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宋朝名臣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0-06-22

司马光历史故事名称

提示:本文共有 344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7 分钟。

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他从小就展现了自己天资聪颖的一面。在入朝从政后,他也曾收到了统治者的重用,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司马光写《通鉴》

王安石罢相以后,宋神宗还把王安石定下的新法维持了将近十年。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死,年才十岁的太子赵煦音x 即位,就是宋哲宗。哲宗年幼,由他祖母高太后临朝。高太后是一向反对新法的。她一临朝,就把反对新法最激烈的司马光召到东京担任宰相。

司马光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他的名声,从他幼小的时候已经开始传开了。他七岁那年,就开始专心读书。不论是大伏暑天,或者数九寒冬,他总捧着书不放,有时候连吃饭喝水都忘了。他不但读书用功,而且很机灵。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气朝水缸砸去。 砰 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

这件偶然的事情,使幼小的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司马光担任翰林学士。司马光和王安石本来是要好的朋友,后来王安石主张改革,司马光思想保守,两个人就谈不到一块儿去了。

王安石做了宰相以后,提出的一件件改革措施,司马光没有一件不反对。有一次,司马光向宋神宗提出要求取消青苗法,同时,以老朋友的资格,写了一封信,责备王安石侵犯其他官员的职权,惹是生非,搜刮财富,还拒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王安石写了一封回信,对司马光的四条责难针锋相对地作了反驳。信里说:我受皇上的命令,改革法制,怎能说我侵犯别人职权;为国家办事,怎能说我惹是生非;为天下理财,怎能说是搜刮财富;驳斥错误的言论,怎能说拒绝意见。

司马光接到回信,气得要命。但是眼看王安石有皇帝撑腰,也无可奈何。最后,他辞去朝廷职务,离开京城,到了洛阳,表示不愿过问政事,关起门来写书了。

原来,司马光对历史很有研究,他认为治理国家的人,一定要通晓从古以来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兴盛、衰亡的经验教训。他又觉得,从上古到五代,历史书实在太多,做皇帝的人没有那么多时间看。于是,他很早就动手编写一本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书。宋英宗在位的时候,他把一部分稿子献给朝廷。宋英宗觉得这本书对巩固王朝统治有好处,十分赞赏这项工作,专门为他设立一个编写机构,叫他继续编下去。

宋神宗即位以后,司马光又把编好的一部分献给宋神宗。

宋神宗并不信司马光的政治主张,但是对司马光编书却十分支持。他把自己年轻时候收藏的二千四百卷书都送给司马光,要他好好完成这部著作。还亲自为这本书起了个书名,叫《资治通鉴》 资治 就是能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的意思。

司马光罢官回到洛阳之后,就专心写《资治通鉴》,一共花了十九年时间,才把这部著作完成。这部书按历史年代编写,从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期公元959年,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

为了写这一部巨大篇幅的著作,司马光和他的助手们收集和整理了大量资料,除了采用历代的正史之外,还参看各种历史著作三百多种。据说,这部书写成的时候,原稿足足堆放了两间屋子。由于它的材料丰富、剪裁恰当和考证严格,加上文字精练生动,所以成为我国史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著作之一。它对于后来的人研究历史,提供了比较完备的资料。

在整整十九年时间里,司马光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部著作上面,每天工作到深夜。到《资治通鉴》完成的时候,他的身体已经十分衰弱,眼睛昏花,牙齿大多脱落了。由于他在史学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被认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

司马光在洛阳写了十多年书,但是因为他反对新法出了名,一些保守的官员都很记挂他。他虽然口口声声说不谈政治,但是许多人还把他当作 真宰相 看待,连普通百姓也知道洛阳住着一个司马相公。

高太后临朝执政,把司马光召回朝廷,司马光已经是又老又病了。但是,他反对王安石新法却丝毫不肯放松。他一当上宰相,第一件大事就是废除新法。有人劝阻他说,神宗刚刚去世,马上把他的政治措施改掉,总不大好吧!司马光气呼呼地说: 先皇帝立的法度,好的自然不要去改动,像王安石搞的那一套,却是害民的事,为什么不能改?再说,现在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是神宗的母亲,做母亲的改动儿子的主张,有什么不可以?

