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

时间:2020-06-17

著名英雄人物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128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3 分钟。

岳飞出生于北宋相州今安阳)汤阴今河南汤阴县的一户佃农家里,青年时代,正遇上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深受民族压迫的汉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国,深入骨髓”,纷纷自动组织起来反抗。 从十二世纪二十年代起,黄河南北、两淮之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金民族战争。岳飞和抗金名将宗泽、韩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抚刘韐募勇聚士,岳飞应募,但不久即因父亲岳和病故,回到家乡汤阴县。1126年冬,岳飞在相州城第三次投军,归刘浩军中。刘浩命岳飞招安吉倩,岳飞不负众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属三百八十人。岳飞因此补承信郎一职。靖康元年(1127年)12月,康王赵构接到宋钦宗的蜡书,在相州开河北兵马大元帅府。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陈淬为元帅,汪伯彦、宗泽为副元帅。元帅府下编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属刘浩前军。按蜡书的命令,康王元帅府的任务是火速赶往东京(今开封),解京师之围。岳飞奉命奉命带领三百铁骑,前往李固渡侦察,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大败金兵。跟随刘浩解了东京之围。1127年靖康二年四月,金灭北宋,掳徽宗赵佶、钦宗赵桓及皇家宗室北归。五月,康王赵构(即宋高宗)于南京继位,史称南宋。初期,宋高宗主张收复失地,启用了大批主战将领,其中就有岳飞。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抗战到底。建炎元年,赵构即位,岳飞上书,大意为:“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宋高宗并未采纳岳飞的建议,并以越职为由将岳飞罢官。之后岳飞北上,入河北招讨使张所军中,借补“正八品修武郎”,充中军统领。张所很赏识岳飞,很快升岳飞为“从七品武经郎”、任统制。建炎元年(1127年)九月,张所命岳飞入王彦部,北上抗金。岳飞作战有勇有谋,数败金兵,声威大振。而王彦保守怯战,使得岳飞只能孤军奋战,岳飞缺军粮时又不肯相助。岳飞知道自己与王彦有隙,所以复归宗泽,为留守司统制。宗泽死后,杜充代之,岳飞官复原职。三年,杜充将还建康,岳飞进言:“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数十万众不可。”杜充不听,岳飞也只能随军而归。杜充守建康,金军与叛贼李成在乌江会合,杜充闭门不出。岳飞泣谏请视师,杜充不出。金军遂由马家渡渡江,杜充遣岳飞等迎战,诸将皆溃,独飞力战。后杜充降金,诸将多行剽掠,惟岳家军秋毫无所犯。兀术趋杭州,岳飞要击至广德境中,六战皆捷,擒敌将王权,俘叛军首领四十余。岳飞劝服王权,是指为己所用。岳家军驻扎在钟村,军中缺粮,将士们宁愿挨饿,也绝不扰民。金所籍兵相谓曰:“此岳爷爷军。”争来降附。1139年绍兴九年,岳飞在鄂州今湖北武昌听说宋金和议将达成,立即上书表示反对,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击了相国秦桧出谋划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动,使“秦桧衔之抱恨”。和议达成后,高宗赵构下令大赦,对文武大臣大加爵赏。可是,诏书下了三次,岳飞都加以拒绝,不受开府仪同三司一品官衔的爵赏和三千五百户食邑的封赐。他在辞谢中,痛切地表示反对议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忧而不可贺。”后高宗对他好言相劝,岳飞方受。此后岳飞上表,“愿定谋于全胜,期收地于两河,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高宗没有采纳。岳飞庙前跪着秦桧等人1140年绍兴十年五月,金国撕毁绍兴和议,兀术等分四道来攻。