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魏征的故事: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2

时间:2020-05-28

唐太宗与魏征的故事简短

提示:本文共有 256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魏征的故事: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2 2012 06 01 13:29 专题文章来源:未知

魏征曾做过门下省侍中、给事中、尚书右丞等官,这些职务都涉及司法。他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执法思想。 杨世利说完这话,对魏征的执法死刑作了进一步说明。

志存公道,一一于法。所谓一一于法,就是在适用法律上,对所有人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不能分此轻彼重,因人而异。一一于法是说执法人员在施用刑法时不因犯罪者的贵贱亲疏而轻重,要一视同仁,而且皇帝也要依法办事,不能离开统一的法律,仕情轻重,即所谓帝王 与天下画一 。这里有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到有法必依,却是许多有见识的封建官僚所坚持的,魏征即是其中代表之一。魏征认为法是国家之 权衡 、行动的准绳,是所有人行为的共同准则,在法律的适用上应对所有人一致,不应该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执法人员必须志存公道,不欺良善,不阿权贵,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他坚决反对执法无定科,任情轻重。他批评唐太宗对官吏的处罚不能一一于法,而是 取舍在于爱僧,轻重由乎喜怒。

魏征认为 法有定科 ,有法必依,不仅包含着不允许法内施恩,殉情在法;而且还包括反对法外用刑, 法外用刑 也是与 法有定科 相抵触的。所谓法外用刑亦即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外,对人施用刑罚。这里包括无罪而判刑和轻罪重判。

魏征对于审判方面也有其积极的思想。他主张审判要重事实,反对严刑拷讯。魏征还提出 理狱必以清 ,也就是说根据封建的伦理道德、纲常礼教来决定案情的轻重,量刑的深浅。为了慎刑,为了减轻由于武断处罚疑罪给被告带来的危害,魏征主张 疑从轻,疑从众 的原则,这虽然也可能使无罪者受冤枉,但毕竟比武断地按原罪处罚要好得多。所谓罪疑从众,即要求司法官吏遇有罪情疑似,不好定案的情况时,要发扬司法民主,听取群众意见。所谓 三讯 ,即一讯群臣、二讯群吏、三讯万民。 三讯 所包含的司法民主精神完全可以跟西方近代的陪审制度媲美。 疑从轻、疑从众 的原则,也是慎刑的具体体现,封建刑罚所镇压的主要对象是广大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魏征提倡的慎刑在客观上对广大劳动人民是有好处的。

魏征从犯罪的原因和动机上考虑,在定罪量刑上提出了区分 公之于法与私之于法 的原则。魏征说所谓公之于法,即刑罚打击的乃是百姓所痛恨的;私之于法,即刑罚所打击的乃是百姓所同情的。他举例说同是盗窃,其实情况不同。因淫佚嫖赌而盗窃,是百姓所痛恨的,惩办这些人量刑重些不为暴;由于怨旷饥寒而盗窃,是百姓所同情的,从轻处罚,百姓不以你为偏纵。所以只要是公之于法,无所不句,过轻亦可;私之于法,轻则放纵好邪,重则伤害良善。

魏征按大唐律令,将唐太宗爱将庞相寿的刺史职务解除,唐太宗听后勃然大怒,问其谁给他如此大权,魏征回答是大唐律令。当唐太宗弄清庞相寿贪赃枉法,私征皇粮的事实后,既想保庞又不愿得罪魏,便叫庞相寿向魏征赔礼,被魏拒之门外说: 如果我和庞相寿举杯言欢,大唐的法律就等于扔到炉里。 唐太宗只好采取 迂回战略 下文将庞相寿复职,并自我解脱说 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不料执拗的魏征还是反复进谏,陈述庞不可复职的理由,不能徇私情而废掉律令,还要求唐太宗以的灭亡引为鉴戒。唐太宗自然十分恼怒,令其不许再说。毫不 知趣 的魏征竟然揭下官帽,扬长而去。后来在长孙皇后的苦心开导下,唐太宗翻然悔悟,第二天便带领全家造访魏府,告诉魏征已将庞相寿交刑部议处。不料,魏征又提出异议, 按大唐律令,庞相寿光贪污,理应解职,无须交刑部加重议处 ,弄得唐太宗又愕然了

魏征的执法意识折射出两个令人敬服的亮点:一是坚决,执法如山,不徇私情。忠于法度而不顾个人安危,直至正义得到伸张。二是公正,严格依法办事,就是对想置他于死地的违法之人也严格按律令的程序和条文公正处罚。 杨世利称赞说。

魏征是自古以来杰出的谏官代表。他 事有必犯,知无不为 ,即使是李世民发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比如贞观二年,许多地方发生蝗灾,甘肃一县令盗用官粮。李世民闻奏大怒,下令处斩。魏征认为罪不当斩,三次抗驳诏命。贞观三年,李世民曾下令免除关中地区租税两年,但不久又决定已经交纳的就从明年算起。魏征认为朝廷如此出尔反尔,失信于民,因此不顾太宗的震怒,几次拒绝在通告上签字。

由于魏征的据理力谏,有时居然使李世民产生了近似条件反射般的自觉意识。一次他想去秦岭打猎,车驾行装都已备好却迟迟没有成行。魏征问起此事,李世民不好意思地说,正是怕你谏阻,所以取消了此行。

