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

时间:2020-06-18

古人勤奋好学的故事文言文

提示:本文共有 1251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6 分钟。

屈原①以②五日死,楚人以舟楫③拯④之,谓之竞渡。又曰:五日投角黍⑤以祭屈原,恐为蛟龙所夺,故为龙舟以逐之。后汉黄琬⑥,祖父琼⑦,为太尉⑧,以日食状闻。太后诏⑨问所食多少,琼对未知所况⑩。琬年七岁,时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对。刘峻家贫好学,常燎??麻炬??,从夕达旦。时或睡,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闻有异书,必往祈??借。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注释①屈原:战国楚国诗人。②以:在。③舟楫:泛指船只。④拯:从水中救出淹溺的人。⑤角黍:即粽子。⑥黄琬:人名。⑦琼:人名,即黄琼。⑧太尉:官职名。⑨诏:召见。⑩况:比方。??初:夏历指每月的开头几天。??燎:燃烧。??炬:火把。??祈:乞求。??鼓舞:手足舞动,形容欢悦。??兆:预兆,征兆。7.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谓之竞渡 谓: (2)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 何: (3)从夕达旦 旦: (4)是为大雨之兆 是: 8. 下列选项中,与“舞于殿前”的“于”字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 行者休于树(《酵翁亭记》) B. 骈死于槽枥之间(《马说》)C.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 公与之乘,战干长勺(《曹刿论战》)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琼大惊,即以其言对。(2及觉复读,常恐所见不博。10. 第一篇短文中,包含哪两项传承至今的民间习俗?11. 请给第三篇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答案7. 1. 称 2. 为什么 3. 早晨 4. 这 8. C 9. ⑴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⑵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 10. 赛龙舟、包粽子 11. 刘峻好学解析参考译文:屈原在初五投江去世,楚国人用船只从水中打捞出,称作赛舟。另外,初五在江水中投放粽子来祭祀屈原,担心被蛟龙夺取,所以赛龙舟来追赶它。后汉的黄琬,祖父黄琼是魏郡太守。黄琼把他听到的日食情况报告朝廷。皇太后询问他日食的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却又不知道当时的情况。黄琬当时7岁,在旁边,说:“为什么不说日食剩下的像刚出来的月亮?” 黄琼大吃一惊,就按照他说的回答皇太后。刘峻家境贫寒,酷爱读书,常常点燃火把,从晚上读到早晨。有时睡着了,等到惊醒了接着读,经常担心自己的见识不够广博。听说有奇异的书,一定去祈求别人借给他。齐国有一种鸟,常屈一只脚,在大殿的前面飞舞。齐侯向孔子请教,孔子说:这种鸟角商羊。儿童有歌谣唱:‘天将大雨,商羊鼓舞’这是大雨的预兆。”后来果然这样。7.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旦”是“早晨”的意思。8. 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要在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中经常积累、对比,从而掌握虚词的用法。例句“舞于殿前”的“于”是“在”的意思,C项中“于”意思为“比”,故选C。9.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其中“对”是“回答”的意思,“及”是“等到”的意思。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10. 本题考查学生对节日习俗的了解。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有着许多流传至今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有自己不同的习俗,仔细阅读四个选项,辨析作答。仔细阅读文段一,从“竞渡”“五日投角黍以祭屈原”可以看出,这是端午节的两个习俗:赛龙舟、包粽子。11. 本题考查学生给文章拟写题目的能力。记叙文类的题目一般有以下几种特点:(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具有象征意义。仔细阅读第三篇短文,可以看出,写的是刘峻勤奋好学的故事,可以拟题为“刘峻好学”。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17题。(共10分)(一)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二)登南昌滕王阁,赣大水西来注北,阁与水称,杰①然大观。然不若武昌黄鹤楼。虽水与滕王来去不殊②,而楼制工巧奇丽,立黄鹤矶上。且三面临水,又西对晴川楼、汉阳城为佳。总之又不如岳州岳阳楼。君山一发,洞庭万顷,水天一色,杳无际涯,非若滕王、黄鹤眼界③可指,故其胜为最,三楼皆西向,岳阳更雄。 (节选自王士性《广游志》)注:①杰:高大。②殊:差别。③眼界:视力所能看到的范围。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雄伟景象B.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排空:一扫而空C.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薄暮:傍晚时分D.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锦鳞:美丽的鱼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16.语段(一)中,迁客骚人的“悲”从何而来?请简要分析。(2分)17.语段(二)是怎样写岳阳楼的?它写岳阳楼的目的与语段(一)有什么不同?(4分)14.B(2分)15.我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 (“胜状”1分,大意1分。共2分)16.看到阴惨可怖的景象,联想到自己身在异乡、人生坎坷,于是心生悲情。(意思对即可。2分)17.第一问:用膝王阁、黄鹤楼层层铺垫,衬托岳阳楼。(意思对即可。2分)第二问:语段二目的就在岳阳楼本身,意在突出岳阳楼景最美、楼最雄。语段一目的不在岳阳楼本身,而是由岳阳楼引起下文,表达作者的情感。(意思对即可。2分)(共4分)黑龙江省哈尔滨阅读《岳阳楼记》,回答后面小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大观( )(2)景( )9. 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0. “古仁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滕子京也有这样的胸襟吗?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答案8. 1. (1)雄伟景象 2. (2)日光 9. (1)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0. 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体现了滕子京虽遭贬谪,却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政绩显著,所以他做到了“不以己悲”。8.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大观”:雄伟景象。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跃金”“沉璧”“先”“后”等字词的翻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省略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0. 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等作为上,即可看出滕子京也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襟。“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但没有因此沉沦,而是积极理政。并且有了“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结果。