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时间:2020-06-22

香港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99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0 分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 业经历创业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日益显 著,在世界各国,创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 。下面小 编就为大家解开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希望能帮到你。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篇一 马云,出生于 1964 年 10 月 15 日。英文名:jackma.中国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支付宝创始人。浙 江省绍兴人,20XX 年 9 月 8 日马云参加阿里巴巴全球路演活 动;20XX 年 9 月 18 日为 Ipo 定价,将以 200 多亿美元跃居财第 1 页 共 27 页 富榜之首。阿里巴巴集团即将创下全球融资纪录,俗话说的 好,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马云从屌丝逆袭为“外星人”,当中的苦难有谁知?换句话说,要比富马云比你富,但 要说比惨你也未必比的过。在这方面,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一、至少有 2 次求职因为外貌被拒马云长的像外星人 eT,现在任何人包括马云都可以以调 侃他的外貌为乐。但回到 20 多年前,马云没少为外貌发愁。 第一次高考落榜之后,他的梦想是去酒店做服务员,也梦想 做警察,统统因为外貌特征被拒绝,说白了就是丑!问题是, 长成什么样,马云决定不了啊。世界就是这样:至少他永远 失去了进入酒店行业这个梦想。对了,他后来找到一份零工, 去踩三轮车给人送杂志去了。二、翻译社靠卖袜子来补贴海博翻译社是马云最初的创业,这家杭州第一家翻译社第 2 页 共 27 页 一开始就面临窘境。第一个月收入 700 元,而房租是 2400 元。为了让事业撑下去,马云只能把翻译社的一半店面出租 给别人。自己开启第二兼职,背着麻袋去义乌批发鲜花、手 电筒、内衣、袜子、工艺品来卖——这看起来还算是个老板。 但后来他就不得不上门推销商品,对象包括医院、赤脚医生。 英语班的学生也帮他到百货大楼门口发传单、拉横幅、做宣 传。受尽了路人白眼,完全没有高大上的翻译公司范儿。往 好了说,马云可能通过这个过程很早地了解了小商贩和销售 的艰辛,对今后创办电商平台准备了经验。但客观的说,创 业的事情真不适合玻璃心的人来干。对了,马云当时还是杭 州电子工学院全校课程最多的老师之一,上面说的都是他的 业余工作。三、怎么证明别人都没见过的互联网——说说说做做做“中国黄页” 的业务是把国内单位的资料放到互联 网上去,让老外能找到他。但那时候国内还没有互联网,谁 也看不到摸不着,属于“信则有,不信则无” 的范畴。创 业团队在收到客户资料后翻译成英文,然后快递给美国合作 方做成网页——要为看不到的东西心甘情愿付钱,换成哪个第 3 页 共 27 页 老板都不会信啊。因此,马云团队不但要证明客户资料已经 上网,还首先得证明世界上有互联网这种东西。马云不懂技术,能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说,他每天出门 对人讲互联网的神奇。老板不相信,除了打印网页之外,还 请老板打免费越洋电话,问在美国的亲戚朋友,让美国人上 网查证。1995 年上海终于开通互联网,“中国黄页” 团队 还提供额外服务——长途电话到上海再接入互联网,花 3 个 半小时才看互联网上的照片,焦躁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的马云 欣喜若狂,委屈的泪水稀里哗啦地掉了下来。而在很多没有 互联网的城市,马云则一律被称为“骗子” 。这也是“马 云是骗子一说” 最初的来源。四、“这个事情你应该先约”马云现在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董事局主席,但当年也不过 是一个“推销员” 。央视纪录片《书生马云》里,瘦小的 马云梳着八分头,背着一个黑色单肩包,敲门找人,逢人便 讲,“我是来推销中国黄页的。” 一脸迷茫又不耐烦的人们第 4 页 共 27 页 将他“请” 出门外。