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 黄龙碧峰

时间:2020-06-20 15:24:01

相关推荐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 黄龙碧峰

请掀开经本第35页,从第二段看起: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是第三十五一生补处愿。再看下面经文,除其本愿,为众生故,披弘誓铠,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修菩提,行普贤道,免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第三十六教化随意愿。

我们先看前面的一生补处愿,我作佛时,所有众生,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能够得到下面所说的殊胜利益,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这个利益太不可思议了,一生补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生之中决定候补佛位,就象现在弥勒菩萨居住在兜率内院,我们称为候补佛,将来这个娑婆世界众生跟弥勒菩萨的法缘成熟的时候,弥勒菩萨就下生作佛,有很多人很羡慕,怎么不是我来作佛,我们也差不多了,这一愿就是保证,所有念佛往生的人同样都是一生补处,就跟弥勒菩萨一样,这一生就可以成为一生补处大菩萨。那么这有一个概念,你说一生补处菩萨,有什么了不起呢?经上说,凡夫修行成佛,实际上就是到一生补处菩萨这个位置,要修无量大劫才能成就,那么经上有时候说,三大阿僧只劫就可以了,三大阿僧祗劫是方便说,我们今天不算,从我们今天算是无量劫,要到什么时候才保证三大阿僧祗劫成佛呢?明心见性那一天才算。按菩萨的阶位,十信位不算,到十住位的初住位才算,就好比我们念书,有五十一个年级,十信位就是好象我们现在的小学,往上面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好比是中学,三十个年级,再往上面十地位是大学,十地位上面是等觉,就是一生补处,第五十一个年级。有人说了我们今天排在第几个年级?我们想想我们应该排在第几个年级,我们排在零年级,一年级都不算,一年级初信位,在小乘,证得须陀洹果,他们的境界是差不多的,而我们今天等于是在佛门之外,所以以这个标准来说,我们今天连佛法里面的小学生都算不上,这是真话,说真话有时候会令人难过,可现在有一条捷径,这五十一个年级我们不要念了,中国人讲可以开后门,就是此地所说的发愿念佛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之后,我们依然是凡夫,可同时也是一生补处菩萨,这一桩事情,只有在极乐世界才可能做到,而且真的做到,在他方世界,可能性都没有,更不用说会出现这样的真实的情况。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这个地球很多国家,要饭的乞丐跟总统差距很大,在过去呢,就是跟国王差距很大,有没有办法让一个乞丐可以做国王,而且保证每一个乞丐都可以做,不是偶然的,这是不可能的。可是极乐世界呢,是真实的,每一个凡夫往生,保证人人成佛,所以古人说就好比过去念书,一般人念书,要从小辛辛苦苦的读书,然后去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最后出来做官,经过几十的辛勤工作,最后可能做上总理宰相,可是有一个特殊的途径,不要这么辛苦,而且位置比他高,就是投胎到皇帝家去,生下来就是太子,保证将来继承王位,还管这些念书人。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念佛人,念佛人这一生保证往生到极乐世界,成就就是这一往生,就保证成佛,哪怕还是个凡夫但是一生补处是肯定了,就是决定在当生成佛。虽然决定当生成佛,也不要忘掉依然还是个凡夫,所以藕益大师说,这一种特殊的情况在十方世界是见不到的,就好比什么,我们现在每个人,明天都有可能做新加坡总统,不过不是真的,假设而已,虽然有这个可能,不要忘掉我们现在也只是个平常人,西方净土的殊胜,正是表现在这个地方,人人平等成就,保证每一个人不会退转,这是一生补处愿。

那么下面这一愿,是另外一种情况,除其本愿,为众生故,有一类发心的菩萨,说了你们都去成佛了,这众生谁来度啊,所以说这个念佛人不慈悲都跑到极乐世界去了,这边还有很多的苦难众生你们都不管了,不是不管了,因为有人管,所以念佛人不用管,而事实上不是真的不管。菩萨发心,都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这是两个方面,前面保证一生成佛,就是一生上求佛道的这个学业能圆满,这个地方呢教化随意,是圆满菩萨普度众生的大愿。这里面不矛盾,是一体的两面,如果想要发心帮助更多的苦难众生,应该怎么办呢?佛告诉我们,对我们来说,最好先求生净土,到极乐世界有一个保证,再回娑婆世界乃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就象此地说的,可以无所畏惧了,有能力了,现在我们要想度众生,还真的有点困难,不要被众生度跑就不容易了。的确是这样,你看此地所说的这些条件,我们是否都能够具备啊。披弘誓铠,就是乘愿再来,度众生是靠坚强的大愿做动力的,弘誓铠,这铠就是铠甲,就是现在这个战士穿的防弹衣,冲锋陷阵,无所畏惧,靠的是什么?有装甲部队。菩萨入生死海中,利益众生无所畏惧,他穿了防弹衣,他有很好的保护,而我们呢,一入生死海就被打得溃不成军,全军伏没,甚至人都找不到了。有人说有这么夸张吗?我们不妨在生活中冷静反省观察一下,我们有时候有很好的发心,发什么心呢,我要去帮助人,结果呢,我们帮了人人不领情,于是我们心里面就想,这人怎么这样,我在帮他,他怎么也不说声谢谢,甚至于人家没说谢谢,反而说你帮我是应该的,我为什么要谢你,这还是客气的。那么更有甚者,还会恶言相向,你为什么要帮我?经上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例子,佛说舍利佛尊者,过去生中发心要帮助众生,就是我们常说要行菩萨道,听到经上讲菩萨道多么伟大,很想当个菩萨,于是就发心要利益众生,这个心一发,感应就来了,人有诚心,佛有感应,走在路途当中,遇到一个中年妇女在那里哭哭啼啼的,菩萨见众生有苦难不可以见死不救,不慈悲啊,舍利弗想啊,机会来了,我要去帮助她,于是主动询问,你有什么困难,为什么这样伤心?这婆罗门女就说,我的婆婆得了绝症,医生也开了药方,说可以救,但是找不到药引子,所以等于没有药,舍利弗就问那药是什么药引子,婆罗女说,医生说要一个不会生嗔恨心的人,不会生嗔恨心,就是证果的圣人,要用他的眼睛做药引子。哎呀,我们要遇到了,想想怎么办啊,好在舍利弗尊者这个心还是真的发出来了,想啊,我修行还是有成就的,没有嗔恨心,把眼睛挖出来,马上挖出来,毫不犹豫,给了她说拿去做药引子,结果婆罗门女说,哎呀,谢谢你尊者,你搞错了,我还没来得及告诉你,医生说要右眼,你挖的是左眼没有用,所以舍利弗说,你早说啊,你早说我还能留一只眼睛,现在都要挖出来,挖了一只没用,再挖一只。婆罗门女接过这一只眼睛闻了一闻,我们眼睛什么味道,鼻子虽然跟眼睛很近,可是闻不到什么味道,但是一旦拿出来味道就很特别了,非常腥臭,婆罗门女闻了闻说,这么臭的眼睛怎么可以做药引子?往地上一丢,用脚踩碎了然后扬长而去,一句感谢安慰的话也没有说。舍利弗尊者看到这一种情况,马上就退转了,菩萨道太难行了,菩萨太难做了,我还是做我的小乘自了汉吧,从此退转60个小劫,不容易啊。

