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激发青少年的100个立志勤学的故事

时间:2020-06-19 02:24:01

相关推荐

激发青少年的100个立志勤学的故事

目录 孔子韦编三绝 樊迟学而不厌 匡衡凿壁偷光 黄霸狱中苦学不歇 朱买臣负薪苦读 路温舒以蒲草练字 王充书铺借读 贾逵隔篱听课 张仲景立志学医 董遇 三余 读书 吕蒙笃志就学 陈寿勤奋攻读经史 书圣王羲之与 墨池 左思十年苦撰《三都赋》 皇甫谧自学自诊撰医著 葛洪勤奋学医著书 法显艰苦跋涉取经学道 车胤囊萤夜读 祖莹映炭夜读 顾欢痴心求学 江泌映月读书 玄奘历尽艰险取佛经 韩愈百炼出华章 白居易少有所为 贾岛驴背 推敲 留典故 李贺瘦马锦囊凝新诗 韦述十岁阅书两千卷 柳璨燃叶照书 欧阳询三临碑刻 郑虔在柿叶上练字 吴道子蒸饼悟画 韩干临厩画马 桑维翰铁砚磨穿 喻浩苦学建筑营造 范仲淹 断齑划粥 司马光用 警枕 促读 欧阳修著文的 三多 与 三上 刘恕谢宴借览 徐伯珍在竹叶上练字 胡三省注《通鉴》 三十年 王次翁借灯读书 岳飞苦读 李清照夫妇苦研金石学 王冕潜心绘荷画梅 宋应星力著《天工开物》 李贽老年攻书著作更加勤奋 女诗人李因苦学勤练 陈际泰十岁读懂《尚书》 盲人唐汝询刻苦治学 戴敦元一月读尽室中书 方以智好学勤记 黄宗羲鸡鸣就枕 康熙身体力行学科学 王贞仪 雄心胜丈夫 戴震勤思善问 练恕十一岁写史 王闿运读书不熟不食 阎若璩勤以补拙 华蘅芳自学成为数学家 魏源月余完成《大学》 注释 陈寅恪勤学敬业 毛泽东为救国救民而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苦读 恽代英善于读书致用 任弼时为中华新生而学习 陈毅酷爱读书 老舍奋发写作 孔子韦编三绝 孔子(前 551 前 479), 名丘, 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今山东) 人, 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多才多艺, 学问渊博。 孔子曾说自己 并非生而知之者 , 他的学问都是通过刻苦钻研得来的。 孔子从小就死了父亲, 家境贫寒, 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只好通过自修来获得知识。 他从 15岁起开始发愤读书, 因为没有人教, 在学习上碰到难题, 就多方面向人请教。 他问过做官的人; 也问过普通人; 问过白发苍苍的老人; 也问过年龄不大的儿童。 他说过: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孔子的学习兴趣很广, 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求知的机会, 而且无论学什么, 都要求个明白。 他成年后, 离家到各地去游历, 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有一次, 他去参加太庙(古代帝王祭祖的家庙) 里的祭祀典礼, 因为是第一次参加, 样样都觉得新鲜, 不停地向人打听。 等到祭祀完毕, 他还是抓住别人的衣袖不放, 非问个明白不可。别人看到他老是打破砂锅问到底, 就说他是 每事问 。 孔子十分好学, 他常说: 在学习的时候, 我从来不会感到厌倦。 一次, 他向音乐家师襄子学弹琴, 先学习一支曲子, 练了十来天, 还在不停地练。 师襄子催了他好几回, 叫他学习新的曲子, 孔子都不同意。 开始, 他说还不懂技法; 掌握技法后又说没体会出这乐曲的思想意境。后来, 师襄子对他说: 你已经弹得很有感情了, 可以学新曲子了。 而孔子却说: 我还弄不清作曲家的为人呢。 孔子年老的时候, 回到家乡 从事编书和讲学。 虽然很忙, 但他仍然坚持学习。 有一次, 他得到一部《周易》。 这是一本最难懂的古书, 许多人都不敢去研究它。 但是, 孔子决心要读懂弄通。 他把用竹木简写成的几十斤重的《周易》 抱回家去, 逐字逐句仔细阅读。一遍不懂, 就读第二遍, 还不懂就读第三遍。 这样读来读去, 因为读的遍数太多了, 把串联竹木简的牛皮带子都给磨断了多次, 叫做 韦编三绝 。 最后, 他到底把这部书读懂了, 并向别人详细地介绍了这部书的内容。 孔子 学而不厌 , 刻苦勤奋的学习钻研精神为后人做出了典范。 樊迟学而不厌 孔子一生教过三千多个学生, 而得意门生只有七十几人, 樊迟就是其中的一个。 樊迟谦虚好学, 善于独立思考, 在学习中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师请教, 有时还向同学请教, 而且一定非要把这个问题弄懂了不可。 一次樊迟随着孔子闲游, 来到一个祈天的祭坛底下。 望着高高的祭坛, 他不由问道: 一个人的品德修养怎样才能积得深厚呢? 而人们的隐私怎样才能治得下去? 受了私心的迷惑又怎样才能辨别呢? 孔子直点头, 连连夸奖他问题提得好。 仁 是孔子倡导的儒家学说的核心。 这个问题涵盖性强、 抽象、 不易理解。 樊迟也为这个问题苦恼。 有一次, 樊迟问孔子: 什么是仁呢? 孔子回答说: 仁吗, 就是爱抚众人。 樊迟又问: 那么 知 呢? 孔子回答说: 就是善于识别人的善恶。 樊迟还是不能理解, 就请老师再做进一步的解释。 孔子打个比方说: 从政治方面谈, 如果举贤任能, 任用正直的有德有才的人而不任用那些无才无德的奸邪的人, 那些奸邪的人就会向正直的人学习而变成好人, 这就是 知 啊! 樊迟还是觉得不能深刻理解孔子话的含意。 没有彻底弄通这个问题,他心里总是感到不踏实。 有一天, 他见到了子夏, 子夏是他的同学, 在孔子的学生中是个佼佼者。 樊迟在与子夏交谈的过程中, 又把 知 这个问题提出来了。 他对子夏说: 前几天我见到了咱们的老师, 我问 知是什么意思? 老师说 如果任用正直的贤德的人而那些奸邪的人就会变得正直起来 , 这是什么意思呢? 子夏说: 这方面的事例多得很呢! 譬如说,舜做天子的时候, 在众人之中把正直贤德的皋陶提拔起来做宰相执政; 商汤做天子的时候,就把正直贤德的伊尹提拔起来做宰相执政。 人们都学习他们的良好品德, 结果国家治理得很好, 这不就是咱们老师说的 善于识别人的善恶 吗? 而善于识别人的善恶, 又能任用正直贤德的人, 这不就是虞舜与商汤的智慧吗? 樊迟这才真正的明白了。 樊迟这种谦虚好学,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千古以来成为学界的佳话。 匡衡凿壁偷光 匡衡, 字稚圭, 西汉东海承(山东峄县西北) 人。 他家祖祖辈辈务农, 没有一个读书人, 生活十分贫困。 匡衡小时候就喜欢读书, 酷爱学习。 但因家穷, 少年时给财主放牛、 放羊, 长大了, 成了敦敦实实的壮小伙子。 农忙季节, 父亲让他给地主打短工, 做零活, 帮助家里维持生活。 匡衡是一个有雄心大志, 善于动脑筋给自己创造学习条件的聪明人。 打短工的时候, 他身边总是带着书, 有空就拿出来看。 哪怕在地头歇息的一点点工夫, 他也要看上几段书, 由于能够这样地刻苦学习, 充分利用时间, 他把《春秋》、《诗经》、《论语》、《礼记》, 甚至《尚书》、《易经》 都读了。 天长日久, 学问越来越大, 但是他从不自满, 学习起来总是孜孜不倦。 