有个编导干脆跟记者说,这人不像好 人!1996 年,马云在北京到国家某委推销,说“中国黄页是 给国家某委在信息高速公路上做宣传,把中国全部放到电脑 里去,让世界了解中国” ,得到的答复很不耐烦:“这个事 情你应该先约,你要是不约呢,我很难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马云的样貌和大街上任何一个推销员完全一样,但吃的闭 门羹和白眼不但没有改变他对互联网的信心,还成为阿里巴 巴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这可能是他和普通人最大的差异。 即便后来创立阿里巴巴之后,员工去企业上门推销业务,被 狗追,被保安赶也都是家常便饭。五、南归前痛哭连续 4 次创业失败阿里巴巴团队曾在北京干过一段政府项目,最后马云决 定南下杭州再次创业。在北京的 14 个月,马云从没带团队 一起去游玩,最后一天他们决定去长城。晚上,在一个不知 名的小饭店,天下着大雪,众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一起 抱头痛哭,最后唱起了《真心英雄》,唱完《真心英雄》就 唱老歌,一首接一首,这群走南闯北的汉子们都回避着“离 别” 这个对他们来说太过沉重的字眼。这也意味着此时已第 5 页 共 27 页 经是马云 30 岁以来第 4 次创业失败。六、没有人看好最少时银行里只有 200 元在外界流传的关于阿里巴巴接到投资的只字片语中,都 潇洒地提到 6 分钟搞定孙正义的 2000 万美元和雅虎后来的 10 亿美元,实际上更多的苦痛不为人知。没有豪华的团队配 置,也没有美国成功模式可参考,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的同行相比,阿里巴巴一度是互联网行业的丑小鸭。互联网 素来以烧钱著称,阿里巴巴创办后也面临资金压力,最为窘 迫的时候银行里只有 200 元。有一次马云去见上海的投资商, 对方出了一个苛刻的条件。马云不满意但还是犹豫了,于是 溜出去问财务,得到的消息是:账上已经没钱了。回去之后 马云还是咬着牙放弃了这笔投资。他不说,没有人知道当时 他的内心有多么煎熬。在时隔 15 年之后的纽约 Ipo 路演会 上,马云才以玩笑的形式一吐当年窘境:“15 年前我为融资 200 万美元,我来纽约,失败而归,15 年来我就没放弃,这 次来纽约就是想多要点钱回去。”第 6 页 共 27 页 七、公司差点因“非典” 崩溃尽管阿里巴巴经常说非典让大家真正关注到不需要出 门的电子商务。但非典几乎让阿里巴巴崩溃。因员工去广州 参加广交会染上非典,这让整个杭州如临大敌,实施了最大 规模的隔离:超过 500 人被隔离,杭州市长前一天刚来视察 过,结果市长及随从人员也因此被隔离。那时阿里员工上街 根本不敢说自己在阿里巴巴上班。这期间员工全部回家,换一些公司可能就此解散。但阿 里工作并未停止,员工将工作电话转移到家中,甚至家里的 老人都养成习惯,拿起电话第一句话:“你好,阿里巴巴。”受到影响的还有当时还处于保密期的淘宝网。5 月 10 日, 淘宝网成功上线,但因为非典隔离,场面极为寒酸,甚至凄 凉——没有鲜花,没有大餐,没有镁光灯,没有欢快的音乐, 没有涌动的人群。“在略显沉寂的卧室里,躺在床上的马云 面对着天花板,慢慢地举起了酒杯,虔诚而默默地念叨着: 保佑淘宝一路顺风。不过,马云绝不是孤独者,因为他知道, 那一刻,同样的仪式将在散落于杭州市的十余处居民住宅里 同时进行。” 也因此,5 月 10 日被阿里巴巴定为“阿里日”第 7 页 共 27 页 ,回顾非典的磨难,感恩员工家属一并参与。马云也总不 忘在每年给员工的春节邮件中提醒大家,“大年三十晚上, 八点老习惯,我们对空敬酒感恩,祝福。”八、被大象全面封杀在淘宝网创立之初,国内的 c2c 市场就已经有霸主 ebay。 20XX 年,ebay 和易趣合并为一家的市场份额达到了 90% 以上。无论是技术、资金、人才、占有率还是品牌,ebay 易 趣是全面占优势的。并放出豪言说:淘宝只能存活 18 个月! 淘宝网遭到 ebay 全面封堵。ebay 买下了搜索引擎中关于“淘 宝” 的关键词广告,接着,ebay 易趣与各大主流网站签署 了一年的排他性广告合同。甚至在淘宝的办公室对面,竖起 了 ebay 易趣的广告牌。淘宝网只能投中小网站,更有意思 的是,只要其在一家网站上投放广告没几天,ebay 易趣就会 用两三倍的价格独家买断该网站所有关于在线交易的广告。 走“投” 无路的淘宝网只好将广告投放在公交车、电梯和 地铁列车上。现在,淘宝网已经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电商网 站。第 8 页 共 27 页 九、汶川捐 4744.7 万被污只捐 1 元钱时值 20XX 年汶川大地震,众多企业宣布为灾区发起捐 助。此时一篇《马云为汶川捐款 1 元冷静得让人脊背发凉》 的文章在天涯、网易论坛地处散播,并通过 QQ 群大量散发。 