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老铁路建设:艰辛背后的暖心故事

时间:2020-07-04

关于铁路的感人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68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中老铁路建设:艰辛背后的暖心故事中老铁路建设:艰辛背后的暖心故事

中国日报网

百家号12 2915:37

中国的近邻老挝,是一个山地和高原的国度,因交通不便,有“陆锁国”之称。突破重山封锁,是很多老挝人的梦想。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一条全长414公里、时速160公里,连接老挝首都万象与中国云南磨憨的铁路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它将彻底打破老挝的陆上封锁。

在中老铁路的建设过程中,不仅直接拉动了当地工程建设、建材供应、电力、物流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沿线居民的生活带去了便利,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了关爱和友谊,更为老挝各界人民带去了实现梦想的希望。在这条建设中的铁路沿线,发生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一:来老挝一年多,当地百姓出行方便了

山间开辟而出的中老铁路施工便道

自2016年12月底最早一批建设者到来至今,老挝当地百姓的生活,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从老挝古城琅勃拉邦坐车去乌多姆塞省班那汉村,要花近两个小时。沿途的村庄有些简陋,当地人出行的便道不少是因修铁路而建。100多公里长的施工便道连通沿途村庄,让村民们少了翻山越岭之苦。路边有时站着一些小孩,看到路过的施工车就会招招手,搭一截“顺风车”。

“知道我们在老挝修铁路,当地人对我们特别友好,”中铁八局一公司磨万铁路三标段三分部党工委书记唐高云说。

深山里,一些人家的门口停着摩托车、小货车。这大多都是因为有了路而新买的。

两座跨湄公河特大桥的修建,也让当地百姓受惠。中铁八局在半岛南北都修建了码头,村民们可以免费搭乘施工滚装船往返。

班那汉村村长宋屯在桥头施工点附近开了家餐馆,服务施工队和过往客人。宋屯说:“现在公路通了,以后还要通铁路,来这里旅游的人会多起来,我正琢磨着开度假村。”

班那汉的村民也把建设者们当“自家人”,常常会邀请他们去村里搞“联谊”活动。

今年43岁的唐高云来自重庆,在中铁八局一公司工作多年,曾参与嘉华大桥、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广东中山小榄水道特大桥等工程的修建。去年初,唐高云来到老挝,担任磨万铁路三标段三分部党工委书记。

中铁八局一公司三标段三分部承担了长约18.9公里铁路的修建。为了学老挝语,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项目部打印了十几页纸,装订成小册子,上面罗列了最基本老挝常用语,大家空了就学习。

“萨百迪”是老挝语的“你好”,“靠再”是老挝语的“谢谢”,来老挝一年多,这是唐高云说得最多的两句话。到工地上,有不少老挝员工,唐高云已能简单和他们交流。

老挝有一个孤儿学校,有百余名孩子。今年初,唐高云带着三分部员工去献爱心,买来篮球、足球、跳绳等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品送给孩子们,让当地人民非常感动。

“这条铁路,就是一条中老人民的友谊路、幸福路,”唐高云说。

故事二:“会富莱双语大讲堂”搭建中老文化交流桥梁

中铁八局昆明公司磨万三标项目一分部的“老师”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老挝乌多姆赛省孟雅县的会富莱中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不时传来朗朗汉语读书声。学生们个个正襟危坐,仔细倾听着讲台上“老师”声情并茂的讲授。这是代表中老友谊的“会富莱双语大讲堂”,而上课的“老师”则是来自中铁八局昆明公司磨万三标项目一分部的员工。

会富莱中小学校深居大山,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中铁八局昆明公司秉持“建设一项工程,福泽一方”的理念,在乌多姆塞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校开设了“会富莱双语大讲堂”,组织项目8名优秀青年志愿者组成支教团队,在每周二下午用2个小时的时间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老师们”切实结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反复探讨,确定了以日常口语、基本地理常识、中老文儿歌和民俗文化等方面孩子们感兴趣和有助知识积累的内容。此前,他们还募集到折合人民币款项约32000元,购买了各年级中老文教材用书、足球、水彩画笔、作业本等各种学习用品捐助学校,用于学校教育及支教活动。