由于没有防备,宋军节节败退,城池相继失陷。随后高宗韩世忠、张俊、岳飞等出师迎击。很快,在东、西两线均取得对金大胜,失地相继收回。岳飞挥兵从长江中游挺进,实施锐不可当的反击,他一直准备着的施展收复中原抱负的时机到来了。岳家军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热烈欢迎。这年七月,岳飞亲率一支轻骑驻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术一万五千精骑发生激战。岳飞亲率将土,向敌阵突击,大破金军“铁浮图”和“拐子马”,把金兀术打得大败。岳飞部将杨再兴,单骑闯入敌阵,想活捉金兀术,可惜没有找到,手杀敌人数千,误入小商河,被金兵射到几十处箭伤,豪勇无比。岳家军将士具有“守死无去”的战斗作风,敌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军阵容摇动。郾城大捷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离金军大本营汴京仅四十五里,金兀术集合了十万大军抵挡,又被岳飞打得落花流水。岳飞这次北伐中原,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消灭了金军有生力量,金军全军军心动摇,金兀术连夜准备从开封撤逃。南宋抗金斗争有了根本的转机,再向前跨出一步,沦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复了。岳飞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就在抗金战争取得辉煌胜利的时刻,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红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飞“措置班师”。在要么班师、要么丧师的不利形势下,岳飞明知这是权臣用事的乱命;但为了保存抗金实力,不得不忍痛班师。岳飞愤慨地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岳飞的抗金战斗,至此被迫中断。 岳家军班师时,久久渴望王师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拦道恸哭。岳飞为了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故意扬言明日渡河,吓得金兀术连夜弃城北窜,准备北渡黄河,使岳飞得以从容地组织河南大批人民群众南迁到襄汉一带,才撤离中原。这时,有一个无耻的书生,骑马追上金兀术扣马而谏:“太子兀术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金兀术又整军回到开封,不费吹灰之力,又占领了中原地区。岳飞一回到临安,立即陷入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罗网。1141年绍兴十一年,他遭诬告“谋反”,被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车桥附近。监察御史万候卨(音末期屑亲自刑审、拷打,逼供岳飞。与此同时,宋金政府之间,正加紧策划第二次和议,双方都视抗战派为眼中钉,金兀术甚至凶相毕露地写信给秦桧:“必杀岳飞而后可和。”在内外两股恶势力夹击下,岳飞正气凛然,光明正大,忠心报国。从他身上,秦桧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证据,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其事体莫须有难道没有吗。”韩世忠当场驳斥:“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绍兴十一年农历除夕夜,高宗下令赐岳飞死于临安大理寺内,时年三十九岁。岳飞部将张宪、儿子岳云亦被腰斩于市门。英雄岳飞,就在“莫须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临死前,他在供状上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这是悲愤的呼喊!岳飞虽然被杀害了,但他的精忠报国的业绩是不可磨灭的。正是他,表达了被压迫民族的要求,坚持崇高的民族气节,在处境危难的条件下,坚持了抗金的正义斗争,并知道爱护人民的抗金力量,联合抗金军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宋人民免遭金统治者的蹂躏,从而保住了高度发展的中国封建经济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继续向前发展。