文章说,“马云只捐了一元钱……一元钱也足够表达态 度……在逃避责任……置灾区人命于绝境,与间接施暴何 异?” 在举国哀悼的时刻,被宣布“只捐 1 元钱,不捐有理”,很快引发了网友们的愤慨,论坛上充斥着“马云滚出” 、“从此再不上淘宝” 等字眼。而这一切竟然是彻彻底 底的谣言。彼时,马云正在国外,听到消息就立刻捐出 100 万,随后整个公司、员工、用户等一起行动,最终汇成 4744.7 万元的善款。此时被污“只捐 1 元钱”,颠倒黑白,让有心 的竞争对手大发“灾难财” 。除了直接捐赠之外,阿里巴 巴随后还对口援建青川灾区,利用电商平台优势为青川人民 搭建平台。现在跟阿里集团密切相关的有 2 支公益基金,一是起始 资金 5000 万元的集团公益基金,每年按年收入的 0.3%补充第 9 页 共 27 页 扩大,是国内互联网企业首家环境保护基金。而马云和蔡崇 信一起捐出自己的部分股票成立专项个人公益基金,该基金 规模约为阿里巴巴集团市值的 2%,估计在 20 亿美元到 40 亿 美元之间,也是国内最大的个人公益基金。十、“偷走支付宝” 闹剧20XX 年关于马云偷走了支付宝的事件闹得纷纷扬扬,雅 虎对外披露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支付宝已经剥离出去,这一消 息引发各界的关注。不少评论人士指责马云只顾私利强行转 让支付宝给自己名下,着名的财经出版人则认为马云“偷天 换日……没有遵守契约……违法商业原则……错在违背了 支撑市场经济的契约原则,其后果不可小视……可能直接影 响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形成大范围的“支付宝折 扣” 。” 还有人忿忿不平于广泛存在互联网行业的 VIe 架构曝光于天下,甚至将因造假导致中概股暴跌也算在马云 头上。随着事件的逐步明朗,人们才发现,所谓的“偷” 并第 10 页 共 27 页 不成立,管理层就转让一事已经多次在董事会内讨论,各方 均知情。其次转让的原因也出于符合央行的规定并可持续支 撑淘宝等业务的发展的需求。而即便转让后股东方们就补偿 也一直展开透明协商。最终,雅虎、软银、阿里集团达成完 整协议,雅虎和软银盛赞,“将会维护淘宝的价值,并让各 方分享支付宝的利润,同时确保阿里巴巴集团能在支付宝上 市时得到价值兑现” 、“建立在阿里巴巴集团、软银及雅虎 长期深厚的合作关系以及互相信任的基础。” 马云在支付宝 占的股份跟在阿里巴巴集团一样,都是不到 8%。粉碎了马云 强取豪夺支付宝的传闻。“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马云自己这么说。在 看到阿里巴巴和马云的成就时,不可不知成就背后也有非常 辛酸的故事,成功不是偶然的,是给有准备的人的,眼红马 云的时候要想想自己为了梦想的实现付出过多少努力呢!最后,希望广大创业者们把马云当榜样,不怕艰辛,勇 往直前,相信总有一天你们也会有所成就的!第 11 页 共 27 页 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篇二张瑞敏,山东莱州人,全球著名企业家,创建了全球白 电第一品牌海尔,现任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因其对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受到国内外管理界的关注和 赞誉。世界一流战略大师加里·哈默评价张瑞敏为互联网时 代 ceo 的代表。张瑞敏连续当选第十六届、十七届、十八届 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海尔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1984 年创立于中国青岛, 现任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是海尔的主要创始人。 经过 30 年创业创新,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 厂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第一品牌。20XX 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 额实现 1509 亿元,品牌价值 962.8 亿元,连续 11 年蝉联中 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在张瑞敏的创业路上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特别值得创业 人士尤其是年轻人的学习和借鉴。第 12 页 共 27 页 经典故事一:砸冰箱1985 年,一位用户向海尔反映:工厂生产的电冰箱有质 量问题。