而我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说老实话,并不是挖眼这样严重的折磨,常常遇到的可能只是几句我们所谓的冤枉的委屈的话,就这样,我们很多情况下就受不,你比如我是出自于真诚好心帮助一些人、帮助某一个人,帮助他之后,他还不能够感激,还不能体会,甚至于还要回过来诽谤障碍。我们想想,我们遇到这样的事情,以前是怎么做的,不是没遇到过,只要我们心中有丝毫感觉到,我好委屈,我好冤枉,我不值得,完了,这个菩萨道已经没了,大家不要难过,大家难过呢就更没了,离菩萨道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在经上看到菩萨伟大,为什么诸佛如来处处赞叹菩萨发心呢,就是太可贵了,无私的付出,众生知道我在帮助他,我欢喜做,众生不知道,甚至于回过来诽谤障碍乃至于陷害,菩萨依然欢欢喜喜去做,这才能够象此地说的披弘誓铠,入生死海中教化众生。我们要把我们的弘誓铠找出来,要把利益众生的大愿发挥出来,才能在与众生相处的时候不生烦恼,无私的去付出,这是行菩萨道真实的精神。

下面这是菩萨教化对象,教化一切有情,皆发信心,教化的对象不是对我们面对的一个两个众生,一切有情,这在菩萨心中,怎么有界线呢,没有彼此的,更不用说,人我之间的界线,乃至于六道九法界的界线,在菩萨心中没有,这才叫一切,这个里面就是佛门常说的要具足大慈悲心,同时还要具足大智慧,大善巧,大方便,缺了一点都不容易。有时候我们是好心,感觉慈悲帮助人,如果没智慧往往弄巧成拙,好心办了坏事,这样的事情很多。好像是去年,我跟几个朋友有机会到山东孔老夫子的故乡去拜诣三孔,有一天我们去周公庙去参观,周公庙很冷清人不多,我们去的时候里面有一个老人家,一个人很孤独的,正好我们一些同修看到老人家,正在学弟子规那一段时间,好了,这一下用上了,见到了年长的人赶紧关心关心,就跟他聊上天了,问老人家,为什么一个人啊,从哪里来啊,老人从内蒙古来的,很远,一个人,说儿女不孝,一个人出来散散心,70多岁。好这些同修很高兴,说我们这个年龄可以做你的儿女,我们来照顾你吧,老人家听了很高兴,以为客气客气,可是我们说的是真的,这几个朋友说的是真的。参观完了说我们一道回去吧,我们照顾你,你一个人住不方便,你跟我们,这几天我们都在这边旅行,我们带着你,我们带的, 有车,让他坐我们的车,然后说最好住在一起,就让他把他的旅店退掉,住到我们那边。我就跟他们说,你们别做得太过了,免得让人家害怕,果然不错,老人把旅店退了,跟我们不得已,好像被绑架了,到了我们住的酒店,我们把最好的房间让出来给他。老人进去就说,我不要睡床铺,我睡地下就行了,好像是有了什么问题,然后中午出去吃饭,请老人家一起出去用餐,老人家说我带得有干粮,我不用跟你们一起去吃饭,你们去吧。也没多想,吃了饭回来一看,哎呀不大对了,我们住的那家酒店门口停了一辆警车,中国叫110巡警,这个老人正在跟警察认真的汇报,然后看到我们来,警察就悄悄过来,说这个老人说你们绑架他,可能要拐卖人口,我们想了解一下情况。哎呀我们同修听到哭笑不得,我说你们做了好事,赶紧去解释,老人家还是很害怕,躲得远远的,向人家道歉,临走的时候怕老人家旅费不够,我们有同修去送了一点钱给老人,老人说我不要你们的钱,还是心有余悸。这是什么呢,缺少智慧,缺少善巧方便,有时候我们感觉是十分的好心,可是不懂得拿捏分寸,往往不能产生好的效果。所以菩萨度众生,悲智同时具足,表现出来就是善巧方便。