岳飞不愧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的英雄。岳飞遇害后,临安义士隗顺,负尸越城,草草地埋葬于九曲丛祠旁。为了便于以后识别,隗顺将岳飞随身佩带的玉环系于遗体腰下,坟前种植了两棵桔子树。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因重修栖霞岭下岳飞庙墓,追寻岳飞初葬地,终于在杭州市众安桥螺丝山下扁担弄内的红纸染坊旁,找到了最初的岳坟。1876年光绪二年,在这里修建“忠显庙”,杭人俗呼为“老岳庙”。岳飞死后二十年,即1162年6月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孝宗继位,七月下令给岳飞平反昭雪,追复原官,以礼改葬。于谦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然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郕王暂代皇帝出朝,廷臣们请求将王振灭门九族。而王振的党羽叫马顺的,便出来斥责言官。于是给事中王竑在明廷忍不住上前打马顺,大家都跟着他。还把别的王振同党拉到那里打死。朝上秩序大乱,卫卒声势汹汹。郕王害怕得要起来逃跑,为防止锦衣卫报复,于谦推开众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来,而且告诉郕王宣谕说:“马顺等有罪该死,不予(百官)追究。”大家才安定下来。于谦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门,吏部尚书王直握着于谦的手叹道:“国家正在倚赖你呢,今天虽然一百个王直又有什么作用!”当时,上下的人都依赖重视于谦,于谦亦毅然把国家的安危视为自己的责任。 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景帝,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辄、张仪、雷通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亦参与这些事,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令官军自己去支领,用装足的米作为代价,不把粮食留给敌人。文臣像轩倪这样的人,应该用为巡抚。武臣像石亨、杨洪、柳博这样的,应该用为将帅。至于军队里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担,没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对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十月,敕令于谦提督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于谦不同意,说:“为什么向他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马上分别调遣诸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都督陶瑾在安定门,广宁伯刘安东直门,武进伯朱瑛朝阳门,都督刘聚西直门,镇远侯顾兴祖阜成门,都指挥李端正阳门,都督刘得新崇文门,都指挥汤芦宣城门,而于谦自己和石亨率领副总兵范广、武兴在德胜门外列阵,抵挡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给了侍郎吴宁,把各城门全部关闭,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命令。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在彰义门北面抵挡敌人,俘虏了一个头目。皇帝高兴,令于谦选精兵聚集在教场,以便调动;再命太监兴安、李永昌同于谦一起管理军务。 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叛变了的宦官喜宁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黄金和丝织品以万万计;又邀于谦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谈判。皇帝不准许。也先更加沮丧。