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最勤奋的102个学习故事

时间:2020-06-21

勤奋求学的历史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646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3 分钟。

《最勤奋的102个学习故事》(同心出版社)编者的话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是祖国和人类的明天,我们肩负着文明传承的重担。如何完成历史赋予我们每个人的重任呢?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那么,怎样才能学习得更好而又少走弯路呢?那就是向前人学习。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就是一本有关古今中外名人学习成才的精彩故事集,同时也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学习方法故事集。在这本书中,我们精选了102位中外古今著名人士学习成才的经典事例,书里既有名人在学校学习的事例,也有名人自学成才的典范;既有名人学习外语等人文学科的成功方法,也有名人学习数学等自然科学的成功经验。编写这些故事的目的,是为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提供学习的借鉴。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此书,不仅能够了解成功者取得的辉煌的业绩,更能从中学习到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的读书方法,是为大家的成长提供一种动力,一种起跑器。学习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正如艺术品,都有其独特性。因此,本书中介绍的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但又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意义上说,本书只是为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学习艺术世界。阅读本书,希望大家能依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各取所需,消化吸收,为己所用。学习的方法再好,也必须要有勤奋和恒心做基础。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本书在介绍名人的学习方法时,为了叙述重点的突出,只能各有侧重。因而,希望大家阅读时能将不同的方法加以贯通融合,以便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新方法。衷心祝愿广大的青少年朋友们学习进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不朽的业绩。学无常师:孔子择善而从孔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师表、誉为圣人。那么,孔子是怎样通过学习取得成功的呢?唐朝韩愈在《师说》里揭示了孔子成才的主要原因,文中说:“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意思是说,孔子到处向比自己强的人学习,并没有一位固定的老师。他曾经向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的国君郯子请教,郯子向孔子介绍了古代东海岸有关鸟图腾的传说。孔子终于弄明白了殷商文化与东海岸鸟的神话传说的关系。他在向郯子求教后感叹地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孔子就是以这样强烈的求知欲,四处求学。孔子曾向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苌弘请教古乐。公元前523年,孔子29岁,相传孔子这一年从山东跑到山西,向晋国著名音乐家师襄子学古琴。孔子曾向老子请教礼仪,后来他总结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自幼好学、“敏而好古”,“不耻下问”,学无常师。公元前522年,孔子30岁这一年,郑国的子产去世。子产是一个政治上十分开明的人,当时的老百姓在乡校里议论政治,有人建议子产捣毁乡校,但子产反对这种专制野蛮的做法,给乡校中的士以批评执政者的权利,可见他有着政治家的胸怀和风度。孔子对郑国这位政治家,思想家十分敬佩、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受到子产的很大影响。当孔子惊悉子产去世的消息时,他悲痛的哭了,孔子评价子产是“古代留下来的最后一位仁人君子”。孔子后来成为圣人,多少与子产的影响是有关的。孔子在晚年回顾自己一生的修养与治学的历程,他说自己是“三十而立”,在15岁时开始立志于学,到30岁,就打下了坚实的根底,不仅精通了一般贵族子弟在进入上层社会、从事政治活动之前所要掌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而且精通了古代大学中要掌握的高级的“六艺”,即汉代之后被尊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已有很高深的造诣,他的学识与声望已相当的高,基本上确定了他的“一以贯之”的思想原则,并为他后来治学、施教、参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是这种学无常师的求学精神,使孔子成为一位博学多才的伟人。师法自然:俞伯牙学演高山流水春秋时期,有个叫俞伯牙的人,在一位叫成连的著名音乐家那里学习弹琴。在跟成连先生学习弹琴的众多学生里,伯牙是最刻苦最用功的一个。因此,成连先生也最喜欢伯牙,并把弹琴的各种技巧都毫不保留地教给了他。在先生的精心教导下,经过三年的学习,伯牙进步很快,不仅琴弹得好,而且还学会了作曲。有一次,他自己编写了一首叫《高山流水》的乐曲,自己在弹奏时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于是他便演奏给成连先生听。成连先生听完后,对他说:“你的演奏技巧纯熟,音调准确,只是缺少了高山流水的雄伟气魄。”伯牙听后,觉得老师说得对极了,他便急忙问道:“老师知道问题所在,那么,我怎么才能演奏出高山流水的雄伟气魄呢?”成连先生看着这个勤于学习的学生,深思了一会儿,说:“孩子,我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样吧,明天我领你去一个地方,在那里,你可以找到比我更高明的老师。”伯牙一听,高兴极了。这天晚上,只要一合上眼,他的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天已亮了。伯牙赶紧穿好衣服,背上琴和行囊,跑出卧室,只见老师已在院子里了。伯牙急忙问:“老师,我们到什么地方去呀?”成连先生微笑着说:“这个嘛,一会儿到了你就知道了。”说罢,师生二人就出发了。伯牙跟着先生走了三天,来到了碧波荡漾的大海边,接着,两人有乘小船来到一个海岛。成连先生指着这个海岛说:“孩子,更高明的老师就在这里,你自己要用心去找啊!”说完,成连先生就乘船回去了。伯牙在海岛上找呀找呀,他找遍了岛上的每一个角落,可是连一个人影儿都没有。他有点纳闷,高明的老师到底在哪里呢?他坐在海边的礁石上,陷入沉思。突然,他耳中听到了大海汹涌澎湃的浪涛声,猛然间,他明白了高明的老师就是眼前的山山水水。想到这里,伯牙忘记了所有的疲劳,高兴地登上海岛的最高处,观赏烟波浩渺的大海,领略陡峭的山石,倾听大海的咆哮,不由得心情激荡。于是,他拿出琴,对着大海弹起了那曲《高山流水》,丁丁冬冬的琴声,如同真正的高山流水一样,气势奔放,震撼天地。伯牙向大自然学习,终于演奏成功了《高山流水》。学海无崖:鲁班从模仿到创造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能工巧匠。鲁班从小爱学习,他的爸爸是个木匠,爸爸做了个大柜子,他就照着做了个小柜子;爸爸做了条大板凳,他就照着做了条小板凳。鲁班10岁时,爸爸觉得他心灵手巧,决定让他学点手艺,好给自己做个帮手。鲁班12岁的时候,有一天,爸爸牵出一匹马,送鲁班到终南山去找有名的木匠祖师学手艺。鲁班背好包袱,骑上块马,一连跑了99天,翻过了99座大山,渡过了99大河,来到了终南山顶。他看见三间草屋,推门进去,见到了白发苍苍的祖师爷。鲁班要拜祖师爷为师,祖师爷问:“你学手艺干什么呀?”鲁班说:“学好手艺,给大伙修桥造房子。”祖师爷说:“好,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你先把钝了的斧头、刨子、凿子磨快。”鲁班挽起袖子,磨了起来。白天磨,晚上磨,一连磨了七天七夜,才磨完了。祖师爷说:“你再去把门前那棵大树砍倒。”鲁班在树下砍了起来,一连砍了12天12夜,大树才倒了。祖师爷又吩咐:“你把那棵大树砍成一根屋梁,要砍得又光又圆。”鲁班拿起斧头,一连砍了12天12夜,才把那棵大树砍成一棵又光又圆的屋梁。这时祖师爷又说:“你再在大梁上凿2400个眼子,600个方的600个圆的600个三角的600个扁的。”鲁班凿得木花乱飞,一连凿了12天12夜,凿成了2400个眼子。祖师爷看了,笑眯眯地说:“好孩子,什么也难不倒你,你做得很好啊!我一定把自己会的都教给你。”三年过去了,鲁班跟师傅学会了做各式各样的模型。鲁班的手艺学成了,祖师爷为了试他的本领,一把火就把模型都烧了,要鲁班重新做起来。鲁班想了想,一样样全都重新做了出来。祖师爷又提出许多新的式样,鲁班一琢磨,也都做出来了。祖师爷很满意,就说:“鲁班,你的手艺学好了,该下山了。”鲁班还想再学些东西,舍不得离开祖师爷。祖师爷笑了,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以后一边做一边学吧,在我这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了。”鲁班这才含着眼泪,拜别祖师爷,下了山。鲁班一生记住了祖师爷的话,边干事,边学习革新了许多木工技术,修桥梁,造房子,给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善于思考:王戎巧识路边苦李相传,王戎小时候,就聪明过人。一天,他同村里的孩子跑到村外去玩。秋天时,天高气爽,万里无云,孩子们的心情也格外地好。大家边走边说笑、追赶,不知不觉,已经来到了离村子很远的地方了。一个孩子说:“我现在又累又渴,秋天果子多,若能碰到野果子就好了。”经这孩子一提醒,大家都感到累了、渴了、饿了。于是,他们放慢了脚步,将目光集中在道路两旁的各种树上。只有王戎一个人发愁地说:“这里不可能会有好吃的果子的,我们还是回去吧。”不过,孩子们哪能理会王戎的话呢,他们还是不停地向前走着。忽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原来,他们发现前面不远处的路边,长着一棵李子树,树上长满了鲜润的李子,诱人极了。孩子们跑到李子树下,几个动作快的,甚至眨眼之间就像灵巧的猴子一样,爬上去。只有王戎,在后面慢慢地走着,来到李子树前,也只是站在那里,晃着大脑袋看着,既不捡掉到地上的李子,也不爬到树上去摘。