过去有一个小偷,有一天到寺庙里偷东西,晚上进到这个大殿里面,左看右看,没什么人,再仔细一看,有一个老和尚在那里打坐,好像睡着了,于是没关系尽量偷啊,就把福田箱里面的钱都拿出来,装了一个大布袋,背起来要走了,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喊他,说别走,他吓了一跳,刚才没看到有人,怎么有人在喊我。他就回头,喊我什么事啊,老和尚在说话,老和尚说了,你拿了佛祖的钱,也不说声谢谢就想走吗?哦,他说这么回事啊,那谢谢,我走了,走了。结果没过几天警察把这小偷抓到,他把以前这些犯的案件都供出来,警察从里面查到他偷过这个寺院的钱,带他到这个寺院找老和尚来对质,这小偷见了老和尚,警察就说小偷是不是偷过你们寺院的钱,你们以前有没丢过什么东西,老和尚说这个人我是见过,不过钱他没偷,警察说你不用害怕,他现在已经被我抓到了,老和尚说他是没偷,因为他还说了声谢谢,钱是他拿了,不是偷的,说了声谢谢说明还是懂得礼节的,你有看到小偷偷了钱会过来跟你说谢谢吗,说明他还是有良心的,所以不算他偷的,是我送给他的,这个小偷听了惭愧得无地自容,没脸见老和尚。好了,监狱里面服刑满了之后,一出门头一桩事情来拜老和尚,见到老和尚说我要跟你修行,跟你出家。你看这是禅师智慧的感召,慈悲的力量,不用去找小偷,小偷自己跑来,乖乖的跑来,乖乖的出家,乖乖的学佛,这是什么,就是给人改过的机会,懂得怎样善巧的引导众生。禅堂里面有很多住众,其中有一个小偷老是偷大家的钱,因为禅堂在过去都是常住的,就是在禅堂里面参禅,大家都住在禅堂,里面有一个小偷常常偷大家的钱,于是有人就向禅堂的师父汇报,说XX人是小偷,我们抓到了他是有证据的,你应该把他开除,要不然他会捣乱这个道场,破坏大家的清净心,老和尚说我知道了,结果过了几天又有人丢东西,又这样向老和尚汇报,老和尚还说我知道了,结果次数多了,好像每一个人都被他偷过东西,于是大家联起手来抗议,跟老和尚说你再不赶他走,我们就走,我们没法子住下去了,老和尚说我知道了,你们可以走了,这些人听到奇怪了,老和尚不赶他走赶我们走,老和尚说就是这样的,因为你们不是小偷,你们到外面不会偷东西,所以你们走我放心,可他是小偷,他在道场里面尚且会偷东西,在佛祖面前都会偷,那他将来走出去还得了啊,所以我不能赶他在社会上,这个话说完,这小偷自己站起来,痛哭流涕,当众忏悔,知道自己错了,假如大家要共同来与他作对,可能啊反而会激怒他,他反而会做得更离谱。

这是经上说的,菩萨对众生大慈大悲,善巧方便,总能力有缘的众生回头是岸,教化一切有情,这里面真是需要无尽的爱心和真实的善巧,而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象这样的大菩萨一样有这样的慈悲,善巧方便,但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的确还是不能缺少这一点爱心和智慧的,我们谈不上什么教化很多众生,利益很多有情,可在生活中不要跟众生带来烦恼,不要让更多的人因我而痛苦,这是我们应该去做的,能够多一份爱心,众生就多一份欢喜,就少一分烦恼,这些事例非常简单,也没有那么困难。你譬如,我们有些同修前天看到外面有些朋友不敢进来,在外面听经很热,他就主动去关心外面的同修,为什么不到里面去,里面比较凉快,其实也凉快不到哪里,但是这种善意的关心就给人一种很好的印象,让人马上感觉到还有人关心我,他在外面不是热了,而是感觉到很温暖。这些事情看起来微不足道,而实际上这都是爱心的表现,处处给人结善缘,处处落实我们所学的佛法,一切有情,就是一切时,一切处,我们都有机会为一切众生去付出,除非我们不愿意,不留心,那就没有机会了。

下面这是说教化有情的具体内容,激发信心,首先让人生起信心,让人生起信心,不是说天天跟人说教,你要相信啊,极乐世界多好多好,你要念佛要往生啊,你不知道XX人往生瑞相多殊胜。对现代人来说,人们更关心的是现前的需要,是在现实的生活当中我们得到什么样的受用,而这些需要我们身体力行为人现身说法的,有时候单靠嘴说是不行的,要有实际行动,才能够启发有缘人的信心,信心生起来,更进一步修菩提行,就是修菩萨道,修菩萨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所作所为纵然不能全部,但是应该尽量把菩萨的精神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再往上面提升就是行普贤道,普贤道就是普贤行愿,普贤菩萨的行愿跟一般菩萨行愿不同的地方就是普贤菩萨行愿平等,没有分别,你看普贤菩萨对一切众生都叫供养,供养诸佛,而一般菩萨是叫布施,布施有高下心的,供养是平等心,我们有把这些众生看的不如我,我同样对待他象对待佛一样,这就是境界又提升了。

虽生他方世界永离恶趣,虽然到他方世界了,这是说我们到极乐世界之后,乘愿到他方世界,或者再回到娑婆世界教化众生,纵然生到恶道之中,就是生到三恶道,没有关系,不受恶道之苦,就象观世音菩萨在恶鬼道示现鬼王身,我们不要以为观世音菩萨都现的慈眉善目很庄严的像,菩萨根据众生需要,众生应什么身份得度,菩萨就现什么身。应以鬼王身得度,菩萨就现鬼王身,乃至于地狱身得度,菩萨会现地狱身。那么在现前我们学菩萨也可以随类现身,有人说我不会变啦,会的,大家都会变,只是自己忘记了,疏忽了,你看高兴的时候就变成观世音菩萨,比观音菩萨还开心,烦恼的时候就变成鬼王了,比鬼王的面目还要可怕,进念佛堂的时候好像跟阿弥陀佛一样,与人吵架的时候跟阿修罗差不多,你看这不是在变吗?我们时时都在变,随类现身,把菩萨的精神加到里面了,道理是一样的。我进了讲堂,我现在就变成了听众,我好好地听经,这就是示现行菩萨道,回到家里面,男士就示现作先生,好好对待太太,女士在家里面就示现贤妻良母,走到单位里面就示现是职员是领导,走向社会面向大众,我们的身份时时处处都在改变。但是有一点不要变,学佛的同修,我们的真诚慈悲心不要改变,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而已,这就是此地说菩萨随类现身,随机说法,应以什么身份就现什么身份,现在讲堂里面地脏了,需要拖地,我马上就示现清洁工的身份,我们从这地方去体会,佛法活活泼泼。