白天匡衡为财主干活, 晚上不怕累, 原想读点书, 可是, 学习需要时间, 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晚上看书更需要灯光。 可他家里连做菜都舍不得用油, 哪肯用油点灯呢! 为了省油, 天刚黑,他妈妈就催他早早睡觉。 匡衡一心想读书, 怎么能睡着觉呢? 他常常在一片漆黑的房间里背诵文章, 有背得流利的, 也有丢字的, 他想看书对照一下, 没有灯, 真是心急如火。 他心里烦, 睡不着, 耳朵就特别灵, 隔壁吵吵嚷嚷的声音听得特别清楚。 他走出草房, 只见邻居财主家灯火通明, 财主家经常大吃大喝, 闹到半夜也不熄灯。 可惜屋里隔了一堵厚墙, 光线射不进来。 一天晚上, 他正默诵文章, 发现从墙缝里透过来一丝微弱的光, 灯光! 灯光! 嘿!灯光有了。 再也不愁无灯看书了, 匡衡连忙捧着书, 靠在墙边对着缝孔, 贪婪地看了起来,他全神贯注, 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和夜晚的倦怠。 第二天, 瞅着邻家财主出门会客, 家中无人, 他非常小心地在墙壁上钻个小洞, 小洞一直透到隔壁, 然后他用纸小心地把小洞遮挡好。 一到晚上, 他就轻轻地把纸挪开, 果然, 一束光线射了进来, 他捧着书对着小孔, 书上的字能看清楚了。 从此, 他每天晚上在自己的房间里,因材施教。 在父亲指导下, 贾逵剥下庭中桑树皮作书板, 对着教材边诵读边默写, 桑树皮用完了, 他就趴在门上、 墙壁上写字, 等把写下来的东西背熟了, 又涂掉另写。 贾逵就这样刻苦地自学, 而且 10 年不中断。 当他刚满 20 岁的时候, 竟令人惊奇地为《左氏传》 和《国语》 写了 51 篇注释。 贾逵的名声传遍乡里, 不少好学的青少年纷纷前来求教, 大家都把他的教书生活称为 舌耕 , 以赞扬他的勤奋刻苦精神。 张仲景立志学医 张仲景(约 150 219) 是中国东汉时代一位大医学家, 人们把他尊称为 医圣 。 张仲景从小就勤奋好学, 看了很多书。 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给人治病的故事, 心里很感动。他想: 许多人只知道为自己打算, 不问民间的疾病和痛苦。 我为什么不能像扁鹊那样, 把救死扶伤, 解除人民病痛当作自己的责任呢? 从此他就努力钻研医学, 拜同乡 名医张伯祖作老师, 孜孜不倦地刻苦学习, 在年轻时候就掌握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当时, 各地军阀称霸, 连年混战, 造成田园荒敝, 瘟疫流行, 死尸遍野, 他眼看亲人沦丧,却束手无策, 深感疾病的危害和医药的重要, 为了同疾病斗争, 张仲景辞去官职, 决心从医。 每天清晨, 张仲景坐在张伯祖身旁, 张伯祖替病人诊脉, 他在竹简上写方, 另外一些弟子帮着配药。 病人川流不息, 他们也忙个不停。 目睹此景, 张仲景问张伯祖: 师傅, 为什么不把药方告诉老百姓? 他们生病可以自己医治, 病人不就可以减少一些吗? 谈何容易! 老百姓不懂医理, 药服错了会出事的。 张伯祖直摇头。 那就写本书, 把原理告诉大家, 让人们生病知道吃什么药。 张仲景又说。 张伯祖说: 这话是对的, 可是这事谁来做呢? 是的, 谁来做呢? 张仲景呆呆地想。 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多么需要人扶弱济危啊!张仲景暗暗下定决心: 编写医书这桩事没人做, 就由我来做吧!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 从此, 张仲景在随张伯祖医疗的过程中, 更注意勤奋学习。 晚上, 别人都休息了, 他一个人还静静地坐在松明灯下, 攻读医学典籍。 张仲景读遍了自古以来的医书, 吸取了丰富的医学知识, 继承历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 总结了五个世纪以来的医学成果, 加上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 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医学成就呢? 一是勤求古训, 二是博采众方。 张伯祖死后, 张仲景独立在南阳一带行医, 但他始终放不下写书传播医理的心愿。 为了写好这本书, 他除了继续寻找、 研究祖国各种医药典籍外, 还尽力采用民间的验方。 有一次, 他听说邻近老乡 把一个上吊的人救活了, 急忙去打听用的是什么方法。 结果, 他学会了人工呼吸的方法。 后来他把这个方法写进了他的《伤寒杂病论》,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人工呼吸的记载。 又有一次, 张仲景听说一个道士为病人捉 鬼 后, 给病人吃了 真武大仙 的 仙药 , 病就好了。 张仲景很奇怪: 巫医也能治病吗? 他设法把这个道士的药找来研究一番, 发现其中有生姜、 茯苓、 芍药等好几味药, 是一个秘方。 原来巫医尽管装神弄鬼, 手里也掌握一两种货真价实的东西, 否则难以长久骗人。 从此, 对巫医使用的药方, 张仲景也注意收集,但都进行了细心研究, 去伪存真, 把那些经过临床实验证明有效的, 吸收过来。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 张仲景积累了大量资料, 经过去粗取精, 反复对比, 最后写出了《伤寒杂病论》, 成为千百年来的中医经典著作, 这是张仲景一生立志勒学的结晶。 董遇 三余 读书 董遇, 字季直, 汉代陕西弘农人。 汉献帝兴平年间, 董遇家乡发生了人吃人的现象, 为生活所迫, 董遇和他的哥哥只好远离家乡, 到处流浪。 为了口, 他和哥哥成天上山砍柴, 以柴换口饭吃, 日子过得很艰难, 吃上顿没下顿, 更谈不上穿好衣服。 虽然日子过得苦, 可董遇没有放弃学习的念头。 每次上山, 他都带着书和本, 在砍柴休息的时候, 就拿出书来读, 有时还高声吟诵, 他只要能读上书, 比能吃上饭还高兴。 他哥哥不理解而埋怨地说: 咱家连肚子都填不饱, 哇啦哇啦地读书有什么用? 董遇听了, 不恼也不火,他知道哥哥的心意是好的。 照样每天带书上山学习, 哥哥拿他也没办法。 日积月累, 董遇的学问越来越深, 他先后为《老子》 作了注释, 并详尽地研究了《春秋左氏传》。 经过刻苦钻研, 写成了《朱墨别异》 的专论。 附近的读书人听说他这么有学问, 都纷纷请他讲书, 他总是和人家讲: 先用心读吧! 读上百把遍再说。 请教的人见他不肯讲解, 很是失望。 他解释说: 不管什么书, 只要认真读上百把遍, 边读边琢磨, 总会懂得它的意思的。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 再讲也不迟呀! 请教的人说: 您说得很有道理, 可是我们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呢? 董遇听到他们喊叫, 没时间读书, 就摇摇头反问道: 为什么不利用 三余 来学习呢? 何为 三余 ? 有的人向他请教。 董遇解释说: 三余 就是三种空闲时间。 