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从《故事会》到《都挺好》 出身名家却爱画市井 这位苏州画家是何方人物?

时间:2020-06-28

故事会插画是谁画的

提示:本文共有 24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原标题:从《故事会》到《都挺好》,出身名家却爱画市井,这位苏州画家是何方人物?

说起《都挺好》,

大家都知道是在咱苏州取景。

可你知道吗?

片头放了足足一分多钟,

慢镜头一帧帧划过荧屏的画,

是出自家住狮子林的一位苏州画家之手......

每个苏州人心中

都有一段平江岁月

一部在苏州取景拍摄的《都挺好》,成了近年少有的现象级现实题材电视剧,而片头那些苏州生活图景画卷正是出自谢友苏之手,让他着实又“火”了一把。

其实这位善画苏州市井的画家一直在苏州人的身边,他生于斯长于斯,笔下画尽苏州小人物的生活与情感。

是的,一幅《平江岁月图》从民国画到今,不同年代的人看罢,恐怕都会读出自己心中的平江岁月吧。

馄饨挑子旁,母亲舀起滚汤的馄饨吹着,底下踮起脚尖的小孩是谁的童年?送行知青的车前,离别时有人激动雀跃,有人却暗自垂泪,是谁的青春?

就算90后、00后也能找到熟悉的元素,看看画卷尾声,熙熙攘攘的平江路上,趴在地上的癞皮狗不正是“网红”戆戆吗?

为了画民国时的苏州图景,他查阅了大量史料和老照片,这才有了城门上属于那个年代的“老笃眼药、金狮牙粉”广告。

而现代那段,是他常常背着相机,走走停停的今日平江路,看到有趣的情景就拍下来。但凡他感兴趣觉得能入画的,都会剪下来收集起来,说不定哪天就入画了。

这样的资料他收集了半人高,更一一化为了他灵感的来源。你看那画中一个街头擦鞋的情节,穿皮鞋的城市母子,与擦鞋的农村母子却是鲜明对比。还有孩子坐在母亲电瓶车后还在奋笔疾书赶作业的小情节,是不是很生活又让人莞尔?

生于文化世家

却偏爱画市井人物

谢友苏出生在1948年,父亲谢孝思、母亲刘叔华都是著名画家。谢孝思曾任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苏州市文教局局长。

组织并参与了拙政园、狮子林、寒山寺等重要历史遗迹的修复工作,对苏州园林的保护贡献巨大。家庭的熏陶让谢友苏从小喜欢画画,也接受了严格的山水、花鸟等传统画训练。

然而,成长在这样的书画世家,谢友苏却并未囿于传统国画或文人画发展,反而渐渐把兴趣集中到了人物画上,尤其是市井小人物。

即便是《平江岁月图》这样一个宏大主题,在他笔下也是大时代中的小人物——表现日军入城,一组颓垣断壁与倾倒的太湖石道尽城殇;表现解放,喜庆过后却是河畔浣衣、院中晾晒,看似闲笔,实则自有意蕴;苏城庆祝打倒“四人帮”那一幕,点炮人闲叼着一根烟,脸上是淡然与笃定……

小时候,谢友苏的家就住在狮子林后面,看惯了淡淡的粉墙黛瓦,闻惯了市井烟火气。他天生就喜欢快活的东西,喜欢喜剧,滑稽戏、相声、小品……都是他所爱。

《姜葱细切油锅热单等鱼儿上钩来》

最好的年纪,谢友苏正赶上上山下乡,被下放到太仓农村,却没有妨碍他继续学画。一有空闲谢友苏就背着画板写生,到田边画田中劳作的农民;去镇上赶集,画集市上形形色色的小商小贩,画笔停都停不下来。

后来,他的投稿被县文化馆发现了,他被调到县里的美术创作班进行宣传画创作。脱离了农村劳作可以专职画画,谢友苏很高兴。“农村天地大有作为,这话真没错。”谢友苏乐呵呵地说,那段经历反而成了他写生、磨练人物画技的最佳时机。

1977年,谢友苏回到苏州,成为一名电影院的美工,画电影海报。也是在画海报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更多透视、色彩原理等西画技巧。为了画好人,他学习了人体解剖学,尤其是面部五官比例,所以他画的人物夸张却又合理。

《不堪扰》

谢友苏的画像会讲故事一样。如果说他是导演,那么他画的人物就是一个个出色的演员,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是说不尽的故事。

从《故事会》到《都挺好》

又“火”了的他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谢友苏的艺术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1988年,谢友苏创作市井风情作品之初,精心画了一幅“弈棋图”,投送到美术展却被毙掉了。

在那时看来,这样的题材“非主流”,人物形象也太夸张。这次落选对谢友苏的自信心打击很大,他暂时投入到其他风格作品的创作。

还好他没有放弃,其实也放不下。随着时代的推移,艺术越来越走入寻常百姓家,谢友苏的市井人物画也日益得到普通百姓的喜爱。

如果你看到谢友苏的画,觉得莫名亲切和熟悉,那不奇怪,这得从大众刊物《故事会》说起。当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故事会》的主编想要用人物画作为杂志封面,却苦于找不到适合的画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坐飞机时翻看航空杂志,看到了谢友苏的画,立刻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自己苦苦追求的风格吗?这位主编后来和谢友苏说:“我是个爱书之人,可那次没忍住,悄悄把那一页撕了下来。”他根据航空杂志上的介绍,转了几道弯,辗转到苏州文联尝试联系谢友苏。

