时行驶9千米,乙每小时行驶7千米。两者在相距6千米的两地同时向背而行,几小时后相距150千米?11、甲乙两车从相距60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8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行了多少千米?解:12、两车相向,6小时相遇,后经4小时,客车到达,货车还有188千米,问两地相距?解:13、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客车和货车从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相遇,已知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3分之2 ,求二车的速度?14、小兔和小猫分别从相距40千米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候相聚4千米,再经过多长时间相遇?15、甲、乙两车分别从a b两地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甲车比乙车早1小时到两地相距多少?16、两辆车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对开出,4时相遇。慢车是快车速度的五分之三,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8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17、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120米,2小时后两人相距150米。A、B两地的最短距离多少米?最长距离多少米?18、甲乙两地相距18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计划4小时到达,实际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5千米,这样可以比原计划提前几小时到达? 1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甲、乙两车所行路程是4:3,相遇后,乙每小时比甲快12千米,甲车仍按原速前进,结果两车同时到达目的地,已知乙车一共行了12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0、甲乙两汽车同时从相距32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2千米,乙车的速度是甲车的1.5倍,车开出几时相遇?2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0千米,乙每小时行全程的百分之十,当乙行到全程的5/8时,甲再行全程的1/6可到达B地。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两车相遇时,乙车离中点2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3、甲乙两人分别在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与E处相遇,甲继续向B地行走,乙则休息了14分钟,再继续向A地行走,甲和乙分别到达B和A后立即折返,仍在E处相遇。已知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80米,则A和B两地相距多少米? 24、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相遇时,甲.乙两车未行的路程比为4:5,已知乙车每小时行72千米,甲车行完全程要10小时,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5、甲乙两人分别以每小时4千米和每小时5千米的速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走,如果甲从相遇点到达B地又行2小时,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6、客货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途中相遇后继续前进,各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返回,途中第二次相遇,两次相遇地点间相距12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7、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又各自继续向前行驶3小时,这时客车离B地还有180千米,货车离A地还有21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8、甲乙由AB两地相向出发,甲速是乙速的4/5,甲乙到达B,A地后,向AB相向返回,且甲速提高1/4乙速提高1/3,已知甲乙两次相遇点相距34km,求AB两地间距离?29、小明5点多起床一看钟,6字恰好在时针和分针的正中间(即两针到6的距离相等),这时是5点几分?30、一艘游船在长江上航行,从A港口到B港口需航行3小时,回程需要4小时30分钟,请问一只空桶只靠水的流动而漂移,走完同样长的距离,需用几小时?答案1.