为提高教学质量,“老师”们作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他们主动深入琅勃拉邦省和乌多姆塞省的各个双语学校,向当地的资深教师学习教学技巧,课下不断研讨,针对会富莱中小学生语言基础薄弱的特点分别制定了详细的教学方案,并为孩子们亲手装订了教学课本。

三尺讲台、一支粉笔、一个老师、一群学生,融洽相处,热情互动。看似平常的一幕,使两国的文化在最基层得以相互交流。一教一学间,拉近了项目员工和驻地百姓之间的距离。

“投身‘一带一路’,努力传播中国的文化和知识,外在条件虽然有些苦,但远不及内心的充实、自豪和快乐。”中铁八局一分部项目书记龚肃忠说。“会富莱双语课堂”开学后,龚肃忠都会定期带着“老师们”来到这所学校。

“中老铁路的修建关乎当地人的生活和未来,作为建设者,我们要切实发扬毗邻友好,互助守望的‘一带一路’精神。让文化相融,丰富语言的美;互助守望,点亮希望的灯。”龚肃忠说。

故事三:筑路无人区,打通施工“生命通道”

中铁八局施工人员通过渡船运送物资

从高原奔涌而下的澜沧江下游,称为湄公河,它流经老挝西部1900公里,在琅勃拉邦省划出个巨大的“几”字后,继续奔腾向前。巨大拐弯形成半岛形态,项目部人将它称为“湄公河半岛”。

湄公河半岛人迹罕至,依然还是一幅原始森林的景象,没有一条成型的公路或者土路,只有猎人长年累月踩踏留下的小道依稀可见。会看村就位于这个半岛上,直到2017年初中铁八局的建设者完成前期施工便道的修筑之前,这里还一直被认为是“无人区”。

原始森林深处,常有熊等大型动物和蝎子、眼镜蛇等动物出没,可想修建便道之难。“每天在原始丛林里来回穿梭,不仅酷暑难耐,口干舌燥,而且时常担心脚下踩到毒蛇和随处潜伏的蚂蟥。”二分部总工程师彭和彬现在谈起这些还感到背心发凉。为了防止毒虫叮咬,他们进森林时都是全副武装,买的帽子设计有两块布,可以包裹头部。

最开始的勘察便道施工,由于往返不便,他们每天中午都吃着大本营通过租赁的小船向湄公河半岛送来的盒饭。无人区里无人、无水、无电、无食物、无避雨处,更别谈手机信号了,这不仅造成施工调配的诸多不便和联系困难,也为施工人员安全埋下隐患。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年。

以前,施工设备、材料均需要经过湄公河码头,通过渡船运送进入半岛上的施工现场。为了打通从琅勃拉邦进入班那汉的陆路通道,一分部硬是在湄公河一侧的山体上,从班那汉到巴乌,新凿出一条近三十公里的便道,加上改扩建的约百公里,便道长度达到120余公里,创下中老铁路所有标段施工便道长度之最。他们把这条施工“生命通道”命名为“中铁巴孟线”。

故事四:我想坐着火车去万象

从琅勃拉邦通往班那汉孟村二号进口的电力正在架设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走出半岛,坐上火车去首都万象看看!”会看村54岁的村民穆说。

会看村位于琅勃拉邦省中佩县,地处湄公河中部几字形大湾环抱的半岛上,是一个被原始森林覆盖,没有一条道路的村落。直到2017年初中铁八局的铁路建设者完成前期施工便道的修筑之前,这里还一直被认为是“无人区”。

会看村的村民们生活贫困,依然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手电筒是穆家里唯一的电器,这还是他在便道修通后到省城琅勃拉邦买回来的,这也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走出原始森林。

“等铁路修通了,我要坐上第一班车带着全家去万象看望亲朋好友!”这是乌多姆赛省孟阿县班那汉村村长宋屯对全家人的承诺。

老挝的行政区划是省、县、村三级,宋屯管理着一个700多人的村庄。他们的村落主要以农业种植和河道航运为生,年人均收入200美元左右。

“中铁八局来了后,不仅帮我们修路,还雇用我们村里的村民到工地干活,我也在项目周边开了一个小饭馆,做起了生意,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宋屯说,“等到铁路修通后,我还想去中国看看!”