庚申,也先部队窥伺德胜门。于谦令石亨率神机营在空屋里设下埋伏,派几个骑兵引诱敌人。敌人用一万骑兵逼近,副总兵范广发射火药武器,伏兵一齐起来迎击。也先的弟弟孛罗,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队转移到西直门,都督孙镗抵御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来到,敌寇撤退。副总兵武兴在彰义门攻打敌军,和都督王敬一起挫败了也先的前锋。敌军正要退却,而几百个骑着马的宦官想争功,冲马争着向前。阵脚乱了,武兴被乱发的箭射死。寇兵赶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顶,呼喊着用砖石投掷敌人,喧声震天。王竑和福寿的援兵赶到,敌军于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他,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王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了他的归路,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去。于谦调各将领追击,到居庸关才回来。评功,加于谦少保、总督军务。于谦说:“四郊多保垒,是卿大夫的耻辱,怎么敢求取赏赐功劳呢!”坚决推辞,皇帝不准。于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请求用大臣镇守山西,防止敌寇南侵。 景泰元年三月,总兵朱谦奏称敌兵三万围攻万全,敕令范广担任总兵官抵御他:不久,敌寇退,于谦请求即驻兵居庸关,敌寇来则出关剿杀,敌寇退则回京师驻守。大同参将许贵奏北面有三个人到镇上,想朝廷派使者讲和。于谦说:“以前派指挥季锋、岳谦前往讲和,而也先跟着入寇。接着派通政王复、少卿赵荣,见不到上皇就回来了。显然,不能依靠和谈。况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从道理上来说也绝不可以讲和。万一和了他要满足无穷无尽的要求,答应则给我们造成很大的困难,不答应又会发生变乱,这形势也不能讲和。许贵是武臣,而这样恐惧畏缩,怎能敌汽同仇,按法律该处死。”发出文书严厉谴责他。从此边境的将领人人都主张坚守作战,没有敢说讲和的。 当初,也先诸多要挟,都是由喜宁策划的。于谦秘密下令镇守大同的将领抓了喜宁,把他杀了。又给王伟想办法,让他引诱杀了间谍田小儿。而且利用间谍实行离间,请求特别释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应封给爵位,让他从中想办法。也先开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来联系,京师的戒备才稍稍放松了一点。于谦上言:“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抚稳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应聚集成群,这是很值得担心的。请敕令内外守备和各处巡抚用心整顿,防患于未然, 到了八月,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经一年。也先见中国没有什么事端,更想讲和,使者接连前来,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议派使者前往迎接,皇帝不高兴地说:“朕本来不想登大位,当时是被推上来的。”于谦从容地说:“帝位已经定了,不会再有更改,只是从情理上应该赶快把他接回来罢了。万一他真有什么阴谋,我就有话说了。”皇帝看看他便改变了面色说:“听你的、听你的。”先后派遣了李实、杨善前往。终于把上皇接了回来,这是于谦的功劳。 召回派往内地召募发兵的文武官员和镇守中宫。”梦里白袍 大唐名将薛仁贵 薛仁贵613~683本名薛礼,字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关于薛仁贵的传说故事非常多。今山西河津县仍然有一个景点叫“薛仁贵寒窑” 。破窑之内,有一白袍洞,洞内塑有薛仁贵及妻柳氏坐像两尊。村南是白虎岗,再往东一公里处,就是当年薛仁贵射雁的汾河湾。 薛仁贵少年时父母已亡,家贫贱,种田为生。后娶妻柳氏。 按照乡间的概念,薛仁贵这时算是已成家立业。父母过世时安葬草率,于是他准备要给父母亲改葬。柳氏就劝他:“你这个人文韬武略样样精通,遇到机会就能飞黄腾达的,现在天子求良将征讨辽东,正是你的机会。你为什么不去投军呢?将来发达了再迁葬父母不迟啊!” 