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呼和浩特到武川的故事:坝口子当街

时间:2020-06-03

坝口子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01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坝口子村背靠大青山,呼武公路穿村而过;路西有古树和古戏台,那该是村庄的气质和底蕴。

翻看时光的书简,多少年,那些树在长,戏台却不长,几乎完全被高大的古树遮挡着,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掉。

那天,我站在古戏台和古树之间,左看一眼,右看一眼,还不停地爬高上低,绕着古戏台转圈儿看,转圈儿拍照。看来看去,拍来照去,就引起了过往村人的注意。

提着芹菜、豆芽、胡萝卜的老先生站住了,他一定知道我有问题要问。

我先问村子的来历。

老先生说,那可就早了,是我们老辈山西人走后草地,先在这里歇脚,后来扎站下,又把山西老家的亲朋好友拉引来,村子就形成了。

其实,有资料显示,早于村庄300年历史的更早时候,即北魏王朝时期,为扼控作为大青山南北交通要道的白道,也就是今天的呼武公路,当时就在山南的白道口,即今天坝口子村所在的位置,建起一座叫白道城的军事城堡,同时在山北白道口外,即今天的武川县大青山乡下南滩村建起武川镇。

包括武川镇在内的北魏六镇,于大青山以北由西而东一字排开,以防范抵御柔然骑兵,保卫国都平城(今大同)的安全,同时得以让魏帝在白道岭上的行宫内避暑游猎、指点江山。

不难想象,既然是军事城堡,便有驻军和随军家属,以及与日常生活配套的酒馆、商铺、作坊、市场、留人店等。从古到今,虽然朝代不断更替,同一个地方,却是旧城废、新城起、你走他来。

作为茶叶之路上的旅蒙商,在往来的万里驼道上,先是在此打尖儿住店,然后发现这里是个好地方,就开始买房置产,把这儿当成老家山西与漠北草原及俄罗斯之间的长期居所;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一个以山西人为主的村子便落地生根。

问老先生现在山西那边可否还有相互走动的亲戚?

老先生非常遗憾地说:“祖上来此地已经200多年,现在家谱没了,‘云’也没了,亲戚就攀不起来了……”

我一直认为,300年前的山西人,是看对了大青山南麓白道口上的地肥水美和有城可依,但年老的坝口子人告诉我,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有商业头脑和商业眼光的晋商,正经是看对了古城里的一条路,他们要靠路吃饭。

这条路不是呼武公路,是位于古戏台西不远处那条直南直北的路;它是坝口子村的主街,我称其为当街。

从老人们口中得知,当年这条当街路比现在要宽的多,向南通到归化城里,向北过坝进河槽,然后翻山越岭,直达大青山后面的武川等地。

老人们告诉我,那时候一到半后晌,这条路上就红火起来了;步行的、赶车的、担担子的、吆毛驴的、推独轮车的、拉骆驼的,反正来来往往全是人,你从两头了,南头北头都了不见尽头。

那些人不是准备去归化城粜粮、置办货物,就是要翻过大青山到山后的武川、达茂、四子王等地去打换东西或叼工拔麦子。骆驼队是走草地做大买卖,去乌兰巴托的驼队也是从这条路下河槽,往山那头走的。

为甚说是靠路吃路?当年新城也好,旧成也罢,就那么大个地方,人多了吃饭贵,住店也难,所以,那些从大青山后头来的人,黑夜就吃住在坝口子,等第二天天亮进城,办完事赶天黑又回到坝口子,歇息好天明再赶路。

山前要去山后的人也一样吃住在坝口子,把这儿当成中转站;这样,坝口子村的人就傍着这条商路,沿街开起油坊、酒坊、磨坊、馆子、旅店、车马大店等,靠做买卖挣钱过日子。至于种地,坝口子不光地少,而且没好地,光种庄稼根本不行,只能靠路吃路。

当街最热闹的时候,是土默川瓜果飘香的唱戏之际。这路上除了来往住店吃饭的,还多了些马拉轿车,里头坐的都是城里的大老板和有钱人,一为看戏,二为出城来逛达逛达,凑凑热闹。还有四里八乡赶来看戏的、做小买卖的、变戏法的,这路上,挤的满满儿的,都是人。

一个挤字,完全可以想象出当街那时候的生意兴隆和财源茂盛。

老人们还讲,过去,很多外路人一来坝口子,看见当街的红火热闹,就不想走啦,认为坝口子好,只要你不懒,拔把草也能卖钱,绝对饿不死人。

据一位老先生回忆,繁华的坝口子当街,大概毁于1947年左右的一场骇人大洪水。那水实在太大太吓人了,河槽根本不管用,水直接就冲上了当街,一口气从北刮到南,路两边儿的民房和店铺都让刮跑啦,人也刮走不少。

水退后看,当街已变成河槽,两边灰板板儿刮了个要甚没甚,那惨景,看着特别瘆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天不黑人们就关门闭户,不敢出去了。

那后来呢?

