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写一篇有关清明节的作文 语句简单 不要用太多的诗句 描写一下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农

时间:2020-07-07

写一篇农村有趣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3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清明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清明节扫墓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区号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清明节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写一篇有关清明节的作文 语句简单 不要用太多的诗句 描写一下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农村过清明节的故事...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写一篇有关清明节的作文 语句简单 不要用太多的诗句 描写一下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农”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写一篇有关清节的作文 要求语句简单 不要用太多诗句 写清明节主要干什么和清明节的

写一篇有关清节的作文 要求语句简单 不要用太多诗句 写清明节主要干什么和清明节的

刘邦,坟墓,父母,纸片,戴柳,墓碑,坟上,时候,爹娘,唐高宗,富察敦,明田,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黄狗,一座坟,墓上,山家,传统节日,万物,人们,仪式,公历,僧人,倾城,名字,大战,回合,天下,小土

2020-09-01 #故事会

有关写清明节的故事和传说来历的作文

有关写清明节的故事和传说来历的作文

晋文公,寒食,重耳,晋文,申生,介子,大火,主公,传说,大柳树,差人,放火烧山,日子,烟火,臣子,介山,常清,应在,晋献公,太子,上建,立祠堂,断魂,我国,传统,习俗,三天三夜,丹心,举火,九泉

2020-09-03 #故事会

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被烧死?压根没关系 跟古代一项习俗有关

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被烧死?压根没关系 跟古代一项习俗有关

晋文公,习俗,寒食节,重耳,故事,上巳节,割肉,人们,介子,古人,史记,老妈,有关,座山,压根,兰亭集序,人类,功劳,周礼,取火,大腿,左传,方式,晋国,母子,母亲,树木,养老,钻木取火,仲春

2020-09-05 #故事大全

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被烧死?压根没关系 跟古代一项习俗有关

清明节是纪念介子推被烧死?压根没关系 跟古代一项习俗有关

晋文公,寒食节,习俗,重耳,故事,上巳节,介子,割肉,人们,古人,史记,母亲,老妈,座山,兰亭集序,人类,周礼,功劳,取火,大腿,左传,方式,晋国,母子,树木,养老,不出来,钻木取火,仲春,日中

2008-11-24 #经典故事

有关清明节的一个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名称和民间习俗!快快快!今天就要用了

有关清明节的一个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名称和民间习俗!快快快!今天就要用了

寒食节,晋文公,习俗,封赏,寒食,晋国,母亲,人们,介子,古人,春秋时代,大事,大火,放火烧山,来源,母子,生冷,老母,重耳,随从,食物,生活,活动,历史记载,公子重,一块肉,为了纪念,多年以前,春秋五霸,延续到

2020-06-02 #经典故事

有关清明节的一个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名称和民间习俗!快快快!今天就要用了

有关清明节的一个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的名称和民间习俗!快快快!今天就要用了

寒食节,晋文公,习俗,封赏,寒食,晋国,母亲,人们,介子,古人,春秋时代,大事,大火,放火烧山,来源,母子,生冷,老母,重耳,随从,食物,生活,活动,历史记载,公子重,一块肉,为了纪念,多年以前,春秋五霸,延续到

2020-06-02 #故事大全

2017清明节习俗作文2017清明节习俗作文3000字

2017清明节习俗作文2017清明节习俗作文3000字

踏青,习俗,人们,放风筝,柳枝,柳条,活动,秋千,柳戴柳,古人,杨柳,我国,纸鸢,戴柳,清明节习俗,时节,民间,游戏,葫芦,风俗,唐玄宗,年年,赵之珩,马鸣庙,清明踏青,坟前,作文,传统,一带,乌镇

2020-08-23 #短篇故事

清明节前一天是什么节?跟“吃”有关的节日 你知道吗?

清明节前一天是什么节?跟“吃”有关的节日 你知道吗?

寒食节,晋文公,节日,习俗,晋文,人们,寒食,大臣,大山,一锅,介子,故事,肉汤,赏赐,食物,有关,这样一个,汤里,发现了,知道了,传统,东西,众人,人物,传统习俗,公派,凉面,凉粉,内心,历史

2015-06-0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