就这样,他不顾许多官员的反对,到了第二年公元1086年,就把王安石建立的新法一古脑儿废除了。王安石听到这个消息,当然十分生气,不久就郁郁不乐地死去。而司马光的病也越来越重,在同年九月咽了气。

司马光的生平评价

1、司马光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时任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的司马光,得知好友范镇因弹劾王安石而被罢官后,愤然上书为范镇鸣不平,未获批准后,再数次上书,请求退休,随后退居洛阳,时间长达十余年。在此期间,司马光主编了四百万字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成为了一代杰出的思想家和史学家。

2、司马光是一个非常节俭的人。小时候逢年过节,长辈给司马光穿上华丽的衣服,他常常害羞到脸红,坚持脱下不穿。中进士的时候,宋仁宗安排了 闻喜宴 ,并赐戴宫花,他认为太奢侈,独不戴花。步入仕途后,司马光历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官至宰相。宋仁宗每年用于赠送、赏赐的东西,折合百余万两之巨,作为谏官的司马光三次上书,建议准许大臣用赏赐所得,捐献于营建山陵。宋仁宗没有同意他的建议,继续大把花钱施恩,司马光便把皇帝赏赐给自己的金银珠宝,拿出来作为谏院的办公费用,或接济亲友,不给自己留下一丝一毫。

3、司马光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司马光生性恬淡,不好声色,恪守: 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不纳妾、不蓄妓,一生只娶一个妻子。他与张氏结发三十余年,始终相敬如宾。因为没有生育,张氏甚急,背地给他买了一妾,他敬谢不敏。为续后,他收养了族人之子司马康作为养子。

4、司马光是一个政治上非常固执的人。司马光与王安石本是惺惺相惜的知交,但经过 熙宁变法 ,两人反目成仇。他俩曾在宋神宗面前有过一次激烈的争辩,王安石认为,国家财政困难,入不敷出,是因为缺乏理财之道和善于理财之人。司马光则认为,天地所生财货百物,不在民,则在官,国家的职责就是更加科学合理地分好社会财富这块 蛋糕 。他责备王安石所谓理财,不过是苛敛民财、与民争利罢了。他们的矛盾焦点在于一个 利 字。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坚定支持下,强行推动变法,司马光不认同,遂离朝而去。

后来,宋神宗去世后,年仅10岁的赵煦继位,是为宋哲宗,由祖母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太皇太后倾向于司马光的治国方略,委以宰相,于是,司马光将王安石变法时期被贬的官员召回,将目前在要位的变法者贬官远逐。

从以上来看,司马光应该不是一个坏人,他的理想目标,也是为了大宋王朝的振兴和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他与王安石的争执不是利益上的争执,分歧也不是目标上的分歧。

司马光的故事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为国家呕尽心血,是一代名臣。民间关于司马光的故事除了流传最广的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外,还有一则非常有名的故事,那就是司马光剥胡桃的故事。

在司马光小时候,大概只有六七岁左右的样子,有一日,他想要吃青胡桃,但很可惜他怎么也剥不下青胡桃的皮,司马光很是着急。他的姐姐见司马光不能将皮给剥下来,便想要帮忙。但是他的姐姐也不会剥,无奈之下,司马光只能拿着青胡桃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司马光家里的女佣看到司马光拿着一个青胡桃,就明白司马光是想吃胡桃,但又剥不了皮。于是,女佣便将司马光手中的青胡桃拿了过来,打了一盆热水,把青胡桃放进了热水之中。青胡桃经过热水的浸泡,就非常容易剥下皮来。