“上来嘛,你傻站着干什么嘛?”孩子们在树上兴奋地招呼他。王戎遥遥头说:“我不要,这树上结的果子不好吃,也许全是苦的呢。”这时,树上和地上的孩子都拿出最大最红的李子尝了尝,“哇!”大家全都不约而同地。“真的,真的太苦了!王戎,你吃过吗?你怎么知道这些李子是苦的呢?”孩子们连声问道。王戎不慌不忙地说:“你们想想看啊,这棵李子树就长在路旁,每天来来往往的行人很多。如果树上的李子不是苦的,那不是早就该被人摘光了吗?”孩子们听了王戎的话,信服地点点头,沮丧地扔掉了手中的李子。持刀断布:昔孟母智喻教子学战国时候,有过大学问家叫孟轲,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人称“亚圣”。孟子小时候,模仿能力很强,看见别人哭丧,他就学人家哭丧;看见人家做买卖的吆喝,他也学人家吆喝。母亲为了教育他成才,曾经三次搬家,后来搬到了一个学校旁边,孟子看见人家读书,他也跟着人家读书。母亲看见他跟着人家读书,非常高兴,于是就把他送去读书。孟子刚开始上学时非常用心,字写得一笔一画,很是工整。可是,没过多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自由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的树林中去玩耍,真是开心啊!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儿呀,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看着母亲那关切的目光,觉得自己实在对不起母亲,低着头说:“我到山上去玩了。”妈妈一听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说着,妈妈拿起一把剪刀,一下子把正在织却还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边剪边说道:“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一样,还有什么用处!”小孟轲看着母亲,看着这剪断的布,悔恨交加,他哭着说:“妈妈,我错了!以后我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终于成了著名的大思想家。孟子的成功,虽说是他自己主观勤奋努力的结果,但不能不说是他母亲聪明的教子学习的方法的成功。这不也从学习的另一个方面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吗?用心领悟:东木学棋艺始高从前,有个名叫弈秋的人,他的棋艺水平文明全国。每隔两年,弈秋大师都招收两名徒弟,这一次,他的徒弟是两个年轻小伙子,一个叫东木,一个叫西木。弈秋讲棋有个习惯,总是闭着眼睛讲解,用手摸着棋子出招儿,并不监督徒弟们学习的态度,全凭他们的自觉来掌握棋艺。开始时,东木和西木都能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有时,两个人还时不时打断弈秋的讲解,提出各种疑问。晚上回到住宿的地方,两人往往兴致未尽,在院子里互相继续切磋棋艺,两个人的水平不相上下,都进步很快。一年后,东木和西木回家看望。经过一片林子时,他们恰好看到一个英俊的猎人,拉弓搭箭,一下子射落一只正在高飞的老鹰。这情景深深地吸引了西木,给他留下难忘的印象。回到老师身边,东木和西木学棋的态度有所不同了。东木学棋的兴致越来越浓,西木却感到整天学棋太枯燥了。东木听老师讲解棋谱时,专心致志,用心去领会老师说的每一句话。西木呢,他对猎鸟更感兴趣,总惦记着,老鹰是不是正在天上飞呢。有时,他还隐隐约约地似乎听到了老鹰的叫声,眼前不时浮现猎人射鹰的英姿。又一年过去了,东木和西木学艺期满。弈秋让两位徒弟对弈,检验他们的棋艺。结果呢,当然是东木棋高一筹,把西木“杀”得落花流水。弈秋大师看完两位徒弟的棋局,感慨地说:“初学时,我闭目教棋时听你们两人的问答,我认为你们同样的聪明,后来,我闭目教棋时只听到东木一个人的问答,西木的心已经飞走了,所以我明白了:东木才是我真正的徒弟。”知错能改:薛谭学唱终有成战国时候,秦国有一位著名的歌唱家,他的名字叫秦青。他不仅有很高演唱艺术水平,还热心培养青年人。在他所教的学生中,有个叫薛谭的年轻人,他音乐素质高,学习进步也快,秦青常常表扬他,还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大家都很佩服他的才能。渐渐地,薛谭以为自己把老师的本领都学会了,开始骄傲起来,并且认为跟着老师也没有什么好学的了。于是,他就编造理由,要求离开秦青回家。开始秦青有点吃惊,可是他仔细想了想,明白了薛谭离开的原因。于是,他对薛谭说:“好吧,老师答应你,什么时候走,请一定跟老师说一声,我要亲自为你送行。”到了薛谭回家的那天,秦青亲自送他出城,并在郊外的大路旁为他举行了一场告别演出。只见秦青席地而坐,打着节拍,唱起一曲悲伤的送行歌,表示对薛谭辞学回家的惋惜。他的歌声发自肺腑,使在场的所有弟子们感动得泪落连珠;那歌声,传遍原野,使林木震动得发出沙沙作响的声音;那歌声,直上云霄,连天空中飘动的云朵似乎也驻足而听。薛谭听着老师的歌声,看着眼前的情景,不由得想起了老师曾经给他们讲过的韩娥的故事:“过去韩国有个叫娥的人,到东边的齐国去,路上没有了饭吃,经过齐国的雍门时,在那里卖唱乞讨食物。后来,她离开了雍门,但是她唱歌的余音还绕着那雍门的中梁,三天三夜也不消失,当地的人还以为她没有走呢。后来她住客栈时,客栈的人侮辱她。娥因此放声哀哭,整个街上的男女老幼都为此而悲伤愁苦,面对面流泪,三天都茶饭不思。街上的人赶紧去把她追回来。娥回来后,又放声歌唱,于是整个街上的男女老幼欢喜跳跃拍手舞蹈,不能克制自己,全忘了刚才的悲伤情绪。街上的人于是给了她很多钱财,恋恋不舍地把她送走。所以雍门那里的人,至今还善于唱歌表演,那是效仿娥留下的歌唱技艺啊。”原来,薛谭并不相信天下会有这么高超的演唱艺术,如今听了老师的演唱,才明白了自己学艺不精和老师的良苦用心。想到这里,薛谭恭恭敬敬地对秦青说:“老师,你唱得太好了,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我不能走,我要跟老师学习一辈子。请老师原谅我。”从此,薛谭安下心来,勤奋学习,再也不提回家的事了。由于知错能改,他终于成了一名优秀的歌手。听从教诲:纪昌刻苦学射箭古时候,有一个名叫纪昌的人,他非常佩服一个叫飞卫的射箭能手。飞卫是著名射手甘蝇的学生,后来飞卫的射箭技艺超过了师傅甘蝇。于是,纪昌决定拜飞卫为师,跟他学习射箭。第一次上课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想要学好射箭的本领,先要坚持练好不眨眼睛的过硬功夫。等你练到盯住一个目标,眼睛能一眨也不眨的时候,再来见我。听了老师的教导,纪昌就回家练习不眨眼睛。妻子织布的时候,他就仰卧在织布机下面,睁大了眼睛,牢牢地盯着织布机一上一下的脚踏板。这样一练就是两年,就算是有人拿锥子尖抵到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能睁得圆圆的,一眨也不眨。纪昌认为自己不眨眼睛的功夫已经练得差不多了,就跑去拜见飞卫,把练眼睛的成绩告诉他。飞卫听了,说:“这还不行。你才练了不眨眼睛,还得继续练习看的过硬功夫。这看的功夫要练到看小的东西就好像看大的东西,看极其微小的东西好像看很显著的东西才行。等你练到能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为一件很大的东西时,再来见我!”纪昌听了老师的话,又回家刻苦地练起来。他用一根毛牛的毛把虱子拴住,吊在朝南的窗户上,就目不转睛地看着它。10天以后,它看着虱子渐渐地越来越大了,这样,又过了三年,他再看着那虱子时,虱子就像车轮子一样大了。再看别的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这时,纪昌高兴地跑去拜见飞卫,把自己练习看的成绩告诉他。飞卫听了,很高兴地拍拍纪昌的肩膀,说:“祝贺你,纪昌,你看的功夫已经练到家了!”这时候,飞卫开始教纪昌怎样拉弓,怎样放箭。经过经过长时间地苦学苦练,一天,纪昌用一把燕国的牛角做成的弓,北方的蓬竹做杆的箭练习射虱子,只听“嗖”的一声,箭穿透了虱子的胸部,但是悬吊它的牛毛却没有断。飞卫看见了,拍着他的肩膀说:“纪昌,这才是一个百发百中的优秀射手啊!”与虎为伴:厉归真深山画虎古时候,我国有一个画老虎出名的画家,叫厉归真。他画的老虎简直和真的一样。刚开始,厉归真画的老虎,大家看了,有的人说像条狗,有的说像条死虎。厉归真听了很伤心,因此他下决心,一定要把虎画好。他带上干粮和纸笔,到深山老林里去,在大树顶上搭了一个棚子,藏在棚子里,等候老虎出来,好观察老虎的神态和动作。半夜,深山里很静。突然一声雷鸣一般的吼声,震得山摇地动。厉归真吓得差点儿从木棚子上掉下来。他知道是老虎来了,连忙壮着胆儿探出头来,拿着纸和笔,把老虎走路的样子很快地画了下来。就这样,老虎一出来,他就抢着画,过了几天,他把老虎怎么跑,怎么跳,怎么卧,怎么发怒,怎么捕捉小动物,都一一画了下来,一共画了100多张草图。回家以后,厉归真又向猎人买了一张老虎皮,有功夫就披上老虎皮,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情。跳累了他就休息一会儿,然后动手画老虎。经过这样顽强、刻苦的学习,厉归真终于把老虎画得像真的一样啦!尊敬老师:杨时程门立雪刻苦求学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四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找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想地立在门外等着。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他们站在门外,雪花在头上飘舞,凛冽的寒气,冻得他们浑身发抖,他们仍旧。站在门外等着。过了好长时间,程颐醒过来了,这才知道杨时和游酢在门外雪地里已经等了好久,便赶快叫他们进来。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得有一尺多深了。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才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四面八方来向他求教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凿壁偷光:少年匡衡博学有成古时候,有个叫匡衡的少年,非常勤奋好学。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儿,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疼这些被浪费掉的时间,内心也更加痛苦。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都读完了。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多看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儿不取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听琴断音:蔡文姬琴艺高超蔡文姬,原名蔡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女诗人,陈留圉(今河南省杞县)人。