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日照黄墩——刘罗锅的故事!

时间:2020-06-19

儿童故事刘罗锅

原标题:日照黄墩——刘罗锅的故事!

刘墉――刘罗锅,名人也!

且不说近年来风靡一时的《宰相刘罗锅》、《天下粮仓》及二月河的《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即使“早在他在世的嘉庆初年(1796至1804年),民间已经开始以多种文学体裁来歌颂他平反冤狱、除暴安良的事迹。当时流传在保定等地的弹词《刘公案》,就是歌颂他在任江宁知府和督察院左都御史期间事迹的……长期以来,在河北、天津、山东、辽宁等地满汉群众中广为流传。其中一部分传说,已由民间艺人(相声、评书、评剧)再创作,如相声《君臣斗》几乎家喻户晓”。在《正说清朝十二臣: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中,吴光远先生如此运笔。

然而,这毕竟或只是文学作品,或只是民间传说,历史中的刘墉究竟怎样,祖籍那里,忠奸如何?

仅刘墉籍贯,正史及剧本中都一直言诸城。然而在笔者所接触史料中,至少有山东诸城、高密和安徽砀山之说!而如说刘墉祖籍日照,可能会使很多人大吃一惊!

1

中国人喜欢“借名”,《百家姓》中得姓始祖绝大多是名人,而并非其生理意义上的先祖。刘姓,亦不能免俗。

由此,刘墉的籍贯也就有了“姓氏籍贯”、“家族籍贯”、“文化籍贯”和“地理籍贯”之别。

“张王李赵遍地刘”,刘姓在百家姓中排第四,约 6994 万,占全国总人口的 5.38% 。饮水思源,先谈刘氏来源。主要有四:

一是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原姓伊祁氏,相传祁姓是黄帝后裔所分得姓氏之一,后被封于刘国,今河北唐县。此支刘姓史称刘姓正宗,即陕西刘姓。

夏代,刘国中有一叫刘累的人,是刘姓18世传人,也是刘姓史上第一位名人,被后世刘姓子孙视为得姓始祖。这主要见于《左传》、《史记》、《唐书》和大量刘氏、留氏、唐氏等族谱中。

关于帝尧之后的祁姓刘与当代刘姓的关系,早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就说得十分明确:

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刘累学扰(训养)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氏。后龙一雌死,潜酱以食夏后,夏后食之,既而会求之,惧而迁于鲁县。

此后,无论儒家经典、正史和各类刘氏谱谍都承袭这一说法。

《史记??夏本纪》云:

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德衰,诸侯畔之。天降二龙,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养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曰御龙氏,豕韦氏。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伎求,惧而迁去。

《水经注》载:

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

《唐书??宰相世系表》:

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就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经奉尧祠。

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

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三民书局《大辞典》400页对“刘”的解释:

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县。

关于刘累,自古就有许多神秘传说,据传刘累出生很奇特,一下生两手手掌中各有一特殊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的象形文字“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刘累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神的暗示,就为之取名“刘累”。

据《清源留氏族谱》记: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由此而来,这支“留姓”也推刘累为得姓始祖。

另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言:

刘累事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二字,因以为姓氏。

又据《安徽凤阳刘氏谱序》云:

我刘氏之先本出于帝尧苗裔,夏之时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刘氏,此我刘氏之端也。

又据《中国通史全编》第70页记载:

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时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 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

据传说刘累逃鲁县时很仓促,一家人跑散,刘累跑到鲁阳故城即后来的邱公城,老伴跑到婆娑街,儿子跑到刘相公庄,儿媳和女儿跑到姑嫂石。刘累逃鲁县后,孔甲不仅取消了刘累御龙氏称号,且收回了食邑地豕韦(今河南滑县韦乡),重新赐给旧主人彭氏,原居住豕韦地的刘氏族被驱逐出境。其中大部分随刘累迁鲁县而居,仍以原旧氏族刘氏相称,尊尧帝为本氏族血缘圣祖,在大尧山建立尧祠。

故张衡《南都赋》颂:

远世则刘后甘劂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

公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壮大,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灭亲夏的大彭豕韦后,又将刘累后裔重新封到豕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了豕韦氏称号。

《左传》杜预注说:

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其国为豕韦氏。

商汤建国后,为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豕韦复国,并封为伯爵。这时,刘累后裔只好再次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彭姓豕韦国,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由刘氏改为豕韦氏,成为依附商王朝的部族政权。

公元前十二世纪,周成王伐纣灭商后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将尧帝一支后裔于蓟(今北京)后,又将同属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于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西)。

商周之际,这支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几十年后,因唐人与商人关系密切,周成王大概对原来亲商朝的刘累后裔的唐国不放心,便又废掉刘累后裔的唐国,封给亲弟弟叔虞,而将刘累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为伯爵。至此,刘累后裔的这一支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国家,由唐氏改称杜氏,或称唐杜氏。

另一部分唐国成员没迁杜城,分散在其它诸侯国仍以唐为氏,便是今唐姓祖先。

西周后期,刘累后裔的杜国君主,开始在西周王朝为吏任职。周宣王时,最后一个杜伯在周朝任大夫。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

累后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颂,咸有嘉德,不坠家声。颂八世孙叔假,商时为豕韦侯, 豕韦者国名也。叔假遂以为氏焉。假十二世孙有敬蚁者,周成王灭唐取唐地封之,为唐杜伯,遂以唐杜为氏。 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庄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将、僖伯曰睿,皆身通显有令闻 。

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职的最后一个杜伯被无辜杀害,刘累后裔的祁姓杜国同时也被灭。杜伯子孙纷纷逃往他国避难。杜伯有个儿子叫隰叔,逃到晋国受到重用,官任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又称“理”)。从此杜隰叔的后裔便以官为氏,改为士氏,在晋国繁衍开来。

周宣王死后,继位的周幽王为杜伯平反昭雪,并为其立祠以表其终。其祠叫杜伯祠,墓称杜陵,均在杜城。

杜伯之孙士会在晋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生变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复取姓刘(也有“留”之意),在汉代繁衍成巨族,并向河南、江苏一带播迁。土会后代刘执嘉有四子:伯、仲、邦、交,其中刘邦就是赫赫有名的汉高祖。