柳氏宁愿自己独守寒窑,也要督促自己的丈夫去沙场博取功名事业。难道是穷苦怕了么?恐怕不能以这类宵小心理来揣度这位非凡的妻子。 有说薛仁贵是南北朝年间徐州刺史薛安都的六世孙。 其详细背景并无信史记载,不过依然可以判断薛仁贵是一个躬耕待时的有志青年。薛仁贵后来的生涯显示:他擅长于行军布阵攻城略地,还有不错的政治才能。此外他拥有极为过人的武勇。尤其是箭法惊人,不逊古时名将。这样的本事自然不会是天生的,必然要花大量的时间来习练。可见薛仁贵从来就没有本分地务过农。 柳氏也绝对是一个有见识的女子,她不拘泥于小孝而注重丈夫的前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对薛仁贵的能力所抱有的那种知之信之的态度!她是在极力鼓励促成自己的丈夫去实现其心中抱负。我认为这柳氏确实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东征的战争是怎么起来的呢?贞观十七年( 643年)秋季,朝鲜半岛上的高丽国野心勃发,合谋百济国欲瓜分新罗一国,新罗国是受大唐庇护的,其时新即位的新罗王善德向太宗乞援。高丽久为中国的麻烦,唐太宗也对高丽国的频频骚扰甚为不满,于是安排张士贵等人征兵造船,决定亲征解决高丽问题。这才有薛仁贵的投军东征。 薛仁贵初次显露身手,是在将军张士贵的麾下。贞观十八年( 644年),薛仁贵随张士贵军队进发安地,在路途中,恰好遇到郎将刘君邛为土匪所围,薛仁贵单骑往救,斩杀土匪首领,将斩下的脑袋系在马鞍上,慑伏其余土匪皆弃械求降。自此,薛仁贵在军中有了勇武的名气。这时他年逾三十。 攻打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南),薛仁贵才正式进入一代名君李世民的眼界。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攻下辽东后,大军抵达安市城。高丽大将高延寿等领20万军队与唐军布阵撕杀。当时李世民站在高处,远远看见唐营中杀出一白袍骑兵,手持一支方天戟,舞得如同旋风一般,来回冲突高丽军阵脚,高丽军阵势被他冲的大乱,不消多时就被唐军趁势杀退溃逃。唐太宗问左右:“那位白袍的将军,是何许人也?” 左右都还不知道薛仁贵这号人物,于是派人去阵前问了军士们,这才回唐太宗:此乃白袍薛仁贵。唐太宗召见薛仁贵,亲为嘉奖,封薛仁贵为游击将军。从五品,不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但直接从士兵提拔而上,已是极大的荣宠了。 两年后,唐军回师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再次褒奖薛仁贵。对薛仁贵说:我的开国将领们年纪都老了,所以这次东征我不为得到辽东高兴,而为得到你这样的良将而高兴。再升薛仁贵为右领军中郎将,乃是正四品军阶。 此后数年,薛仁贵一直负责为皇帝守卫皇宫。 军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对于军权归属,太宗一生没有草率过,不是绝对信任的人不可能独挡一面执掌军权。我相信太宗用人有其深意。 鉴于太子李治为人仁厚有余,魄力不足,太宗一定会在军事人选上为儿子做尽可能多的安排。就象他故意贬职军头李世绩,留给李治来重新启用李世绩,这样好让李世绩感恩新君,为李治所用。 太宗不可能只给李治准备一个李世绩。宿将多已年老凋零,高丽一战发现的薛仁贵应该是可用之材。太宗君无戏言,既然把薛仁贵看得比辽东还重要,断没有理由不重用的,如何用呢?杀伤力过强的大将是双刃剑,过早加以重用的话,李治将来有能力驾驽吗,用的不好可就是大麻烦。 太宗父子都没有立即让薛仁贵统兵外出征战,而是把他安放在负责皇宫守卫这样的职位上,这当然表示了对薛仁贵的信任和当做亲信的意思,而且这样的职务也有利于考察与培养感情。 唐高宗任期之初,发生了一件戏剧性的事情。某夜,长安宫城内突发山洪,水势极度骇人,皇宫守卫们都没命的逃窜了。惟有薛仁贵不逃,冒着被洪水吞没的危险登上玄武门高呼,大声警醒正在万年宫内临幸的唐高宗李治。李治这才得以及时登上高处,免于被山洪席卷。后统计,这场洪水淹溺皇宫内外三千馀人。李家父子信用薛仁贵已经算是值了,拔于行伍中的一个小兵就能救了皇帝的性命。 皇宫山洪一事看似戏剧,实际上正好让皇帝对薛仁贵的忠君之心再无怀疑,这才逐步委以军事。 显庆初年,苏定方讨贺鲁时,薛仁贵上书给高宗皇帝,提出了师出有名,收买人心的战略建议,为高宗所采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也巩固了高宗皇帝要重用薛仁贵的信心。 显庆三年,( 658年),唐高宗命程名振征讨高丽,以薛仁贵为其副将。正式参与执掌军队。 果然,白袍一出谁可争锋?! 薛仁贵于贵端城(位于今辽宁浑河)败高丽军,斩首三千余级。 第二年,薛仁贵又与高丽大将温沙门战于横山。