蔡文姬一生历尽了战争苦难,曾被掳到南匈奴,后来被曹操用重金厚礼赎回。她一生写了很多作品,留存下来的只有著名的五言《悲愤诗》和琴曲歌辞《笳十八拍》各一篇。她的父亲蔡邕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嫁和音乐家。蔡邕十分疼爱自己的独生女儿,经常亲自向她传授文学和音乐知识。文姬也非常聪明好学,从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对音乐更是特别喜爱。每当父亲弹琴的时候,她总要安静的坐在一旁,一边聆听,一边感悟。有时候趁父亲不在家,她就悄悄走进琴房,试弹一会儿。后来,父亲发现她对弹琴很有兴趣,就给她做了一张崭新的七弦琴。她高兴极了,天天练个不停,经过几年的勤奋练习,她的琴艺有了很大提高。文姬6岁那年,有一天晚上,月明星稀,遍地银光。父亲点燃一支清香,又席地坐在琴桌旁,弹起了心爱的七弦琴。那悠扬的琴声忽高忽低,时缓时疾。文姬双手托腮,望着窗外,屏息静气地听着听着,仿佛进入了一个美妙神奇的世界。突然,“嘣”的一声,一根琴弦断了。文姬急忙转过身来,对父亲说:“爸爸,第二根琴弦断了。”蔡邕低头一看,果真是第二根弦断了。他想,这可能是女儿偶然猜中的。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说:“既然你喜欢听琴,爸爸就再弹奏一曲。”蔡邕说吧,一面重新安上第二根琴弦,一面想,这次倒要试她一试。很快,悠扬的琴声又想了起来。蔡邕弹着,弹着,故意把第四根琴弦弄断了,他双手按住琴弦,急促地问道:“文姬,这次断的是第几根弦?”“第四根!”文姬不假思索地应声回答,因为琴曲中断,脸上还露出了惋惜的神情。蔡邕见女儿两次都说对了,感到又惊又喜,就招手叫女儿过来,一面抚摸着她的头,一面问道:“哪根琴弦断了,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文姬抬起头,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回答说:“您给我讲过,古人季札听了琴声,能判断一个国家的兴亡;师旷听了琴声能断定楚国要打败仗。女儿天天听您弹琴,难道哪根琴弦断了还听不出来吗?”蔡邕听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父亲的指导下,文姬学习越发勤奋,诗文琴技进步很快。今日事今日毕:王充博览群书通百家王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从小就特别喜爱学习,经常一个人坐在家里读书,不喜欢和小伙伴们一起出去玩耍。父亲见他一天总是这样,就奇怪地问:“充儿,你看小伙伴们在一起玩得多热闹啊!你怎么不去跟大家在一起玩儿呢?”王充一边看书,一边说:“他们不是上树逮鸟,就是爬高爬低的,我不喜欢!”“那你喜欢玩什么呢?”“我不喜欢玩儿,我只喜欢看书写字!”王充用稚嫩的声音说。王充8岁那年,父亲就送他进书馆去读书。有一回,老师给学生们讲《论语》和《尚书》这两部古书,并要求学生学完后要会背诵。后来,当老师讲完这两本书以后,才过了三天,老师就让王充背诵,结果王充一字不错地背了下来。老师听得又惊又喜,问他:“刚学完两本书,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王充认真地说:“老师,您讲一段我就背一段,您当天讲的书,我在当天就背会了。所以,您把这两本书讲完了,我也就把它们背下来了。”“当日事当日毕,真是个好孩子啊!”老师抚摸着他的头,由衷地称赞着。因为王充学习进步快,15岁的时候,他被送到当时首都洛阳的全国最高学府→→太学里学习。在那里,他遇到了当时著名的历史学家班彪。班老师知识渊博,讲课时,经常旁征博引,联系许多课外知识。这引起了王充极大的学习兴趣,为了弄清老师课堂上所讲的东西,他常常把老师提到的书名记下来,并想方设法找来读。就这样,他把太学里的书差不多都读便了。于是,他便开始把街上的书铺当成自己的书房,不管是隆冬严寒,还是刮风下雨,他每天都早早来到书铺,帮人家干点零活儿,然后自己读书。整天钻在里面,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地读。有的时候,他在书铺里一站就是一整天,连吃饭、休息,全都忘了。就这样,他读完了一家书铺的书,又跑到另一家书铺去读,几乎读遍街市上所有书铺里的书。王充就是靠着“今日事今日毕”的精神,学问一天天渊博起来。太学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夸说:“王充真是个博学多才的百家通呀!”后来,他终于成为了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戒骄戒躁:王献之锲而不舍学书法王献之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从小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书法。有一次,王羲之看见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他背后,突然伸手去抽他手中的毛笔,结果他因专心致志,握笔很牢,竟没被抽掉。父亲高兴地夸他:“我这个儿子以后一定有很大成绩。”小献之听到赞扬,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还有一次,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他挥笔便写,不一会儿,扇子上就出现了一行行漂亮的书法,正在他得意之时,一不小心,一滴墨从毛笔上掉落到了扇面上,把刚写好的字弄污了。他灵机一动,唰唰几笔,一头栩栩如生的小牛便出现在扇面上。这位朋友一看,直对他的书法绘画赞不绝口。渐渐地,献之觉得自己已经很了不起了。有一天,小献之悄悄地问母亲:“妈妈,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字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他急了,你要记住,什么时候你写完院子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小献之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五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拿给父亲看,心想,这回总该行了吧?谁知,父亲一边仔细看,一边不住地摇头。当看到一个“大”字时,父亲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儿满意的表情。只见父亲拿起笔,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个点儿,然后又把字稿全部退还给他。小献之心中不解,又把习字捧给母亲看,还说:“我又练了五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三天后指着“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我的孩子,你磨墨用完了三大缸水,只有这一个点儿想你父亲的字啊。”小献之听后,泄气地说:“照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练出个结果呢?”母亲鼓励他说:“孩子,只要下功夫练习,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小献之听完,坚定地点了点头,回去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直到练字用完了院子里的18大缸水。后来,他的字和他父亲一样,也达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被人们称为“二王”。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巧创学习条件晋代的时候,有个叫车胤的读书人,从小好学不倦。他的家境非常贫困,为了维持温饱,家里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此,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背诵诗文,但家里哪里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呢?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看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的夜空中显得那么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高兴地告诉妈妈,让妈妈给他用白色的绢缝了一只口袋。口袋缝好了,他马上就开始捉起了萤火虫。父亲看见他捉萤火虫,还往袋子里装,就问他说:“儿啊,你捉那么多萤火虫干什么呀?”他边捉边说:“我要让萤火虫帮我照明哩!”父亲听了他的话,觉得有点儿道理,就过来一起帮他捉。过了一会儿,口袋里已放进了几十只萤火虫,白色的口袋发出微弱的光芒,他把袋口扎住,找到一个树枝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也可勉强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捉一些来当做灯用。由于他聪明好学,后来终于取得了成功。晋代还有个叫孙康的读书人,家里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可是他觉得这样让时间白白跑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冬天的一个夜晚,他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屋里比平时亮了许多,顺着光线的方向,他把头转向窗户,发现光线原来是从窗户里溜进来的。他心里高兴极了,赶忙从床上爬起来,趴在窗户上往外一望,呀,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他想,这么好的光线我为什么不利用它来看书呢?想到这里,他的疲倦顿时全部消失了。他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花,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立即打开书,果然字迹清晰可见。他不顾寒冷,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搓搓手指,跑一跑步,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使得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他们这种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学习的过程,虽说艰苦,但他们能充分地利用自然创造学习条件,不正是一种学习的智慧吗?