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

时间:2020-06-20

写财务故事的传记

提示:本文共有 589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写道:“切勿过于怨叹,人类中最优秀的和你们同在。汲取他们的勇气作我们的养料吧!”

1. 《沈从文晚年口述》 前半生写作,后半生治学,易代之际由“写作”入“治学”的角色转型;本书另附有沈先生晚年讲座录音五段。

从文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不喜欢表现自己,可是我和他接触较多,就看出他身上有不少发光的东西。不仅有很高的才华,他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巴 金

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就是回到故乡。

——黄永玉

不折不从,亦慈亦让。

——张充和

1949年以后,沈先生离开高校去了历史博物馆,一待几十年,心甘情愿做一名说明员,而且“深深觉得生命没有白过”。

他年轻时就喜欢收集文物,到博物馆后充分借助展览的便利,更是见识了不少文物珍品,他认为“要懂历史,离开文物就没法子说懂历史”,他相信“按照旧的方式,以文献为主来研究文化史,能做的有限。放下这个东西,从文物制度来搞问题,可搞的恐怕就特别多了”

正是凭借这种理念,他与助手们经年累月历尽艰辛,编纂成《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成为传世的经典之作。

本书由沈先生晚年的重要助手王亚蓉编著,分为晚年口述、后学追忆、工作信函三部分。本次增订另补入两篇极有分量的最新回忆文章,由沈先生助手王亚蓉、李之檀和出版家陈万雄追述《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撰写与出版过程。

2.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追问人生的价值,为灵魂清点行囊。

杨绛九十六岁开始讨论哲学,所讨论的是人生最根本的问题,同时是她自己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她是在为一件最重大的事情做准备。走到人生边上,她要想明白留在身后的是什么,前面等着她的又是什么。这便是本书的两大主题: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她的心态和文字依然平和,平和中却有一种令人钦佩的勇敢和敏锐。

——周国平《人生边上的智慧》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杨绛

“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钱钟书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3. 《赵元任早年自传》 “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一;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

“赵元任可以称为中国第一代语言学家,我学语言学是跟他学的,我后来到法国去,也是受他的影响。”

——王力

一是他以现代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给中国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二是他给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吕叔湘

“赵元任,赵元任,在我青少年时代,到处都是赵元任的影子。”

——陈原

赵元任留学第一年自制的贺卡

《赵元任早年自传》是元任先生的一本小书,记述他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经历,不作总结,不讲感悟,纯是生活的实录,又常常夹以有趣的故事和俏皮话,读来妙趣横生。本书虽只记叙了其部分的人生,却生动反映出这位语言学家多方面的天分:对语言的兴趣,对声音的敏感,对音律的兴味,以及由此生发的研究精神——这些都隐约导出了未来学问家的路径。

延伸阅读:

《赵元任年谱》研究赵元任的思想及其形成对于研究如何对待西方思想、如何利用传统资源可以起到一个典范的作用,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语言学的范围,同时展示此书在这方面珍贵的历史史料价值。

4. 《林纾家书》 林纾身处中西文化之间,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

林纾最早引进英国批判现实主义。

在我国小说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专为下等社会写照”、“专意为家常之言”等命题。

林纾的译介对“后来的新文学巨子”是一种“启蒙教育”。

吾老矣,一切看破,惟教子之心甚热如火。汝累累不听吾言,而吾心亦未尝一刻灰冷。可见父母爱子,匪所不至。

——林纾

出于体现林纾修改用心与笔意的考虑,编注者夏晓红老师尽可能恢复、补录了被圈改的文字:

本书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5. 《往事偶记》 “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的人生自述;“以一个学者的眼光,记录下了其所亲历的大时代。”

梅贻琦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到后来,梅先生甚至认为“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们搬凳子的。”