冬天, 冰天雪地, 没有多少农活, 这是一年里的空闲时间; 夜间, 黑咕隆咚, 不便下地劳动, 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 雨天, 遍地泥泞, 不好出门干活, 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如果把这 三余 都利用起来, 不就可以读很多书吗! 请教的人听了他的话, 很受启发, 一个个非常感激他的教诲, 高兴地回去了。 吕蒙笃志就学 吕蒙, 字子明, 三国时汝南富陂(今安徽阜南) 人。 他是东吴一员英勇善战的著名将军。 在他小的时候, 因为北方战乱, 跟着母亲避乱到江东。 青年时代就从军打仗, 没有机会上学读书。 虽然很能干, 英勇机智, 又善于指挥, 但是却没有文化。 吴王孙权很看重这位青年将军。有一天, 他对吕蒙和另一将领蒋钦说: 你们现在都负有重任,应该多读点书, 借以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才干。 吕蒙推托说: 军中事务太多, 恐怕安排不出时间来读书了。 孙权开导说: 我不是让你们专搞什么经学, 只是希望你们多涉猎一些古书, 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罢了。 你强调忙, 难道比我的事务还多吗? 我年轻时就读完了《诗经》、《书经》、《礼记》、《左传》、《国语》, 只是没有读过《易经》。 掌管军政要务以来, 又读了三史和诸家兵书,自以为大有裨益。 你们二位很聪明。 只要肯学, 就会学好。 为什么借故推托, 自甘暴弃呢?应该迎头赶上。 吕蒙听了孙权的一番劝告, 深受感动。 从此以后, 他便利用一切零星时间, 发奋攻读史书、兵书, 知识越来越多, 在军务上经常提出非凡的见解。 当鲁肃代替周瑜, 领兵镇守陆口, 经过吕蒙兵营的时候, 顺便去看望吕蒙。 两人喝酒时, 吕蒙问鲁肃: 你身受重任, 又同关羽的军队近在咫尺, 将以什么计谋来防患于未然呢? 鲁肃贸然回答: 到时候再说好了。 吕蒙说: 东吴和西蜀如今虽然联合起来共同抗魏, 可是要知道, 关羽对于我们来说, 毕竟是熊虎之患, 怎么可以不预先定下对付他的计策呢? 当即,吕蒙为鲁肃策划了五条对策。 鲁肃听了, 不由得肃然起敬, 马上离开席位, 伸手拍了拍吕蒙的脊背, 感叹地说: 我总以为老弟只会打仗, 今天听了你的议论, 学问竟然这样渊博, 见解这样高明, 真了不起! 你已经完全不是当年在吴下的阿蒙了! 后来, 鲁肃死了, 吕蒙代其领军, 袭破关羽, 占领了荆州这个军事要地, 为吴国建立了功勋。 孙权也曾这样赞扬吕蒙: 像吕蒙、 蒋钦这样, 年长以后, 还能自强不息, 力求上进, 这在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啊! 尤其是富贵荣华之后, 尚能放下架子, 勤奋学习, 这就更是难能可贵了! 陈寿勤奋攻读经史 陈寿, 字承祚, 三国时人。 他刚出生时, 骨瘦如柴。 父母怕孩子难养, 活不长久, 就给他取了这个吉祥的名字。 小陈寿真的没有辜负父母的心愿, 他竟然一天天健康地长大了。 五六岁时, 他就开始跟着父亲在家中读书写字。 他天资聪明, 好奇心强, 勤学好问, 在 19 岁那年就把家中的全部藏书读完了。 他这时还在一所私塾里读书, 私塾先生教的书本他很快就学会了。 他的求知欲望已得不到满足, 渴求学到新的知识, 便恳求父亲, 要到很远的地方向一位叫谯周的老师求学, 父亲心里虽不放心, 但经不过孩子的苦苦哀求, 终于答应了。 小陈寿高兴极了, 他背着行李, 带着干粮, 急匆匆地上路了。 经过十多天的辛劳跋涉, 他终于找到了思慕已久的老师。 陈寿的老师谯周, 对孔夫子的学说很有研究, 被朝廷封为光禄大夫 (亲近皇帝的高级顾问官),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古代史学家。 他开办的私学在巴蜀一带也最出名, 许多豪门贵族都把子弟送到这里来读书。 陈寿初到这里, 谯周见他是个十几岁的小孩子, 不由得有些好笑。 他想: 到我这里来求学的人都二十多岁, 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到我这里来求学, 岂不有损于学堂的名声。 于是, 他连哄带推地对陈寿说: 你太小了, 我这里不收小学生, 快回家去, 过几年再来吧。 陈寿一听就急了, 连忙上前哀求说: 先生, 您收下我吧, 别看我年岁小, 我已经读完了《诗经》、《书经》、《礼经》、《春秋》 难道还不够格当您的学生吗? 谯周听说他读了这么多书, 有点不信, 就出了几个题目来考他, 没想到陈寿竟对答如流, 使谯周十分惊讶。 他见陈寿聪明伶俐, 心中很喜欢他, 但又考虑到他年龄太小, 心中有些犹豫。小陈寿见谯周沉吟半晌, 没有说话, 急忙走到他跟前抬起脚对他说: 先生, 我为了到您这里来, 在路上走了十多天, 把鞋底都磨穿了, 您一定要收下我呀! 谯周低头一看, 只见陈寿脚下的鞋果然破了, 底上穿了个洞, 面上裂了口, 脚丫 子露在外面,有几个地方还结着污黑的血痂。 他被这个少年顽强求学的精神感动了, 一把拉住陈寿的小手说: 好吧, 先试试看吧。 陈寿来到这里以后, 给学堂增添了不少生气。 从来没有一个学生读过的竹简、 帛书, 一捆捆一堆堆放在角落里无人过问, 陈寿却把它搬了出来。 每天, 天刚蒙蒙亮, 他就爬到山坡上去读书; 当夜阑人静的时候, 同学们早已入睡了, 只有陈寿仍然独坐在书院的灯光下刻苦攻读。谯周的学堂里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用功的学生, 他非常喜欢这个年龄最小、 最用功的学生。 高兴地说: 昔日仲尼弟子三千, 贤人七十二, 我几十个学生中出了一个陈寿, 也算不枉终生为教啊! 从此, 谯周更加细心教导陈寿了。 陈寿也虚心地向老师请教。 在谯周的指导下, 陈寿进步很快。 他精心研读了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 钻研了六艺(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以及天文、 历法、 算术、 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 他最爱读的是那些古代的历史名著, 如《尚书》、《左传》、《公羊传》、《谷粱传》、《史记》、《汉书》 等, 他读了一遍又一遍。 春秋战国的群雄争霸,秦汉王朝的兴亡更迭, 都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 那时候, 还没有发明印刷术, 为了得到这些书, 陈寿一面读, 一面抄, 一面背, 那些精彩的段落, 差不多都能熟背下来。 他不仅为历史上那些动人的故事所激动, 而且对那些写史的人也非常敬仰。 他立志长大以后, 也能当上一名史官, 给后人留下一部史书。 从此, 读书时, 他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能记会背了, 而且有目的地去研究、 探索写史书的方法。 五年寒窗, 陈寿孜孜不倦地苦读, 使他成为一个学识渊博、 才华横溢的青年。 他这时感到,要写史书, 光靠读书是不行的, 更重要的是要搜集和整理资料。 