解:AB距离=(4.5×5)/(5/11)=49.5千米2、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之比为5:4那么相遇时的路程比=5:4相遇时货车行全程的4/9此时货车行了全程的1/4距离相遇点还有4/9 1/4=7/36那么全程=28/(7/36)=144千米3、解:甲乙速度比=8:6=4:3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3/7那么4小时就是行全程的4/7所以乙行一周用的时间=4/(4/7)=7小时4、解:甲走完1/4后余下1 1/4=3/4那么余下的5/6是3/4×5/6=5/8此时甲一共走了1/4+5/8=7/8那么甲乙的路程比=7/8:7/10=5:4所以甲走全程的1/4时,乙走了全程的1/4×4/5=1/5那么AB距离=640/(1 1/5)=800米5、解:一种情况:此时甲乙还没有相遇乙车3小时行全程的3/7甲3小时行75×3=225千米AB距离=(225+15)/(1 3/7)=240/(4/7)=420千米一种情况:甲乙已经相遇(225 15)/(1 3/7)=210/(4/7)=367.5千米6、解:甲相当于比乙晚出发3+3+3=9分钟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甲的速度=1/30乙的速度=1/20甲拿完东西出发时,乙已经走了1/20×9=9/20那么甲乙合走的距离1 9/20=11/20甲乙的速度和=1/20+1/30=1/12那么再有(11/20)/(1/12)=6.6分钟相遇7、解:路程差=36×2=72千米速度差=48 36=12千米/小时乙车需要72/12=6小时追上甲8、甲在相遇时实际走了36×1/2+1×2=20千米乙走了36×1/2=18千米那么甲比乙多走20 18=2千米那么相遇时用的时间=2/0.5=4小时所以甲的速度=20/4=5千米/小时乙的速度=5 0.5=4.5千米/小时9、解:速度和=60+40=100千米/小时分两种情况,没有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 100)/100=3小时已经相遇那么需要时间=(400+100)/100=5小时10、解:速度和=9+7=16千米/小时那么经过(150 6)/16=144/16=9小时相距150千米11、速度和=42+58=100千米/小时相遇时间=600/100=6小时相遇时乙车行了58×6=148千米或者甲乙两车的速度比=42:58=21:29所以相遇时乙车行了600×29/(21+29)=348千米12、将两车看作一个整体两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64小时行1/6×4=2/3那么全程=188/(1 2/3)=188×3=564千米13、解:二车的速度和=600/6=100千米/小时客车的速度=100/(1+2/3)=100×3/5=60千米/小时货车速度=100 60=40千米/小时14、解:速度和=(40 4)/4=9千米/小时那么还需要4/9小时相遇15、甲车到达终点时,乙车距离终点40×1=40千米甲车比乙车多行40千米那么甲车到达终点用的时间=40/(50 40)=4小时两地距离=40×5=200千米16、解:快车和慢车的速度比=1:3/5=5:3相遇时快车行了全程的5/8慢车行了全程的3/8那么全程=80/(5/8 3/8)=320千米17、解:最短距离是已经相遇,最长距离是还未相遇速度和=100+120=220米/分2小时=120分最短距离=220×120 150=26400 150=26250米最长距离=220×120+150=26400+150=26550米18、解:原来速度=180/4=45千米/小时实际速度=45+5=50千米/小时实际用的时间=180/50=3.6小时提前4 3.6=0.4小时19、算术法:相遇后的时间=12×3/7=36/7小时每小时快12千米,乙多行12×36/7=432/7千米相遇时甲比乙多行1/7那么全程=(432/7)/(1/7)=432千米20、解:乙的速度=52×1.5=78千米/小时开出325/(52+78)=325/130=2.5相遇21、解:乙行全程5/8用的时间=(5/8)/(1/10)=25/4小时AB距离=(80×25/4)/(1 1/6)=500×6/5=600千米22、解:甲乙速度比=40:45=8:9甲乙路程比=8:9相遇时乙行了全程的9/17那么两地距离=20/(9/17 1/2)=20/(1/34)=680千米23、解:把全程看作单位1甲乙的速度比=60:80=3:4E点的位置距离A是全程的3/7二次相遇一共是3个全程乙休息的14分钟,甲走了60×14=840米乙在第一次相遇之后,走的路程是3/7×2=6/7那么甲走的路程是6/7×3/4=9/14实际甲走了4/7×2=8/7那么乙休息的时候甲走了8/7 9/14=1/2那么全程=840/(1/2)=1680米24、解:相遇时未行的路程比为4:5那么已行的路程比为5:4时间比等于路程比的反比甲乙路程比=5:4时间比为4:5那么乙行完全程需要10×5/4=12.5小时那么AB距离=72×12.5=900千米25、解:甲乙的相遇时的路程比=速度比=4:5那么相遇时,甲距离目的地还有全程的5/9所以AB距离=4×2/(5/9)=72/5=14.4千米26.、解: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60:48=5:4将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第一次的相遇点在距离甲地1×5/(5+4)=5/9处二次相遇是三个全程那么第二次相遇点距离乙地1×3×5/9 1=5/3 1=2/3处也就是距离甲地1 2/3=1/3处所以甲乙距离=120/(5/9 1/3)=120/(2/9)=540千米27、解:两车每小时共行全程的1/5那么3小时行全程的1/5×3=3/5所以全程=(180+210)/(1 3/5)=390/(2/5)=975千米28、解:将全部的路程看作单位1因为时间一样,路程比就是速度比甲乙路程比=速度比=4:5乙的速度快,乙到达A点,甲行了1×4/5=4/5此时乙提速1/3,那么甲乙速度比=4:5×(1+1/3)=3:5甲走了1 4/5=1/5,那么乙走了(1/5)/(3/5)=1/3此时甲提速,速度比由3:5变为3(1+1/4):5=3:4甲乙距离1 1/3=2/3相遇时乙一共走了1/3+(2/3)×4/(3+4)=1/3+8/21=5/7也就是距离A地5/7的全程第一次相遇时的相遇点距离A地4/9全程那么AB距离=34/(5/7 4/9)=34/(17/63)=126千米29、解:设此时是5点a分分针每分钟走1格,那么时针每分钟走5/60=1/12格根据题意a 30=5 a/1213/12a=35a=420/13分≈32分18秒此时是5点32分18秒此处的30和5表示30格和5格,即钟面上的1格看作特殊的行程问题30、解:顺流速度1/3,逆水速度=1/4.5=2/9流水速度=(1/3 2/9)/2=1/18需要1/(1/18)=18小时6年级数学题下册:六年级下册数学较难应用题 带答案