下面举个例子,就很具体,或乐说法,假如这个地方需要讲经了,没人讲,大家应该发心上来讲,欢欢喜喜,你说不会讲呀,不会讲也没关系,只要愿意讲,我们很多同修在下面都是滔滔不绝的,尤其在自己受了委屈的时候,道理是一番又一番,怎么不会讲呢?我们换个位子,也没什么差别,欢欢喜喜为众生介绍我们学佛的心得,当然不一定是在这个地方,说法,在佛法的宏扬过程中是摆在第一位的,众生有机缘闻法才能够破迷开悟,所以举例当中先举说法。有人说了,为什么不重视慈善,慈善是要有善心的人去做,最大的慈善功臣就是劝所有人发善心,假如全世界人都发善心了,没必要做慈善,因为大家都是善人,这才是根本的慈善。所以在佛法里面,最强调的就是讲经说法,因为这是根本,发心做慈善的人也是从这个地方开始的,慈善不是目的,不是说我们永远去给众生帮助啊,最好是让众生也能发善心,自己也能够幸福快乐起来,这才是圆满的慈善,所以在任何时候,教学都是摆在第一位,说法就是教学。

或乐听法,有人说法,也要有人听,听法也有示现啊,我知道我们同修当中很多都是示现的来作影响众的,这一部经听了很多遍了,很多道理都明白了,但是还要坐一个半小时,干什么呢,俗话讲的捧场,作影响众,不至于让外边人看到讲经的讲堂,听众就两三个,恐怕没什么好听的,而且听着听着人走光了,没几个人了,佛法的形象在社会大众之中树立不起来,所以有人发心出来,弘法利生,就有菩萨发心出来护持道场,流通佛法。你说哪个最重要,说老实话,通通重要,不分主次,在这个里面是平等的,大家发心一样,目标一样,只不过方法不一样而已。

或现神足,有时候也示现个神通,神通不容易了,需要修行功夫的,但是极乐世界的菩萨是有这个能力的,就象觉明妙行菩萨,到这个世间来示现神通,教化众生。总而言之,以种种不同的善巧方便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在这个里面得大自在。

所以下面说,随意修习,无不圆满,无论是上求佛道,还是下化众生,对念佛人来说都是随心所欲,我们不用担心会忽略哪一方面,那有人说我现在不想出去帮助众生,我只想老实念佛,也很好,好好念,将来往生作一个往生的好榜样,现身说法,走的时候潇洒自如,还要让社会大众看到,这念佛不是骗人的,很好。你象前几年这个中国四川的魏国兴居士,就是个很好的样子,他也不会说啥,也不会用其他方式利益众生,但是表演,往生的时候非常自在,来去自如,说走就走,很多念佛人因此增长信心,很多不学佛的人,因此生起了信心。换一句话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自行就是化他,化他就是自行,这是一体的两面。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总结上面这两愿。

好,我们再看下面的经文,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个一段里面有两愿,第三十七衣食自至愿,第三十八应念受供愿。

这两愿也非常需要,衣食自至,往生到极乐世界衣食住行我们难免会担心,也难怪我们习惯了,每一天吃三餐,出门穿漂亮点,走路不要那么累,最好每一天有人接送,住的房子豪华一点,生活舒适一点,这是人之常情,纵然现在这个科技发达,物质生活丰足了,依然有很多人衣食住行相当缺乏。那么对学佛念佛同修来讲,如果不是看得很开,认食住行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扰,有谁象颜回一样每一天一箪水,一瓢饮,他欢喜不得了,这样的人不多,对多数人来讲还是需要的。但是对于真正明了人生的人来说,需要足够就可以了,不要过份的奢求,这一愿其实也是保证念佛人不用担心衣食住行,将来往生不用担心,说老实话,就是现前还没有往生也同样无需担心,担心是多余的。新加坡的同修福报非常大,大家有空到这个非洲难民营去看看,远的不说,到印尼贫困的地方看看,哎呀新加坡的人真是生活在天堂。我们应该知足了,可是有时候还是感觉到缺了点什么,不是缺了点菩提心,而是感觉出门这件衣服不够漂亮,这双鞋子不够名牌,最近用的化妆品不够新颖,事实上,我们的心促使我们不断在膨胀欲望,这恰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困扰。所以真正明了人生,通达人生的人,人生知足就是福,还有多余的与大家共同分享,古人有句话,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有福报不要一个人享,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个人享会出问题,你想想那些人没吃没穿,看到这个人天天在享受,那些人天天心里面很嫉妒,如果逼急了会铤而走险,这个社会上一些不法的现象,往往就是因为贫富差距而造成的。那么我们现前对于衣食住行的需求,不要随意去置啊,能够心满意足就很好,每天吃得饱穿的暖,有现前这么舒适的环境可以生活,还可以学习佛法,我们很幸福了。一件衣服可以穿10年,我说的是我自己,这件衣服可以穿30年,已经穿了10年了,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好,说老实话衣服越穿越舒服,天天换很别扭,新的衣服要试,还有个适应期,刚适应得感觉很舒服了不得已还要换,为什么要换,因为要让别人好看,这个衣服穿出去不合身了人家会笑话,以前老和尚说笑死人了,笑死了,他没死,我们要知道穿衣服的真正功用第一个是知羞,第二个是礼节,衣着端庄大方朴素整齐给人的感觉是最好的,当然不是说不可以换衣服啊,有衣服还是可以常常换的,至少可以让我们欣赏欣赏,但是不要为此而给自己带来困扰。这都是说在修学的过程中,会给我们带来困扰的这些担忧的事情,阿弥陀佛早给我们想到了,极乐世界每一个人这个衣服随心所欲,不用去买,不用去裁缝,不用去选,念头一动想穿什么衣服,已经在身上了,想换马上就换,不用担心穿脏了要去洗,不用,吃饭也不用做,念头一动,百味饮食通通现前,想吃什么不用去买,我想新加坡的同修到极乐世界想最多的是榴莲,到极乐世界最好最大的榴莲,当然不是马来西亚的,通通满众生所愿,这是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啊,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下面,这是供佛,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自己吃好了也穿的也很不错了,想哎呀留下一点供供佛吧。我们现在好像是这样,极乐的菩萨天天头一桩事情就是去供佛,把供佛摆在第一位,供佛实际上就是向佛去学习,佛并不需要这些,借这个机会亲近佛而已。佛,我来供养你了,实际上借机会来沾沾佛的光,十方一切诸佛,极乐世界的菩萨,通通有机会供养,只要动一个念头,一切诸佛通通供养,经上还说,假如你不想去供养,念头一动,阿弥陀佛请十方诸佛把手伸到你面前,主动来接受供养,所以到极乐世界那个生活真是多姿多彩,非常丰富,这是说日常生活。