磨杵成针:李白读书持之以恒李白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5岁的时候,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古人的文章了。后来,他上学了,老师教的功课,他只消两三遍,就可以把书上的内容背得滚瓜烂熟。因此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有一天,老师正在上课,窗外的阳光照进教室,他脑子里竟然想起了金色鲤鱼的故事:“那些小鱼正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它们穿着金色的鳞片,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一定好看极了。”他开始陷入自己编织的梦幻世界里。还有一次,老师要大家读《老子》这本书,李白读着读着,不一会儿就觉得头脑发胀。这时,他想,要是回家玩儿一会儿,比读书好多了。于是,他趁老师不注意,就偷偷向家里跑去。回家的路上,他发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坐在溪边的一块石头旁,不停地磨着一根铁棒。老婆婆磨得非常认真,汗珠从她的额头上滚下,可她只是抬起手,用衣袖擦擦汗,又接着磨呀磨。李白看着这一切,心里非常好奇。于是他跑到老婆婆的身旁,轻轻地拉着老婆婆的衣角说:“婆婆,您磨这根铁棒干什么呀?”老婆婆一边专心地磨着,一边说:“我呀,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哩。”李白一听,看着那根铁棒,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粗的铁棒,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呢?”老婆婆转头看了看李白,见他一脸不相信的样子,就停下手中的活儿,对他说:“天下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哩!”听了老婆婆的话,李白明白了:读书也是一样,只要坚持不懈,即使再难的问题也能解决。从此,李白再也不逃学了,当他读书碰到困难时,他就会想起老婆婆说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话,重新鼓起勇气,努力学习。有一段时间,他为了专心读书,甚至搬到一所道观中去安心苦读。正是凭着这种精神,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他以后取得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人们把他称作“诗仙”。寻求秘诀:颜真卿拜师求学成名家颜真卿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之一。为了学习书法,颜真卿一开始向著名书法家褚遂良学习,字练到一定程度后,他总想找到一种练字的秘诀,老师告诉他说:“练字没有秘诀,如果说有,那就是勤奋。”他觉得老师说的这点儿大道理他都懂。他觉得,能写好字肯定有什么秘诀,为了找到这个秘诀,他拜赓著名的书法家张旭为师学习书法。张旭是当时最著名的大书法家,他精通各种字体,尤其擅长草书。颜真卿想:“张老师一定有许多写字的窍门,在他的指点下,自己很快就能一举成名。”但拜师以后,张旭却没有透露半点儿学习书法的秘诀。他只是给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字贴的特点,让颜真卿仔细临摹。有时候,他带着颜真卿去爬爬山,游游水,甚至去赶集、看戏,回家后又督促颜真卿练字。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就这么天天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他想:“什么时候老师才教书法的秘诀呢?”颜真卿心里非常着急,于是,他决定直接请老师讲学习书法的秘诀。一天,颜真卿发现老师心情不错,就壮着胆子对老师说:“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张旭一听,觉得他问得有点奇怪,就认真地告诉他说:“学习书法,一要‘工学’,即勤学苦练;二要‘领悟’,即从自然万象中接受启发。这些诀窍我不是已经多次告诉过你了吗?”颜真卿听了,这不是和褚遂良老师说的一样吗?他想,肯定是老师不愿传授秘诀,于是他又上前一步,向老师鞠躬行礼说:“老师说的‘工学’,‘领悟’,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还请老师传授我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张旭看着这个可爱的而又有点儿可气的学生,耐心地对他说:“我学习书法,有时是从公主与挑夫争路的过程中觉察了笔法之意,有时是从公孙大娘舞剑的姿态中学到了落笔的神韵,除了观察体悟自然,就是用心苦练,此外,我并没有什么诀窍。”接着他又给颜真卿讲了晋代书法家王羲之教儿子王献之练字的故事,最后严肃地说:“学习书法要说有什么‘诀窍’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学习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使颜真卿真正明白了学习的秘诀。从此,他塌下心来,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最终成为了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以马为师:韩干画马形神毕现韩干是唐代最善于画马的画家。他画的马,不仅外形逼真,而且情态神似。据说,唐朝天宝年间,唐玄宗有一匹最喜欢的名马,名字叫“照夜白”。为了使这匹骏马能长生不老,唐玄宗专门请韩干为这匹马作幅画。韩干用生动有力的线条,只寥寥数笔,那图中被栓在马桩上的照夜白身躯就雄俊矫健,昂首嘶鸣,奋蹄欲奔,神气十足,充满生命的活力,极具创作性。韩干画马画得这么好,他的本领是从哪学来的呢?韩干出身下层,当过酒店杂差。他擅画人物肖像,尤工画马。韩干一开始学曹霸的画法,后来又跟着名画家陈闳学画。天宝年间玄宗皇帝让韩干的老师陈闳进宫来画马,因韩干擅长绘画也被召入朝廷。据说,有一次,玄宗皇上看到韩干画的马跟他的老师画的不一样,就把他召来责问道:“韩爱卿,你跟陈老师学画马,为什么画的与老师画的不同呢?”韩干回答说:“皇上,我画马除了跟陈老师学习之外,还有自己更重要的老师。”玄宗一听问道:“你能广泛拜师学画,虚心向学,这很好,但不知你的那位师傅是哪位高人?韩干回答说:“皇上宫内马圈里的御马,都是我的教师呀。”玄宗皇帝听了他的话,再看看他画的马,越看越感到诧异。看着看着,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下可好了,我的这些俊马呀,可以长生不老了!”韩干听了玄宗对自己的赞扬,脸上露出了微笑。后来,韩干日夜不离马厩,仔细观察,细心揣摩,对着那些骏马写生,马的一举一动,都熟记于心。他的画马的方法,既继承了陈闳等人,又有所创新,有自己独到的技法。韩干画的马重在神似,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传说,唐朝德宗建中初年,曾经有个人牵着一匹马找马医说:“这匹马患了脚病,你要能治好,我愿意出2000钱报答你。”可是,这匹马的毛色骨相,这位兽医从来都没有见过。于是他就笑着说:“真马里面没有这样的。好像只有韩干画的那些马里才有啊!”马医请这匹马的主人牵马绕市门走一圈儿,马医跟在旁边,恰巧遇见了韩干从那边走来。马医赶快请韩干过来看,韩干一看,大为吃惊:“这匹马好像在哪见过啊!”他于是摸摸马身,好像腿有点瘸,仔细一看,原来是左边前蹄有伤。韩干心中很是奇怪。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画的一幅骏马图,果然左边前蹄子上有一点儿黑缺,才知道画上的马也通灵气啊!韩干画马,学习而不拘泥于现成的方法,画马而以马为师,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技法,这才是聪明学习的真谛呀!坚忍不拔:魏万千里寻师为学诗盛唐的时候,河南有个年轻人,名字叫魏万,非常喜欢诗歌。有一次,他在朋友家里看到了大诗人李白的几首诗,如获至宝,他马上兴高采烈地朗读起来。渐渐地,他完全陶醉在诗歌创造的优美意境之中。他想:“平时只听人们都说李白是诗仙,真是名不虚传呀!我一定要找到他,拜他为师。”后来,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朋友,朋友劝他说:“你的这种求学精神令人钦佩,可是,听说李白云游天下,行踪不定,恐怕你的愿望不容易实现。”魏万听了之后,坚定地说:“我就是找到天涯海角,也一定要拜他为师。”为了找到李白,魏万回家后,做好准备,就驾着马车踏上了寻师之路。他边走边打听,听说李白当时正在山东沙邱,他就赶到了那里,可是他一打听,不巧得很,李白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就到河南的梁园去了。魏万没有灰心,马上又驾车向梁园赶去。经过二十多天的长途跋涉,他终于来到了梁园。他按照路上打听来的地址,来到一个古色古香的庭院。从门口向里望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一面饮酒,一面读书。他想,这位老人应该就是李白了吧!他把衣帽整理了一下,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说道:“韩林大人,学生魏万请求指教。”老人一听,连忙站起来说:“小伙子,你认错人了,我不是李韩林,他昨天刚刚离开这里到吴越一带去了。”“啊……”魏万听了老人的话,心里怅然若失,好半天没说一句话。老人似乎看出魏万的来意,他摇摇头对魏万说:“孩子,李韩林到处游历,来去不定,吴越地方又那么大,你去哪里找他呀?我看你还是回去吧。”老人的一番安慰,并没有改变魏万寻师的决心,他坚定地对老人说:“谢谢您,老人家。我一定要找到李韩林,不找到他,我就永世不回家。”老人被魏万这种坚韧不拔的求学精神感动了,他略薇深思仂片刻,对他说:“孩子,李韩林临走的时候,说他打算先游吴地,后到越地,最后到广陵。你按这个路线寻找,也许会有希望找到。”魏万谢过老人的指点,立刻驾车南行,虽然千里迢迢,道路艰难,但他坚定不移,终于在广陵见到了李白。李白得知魏万因拜师学诗,先后走了五六千里路时,不由得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小伙子。于是,他把自己写诗的经验全部交给了魏万。在李白的帮助下,魏万进步很快,他写的《金陵酬韩林谛仙子》一诗,受到许多名家的赞扬。后来,李白还把自己的全部诗稿交与魏万,让他去编成集子。魏万坚韧不拔、千里寻师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敬佩呀!提要钩玄:韩愈提纲挈领抓重点韩愈是唐朝的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小时候父母双亡,由哥哥和嫂嫂抚养成人。他从小发愤读书,一天背诵好几千字。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悔于随。强调学习一定要勤奋。