这些都是“不以己悲”的体现。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一译: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色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悲伤的心情。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虽有嘉肴》)乙任末①年十四,学无常师,负笈②不远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枝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选自《拾遗记》,有删改)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12.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1)不知其旨也 旨: (2)负笈不远险阻 负: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14. 下面句子中朗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其旨也B. 观书有会/意者C. 然后/能自反也D. 常/以净衣易之15. 对以上两段选文相关知识的分析与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甲文选自《札记·学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B. 甲文开头以“嘉肴”与“至道”做类比,指出了学习的重要性,之后推出中心观点。最后又引用《兑命》中的话加以佐证。C. 甲文主要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乙文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D. 甲文告诉我们教和学的关系。乙文强调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16. 结合甲乙两文中的内容,谈谈你在自主互助学习中的启示?答案12. (1)旨:甘美 (2)负:背 13. (1)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2)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 14. B 15. D 16. 示例:在自主学习中,我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发挥自己学习的优势,为小组增光添彩。在互助学习中,我在教别人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我们人家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解析甲文选自:《礼记》 作者:戴圣 年代:西汉 乙文选自:《拾遗记》 作者:王嘉 年代:东晋甲文译文: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乙文译文:任末十四岁时,求学没有固定的老师,(他)背着书箱跟老师求学,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取得成就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茅草小屋,削荆条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水。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书有领会的时候,写在他的衣服上,用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常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任末的脏衣服。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像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活着,也是庸碌无能。”12. 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本题需要注意的词语是:旨:甘美。负:背。13.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困:不懂的地方。若:如果。点睛: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译出原文造句的特点。14. 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B项朗读断句不正确,应改为:观书/有会意者。15.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D项理解分析错误,乙文强调了学习贵在勤奋。16. 启示类是文言文阅读中的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阅读的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解答这类试题,一是首先读懂文章,弄懂文章的主题、内容和情感等,以此作基础;二是要清楚回答的范围,明确题目的要求;三是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四是要善于延伸、善于归纳总结。在自主学习中,要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发挥自己学习的优势。在互助学习中,要互帮互助,共同进步。黑龙江省绥化市阅读文言文《曹刿论战》选段,回答后面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会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肉食者鄙 (2神弗福也 14. 翻译下面的句子。忠之属也,可以一战。15. 下列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B.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C.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D.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6. 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对此,你有何评价?答案13. 1. 1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 2赐福,保佑。 14. 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仗。 15. D 16. 示例:我赞赏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政参战,最后协助庄公战胜强敌。这种以天下为己任,参政议政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3. 试题分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的两个字都是古今异义词,如“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忠”“属”“可以”等字词的翻译。“忠之属也”判断句的翻译。“可以一战”省略句的翻译。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15. 试题分析:D项加点词语古今含义相同。“战则请从”的“从”的古今义相同,都是“跟随”之意。16. 试题分析:写评论。首先要亮明观点,观点必须明确。说理要有深度。说理有无深度,往往关系到它的成败。论据要有典型性,具有说服力。此外,还要注意写得平易近人,力避老话套话,力求有点文采,使评论写得更好。内容一定要围绕“爱国”或“责任感”来展开。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阅读文言文《亭林先生》,回答后面小题。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21. 解释加点词语1必无所疑乃已 2若与平生所闻不合 22. 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 出 门 则 以 一 骡 二 马 捆 书 自 随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24. 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答案21. 1. 1停止 2. 2如果 22. 