于是, 他告别了谯周老师,回到了故乡。 回到故乡 之后, 陈寿开始注意搜集地方史料, 留心乡 间的知名人物, 用这些材料进行编写史书的训练。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 他终于写出了著名的《三国志》, 这部书凝聚了他毕生的心血。 在我国浩瀚的史书典籍中,《三国志》 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千多年以前, 它就与《史记》、《汉书》、《后汉书》 合称为 四 书 , 在 二十五史 中, 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 是我国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遗产。 书圣王羲之与 墨池 王羲之(321 379), 字逸少, 晋代琅琊临沂(今属山东) 人。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 王羲之从小练字, 7 岁的时候, 已经写得很不错了。 继续练了四五年, 总感到进步不大。 有一天, 在父亲的枕头里发现一本名叫《笔谈》 的书, 里面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 他高兴得如获至宝, 偷偷地阅读起来。 正当读得起劲的时候, 父亲来了, 问道: 为什么偷我枕中秘书? 羲之笑而不答。 母亲想给他打圆场, 从旁插了一句: 你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吗? 父亲认为他年纪太小, 未必能够读懂, 就把书收了回去, 对他说: 等你长大了再教你读。 王羲之不高兴地说: 如果等我长大了才讲究笔法, 那我这几年的时光不就白白浪费了吗? 还是让我现在就学吧, 免得不懂方法瞎摸索。 父亲听他说得有理, 就把书给了他。 于是, 王羲之按照书中所讲方法天天苦练起来, 不久, 他的书法有了显著进步。 但是, 王羲之并不满足已有的进步。 有一次, 他看见东汉书法家张芝的书迹, 真是爱不释手,自叹不如。 张芝的草书写得好, 人们称他为 草圣 。 王羲之不仅爱慕他的字, 更钦佩他 临池学书, 池水尽黑 的苦练书法的顽强精神。 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 王羲之写道: 张芝就着池塘的水练书法, 连池水都变黑了, 如果人们也下这么深的工夫去练习, 未必会赶不上张芝。 从此, 王羲之每天挥笔疾书, 写完字后就到家门口的水池去涮笔。 久而久之, 池水都染黑了,人们把这个水池称做 墨池 。 根据记载, 王羲之居住过的绍兴兰亭、 江西临川的新城山、 浙江永嘉积谷山, 以及江西庐山归宗寺等处, 都有他的墨池。 王羲之勤学苦练书法, 他草书学张芝, 正书学钟繇(y ōu ), 并且博采众长, 推陈出新, 终于形成了自己书法的独特风格, 创造了一种漂亮流利的今体书法, 后来人们称他为 书圣 。 左思十年苦撰《三都赋》 左思(约 250 约 305), 字太冲, 齐国临淄(今山东) 人。 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 他博学多才, 能诗善赋, 一生写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成为当时文坛上享有盛名的领袖人物。 左思自幼贫穷, 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但他志向远大, 勤奋好学。 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 渐渐对都赋(描写皇朝都城的文章) 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每逢得手, 总要反复研读, 立志在写作都赋上要作出一番成就。 汉朝的文学家班固写过《两都赋》, 张衡写过《二京赋》。 左思读后赞叹不已。 但是, 他觉得这两赋虽好, 也有美中不足之处。 有些景物的描写缺乏事实依据, 不免给人以虚假的感觉。他想, 历史上的都城那么多, 为什么自己就不能写一篇都赋, 以扬前人之长, 避前人之短呢?于是, 他决心为三国时的蜀都成都、 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 和魏都邺城(今河北临漳) 写赋, 合称《三都赋》。 左思要写《三都赋》 的消息在洛阳不胫而走, 人们议论纷纷。 赞许的有, 但更多的是怀疑:一个无名小卒能成吗? 真不知天高地厚。 写《两都赋》、《二京赋》 的班固和张衡, 都是汉朝名家。 他竟想超越前人, 简直是太不自量力了! 在冷嘲热讽中, 左思激愤了: 难道就不能超越前人吗? 能, 一定能! 因此, 他更坚定了写好《三都赋》 的决心。 为了使《三都赋》 言必有据, 真实可信。 他认真查阅、 仔细研究了有关蜀都、 吴都和魏都的大量史料, 向了解情况的人调查三都的风土人情和山川草木, 然后进行精心构思。 在写作过程中, 他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积累还满足不了写作《三都赋》 的需要, 便主动请求担任秘书一类的职务, 以便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 他不知疲倦, 废寝忘食地从事创作。 早上天蒙蒙亮就起床, 晚上在烛火下一直写到深夜。 他在室内、 院子里、 大门边, 甚至厕所外面, 都摆上桌子, 安放好纸墨笔砚, 想到一个好句子, 马上就提笔记下来。 他走路、吃饭、 连上厕所都在思考文章的写法, 有时简直入了迷。 常常忘记了吃饭, 饭菜热了又凉了。有一次, 由于太专心, 他竟把两支毛笔当筷子送入了口中, 弄得满嘴乌黑。 夜晚, 他伴着孤灯, 在写得密密麻麻的纸上竟找不出哪些是需要删节、 哪些是需要保留的句子。 室内庭院, 满是他写的草稿纸, 狂风一吹, 到处飞舞。 随着时光的流逝, 左思日夜凝思书写, 累得消瘦了, 憔悴了, 两鬓也开始添上几丝白发。 足足花了十年心血, 他的《三都赋》终于完成了。 可是, 左思已经从一个青年人变成了一个中年人了。 左思这部光辉赋作问世的时候, 他决心找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来作评定。 他把《三都赋》 送给了学识渊博、 德高望重的皇甫谧。 皇甫谧反复看了几遍, 禁不住拍案叫绝, 立即提笔写序,然后又请人作了注解。 几乎被打入冷宫的《三都赋》 顿时身价百倍, 成了洛阳的畅销书。 人们视为珍宝, 争相传抄。 洛阳的纸张也紧张起来。 纸价上涨了二、 三倍, 到后来, 人们有钱也买不到纸, 只好到外地去买, 洛阳纸贵 的成语就是从这里产生的。 有志者事竟成。 一个被人瞧不起的无名学子, 能够敢于树立超越前人的志气, 选准自己的创造目标, 并按照创造目标的需要选修知识, 发奋努力, 终于成就了一番不寻常的事业, 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皇甫谧自学自诊撰医著 皇甫谧(215 282) 魏晋间医学家。 