典型应用题 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的和特定的解题规律的复合应用题,通常叫做典型应用题。 (1)平均数问题:平均数是等分除法的发展。 解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和与之相对应的总份数。 算术平均数:已知几个不相等的同类量和与之相对应的份数,求平均每份是多少。数量关系式:数量之和÷数量的个数=算术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已知两个以上若干份的平均数,求总平均数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 (部分平均数×权数)的总和÷(权数的和)=加权平均数。 差额平均数:是把各个大于或小于标准数的部分之和被总份数均分,求的是标准数与各数相差之和的平均数。 数量关系式:(大数-小数)÷2=小数应得数 最大数与各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大数应给数 最大数与个数之差的和÷总份数=最小数应得数。 例: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 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往甲地。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 分析:求汽车的平均速度同样可以利用公式。此题可以把甲地到乙地的路程设为“ 1 ”,则汽车行驶的总路程为“ 2 ”,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 100 ,所用的时间为 ,汽车从乙地到甲地速度为 60 千米 ,所用的时间是 ,汽车共行的时间为 + = , 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2 ÷ =75 (千米) (2) 归一问题:已知相互关联的两个量,其中一种量改变,另一种量也随之而改变,其变化的规律是相同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归一问题。 根据求“单一量”的步骤的多少,归一问题可以分为一次归一问题,两次归一问题。 根据球痴单一量之后,解题采用乘法还是除法,归一问题可以分为正归一问题,反归一问题。 一次归一问题,用一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单归一。” 两次归一问题,用两步运算就能求出“单一量”的归一问题。又称“双归一。” 正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乘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反归一问题:用等分除法求出“单一量”之后,再用除法计算结果的归一问题。 解题关键:从已知的一组对应量中用等分除法求出一份的数量(单一量),然后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算出结果。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例 一个织布工人,在七月份织布 4774 米 , 照这样计算,织布 6930 米 ,需要多少天?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 31 ) =45 (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数量关系式: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 另一个单位数量 单位数量×单位个数÷另一个单位数量= 另一个单位数量。 例 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 800 米 , 6 天修完。实际 4 天修完,每天修了多少米?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 6 ÷ 4=1200 (米) (4) 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例 某加工厂甲班和乙班共有工人 94 人,因工作需要临时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工作,这时乙班比甲班人数少 12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从乙班调 46 人到甲班,对于总数没有变化,现在把乙数转化成 2 个乙班,即 9 4 - 12 ,由此得到现在的乙班是( 9 4 - 12 )÷ 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 87=7 (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汽车运输场有大小货车 115 辆,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多 7 辆,运输场有大货车和小汽车各有多少辆? 分析:大货车比小货车的 5 倍还多 7 辆,这 7 辆也在总数 115 辆内,为了使总数与( 5+1 )倍对应,总车辆数应( 115 7 )辆 。 列式为( 115 7 )÷( 5+1 ) =18 (辆), 18 × 5+7=97 (辆)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例 甲乙两根绳子,甲绳长 63 米 ,乙绳长 29 米 ,两根绳剪去同样的长度,结果甲所剩的长度是乙绳 长的 3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分析:两根绳子剪去相同的一段,长度差没变,甲绳所剩的长度是乙绳的 3 倍,实比乙绳多( 3 1 )倍,以乙绳的长度为标准数。列式( 63 29 )÷( 3 1 ) =17 (米) 乙绳剩下的长度, 17 × 3=51 (米) 甲绳剩下的长度, 29 17=12 (米) 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解题关键及规律: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例 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 16 千米 ,乙每小时行 9 千米 ,甲几小时追上乙?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 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 9 )千米,这是速度差。 已知甲在乙的后面 28 千米 (追击路程), 28 千米 里包含着几个( 16 9 )千米,也就是追击所需要的时间。列式 2 8 ÷ ( 16 9 ) =4 (小时) (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顺速=船速+水速 逆速=船速-水速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例 一只轮船从甲地开往乙地顺水而行,每小时行 28 千米 ,到乙地后,又逆水 航行,回到甲地。逆水比顺水多行 2 小时,已知水速每小时 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此题必须先知道顺水的速度和顺水所需要的时间,或者逆水速度和逆水的时间。已知顺水速度和水流 速度,因此不难算出逆水的速度,但顺水所用的时间,逆水所用的时间不知道,只知道顺水比逆水少用 2 小时,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就能算出顺水从甲地到乙地的所用的时间,这样就能算出甲乙两地的路程。列式为 284 × 2=20 (千米) 2 0 × 2 =40 (千米) 40 ÷( 4 × 2 ) =5 (小时) 28 × 5=140 (千米)。 (9)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例 某小学三年级四个班共有学生 168 人,如果四班调 3 人到三班,三班调 6 人到二班,二班调 6 人到一班,一班调 2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分析:当四个班人数相等时,应为 168 ÷ 4 ,以四班为例,它调给三班 3 人,又从一班调入 2 人,所以四班原有的人数减去 3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 2+3=43 (人) 一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 6+2=38 (人);二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 6+6=42 (人) 三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 4 3+6=45 (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株距=总路程÷(棵树 1) 总路程=株距×(棵树 1) 沿周长植树 棵树=总路程÷株距 株距=总路程÷棵树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 301 1 )÷( 201 1 ) =75 (米)6年级数学题下册:六年级下册数学300道应用题全部答案