薛仁贵经常亲自在前冲锋陷阵,一马当先,无人敢当。 不久,薛仁贵与辛文陵在黑山击败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战后他军阶升为左武卫将军,封爵位河东县男。 这一次出征完胜,可以算是薛仁贵为将统兵以来的初试锋芒。虽为副将,实际已经完全掩盖主将的风头。 龙朔元年( 661年),唐高宗命左武卫大将军郑仁泰为主将,左武卫将军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回纥。临行,唐高宗内殿赐宴,酒酣兴起,席间对薛仁贵说;“听说古代善射的能箭穿七札,将军试一下五层甲吧。”薛仁贵应命,只听弓弦响过,箭已穿透五甲而过。唐高宗大吃一惊,这才发觉薛仁贵并不逊色于历史上的那些传说人物,可谓神话就在眼前,当即命人取宝甲赏赐给薛仁贵。 郑仁泰、薛仁贵率军赴天山后,回纥九姓陈兵十余万相拒。薛仁贵率领所部一万兵马开路,并且亲自带领几十骑走在最前面,遭遇到了回纥九姓的先头部队,薛仁贵临阵发三箭射死三人,又加以言语威吓,九姓骑士慑于薛仁贵神威,纷纷下马请降。薛仁贵乘机挥军掩杀,九姓回纥大败,所降二万余人全部坑杀。一将功成万骨枯矣! 接着,薛仁贵又越过碛北追击败众,擒其首领叶护兄弟三人。收兵后,唐军将士为薛仁贵慷慨高歌:“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土长歌入汉关。”从此,回纥九姓不再为边患。 薛仁贵太厉害,先锋部队就把敌人给料理了,没有留一点风头给主力部队和主将郑仁泰来出出。和他上次随程名振出征高丽如出一辙。似乎有点少年猖狂的味道,可这时的薛仁贵已然是年近50了。 主将郑仁泰到后,兵骄将横,在回纥大肆掠夺财物美女。激起回纥地方民怨,本已平定的回纥再次混乱。高宗皇帝只好派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来接替郑仁泰。 薛仁贵这一次“诛杀已降”,也参与收受了美女和钱财,和郑仁泰一起受到了弹劾。但高宗皇帝因为他的功劳巨大并没有追究他。 此次征战,坑杀九姓降兵和贪污一直被当成薛仁贵一生的污点。其实坑杀降兵乃是服从战争大局,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薛仁贵残忍好杀,我们可以分析一下:唐军深入,以当时的条件是不可能随军管理二万余人的俘虏的,且战机不可失,正宜急速追击所余回纥军,再加上回纥军一贯的反复无常,这些可能就是促成薛仁贵当机立断坑杀降兵的根本原因。 至于接受贿赂,主将郑仁泰带头如此,他薛仁贵本已功高招忌,如果想要自身安全的话就不能搞什么出污泥而不染了。这是一种生存智慧。唐高宗对此也是一笑置之的,武将不怕死,足矣! 乾封元年( 666年),高丽内部又生叛乱,向唐求援。乾封二年,唐高宗命薛仁贵率军出征。总章元年(668年),薛仁贵破高丽军于金山,薛仁贵又率两千人,欲乘胜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这时,部将都觉得兵太少,劝他不要轻进。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出战,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扶余川40余城先后望风降附。高丽降伏。以2000军力平定40余城,可谓天将也! 随即,薛仁贵军与李世绩(也叫徐绩或徐茂公)军联手灭高丽国,唐占领高丽地方。唐高宗命薛仁贵与刘仁轨(不是刘仁贵,更不是我刘富贵。呵呵)率兵二万留守平壤,并授薛仁贵为右威卫大将军,封爵位平阳郡公,兼安东都护治理高丽地方。薛仁贵驻于平壤城,任安东都护期间,抚爱孤幼,存养老人,惩治盗贼,擢拔贤良,褒扬节义之士,高丽士民安居乐业,“高丽士众皆欣然忘亡”! 此时薛仁贵的理政才干得以充分发挥。史书仿佛轻描淡写了这一段,可这一段历史证明薛仁贵具备有过人的才略,也不是残忍贪婪之辈,而且其能力的全面远非其他武将可比。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这样的英雄人物,成为民间传说的宠儿不足为奇。 咸亨元年670年,因吐蕃侵略唐西域地区。西线吃紧。唐高宗急调薛仁贵西征。 顺便介绍一个传说据说来自日本史书,待考 ,薛仁贵调离后刘仁轨驻守高丽期间,只数千兵,已灭的百济国余部以为有机可趁,于是联合日本军欲反扑唐军,结果被刘仁轨火攻得手,痛击,三万多渡海而来的日军只剩下一千多逃归本国,从此日本潜心学习唐人文化以自强。 另,薛仁贵调离高丽数年后,新罗国与唐反目,吞高丽而统一朝鲜半岛,唐军被迫退出半岛,这对唐也是一个损失。 高宗皇帝以薛仁贵为逻婆道行军大总官,并以阿史那道真、郭待封为副将,率军十余万人,征讨吐蕃。 副将郭待封本和薛仁贵平级,心中不甘为薛副手。