著有针灸名著 《黄帝三部针灸甲正经》(简称《甲正经》)。 这部书是中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它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就是在世界医疗事业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皇甫谧祖上是东汉的名门望族, 后来家道中落, 到他这时已十分贫苦。 皇甫谧从小父母双亡,过继叔父。 虽寄人篱下, 却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 也不会下地劳动, 更不爱读书, 总是终日游荡, 消磨时光, 人们都笑话他是 傻子 。 眼看皇甫谧年届 20, 还是整天东奔西跑, 喧闹嬉戏, 游荡无度, 叔母心里非常忧虑。 一天皇甫谧兴冲冲地将玩耍时采摘来的野果献给叔母, 不料叔母双眉紧锁, 长叹一声道: 静儿(皇甫谧幼名), 难道我长辈指望于你的, 就是这些野果吗? 你年纪不小了, 为何这么不知长进, 20 岁的人了还这么整天玩耍无度! 皇甫谧听了叔母这番话, 深受触动, 含着热泪向叔母发誓, 一定要改弦易辙, 发愤读书。 第二天, 皇甫谧不再找那些浪子去游玩, 而是扛了一把锄头去下地, 晚上取出书来读。 但是游荡惯了的他, 开始很不习惯这种边耕边读的艰苦生活。 拿起锄头, 既不应手, 又很劳累;灯下读书, 思想不集中, 读着读着便睡了。 然而, 20 年来自暴自弃, 使自己虚度宝贵青春年华的教训, 又使他精神振作起来。 他努力克服懒散习惯, 拖着疲劳的身体, 苦心研读经书。无钱买书便到处借书抄阅。 越读, 他的视野越开阔, 兴趣也更加浓厚。 但是光靠自学想取得很大进步, 毕竟是有限的。 为此, 他又向叔父的知交席坦讨教。 席坦见他很有上进心, 便悉心指点。 几年下来, 皇甫谧终于成为当地很有点名气的一位学者。 后来病魔缠住了皇甫谧, 这场病改变了他的生活道路, 促使他悉心学医。 42 岁的皇甫谧, 忽然发现半边身子发生不停地酸痛, 行动不能自由。 家里人赶紧请医生给他诊治。 诊断为风痹病, 主要由风邪侵袭肌体形成, 在当时属于难症。 医生告诉他古人医治痹症, 常用针灸, 以通经脉, 调血气, 但要持之以恒, 才能有效果。 患风痹症, 对皇甫谧是一个沉重打击。 半身不遂, 不仅严重影响了他的生活, 而且给读书带来很大不便。 但他是有毅力的人, 一面坚持针灸治疗, 一面开始学医。 他读过诸子百家的典笈, 研读《内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等医书, 自然不成问题。 为了证实医书上说的是否有道理, 他多次在自己身上试针; 有些穴位自己刺不到, 就叫家里人帮助。 坚持数年后, 病情有所稳定, 对研究医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但是, 就在这时, 他又遇到一次更为沉重的打击: 因为服一种名叫寒不散的药, 他得了一场大病。 寒不散包括五种石性药物, 又称 五石散 。 当时大官僚和读书人普遍认为, 服了这种药, 人可以像金石那样坚实不朽, 以致 心加开朗, 体力转强 , 甚至可以长寿成仙。 实际上,这是一种有毒的东西, 服后有的舌缩入喉, 有的痛疮陷背, 长服会送掉性命。 皇甫谧原来半身不遂, 加上新的病魔折磨, 一度意志消沉, 准备自杀了事。 最后, 还是研读医学的责任心,使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皇甫谧随着学识不断增长, 声望也越来越大。 极有权势的相国司马昭, 亲自请他出来当官,他也没有接受。 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后, 又屡下诏请他当太子的老师, 他还是不答应。 他这样坚决拒绝为官, 主要是受疾病的打击, 一心要学医的缘故。 到了晚年, 皇甫谧以全部精力从事医书著作。 他长期患病, 主要用针灸医治, 从事这方面研究花费工夫最多, 也最有体验, 为了给后人留下诊治的针灸方法, 以解除病痛, 在病榻上撰写了留传古今中外的名著 《甲正经》。 《甲正经》 的问世, 第一次比较全面和系统地总结了我国针灸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 对针灸的发展, 作出了新的贡献。 书中对人体所有穴位, 总共确定了 654 个, 对每个穴位的治疗作用, 禁忌症, 操作方法以及其他必备的知识, 也作了详细介绍。 皇甫谧在书中, 又根据病理说明哪种病应针灸, 哪种病不宜针, 哪种病不宜灸。 他指出九种病不宜针刺, 如误用针刺的话, 就会导致死亡。 又指出四时气候变化不同, 针刺深浅应有区别。 凡属过去对孔穴部位确定有错误的, 他也一一予以纠正。 《甲正经》 这部著作, 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后代的针灸学著作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的。 因此, 后世一直把这部著作看作是针灸学之祖。 至今, 有的国际针灸组织, 还把这本著作定为确定穴位的参考书, 可见它影响之深远。 葛洪勤奋学医著书 葛洪(约 281 341), 字稚川, 自号抱朴子。 丹阳句容(今江苏) 人。 东晋医学家和炼丹术士。 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 19 世纪末对狂犬病疫苗的研究, 作出了伟大贡献。 然而, 在巴斯德 1 500 多年前, 中国晋代的炼丹医学家葛洪, 就提到过这种疫病的治疗方法,他所采用的, 就是类似巴斯德采用的免疫法。 他开创了用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世界先例, 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 葛洪青年时期受社会炼丹风气影响, 很喜欢炼丹医病。 他虚心向人请教, 努力学习关于医药保健和炼丹的知识, 读过一些这方面的书。 他从小就很喜欢学习, 由于父亲早逝, 家境贫寒,买不起书笔和纸墨, 只好上山去砍柴, 把砍来的柴卖了, 得了钱, 买来纸墨, 然后借了别人的书, 抄下来阅读。 他为了多砍柴多卖钱, 天还没有亮, 就点着松明上山, 直到天黑, 才把一担担柴挑回家来。 第二天再到集市上卖掉。 这样, 他白天根本没有时间读书, 只好在晚上用功学习。 在一盏昏暗的小油灯下, 葛洪睁大了眼睛读书, 疲劳一阵阵地向他袭来, 使得他不断地打盹。 他用冷水擦把脸, 提提精神, 又坐下来认真地读。 他即使读到深夜, 还要在睡下前, 把当天读过的书抄在纸上, 准备第二天带上山去, 在砍柴休息时再温习一遍。 他在炼丹时, 为了弄清一个问题, 不怕千里迢迢, 跋山涉水, 去请教别人。 他到过吴兴余杭问道, 认真研究了东汉炼丹家关于炼丹的书, 从中得到很大启发。 他边学习, 边实践, 躲到深山里专心致志地炼起丹来。 有一天, 他把炼丹的矿物放进炼丹炉里, 架起火来烧炼。 他一边烧火, 一边目不转睛地观察炉里面的变化。 