他在《讲学解》里又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意思是说,读书除勤奋外,还要写读书笔记,记读书笔记时一定要提出要点和关键,对于那些玄妙难懂的地方,必须要把它勾画出来,以便日后把它全部弄清。有一次,他阅读一本叫《褐冠子》的书。他用“提要钩玄法”作了如下的读书笔记:《褐冠子》十有九篇,其词杂黄老刑名。其《博选篇》,“四稽”“五至”之说当矣。使其人遇时,援其道而施于国家,功德岂少哉!称“贱生于无所用,中流失舟,一壶千金”者,余三读其辞而悲之。文字脱谬,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灭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意思是说,《褐冠子》这部书共有19篇,这部书的内容是兼有道家法法家学说。黄老就是道家,讲皇帝、老子的学说的;刑名就是法家。其中有一篇叫《博选篇》,里面提出“四稽”“五至”的学说非常恰当。“四稽”指出从四个方面考察,“五至”要达到五个要求,都是为治理国家打算的。韩愈认为他的学说很恰当,假使他被国君任用,用他的办法来治理国家,功效是不少的。又引了书中的话,说有的东西被看轻,由于没有利用它。比方一个大葫芦,大家看不起它。要是在大河中船翻了,抱个大葫芦就可以救命,这时候一个大葫芦就价值千金了。韩愈反复读这些话,引起了悲哀。书里用大葫芦来比人才,人才弃而不用,所以被看轻,韩愈因此悲哀。韩愈又改正书中的文字脱误,改正35个字,把颠倒的字钩过来的有三处,涂去的错字22个,旁边注明改正的字有12个。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韩愈的这篇“提要钩玄”,不仅摘记了书中的要点,而且还写出了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包括自己的感情。碰到其中精彩的话,不是看过就算,而是要反复读的。从全书的内容到精彩的篇章,到精彩的话都要考虑,直到对书中的错字都不放过。正是这种勤奋认真的读书态度,使得他后来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首。炼就推敲:贾岛吟安一字捻断数茎须贾岛是唐代著名苦吟诗人。有一天,他骑在驴子上摇头晃脑地做诗,右手还在空中反复坐着一推一敲的姿势。不巧,迎面撞上了办完公事回府的大诗人韩愈。当时有个规矩,朝廷官员外出,行人遇到必须回避。所以一见韩愈到来,街上行人都纷纷让路,只有贾岛因为专心致志地研究用“推”好还是用“敲”好,根本没有发现路上发生的一切。韩愈一看,这个书生模样的年轻人眼看就要与自己撞上了,却丝毫没有躲避的样子,就让随从人员把那人拿下问罪。“见了本大人,你为什么不回避呀?”韩愈生气地问。贾岛这才仿佛从梦中醒来,眨了眨眼睛,忙向韩愈行礼说:“晚生刚才正在做诗,有两个字难以选定,因为心思都用在这两个字上,才忘了回避,因此冒犯大人。”一听做诗,韩愈转怒为喜,忙问:“你在作什么诗?哪两个字难定?”贾岛赶紧把诗念了一遍说:“就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我想用‘敲’字,又觉不妥。反复思索,一时决断不下。”韩愈听了点点头,一边有节奏地诵读着诗句,一边用手作“推门”和“敲门”的姿势,他用心琢磨了一会儿,大声说“我看还是‘敲’字好。”“为什么呢?请大人赐教。”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和尚月夜访友人的情景。和尚去的时候已经是夜晚,门自然是关闭的,怎么能推门就进去呢?‘推’不合情理。而且,敲字响亮,在静悄悄的月夜,突然想起敲门声,惊动了栖息在树上的鸟儿,静中有动,意境优美。”韩愈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见解。“大人,您说得太好了。”贾岛非常佩服。韩愈见眼前的年轻人又好学又谦虚,不由得盘问起来,才知他叫贾岛,是来京参加考试的。他爱惜贾岛的人才,让他一同回府去。这样,贾岛成了韩愈的学生和朋友,经常一起讨论文学上的问题。后来,贾岛也成为一个有名的诗人。开卷有益:宋太宗勤于读书宋太宗赵匡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当皇帝后,消灭了各地割据政权,完成了统一全国的任务。宋太宗统一全国后,立志弘扬传统文化,下令整理各种古籍。同时,又重视各种古代文化资料的收集。在太平兴国年间(976 983),下令编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三大类书,从而为保存和发扬我国的文化传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太平御览》是由文臣李防等人编写的一部规模宏大的分类百科全书。因这部书是宋太平兴国年间编成的,故定名为《太平总类》。这部书收集摘录了1600多种古籍的重要内容,分类归成55门,全书共1000卷,是一部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可以说它是北宋以前文化知识的总汇。宋太宗对这部书的编辑工作非常重视,规定自己每天要亲自阅读三卷,一年后全部看完,因而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兴国年间皇帝亲自阅读过的书。有时,如果因为国事繁忙而耽搁了阅读,他只要一有闲时间就会补上。当时,朝中大臣看宋太宗每天要处理那么多国家大事,还要去花许多精力阅读这么一部巨著,都觉得皇帝太辛苦了,就去劝他少看些,以免过度劳神。可是,宋太宗却回答说:“我很喜欢读书,只要打开书本,总会有好处的。况且我并不觉得劳神。”宋太宗由于每天阅读三卷《太平御览》,学问十分渊博,处理国家大事也十分得心应手。他不仅自己勤于读书,还经常建议大臣读书。宰相赵普年轻时熟悉官吏应处理的日常事务,但他学问不多,等到做了宰相,宋太祖常那读书这件事劝他。赵普晚年读书勤奋,每次退朝后回到自己的住宅,就关上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整天整夜地读。到了第二天,办理政务时,处理果断很快。有一次,他对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组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果然发现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佳话便流传至今。当时的大臣们见皇帝如此勤奋读书,也纷纷努力读书,所以当时读书的风气很盛。三多三上:欧阳修散文领一代风骚欧阳修庐陵(江西永丰)人,是我国北宋的文坛泰斗,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宋六大家”之首,他在诗、词、散文、历史著述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是怎么取得这些成就的呢?欧阳修4岁时,父亲欧阳观不幸病逝,他没有为妻儿留下任何财产。母亲郑氏带着一儿一女,生活相当艰难。有一天,欧阳修看见村里的其他孩子能上学念书,非常羡慕,他回家对母亲说:“妈妈,送我去读书吧,我要认字……”母亲看着他,说:“好孩子,妈妈教你认字好不好?”听说能认字,他高兴地跳起来。由于家中贫困,买不起纸和笔,母亲便在离长江不远的一条小河旁,用河边的芦苇杆当笔,把沙子地摊平当做纸,教欧阳修学习写字。妈妈每教一个字,他都反复诵读,一笔一画,都牢记在心。春天去了,秋天来了,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暑天,他都坚持学习,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就这样,两年后,他已认识了2000多字,已经能自己读书了。很快,家藏书籍就被他读完了,家里没有钱买书,欧阳修就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去一个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废纸堆里发现一本旧书,他拿起一看,原来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于是他就请求主人把这本书借给他,主人被他的这种好学的精神感动了,就把这本书送给了他。他把书带回家里细细阅读,顿时,被韩愈深厚雄博的文笔折服,一口气读到深夜,忘了吃饭,也忘了睡觉。从此,他有意效仿韩愈的文章,学习古文写作。由于他学习一丝不苟,10多岁时,他的文章已相当老练,连成年人也自愧不如。人家问他学习的诀窍,他说:“学习要靠三多,即多看,多做多思考。”欧阳修做官以后,他是怎么读书写作的。他说,他是利用了“三上”:枕上,厕上,马上。也就是说,他利用睡觉的时候、上厕所的时候、骑马走路的时候来读书写作的。欧阳修正是靠了这“三多”、“三上”,才能在宋代文坛上独领风骚。八面受敌:苏东坡个个击破苏轼,号东坡居士,是北宋大文学家。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据说他在自己的书房外贴了一副对联:“发愤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世上书。”经过刻苦读书学习,他以散文著称,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创作的豪放词改变了宋代的词风,他的书法名列宋代四大家的首位,他还精通音乐等,成为了一位真正的博学多才的人。那么,苏轼是如何读书的呢?有一次,苏东坡读《汉书》,大约读了好多遍才读完。他阅读的时候,把《汉书》按照一定的内容进行分类,比如政治、人物、地理、官制、兵法、经济等类,每次阅读一遍,他就集中精力专门阅读一个专题,研究一个问题。这样,等读过若干遍以后,他就对全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了。后来,有个名叫王庠的读书人,想参加科举考试,于是他就写信向苏轼请教读书方法。苏轼接到他的信,就给他回信说:“少年为学者,每一书,皆作数遍尽之。书之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尽取,但得其所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之兴亡之乱、圣贤作用,且只以此意求之,勿生余念。又别作一次,求实迹故实,典章文物之类,亦如之他皆仿此。此虽似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年轻人读书,每读一本书,都应该分作几遍把它读完。书籍丰富的内容就像大海一样,各式各样的内容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但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将书上所有的东西都学得到,只能学得到自己所需要的部分。所以,凡是有助于读书的人,每次读书,都必须集中学习一个问题。比如,如果你想研究历代王朝的兴盛、灭亡,天下太平、战乱,以及贤明的国君、聪明正直的大臣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那你就可以只集中阅读相关内容,专题研究这个问题,不要再想研究别的什么问题了。又如,再一次读书的时候,你想考察史实古迹,典章制度,文化事务,仍然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也参照这样的方法。