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县西南),将要抵达乌海(今青海光海县西南苦海),薛仁贵对阿史那道真和郭待封说:“乌海地险而瘴,我军入死地,可谓兵行险境,但是速战可以成功,迟则必败。大非川地势宽平,可置二栅,围住辎重,留万人守之,大军急速行军突袭可破敌” 。郭待封坚持要留守,薛仁贵只好嘱咐他千万不可轻举妄动。 薛仁贵安排好后,率部往乌海,途遇吐蕃守军数万人,薛仁贵率军一阵冲杀将敌全歼。进逼乌海城下,同时分千余骑兵精锐回大非川接运辎重补给,但这郭待封不愿薛仁贵再成大功,于行军中故意百般拖延,结果被吐蕃所截击,辎重粮草全失。薛仁贵无奈退军大非川。吐蕃调集40万大军前来反攻,唐军大败。吐蕃提出与唐议和,薛仁贵没有粮草无法再战,不得已应允议和,率败军东归。他因此次战败被贬为庶人。 不久,朝鲜半岛再生叛乱。唐高宗重新起用薛仁贵为鸡林道总管,经略辽东。任内,薛仁贵因事违法,贬象州,后遇赦免而还。何事违法,史书均无明说,可见无非是芝麻绿豆的事儿。 永淳元年(682年),唐高宗再次起用薛仁贵征突厥时,侧面略有说明:“当年万年宫,没有你的话,我早入鱼腹。灭九姓,破高丽,都有你的大功。上次有人诬告你在乌海城下故意放纵敌人而不歼灭,最后导致失利,这就是我曾经恨你怀疑你的原因。是我误会了你。现在周边战争四起,难道你能够安睡而不为我分忧么?” 唐高宗还算坦率,吐蕃乌海一战失利,薛仁贵饱受谗言攻击,确实让唐高宗对薛仁贵不再那么信任。所以后来才会因小过而再次贬薛仁贵。其实他何不检讨一下自己在乌海之战人事安排上种下的祸根。 出征突厥,唐高宗任用年近七十的薛仁贵为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兼代州都督,率军前往云州(今山西大同市)。其时,周围各国提起天朝的白袍薛仁贵,可谓无人不晓,无人不畏。突厥将士闻得薛仁贵复起为领军大将,都非常害怕,不敢正面当其锋,阵容溃散。薛仁贵乘势掩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级,俘获两万人,及牛马羊三万余头。 薛仁贵班师后不久即生病。于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终年七十岁。死后,朝廷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还特造灵舆。为其护丧归故里绛州龙门县。 薛仁贵以农民投军,被太宗李世民亲自拔于行伍之间。他忠勇过人,一生为唐皇朝不遗余力,几乎参与了唐朝初期的所有对外征战,建立了赫赫战功。 在中国历史名将中,薛仁贵没有得到应得的重视。我认为造成原因是,历代学究派历史作者或过于纠缠于他坑杀降兵和接受贿赂的污点,或对薛的个人武力过于先入为主。他们虽然没有隐瞒他的主要事迹,但字里行间着意把他描绘成了一个德行有亏且一味勇猛的莽将。 从几本史书的描述看,仿佛薛仁贵行军打胜仗全靠个人武勇,又仿佛他薛仁贵天生好运。 其实大大不然,就从正史记载的内容来分析: 薛仁贵一生参加的正规征战俱非易事,自隋以来中国多次远征高丽均无功而返,可见高丽并不好惹,而回纥,突厥,吐蕃历来都是更甚于高丽的边患。 历次作战,薛仁贵通常都能够以少胜多乃至完胜对手;尤其是以2000骑兵横扫高丽的历史壮举。这样的表现岂是一味依靠个人勇猛的莽将所能达到的?这样的战绩惟宋代的岳飞可堪并论。 薛仁贵作战惯走至阳至刚路线,大小征战,从没有犯过兵法上的失误,实足以证明他乃精通兵法胆略超群之人。早年未得重用时曾上书高宗进献战略建议,结果也说明了薛仁贵对战争全局有准确的观察力。而治理高丽地方的极为成功也证明薛仁贵有很全面的理政才能。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只是一员匹夫之勇的猛将?!这样全面的大将也只有宋代的岳飞可相比拟。 日本历代研究中国历史的学者都备加推崇薛仁贵,也可以说是对薛仁贵能力的一个旁证。 《新唐书》、《旧唐书》中记载,薛仁贵作为统军将领,唯一的作战失败就是乌海之战,不过这一战薛仁贵本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很少。在郭待封丢失军需物质前,薛仁贵所率主力军队尚是占据上风的。 薛仁贵实属中国不可多得之历史名将,奇人!惟发迹太晚,令我辈为之大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叹!否则,在唐开疆拓土的战争中应该还有更多空间供他驰骋。 被低估可谓无由。小子猜想,若是由正牌仁贵老乡太史公来秉笔,则断无此偏颇。太史公,这个自命为五百年一出的人物,自也能够识英雄重英雄。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