贞观中期以后,李世民渐渐表现出 忘本 忘记以民为本、 忘危 忘记隋亡教训的苗头。对此,魏征于贞观十一年 频上四疏,以陈得失 ,特别是《谏太宗十思疏》,规劝李世民按照人君治国理政应当遵从的十条规范对照反省自己。两年后,魏征又上《谏太宗十渐不克终疏》,直截了当地对李世民近年来放松自我要求,不能从严治政的十种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醒他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

魏征体国情深的 双十上疏 ,集中代表了他治国安邦的政治见解。但这常常让李世民下不了台,以至于不止一次说出 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下佬 这样的激愤之词。李世民也深知魏征的用心,所以气话说完回过味来,也不得不慨叹:安国立民,犯颜直谏,唯有魏征。

魏征曾多次劝告李世民要时刻牢记隋亡的教训,戒奢倡俭,而他自己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在朝为官20多年,被封为郑国公,赐位特进。举朝上下能享受到此等待遇的也没几个人。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的家居然简陋得连间接待宾客的正厅都没有。难怪李世民前来探视病中的魏征时也感到吃惊,慨叹偌大繁华京城里的国公府第居然如此简朴。魏征过世后,李世民要赐其一品仪仗。身穿一袭旧粗布短衣的魏征之妻谢绝道:魏征一生俭朴,如此厚葬非其生前所愿。可见对于戒奢以俭的主张,魏征不只是说给皇上听的,而且自己身体力行。

魏征是唐代较有政治远见的封建官僚,他的法律思想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法律思想,他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在他的法律思想中有一定的人民性倾向。 杨世利评价说, 他的法律思想中的一些积极因素不仅在当时曾产生过重大影响,而且对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故事 李世民 公元 一面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魏征的故事:是李世民的一面镜子2”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魏征与唐太宗镜子故事 李世民惧怕魏征不是没有原因的

魏征与唐太宗镜子故事 李世民惧怕魏征不是没有原因的

魏征,唐太宗,李世民,鹞子,唐太宗李世民,明君,关系,历史,大臣,皇帝,缺点,镜子,魏征好,大唐盛世,不多了,向来都是,一生,一面,一面镜子,传说,人生,事情,以人为镜,君臣,时期,忠心,小动作,故事,感觉,情景

2020-09-05 #经典故事

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一面镜子 为何死后三天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魏征被李世民称为一面镜子 为何死后三天竟然被李世民砸了墓碑?

李世民,魏征,墓碑,时候,镜子,李建成,李承乾,美女,内心,忠言,欲望,高句丽,事情,原因,大臣,机会,行为,玄武门之变,就不会,老师杜,一面镜子,作用,天下,君臣,国家,小鸟,建议,性格,皇帝,才能

2017-02-11 #经典故事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魏征与李世民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建成,太子,世民,怀中,皇帝,生气,贞观之治,镜子,龙颜,鹞鹰,侯君集,尧舜禹,明君,杜正伦,良臣,发现了,好的,样貌,一大,南山,一面,下场,一面镜子,半路,主意

2020-09-07 #故事阅读

善于纳谏的李世民 魏征就是她的镜子 也就魏征敢正面劝诫!

善于纳谏的李世民 魏征就是她的镜子 也就魏征敢正面劝诫!

唐太宗,魏征,魏徵,长孙皇后,大臣,时候,皇帝,皇上,对方,帝王,把风,镜子,风筝,对自己,当我们,拿出来,有一次,法庭上,谁知道,明辨是非,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一起玩,中人,爱的,名字,一面,个人,个人兴趣,事情

2018-09-04 #长篇故事

最后 李世民和魏征还是闹翻了!

最后 李世民和魏征还是闹翻了!

魏征,李世民,墓碑,能力,不久之后,代君,侯君集,李建成,玄武门之变,隋炀帝,太子,民和,故事,世人,一面,一面镜子,举止,佳话,性格,态度,巨大变化,官员,嫌疑,感觉,情况,时候,昏招,镜子,谋士,犯贱

2009-12-18 #短篇故事

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

李世民和魏征的故事

魏征,唐太宗,秦王,长孙皇后,隋炀帝,鹞子,大臣,太宗,意见,镜子,历史,陛下,李密,窦建德,太子,有一次,有的人,玄武门之变,向太宗,梁武帝,秦二世,魏征见,天子,兴时,得高,东宫,上尧,一肚子气,一面,下情

2020-09-06 #故事大全

魏征瞒天过海的故事

魏征瞒天过海的故事

魏征,李世民,太宗,太子,蓬莱,皇帝,大船,唐太宗李世民,向太宗,发兵,大军,太监,歌女,海面,皇上,皇宫,谋士,起驾,唐太宗,宗像,李建成,言相告,袁耀,马奔,圈后,好的,日出东方,沿海渔村,一面镜子,一班人马

2015-06-2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李世民与魏征 并不和谐的“君圣臣贤”标范

李世民与魏征 并不和谐的“君圣臣贤”标范

魏征,李世民,关系,忠臣,资政,李建成,良臣,霍光,魏徵,太子,史籍,一面,后人,怀中,新唐书,镜子,通鉴,陛下,鹞鹰,何足贵,代明,傅承,侯君集,凌烟阁,明得,明君,明臣,杜正伦,李治,汉宣

2011-01-09 #长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