炼着炼着, 出现了赤色晶体状的东西, 他高兴极了, 大声叫嚷起来: 金丹炼成了! 当然, 这种金丹并不是人们幻想的那种长生不老的金丹。 葛洪还总结了前人的经验, 写了一部《肘后备急方》 的医书, 共四卷。 肘 , 就是胳膊, 肘后 是挂在胳膊上, 《肘后备急方》, 就是经常挂在 胳膊上, 以备应急之用的药方, 是居家或外出都必须随身携带的医书。 这部书讲到的急症有急性传染病、 外科、 儿科、 眼科等。 还附带讲了点六畜病, 属于兽医的范围。 大概是古人经常骑驴骑马外出, 所以也需懂点六畜病的急救方法。 在这部书里, 葛洪对他们研究的每一种病, 都讲了病状、 病因、 治法和药方。 在这部书里, 他还记述了一种叫 尸注 的病, 说这种病的种类很多, 粗分为 36 种, 细分到99 种。 得了这种病的人, 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 只觉得发烧怕冷, 浑身疲乏无力, 精神恍惚, 身体一天天消瘦下去, 时间长了就会死亡, 此病还会传给别人, 造成全家人的死亡。葛洪所描述的这种 尸注 , 其实就是现代医学上所说的结核性传染病。 他对这种结核性传染病的症状和发展情况的认识, 是符合实际的。 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生病, 肺结核、骨结核、 肠结核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 葛洪是中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医学家。 法显艰苦跋涉取经学道 法显是晋代的一位高僧, 既是翻译家, 又是旅行家。 法显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家庭, 3 岁时父母便把他送进寺庙当个童僧。 20 岁时正式受戒当了和尚, 直到终年。 少年的法显进了寺院, 失去了上学的机会。 他从小勤奋自学, 虚心向有学问的老和尚求教,晚年又十分重视旅行实践。 那是公元 399 年, 随着佛教由印度东传, 在我国佛教界掀起了到佛教的发源地 印度取经的热潮。 这时法显已经 65 岁了, 但他为了取经求法和参访佛迹, 不顾年老力衰, 决定同数名僧人结伴离开长安。 他们一行从长安出发, 第二年才到达敦煌。 经过了水流湍急的黄河, 越过了高耸入云的祁连山, 经过了 1 500 里远的白龙堆沙漠。 在这些地方, 上无飞鸟, 下无走兽, 望穿了眼睛, 也休想找个安身之处, 他们只能靠死人骨头, 来辨别方向。 就在这样的路上, 他们整整走了 17天, 到达鄯善以后, 迎接他们的是一片更大的沙漠 世界闻名的被称为 进去出不来 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又走了一个月零五天, 才见到一片绿洲, 到达古代西域的佛教重地新疆和田。 这时法显已经 67 岁, 从长安一道出发的旅伴, 有的死于沙丘, 有的半途折返, 有的他去。 法显是一位勇敢的旅行家, 没有丝毫怯懦, 掩埋好同伴的尸首, 又继续前进。 在此后近十年的漫长岁月里, 他不知疲倦地在东南亚次大陆的土地上奔波, 足迹遍及今天的巴基斯坦、 阿富汗、 印度以及印度洋上的美丽岛屿斯里兰卡。 法显到处追踪佛教发祥地的圣迹。 他以旺盛的求知欲考察了印度等国的风土、 人情和名胜古迹, 更以虔诚的心情瞻仰了佛教圣地, 但法显总感到不满足。 他来印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取经, 现在, 这个目的还没有达到。 于是, 他又来到印度巴特那, 这里有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 藏有很多重要经律, 还有不少深通佛理的高僧来讲学。 法显在这里住了三年, 刻苦学习梵书、 梵语, 抄录经律, 收集记录了许多珍贵佛教经典。 以后, 他又顺恒河东下, 到达多摩利帝国。 相传释迦牟尼曾来这里讲学, 佛教也很盛行。 在这里, 法显又用两年时间, 抄录佛经并画了一些佛像。 后来, 法显又到了斯里兰卡, 继续寻求国内没有的佛经。 法显 78 岁的时候, 回到了祖国, 整理了十四年的旅途见闻, 翻译了他所带回的佛经, 最后写成了《佛国记》 这一不朽著作。 远在 1 500 多年前, 在人类还缺乏地理知识、 交通条件又极为落后的情况下, 年过花甲的法显, 能完成这样一个穿行亚洲大陆并经南洋海路回国的大旅行, 真是为人敬服。 车胤囊萤夜读 车胤, 晋代南平(福建) 人。 车胤一生做过辅国将军、 吏部尚书等官。 他的曾祖父车按做过会稽太守, 父亲车育曾任郡主簿。 他博览群书, 贯通古今, 与当时文坛的著名才子吴隐之齐名, 是东晋著名的学者。 他人长得漂亮, 又有风度, 而且驾驭语言的本领很强, 说起话来诙谐有趣, 因此在当时一些文人学士中很有威望, 大家都喜欢和他交朋友, 一些盛大集会总缺不了他。 如果车胤不在场, 大家就会说: 车公不在, 没有意思。 车胤三四岁的时候就很懂事, 有礼貌, 来车家的亲友常常夸奖他, 都认为他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 让他父亲好好培养他。 当车胤五六岁的时候, 他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 车胤聪明而且知道用功学习, 读起书来废寝忘食, 没有一天放下过书本, 每天读书都要过半夜。 夜间读书需要灯光, 家里生活又贫穷, 老是半宿半宿地学习, 哪来的钱买灯油? 他父亲虽然做过郡里的主簿, 为官清廉, 在任上也没攒下什么, 辞职以后家庭生活就更清苦了。 一天到黑, 小车胤就愁无法读书, 只好白天多学点, 夜晚默记背诵, 别看车胤人小, 心眼儿可灵了。 一个盛夏的夜晚, 他坐在院里正为没法学习感到可惜时, 忽然看见许多萤火虫一闪一闪地在空中飞来飞去, 发出点点亮光, 愁眉不展的车胤心里刹那间亮堂了。 他想, 要是把这些萤火虫放在一起就是一个多好的不用钱买的灯啊! 于是, 他系好头巾, 找了一块粗布做了一个丝网, 再找来一根竹竿, 把丝网安在上面, 然后来到窗前用网网萤火虫。 可惜, 院子里只有几只萤火虫, 三下两下就网没。 他把落在网里的萤火虫放到小瓶子里, 擎着丝网杆子出了院门,在门口又网了几只, 可是还不够。 这时天已经很黑了, 夜深人静, 他大着胆子来到村口。 村口地头草丛里的萤火虫可真多, 他一气网了好几十只。 回到家里又做了个丝网, 把捉来的萤火虫放进去, 然后把网口扎上。 透过丝网的空隙, 萤火虫绿荧荧的光把屋子照亮了, 这真比小油灯还强呢! 车胤借着萤火虫的光, 十分高兴地读起书来。 就这样, 他每天晚上就着萤火虫读书, 读了一本又一本, 他的知识越来越丰富。 最后, 成为东晋学者中的佼佼者, 他的故事更为人们广为传颂, 人们常用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来砥砺自己刻勤学。 祖莹映炭夜读 祖莹, 字元珍, 北朝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 人。 他出生在世代做官的人家, 小时候既聪明, 又勤奋, 8 岁就能背诵《诗》 和《书》 并且还会做诗写文章。 