再看下面这几愿是讲环境的美好,我作佛时,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虽具天眼,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不取正觉。这是第三十九庄严无尽愿。庄严就是我们常说的美好,所以这一愿实际上就是说极乐世界具足无尽的美好,所有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在极乐世界,要不然怎么叫极乐呢?这是略举几个例子,你看国中万物,所有一切万物,庄严清净光明华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没有人把这些美好的事物一一的全部说出来,其诸众生,虽具天眼,虽然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天眼,有天耳,有这样殊胜的神通智慧,但是他们也没有办法把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说出来,如果有人能说出来,那就叫可思议啊,说不出来就不可思议,说老实话,极乐世界的庄严不但一般人说不出来,就是诸大菩萨也说不出来,真是经上说的,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无尽的美好,通通体现在极乐世界的生活中。

再看下面经文,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一段有两愿,第四十无量色树愿,第四十一树现佛刹愿。

无量色树,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极乐世界的树,五光十色,都是彩色的,不象我们这里的很单调,偶尔也会有点彩,人为的,极乐世界的树,经上说七宝行树,这个树有多高大呢,这个地方说个数目字,高或百千由旬。由旬是古印度的数字单位,一般说大由旬80里,中由旬60里,小由旬40里,我们就说小由旬40里,百千由旬这是大概的数字。下面具体说道场树高400万里,道场就是阿弥陀佛讲堂,大众天天上课的地方,这里的树有多高呢,400万里,把这个树砍下来架一座桥可以到月球上。那有人说,这么高大的树,我们到极乐世界看不到树梢了,太夸张了,实际上呢我们要了解极乐世界的人身高大,你看经上说阿弥陀佛有多高大呢,观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说个具体的数目字,佛身高60万亿我们听清楚了60万亿那由他,那由他是千万,后面是恒河沙,最后的单位同样是由旬,阿弥陀佛身高60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兴趣的同修回去算一算,看算出来有多高。惟恐我们没有办法具体地去联想,佛举了个例子,佛眼,就是阿弥陀佛的眼睛,三分开七分合,就这么大的眼睛,我们看到的,有多大呢,佛眼如四大海水,佛眉间的白毫,我们看到佛眉心好像一粒珠子一样白毫相,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象五座须弥山那么大,须弥山我们不知道在哪里,且说武吉知马山新加坡最大最高的山,有五座武吉知马山那么大,只是佛眉心的一点点位置,你想,佛的面孔有多大。那有人说了,我们到极乐世界看不到阿弥陀佛的脸,佛告诉我们,每一个往生的众生,身相都差不多,前面我们刚学过的身相平等,说极乐世界人身高大,树如果没这么高大,那才是不成比例,实际上极乐世界的树就跟我们在这边看到的树比例是一样的,这是这个概念。这些树有非常殊胜的功用,你看诸菩萨众,每一个往生的人,虽然善根劣质,就是修行功夫再怎么样不好,也能了知,也能清清楚楚明了极乐世界的树多少品种,乃至于多少类型,多少棵。单说树容易,如果全都说上极乐世界无尽的庄严,好,不容易了。

下面又说,欲见诸佛净国庄严,悉于宝树间见。这一下不用担心了,老和尚劝了,念佛的同修平常不要看电视,少看,你说很想看,怎么办?赶紧到极乐世界去,你看这地方讲的就是电视,极乐世界天天放电视,极乐世界的宝树的树叶当中就在天天播放十方诸佛世界的,最好的电视剧都在这个宝树当中,不断地重复,想看就看,不需要调频道,念头一动,我现在想看新加坡乌节路在干什么,这个念头一动,就在极乐世界的宝树丛中立刻显现,而且是真实的。大家要注意了,我们现在很有可能正在极乐世界的宝树当中被人观看,所以为了照顾新加坡学佛同修的形象,我们尽量表演的好一些,免得极乐世界菩萨说你看那个,那个XX人还要往生呢,你看现在听经都那个样子。的确是这样,极乐世界用现在话讲,那可真是高科技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达到极点,我们现在这个世间科技跟他相比那是差得太远,所以那是一个圆满的国土,最为幸福的家园,一切诸佛都劝众生到那一边去,这是略举几个例子,犹如明镜,睹其面像,看得很清楚,而且是免费的,不需要卫星转播,这是略举庄严当中的宝树为例。