陈岱孙是教授治校体制创立、运行的关键人物,是梅校长最得力的助手。

陈岱孙是大家公推出来的“群主”。因为他处事公正严谨,思虑细致周密,从清华到西南联大一直都是主事者,威望甚高,年纪轻轻就被尊为“岱老”。

记得孩时吃丸药,常常喜欢把外面的糖壳先吃掉,尝一尝里边的苦味。久住在都市中,常感觉得我们沿海省市所谓物质文明,不过像丸药的糖壳,实在的生活是要在这糖壳底下去体尝。

书总是要读的。人类的进化赖于知识的积累;而知识则主要借书而传递。“读书无用论”是一个大骗局;再不能让人们有日回顾”恨不十年读书”了。

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的随笔集。平实的笔触间,回忆其少年求学、归国治学的经历,以及与梅贻琦、叶企孙、金岳霖、周培源等诸位同道好友的往来;更以一个学者的眼光,记录下了其所亲历的大时代,其中关于私塾与专读生制度、教授治校制度以及西南联大的诸多回忆,多有不同于人文学者的客观描述与理性观察,独具价值。

6.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李济治学生涯琐记》(修订本) 李济先生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科学考古思想的人,也是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考古学者。

近代的学术工作大半都是集体的。每一件有益思想的发展,固然靠天才的领悟和推动,更要紧的是集体合作的实验、找证据以及复勘。只有在这类的气氛中,现代学术才有扎根生苗的希望。

——李济

李济(1896 1979),著名考古学家。清华学校毕业后留美,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后任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晚年兼任所长多年)。李济先生领导的田野工作,以西阴村、城子崖和殷墟之发掘最为著名,其成果获得全球学界的极大关注。

1925年冬摄于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

前排右起:赵元任 梁启超 王国维 李济

李济主持领导的西阴村、城子崖和殷墟的发掘,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本书是李济先生哲嗣李光谟的追忆文集,借助大量照片、档案和考订文章,展现了父亲丰富曲折的治学生涯。

7. 《传奇王阳明》 明代的思想巨匠,精通儒、释、道,创立“心学”,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其思想影响了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孙中山等众多后世名人。

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黄宗羲

他在近代学术界中,极具伟大,军事上、政治上,多有很大的勋业。阳明是一位豪杰之士,他的学术像打药针一般令人兴奋,所以能做五百年道学结束,吐很大光芒。

——梁启超

明之中叶王阳明出,中兴陆学,而思想界之气象又一新焉。

——蔡元培

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

——钱穆

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为“真三不朽”,实现了古今圣贤的人格理想;

然而,他的一生却是满地荆棘,充满艰辛曲折,坎坷无限……

本书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座《传奇王阳明》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作者董平教授,系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董平教授认为,历史人物与事件之所以永远有它的魅力,正在于历史的意义总是具有当代性。他力图带领读者,从王阳明不平凡的生活事迹之中,领略他博大的胸怀与深邃的思想,感悟他坦荡的胸襟与光明峻伟的人格,以使我们自己生命境界的提升获得某种有益的精神启迪。"

8. 《万历兴亡录》明之亡,实亡于万历?明神宗万历皇帝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明代历史中以万历纪元的时间,持续近48年之久,却又创造了二十八年不上朝的纪录。

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奋发图强,中间十年由勤变懒,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

——白寿彝

总的来说,万历即位以后的第一个十年,即从1572年到1582年,为本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的十年。北方的“虏患”已不再发生,东南的倭患也已绝迹。承平日久,国家的府库随之而日见充实。

——黄仁宇

神宗亲政以后,独揽大权,怠于政事而耽于享乐,日益挥霍侈靡,不知遏止。

——范文澜

万历年间,陷于内耗的明朝一次次错过了重新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机会,失去了改变自己、净化自己的原动力,社会在不断开放,路却越走越窄,最终滑向了毁灭的深渊。

有感于此,学界曾有观点认为:明之亡,实亡于万历。

那么万历皇帝真能背负如此骂名吗?