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刘氏家谱》载:

士会公三子均仕晋,惟士燮之子在秦者为刘氏。

《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载:

士会当鲁文公世,出奔秦,封赵,谥“武”,为隋武子后又 归晋,时有中子曰佚,使楚复命,穆公悔之留佚不遣,高其爵位,始家于秦,乃复祖姓刘焉。

这部分留居秦国的士会后裔,落地生根,恢复始祖刘累的姓氏为刘姓。这样,刘姓自帝尧后裔夏朝时刘累得姓,被夏孔甲赐御龙氏,此后曾改豕 韦氏、唐氏、杜氏、唐杜氏、司空氏、士氏、隋氏、范氏,经夏商周数千年沧桑衍变,至士会之裔留秦者复姓刘氏,刘姓发展才算完成序幕开始进入正场。此后的刘氏盖为此一支之派脉也。也可这样说,祁姓刘氏如不是因士会之裔留秦不返复为刘氏的话,现在有没有祁姓刘氏也很难说。

二是出自姬姓。相传周武王去世后,成王继位,封王季之子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即河南刘氏。

三是出自改姓。汉初“和亲”,以皇室宗女嫁单于为妻。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子孙于是皆从刘姓,匈妈贵族刘渊即出自此支;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复姓独孤氏改汉字刘姓,为当时大姓之一;另外,乌桓、羌、氐、突厥、蒙古、维吾尔、回、满等民族先后进入中原,其中有不少人改姓刘。另有少数柳姓改为刘姓。

四是出自赐姓。齐人娄敬(一说胶州人)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刘邦为谢项伯鸿门宴的救命之恩,赐姓刘。

汉朝刘姓王朝的建立和兴旺,是刘姓发展史上的辉煌开端,正如史书所言:“天下刘姓莫不出于沛县”,也正像徐桂富在《刘氏溯源》中讲:“汉后无二刘”。刘姓的形成本是多源的,但因汉时刘是国姓,所以不同源头的各支刘氏族很自然的融合到帝尧后裔刘累、刘邦的祁姓刘之中。当然,也从此奠定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和伟大的中华文明的基础,汉字、汉语、汉文化、汉人、汉民族成为整个民族最醒目的印记。

2

回归本题,刘墉到底是哪里人?

据刘墉之父刘统勋撰的《东武刘氏族谱凡例》记载:

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间,始祖讳福公,自江南砀山县迁山东诸城县。

换句话说,刘墉“姓氏籍贯”是安徽砀山!

砀山,在刘氏郡望中属梁郡。史书记载,刘姓郡望 25个,著名的18处,梁郡是其一。梁郡相当于今河南商丘市和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等县,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至于刘墉家族是否为刘文之后,笔者无考。

而在《大张宋村刘氏溯源》一文中,刘树芬先生则考为:

刘邦建立西汉王朝后,分封同姓于各地。城阳王刘章(刘邦之孙)于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被汉文帝封为城阳王;元代,居住在小刘沂水的刘章后裔,迁至江苏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后到东海当芦村(今连云港市云台区)。明朝洪武三年,奉旨迁居日照喜鹊窝。天顺年间一场大火,谱牒俱焚,思源祖移居草涧庄。

从砀山到诸城,在这漫漫长途中,刘墉先祖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

明初大移民,江南直隶南京徐州府砀山县大刘村(今属安徽)刘思源兄弟五人,奉朝廷诏命,于洪武三年(1370年)迤俪北去,刘承源徙居安丘,刘思源率刘接源、刘续源、刘根源三个弟弟来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今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与莒县交界处,见这里群山环绕,涧水涓流,花草茂密,古树参天,住着一窝喜鹊;涧边山岭,两翼宽阔,北高南低,象一只传说中的凤凰,乃一风水宝地。于是,便定居下来,取名喜鹊窝。后因祖居失火,住宅西移,因此处三面环山,中间平地杂草丛生,涧水涓流,故改名草涧村,这就是日照西部刘姓的始祖。

其后,刘接源迁居邱前,刘续源、刘根源迁莒县。

据2003年在东港区三庄镇卜落崮村刘禄后人处发现的,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九月九日刘存仁(字子孝,岁贡,候选教谕)撰写的《草涧刘氏族谱》序言称:

礼云,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即当记忆而不忘。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久矣……委因元社将废,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熙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天顺年间,该村被火,谱牒已烬。大侍养虽有元碑,小沂水亦有元碑,东旺庄犹有明碑,而字迹模糊,名讳莫详。

民国十三年(1924年)的一幢石碑也载:

我刘氏原籍江南徐州砀山大刘家村,明成化年间(1465—1487),始祖思源公迁日照草涧庄。生我二世祖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

刘思源定居喜鹊窝后,开荒种地,繁衍生息,人丁兴旺,生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子。明天顺年间(1457—1465),刘家遭遇意外火灾,几乎烧掉一切。于是,刘思源决定让儿子们先分开,四处谋生路,刘福、刘禄同迁刘家沟。因避匪,刘福将长子志干、次子志贞托付刘禄,携其三子复迁诸城逄哥庄。刘寿徙居刘家庄子。刘诗徙居大珠州。刘书徙居莒县西刘家沟。刘忠迁临沂全刘庄。刘厚迁沂水刘家店。唯四子刘禧与刘思源留居草涧村。

刘思源病逝后,葬于一棵千年老槐树西北七米处,此后形成刘氏祖林。林内古柏参天,特别是古槐,高50余米,粗四搂有余,树枝长达三十余米,直径60多公分,遗憾的是这棵古槐于1946年秋被砍。刘氏祖林前有一块几千斤重的大白火石,故社会上也称“大白火石刘”,现大白火石尚在原处。

刘思源后裔遍布诸城、临沂、莒县、沂水以及江苏赣榆等地。“四清”前,常有刘氏后裔来草涧祖墓祭奠、凭吊。对此,《草涧刘氏族谱》记:

天顺年间,该村(注日照喜雀窝)被火……成化年间(宪宗1465—1488),我高祖(注从日照喜雀窝)移居草涧庄(与喜雀窝相距里许),生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余与弟君质修谱,断以思源为始祖,以福、禄诸祖为二世焉。虽然,惟禧祖仍住故里。如福、禄二祖,同迁大刘家沟。福祖又避匪,率三子恒公迁居诸诚逄哥庄,将长子志干、次子志贞托付于我二世祖禄。寿祖分居刘家庄子。诗祖分居洙洲庄。书祖分居西刘家沟。忠祖迁居兰山全刘庄。厚祖迁居沂水刘家店,分支卜全庄。

碑刻记载:

福、禄二公同迁刘家沟(今三庄镇刘家沟),福公弘治年间(孝宗1488—1505年)又迁诸城逄哥庄(现属高密市)。寿公迁刘家庄(今三庄镇刘家庄)、诗公迁注州(今黄墩大株州)、书公迁莒县、忠公迁临沂、厚公迁沂水,族谱备志。惟我禧祖仍住故里。

民国二十四年重修的朱家庙子刘氏族谱也记载:

我刘氏原籍江南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时值元社将废,红巾乱起,我祖避居东海当芦(路)村,洪武下旨迁民,迁日照西乡喜鹊窝庄。延至天顺元年,村既全烧,谱将安在?东旺庄老茔所葬之列祖,讳字遂以失传,虽欲延续,未由也已。到万历年间,我行原与君质二祖,创修族谱,注明思源祖兄弟五人,承源、根源二公迁莒待考,续源迁安丘,接源迁丘前,思源祖移居草涧庄,生“福、禄、寿、喜、诗、书、忠、厚”兄弟八人,故续谱以知祖为始祖,断以思源为始祖,以福、禄列祖为二世等。虽然二世分支,惟喜祖仍住草涧庄;我忠祖迁兰山全刘庄,厚祖迁居沂水刘家店,书祖迁居莒州小刘家沟,诗祖迁居洙洲庄,寿祖迁居刘家庄。我福、禄二祖亦迁居大刘家沟。福祖后因避匪,托二子志干、志贞于我禄祖,自率三子祖公迁居诸城逄哥庄,而第三世袒志舜迁居小沂水庄,分支菜园、小河、刘家村也已。至四世,而我江祖未迁,余皆迁莒。河祖迁莒刘家庄,海祖迁朱家庙,泉祖迁道沟庄,分支东上庄。我淇祖迁西头,遂族居焉。嗣后,生齿繁衍,又分支于大石头、段家河、于家庄、口家庄,尹家口、斗山河、兰家官庄,且有迁于诸城杜家河、沂水县水安庄,更有散处于村邑者,不可胜悉。倘不修谱,则年湮代远,音闻更塞,异日相逢,本族视为路人,不为可笑,实足可惜也……

与之相应,在《中华刘氏家谱网》的“山东刘姓”中也记载得非常清楚。

毫无疑问,刘墉的“家族籍贯”,乃日照黄墩草涧村也!

也正因根在草涧,清道光年间(一说咸丰年间),刘墉族人出资在草涧建一刘氏祠堂,草涧刘氏族人也筹集建祠银两和征集能工巧匠建祠,逄哥庄北寺刘墉族人派人监工。

刘氏祠堂占地一亩二分,坐落原村南始祖思源墓地东侧,即老槐树东40米处,与刘思源墓地依次排列。祠堂正堂三间,砖木结构,重梁挂柱。壁内朱漆粉刷,祠堂东西两挑檐爬爬狗依次排队(爬爬狗张着口),祠堂东西两山尖,安着钢杈守。院墙是用青砖砌成的花墙,祠堂正门两侧分植两棵黄洋树。院内银杏三棵,两棵大的直径有六十多公分,高两丈有余,还有柏树数株。祠堂内仪仗是由刘墉家族的族长专程护送来的,皇帝御赐恩典的半台銮驾陈列祠中。祠堂正面悬挂长1.8米,宽0.9米横匾一块,上面五个烫金大字“御赐清爱堂”。祠堂正中安放着刘墉神位。写着“吏部天官刘墉之位”。神位前是香案,香案两侧插着旗牌三扇,金瓜、朝天镫、半台銮驾,还有龙凤棍、铜锣等仪仗。祠堂正门檐下悬挂着御赐纱灯一对,光泽照人。祠堂正堂西南侧有偏房两间,供守祠人住。

据传:过去路过此地的清朝官吏,必须三里路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到祠堂行大礼拜銮驾。建祠后每到春节和正月十五,刘氏族人扶老携幼前来叩拜、祭奠、凭吊,省内外一些刘思源后裔也时常来此凭吊。祠堂内仪仗等遗物,1947年“土改”时绝大部分被损,祠堂也多年失修,1979年由村委拆除,重建村办公室。

3

逄哥庄,地处袤阔肥沃的胶莱平原,明属青州府诸城县。刘福迁此后,先是为人做耕种收割的帮工,人勤快,吃苦耐劳,赢得主家喜欢,并被留下,定居下来。

诸城刘氏本以务农为生,至第二世刘恩治始读书成诸生。第三世刘通好学,家甚穷无钱买书,只好抄书读,后成诸生,因土贼乱害。

第四世刘必显(统勋祖)顺治九年进士,官至户部河南主事、广西司员外郎。

刘必显,字微之,号西水,为刘家第一个进士。生于明万历廿八年(1600年),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中举,清顺治九年(1652年)中进士,卒于清康熙卅一年(1692年),享年92岁。他官位不算显赫,仅做到员外郎,且为官前后不到十年,然公正廉明,世人重之。在他晚年,对后人立下家训:

当官清廉,积德行善,官显莫夸,不立碑传,勤俭持家,丧事从简。

刘必显十分崇向教育,认为:

教家之道,千条万绪,非言语文字能罄述。然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教子之方,莫要于读书。必能读书乃能明理,能明理始能成器,始能保家,至进取成名。登科、发甲,固视乎命运。然其家三世读书而发始达者十居八九;若先世目不识丁,而其身崛起田间,至登甲、乙榜者,百中仅一二焉。俗语所以胡“书读三世发”之言也。