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

项羽,张唐,汉军,燕国,秦国,赵国,吕不韦,甘罗,乌江,弯刀,河间,下相,成君,燕王喜,秦始皇,苏宿,项燕,蔡泽,西楚霸王,国相,一带,丞相,举鼎,人数,军心,兵士,使臣,刀兵,力能,十面埋伏

2020-07-17 #故事会在线阅读

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

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

项羽,张唐,汉军,燕国,秦国,赵国,吕不韦,甘罗,乌江,弯刀,河间,下相,成君,燕王喜,秦始皇,苏宿,项燕,蔡泽,西楚霸王,国相,一带,丞相,举鼎,人数,军心,兵士,使臣,刀兵,力能,十面埋伏

2020-09-06 #故事会

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

历史著名英雄人物事迹

项羽,张唐,汉军,燕国,秦国,赵国,吕不韦,甘罗,乌江,弯刀,河间,下相,成君,燕王喜,秦始皇,苏宿,项燕,蔡泽,西楚霸王,国相,一带,丞相,举鼎,人数,军心,兵士,使臣,刀兵,力能,十面埋伏

2014-11-03 #长篇故事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历史历史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历史历史

事迹,英雄人物,董存瑞,英雄,中国近代,林则徐,雷锋,作业,隆化,道光,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二师,二营,中国,全国,八路军,总督,支队,支队长,纵队,班班,虎门销烟,模范共产党员,晋冀豫,董存瑞的故事,著名战斗,姚夏,任湖广,孙中山

2014-05-03 #长篇故事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历史历史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历史历史

事迹,英雄人物,董存瑞,英雄,中国近代,林则徐,雷锋,作业,隆化,道光,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二师,二营,中国,全国,八路军,总督,支队,支队长,纵队,班班,虎门销烟,模范共产党员,晋冀豫,董存瑞的故事,著名战斗,姚夏,任湖广,孙中山

2012-08-03 #故事大全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历史历史

中国近代英雄人物事迹有哪些? 历史历史

事迹,英雄人物,董存瑞,英雄,中国近代,林则徐,雷锋,作业,隆化,道光,战斗中,人民解放军,二师,二营,中国,全国,八路军,总督,支队,支队长,纵队,班班,虎门销烟,模范共产党员,晋冀豫,董存瑞的故事,著名战斗,姚夏,任湖广,孙中山

2011-02-06 #小故事

当代著名英雄 先进人物事迹

当代著名英雄 先进人物事迹

岳飞,孟祥斌,问题,叶挺,赵尚志,马占山,运政管理,徐向阳,杨靖宇,董存瑞,金华,邱少云,交通运输管理处,业务培训,包头市,江中,英雄,群众,自治区,道路,信息系统软件,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信息系统,了学,刘新宇,刘忠...

2020-06-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当代著名英雄 先进人物事迹

当代著名英雄 先进人物事迹

岳飞,孟祥斌,问题,叶挺,赵尚志,马占山,运政管理,徐向阳,杨靖宇,董存瑞,金华,邱少云,交通运输管理处,业务培训,包头市,江中,英雄,群众,自治区,道路,信息系统软件,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信息系统,了学,刘新宇,刘忠...

2010-06-02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