四、解下列应用题. 1、一个圆柱形的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周长是9.42米,高2米,每立方米稻谷约重545千克,这个粮囤约装稻谷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数)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50.72立方厘米,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3、把一根长4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两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15.7平方厘米.这根钢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1.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分米,圆柱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2.用一张长 2.5米,宽 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接口处忽略不计)3.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50厘米,底面直径30厘米,做这个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得数保留整数)1.把一个底面半径6分米,高1米的圆柱切成3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多少?2.工人叔叔把一根高1米的圆柱形木料,沿与底面平行的方向锯成两段,这时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25.12平方分米,求这根料的底面半径是多少?3.一圆柱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6米,沿着底面直径把圆柱切成两半,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增加多少?4.把一棱长10厘米的正方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多少?5.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1884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10厘米,它的高是多少?1、一段圆钢长1.8米,底面半径为5厘米,每立方分米重7.8千克.这段圆钢重多少千克?2、一个铁皮圆柱体形的油桶,底面直径是6分米,高8分米,这个油桶能装油多少千克?每立方分米油重0.82千克,得数保留整数3、挖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4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 每立方米水重1吨4、一只玻璃缸,底面积15平方分米,水深15厘米,放进一块石头后水面升到18厘米,这块石头体积是多少?5、一座装满玉米的圆柱体形的粮仓,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高6米.玉米每立方米重740千克,用车运走玉米的 ,还剩下多少吨?6、一个圆锥形的铅锥,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7.5厘米,这个铅锥体积是多少?7、一个圆锥形沙堆, 底面面积12平方米,高2米,每立方米沙重1.7吨,盖房用去这堆沙的 ,还剩下多少吨?8、一个圆锥形谷堆, 底面周长18.84分米,高2米; 每立方米谷重550千克,这堆稻谷重多少千克?9、一个圆锥形的漏斗,它的容积是94.2立方厘米,底面半径3厘米,求漏斗的高.10、一堆圆锥形沙, 底面半径是3米,高15分米, 每立方米沙重1.5吨,这堆沙重多少吨?11、一个长方体的长28分米,宽15分米,高12分米.现将它熔铸成底面面积是90平方分米的圆锥体,圆锥体的高是几分米?12、一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比侧面积大12.56平方米,高56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13、一个会议大厅有6根同样的圆柱形木柱,每根高4米,底面周长是1.5分米.如果每千克油漆可以漆4.5平方米,漆这些木柱需要多少千克?14、做一个圆柱形的无盖铁皮水桶,底面周长18.84分米,高8分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再给几个圆 柱、圆 锥 应 用 题1、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2、一个圆柱的高是15厘米,底面半径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用进一法,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4、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求它的侧面积?5、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求它的表面积?6、砌一个圆柱形的沼气池,底面直径是3米,深是2米,在池的周围与底面抹上水泥,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7、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88.4平方分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8、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12分米,底面直径是高的 ,做这个铁皮水桶大约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用进一法,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分米)9、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10、一个圆柱形水桶,从厘米量得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圆柱形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11、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为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12、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1米,长2米。每滚动一周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13、一堆圆锥形黄沙,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1.5米,每立方米的黄沙重1.5吨,这堆沙重多少吨?14、一辆货车箱是一个长方体,它的长是4米,宽是1.5米,高是4米,装满一车沙,卸后沙堆成一个高是1.5米的圆锥形,它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米?15、一根圆柱形钢管,长30厘米,外直径是长的1/5,管壁厚1厘米,已知每立方厘米的钢重7.8克,这根钢管重多少克?16、一个装满稻谷的粮囤,上面是圆锥形,下面是圆柱形。