刘必显子四人:桢、果、棨、棐。

刘桢,字世卿,号石斋,贡生,考授从六品。

刘果,字毅卿,号木斋,顺治十一年(1654年)中举,康熙三年(1664年)中进士,第六年授山西太原府推官。康熙六年改补直隶河间县知县。康熙八年为刑部江南司主事。康熙十二年升四川司员外郎。康熙十八年升江南提学道。

据《诸城文史集粹》之《诸城五大家族简介》中《刘氏―清代东直阁大学士刘统勋族》记:

桢、棐二人困于举,但善持家孝母,使兄弟在外无牵挂。刘果幼不慧,读书辄忘,后经一黄冠者求见与语,聪明顿开,有膂力,善骑射。崇祯十五年,清兵入袭,土贼乘机抢掠,父必显为贼所追,果大喝一声,箭出人倒,救父出围。后发奋读书,殿试太原推官,改补河间知县。县多盗,果化以仁慈,又力行保甲法,全县太平,群众称颂。闻于皇上,帝南巡过境召见,褒其清廉爱民,后升为刑部江南司主事,预修《大清律条例》,又升四川员外郎、江南提学佥事。因母忧归家。刘棨名显,少有奇才,博通经史,曾为宁羌知州……后升任天津道副使,迎驾五台山,皇上以“清爱”额其堂,并御书赐之,由此刘家世称“清爱堂”。此后,又升江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康熙绍选良吏,棨两次选中,这在当时是很少见的。

据史料记载,刘棨(1657-1718年,刘统勋之父),字弢子,号青岑。康熙十四年(1665年)十八岁中举,十年后中进士。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任湖南长沙县知县。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擢陕西西宁羌州知州。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升宁夏中路同知。后补湖南长沙府同知。康熙四十九年任天津道副使。一次在天津迎驾时,诏许从官恭瞻。因奏其兄刘果在河间县任知县时受到“清廉爱民”褒奖的事,请求皇帝赐书。康熙十分高兴地赐写了“清爱堂”三字。从此,御赐“清爱堂”便成为刘墉家族堂号。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九卿应诏举廉能吏员,以知府被举者,唯刘棨与陈鹏年二人。

美A??W??横幕义编著的《清代名人传略》,称其:

是当时以清廉闻名的几位官员之一,声望与陈鹏年同埒。

史载“棨有十子,唯有统勋最有名”。

刘统勋(1698-1773年),字延清,另字尔钝,清内阁学士,刑部尚书, 1724年(清雍正二年)中进士,入仕途。

1729年任湖北乡试正考官。

1736年升内阁学士,署刑部右侍郎。次年,任刑部左侍郎。

1741年9月,被提右都御史。

1746年3月署漕运总督,9月还京。

1747年充顺天府乡试正考官。

1748年3月,受命同大学士高斌查办山东赈务。5月,先后至济南府德州哨马营、东昌府及聊城县运河东岸、泰安府东平县戴村坝以及沂河西岸江枫口,改坝浚河,成绩卓著。

1749年12月,迁工部尚书,继而兼翰林院学士,又迁刑部尚书。

1752年以查验通仓短少米石不实被免职留用。

1753年9月,铜山一带黄河决口,他奏陈疏防之策,绘图以进。朝廷据图令其随地规划堵御。黄河复归故道,朝廷嘉其绩,令与策楞、舒赫德一并叙升。他十视河坝,两修海塘,前后奏章数十起,皆中机宜,剔除积弊,利于民生。河南百姓为之立祠于黄河南岸。

1754年,朝廷加刘统勋为太子太傅。协办陕甘总督事务,赐孔雀翎。朝廷命他巡视巴里坤、哈密驻兵,正遇睦尔撒纳回部首领扰伊犁;定西将军永常自木累退师巴里坤。他据此上奏,请弃巴里坤,退守哈密。朝廷震怒,即行革职押解回京。其子亦被拿交刑部,家资充作军用。未几,从宽免罪,命以司员办理军需,效力赎罪,1756年补授刑部尚书,发还本籍家产。

1757年5月,云南巡抚郭一裕怂恿总督恒文购金制钅虑,他受命前往审查,得实后。12月晋太子太保。翌年正月,迁吏部尚书。

1759年2月,西安将军都赉克扣军饷,由刘统勋往查,按律被斩。又与巡抚塔水宁会审山西归化将军保德、同知世图侵吞公款案。奏议如实,保德受斩。

1761年,刘统勋受任东阁大学士兼管礼部事务,继兼管兵部。

1763年,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任尚书房总师傅。

1765年,兼管刑部,充国史馆总裁。

1768年12月,刘统勋70岁,乾隆帝赐御书赞元介景匾额。

1773刘统勋年任四库全书总裁。11月卒,年75岁。乾隆皇帝悲痛异常,赞“如统勋者,乃不愧真宰相”。当日亲临祭奠,晋赠太傅衔,赐祭葬,入祀贤良祠,谥“文正”。柩归故里前,诏令沿途20里内文武官员,均至灵前吊祭。

刘统勋一生位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显官要职,是乾隆朝最受器重的重臣之一,是清朝最有建树的几位水利名臣之一,在清史占有相当地位的政治家。可他没给后人留下富足的家产,家里没盖楼堂瓦舍的阁老府,门前和祠堂无炫耀官显的旗杆,茔里没歌功颂德的石碑,就连当时皇帝御赐他祖茔的蟠龙石碑也没树起来,只给后人留下了一个清官的美名流传至今。

嘉庆帝曾称赞:

前任大学士刘统勋翊赞先朝,嘉猷茂著。

《诸城县续志》评价说:

刘统勋刚毅笃厚,久值机密,襄赞纶扉,随事献纳,推贤黜奸,为百余年名臣第一。

4

刘统勋有子二,长子刘墉,次子刘堪早逝。他对子女教育甚严,常以当朝圣训和儒家传统教导他们,尤对贞观之治赞不绝口,叫儿子学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马周,又常讲述当朝国史和清官汤斌、于成龙等人事迹,要求他们长大作忠臣贤相,为官牢记:

民惟国本,本固邦宁。

刘墉(1720-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青原,别署日观峰道人。

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入仕途。

乾隆二十年(1755年)10月,其父(时任陕甘总督)以办理军务失宜下狱,他时任翰林院侍讲,亦遭逮治,逾月获释,降为编修。次年,提安徽学政,任职3年,调任江苏学政。

刘墉往安徽赴任前,乾隆特意召见并赐诗,其中有“海岱高门第,瀛洲新翰林”之句,意思是希望刘墉能不辱门楣、有所建树。在出任江苏学政前,乾隆皇帝仍有诗相赠,可见对刘墉抱有厚望。刘墉也不辱使命,很是严肃认真。

据清人笔记:“昔日刘石庵相国视学江苏,严肃峻厉,人多畏惮”。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任山西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年),升任冀宁道台。次年因在太原知府任内失察阳曲县令段成功贪侵公帑,坐罪革职拟死。诏免,发军台效力赎罪。次年赦回,仍授编修。

乾隆三十五(1770年)年,迁江西盐驿道。

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擢陕西按察使。翌年,因父逝世,归籍丁忧。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初还京,授内阁学士。10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翌年,复任江苏学政。后擢湖南巡抚,时该省多处受灾,哀鸿遍野,贪官污吏猖獗,民怨载道。他严劾贪官,勘修城垣,革除陋习,抚恤灾民,颇有政绩,升都察院左都御史。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4月,任三通馆总裁。5月,为吏部尚书,奉旨审理山东巡抚国泰结党营私、贪脏舞弊案。他至山东境内,化装道人,步行私访,查明事实。山东连续三年受灾,而国泰邀功请赏,以荒报丰,开征时,凡无力完纳者,一律查办,并残杀进省为民请命的进士、举人9名。及至济南,经审问查清,国泰已知贪赃案发,遂凑集银两妄图掩饰罪行。刘墉如实报奏朝廷,奉旨拿国泰回京,并开仓赈济百姓。时皇妃为国太说情,有御史从旁附合。他遂以民间查访所获证据,历数国泰罪行,据理力争,终使之伏法。

嘉庆二年(1797年),升任东阁大学士。

嘉庆四年(1799年),奉嘉庆皇帝旨,办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结党营私、勒索纳贿一案,查明和珅及党羽横征暴敛、搜刮民脂、贪污自肥等罪20条,回奏朝廷,依律处死和珅,并没收其家财三分之二白银二亿三千万两入官。不久,嘉庆皇帝加赐他太子少保,后命其充任会典馆正总裁。

嘉庆九年(1804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刘墉于北京驴市胡同家中逝世,享年86岁。晋赠太子太保,入祀贤祠,谕祭葬,赐溢“文清”。刘墉去世当天,还曾到南书房当值,晚上还开宴招待客人,“至晚端坐而逝”。

《啸亭杂录》记,刘墉死时“鼻注下垂一寸有余”,暗合佛语解脱之意。

刘墉外娴政术,内通掌故,博通经史,长于古文考辨。曾三兼署国子监,数任乡试、会试正考官,又筹办编撰过《四库全书》、《西域图志》和《日下旧闻考》,著有《刘文清公遗集》17卷及《刘文清公应制诗》一部。

刘墉谢世后,清礼亲王昭木连在《啸亭亲录》中尚有这样一段追忆文字:

刘文清公墉为文正之子,少时知江宁,颇以清介持躬,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包孝肃比之。

以一介知府,而获全国声誉,甚至以历史上最有名的清官包公来比拟,可以想象刘墉在江宁知府任上该是怎样励精图治、与利除弊,又该是以怎样的高明手法与南京这数朝古都内的大户贵戚们斗争,才赢得这一声誉的,以致后人有妇孺皆知的《江南围》、《刘墉私访》、《刘公案》等相声、戏剧。

刘塘擅长书法,其书貌丰骨劲,味厚神藏,外表朴拙,内涵深厚,有“棉里裹针”之妙,刘墉与翁方纲、铁保合称清朝书法三大家。又与成亲王、翁、铁合称四大家。其部分墨迹,由其侄刘镮之整理,摹勒上石,以《清爱堂石刻》刊行。

《中国通史》(蔡美彪,10卷583页),记载:

清代书法——刘墉处于帖学碑学交替之际,被称为融会历代诸家书法之集大成者,笔笔力厚骨劲,气苍韵遒,极为后代书论家推重,有“浓墨宰相(刘墉)、淡墨探花(王文治)”之称。

刘墉无子,收其侄刘镮之为养子。

刘镮之(1775—1821),字佩循,号信芳。三岁丧父,自幼由伯父刘墉抚养教育。18岁中举,28岁中进士(1789),任翰林院庶吉士。

嘉庆四年(1799年)出任浙江学政,十月迁詹事府詹事,诰授资政大夫。次年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嘉庆六年(1801年)迁兵部右侍郎,七月转兵部左侍郎。

嘉庆九年(1804年)正月命提督江苏学政,六月调吏部右侍郎,仍留学政任,诰授荣禄大夫。

嘉庆十二年(1807年)任顺天学政。

嘉庆十五年(1810)六月充浙江乡试正考官,八月命提督江苏学政。次年擢兵部尚书。

嘉庆十八年(1813年)署刑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兼任不久,大兴人林清领导的起义,潜入北京,由太监接入皇宫,失察,应降职。皇帝加恩留任。

嘉庆十九年(1814年)调任户部尚书。

嘉庆二十年(1815年)将伯父刘文清书法结集出版。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嘉庆皇帝从热河秋猎回京,镮之入见,皇帝诘问:“为何奏事不多?”又问“怎么不及时捕教匪?”镮之不能对,降为侍郎候补。次年年底,迁都察院左都御史仍兼管顺天府尹。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春任兵部尚书。

道光皇帝嗣统,调任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次年卒于官,赐祭葬,谥“文恭”,《清史稿》有传。镮之居官清廉,卒后,道光皇帝谓其“明白敢言、深为悼惜”。

总的看来,刘镮之官做得甚大,也深得皇帝宠信。但时局多变,朝廷上下实心干事的人愈来愈少,刘镮之也难脱俗,与其祖辈相比就平庸许多,这也是整个刘家衰落与时代衰敝丛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即九世孙刘墉卒后10年,诸城刘氏重修家谱时统计:刘福后人,女性及移居外省、外地未入谱者不计在内,已繁衍十四代,家族822人。

