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唐朝:唐太宗和魏微 明君和名臣的故事 成为佳话

时间:2011-12-21

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小颖说唐,每天给大家带来原创作品

提示:本文共有 167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时哉独予横瀛洲,祝酒解诗独唐朝。大家好我是原创作者小颖说唐,每天给大家带来原创作品。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能被称为明君的实在是太少。原因很简单,就是在登上皇帝位之后,皇帝的地位实在是太高贵了,不接受任何的反驳,否则都被视为对自己的冒犯。因此在中国古代,在皇帝身边做臣子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因为说错话丢掉自己的性命。但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那么的听不进去意见,历史上还是存在明君的,要说比较著名的一个,就是唐朝的李世民。虽然他的上位过程是有点让人批评的,因为毕竟他动手杀了自己的兄弟,在古代,非常注重亲情和等级观念的时候,他的这个做法,自然他的败笔之一。但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说,李世民就是古代史上少有的明君,尤其是他的肚量特别的大,让人相当的敬佩。也就是在他在位的时候,唐朝有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谏言大臣,就是魏微。

唐太宗因为后者的谏言,减少了很多的错误决策。在公元625年的时候,当时的唐朝面临着很大的防守压力,尤其是在北方的边境,蒙族人是虎视眈眈,唐朝军队的伤亡还是很严重的,这样的情况下,前线的防守压力也很重。前线的大将军,要求唐太宗赶紧的增派援军过去,不然大唐的江山都是有危险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太宗下了一道紧急的军事命令,就是让那些不到18岁但是在身材上看起来已经成年的人,也要去当兵。经过紧急的训练,然后就被送到前线去打仗了。

当时的魏微在知道这个命令发出的时候,就第一时间表示了反对。他紧急的赶到了皇宫之中,一开始,太宗知道他的目的,本不打算见他的,但是经不住魏微的坚持,于是召见了他。魏微见到太宗,就对他刚刚颁布的政策,表示了强烈的反对,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征兵这件事情那么简单,他关乎的是唐太宗的信誉问题,对于大唐的江山,对于以后的治国问题都是有很大的影响的,魏微这一个说法,还把李世民个说纳闷了,怎么就有那么大的影响。魏微解释道,原来在太宗刚刚上台的时候,为了安抚子民,让他们安心的劳作和生产,曾经发出了一则通告。

就是他李世民在男子18岁之前,是不会征兵的,这样就可以保证他们的家里始终有一个年轻劳动力在劳作,保持基本的生活,这个命令刚刚颁布的时候,相当的多的老百姓都支持。因为在过去,很多男子都被拉去打仗了,家里的女人和老人负责劳作,不仅辛苦,而且效果也不好,因此太宗的这个决定,让他们非常的开心。如今,因为战事的吃紧,李世民直接改变了之前的规定,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不容易接受的,对他个人的信誉也是有很大的影响的,李世民这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很不对的,然后宣布撤回这个命令。

魏微当时也知道前线吃紧,也需要年轻的兵力,才能有一个很好的补充,因此,他进而提出了第二点建议,就是采用自愿的形式,如果没有满18岁,但是原意去前线,可以得到不错的奖赏,如果家里忙得开,就可以去其前线,如果忙不开,就可以在家务农。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太宗对于魏微是很赞赏的,不仅保住了他自己的名声,也缓解了兵力吃紧的问题,最后成功的抵抗住了蒙族的进攻。因为这件事,太宗还大大的提拔了魏微。

小编认为,魏微一直在坚持提意见,凡是太宗做得不好的地方,他都会勇敢的提出,到了后期,太宗的脸上还是有些挂不住的,毕竟自己是天子啊,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魏微接连提出了6条建议,每一条都是和太宗的想法相反的,让他心里非常的不爽,然后早早的就退朝了。回到后宫中的李世民,还是气不过,对长孙皇后说,以后一定要杀掉魏微。长孙皇后是一个相当的识大体的皇后,知道又是魏微惹皇上不开心了。然后突然跪在了地上,向李世民道贺,太宗一时搞不清楚情况,长孙皇后又给他解释道,只有圣明的君主,才会有魏微这样的人进谏,因此,这足以说明皇上是一个圣明的皇帝,魏微这样的人,也是唐朝的福气,因此才恭喜皇上的,太宗之前的开心一下都没了。

时哉独予横瀛洲,祝酒解诗唯唐朝。本文是小颖说唐对唐朝的一点个人观点。感谢大家的阅读。

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本文由小颖说唐原创,欢迎关注。有什么见解可以在下面评论区交流。

百家号独家内容!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唐朝:唐太宗和魏微 明君和名臣的故事 成为佳话”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唐太宗与魏征的明君贤臣故事是真是假?