量得圆柱底面的周长是62.8米,高2米,圆锥的高是1.2米。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稻谷重50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稻谷多少吨?保留一位小数17、把一个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已知圆锥体的底面周长6.28厘米,高5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18、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50.24立方厘米。如果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19、一个圆柱形蓄水池,直径10米,深2米。这个蓄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在池的一周及池底抹上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20、做十节长2米,直径8厘米的圆柱形铁皮烟囱,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21、压路机的滚筒是圆柱体,它的长是2米,滚筒横截面的半径是0.6米。如果每分转动5周,每分可以压多大的路面?22、大厅里有10根圆柱,圆柱底面直径1米,高8米。在这些圆柱的表面涂油漆,平均每平方米用油漆0.8千克,共需油漆多少千克?23、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24、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3分米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大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的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25、将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为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6、一个蓄水池是圆柱形的,底面面积为31.4平方分米,高2.8分米,这个水池最多能容多少升水?27、一个圆柱体的高是37.68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后恰好是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保留整数)28、一个圆柱形水桶的体积是24立方分米,底面积是6平方分米,桶的装满了水,求水面高是多少分米?29、一个圆柱形量桶,底面半径是5厘米,把一块铁块从这个量桶里取出后,水面下降3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30、把一根长1.5米的圆柱形钢材截成三段后,表面积比原来增加9.6平方分米,这根钢材原来的体积是多少?31、 把一段长20分米的圆柱形木头沿着底面直径劈开,表面积增加80平方分米,原来这段圆柱形木头的表面积是多少?32、砌一个圆柱形水池,底面周长是25.12米,深2米,要在它的底面和四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10千克,共需水泥多少千克?33、一堆圆锥形黄沙,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1.5米,每立方米的黄沙重1.5吨,这堆沙重多少吨?34、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制造这样一对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如果用这对水桶盛水,能盛多少千克?(每升水重1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35、大厅内有8根同样的圆柱形木柱,每根高5米,底面周长是3.2米,如果每千克油漆可漆4.5平方米,漆这些木柱需油漆多少千克?36、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6米,将这些沙铺在宽10米的道路上铺0.04厘米厚,可以铺多少米长?37、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等底等高,它们的体积相差50.24立方厘米。如果圆锥体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锥体的高是多少厘米?38、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分米,底面半径3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39、一节铁皮烟囱长1.5米,直径是0.2米,做这样的烟囱500节,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米?40、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桶,底面周长是18.84分米,高是12分米,做这个水桶大约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用进一法保留整十数)41、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1.8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4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3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4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3140立方厘米,底面半径是10厘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44、两个底面积相等的圆柱,一个圆柱的高是7分米,体积是54立方分米,另一个圆柱的高5分米,另一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45、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底面半径是4米,高是2米,每立方米粮食约重500千克,这个粮囤大约能盛多少千克粮食?46、一个圆柱形水箱,从里面量底面周长是18.84米,高3米,它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水?47、一个圆柱形蓄水池的底面半径是10米,内有水的高度是4.5米,距离池口50厘米,这个蓄水池的容积是多少立方米?48、一个圆柱形机器,体积是125.6立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49、一个圆柱形玻璃缸,底面直径20厘米,把一个钢球放入水中,缸内水面上升了2厘米,求这个钢球的体积。