这种读书方法看似愚笨,但是到你学习取得成就的时候,就好像敌人从八个方向进攻你,你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打败了敌人的进攻一样,这是那些广泛地涉猎却没有深入研读的人们所无法攀比的。苏轼这种将研究对象分为若干个方面,采取各个击破,然后得出全面结论的学习方法,的确是一种高明的读书和研究问题的方法。讨论切磋:黄庭坚学识渊博学业精进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黄庶是一位诗人,作诗学杜甫,著有《伐檀集》。舅舅李常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苏轼曾为他的藏书作过记。他写诗也学杜甫。他们的文学活动对庭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庭坚5岁时,就已经会背诵五经。有一次,他问老师:“人们都讲六经,为什么你只教我读五经呢?”老师觉得他一个小孩子,说了他也不明白,于是就随口答道:“《春秋》不必读。”庭坚听了觉得奇怪,心里说:“既然是经,怎么能不读呢?”于是,他找来一本《春秋》,用了10天就一字不落地把书给背下来了。有时,舅舅来家里,常常随意抽取书架上的书考问他的学问,他都能对答如流。但不幸的是,在黄庭坚10几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后来,15岁的庭坚跟着舅舅去淮南游学,认识了许多文人雅士,互相切磋学问,学业日益精进。一次,诗人孙觉与王平甫争论杜甫《北征》诗与韩愈《南山》诗哪一首写得更好,孙觉认为《北征》写得比《南山》好,王平甫则认为《南山》比《北征》写得好,两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说服不了谁。正巧庭坚也在座,听他们争论不休,就对他们说:“两位前辈说的各有道理。请听我说一句:如果从诗的形式的工巧上说,《北征》不及《南山》;如果说从继承古代诗歌风雅的优秀传统,表现一个时代的社会现实方面讲,那就不能不提到《北征》这首诗,而《南山》不提也无妨”这一席话说得两位前辈心服口服。又一次,他遇到了散文家曾巩,两个人一起讨论学问。曾巩说:“司马迁的文章’学习《庄子》,班固的文章学习《左转》。司马迁、班固文章的优劣也就是《庄子》、《左转》两书的优劣。”黄庭坚听了曾巩的话,觉得这样的评价不客观,于是他说:“司马迁文章学习《庄子》,已达到《庄子》一书的精妙之处;班固的文章学习《左传》,却尚未达到它的妙处。但《庄子》用寓言故事说理,文章写得如天马行空;而《左传》以记录史实为主,文章的格调并不低于《庄子》,可见《左传》的行文方式更难。因此,司马迁、班固的文章并不能完全与《庄子》、《左传》等同起来。”曾巩认为庭坚的见解很有道理。黄庭坚就是这样,在与亲友的互相讨论切磋中,使自己的学业日益进步的。胸有成竹:文同画竹不打草稿北宋时候,有一个以画竹子著名的画家,他的名字叫文同。他很喜欢竹子,经常在竹林中散步,仔细观察竹子生长的情况、树叶伸展的姿态、竹笋成长的细节以及在四季中的变化。他对竹子非常熟悉,闭上眼都能想出竹子的样子,一有时间就在家里画竹。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远近闻名许多人千里迢迢地赶来请他画竹。为了画好竹子,文同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仔细观察。三伏天气,骄阳似火,文同照样跑到竹林里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只见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每节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从他的脸上流下来,湿透了他的衣衫,他也顾不上擦一擦。有一回,天空突然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里跑去。当时,坐在家里的文同,却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径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跑出大门,瓢泼大雨就哗哗地下起来了。文同一心要观察风雨当中的竹子,顾不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衣襟,爬上山坡,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经过细心地观察,他把竹子在风雨中的姿态全都记在了心头。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进行细微地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特点;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样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晁补之是文同的知心朋友,常和文同喝酒赏竹,最爱看他画竹。有一位年轻人想向文同学习画竹,先向晁补之请教文同画竹的秘诀,晁补之说:“当他画竹时,心里面已经有竹的影子了,这就是他独到的地方。”勤奋记诵:司马光警枕醒己发愤著《通鉴》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山西)人。他小时候就勤奋好学。7岁的时候,听老师讲《左传》,他聚精会神地听讲,把老师讲的知识记得很牢。回到家中,家里人问起他学习的内容,他能复述得头头是道,丝毫不差。他小时候与哥哥弟弟们一起读书。每次老师讲完新课,哥哥弟弟们读一会儿,便一个个扔下书本,溜到院子里玩儿去了。只有司马光坚持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直到能把书一字不差地背诵。因为只有能够背诵,才能利用一切空闲时间,比如骑马赶路的时候,或者半夜里不能入睡的时候,一面默诵字句,一面思考它的含义。这样才可以收获大,进步快。”后来,司马光做了官,仍然坚持刻苦学习。他怕自己在读书困倦的时候,睡得太死不知道醒来,就特意制作了一个圆木枕头。因为枕头是圆的,容易滚动,只有一翻身,或者头稍微一动,枕头就会落到地上,脑袋就会落到床板上,从而立即惊醒。这样,他就可以起来继续读书了。他还给这种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做“警枕”。在他的辛勤努力下,他和助手们用了19年的时间,写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除稿几百卷,稿上竟没有一个草字。全书修改完成后,在洛阳存放的未用的残稿,就堆满了两屋子。司马光靠博学强记,勤奋好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与司马迁齐名的历史学家。被称为“史界二司马”。他的成功说明,背诵重要的文章和书籍,是积累知识和取得成功的基础。识入知出:陈善读以致用陈善是南宋著名学者,福建罗源县人。《扪虱新话》是陈善的一部传世之作,是一部对宋以后历代文坛颇具影响的作品,陈善在《扪虱新话》中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础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维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一定要知道进入和走出书本的方法。刚开始读书时,应当想办法读进书里,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读完以后,就应当从书中跳出来。读书时能够觉得内容亲切,越读越想读,这就是进入书中的方法;读完书,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跳出书本的方法。如果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也就是说不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艺术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读进去,那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那就要“死在言下”了,也就是说,自己的思想被书本束缚住了,成了书奴、书呆子。只有既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陈善说他常常谈论古代诗歌的时候,总认为陶渊明、韩愈、杜甫等人的诗歌都是凭借声韵取胜的。有一天,他在山路上遇见了朋友林谇,他就请林谇与自己一同回家。晚上他们聊天儿的时候,又谈到了这个话题。林谇说:“诗歌有格调有声韵的区别,因此不同的作家的诗歌自然就不同。比如渊明的诗,就是格调高的那一种,谢灵运“池溏春草”的诗句,就是因声韵显得美。格调高的诗歌好似梅花,声韵美的诗歌似海棠花。想要在声韵上追求美比较容易,想要诗歌的格调高就难了。”他当时听了以后,突然觉得自己有所明白了。这是陈善与友人交流学习体会的一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他读书有入有出。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陈善的“出入读书法”,既要求人们读书认真钻研,消化吸收书中营养,又要求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这对我们的读书是很有启发的。七录七焚:张溥读书传佳话张溥,字天如,太仓人。张溥小时候就刻苦自励,勤奋好学。每次他读书的时候,一定要亲手抄写,抄完一遍,他就朗诵一遍,然后把抄好的内容放在火上烧掉。然后再抄一遍,再朗读一遍,再把抄写的内容烧掉。像这样,每本书他都要抄写六七遍,直到完全记下来才算结束。天长日久,他右手握毛笔写字的地方,手指手掌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他的手被冻得裂了口,疼痛难忍,每天用热水洗好几次,但他仍然坚持不懈。他还因此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后来因为葬亲,他向朝廷请假回到家乡。在这期间,他坚持把读书当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酷暑炎夏,他都从不间断。张溥勤奋读书,不但获得了丰富的知识,而且他善于思考,才思敏捷。因此,他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写得很快。凡是四方有人请他写文章,他都不用打草稿,当着客人的面,拿起笔就写,不一会儿功夫,就写好了,因此他明高一时。正由于他读书七录七焚,刻苦用功,博览群书,所以,他后来终于成为一个大学问家。张溥在短暂的一生中,将全部的心血都献给了我国古代的学术研究,著述3000多卷,涉及文,史,经学各个学科;他还精通诗词,尤其擅长散文、时论的写作,可以说,张溥是明代文坛上的一位巨匠。蕉影漆盘:怀素创造学习成就草书圣手怀素(725—785),俗姓钱,字藏真,长沙人,唐代著名书法家、草书圣手。