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河北涿鹿舜都民间故事传奇

时间:2020-06-19

中国民间故事舜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82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保岱非物质文化遗产

舜都民间故事传奇

妫水河的来历?

传说上古之时,尧禅位于舜时,便把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舜将二女安置在妫水之滨的舜都。当时有野象很厉害,经常伤人,舜欲制服野象,但几乎被野象所杀。在娥皇、女英的帮助下,舜最终驯服了野象,后人就把舜帝驯服象而居的地方叫作“妫”。意为舜帝的妻子以手牵象,象服于人。所以,最初的妫字,形似女子手牵大象。舜帝让妻子在妫水之滨像一般妇人一样辛勤劳作,一年复一年,荒凉贫脊的山川变得地肥水美,舜博得了尧的信任,尧的女儿也被人们千古传颂成为勤劳而美丽的妫水女。

二妃泉诗曰:

二妃厘降有虞城,城下流泉冽且清。麦垄黍田资润泽,田公击壤乐升平。

潘泉(大泉)的由来?

妫水是一条古老的河流,她发源于保岱古城内的一眼古泉,名为潘泉,该泉直径约十米,雨水大时,泉水旋转涌出,形成妫水河,河流穿城而出汇入岔道河,遇干旱时泉水注入城内池塘、麻湖,供古城人们生活。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说此泉“从广十数步,东出城,注协阳关水(即岔道河),雨盛则通注,阳旱则不流,惟洴泉而已。”《括地志》记:“妫州有妫水,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舜厘降二女于妫汭之所。外城申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舜庙”。《史记》载:“妫州历山…皆云舜所耕处”……

关于潘泉的由来,历史上有两种说法。一说其水作盘旋状,然后外溢,所以称盘泉。后人传为潘泉。另外一说是,上古时,保岱为水泽之乡,不能住人。到了轩辕黄帝时,此处有九个大泉眼,一起往出冒水,洪水浸淫山陵,把这里淹成一片水泽。轩辕黄帝带人采巨石运到这里,干了九九八十一天,凿了九个方圆九丈九尺厚九寸的大石盘,把大石盘压在九个大海眼上。果然水被堵住了,地上的水也渐渐干了,露出了土地,才开始有人到这里居住。后来逢天大旱,地里寸草不长,遭了饥荒。轩辕黄帝又十分后悔没留一个海眼,他再次到这里,带人在一个大石盘上凿了一个海眼,这就是盘泉。即妫水之源。有了水,这里的人们开始挖渠导水,垦田造地。形成的河流润泽出这片青绿山水,孕育了宝带这片水草丰美的诸沃之野,催生了这方风水宝地。

潘泉、舜泉有诗为证:

巍巍舜都历山南,城有清泉味极甘。流出迎祥东北去,汪汪千顷泛波澜。

甘泉一脉舜祠下,此地千年说杜君。不是重华常嗜酒,几卮聊借解南熏。

泉声清似鹿呦呦,逝者如斯日夜流。灵囿料应非宿昔,蘼芜杜若满妫州。

北望龙门海藏通,香泉一脉透齐东。桃花浪暖春三月,但化鹏程九万风。

舜都城内有潘泉/清水涓涓作盘旋/溪流淙淙喷涌出/飞流卷花入深潭/

晶莹泉水深潭满/曲流潺潺灌桑田/潭水溢流绕城池/妫水北去济桑干……

鱼池西南水涓涓,舜都古城尚翼然。溪上槐阴清昼永,凭栏徙倚听鸣蝉。

金马驹的传说

潘泉在保岱古城中间,从面积一亩大,深不可测的水潭喷涌而出。据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姓丁的村民在妫水河畔,见到了一匹金马驹,形体俊美,气宇轩昂,颜色与普通马绝对不一样,金色辉煌,尤为奇特,金马驹走进潘泉去饮水。这个村民快步走上前去,想要立即逮住它。刚伸出手去,金马驹猛地一扬头,顿然消失,好似一片祥云飞走了。村民带着绳索又在那儿寻找了几天几夜,也没有再见这个宝物。不过,后来这个村民生产打鱼十分顺畅,年年丰收,日子过得很不错。诗曰:

金马已逐白云飞,鳞甲时时漾绿漪。月白风清天似水,一泓元是化龙池。

民国初年,泉水依旧,这匹金马驹饮水后,偶然又跑进了拐角一户姓陈的大户民宅。正是深秋时节,年轻的女人正在忙活做晚饭。一转身,见到传说中的这匹真的金马驹,惊讶不已!猛地伸手摸了一把,抓到手好几根金条,她喜出望外。女人把金马驹紧紧抱住了,不肯让它走脱,拥它赶紧进里屋。可是,它仅在灶台前停留片刻,还是挣脱了出去,如一道金光消失在茫茫夜色里。屋内散落的金色宝贝,使他们生活富裕了起来,他们购置了大量田产,女人妆扮得分外漂亮,儿子也读书成才当了官。妫水河两岸也因为有了金马驹而有了灵气,这里的学校人才辈出。

直到今天,潘泉虽然干了,但是,这里仍传说这个神奇莫测的金马驹,好像它一直没有离开这片土地,没有离开它热爱的这方山水。它在这里走过了数十年的酷暑严冬,不离不弃,似乎仍在守候着一份思念和承诺。时常还有人说见到了传说中金光闪烁的金马驹,它英俊潇洒,奔跑如飞,转眼间就跑进历山消失了。据好多人说,金马驹或早或晚,时隐时现,来无影去无踪。

作者:刘建贵口述

保岱东南面的凤凰山传说

在涿鹿保岱东南部,有一座山峰,人称凤凰山。凤凰山主峰海拔588米,山势挺拔秀丽苍松翠柏密布,因前山如凤凰展翅故名。传说很久以前,太行山这地方原本是一片荒漠,没有人烟。后来官府征发一批贫苦农民到这里来开荒、种地,发展生产。这些农民来到这里,每天辛勤劳动,开荒种田,不几年就把荒山改造成了良田,人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这件事传出以后,有个贪官污吏起了贪心,想把这里变成自己的地方。于是,便带着一伙帮凶来到这里,掠夺财物,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人们的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天上的神仙知道后,非常生气,派了一只凤凰来拯救这里的人们。

天上的凤凰来到这里,立即赶走了那些贪官污吏,使农民们再次获得了自由。但是,那些贪官污吏不死心,想把那只凤凰杀死。于是就花钱顾了一批杀手来杀凤凰。凤凰与杀手们大战了三天三夜,终于因寡不敌众而战死了。在它临死的时候,突然变成了一座大山,把那些坏人全部压在了大山下面。从此以后这里就太平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只凤凰,给这座大山起名叫“凤凰山”。多少年来,凤凰山一直保护着这个舜都古城和附近的村庄。

保岱历史传说

保岱,是一块不寻常的故土家园。传说,4700年前,这里有九个大海眼一起冒水,到处是一片水泽,轩辕黄帝带人到此治水,凿了八个大石盘盖住了八个海眼,留下一个,即后来的潘(盘)泉。治水后,轩辕黄帝见这里山青水秀,水中有五色鱼,便称此地为翠妫州。史志记载妫水中曾出过河图。神农氏炎帝曾在这里垦田采药。轩辕黄帝把这里做为儿子昌意后代的封地,昌意的儿子颛顼继帝位,其后人就住在妫州。虞舜就是颛顼后人,即轩辕黄帝九世孙。虞舜出生在这里,并在此建立起初都(古代都指较大的城市)。从其祖父穷蝉起,虞舜一族已沦为庶人。舜年轻时,这里釜山拱卫,竹林茂密,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遍地是宝,名宝带。城中有旋转流动的妫泉,也名盘泉,泉水在城南淌成一条晶莹的河流即妫水,从西向东穿城而过。舜在二十岁上因为大孝而天下闻名,被尧选中为帝位继承人,尧赐给舜二女九男监察舜,同时辅佐舜。尧二女一名娥皇一名女英下嫁舜后,就跟舜一家住在妫水边,二女克守妇道,孝顺舜父母,从不惹事生非,深受百姓爱戴。舜每天骑着梅花鹿四处巡游,教化民众耕田、烧陶、打渔。人们依赖着舜,过着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歌舞升平的宁静、富足日子。舜在五十岁上迁到尧都(山西蒲扳,今永济)去替尧摄政后,搬离了这座都城。从此,这里开始废弃。但是唐尧虞舜治世时代带给这里的华夏民族第二轮文明盛世,帝舜带给这里的荣耀光环润泽了三千二百多年。做为舜帝故乡与初都,保岱曾是一处不可忽视的人文圣地。