《馄饨担子市街挑》

巧的是,那时谢友苏正好在文联工作,一下子就接上头。谢友苏的作品在《故事会》封面发表后大受欢迎,有读者专门写信给编辑部说:“希望这种风格的封面保持不变,等把这种封面收集到一定数量再串起来,大概是本不错的连环画册。”

那是谢友苏第一次在更广泛的大众中“红”了起来,而今年《都挺好》的热播,算是又让他“翻红”了。1分多钟的片头,谢友苏的画一帧帧划过荧屏,浓浓的苏州文化气息与市井气息,让老苏州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更打动了无数年轻人和全国观众的心。

《困人天气日初长》

这对于谢友苏来说,其实是一次无心插柳的巧合。《都挺好》剧组在平江路取景期间,执行制片人赵子煜偶然走进了位于平江路上的友苏美术馆,被这些画给吸引了。

赵子煜说,谢友苏的画作既有浓郁的市井烟火气,又不乏温暖的人文关怀,与《都挺好》想要表达的主题一脉相承,很适合做电视剧的片头。于是,当即买下他的人物画集带回剧组,后来也就出现这段为人称道的片头,有如神来之笔。

《秋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柿出墙来》

其实这么多年以来,谢友苏的作品一直是苏州人身边的艺术,然而大概有生命力的艺术便是这样,会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发现、重新体味中,闪耀着新的光华。

注:图片源自网络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从《故事会》到《都挺好》 出身名家却爱画市井 这位苏州画家是何方人物?”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水浒传》人物心理学:鲁智深鲁莽的智慧 我们如今该走向何方?

《水浒传》人物心理学:鲁智深鲁莽的智慧 我们如今该走向何方?

五台山,和尚,先生,鲁智深,经历,金莲,孙中山,郑屠,二龙山,才能,时候,朝廷,浙江,潮信,赵员外,规则,不就是,他已经,做什么,熟视无睹,呼延灼,张青,方腊,施耐庵,智真长老,智清,林冲,高俅,提辖,不一样

2018-08-21 #故事大全

不停息的“名人故里争夺战” 出路究竟在何方?

不停息的“名人故里争夺战” 出路究竟在何方?

人物,心态,地方,历史,名人,有许多,人们,地方志,学术,秦大士,名人故里,家乡,性质,故里,老子,耻辱,西门庆,岳飞,秦桧,自己的家,还有些,坟前,都会,学者,优秀人才,传说,先贤,安徽,山东省,心理

2008-12-02 #故事大全

潜伏的不止《惊蛰》 谍战剧路在何方?|专访编剧海飞

潜伏的不止《惊蛰》 谍战剧路在何方?|专访编剧海飞

谍战剧,观众,剧集,演员,海飞,收视率,故事,伪装者,麻雀,剧情,陈山,创作,柳云龙,偶像化,女性,热度,逻辑,人物,作品,市场,电视剧,胭脂,题材,问题,张若昀,赵丽颖,发展,高颜值,内容,兄弟

2008-04-16 #长篇故事

考试天才如今去向何方?大家还知道他的故事吗?

考试天才如今去向何方?大家还知道他的故事吗?

考生,清华大学,奖学金,清华,毕业证,上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人们,帖子,校门,身份,北大,就没有,那么多,里列,不一样,职业学校,小伙,下定,不学,专栏,人质,事实,传奇人物,决心,努力学习,南充,参加考试,大学

2015-01-04 #故事会

「有声读物市井人物」“好男人”宁万年

「有声读物市井人物」“好男人”宁万年

娇娇,库伦旗,好男人,女孩,妻子,孩子,高中,功力,名字,大学,女儿,条件,精神病,频道,回家,一起上,一起走,融媒体,利利索索,可宁,多大,宁春,来宁,文文,董贵,内蒙古森警总队,和屋,新闻中心,印象,体格

2016-01-25 #短篇故事

「有声读物市井人物」“花仙子”可人

「有声读物市井人物」“花仙子”可人

库伦旗,老总,花仙子,花草,好朋友,力气,传说,用心,花花草草,花圃,频道,高薪,工作,很多人,融媒体,一笑,奇香,方田,茂盛,董贵,袭人,下安,内蒙古森警总队,大眼睛,园林公司,小嘴,小花园,新闻中心,印象,一家

2019-05-05 #故事会

古代版《故事会》 都在讲些什么? 课程上新

古代版《故事会》 都在讲些什么? 课程上新

故事,张大春,三言二拍,李甲,曹可,市井生活,生活,阶层,孙富,赵春儿,人性,八卦,音频,父亲,男人,杜十娘,这个故事,名妓,图片,中国,传奇,小巴,市井,悲情,性格,按钮,时候,民间,白银,老师

2020-06-28 #短篇故事

古代版《故事会》 都在讲些什么? 课程上新

古代版《故事会》 都在讲些什么? 课程上新

故事,张大春,三言二拍,李甲,曹可,市井生活,生活,阶层,孙富,赵春儿,人性,八卦,音频,父亲,男人,杜十娘,这个故事,名妓,图片,中国,传奇,小巴,市井,悲情,性格,按钮,时候,民间,白银,老师

2015-03-22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