50、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9厘米的圆柱体木材,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多少?51、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6平方米,高是2.4米,如果每立方米沙重1.7吨,这堆沙重多少吨?52、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是4.8米,用这堆沙在10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能铺多少米长?53、一个圆柱形油桶,从里面量的底面半径是20厘米,高是3分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多少?54、一个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9.42分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多少分米?55、一个圆柱铁皮油桶内装有半捅汽油,现在倒出汽油的后,还剩12升汽油。如果这个油桶的内底面积是10平方分米,油桶的高是多少分米?56、一只圆柱形玻璃杯,内底面直径是8厘米,内装药水的深度是16厘米,恰好占整杯容量的。这只玻璃杯最多能盛药水多少毫升?57、有两个底面半径相等的圆柱,高的比是2:5。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是175立方厘米,第二个圆柱的体积比第一个圆柱多多少立方厘米?58、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体积相差6.28立方分米。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各是多少?59、东风化工厂有一个圆柱形油罐,从里面量的底面半径是4米,高是20米。油罐内已注入占容积的石油。如果每立方分米石油重700千克,这些石油重多少千克?60、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底面直径是30厘米,高是50厘米。做这样一个水桶,至少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最多能盛水多少升?(得数保留整数)6年级数学题下册:六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1. 一次篮、排球比赛,共有48个队,520名运动员参加,其中篮球队每队10名,排球队每队12名,求篮、排球各有多少队参赛? 2. 某厂买进甲、乙两种材料共56吨,用去9860元。若甲种材料每吨190元,乙种材料每吨160元,则两种材料各买多少吨? 3. 某人用24000元买进甲、乙两种股票,在甲股票升值15%,乙股票下跌10%时卖出,共获利1350元,试问某人买的甲、乙两股票各是多少元? 2. 有甲乙两种债券年利率分别是10%与12%,现有400元债券,一年后获利45元,问两种债券各有多少? 3. 种饮料大小包装有3种,1个中瓶比2小瓶便宜2角,1个大瓶比1个中瓶加1个小瓶贵4角,大、中、小各买1瓶,需9元6角。3种包装的饮料每瓶各多少元? 4. 某班同学去18千米的北山郊游。只有一辆汽车,需分两组,甲组先乘车、乙组步行。车行至A处,甲组下车步行,汽车返回接乙组,最后两组同时达到北山站。已知汽车速度是60千米/时,步行速度是4千米/时,求A点距北山站的距离。 5. 一级学生去饭堂开会,如果每4人共坐一张长凳,则有28人没有位置坐,如果6人共坐一张长凳,求初一级学生人数及长凳数. 6. 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910千米的两地相向出发,10小时后相遇,如果第一列车比第二列车早出发4小时20分,那么在第二列火车出发8小时后相遇,求两列火车的速度. 7. 购买甲种图书10本和乙种图书16本共付款410元,甲种图书比乙种图书每本贵15元,问甲、乙两种图书每本各买多少元? 8. 甲、乙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在甲超过中点50米处甲、乙两人第一次相遇,甲、乙到达乙、甲两地后立即返身往回走,结果甲、乙两人在距甲地100米处第二次相遇,求甲、乙两地的路程。 9. 、某工程车从仓库装上水泥电线杆运送到离仓库恰为1000米处的公路边栽立,要求沿公路的一边向前每隔100米栽立电线杆。已知工程车每次至多只能运送电线杆4根,要求完成运送18根的任务,并返回仓库。若工程车行驶每千米耗油m升(耗油量只考虑与行驶的路程有关),每升汽油n元,求完成此项任务最低的耗油费用。 10. 某家庭前年结余5000元,去年结余9500元,已知去年的收入比前年增加了15%,而支出比前年减少了10%,这个家庭去年的收入和支出各是多少? 11 .某人装修房屋,原预算25000元。装修时因材料费下降了20%,工资涨了10%,实际用去21500元。求原来材料费及工资各是多少元? 12、某单位甲、乙两人,去年共分得现金9000元,今年共分得现金12700元 . 已知今年分得的现金,甲增加50%,乙增加30% . 两人今年分得的现金各是多少元? 13..若干学生住宿,若每间住4人则余20人,若每间住8人,则有一间不空也不满,问宿舍几间,学生多少人? 14. .某运输公司有大小两种货车,2辆大车和3辆小车可运货15.5吨,5辆大车和6 辆小车可运货35吨,客户王某有货52吨,要求一次性用数量相等的大小货车运出,问需用大、小货车各多少辆? 15、通讯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某地,他每小时走15千米,则可提前24分钟到达某地;如果每小时走12千米,则要迟到15分钟。求通讯员到达某地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和原定的时间为多少小时? 16。现计划将一种货物1240T和一种货物880T用一列货车运往某地,已知这列货车挂有A、B两种规格的车厢共40节,使用A型车厢每节费用为6000元,使用B型车厢每节费用为8000元。 1)运这批货物的总费用为Y万元,这列货车挂A型车厢X节,试写出X与Y的关系式。 2)如果每节A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35T或乙种货物15T,每节B型车厢最多可装甲种货物25T或乙种货物35T,装货时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车厢的节数,那么共有几种安排车厢的方案? 3)在上述方案中哪种方案费用最少?最少运费多少万元? 17.某同学上学时步行,放学乘车,往返全程共需1.5h;若他上学放学都乘车,则只需0.5h,若都步行,则往返全程共需多少h? 18.一列快车长306米,一列慢车长344米,两车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工序13秒.若同向而行,快车追慢车需65秒,问快慢车的速度是多少? 19。从甲地到乙地全程是3.3KM,一段上坡,一段平路,一段下坡.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行3KM,平路每小时行4KM,下坡每小时行5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行51分,从乙地到甲地需行53.4分.求从甲地到乙地上坡 平路 下坡的路程各是多少. 20小明和小丽出生于1998年12月,他们的出生日不在一天,但都是星期五,且小明比小丽出生早,两人出生日期之和是22,那么小丽的出生日期是多少号? 21一张方桌由1个桌面,4条腿组成.如果1立方米木料可以做方桌的桌面5个或做桌腿30条,现在有25立方米木料,那么用多少木料做桌面,多少木料做桌腿,做出的桌面和桌腿恰好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张方桌? 22。一组同学去种树,如果每人种4棵,还剩下3棵树苗:如果每人种5棵,则少5棵,求人数与树苗数。 23.地面上空h(M)处的气温S有以下关系:t= kh+s,现用气象气球侧地200M处的气温t为8.4℃,离地面500M处气温t为6℃。求K。s的值并计算离地面1500M的气温 24.