再看下面是举其他的例子,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光莹如镜,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睹者,生希有心。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是第四十二彻照十方愿。彻照十方是说光明,我作佛时,所居佛刹,广博严净,极乐世界广大没有边际,庄严无尽美好,清净没有丝毫污染,光莹如镜,用个比喻来说明,极乐世界的万物就象宝镜一样都放光明,这个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彻照十方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同样我们这一边也在极乐光明之中,如果有众生有机缘能够见到极乐之光,自然生稀有心,有人说我没见到,前几天有同修说他见到了,还拍了照片,我们常常遇到有学佛同修拍到佛光。前几天有同修拿到他们拍到的佛光说要跟大家解释一下,我看到之后我就问,我说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真话是什么呢,真话这些很平常,而且有很多时候,很多人拿摄相机,你譬如从车窗往外面拍,这个闪光灯打在玻璃上反光,每一张都有佛光,这是真话,然后或者对着夕阳照出来的,云彩很漂亮,每一张也都是佛光,还有阴天下雨的时候打雷闪电,拍出来也有这个效果,这是真话。假话是什么呢,你太了不起了,你能见到佛光,稀有瑞相,当然我们不能排除有一些是真的拍到稀有瑞相,这是有的,我还曾经拍过,但是我们在佛经里面看到这些现象是很平常,佛说的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必要放在心上,如果想拍,往生的时候带个相机,到极乐世界有的是,拼着拍,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嘛,这没有必要那么样执着。见到这些不管是自然现象还是稀有瑞相,都知道,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可以当作是一种境界,不要执着就是好境界,执着就变成障碍。那我们在此地所说的极乐世界的光是什么光呢,实际上是心光,是弥陀本愿之光。无量寿经展开字字句句都是极乐之光,我们见到了闻到了应当生稀有心,学习心,这才是我们现前得到的受用,这是光明遍照。

再看下面,第四十三愿宝香普熏,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宝香合成。其香普熏十方世界。众生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这一段是说极乐世界一切万物都有奇妙的香味,实际上我们这一边的万物也都有奇妙的味道,只不过不一定是香味,这是什么呢,本质的不同,西方极乐世界人心清净,每个人善良,所以他的环境自然而然清净庄严,不但花草树木皆有奇异的香味,桌椅板凳一切万物无不是具足这样的奇特妙用。下从地际,下面从地际,地际啊就是我们讲的地心,但是这个地球地心我们看不到,因为它不是透明的,极乐世界是透明的,琉璃为地,所以能看到地心也在放光,上至虚空,这中间的宫殿,宫是诗人居住的场所,殿是大家学习的课堂,办公场所,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不能一一细说了,通通都是宝香所成,所以经上说极乐世界是香光庄严,光明,无尽妙香普熏。那么在佛法里面讲的香光都是有表法的,香代表什么呢?在很多这个佛前供的香炉,有时候会看到前面香盘有一个小的写上戒定真香的佛案,戒定真香就是很好的说明在佛门里面香的真实意义,实际上香是心香,我们的心清净了,自然而然心性的香就流露出来了,这个实在对一般人来说不容易体会。据说虚云老和尚晚年这个身体散发清香,老和尚的衣服一年洗一次,一年洗一次澡,剃一次头,这个身上的油垢都很厚,但是亲近老和尚的人都能感觉到老和尚身上散发一种奇妙的香味,不知道在哪里买的,的确是这样。当我们心清净的时候也有这种效果,所以为了我们这个划算起见,不要买香水,修清净心,心清净下来可以省很多香水钱,自然而然从我们的身心流露出来的。香光庄严,光是什么呢,一个人的气质,这个世间人讲磁场,一般人说气质,比较明显的讲佛在大众之中的确是光明显赫,对一般人来说这是内在的涵养所流露出来的气质,这就是香光庄严。

那么前面这个四十三愿,都是阿弥陀佛为十方一切众生而发的大愿,下面还有五愿是为十方世界发心的菩萨们特别发的大愿,加持十方世界发心利益众生的菩萨,他们虽然还没有去极乐世界,现前就能得到这五愿的加持。我们想不想现前就得到?没人表态说明不想,如果想也很容易,发心舍已为人,菩萨没有别的,就是舍已为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这个五愿现前就能得到真实受用。有人说为什么阿弥陀佛为菩萨发现前得受用的大愿呢,因为菩萨发心可贵,一切诸佛都赞叹,菩萨发心舍已为人,一切诸佛都给予他鼓励,所以阿弥陀佛同样发大愿加持这些菩萨。

我们先看第四十四愿,我作佛时,十方佛刹诸菩萨众,闻我名已,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至于成佛。这是第四十四普等三昧愿。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第四十五定中供佛愿。

菩萨,经上说的,菩萨发心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发菩提心,舍已为人,这就是菩萨,果然这样发心现前就得到这样的受用,十方佛刹诸菩萨众,全包括了,闻我名已,就是听闻到弥陀名号,弥陀本愿,立刻就能得到这样的受用,这面有三个名词,皆悉逮得清净解脱、普等三昧,实际上这是念佛三昧的别名,说了三个是念佛三昧三种不同的境界,首先譬如我们发心念佛,头一个念佛心得清净,这是第一步,第二个呢再进一步得解脱自在,最终得普等,普就是普遍,等是平等,心地平等,真正契入诸佛菩萨的境界。我们换个说法,这三种就是一个真正发心学佛的人现前所得到的真实受用,你譬如,我真正发心学佛了,学佛能得什么好处,现前得什么利益,头一个利益不说不生烦恼,至少少生烦恼,有人说不对,我学佛这么多年了还是天天生烦恼,你高兴生有什么办法呢?佛教我们不要生我们还是要生烦恼,你说有什么办法呢?你说烦恼不是我要生的,我没意思生烦恼,就是XX人天天惹我生烦恼,很多人常会这么说,实际上没有人可以让我们生烦恼,只有我们下决心要生烦恼,才肯定生烦恼,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事情并不是象我们情绪化以为的一定要生烦恼发脾气才可以处理,很多时候没有必要,甚至于说什么时候都没有必要,但是,我们在很多时候都认为非常有必要,而且非这样不可,于是我们就烦恼了,有人说不行啊,他天天跟我吵架,我看他不顺眼,佛说了叫忍啊,我也忍了,但是忍了这么久他还是没觉悟,他还是吵我,怎么办,再忍啊,实际上这不是个办法,换一个角度有很多事情可以轻而易举的去看待。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苏格拉底,很多人都熟悉,苏格拉底他有个老婆,这个老婆很霸道,所以古希腊人有句谚语,说到XX人很霸道,就说是苏格拉底的老婆,用她作代称,天天跟他吵架,说吵架不对,她一个人吵,脾气很爆,大事小事有事没事总是拿他大骂一番,有人说这样老婆还不离婚啊,如果现在可能早就拜拜了,可苏格拉底他不但没有离婚的概念,反而感觉到自己很幸福,每一次他老婆吵他,他都在那边非常认真的听,没有一丝毫要生气的样子,她吵完之后,苏格拉底就说你今天进步了,比昨天吵的更清楚,骂的更明白,来喝杯茶接着吵。你看,这是真正聪明人,所以能成为一代大哲学家不是没有原因的,心态非常好,我们想一想,我们在面对这些境缘的时候,与其跟他生烦恼,不划算,你还不如坐下来冷静地欣赏,他在那边表演,说老实话很累,他已经很累了,你怎么还忍心折磨他?太不慈悲了,应该怎样呢,沏一杯上好的饮料,他这一边吵完了,请他喝杯补一补身体,免得明天没精神再吵。这才是智慧的处理方法,自己不用生烦恼,这样过不了几天,他也没兴趣吵了,他如果要真的还能坚持吵下去,哎呀,我们要恭喜你了,可能是第二个大哲学家,恐怕会超过苏格拉底。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善于面对这样的境缘,提升自己的境界,改变自己的心态,事实上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烦恼,我们本来可以让心很清净的,本来可以很自在的,很解脱的,可是我们往往给自己找了很多理由一定要让自己不清净不自在生烦恼,哎呀,真是古人说的,世间本无事,庸人独自扰,是这样。那么念佛人呢,如果没有这样好的心态,不具备菩提的心态,觉悟的心态,这一句佛也会念得很苦,的确是这样。不少同修说念佛,哎呀我现在念佛不敢念,在家里念佛又是怎样怎样,出去念佛又怎样怎样,好像念佛是做地下工作的一样,本来念佛是很开心的事情,很高兴,以欢欢喜喜的心情面对生活,用念佛指导生活,我们的生活现前就可以得清静,得解脱。更进一步,普等,心啊逐渐逐渐平等,这就是念佛三昧的现前受用,三昧,翻译成中文的意思是正受,正定,正常的享受,这才是正常的享受。