从刘福五世孙刘通科举考得秀才算起,先后科考得中198人,其中进士11位,举人35位,科考取中者约占家族男丁的百分之二十五;考取进士、举人者又占科考人数的百分之二十五还多。在官位上,自顺治初年六世孙刘必显步入仕途算起,至道光末的六个朝代中,七品以上官员出了73位,接近家族男丁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出任官职,从知县、知府、道台、学政、布政使、巡抚、总督、御史、尚书直至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各个级别的都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到第八代上,竟一门出了“文正”公刘统勋、“文清”公刘墉、“文恭”公刘镮之,祖孙三公二宰相,轰动当朝。特别是刘统勋、刘墉父子先后被皇帝钦点任《四库全书》总裁、副总裁,统领四千三百多人,编纂经、史、子、集一万二百四十六种,把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典籍几乎包揽殆尽,刘家成书香门第、名门望族。

刘墉家族,虽根在日照,但发家扬名在诸城。公平而言,刘墉的“文化籍贯”应为诸城。

后因区划变动,其老家逄哥庄划归高密注沟镇,故确切地说,刘墉的“地理籍贯”应为高密。

前些年,其后代在原墓地堆起一封土,立一小碑。2005年,高密决定重修刘墉墓,在墓前立2米高黑色花岗岩墓碑,上镌刘墉生平简介和“清封太子少保、体仁阁大学士谥文清刘墉之墓”等字,并新修一长120米、宽1-5米的沙砾路直通墓地。

5

刘墉家族与当今日照的渊源,远不止于黄墩镇草涧村。

实际上,刘墉童年就是在今五莲县户部乡杨家峪渡过的。今五莲县,是1947年5月在抗战时期中共建立的日北、莒北、诸莒边等抗日政权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此前,杨家峪一直属诸城县常山区。

据杨家峪刘氏宗谱记载,逄哥庄刘氏第七代刘棨有十子,其中老五刘统勋于雍正甲辰中进士。当时的槎河山区群山环绕,古木参天,山泉潺潺,青山绿水,鸟语花香,特别是那土名叫“南山旺”的大山,满山开遍映山红,每年春夏之交,整个大山淹没在花的海洋中,乃绝佳胜景,刘统勋三子刘暖烺对之赞不绝口。又恰逢当地吉、白两家败落,刘家就把整个山区买下来,在这里建槎河山庄,刘墉也随三伯父在此长期居住。

后不知何因,槎河山庄传到乾隆耳朵。有一天,乾隆突然问刘统勋:刘爱卿,朕闻你的两个哥哥现住在槎河山庄,那里山花烂漫,景色宜人,何不请朕兴驾一游?刘统勋闻言,深知此干系重大,一来“万岁”驾临,必修桥补路,沿途接驾,供奉钱粮,劳民伤财;二来稍有不慎,不知会惹来什么。于是,灵机一动:非臣不请,只因山高路远,沿途坎坷,怕万岁龙体不胜劳顿。依臣之见,可否先绘一幅山色图,供皇上御览。若有兴,再兴驾不迟。

在得到乾隆认可后,刘统勋立即送信至槎河山庄。刘暖烺接信火速招募当地知名画师赶出一幅群众图,快马加鞭送到北京。乾隆看后拍案叫绝,特别对山花烂漫的“南山旺”印象尤深:真乃美景也,朕当亲往观之。接着御笔封开满映山红的“南山旺”为“小花山”,与“小花山”相连的“松朵山”封为“笔架山”,西边的“望山楼”封为“望花楼”。此楼,即刘墉的读书楼。

但不知何因,乾隆最终未能驾临槎河山庄。可小花山却由此名声大振,刘家子孙多在此读书用功过。这个“月明星影窥窗际,夜静溪声到枕时”的老家让他们感念至深,曾请当朝名家绘制《槎河山庄图》,并请纪晓岚等众多名流题写咏吟诗篇,极一时之盛。

关于《槎河山庄图》的下落,在《珍惜文物继往开来》中,李正平先生言:

笔者一介古文物收藏爱好者与研究者,在收藏品中有一副清代著名书法家刘墉“家藏”墨……墨作圆饼状,径10.6厘米,厚1.7厘米。面:凸边,纹饰泥金;中间凹入,上横书铭“御赐”二字,下直书铭“清爱堂”三字,皆篆体阳识,两旁双螭拱之,铭文及纹饰俱泥金。背:凸边同面,中间一长条形方框,内铭“惜福”二字,篆书阴识,俱填蓝。靠右处,钤印三方,圆印“东武”二字,方印“刘墉”二字,长条印“日观峄道人”五字,皆皆篆体阳识,填红;另楷书“定制”、“家藏”四字,阳识。侧题“乾隆程一卿制”六字,楷书阳识。墨质细黝,表皮皴蹙,麝气袭人……刘家真可谓“世掌丝纶”、“满门朱紫”。但刘氏家族并不骄横豪奢、嚣张恣肆,反而拳拳于敬谨谦抑、勤政爱民。“惜福”二字,可能就是这个世代簪缨、屡蒙恩宠之家的祖训,刘墉将之铭于墨上家藏,无疑是为了告诫后代,恪遵先祖遗训……而刘氏后人,亦极珍惜祖上遗物,如刘墉的祖父制的墨、绘的图(《槎河山庄图》)都一直保存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始因全国饥荒实甚,家无宿储,妻儿待哺,不得已求售易米(由著名藏墨大家周绍良购得,后归山东省博物馆)。

在“戏说”中,刘墉“忠君、爱民、清廉”,刚正不阿,嫉恶如仇,聪明机智,甚至使人有半人半仙之感,刘墉与和珅和纪晓岚一起,成清代大臣中“上镜率”最高的大臣之一。

在历史中,作为日照草涧刘氏的子孙,真实的刘墉究竟如何,这里须说清三个问题:

一是刘墉是否是“罗锅”。按民间相传,刘墉似乎是天生的“罗锅”,据说乾隆十六年刘墉应辛未科会试,考官按成绩预定刘墉为一甲状元,可乾隆召见时,视其体态有点罗锅,心里不悦,想找个借口赶他回家,便令其以自身为题赋诗一首。刘墉猜出皇帝心思,当即吟道:

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一眼辨忠奸,单腿跃龙门。

丹心扶社稷,涂脑报皇恩。以貌取人者,岂是圣贤人。

乾隆哈哈大笑,赞其才华、品德与胆识,刘墉最终得以金榜题名。

但在现实生活中,刘墉却极有可能不是罗锅。在《读史明世:正说清朝十二臣之 罗锅儿宰相刘墉》中,余林先生写道:

刘墉真的是罗锅儿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一下清代的取士、选官标准。

在封建社会,选官向来是以“身、言、书、判”作为首要条件的。所谓身,即形体,需要五官端正,仪表堂堂,否则难立官威。所谓言,即口齿清楚,语言明晰,否则有碍治事。所谓书,即字要写得工整漂亮,利于上级看他的书面报告。所谓判,即思维敏捷,审判明断,不然便会误事害人。

在这四条标准中,“身”居首位是最重要的。因为观瞻所系,不能不特别强调。

刘墉系科甲出身,必在“身言书判”四方面合格,方可顺利过关。因此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刘墉不会是“罗锅儿”。姜纬堂先生早在1996年时,就曾在《北京晚报》上专门撰文《刘墉绰号“刘罗锅”考》,指出过这一点。

还有一个旁证,可以从侧面说明一定的问题。按照当时制度,举人应会试三试三科不中者,还可以“大挑”一科。这一科不考文章,只论相貌,标准是“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字,以字形喻体形、相貌。“同”指长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以上这四个字是好字,符合者有中选的可能;“身”指身体不正,“甲”指头大身子小,“气”指一身高耸,“由”字指指头小身子大。这四个字是不好的字,沾上一个字就会落选。可见,清代选官很重视被选者的相貌。所以,刘墉即使算不上仪表堂堂,总也不至于体有残疾。

当然,“刘罗锅”的称号,也事出有因。史书记载,嘉庆帝曾称赞刘墉为“刘驼子”。可见他确实有些驼背。不过,刘墉当时已经年届80岁,难免会驼背弯腰,这就很可以理解了。如果以此认定刘墉年轻时即为“罗锅”,那就不准确了。

二是刘墉是否与和珅斗法。在剧作家安排下,刘墉和大贪官和珅成了死对头和欢喜冤家,忠奸对立、水火难容,和珅在他面前总是笨手笨脚,经常弄巧成拙,想算计人反遭算计。乾隆对刘墉又爱又恨、又有点无可奈何。然而在历史中,刘墉没有也根本不可能与和珅斗法。

首先二人地位差别太大。刘墉至嘉庆二年(1797年)三月才授大学士,比和珅迟十二年,刘墉升大学士与和珅同朝不到两年,且始终未入军机处。足可见和珅职位始终高于刘墉。乾隆帝对刘墉的信任度也无法与和珅相比。和珅是权力最大的军机大臣,地位最重要最接近皇帝的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内务府总管大臣,声望最高的内阁大学士,掌人事财务实权的吏部尚书、户部尚书等,皇帝又赐婚其子为公主额附。可以说,乾隆对其宠信超过任何一位大臣,故史称“宠任冠朝列”。而乾隆对刘墉,虽不能说不信任,但与和珅相比是天壤之别。且不说刘墉不是军机大臣,就连其强项进士庶吉士出身,上书房总师傅,早就应为内阁大学士,但却迟迟不提,一直压了十二年。在等级森严的社会背景下,刘墉根本不可能与和珅平起平坐,即使非常不满和珅的作为,也无法与之对抗。更谈不上与皇上随意调侃,甚至加以讽刺的举动了。

其次刘墉是官宦世家,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权力场的游戏规则“框”着刘墉的言行。当和珅开始受宠、实权尚未太大时,刘墉从维护社稷出发,在有理有据的情况下,还是与和珅有过一番斗争的,如乾隆四十七(1782年)查处山东巡抚国泰和布政使于易简一案。但在和珅大权在握、出纳帝命时,刘墉也只好谨言慎行,与和珅若即若离。这也正是可理解为什么刘墉在地方为官二十多年,由学政、知府一路升至一省方面大员,前期锐意有为,整官场痼疾,清士林积习,为国、为民办了不少好事,圣眷之下又蒙盛兴赞。后期却少有政治作为,也许是数次遭贬的经历记忆太深,也许是廉颇已老,也许是鉴于有为的大臣纷纷落马,与其父刘统勋“遇事既神敏,秉性复刚劲,得古大臣风,终身不失正”相比,官居一品的刘墉像老狐狸一样藏起尾巴,常“以滑稽自容”、“以模棱之词塞责”,由聪明而“糊涂”,以致袁枚以诗相讥“模棱为自自全之计”。

的确,刘墉并不阿附和珅,而基本采取的是独善其身的做法。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说:“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但通过前文已知,当刘墉入京任职后,他调整了自己的为官处事策略,变刚直方正为滑稽模棱,不可能和权势遮天的和珅做针锋相对的对抗。

三是刘墉是否有劣行。任何书家都有败笔,任何人都会有不足之处。人非圣贤,塾能无过。然而,对于刘墉而言,有两件事是其人生最大败笔。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江苏沛县监生阎大镛因抗粮拒官被捕入狱,作为总管江苏学子教化的学政刘墉也参加此案审理。当他得知阎大镛喜欢作诗,并从他家搜出两纸诗稿,进而得知阎曾焚过自己的书时,他一方面将情况通报巡抚衙门,一方面把情况连同缴获的书稿及他认为有问题的书签呈报乾隆。乾隆于是命江苏巡抚陈弘谋等追查此事。酷刑之下,阎大镛供:自己曾刻过自著的《俣俣集》,其中《 县志论》讽刺县志记载不公、为其母没有列入节孝之人抱屈,因而被前任知县李棠焚毁,书中多讥讽文字,结果阎大镛被斩首。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月,刘墉服丧期满回京,授内阁学士,入南书房。十月,任《四库全书》馆副总裁,并派办《西域图志》及《日下旧闻考》,任总裁。次年七月,充江南乡试正考官。不久,复任江苏学政。在任期间,江苏东台县举人徐述夔的孙子徐食田兄弟因田产买卖纠纷,被同里蔡嘉树告发收藏其祖父有违禁文字的文集《一柱楼诗》,要求按律惩办。