亲属们都称赞他是 圣小儿 , 意思是小神童。 据《魏书》 记载, 祖莹读书非常刻苦。 他总觉得白天的时间不够用, 因此常常夜里攻读。 父母怕他累坏身体, 多次阻止, 不让他夜里看书。 但他学习如饥似渴, 觉得晚上不读书太可惜。父母为这事常犯愁。 一天, 父母把家里的灯盏、 烛台都藏了起来。 祖莹知道这是父母不让他夜读, 就悄悄地把火拣在小炉子里, 然后盖上一层薄薄的灰。 一到夜晚, 他拨开灰层, 将炭吹红, 再用衣服被子把窗户遮上, 不让光线透出去。 就这样刻苦攻读, 博览群书。 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 他又拜当时的中书博士张天龙为师, 学习《尚书》。 祖莹投师后, 学习更加刻苦用功。 有一次, 老师清早就要给同学们讲《尚书》, 祖莹由于读了一夜没有睡觉, 昏头昏脑地把另一个同学的一本《曲礼》 当作《尚书》 拿去上课。 到了课堂才发现自己拿错了书, 可是老师很严格, 他不敢回去换书, 只好硬着头皮听讲。 这堂课刚好老师叫他读 《尚书》。由于祖莹平时非常努力, 早就会背《尚书》 了, 他虽然没带课本, 可是凭自己的记忆, 照样准确地把《尚书》 背诵了三篇, 一字不漏。 北魏当政人物很注意这个远近闻名的 圣小儿 , 就选拔他去做 中书学生 。 这使祖莹获得了更好的学习环境, 加上他刻苦不懈地攻读, 长大后终于成为一个很有知识的学者。 他才华出众, 远近闻名, 很受当时皇帝的赏识, 被任命为太学博士、 殿中尚书、 车骑大将军, 并有文集流传于世。 顾欢痴心求学 顾欢, 字景怡, 南北朝时吴郡盐官人。 他从小就勤奋好学, 6 岁那年他捡到几片残缺的甲子竹简, 上面刻有古代数学的计算方法,他像得了宝贝似地拿回家反复研读, 就凭几片残缺的甲子简, 他竟然弄通了古代数学 《六甲》。 顾欢的家境贫困, 世代务农。 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民, 看到孩子喜欢读书很高兴, 一心一意支持顾欢学习。可是像他们这样的家庭哪里请得起先生来教书呢? 就是送列学馆去学习,学费也花不起呀! 村东头有所学馆, 学馆里的读书声时时刻刻吸引着顾欢。 一有空, 他就来到学馆附近大柳树底下, 远远地瞅着教室里的孩子们听先生讲课, 真是羡慕极了。 他在大柳树下一站就是半天。 一天, 他想听听先生到底讲的是什么, 于是便悄悄地来到后窗下, 听得还挺清楚呢! 只听先生讲: 孔夫子说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我们求学, 如果只是专门诵习课文, 不把事理用心思索, 就要昏昧, 没有进步; 相反, 如果只是认真思考而不用心学习书本知识, 也会脑子里装满了问题而得不到解决。 因此既要学习书本知识, 又要认真思考问题。 老师讲得多明白呀! 自己也看过《论语》, 可从来也没有理解得这样清楚。 从此, 顾欢迷上了学馆。 没钱进学馆学习, 就在学馆的后窗下偷听先生讲课, 一边听一边默记, 回去就把先生讲的课文默写下来。 他的记忆力特别好, 听过不忘。 天长日久, 顾欢把《诗经》、《礼记》、《论语》、《孟子》 等课文全默写下来了, 而且反复研读。 就这样, 学馆里的学生毕业时, 顾欢也毕业了。 顾欢不但学到了很多知识, 而且文章也写得很好了, 同时还学会了写诗, 这时顾欢才年仅 18岁。 他学习劲头很高, 很勤奋。 白天干活在地头休息时, 马上拿出书看。 回到家里, 每到晚上,家人都睡觉, 他仍然刻苦攻读, 勤学不懈。 夜晚, 家里无钱买油点灯, 他就想办法 燃糠自照 。 秋收的季节到了, 父亲让顾欢去田里看庄稼, 不让鸟雀糟蹋粮食。 在田里, 他听到柳树上的黄雀的叫声是那样清脆委婉, 抬头仔细看, 黄雀有的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有的背负蓝天自由自在地飞翔, 他看得入了迷, 即兴做了一篇《黄雀赋》。 这时成群的黄雀正尽情地啄食地里的麦子, 他一点儿也没有觉察到。 等他作完了诗, 想起了还有看庄稼的任务时, 麦田里的麦子已有不少已经成了麦秆了。 他颓丧地回到家里, 把事情的经过对父亲说了, 父亲气得拿起烧火棍要揍他, 然而当他看了顾欢写的《黄雀赋》 之后, 又转怒为喜。 不久, 父母相继去世, 顾欢的生活更艰苦了, 然而他读书也更勤奋了。 他的学问越来越渊博,远近闻名。 后来他在天台山设学馆教学, 闻名来求学的人很多。 当了先生之后, 每当他打开书本准备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 他就想起了童年在学馆窗外偷听先生讲课的情形, 也想起了那位到现在也叫不出名字, 然而却给了自己那么多知识的先生。那位先生的沉稳铿锵的语句, 似乎还在他耳畔回荡。 于是他就把整个身心沉浸在书本里, 也像那位老师一样语调铿锵地给学生们讲学。 但每当讲到《诗经》《废蓼》 篇时, 他就想起早亡的父母, 想起自己孤独的少年时代。 讲着, 讲着, 便哽咽着讲不下去了。 于是, 用书本掩着脸哭泣起来。 从此, 学生们都不让他讲《废蓼》 一章。 顾欢在自学的同时, 还拜名人为师, 他的学问越来越渊博, 终于成了著名的学者, 著有《三名论》 等书, 为后世学者所推崇。 江泌映月读书 江泌, 字士清。 南北朝时洛阳考城(今河南兰考) 人。 曾任南中郎行参军及国子助教。 他在任期间为官清正廉洁, 家里从来不使用奴婢童仆, 家中的活计都是他与他的兄弟们亲自动手去做。 下属的官吏、 差役有病有灾, 生活有困难的, 只要是让他知道了, 一定拿出自己的钱来资助他们; 属吏去世了, 他也要花自己的钱, 为他们买棺材安葬, 因此下属都十分爱戴他。 江泌自幼聪明好学。 家中生活十分贫苦, 他天天要帮家里削木头做木鞋来维持生活。 但是,艰难的生活没有磨灭他的学习意志。 他胸怀宽广, 志向远大, 立志攻读经史。 家里穷供不起他去学堂里读书, 他就立志自学。 他把鞋摊摆在一个学堂附近, 能够听得见学堂里面先生的讲课。 每天一 边削木鞋底, 一边听先生讲课。 江泌白天忙着做活, 晚上读书, 往往要读到深夜。 即使有时白天做活非常劳累, 晚上十分疲劳, 也从不间断学习。 晚上读书学习, 需要灯油, 而他一读就读到深夜, 灯油用得更多了。 他家穷得连做菜都没有油, 哪来油点灯读书呀, 时间长了, 江泌妈妈怕他读书耗油太多, 天一黑, 早早就把灯吹灭,并把灯藏起来。 没有灯光, 夜里怎么读书? 江泌只好静静地背诵或默记学过的知识。 一个中秋节的夜晚, 江泌陪着父母在院子里赏月, 看见明亮似镜的月亮, 照射着皎洁的月光,他灵机一动, 心想, 在月光下读书不是也行吗! 于是, 他就着月光看起书来, 就这样, 他天天就着月光读了不少书, 再也不愁点灯费油, 夜晚无法读书了。 一次, 他读书着了迷, 读着读着, 月光斜移, 原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激发青少年的100个立志勤学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神话故事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青少年故事书少儿中外名著读物学生版青少年课外