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 23. 亭林先生顾炎武从小到老手都没下过书。 24. 亭林先生勤奋好学、注重实地考察、治学严谨、学习专注的品质值得我学习。21. 试题分析:要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已”:停止。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若”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如果”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2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此题要注意把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部分划开。23. 试题分析: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自”“释”等词语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24. 试题分析:把握好文言文的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的情节说明他勤奋好学。“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说明他治学严谨。“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说明他学习专注。这些品质都值得我们学习。译文:亭林先生顾炎武先生从小到老手都没放下过书,出门就带一两匹驮着书的骡子或马随身。有时候到了边塞亭障,就找老兵到路边的小酒店一起畅饮,询问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如果和自己知道的不同,就翻开书详细的订正,一定到没有任何疑惑的程度为止。坐在马上空闲的时候,就跨着马鞍默默的背四书五经等经典和对它们的注释文。即使遇到亲朋好友就好像不认识,有的时候因为太专注而摔到山谷中,也不后悔。认真仔细到这个程度,他的学问博大精深,没有能与他相比的!(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11—15题(共 14分)甲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 越王勾践栖①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②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③进对④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⑤皮,冬则资⑥,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⑦,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注①栖:退守。②昆:兄。③种:指文种。④进对:进谏。⑤资:积蓄,准备。⑥(chī:细葛布。⑦爪牙之士:指勇敢的将士。11.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2分)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朝服衣冠(2)皆以美于徐公(3)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4)乃号令三军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C.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不求闻达于诸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5.甲文中邹忌和乙文中文种在进谏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二人都是通过▁▁▁▁▁▁的方式委婉进行劝谏。文种以商人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等“以待乏也”,暗示君王平时就要▁▁▁▁▁▁▁▁▁▁▁▁▁▁11.(2分)譬 如 蓑 笠/ 时 雨 既 至/ 必 求 之12.(4分)服:穿戴 知:管理 以:认为 乃:于是,就13.(共4分)(1)所有的大臣、官吏、老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人,可得上等奖赏。(2)如果能够听到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15.(2分)以事设喻(类比或设喻说理); 招揽和培养谋士和勇士附: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翻译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于是向全军发出号令说:“不论是我的父辈兄弟或我国君同姓的,只要是能够帮助我出谋献计击退吴国的人,我就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进谏说:“我听说商人在夏天就要积蓄皮货,冬天就要积蓄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好船只,涝时就要准备好车辆,用来等待缺乏时使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四邻各国进犯的忧患,但是有谋略的大臣和勇敢的将士,不能不培养以备选择录用。这就像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天一下雨,人们一定要用它。现在大王您退守到会稽山上,然后才寻求有谋略的大臣,只怕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如果能够听到先生您的这番话,又有什么迟的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 阅读下面的文育文,完成9 12题。共12分陶渊明字光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①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②。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③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节选自萧统《陶渊明传》,有删改注:①偃卧瘠馁:卧床挨饿。②麾而去之:被他退回了。③三径:指归隐者的居所。9.下列句子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博学善属文属:写 B.州召主簿不就就:赴任C.以为彭泽令以为:认为 D.便语客语:告诉10.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A.贤者处此/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B.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C.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D.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页是2分A.选文塑造了陶渊明自由洒脱的形象,表现了他高洁的人格。B.陶渊明已卧床挨饿多日,江州刺史檀道济馈赠他粮食和肉,但他退回了檀道济的馈赠。C.陶渊明不愿束带迎接督邮,当日辞官,体现了他“不汲汲于富贵”的品质。D.陶渊明嗜酒。亲朋无论穷富,都会设酒招待他,而陶渊明逢酒必醉。12.把文中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题3分,共6分(1)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2)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9.C以为:让……担任做11.D“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说的是陶渊明对来拜访的人,无论贵贱,有酒就会设宴招特他们:“而陶渊明逢酒必醉”属无中生有。12.(1)陶渊明不愿受或“不能承受”官职的束缚,不久就自己弃官回家。(2)渊明不懂音律,却保存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2018年全国中考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三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比较阅读题三