诸深总持。住三摩地,诸深总持就是一切万法,生活当中所有一切大大小小的一切事情,自己都能够看得很清楚,不至于妄生烦恼,自已的心呢安住三摩地,心地如如不动,能够保持这样下去,肯定成佛,菩萨就是这样过生活的,在生活当中不断的历练,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心境,最终成无上佛果。

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在禅定之中供养无量诸佛,定中供佛,有人说了,定中还怎么供佛啊,我们只有梦中供佛,我们什么时候入过定啊,入定不容易,我们常常看到入定坐在那里一动不动啊,实际上,入定不一定要一动不动,菩萨的禅定是在行住坐卧之中。定,就是心地如如不动,不是说这个身不动啊,身不动,身不动很容易,坐在这边打瞌睡,睡着了就不会动了,很容易,可是心还在动,胡思乱想,真正的定,就是心地清净平等,供养诸佛就是以清净平等的心去为一切众生服务。有人说这供佛啊,怎么讲到众生?众生是未来佛,对菩萨来说,对于众生的服务就是菩萨上求佛道的修学科目,这就是对诸佛的供养,诸佛并不需要菩萨供养什么,只需要帮助更多的众生,所以,我们明了了,学会了,在我们现前生活中,我们也能够以这样的心面对一切众生,就是在供养诸佛。有很多人很想修个大供养,供养大法师,供养大德高僧,供养这个比较殊胜的道场,可有时候并不是象我们想的那样,佛教我们最好以平等心供养才真正供养的诸佛菩萨。有很多同修啊到中国去朝山,去过五台山,五台山有一个道场,里面有一座宝塔,这一座宝塔里面供奉的不是别的,是文殊菩萨的几根头发,有人说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菩萨教化众生的,在南北朝元魏的时候,五台山这个大佛灵鹫寺就是现在的大显通寺,过春节的时候过去这个大的道场啊逢年过节照例举行无遮大法会,就是这一天无条件免费供养,供斋,所有人都可以来吃饭,那么清早呢大家都来这边忙着帮忙,要举办无遮大会供养所有人,还没有要开饭呢,就来了一个穿得破破烂烂的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小孩,一只手还牵着一个小孩,身后跟着一条狗,来了之后就跟这个负责人说,哎呀我很饿,能不能先给我点吃的?因为还没开饭,负责人就看到她就问她从哪里来啊,妇女说从来的地方来,要到哪里去啊,到很远的地方去,然后这个负责的法师看到了,哎呀也不容易,就先拿点饭给她吃,盛了三碗饭给她吃,然后她的两个小孩也吃了,吃完之后,说你可以走了吧,她说不行,我还要再要一碗,我后面的狗好几天没吃饭了,也给它一碗吧,这个负责的法师一想,这女人也太贪得无厌,自己吃就算了,还要给狗要碗,算了给她一碗,又给后面的那一条狗端了一碗,狗也吃完了,这下可以走了吧?还不行,我肚子里面还有一个小孩,我要为她再吃一碗,这一下负责的法师受不了了,说你这个女人太贪心了,没完没了了,你这不是存心捣乱吗?不再应付你了,你走吧。他这边刚说完,这一个妇女就忽然摇身一变,上升虚空,现文殊菩萨庄严法相,后面的那一条狗是座下的青狮,两个孩子是两边的童子。在场的一千多人都看到,这一下大家吓呆了,为什么吓呆了?在菩萨家里把菩萨赶跑了,文殊菩萨的家就是五台山,现在菩萨回家要碗饭,不给还要赶跑她。我们也差不多,我们常常喊着菩萨慈悲佛慈悲,结果有时候佛菩萨来了,我们把佛菩萨骂跑了,有时候是这样的,上升虚空说了一首偈给大家,苦瓜连苦根,甜瓜彻蒂甜,这个比喻很好,众生为什么苦啊,有苦的原因,不是谁让众生苦的,众生的心他没有种快乐的因,菩萨给机会众生也不知道修快乐之因,苦啊,苦得活该。甜瓜彻蒂甜,真正明了的人,诸佛菩萨为什么那么快乐啊,他们的心彻底改过来了,快乐有快乐之因,大众听到之后非常惭愧,尤其是这个负责的法师,想要拿刀把眼睛挖下来,真叫有眼无珠,不识菩萨真身,好在大家劝,没有挖下来眼睛。菩萨说了,看你们还有点善根,让你们培点福报,留了几根头发下来,拿去供养,种点善根。临走之前又说了一首偈颂,教大家要修平等心,怎样修呢?心平如大地,学佛要学平等心,象大地一样,亦如水火风,象水火象风一样没有分别,如果人能够这样做,的确佛法的真实受用现前就得到,以这样的心去供养一切众生,那就是定中供养一切诸佛。以平等心供养一切众生就是供养诸佛,心地如如不动这就是定中,供养完了之后啊也不会想着,哎呀我这几天做了什么好事,供养了什么很多人啊,没这个概念,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叫不失定意,这就是菩萨发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再看下面经文,我作佛时,他方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者,证离生法,获陀罗尼。这是第四十六获陀罗尼愿。证离生法,离生,生就是生死,彻底的离开生死,这也不容易,两种生死通通离开,三界之内的生死,三界之外的变异生死,通通离开,分段生死变异生死通通离开,这要圆成佛果了。获陀罗尼,陀罗尼翻成总持,就是一切万法的总纲领,宇宙人生真相彻底明了。