古人说他的草书,“援毫掣电,随手万变”,“如壮士拔剑,神采动人。”那么怀素是怎么学习练字的呢?怀素小时候家里很穷,幼年时就出家当了和尚,诵经坐祥之余,他对练字产生了兴趣。刚开始时,他常常因为买不起纸张而苦恼。有一天,他到岳麓山游玩,看见山坡上种着许多芭蕉。那芭蕉叶子又宽又大,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着。看着这又宽又大的芭蕉叶,他心里突发奇想:“我要是能用这些芭蕉叶代替纸,不是又省钱又可以练字吗?”想到这里,他高兴极了。他急忙采摘了一些芭蕉叶,回到住处就开始练了起来。这些芭蕉叶子书定起来十分流畅,他为自己的发现而得意。从此,他经常白天到岳麓山采摘芭蕉叶,晚上回来练习书法。可是,岳麓山离他住的寺院太远了,往返一次就是几十里山路,背一次芭蕉叶不到一晚就用完了。于是怀素想,要是自己在寺里种一些芭蕉,那该多好呀!于是,他就在寺前开出一块穿地,种上芭蕉,后来芭蕉越来越多,据说有1万多株呢。不久,芭蕉就长大了,到了叶子可以采摘的时候,他高兴地采摘芭蕉叶用来练字,屋里屋外到处都堆满了写过的芭蕉叶。由于怀素没日没夜地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他想了个办法,干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练习。即使如此,没过几个月,所有的芭蕉叶子也都被他写上了字。芭蕉叶子用完了,再用什么练字呢?怀素天天为这个事而犯愁。有一天,他看见寺里的木工正在刨木板,他突然产生了灵感:“要是我找一块木板,把它刨平后在上面写字,写满擦去,擦完再写,该多好啊!”于是他又在木板上涂上白漆书写。由于他勤学精研,天长日久,木板都被磨透了,秃笔堆积成冡。怀素就是这样,创造性地红练习书法,终于能够“运笔迅速,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唐代大诗人李白说他:“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由专到博:王冕学画触类能旁通明朝时候,浙江诸暨地方出了一个自学成才的著名画家,他的名字叫王冕。王冕小时候家里很穷,虽然只上过几年学,父亲就让他去给村里的有钱人家放牛了,但他却非常喜欢读书。王冕常常在村旁的一个湖边上放牛,那里水草丰美,绿树成阴。有一年初夏的一天傍晚,王冕在湖边放牛时,忽然下起一阵大雨,一会儿雨停了,太阳透过白云的缝隙,露出一抹阳光,照得满湖通红。特别是湖里的荷花上清露滴滴,更显得格外鲜艳,荷叶上的水珠,在微风的吹拂下,如珍珠般嬉戏,王冕简直看呆了。“这是一幅多么漂亮的水彩画呀!”王冕心里想,“要是能把这幅景象画下来,该多好啊!可惜我不会画画。”他接着想:“俗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呢,我为什么不自己学画画呢?对,我就先学着画荷花吧!”他一边想,一边就找来树枝在湖边画了起来。从此,王冕不论早晚、不论刮风下雨,都对荷花进行仔细观察。后来,他又攒了钱,托人去城里稍回些画画儿的笔墨纸张等,学起画来。起初,王冕画荷花荷叶,总是画不好,可他并不灰心。他一边画,一边对着荷花仔细地琢磨。就这样,几年之后,他终于不荷花画得跟湖里长出来的一样了。后来,他又创造性地直接用颜色或墨汁画荷花,而不用线条勾画荷花的轮廓,被人们称为“没骨花卉”。王冕画荷花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了当地知名的画家。由于从小放牛,经常与牛生活在一起,王冕对牛的生活习性非常熟悉,因此,他又学起画牛来。由于有了画荷花的功夫,再加上对牛特别了解,没用多长时间,他就把牛画得又快又好。后来,他融类旁通,又学会了画山水,画人物,而且到后来,不论画什么东西,他都画得很好。约取实得:叶奕绳积小流而成江海叶奕绳是明末清初文学家。他小时候生性迟钝,记忆力非常差,读起书来往往是如过眼烟云,前面的内容刚读完了,读到后边时就把前面刚读过的忘光了。不过,叶奕绳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天资较差而沉沦,反而是更加奋发苦读,并创造性地想出了一个“约取”而“实得”的读书方法。他是如何“约取实得”的呢?为了克服自己先天资质不足的缺陷,叶奕绳每读一本书的时候,就把凡是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是格言、警句,都用纸片抄录下来,认认真真地诵读10几遍,然后再把它们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他每天多的时候抄上10几段,少的时候也要抄六七段。每当他读书读得累了,需要休息一会儿的时候,他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一边踱步,一边重读墙上贴的那些纸片。每天,他都要把墙壁上的纸片读三五次,直到把它们读得滚瓜烂熟,一字不落才停止等到四面墙壁都贴满了,他就把过去所贴的纸片取下并收藏起来,然后再把当日新抄的纸片贴上去,填补墙壁上的空白。就这样,随取随补。从不间断,一年下来,他用这种方法,起码可以积累3000多段精彩的文字。数年之后,他肚子里的“墨水”就很可观了。由于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积累,他写起文章来便“便下笔如有神”了。后来,叶奕绳竟成了一名学识渊博,文采横溢、擅长戏曲的著名文学家。他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说:“不如予只约取而实得也。”意思是读起书来,与其浮光掠影,一无所获,还不如像我这样每天记一点儿,看起来似乎学到的知识不算太多,但是日积月累,到时候实际收获得却也不少哩!自督读书:顾炎武日积月累著成《日知录》顾炎武(1613 1682年),字宁人,因为他的家乡有个亭林湖,后世学者又称他为“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他一生誓不与清朝政府合作,致力于著述,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家”。《日知录》是顾炎武“考察古书有了心得体会,并把这些体会随时记成读书笔记,时间长了,将这些笔记进行分类整理而编成的书”。书名出自《论语.子张篇》。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望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意思是说一个人每天都知道自己哪些知识没有学会,每个月都不要忘记自己应该能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称喜欢学习了。顾炎武取“日知”二字作书名,反映了他深爱学习的志趣。顾炎武没有一天不读书,没有一天不抄书。有时朋友们来到他家做客,整天地喝酒玩乐来消磨时光,他对这种情形感到厌烦。客人走后,他总是叹口气说:“可惜又是一天白白过了。”顾炎武自幼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读书方法:首先,他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一遍,即使读《资治通鉴》时也是如此。当他读完一部书的时候,这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编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一边自己默诵,一边请人朗读,如果发现差异,就立刻查对原文,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顾炎武从小读书时,只要有心得就把它记下来。如果发现书里面有错误,他都要反复考察,予以纠正。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整理自己的笔记。有时,整理自己的心得笔记时,只要发现古人已经有了同样的认识,他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个认识删掉。就这样,他经过30年的日积月累,终于编成了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哲学、宗教、历史、法律、经学、文学、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广阔领域的《日知录》。这本书及顾炎武的治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梁启超说:“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人。”四个不怕:梅文鼎成人一代宗师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1633年3月16日出生在安徽宣城,是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17世纪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是我国承前启后的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大家,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孝和同称为世界科学巨擘。梅文鼎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他自幼聪颖,受家学熏陶,9岁熟读《五经》,精通史事,有“神童”之称。等到长大后,他酷爱读书,博览多通,尤其喜欢历法和数学。有人把他的读书方法,总结为四个不怕:一是不怕难。遇到难懂的地方,他从不绕开,越难越去钻研。他读书遇到难读懂的地方,一定要探求出其中的道理文才罢休。常常为了弄懂天文学书上的一个难点而废寝忘食。二是不怕烦。他所读数学书,大都是流传很久的、残破不全的本子,读起来往往是后语不接前言,非常麻烦。但梅文鼎总是耐心地设法抄写,凑成完整的本子。有时这本书与那本书有不同之处,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总要把它考证得清清楚楚,然后用通俗的语言写下来,以便后人能够读懂。三是不怕苦。他读书很勤奋,有一个叫刘辉祖的人曾经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对梅文鼎的学习情况最了解,他说:“每天夜里鼓楼上已经打四更了,梅文鼎还在灯下读书。开刚蒙蒙亮,他又起床读书了。”四是不怕丢面子。梅文鼎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记在本子上。出门时,他就带上这个本子,只要遇到懂数学的人,就虚心请教,哪怕是年轻的学生,他也不耻下问。梅文鼎的“四不怕”精神,使他开创了我国近代数学研究和天文学研究的先河,成为了一代宗师。他的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呀!(未完待续)第20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最勤奋的102个学习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十个学霸的故事 让你一次看个够!