传说,商周时,这里的人们挖出了银砂石,家家炼银砂,出了三百多财主,他们与鸿蒙寺的三百多僧人互相宴请,每日大吃大喝,纸醉金迷。人们开始被钱蒙住了心志,为富不仁,奢侈腐败,挥霍浪费,造下了滔天罪恶,招来了塌天大祸。玉皇大帝派太白金星在同一天水刮保岱城,火烧鸿蒙寺,古城里的人们大部分逃到桑干河河北即今涿鹿城避难,让这块圣地彻底改变了模样。

因为神农氏炎帝曾在此北三里处的釜山上开荒垦田造地,后人又称釜山为烈山、厉山、历山。舜曾在历山上替父耕田。自夏朝开始,人们为纪念先帝,在历山上建有尧、舜庙及瞽叟祠。自魏晋以来的皇帝都到历山上祭祀尧、舜二帝。汉唐时扩建增设了“玉皇”、“太极”、“天齐”等七十二座庙宇,名鸿蒙寺。如今,历山上倒塌了的庙殿残砖碎瓦层层堆积,厚达数米,还有一庙殿大柱础。妫水边曾建有祭祀娥皇与女英二妃的二妃坛,城内有舜井、舜宅、舜道。历山下有四个高大的封土冢,名东四疙瘩,相传为蚩尤墓,如今只剩下半座,高6米,占地2700平米。

前晌火烧鸿蒙寺,后晌水淹保岱城

传说在商周时,《轩辕黄帝在涿鹿》一书记载是在远古时期,保岱舜都的人们挖出了银砂矿,家家炼银,户户请人打首饰,出了三百六十家腰缠万贯的财主。这些财主有了钱后不知道扶贫济困,为社会捐资做贡献,而是开始花天酒地,奢侈腐败。他们用白面馍给孩子擦屁股,放出恶狗咬穷人。他们每天轮流请客,肥吃海喝,一家一天,转完一圈正好是一年,然后再重新开始,倒出的红色肉汤流出几十里远,在那里形成的村庄称为上下晕市,(即现在的上下洪寺)。更丑陋的是鸿蒙寺中的三百六十个和尚也抛弃了他们的宗教信仰,与他们同流合污,天天赴宴吃请,坏了道行。玉皇大帝知道后,派太白金星下凡来收拾他们。太白金星为了救穷人,装成一个小贩,一头挑着枣和梨,一头挑着火烧(即今天的烧饼),在城内串街叫卖;“枣梨,大火烧。枣梨,大火烧。”人们不明白他的用意,都不走。无奈太白金星在同一天内前晌一把天火烧了鸿蒙寺,后晌一场大水刮了保岱城。他又变出一只大船,让穷人们都上船逃命,这只船不断地长大,上多少人都能装得下。这只船被大水冲到现在的涿鹿城地界停了下来,变成了一座九门九关的城。后人说,涿鹿是一条船,鼓楼是船帆。还说船上有三条铁索,拴在西山香峰上,阴雨天还能隐约看见呢。涿鹿人都是保岱人搬迁过来的,全部是保岱人的的后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河北涿鹿舜都民间故事传奇”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河北涿鹿舜都民间故事传奇