在兴与亡的叹息间,我们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方志远教授,一位历史学的守望者,在史书中触摸这个苦难民族灵魂的最深处。本书是江西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方志远二度携手《百家讲坛》之作。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同探寻明代万历一朝的兴与亡,得与失。

9. 《囚徒天子光绪皇帝》 光绪皇帝开启了维新变法运动,由此打开了中国百年变革大潮的闸门。他究竟度过了怎样悲惨的一生?他的一生,对中国的命运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夫康梁,一以进士,一以举人,而蒙清帝载湉特达之知,非常之宠,千古君臣知遇之隆未有若此者也。百日维新,言听计从,事虽不成,而康梁从此大名已震动天下。此谁为之?孰令致之?非光绪之恩,曷克臻此!

——孙中山

载湉是满洲皇族中比较能够接受新思想的青年皇帝,颇有所作为。

——范文澜

诚然,光绪是懦弱的。但是他和西太后长期矛盾,在他处于“朕位几不保”的时候,突然勇敢起来,铤而走险,这也是不悖于常情的。

——杨天石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是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第九位君主,1875—1908年间中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是晚清举足轻重的帝王,他执政34年,却始终生活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生活没有自由,婚姻不能自主,备受摧残和迫害,最终含冤九泉,命运令人扼腕叹息……

喻大华第五次登上百家讲坛,为您讲述晚清皇帝讲座系列终结篇“囚徒天子光绪皇帝”。

10. 《古代神话与民族》 丁山先生的遗著,借文字追寻一个民族的文化来源,从上古神话视角看帝王世系和东西交流。

一个民族,追寻他的文化来源,由文字记载以前至于邃古之初,时代愈悠远,故事愈神秘,神秘至于不可再追寻的阶段,便断之以洪水。

——丁山

《古代神话与民族》是丁山先生的遗著,在丁山先生去世后,其夫人送交顾颉刚先生保存以期日后为之介绍出版,王煦华先生在整理顾先生遗著时发现了这部遗稿,后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书内容是丁山先生从东西文化交流来探索史前时代帝王世系的一些见解。主要就中国上古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如三代都邑迁徙、殷商史、宗法制度起源、大禹治水、炎帝事迹、神农、九州方位等进行详细考证,书中许多论点在当时乃发人所未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11. 《先秦诸子系年》 钱穆先生学术生涯中的里程碑之作;了解自孔子至吕不韦的先秦诸子们的生平与思想。

君书体大思精,唯当于三百年前顾亭林诸老辈中求其伦比。乾嘉以来,少其匹已。

——蒙文通

全书通过分析先秦诸子的著述,并通过引证大量史料和史书,对自孔子至吕不韦的先秦诸子们的生平事迹、学术渊源、各家思想流变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一进行考证,从而订正了司马迁《史记》以及后人有关先秦诸子论述中的伪误之处。本书有助于廓清先秦诸子思想发展演变的真实脉络。

12. 《东汉的豪族》 著名史学家杨联升的论文集。

集权中央实在是一把两面锋利的刀,在君主精明的时候,可以利用它来压制豪族;在君主黯弱的时候,仍旧要被豪族取去,反来劫制君主。

——杨联升

杨联升曾师从陈寅恪,又在美国学习并长期任教,其治学风格兼具中国传统史学和西方史学所长。

13. 《岳飞传》 中国20世纪宋代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中国历史人物传记的写作树立了标杆。

只要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自然就会太平!这个答案,成了千百年来传诵极广的名言。

——邓广铭

将岳飞的生平事迹引入到历史研究的范畴中,不仅在考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真实客观地还原了岳飞的生平及形象,搞清了围绕岳飞的很多史实,澄清了很多历史疑点,而且,还精辟地阐释了岳飞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环境。

14. 《胡惟庸党案考》 著名史学家吴晗学术方面的扛鼎之作,揭秘“胡惟庸党案”真相。

这正好象一个故事,时代越后,故事的轮廓便越大,内容也越充实。

——吴晗

本书通过挖掘丰富的史料,条分缕析,经由缜密的考证和推论,揭示了明朝著名大案——“胡惟庸党案”的真相,首次还该案以历史本来面目。

15. 《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 现代中国人口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关于华侨问题的最早研究成果,中国华侨史、华侨社会史中的开创性著作,民国社会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个典型范本。