十个学霸的故事 让你一次看个够!

德普,知识,老师,冯春,小普,唐俊,张语桐,徐笑,王辛,蓝虹,故事,原因,主任,全班,同学们,孩子,德育,时候,真相,进步,一种是,万圣,体艺,吴雨,杨佳,能学,责任编辑,中一路,作业,习惯

2020-07-05 #故事阅读

十个学霸的故事 让你一次看个够!

十个学霸的故事 让你一次看个够!

德普,知识,老师,冯春,小普,唐俊,张语桐,徐笑,王辛,蓝虹,故事,原因,主任,全班,同学们,孩子,德育,时候,真相,进步,一种是,万圣,体艺,吴雨,杨佳,能学,责任编辑,中一路,作业,习惯

2013-10-23 #小故事

5个学霸故事分享 读完以后热泪盈眶!

5个学霸故事分享 读完以后热泪盈眶!

原文,出处,学业,轮椅,阳光,北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严格要求,众望,力量,机会,宿舍,故事,爱情,父母,苦难,不懂得,合作分享,学霸们,对自己,美好的明天,选择坚强,魏春,舍生,好朋友,十堰,一生,一团糟,一口气

2016-09-25 #长篇故事

黄景瑜妹妹逆袭!有个学霸同桌刺激 是什么体验?

黄景瑜妹妹逆袭!有个学霸同桌刺激 是什么体验?

中考,宋洛,老师,关怀,叛逆,黄景,个性,内心,哥哥,女孩,成绩,缺失,最后都,爱学习,迪丽热巴,奥利,热巴,次比,有钱人家,还可以,亲情,事件,主流,事情,双亲,兴趣,优点,全国,功劳,剧中

2008-03-19 #小故事

分享几个学琴的故事 聊聊钢琴 音乐和孩子的成长

分享几个学琴的故事 聊聊钢琴 音乐和孩子的成长

老师,专业,父母,钢琴,教育,技术,时候,练琴,好的,一代人,叨叨,女儿,小学,小时,建议,用心,音乐,全面发展,对孩子,很幸运,想办法,音乐老师,音乐学院,史哲,哈农,车尔尼,一直以来,魔都,小时候,外公

2020-06-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分享几个学琴的故事 聊聊钢琴 音乐和孩子的成长

分享几个学琴的故事 聊聊钢琴 音乐和孩子的成长

老师,专业,父母,钢琴,教育,技术,时候,练琴,好的,一代人,叨叨,女儿,小学,小时,建议,用心,音乐,全面发展,对孩子,很幸运,想办法,音乐老师,音乐学院,史哲,哈农,车尔尼,一直以来,魔都,小时候,外公

2007-12-12 #故事大全

分享几个学琴的故事 聊聊钢琴 音乐和孩子的成长

分享几个学琴的故事 聊聊钢琴 音乐和孩子的成长

老师,专业,父母,钢琴,教育,技术,时候,练琴,好的,一代人,叨叨,女儿,小学,小时,建议,用心,音乐,全面发展,对孩子,很幸运,想办法,音乐老师,音乐学院,史哲,哈农,车尔尼,一直以来,魔都,小时候,外公

2014-01-08 #故事会在线阅读

图片『故事会向』见证四个学霸的诞生笔记本吧

图片『故事会向』见证四个学霸的诞生笔记本吧

室友,楼主,电脑,疑似,每天晚上,个人,价格,大神,征求意见,小白,性能,系统,违规,十月一,买电脑,最喜欢,在爽,明白了

2020-07-16 #长篇故事

原来曾国藩也是个学渣!小偷都比他背书快!

原来曾国藩也是个学渣!小偷都比他背书快!

曾国藩,道光,会试,会馆,小时候,记忆力,贼人,长沙,中试,刘蓉,凯文,恩科,欧阳,郭嵩焘,责任编辑,岳麓书院,小偷,复读生,中举,举人,北京,仕途,代名,同乡,大员,奇才,天赋,太笨,实体,学校

2020-03-0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