句子,袁安,鲁恭,曹刿,本题,内容,节选自,语句,鲁庄公,刑罚,方法,文言,条件,重点,虽不能,甲乙,一战,中牟,实词,小孩,思想,节奏,能力,难易,王曰,苏代,不正确,必以情,田间小路,这件事

2020-08-22 #故事阅读

整理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地考试中出现的文言文(古诗)比较阅读试题

整理七年级语文下册各地考试中出现的文言文(古诗)比较阅读试题

诗人,新雷,赵括,书屋,声音,异人,指法,春生,特点是,乔山,吕蒙,木兰,菲菲,赵军,书多,新生活,马后,参考答案,事情,住屋,原因,千红万紫,初中语文,长兄,寒气,喂饱,客人,妻子儿女,戎装,思念亲人

2019-05-26 #故事阅读

2016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解析版

2016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解析版

考点,词语,内容,层级,能力,句子,分析,定位,名师,衡山,曾公亮,点睛,本题,文言,实词,羊祜,虚词,试题分析,意思,老人,重点,译文,动词,公亮,茂先,答题,作者,用法,大父,百姓

2020-09-05 #经典故事

2016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解析版

2016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解析版

衡山,械器,山之君,管子,桓公,敌国,楚国,答案,谋略,齐国,习战,楚民,谷果,粮食储藏,人民,兵器,价格,人物,使节,全国,农耕,句子,归齐,国家,成语,心理,故事,文章内容,极为重要,楚王

2020-09-05 #故事会

2018年中考语文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

2018年中考语文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

句子,鲍叔,董宣,语句,文言,本题,陶渊明,钟子期,意思,词语,文言文,学生,答案,张循宪,张嘉贞,作者,能力,译文,伯牙,董源,隋文帝,小题,直译,天下,用法,意义,文章,点睛,题目,中加

2016-10-20 #故事大全

2018年中考语文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

2018年中考语文汇编专题12 文言文阅读课外

句子,鲍叔,董宣,语句,文言,本题,陶渊明,钟子期,意思,词语,文言文,学生,答案,张循宪,张嘉贞,作者,能力,译文,伯牙,董源,隋文帝,小题,直译,天下,用法,意义,文章,点睛,题目,中加

2012-06-01 #故事阅读

2019中考语文:全国各地课外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做一遍稳增10分

2019中考语文:全国各地课外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做一遍稳增10分

文言文阅读,中考,文言文,语文,同学们,能力,孩子,选文,课内,汇编,特点,知识,知识点,篇幅,题目,题型,全国各地,字词解释,更多精彩内容,上平,上册,主旨,人教版,再加,全套,句子,原则,单元,发消息,大坑

2012-08-17 #短篇故事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04文言文阅读试题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04文言文阅读试题

弘微,圣人,不正确,南曹,先生,文言文,王充,许将,谢贞,天下,句子,奎尼,诸侯,加点,尚书,阮氏,方成,李宝,童幼,分析,现代汉语,作者,原文,叔父,后主,大姓,始皇,李氏,论语,诸子

2015-08-1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