河北涿鹿舜都民间故事传奇

人们,金马,潘泉,传说,轩辕黄帝,涿鹿,鸿蒙,娥皇,妫州,舜帝,虞舜,凤凰山,后人,历山,古城,泉水,凤凰,太白金星,野象,河流,农民,大山,大石盘,村民,水泽,财主,釜山,水之滨,炎帝,神农氏

2013-05-20 #短篇故事

河北涿鹿:三祖文化公园炎帝黄帝蚩尤雕塑上中华姓氏 习 王醒目

河北涿鹿:三祖文化公园炎帝黄帝蚩尤雕塑上中华姓氏 习 王醒目

炎帝,黄帝,蚩尤,部落,华夏民族,雕塑,中华民族,习惯,炎黄子孙,塑像,涿鹿县,涿鹿,首领,耕作,三祖文化,人文始祖,代炎帝,宝之子,居轩辕,汤汤,王子瑞,神农氏,一带,公园,今人,人身,前方,源头,图腾,河北省

2018-03-31 #短篇故事

祝贺!涿鹿的一名村书记荣登8月“河北好人”榜

祝贺!涿鹿的一名村书记荣登8月“河北好人”榜

刘启,将石村,文玩核桃,廊坊市,张家口市,好人,唐山市,承德市,河北,沧州市,涿鹿县,石家庄市,时代,新人,保定市,农户,全乡,合作社,秦皇岛市,谢家堡乡,邢台市,邯郸市,党支部书记,年均,指导下,任佩,任绍,刘树林,刘金英,安新

2007-01-07 #故事会

河北考古证实 上古涿鹿之战真实存在 但击败蚩尤的或并不是黄帝

河北考古证实 上古涿鹿之战真实存在 但击败蚩尤的或并不是黄帝

蚩尤,黄帝,炎帝,部落,涿鹿,玄女,龙山文化,涿鹿之战,红山文化,华北地区,地区,居住在,炎黄,战争,山海经,暴雨,特征,问题,史料记载,有许多,逸周书,黄河下游,大风雨,冷锋,区的,尤九战,大司,尤之战,诸神,黄联军

2013-10-21 #小故事

河北版民间故事57本

河北版民间故事57本

传说,故事,葫芦,云星,宝参,孙悟空,子老大,山寻宝,柴郎,李和,望星,碧霞,红兰,贝叶,贪泉,鲁班,仙女峰,封面,封底,县太爷,半屏山,仙子,传奇,南瓜,天池,和龙,大菩萨,女神,太阳山,女娲

2020-05-05 #长篇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河北保定 蠡县卷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 河北保定 蠡县卷

传说,故事,大宋,伏击战,吝啬鬼,媳妇,狐仙,炮楼,老婆,徐公,传奇,傻子,县令,娘娘,妯娌,救主,来历,活佛,狐狸,由来,留史,仁强,何惜,周官,吕正操,史平,樊於期,彭氏,孟尝君,孟尝

2013-10-18 #故事会

河北满城汉墓的传奇故事

河北满城汉墓的传奇故事

郭老,汉墓,金缕玉衣,刘胜,周总理,文物,玉衣,满城汉墓,满城,张祖,墓室,总理,河北省,玉片,工作,专家,器物,徐州,满城县,邮局,金丝,窦绾,郭沫若,汇报,考古,全长,军区,出土文物,北京,后室

2020-08-28 #小故事

河北故事|北狮之宗新传奇

河北故事|北狮之宗新传奇

刘志德,王春雨,北里,社团,学生们,王娇,学校,技艺,徐水,艺术,表演,刘紫,北里村,记者,习舞,传统文化,上个世纪,人人,刘老师,学生,训练,中华,代人,保定,兴趣,发祥地,水区,小学,孩子,文化

2017-05-1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