司马光的姐姐路过时,看到司马光已经拿着胡桃在那吃了。姐姐很是好奇,于是就问青胡桃的皮是谁剥的。司马光看了看自己手中的青胡桃说: 青胡桃的皮是我自己剥下来的,只要将青胡桃放进热水里浸泡一下就可以了。 姐姐听后十分的高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聪明的小孩子。但司马光的父亲听到两人的对话后,非常的生气,训斥他: 你怎么敢说谎。 原来,女佣帮助司马光剥青胡桃皮的事情,被在门口的父亲看得一清二楚。

经过这件事后,司马光再也不敢撒谎了。等到司马光成人后,他还将这件事记录下来,时刻提醒自己做人要诚信。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宋朝名臣的历史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宋朝名臣的历史故事

宋朝名臣的历史故事

王安石,宋神宗,王安,苏轼,新法,神宗,王安石变法,改革,京城,国家,农民,宋仁宗,宋神,儿子,公元,宰相,土地,大臣,官员,官府,意见,时候,皇帝,诗人,财政,有才,范仲淹,好的,决心,主张

2020-09-05 #故事大全

宋朝名臣的历史故事

宋朝名臣的历史故事

司马光,司马,王安石,胡桃,宋神宗,新法,时候,高太后,历史,宰相,著作,官员,故事,洛阳,热水,皇帝,资治通鉴,宋仁宗,王安,一面,临朝,公元,国家,女佣,朝廷,资料,赏赐,宋哲宗,宋英宗,赵煦

2019-09-19 #经典故事

发生在宋朝名臣范仲淹身上的故事.....

发生在宋朝名臣范仲淹身上的故事.....

金刚经,故事,颜光,范仲淹,和尚,浅释,勾龙,时候,事情,这件事,那时候,示现,阿弥陀佛,回家,有一天,声音,寺院,母亲,电话亭,经文,讲话,万佛,颜伯,四句偈,找不到,我现在,那个时候,有记,东西,公车

2020-05-28 #故事会

转载名人故事:明代名臣于谦清贫人生

转载名人故事:明代名臣于谦清贫人生

于谦,王振,明英宗,于仁,弟弟,张太后,明宣宗,官员,家风,才学,抄没,皇帝,财产,却始终,是一位,于金,明英,上皇,原文,作者,个例,一身,仕途,人为,京城,历史,儿子,俊杰,修齐治平,分文

2020-09-07 #故事大全

小志带你看历史:唐初有名的名臣谏官——魏征的一生故事

小志带你看历史:唐初有名的名臣谏官——魏征的一生故事

魏征,唐太宗,天下,陛下,史臣,合作,君臣,百姓,贞观,封禅,李世民,侍中,事情,史学,功业,利益,大乱,地位,天地,太宗,时代,意见,方面,政治,朝政,祭告,青史,财力,进爵,阶级

2009-03-04 #故事阅读

历史趣闻第一名臣曾国藩 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

历史趣闻第一名臣曾国藩 小时候刻苦读书的故事

曾国藩,同学们,作文,名字,小时候,老师,篇文章,背会,历史书,可能没有,听说过,明臣,年年,名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个人,人物,云儿,功课,同学,导语,学问,呼呼大睡,夜色,屋檐下,手指头,情节,常谈,成分,捅破

2012-12-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唐朝:唐太宗和魏微 明君和名臣的故事 成为佳话

唐朝:唐太宗和魏微 明君和名臣的故事 成为佳话

魏微,太宗,李世民,时候,皇帝,命令,唐太宗,小颖,明君,长孙皇后,皇上,问题,影响,好的,瀛洲,历史,做法,信誉,兵力,压力,圣明,大唐,建议,情况,江山,蒙族,防守,实在是,有很大,解释道

2011-12-21 #短篇故事

忠君还是爱国?名臣介子推的经历 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忠君还是爱国?名臣介子推的经历 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介子,重耳,寒食节,精神,故事,忠君,晋国,起源,晋献公,太子,典范,后世,寒食,禁火,晋文公,母子,行为,很多人,代一,公子夷,文公,晋惠公,林魁,王庙,申生,道来,须爱重,黄庭,于家,山沟里

2015-10-17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