于是张瑞敏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有缺陷的冰箱 还有 76 台!当时研究处理办法时,干部提出意见:作为福利 处理给本厂的员工。就在很多员工十分犹豫时,张瑞敏却做 出了有悖“常理” 的决定:开一个全体员工的现场会,把 76 台冰箱当众全部砸掉!而且,由生产这些冰箱的员工亲自 来砸!听闻此言,许多老工人当场就流泪了……要知道,那时 候别说“毁” 东西,企业就连开工资都十分困难!况且,在 那个物资还紧缺的年代,别说正品,就是次品也要凭票购买 的!如此“糟践” ,大家“心疼” 啊!当时,甚至连海尔的 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接受。第 13 页 共 27 页 但张瑞敏明白:如果放行这些产品,就谈不上质量意识! 我们不能用任何姑息的做法,来告诉大家可以生产这种带缺 陷的冰箱,否则今天是 76 台,明天就可以是 760 台、7600 台……所以必须实行强制,必须要有震撼作用!因而,张瑞 敏选择了不变初衷!结果,就是一柄大锤,伴随着那阵阵巨响,真正砸醒了 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 76 台有 缺陷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已经收入 国家历史博物馆。张瑞敏有着严格的产品质量意识,只有严 格要求,企业才能朝着正规的方向迈进。经典故事二: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1995 年 7 月,青岛市政府决定把红星电器公司整体划归 海尔集团。红星电器本来和海尔一样在青岛市是重点企业, 后来由于经营不善,在海尔成为中国家电第一名牌时,红星 电器却亏损 1 亿多元,资不抵债。第 14 页 共 27 页 此时,在张瑞敏面前摆着一个艰巨任务:如何操作?如 何发展?于是,张瑞敏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红星电器失败于 何处?是技术问题?资金问题?员工问题?而他认为:“红星的 失败,不是少技术,也不是少资金,更不是员工不好,关键 是管理不到位,职工凝聚力差,缺乏将现有生产要素有效组 合的灵魂。而海尔员工、干部有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形成了 海尔文化。因此,我们当前的紧迫工作就是将海尔文化输入 到红星。只要思想认识一致了,统一了,一切都好办。文化 是企业灵魂,无形资产可盘活有形资产,红星必然重生。”海尔经受住了这个文化兼并成败的考验。在划归第二天, 杨绵绵就率领企业文化、资产管理等五大中心的管理人员进 驻红星,实施“文化先行” 的管理理念。随后,张瑞敏又 到红星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会上推心置腹地讲述自己的管理 心得体会。要求大家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目标是 2~3 年争创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最终是国际名牌。三个月之后,企业扭亏为盈,现在,海尔洗衣机已经成第 15 页 共 27 页 为全球洗衣机第一品牌和第一制造商。1998 年 3 月,“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案例被写入哈 佛商学院案例库,张瑞敏应邀去哈佛讲这一课,成为第一位 登上哈佛讲坛的中国企业家。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瓶颈,而优秀的企业 文化却能够保持企业的生机和活力,是企业发展当之无愧的 风向标。经典故事三:在美国建厂1999 年,张瑞敏决定投资 3000 万美元,在美国南卡罗 莱纳州建立海尔美国工业园,生产家电。一石击起千层浪。 国内很多人认为海尔是在盲目扩张,而为其担忧,甚至不少 人明确对此持批评态度。人们批评的依据,就是美国的优势 在于技术领先,劣势在于人力成本高而且市场饱和,去美国 无异以己之短攻人之长。有本杂志以《提醒张瑞敏》为题,第 16 页 共 27 页 为海尔在美国建厂的前景担忧。可是,海尔决策层却像“下雨打伞” 一样认为去美国 办厂是理所当然的事。“到美国建厂有风险;但是不到美国建 厂是否就没有风险?!” 海尔人要在风险中抓机遇。当然,敢于冒风险不等于没有预防风险的措施。在这方 面,海尔做了充足预算:在市场方面,海尔的理念是“先有 市场,再建工厂” 。当时的海尔向美国出口冰箱已经达到 50 万台,而实际上达到 29 万台,就可达到建厂的盈亏平衡 点。在成本上,美国劳动力年薪 2.5 万美元,中美两地工薪 差别达到 8~10 倍。但海尔进一步分析后认为事实并非如此 简单:一是中国低工薪优势其实完全被运费抵消了,而且今 后运费有走高的趋势。