马4匹,牛六头,共价48两,马3匹,牛五头,共价38两。求马,牛单价 25.某市居民每月交自来水费包括两个项目:每月使用水费(立方米)和同体积的污水处理费,其中污水处理费的单价(元/立方米)是自来水的1/4。 小华五月份用了自来水21立方米,交了42月,求水费和污水处理费每立方米各多少 5.(1)200年全年固定电话用户比移动用户多百分之71.40。2002年全国固定用户比移动电话用户多百分之3.64。 (2)移动用户2002年比2000年增长了百分之144.4。固定用户从199年到2000年的实际增长数比从2001到2002年实际增长数多206万户。 年份 /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 固定电话用户(W户)/10872/ 求 /18037 / 求 移动电话用户(W户)/4330 / 求 / 14522/ 求 合计(W户) /15202/求 /32559/求 26.在地表面上方10千米高空有一条高速风带,假设有两架速度相同的飞机在这个风带飞行,其中一飞机从A地到B地,花了6.5小时:同时另一飞机从B地到A地用了5.2小时,已经知道A B的距离是4000千米 求飞机和风平均的速度各是多少(精确到1千米/时) 27.某工程由甲、已两队合做6天完成,厂家需要付甲、已两队共8700元;已、丙两队合做10天完成,厂家需要支付已、丙两队共9500元;甲、丙两队合做5天完成全部工程的2/3,厂家需付甲、丙两队共5500元。现在厂家要求不超过15天完成全部工程,问可由哪队单独完成此项工程花钱最少?! 28.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的长度分别为180米和225米,若同向行驶,从快车追及慢车到全部超过要81秒,如果快、慢车速度分别为X米/秒和Y米/秒,那么表示其等量关系的方程是 29.学生去春游,如果租8辆车,那么20名学生没座位;如果租9辆车,那么有一辆车空20个座位,已知车子的规格一样,求每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共几名? 30.制造某种零件,可用机器也可用手工,若1人用机器,3人用手工,每兲可制造65个零件;若2人用机器,2人用手工,每兲可制造90个零件,问3人用机器,1人用手工每兲可制造多少个零件. 31.某中学初二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若每辆汽车坐35个学生,则有16个学生没有座位;若每辆汽车座52个学生,则空出一辆汽车,问共有几辆汽车呵多少学生? 32.运往某地两批货物,第一批360吨,用6节火车皮在加上15两汽车正好装完,求每节火车皮和每两汽车平均个装多少吨? 33.家具厂生产一种方桌设计时,1立方米木材可做60个桌面或360条腿,现有20立方米木材,怎样分配桌面和桌腿,使得所用的木材恰好配套,并指出可生产多少张方桌?一张方桌有一个桌面呵四条腿 34有一架飞机,来往于甲城与乙城之间,由于受风速的影响,来时为4小时,回去为5小时,已知甲,乙两城之间距离为1000千米,那么风速为多少? 35两列火车分别在平行的铁轨上行驶,快车长168米,慢车长184米,如相向而行,从相遇到离开要4秒, 如同向而行 ,从快车追上慢车到离开需要16秒 ,求两车速度 36.有1角,5角,1元硬币各10枚,从中取出15枚,这取出的15枚加起来7元。问1角,5角,1元硬币各多少枚? 37植树节这一天,某学生去植树,如果没人植树6棵,只能完成原计划植树任务的3/4,如果每人提高植树率50%,那么可比原计划多植树40棵,求参加植树的人数及原计划植树的棵树 38抗洪救灾小组A地段现有28人,B地段又15人,现在又调来29人,分配倒A、B两个地段,要求分配后,A地段人数时B地段人数的2倍,则调往A、B两个地段的人数分别是 39A、B两地相距120km,甲从A地出发去B地,同时乙从B地出发去A地,2h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后,甲、乙继续前进,当甲到达B地是,乙到达A、B两地重点,求甲、乙二人的速度 40甲、乙两件衣服的成本共500元,商店老板为获取利润军顶讲甲服装按60%的利润定价,讲乙服装按40%的利润定价,在实际出售时,应顺客要求,两件服装均按9折出售,这样商店共获利157元,求甲、乙两件服装的成本个多少元 41.要用20张白卡纸做长方体的包装盒,准备把这些白卡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做侧面,另一部分做底面.已知每张白卡纸可以做侧面2个,或者做底面3个.或者套裁出1个侧面和1个底面,如果1个侧面和2个底面可以做成一个包装盒,那么该如何分法,能充分利用资源并使做成的侧面和底面正好配套? 42.某服装厂加工一批运动服,每15米布料能裁上衣10件或裁裤子13条。现有布料345米,为了使上衣和裤子配套,裁上衣和裤子所用的布料应各用多少米? 43.两列火车从相距910千米的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10小时后相遇;如果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先出发4小时20分,则在第二列火车出发8小时后相遇。问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44.双容服装店老板到厂家选购A、B两种型号的服装,若购进A种型号服装9件,B种型号服装10件,需要1810元;若购进A种型号服装12件,B种型号服装8件,需要1880元。 (1)求A、B两种型号的服装每件分别为多少元? (2)若销售1件A种型号服装可获利18元,销售1件B种型号服装可获利30元,根据市场需求,服装店老板决定,购进A种型号服装的数量要比购进B种型号服装数量的2倍还多4件,且A种型号服装最多可购进28件,这样服装全部售出后,可使总的获利不少于699元。问:有几种进货方案?如何进货? 45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选择题,对于每一道题,若答对了,则得10分;若答错了或不答,则扣3分,请问:至少要答对几道题,总得分才不少于70分? 46.一家商店因换季准备将某种服装打折销售,每件服装如果按标价的五折出售将亏20元,而按标价的八折出售将赚40元,问: (1)每件服装的标价是多少? (2)每件服装的成本是多少? 47.有两个长方形,第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5:4,第二个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为3:2,第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比第二个长方形的周长大112,第一个长方形的宽比第二个长方形的长的2倍还大6cm,求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 48.有一些苹果箱,若每只装苹果25千克,则余40千克无处装;若每只装30千克,则余20只空箱,这些苹果箱有多少只? 49.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4千米的两地同时骑车出发,如果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甲6小时追上乙,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50.A,B两地相距36KM,小明从A地骑自行车到B地,小丽从B地骑自行车到A地,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1H后两人相遇;再过0.5H,小明余下的路程是小丽余下的路程的2倍。小明和小丽骑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6年级数学题下册”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