后来就接二连三在龙王庙敲锣打鼓,震动震动,制造点儿喜气,慢慢儿的,人们也就不怕了。

我顺着如今两边都是人家的当街一直往南走,在一个向东去的巷子口,忽然发现一户有些年代的高门大院,不知是不是幸免于当年那场洪水而留存至今。要真是的话,可想而知,从前的坝口子村,此等大院定是一个挨一个,生活该有多么富裕。

然后再往南走,路东就是已经用水泥墙围挡保护起来的古白道城东城墙;城墙再往南,原来通向城里的那条繁忙之路,现在已是此路不通。

我也曾按照村民的指点,去西边河槽附近寻找据说已经被推平的古白道城西墙,但那遍地垃圾和令人窒息的难闻气味,没走多远,我就不得不原路返回了。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呼和浩特到武川的故事:坝口子当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呼和浩特到武川的故事:坝口子当街

呼和浩特到武川的故事:坝口子当街

当街,大青山,白道,老先生,河槽,武公,山西人,古戏台,山西,古白,山后,武川,老人们,古树,亲戚,军事,北魏,城堡,城墙,大院,村庄,时候,新城,村子,武川镇,老家,看戏,告诉我,看一眼,这条路

2020-06-03 #故事会

呼和浩特到武川的故事:坝口子当街

呼和浩特到武川的故事:坝口子当街

当街,大青山,白道,老先生,河槽,武公,山西人,古戏台,山西,古白,山后,武川,老人们,古树,亲戚,军事,北魏,城堡,城墙,大院,村庄,时候,新城,村子,武川镇,老家,看戏,告诉我,看一眼,这条路

2020-06-03 #长篇故事

老坝口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观摩活动

老坝口幼儿园开展区域游戏观摩活动

活动,游戏,区域,老师们,幼儿,老师,孩子们,中国江苏网,老坝口,充分发挥,互学,充分利用,兴趣,内容,大厅,年龄,幼儿园,本班,形式多样,情况,材料,步伐,氛围,活动区,目的,特点,爱华,班级,用心,空间

2016-02-06 #故事大全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庙沟,天祚帝,马场梁,武川,军事,金军,黑牛,大青山,金人,保大,历史,榆树,金兵,土城村,一带,公元,塞北,中国,军队,散文,范围,马圈沟,五行,自卫军,上庙,向西,内蒙古,国民党,大榆树,武川县

2011-12-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庙沟,天祚帝,马场梁,武川,军事,金军,黑牛,大青山,金人,保大,历史,榆树,金兵,土城村,一带,公元,塞北,中国,军队,散文,范围,马圈沟,五行,自卫军,上庙,向西,内蒙古,国民党,大榆树,武川县

2009-02-08 #短篇故事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庙沟,天祚帝,马场梁,武川,军事,金军,黑牛,大青山,金人,保大,历史,榆树,金兵,土城村,一带,公元,塞北,中国,军队,散文,范围,马圈沟,五行,自卫军,上庙,向西,内蒙古,国民党,大榆树,武川县

2018-09-22 #长篇故事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庙沟,天祚帝,马场梁,武川,军事,金军,黑牛,大青山,金人,保大,历史,榆树,金兵,土城村,一带,公元,塞北,中国,军队,散文,范围,马圈沟,五行,自卫军,上庙,向西,内蒙古,国民党,大榆树,武川县

2017-08-24 #短篇故事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武川县庙沟考古文献》历史武川.军事“夹山”

庙沟,天祚帝,马场梁,武川,军事,金军,黑牛,大青山,金人,保大,历史,榆树,金兵,土城村,一带,公元,塞北,中国,军队,散文,范围,马圈沟,五行,自卫军,上庙,向西,内蒙古,国民党,大榆树,武川县

2007-08-01 #故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