唐太宗与魏征的明君贤臣故事是真是假?

魏征,吴兢,太宗,贞观政要,唐太宗,政治,后人,名臣,宰相,贞观,魏谟,修撰,编修,魏家,人们,一面,君臣,天下,唐文宗,宗朝,李世民,玄武门之变,魏叔玉,魏征碑,上呈,公主,佳话,史官,国史,手书

2020-09-06 #短篇故事

李世民与魏征:一代圣主和名臣的传奇故事

李世民与魏征:一代圣主和名臣的传奇故事

魏征,李世民,鹞子,代圣,唐太宗,长孙皇后,名臣,太宗,故事,臣子,唐太宗李世民,明君,乡巴佬,君主,才能,民为,百姓,生气,开国皇帝,和智慧,李渊,有才,太子,谏官,场中,展现了,儿子,丈夫,以史为镜,以人为镜

2024-02-04 #综合

梦回大唐: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虚情假意(二)

梦回大唐: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的虚情假意(二)

魏征,李世民,太子,事情,历史,目的,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一面镜子,天下,意思,皇帝,明君,李建成,史评,一番话,人才,堂上,意义,感情,时候,正史,皇后,结局,或许是,这么多年,代明,代名臣,向伟,在真

2016-06-02 #故事阅读

子瑜聊唐史: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趣事 带你了解唐太宗的优点

子瑜聊唐史:一代明君唐太宗的趣事 带你了解唐太宗的优点

唐太宗,魏征,太宗,少数民族,明君,小鹰,昏君,民族,百姓,子瑜,历史,命令,大臣,小官,汉藏,黎民百姓,有一次,水深火热,代明,区的,向太宗,文成,秦二世,隋炀帝,张官,水果蔬菜,爱的,唐史,乾元,书籍

2007-03-22 #故事阅读

唐太宗知人善任 是历史上少见的明君

唐太宗知人善任 是历史上少见的明君

唐太宗,魏征,宰相,长官,人才,贞观,官吏,中央,天下,官职,年间,皇帝,张玄素,中书令,世族,尚书省,民众,进士,用人,明君,侍中,尚书令,历史,中书省,人民,全国,军事,兵制,制度,吏部

2009-04-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史皇帝故事:明思宗和魏忠贤的较量

历史皇帝故事:明思宗和魏忠贤的较量

魏忠贤,思宗,崔呈秀,皇帝,徐应元,钱嘉征,奏疏,太监,时候,时机,来源,美色,药丸,兵部尚书,竟然还,迷魂香,不动声色,列宗,十月二十五日,司香,子都,小太监,富贵,权纳,杨维垣,王体乾,钱元,陆澄源,主事,员外郎

2020-09-04 #故事会

唐玄宗和唐太宗都善于用人 其中唐太宗时的名臣有

唐玄宗和唐太宗都善于用人 其中唐太宗时的名臣有

武则天,电视剧,一面,历史,国号,启开,武举,科举,贤才,贞观,用人,观众喜爱

2020-05-29 #故事大全

作家魏微向黄埔区图书馆捐赠作品 “文学摄影展暨诗歌民谣会”成功举办

作家魏微向黄埔区图书馆捐赠作品 “文学摄影展暨诗歌民谣会”成功举办

黄埔区,图书馆,广州,诗歌,工作室,黄埔,文化,民谣,诗人,微文学,作家,乐队,宣纸,文学,摄影展,读者,香雪,活动,谢芳,魏微,旅游局,新快报,图书,名家,手稿,时光,观众,创作,建设,广电

2018-02-1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