清净欢喜,得平等住。修菩萨行,具足德本。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这是最后两愿,第四十七闻名得忍愿,第四十八现证不退愿。闻名得忍,清净欢喜,这是说菩萨的生活,菩萨每一天生活在清净法喜之中,心地安住于平等之中,修菩萨行,就是以清净平等欢喜的心态每一天过生活,这就是菩萨的菩萨行。具足德本,具足无量无边功德之本啊,实际上就是菩萨修学的成就,真正表现在现前的生活之中,得真实受用,这个功德不是空洞的。应时不获一二三忍,一二三忍本经后面有说,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这个三种忍的境界都是地上菩萨的,这一些菩萨得弥陀本愿加持,纵然没有往生,他们境界也能得到很快的提升,成为地上大菩萨,就是把他们的境界提升到最高的层次。于诸佛法,不能现证不退转者,不取正觉。现证不退啊,就是所有一切佛法的教诲落实在现前生活中,现证不退这一愿是最后最圆满的大愿,说到底了,我们学四十八愿,学完了之后怎么用啊?我们知道怎么用啊?不是学完了之后然后就放在一边,这是阿弥陀佛的愿,我们听听而已,顶多我们会想到要往生的时候要靠这个愿,可现前我们能得到什么受用,这一愿实际上就是教我们具体的落实现证不退啊,就是在现前把我们学的佛法,落实在现前的生活当中。佛法不是谈玄说妙,不是存在于死后的一般人看不到的境界,而是活生生在我们当下就可以去发挥作用的,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佛法与生活,念佛与生活,乃至于我们今天学的四十八愿与我们现前的生活是什么关系,愿是生活的动力,一个人在生活当中如果没有美好的愿望,美好的追求,生活就失去了动力,菩萨的生活就是坚强宏伟的大愿在支撑着,所以叫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发愿。那么我们今天发心学佛,发心念佛,发心学习四十八愿,在我们现前生活中,我们要从自己内心深处生起,不要说为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啦,先要生起一个从今天开始不要发脾气,不要生烦恼的大愿,这比较实在一点,再发一个一切时一切处能够为众生服务的大愿,这比较实在一点,然后以这样的心态,也就是以这样的心愿发愿求生净土,那才是真正念佛人完整的生活。我们这样去学,这一句佛号就活了,这个法门就充满了生机。而现前我们学的这部经四十八愿,的确可以指导我们眼前的生活,所以我们这几天的学习,最后总结,终止,没有别的,佛法不离生活,生活中有了佛法,生活会更加精彩,佛法落实在生活中,佛法的道理才是活活泼泼真实有用的理论。

佛法与生活是一体的,牢不可分的,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次学习,大家都能够在今后的人生,当然往生之后不算,往生之后大家肯定幸福不用祝福了,问题是在往生之前我,们能够很好的去面对生活当中的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以最美的心情过最幸福的生活。

好,最后祝福各位菩萨,不但将来肯定往生,现前也都能每一天欢欢喜喜,快快乐乐,幸福美满的过好每一天。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 · 黄龙碧峰”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 你能说出多少?

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 你能说出多少?

众生,三恶道,我得,人道,成佛,天道,阿弥陀佛,国中,天人,寿终,大意是,悉皆,形色,形体,真金,美丑,色相,金色,四十八愿,无量寿经,能成佛,都会,早晚,发愿,因缘,地狱,好丑,成就,课诵,时候

2012-07-14

阿弥陀佛的故事

阿弥陀佛的故事

就如同,法藏比丘,阿弥陀佛,一生,故事,十方,加持,成就,地图,大法,弥陀,过程,空间,十法界,四十八愿,就不会,是怎么,无上菩提,论方法,西方极乐世界

2020-08-07

阿弥陀佛 成佛了 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阿弥陀佛 成佛了 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极乐世界,成佛,阿弥陀佛,成就,功德,众生,十方众生,寿命,名号,救度,阿弥陀,四十八愿,一念,佛中,无量寿经,什么时候,信心,菩萨,什么呢,法藏比丘,诽谤正法,凡夫,生彼国,兆载永劫,作用,关系,六道轮回,净土,回心,大海

2016-01-15

阿弥陀佛成佛10劫 为何远超诸佛称为佛中之王 这是有很大原因的

阿弥陀佛成佛10劫 为何远超诸佛称为佛中之王 这是有很大原因的

阿弥陀佛,成佛,诸佛,佛中,世界,阿弥陀,微尘,一生,众生,法门,时间,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僧祇,老和尚,一切诸佛,净土,十方,如来,成就,菩萨,自力,释迦牟尼,海贤,四十八愿,娑婆世界,开悟,国王,智慧,殊胜

201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