中铁八局二分部驻地附近哨所的执勤军人康拉,主动过来跟工人们打招呼。他说,“我对这条铁路建设充满期盼和信心,也想早点坐上火车去万象,逛逛凯旋门和大佛寺。”

坐上火车去万象,这本是穆、宋屯、康拉不曾想象的事情,而随着中老铁路的修建,他们距离梦想的实现越来越近了。

有着“印度支那屋脊”之称的老挝,境内的山地和高原占到全境面积的五分之四。作为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内陆国家,老挝没有出海口,没有铁路,交通主要靠公路和湄公河的水运,联系的不便,又为它换来了“陆锁国”的称号。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项目,这条全长414公里、时速160公里的铁路将打破老挝陆上封锁,使之成为“陆联国”。铁路修通后,从中国云南磨憨到万象,原先开车需要16个小时的路程,今后3个小时就会到达。这条承载梦想的铁路也将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丰碑。

(图片由中铁八局提供)

(中国日报四川记者站)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中国日报网

百家号最近更新:12 2915:37

简介:全天候传播权威国际、国内资讯

作者最新文章点赞两新好书记!网龙党委书记郑辉获非公党建“金雁奖”12 2915:3612 2915:3612 2915:36相关文章浙江12 29海外网12 29中国日报网12 29中国日报网12 29光明热点12 29??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老铁路建设:艰辛背后的暖心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老铁路建设:艰辛背后的暖心故事

中老铁路建设:艰辛背后的暖心故事

老挝,铁路,中铁八局,中老,分部,湄公河,宋屯,万象,故事,便道,项目,百家号,半岛,富莱,生活,一带,老师,中国日报网,施工,作者,原始森林,双语,员工,小时,当地人,标段,百姓,建设,中铁八局一公司,孩子们

2016-11-07 #故事阅读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董天胜:我在中老铁路当管家

新时代·铁路榜样丨董天胜:我在中老铁路当管家

董天,物资,中老,铁路,设备,工作,组织,项目,进口,施工单位,清单,供应,一带,基地,有限公司,老挝,车辆,建设,友谊,使命,全线,厂家,年度,情况,施工现场,时间,模式,设备部,磨憨,空调

2010-06-10 #长篇故事

成都市总工会送文化到基层慰问中老铁路建设者代表

成都市总工会送文化到基层慰问中老铁路建设者代表

中老,中铁八局,铁路,一带,基层,老挝,中国梦,成都市总工会,项目部,工人日报,七公,代表,琅勃拉邦,物资,劳动美,慰问演出,标志性工程,万荣,习近平,余人,孟塞,展雄,李娜,建设中,成都地铁,新时代,老挝政府,客户端,万象,任务

2019-04-24 #长篇故事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集团 一带一路故事我在中老铁路与祖国同行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集团 一带一路故事我在中老铁路与祖国同行

老挝,中老,铁路,一带,同行,万象,中国,工作,人民,商店,祖国,中国人,县份,国土,天空,地方,太穷,学校,学起,建设者,文化,时候,都市,变化,不再是,中国话,中国文化,依旧是,我认识,这一年

2011-10-22 #故事阅读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云南,隧道,中老,铁路,万铁,建设,老挝,施工,云南铁路,铁路建设,国家,建设者,昆明,高铁,发展,和建,杨长青,建设者们,一带,共同努力,小时,建议,战略,时空,新平,距离,边陲,重点,中国铁路,安全风险

2009-01-11 #故事会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云南,隧道,中老,铁路,万铁,建设,老挝,施工,云南铁路,铁路建设,国家,建设者,昆明,高铁,发展,和建,杨长青,建设者们,一带,共同努力,小时,建议,战略,时空,新平,距离,边陲,重点,中国铁路,安全风险

2017-01-27 #短篇故事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耕捷:山水不挡追梦铁路人

云南,隧道,中老,铁路,万铁,建设,老挝,施工,云南铁路,铁路建设,国家,建设者,昆明,高铁,发展,和建,杨长青,王海,建设者们,一带,共同努力,小时,建议,战略,时空,新平,距离,边陲,重点,中国青年网

2016-04-07 #小故事

最美一线员工事迹材料

最美一线员工事迹材料

项目,工作,质量,中铁,全文,建筑人,年度,施工单位,责任,有限公司,水电,管理工作,管理制度,铁路,微笑,中老,副总工程师,部主任,万铁,安全部,建设中,过老,山水,万事开头难,万事,专家,党员,先锋岗,信念,人生

2020-07-0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