二是在美国建厂还可以就地收集信息, 就地技术开发。三是可以节省从中国到美国集装箱运输时间 30 天,另外又节省从接订单到生产的 30 天,这对生产需求 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四是“美国制造” 的标签是个卖点,第 17 页 共 27 页 对美国零售商很有吸引力,可以平等地与美国企业竞争,其 优势是很大的。如今在美国,年轻一代都知道海尔是一个很好的家电品 牌,已经不知道它是来自中国的品牌,海尔品牌正在成为美 国本土的品牌。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 的起航,海尔的国际化行动已 毫无疑问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领航者。经典故事四:砸仓库20XX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 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 开始了,但在中国市场,当时还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来,至 少在家电市场还看不出这种迹象。尽管如此,当时的海尔正 在张瑞敏的主导下进行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型,从以企业为中 心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型,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第 18 页 共 27 页 20XX 年 8 月 28 日,海尔历史上又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张瑞敏再一次举起他那把“大锤” ,这一次,他 要砸的不是冰箱,而是仓库。当张瑞敏及海尔决策层提出要取消 Dc 库海尔在各工贸 公司设立的物流仓库的时候,整个市场的人员都炸锅了。 市场人员直接说: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市场形势那么差,有 仓库都未必能满足客户的需求,更别说取消仓库了。要是取 消仓库的话,销售肯定要大幅下降。客户的反应也非常大。一位海尔的老客户、也是大客户 给海尔反映:“你们要取消仓库,大方向我们认可,但你们 这样做是违约的。” 因为按照经销合同,客户是在当地的海 尔仓库提货。现在没了仓库,给客户造成了交货不及时的麻 烦。张瑞敏和他的决策层顶住压力,做法是:卖不出去就停 下来,停下来怎么办?停下来倒逼企业内部的体系。为了不第 19 页 共 27 页 让变革的成本影响到客户,海尔改变了自己的供应链流程, 周下单、下周单,按单生产。虽然没有仓库了,但通过订单 模式和流程的变革,海尔把货放在公路上,放在集装箱上, 实现即需即供。国庆节之后,金融危机明显波及到中国市场,市场零售 大幅下滑,行业的库存大幅上升,而海尔的库存处理得恰到 好处。张瑞敏是有着长远目光、真知灼见的高手,他对行业动 向的掌握敦促使他不得不顶住压力,砸掉仓库以应对随之即 来的“金融危机” 。他的这种决断力和勇气是常人难以达 到的。20XX 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 20XX 亿元。根据世界权 威市场调查机构欧睿国际euromonitor发布 20XX 年全球大 型家用电器调查数据显示,海尔大型家电零售量第六次蝉联 全球第一,并首次突破两位数的市场份额增长。20XX 年 1 月 27 日,“brandZ 最具价值中国品牌 100 强” 发布,海尔集第 20 页 共 27 页 团位居家电行业榜首。张瑞敏认为,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 时代的企业,所谓成功只不过是踏准了时代的节拍。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篇三从文革后第一届大学生到常州市第一位计算机讲师,从 国内第一批 mbA 到金和软件的总裁、精确管理思想创始人, 栾润峰在不断蜕变着。如今,他已经把自己的精确管理思想 输送到各大企业,金和管理软件的销量已过亿。“‘精确管理不是把人管死,而是让人快乐高效。” 栾 润峰说,掌握到每一分钟,控制到每一分钱,并让企业在提 高效率的同时使员工更快乐,这就是“精确管理” 的精髓。上世纪 80 年代,一台普通的 pc 机好几万元,加上各种 配套设施无疑是一大笔开销。栾润峰所在的一家大型国企就 购进了这样的电脑,目的是提高企业效率,可事与愿违。