中国神话故事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青少年故事书少儿中外名著读物学生版青少年课外

伏羲,中国神话故事,人们,后羿射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劳动,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八卦,儿子,后羿,大禹,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故事,息壤,谷种,青少年,生活,中国古代,伏羲伏羲,女娲造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盘古开天辟地,夸父...

2020-06-01

中国神话故事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青少年故事书少儿中外名著读物学生版青少年课外

中国神话故事 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青少年故事书少儿中外名著读物学生版青少年课外

伏羲,中国神话故事,人们,后羿射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劳动,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八卦,儿子,后羿,大禹,女娲补天,嫦娥奔月,故事,息壤,谷种,青少年,生活,中国古代,伏羲伏羲,女娲造人,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盘古开天辟地,夸父...

2020-07-30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社会故事感动青少年的千万个感恩故事小说在线阅读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社会故事感动青少年的千万个感恩故事小说在线阅读

青少年,故事,社会,宝峰,全集,励志,小说在线阅读,最新章节,无弹窗

2020-06-27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社会故事感动青少年的千万个感恩故事小说在线阅读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社会故事感动青少年的千万个感恩故事小说在线阅读

青少年,故事,社会,宝峰,全集,励志,小说在线阅读,最新章节,无弹窗

2020-06-27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社会故事感动青少年的千万个感恩故事小说在线阅读

感动青少年的100个感恩社会故事感动青少年的千万个感恩故事小说在线阅读

青少年,故事,社会,宝峰,全集,励志,小说在线阅读,最新章节,无弹窗

2020-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