徐述夔,字赓雅,浙江人,康熙举人,乾隆初年卒。遗著《一柱楼诗》,其中有:

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

更有:

举杯忽见明天子,且把壶儿抛斗边。

刘墉“及时”上报乾隆,乾隆谓“清风”指“大清”言,“壶儿”指“胡儿”言,均含讥讽,诏戮其尸,其子食田、食书俱坐斩。前礼部尚书沈德潜因曾为徐述夔作传,而被诏毁其御赐祭葬碑,夺文悫谥,革太子太师衔,并撤出贤良祠。

后乾隆在检阅其遗稿时,又发现《咏牡丹诗》诗中有:

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

乾隆再次大怒,最终炼成大狱,徐述夔、徐怀祖父子遭锉碎其尸、枭首示众;徐食田、徐食书、徐首发、沈成濯、陆琰五人处斩监候,秋后处决;涉案人江苏布政使陶易审判中死于狱中;扬州知府谢启昆发往军台效力;东台县知县涂跃龙杖一百、徙在三年;徐家曾孙辈后人设为旗人奴婢,房屋、土地、财产籍没入官。

这起冤案当时就震惊朝野。是年底,刘墉以查处徐述夔著作悖逆有功,迁户部右侍郎。

可以说,在清代的“文字狱”中,刘墉仅此即可“名垂青史” !

在对清代文化有所建树的同时,刘墉也留下了无法推卸的罪责、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

为此佐证的,即使在非常非常以刘墉为荣的《诸城名人》中,对此也有详细记载。

是历史,一家之言即是历史;不是历史,众家之言也不是历史!

作为草涧刘氏的后人,日照既无需借刘墉作“大旗”,也不必因其污点而“讳”之。

这正可借吴光远先生的《正说清朝十二臣之 刘墉: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的结尾以为本文收笔:

无论刘墉在历史上的真实面目如何,反正在老百姓的眼中,他已是无所不能的“正面人物”,传说赋予他几乎所有的卓越才能和优秀品质,并把调教君主、惩治腐败、传承文化的理想寄托在他的身上。刘罗锅已经同他的原型分道扬镳,虚构的形象活跃在文艺舞台,而真实的历史人物留给后人的则是充满苦涩的回忆与反省。

文章出处:我的老乡田文阁博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黄海晨报 第6894期 A6版:日照乡村地名漫谈

黄海晨报 第6894期 A6版:日照乡村地名漫谈

...容,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地名。日照市历史悠久,地名文化同全国各地一样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尤其是各区县乡镇和村居的地名以姓氏为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姓氏与地名有着一种特殊的缘分。就我...

2020-08-31 #经典故事

日照乡村地名漫谈

日照乡村地名漫谈

...朱家庙子村,据《莒县民政志》载,明洪武年间,刘氏自日照迁此,因河对岸山如卧猪,上有庙,称猪架庙,以庙为名,后为今名。又如东莞镇天齐庙村,金代明昌年间季姓迁入,其一支居此,村因庙得名。季姓另一支则移居该...

2020-09-01 #小故事

日照的60多个地名连在一起读 竟然是这样!

日照的60多个地名连在一起读 竟然是这样!

用了日照60多个区县乡镇的名字。不由感叹,原来日照的地名这么美好,这么动人!日照海滨金沙滩,石臼万平竞银帆。秦楼森林满园绿,北京路上赛江南。卧龙山下品香茗,两城古韵写诗篇。山海天边虾蟹肥,奎山汽配名车全...

2020-09-01 #小故事

本网原创:看图猜日照地名!你能猜对几个?

本网原创:看图猜日照地名!你能猜对几个?

...都猜得出来么?答案请往下看:↓↓↓↓↓↓↓第一关:日照、黄墩、岚山、太阳城、灯塔、浮来山、百货大楼第二关:白鹭湾、付疃河、任家台、世帆基地、海曲路第三关:太公岛、山字河机场、海曲公园、马陵水库、市直一...

2020-08-31 #经典故事

“刘罗锅”的外号 为什么叫刘罗锅

“刘罗锅”的外号 为什么叫刘罗锅

清朝乾隆年间,朝中有位被戏称为“刘罗锅”的大臣刘墉。堂堂的大学士怎么会让人乱呼外号呢?原来是皇上亲口封下的。刘墉身为朝中重臣,日夜忙于政务,伏案看书写字,久而久之身子难免有些佝偻驼背。有一日,刘墉上殿...

2009-08-14 #故事大全

故事里的事《宰相刘罗锅》片尾曲

故事里的事《宰相刘罗锅》片尾曲

...朝廷、在民间,对公事、对私事发生了一系列斗智斗勇的故事。这首歌曲歌词浅显易懂,但却蕴含深刻智慧与哲理,加上极富感染力的声音和优美的回还往返的旋律,唱起来朗朗上口,使这首歌在随电视剧一经播出后,便受到了...

2020-07-05 #经典故事

《宰相刘罗锅》:故事里的那些人

《宰相刘罗锅》:故事里的那些人

下拉浏览更多 5X进行中 客户端播放 HDR 炫彩HDRVIP尊享HDR视觉盛宴 高清 标清 2.0x 1.5x 1.25x 1.0x 0.8x 片头片尾: 跳过片头 跳过片尾 画面尺寸: 50% 75% 100% 旋转画面: 向左转 向右转 切换播放器: 使用FLASH播放器

2020-06-19 #故事阅读

宰相刘罗锅故事电视剧

宰相刘罗锅故事电视剧

简 介: 山东才子刘墉(李保田 饰)虽然才高八斗,但却天生是一个罗锅,故人称刘罗锅。这年偏逢朝廷三年一次的大考,刘罗锅上京赶考,在京城附近,他与一位翩翩公子下了一盘棋。刘罗锅的睿智和外貌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

2020-06-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