栾 润峰由此得出一个结论:对一家企业来说,资金和技术不是 管理的关键,人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当人变成机器的一部分,第 21 页 共 27 页 一定会感到不快乐不自由,人性的弱点就会一一暴露出来, 企业的效率自然越来越低。可很多管理者对此视而不见。“中国的中小企业老板往往是忙了生意,丢了管理,抓 了管理,没了生意。” 学计算机出身的栾润峰更像是一位 为企业把脉治病的“医师” ,一门心思关注的是中国企业 的健康。“传统管理中,管理就是‘卡。很多时候,员工需要改 变自己的某些个性和个人目标来实现老板的目标,表面上员 工服从,但是在心里却并不开心,这样事倍功半,效率逐渐 递减。” 栾润峰说:“管理在于管人、管人心,但管人心不能 靠洗脑。” 能不能不改变别人,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员工自己管理自己。比如,人们开车时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看仪表盘、反光第 22 页 共 27 页 镜,为的是不断调整自己的速度和位置,规避可能发生的危 险。而“精确管理” ,就是让企业在每一个员工面前放一面 “镜子” 。员工有了精准的“驾驶舱” ,开车就会心中有 数,一些小的问题就可以提前规避,也就油然而生“一切尽 在掌握” 的感觉,而这种感觉正是快乐、高效的前提。1996 年,栾润峰去 Ibm 公司美国总部考察,在接触了互 联网并了解其在当地企业的使用情况后,他忽然意识到:如 果把自己研究的管理模式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那将是划 时代的超越。经过和创业团队一年多的研发,1997 年,金和诞生了第 一款自己的管理软件。但这个“天方夜谭” 式的管理模式并不被看好。接下 来的几年里,栾润峰开始了艰难的游说。为让更多的人了解 精确管理的妙处,他到处寻找讲解的机会,甚至许诺:凡是 企业高管,只要来听三个小时“精确管理” ,如果觉得不 值,每人给 200 元听课损失费。第 23 页 共 27 页 直到 20XX 年 3 月,金和软件才实现了零的突破,但从 卖出第一套软件有了收入到企业真正开始盈利,金和又用了 四年多的时间。在栾润峰看来,管理是有文化的,而他的“精确管理” 就是专为中国人量身定做。栾润峰说,中国文化土壤里, 其核心是精确分析人性,重视人的管理,“国人头脑灵活, 但民族性格差异不能用好坏来评价”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说的是人是不可改变的,“人 要脸,树要皮” ,说的是要让员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从 而主动自我规避。“这些老话说的其实都是非常实用的管理 哲学,而老祖宗说的‘无为而治正是‘精确管理的目标。”栾润峰说。基于这种无为而治、自我管理的理念,20XX 年,金和软 件的绩效管理放弃了传统意义上考核办法,进行了一个很大第 24 页 共 27 页 胆的尝试——员工自我评价,主管不再参与打分。一开始有 的员工会高估自己的绩效,而有的员工也会低估绩效,这些 在 hr 复核时都会提出来并予以纠正。不过,实行一年以后, 这个数据越来越准了,大家的工作计划也越来越完备。栾润峰说,金和软件公司共有员工 1500 多名,按正常 测算,管理人员至少应在 100 多名,而我们只有 10 名。运 用精确管理思想及其工具载体,不仅能大大节省管理费用, 还能大幅提升企业组织绩效。如今,“精确管理” 在业界得以普遍传播、应用。据 了解,现在每天有数十个行业的近两万家企事业单位使用精 确管理软件,包括中国电信、松下等知名企业,“精确管理”也使金和软件一跃成为业界知名企业。看了“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的人还看了:第 25 页 共 27 页 1.著名企业家创业经历 2.知名企业家创业故事 3.著名创业人物故事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 4.知名企业家创业励志故事 5.著名企业家的创业故事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 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 持!第 26 页 共 27 页 第 27 页 共 27 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马云,海尔,张瑞敏,员工,企业,美国,阿里巴巴,栾润峰,仓库,全球,精确管理,管理,互联网,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冰箱,文化,淘宝网,问题,中国,市场,淘宝,红星,老板,资金,创业经历,团队,公司,海尔集团