正方形,面积,平方分米,验算,余数,季度,平方厘米,教室,成一个,位数,周长,地面,小队,小组,每平方米,氧气,绿草,边长,铁丝,部分,销售量,平均每人,是多少,李老师,王老师,天能,新星超市,里铺,试题,人教版

2009-12-12 #经典故事

五年级日记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00字

五年级日记 五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00字

数学,同学,日记,下册,小船,撑船,今天晚上,内容,作文,数学题,渡口,船夫,题目,他们要,小学生作文,小学生日记,我看见,往往会,迷惑人,有一只,最后一次,要使用,粗心的人

2020-09-21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台阶,数学题,数学,圣殿,才能,容貌,草稿纸,结果,红色,老师,阿拉伯数字,函数图象,什么时候,相交线

2020-05-10 #短篇故事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台阶,数学题,数学,圣殿,才能,容貌,草稿纸,结果,红色,老师,阿拉伯数字,函数图象,什么时候,相交线

2020-06-11 #故事大全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台阶,数学题,数学,圣殿,才能,容貌,草稿纸,结果,红色,老师,阿拉伯数字,函数图象,什么时候,相交线

2020-06-13 #故事会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台阶,数学题,数学,圣殿,才能,容貌,草稿纸,结果,红色,老师,阿拉伯数字,函数图象,什么时候,相交线

2020-06-14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台阶,数学题,数学,圣殿,才能,容貌,草稿纸,结果,红色,老师,阿拉伯数字,函数图象,什么时候,相交线

2020-06-15 #短篇故事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数学小故事三年级下册

台阶,数学题,数学,圣殿,才能,容貌,草稿纸,结果,红色,老师,阿拉伯数字,函数图象,什么时候,相交线

2020-07-13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