在近代中国,真正为现代人口普查树立典范的,当推陈达及他在抗战期间于云南主持的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

——阎明

本书为社会学家陈达于1934年进行闽粤社区的社会和经济考察后形成的一份研究报告。

全书讲求调查的细致与全面,以及解读的深入与系统,为民国社会学人类学田野调查的一个典型范本。

16. 《洪业传》 本书是唯一经传主本人授权,根据传主口述加工整理的传记。

获得中宣部、中央电视台、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共同主办的“2013中国好书”称号。

传记作家陈毓贤在她撰写的《洪业传》中把洪业称为“季世儒者”,这个称谓也就精确而概括的描述了洪业个人的人格和他相处的时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

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

中国,先生,历史,孔子,研究,思想,赵元任,人生,林纾,一生,故事,社会,后半生,教科书,过程,俞平伯,作者,文字,生命,价值,大师,文化,文学,民国,知识,张爱玲,梁启超,发展,生活,写真

2008-04-24 #小故事

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

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

孔子,赵元任,中国,思想,林纾,先生,历史,俞平伯,人生,研究,价值,成吉思汗,社会,丁山,李济,洪业,王阳明,一生,教授,过程,问题,岳飞,杨绛,沈先生,先秦诸子,作者,后半生,民族,发展,清华大学

2009-02-15 #故事阅读

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

传记里的中国史:66个中国人的故事

孔子,赵元任,中国,思想,林纾,先生,历史,俞平伯,人生,研究,价值,成吉思汗,社会,丁山,李济,洪业,王阳明,一生,教授,过程,问题,岳飞,杨绛,沈先生,先秦诸子,作者,后半生,民族,发展,清华大学

2008-11-29 #故事大全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中国人的睡前历史故事书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10册书评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中国人的睡前历史故事书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10册书评

历史,一口气,中国史,故事,谈资,励志式,千古,故事书,学说话,古人,大气,学人,成就感,态度,故事会,细节,有料,有味,智慧,笑料,真相,深度,秘闻,装帧,规则,野史,资讯,中国人,中学历史,作文素材

2020-07-16 #故事会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中国人的睡前历史故事书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10册书评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中国人的睡前历史故事书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10册书评

历史,一口气,中国史,故事,谈资,励志式,千古,故事书,学说话,古人,大气,学人,成就感,态度,故事会,细节,有料,有味,智慧,笑料,真相,深度,秘闻,装帧,规则,野史,资讯,中国人,中学历史,作文素材

2020-07-16 #故事阅读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中国人的睡前历史故事书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10册书评

《一口气读懂中国史》 中国人的睡前历史故事书一口气读懂中国史全10册书评

历史,一口气,中国史,故事,谈资,励志式,千古,故事书,学说话,古人,大气,学人,成就感,态度,故事会,细节,有料,有味,智慧,笑料,真相,深度,秘闻,装帧,规则,野史,资讯,中国人,中学历史,作文素材

2020-08-26 #故事阅读

这位老外讲的中国故事 让中国人惊呼:好有趣!

这位老外讲的中国故事 让中国人惊呼:好有趣!

李渡,中国,杨侃,简中,西方人,不简单,国史,中国文化,中国话,插图,故事,东西,插画,文化,文字,主创,创作,孔子,宋徽,中文,人物,历史,和文,干货,方式,老外,讲故事,语境,贡献,部分

2014-02-09 #故事阅读

中国史上最牛外交官 连很多外国人都崇敬他 堪称最完美的男人

中国史上最牛外交官 连很多外国人都崇敬他 堪称最完美的男人

周总理,周恩来,中国,外国人,赫鲁晓夫,工作人员,对方,邓颖超,美的人,口才,四两拨千斤,方方面面,夫人,爱情,电影,问题,阶级,反应,哑口无言,对牛弹琴,周恩,周知,国都,归原,专情,人无完人,人员,半旗,共同点,十年如一日

2011-05-2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