2020-04-28 #故事会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马云,海尔,张瑞敏,员工,企业,美国,阿里巴巴,栾润峰,仓库,全球,精确管理,管理,互联网,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冰箱,文化,淘宝网,问题,中国,市场,淘宝,红星,老板,资金,创业经历,团队,公司,海尔集团

2020-06-22 #经典故事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著名企业家的创业经历

马云,海尔,张瑞敏,员工,企业,美国,阿里巴巴,栾润峰,仓库,全球,精确管理,管理,互联网,著名企业家,阿里巴巴集团,支付宝,冰箱,文化,淘宝网,问题,中国,市场,淘宝,红星,老板,资金,创业经历,团队,公司,海尔集团

2020-06-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

著名企业家创业故事

李嘉诚,这本书,资本,创业史,一生,华人,地位,历史,态度,财富,角度,经历,精髓,读后感,有必要,创业故事,以诚信,创造出,商业帝国,希望你,介绍了

2020-06-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马化腾,那个时候,马云,时候,都知道,很多人,这个东西,马化,腾讯,经历,大学生,商业模式,市场,缺钱,资本,投资,融资,中国首富,非常厉害,找一个,得出来,我们必须,把这个,没有人,美国人

2020-05-11 #小故事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马化腾,那个时候,马云,时候,都知道,很多人,这个东西,马化,腾讯,经历,大学生,商业模式,市场,缺钱,资本,投资,融资,中国首富,非常厉害,找一个,得出来,我们必须,把这个,没有人,美国人

2020-06-01 #故事阅读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马化腾,那个时候,马云,时候,都知道,很多人,这个东西,马化,腾讯,经历,大学生,商业模式,市场,缺钱,资本,投资,融资,中国首富,非常厉害,找一个,得出来,我们必须,把这个,没有人,美国人

2020-06-22 #小故事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写一个著名的企业家的创业故事。

马化腾,那个时候,马云,时候,都知道,很多人,这个东西,马化,腾讯,经历,大学生,商业模式,市场,缺钱,资本,投资,融资,中国首富,非常厉害,找一个,得出来,我们必须,把这个,没有人,美国人

2020-06-22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