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爱是医学的生命力:林巧稚教授和学生的小故事

时间:2020-06-24 22:36:01

相关推荐

摘要人文关怀并不只是西方的专利,中国文化也有绵延千年的人文传统,一曰“以人为本”,一曰“以和为贵”。在北京协和医院,一直流传着林巧稚教授的这样一个故事。一次考试中,林巧稚教授要求医学生们观察孕妇的分娩过程,然后写出一份病历记录,以此来评定他们的临床能力。妇产科的大权威做主考,医学生们既兴奋,又紧张,仔细观察并思索后,写下了自己认为满意的病历。结果却出乎意料,仅有一份病历被评为“优”,其他均不及格。医学生们左思右想,不得其解,只好硬着头皮向林巧稚教授请教。林巧稚严肃地说:“你们的记录没有错误,但不完整,漏掉了非常重要的东西。”“漏掉了什么呢?”大家反复查看,实在想不出漏掉了什么,又不敢多问,只好偷偷地看了一下那份“优秀”病历。结果他们发现,各项记录其实都没有区别,只是那份病历里多了一句话:“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几十年后,这些医学生很多已经成为医学界的精英和翘楚,但他们仍然记得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林巧稚教授对自己的庄严教诲。“产妇的额头有豆大的汗珠”,这是一位从医50载、桃李满天下的医学科学家对临床工作的深刻感悟: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人学,医生必须有一颗仁爱慈悲的心。无独有偶。100年前,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威廉·奥斯勒教授也曾大声疾呼:“更重要的是了解患有疾病的人,而不是所患的疾病。”可见,除了解释、诊断和治疗,医生还应当将患者作为一个“人”来关爱。像林巧稚教授一样,给予患者一种爱。这种爱超脱所有功利目的,不带任何私心杂念,是对人类病痛感同身受的理解和悲悯。这种爱,才是医学的本源。时至今日,医学的科学性已毋庸置疑,而人文性却日渐枯萎。在各类复杂精密的医疗仪器面前,患者似乎不再是活生生的完整个体,而被还原为功能受损的器官。我们对先进技术趋之若鹜,却不再像前辈那样深入关注患者的躯体和心理感受,结果是间接造成临床能力的退步和医患关系的疏离。更糟的是,长此以往,不仅患者的利益将失去保障,就连医务人员自身也将沦为技术的载体和附庸。在“技术决定论”主导一切的时代,人的尊严和主体性有被彻底边缘化的风险。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痛切地指出:“人们生产的劳动产品越多,他所创造的异己力量就越强大,同时也就越危及他自身的存在……人们与自己的生活相背离,人的现实存在与他的本质发生了对立。”毋宁说,科技越发达,人类失去的自由和尊严越多,孤独感和失落感也越强烈。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第一句“人生来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之所以震撼人心,原因正在于此。毕竟人之所以为人,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生活有多少科技含量,而在于他们有情感、理想、信念和价值。通过言传身教,林巧稚教授想要告诉我们,医学绝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组合,而必须拥有人文关怀的背景和元素,如此才能重新获得鲜活的生命力。人文关怀并不只是西方的专利,中国文化也有绵延千年的人文传统,一曰“以人为本”,一曰“以和为贵”。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的生命和价值,将人置于至尊至重的地位。以此作为价值观的基点,才有可能创建一个人人幸福安康、和谐相处的大同世界。所谓“以和为贵”,就是打破主客两分的思维模式,以心观物,以物证心,融合物质和精神,贯通天道与人心。医生承担着普济苍生的重任,不仅要提高医疗技术,更要反躬自省,不断修炼自身的人文素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爱是医学的生命力:林巧稚教授和学生的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爱是医学的生命力:林巧稚教授和学生的小故事

爱是医学的生命力:林巧稚教授和学生的小故事

林巧稚,教授,患者,病历,医生,医学生,医学,普济,人们,以和为贵,苍生,汗珠,疾病,能力,重任,额头,不仅要,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医疗技术,精神世界,这种爱,反躬自省,卢梭,奥斯勒,威廉,里多,马克思,北京协和医院,医疗仪器

2016-12-20

爱是医学的生命力:林巧稚教授和学生的小故事

爱是医学的生命力:林巧稚教授和学生的小故事

林巧稚,教授,患者,病历,医生,医学生,医学,普济,人们,以和为贵,苍生,汗珠,疾病,能力,重任,额头,不仅要,人文素养,人文关怀,医疗技术,精神世界,这种爱,反躬自省,卢梭,奥斯勒,威廉,里多,马克思,北京协和医院,医疗仪器

2013-01-26

从“林巧稚考评学生”说开去

从“林巧稚考评学生”说开去

林巧稚,医德,服务,患者,病历,艺术,学生,病案,协和医学院,产妇,结果,医术,考评,学生们,不及格,医学,上海,东西,医方,协和,医生,医院,教授,报告,病史,汗珠,缺失,考场,胆囊,英语

2020-05-12

郎景和院士讲述万婴之母林巧稚大夫不为人知的故事

郎景和院士讲述万婴之母林巧稚大夫不为人知的故事

林巧稚,医师,故事,院士,大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妇产科主任,医学家,中国科学院,医学科学院,年发,中国,一生,中国籍,丰碑,医学,医界,听众,开拓者,奠基人,峰会,学生,恩师,掩面,环节,辈子,诞辰,见证,值班

202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