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时间:2020-05-26

西晋的历史故事的成语

提示:本文共有 23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从公元317—420年,中国历史进入了东晋和北方十六国相持的时期,由于国家多,政权更迭频繁,期间出现的历史人物很多。在《有关东晋十六国成语故事》一文中,和成语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有:司马睿、石勒、王导、王敦、周顗(周伯仁)、甘卓、郗鉴、苏峻、庾亮、温峤、陶侃、苻坚、苻丕、谢安、谢玄、孙恩、司马元显等;在《有关两晋期间文学家的成语故事》一文中介绍有关西晋文学家左思和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成语故事;在《有关王羲之及其亲属的成语故事》一文中,介绍有了有关郗鉴、王羲之、王徽之和王献之的成语故事。下面再介绍一些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一、祖狄和刘琨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汉族,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名将。西晋末年,率亲朋党友避乱于江淮。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势力强盛,受到朝廷的忌惮,并派戴渊相牵制。321年,祖逖因朝廷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刘琨·字越石(271年-318年6月22日),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西晋文学家、音乐家、军事家,“金谷二十四友”成员之一。琨曾与祖逖闻鸡起舞,永嘉之乱任“并州刺史”据太原孤城抵御匈奴刘渊、刘聪和羯人石勒十余年,后败归辽东,欲与鲜卑合力恢复中原,被鲜卑猜忌而死。刘琨有音乐癖有“一曲胡笳救孤城”的典故,他临死前的名句“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流传千古。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都有建功立业,成为栋梁之才的远大理想。一次半夜,祖逖听到鸡叫,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意思是,这是老天在激励我们上进,于是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闻鸡起舞”指夜里听到鸡啼就起床舞剑。后比喻有志之士奋发图强,准备为国效力。荒鸡:半夜啼的鸡,古人以为不祥。

成语故事《枕戈待旦》《晋书·刘琨传》,著名将领刘琨“枕戈待旦”,准备随时上战场杀敌报国的故事。戈:古代的一种兵器;旦:天亮;“枕戈待旦”,意思是枕着兵器躺着等待天亮,志在消灭敌人。形容杀敌报国的心情急切,一刻也不松懈。

二、桓温和殷浩

桓温312~373,字符子,汉族,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人。幼年丧父,少年结交名流,与刘惔、殷浩齐名。枕戈泣血十八岁手刃父仇。后与庾翼相交,受庾翼推荐,娶晋明帝之女南康长公主为妻,并任琅琊内史,步入仕途。历任征西大将军、开府、南郡公、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扬州牧、录尚书事等职。因溯大江(长江)之上剿灭盘踞在蜀地的“成汉”而声名大振,又三次出兵北伐(伐前秦、姚襄、前燕),战功累累,威名赫赫。361至373年独揽朝政,欲行篡位之事,后因谢、王等人知其病重,故意拖延,谢安屡次修改九锡文多日不成,篡·逆之事未逞,并没有因私欲杀谢安,病重而死。

殷浩(303年―356年),字渊源(因《晋书》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故改为深源),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人,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东晋时期政治人物,因会稽王司马昱提拔而一度与桓温于朝中抗衡,但后因北伐失败而被废为庶人。

成语故事《倚马可待》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袁宏在大司马桓温府上担任记室,主管府里的文书起草工作,他很有文才,文章写得很快,有一次袁宏受召来到阵前写文告,只见他靠在马身上,略一思索,就手不停笔地挥写起来,转眼之间,一篇长达七页的誓师文告写成了,写得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倚马可待”意思是靠在战马身上起草文件,立等可取。形容人的才思敏捷,文章写得快。

成语故事《望秋先零》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顾悦和司马昱同年,顾悦未老先衰,他向司马昱解释说,他“望秋先零”。“望秋先零”指蒲柳不到秋天就凋谢零落。比喻人的体质差,未老先衰。

成语故事《束之高阁》出自《晋书.庾翼传》。玄学家殷浩虽然很有名望,但没有实际本领,东晋大将庾翼认为不能重用殷浩,宜“束之高阁”。束:捆扎;阁:楼阁;之:它,指某件东西、某件事或某人。“束之高阁”,意思是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面。比喻扔在一边,弃置不用。

成语故事《咄咄怪事》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浩被罢官后,在家里的奇怪举动。咄咄,叹词,表示惊异。“咄咄怪事”,形容使人惊讶并难以理解的怪事。

三、王恭和王忱

王恭(?-398年),字孝伯,小字阿宁,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东晋大臣,王濛之孙,王蕴之子,孝武定皇后王法慧之兄。官至前将军、青兖二州刺史,曾先后两度起兵讨伐朝臣,但在第二次起兵时因刘牢之叛变而兵败,后被捕并被处死,死前仍坚持自己起兵之出发点是忠于朝廷。死后家无余资,为时人所惜。桓玄(桓温之子)执政,追赠王恭为侍中、太保,谥曰忠简。

王忱(?-392年),字元达,小字佛大,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中书令王坦之第四子,弱冠知名,与王恭、王珣俱流誉一时。自恃才气,历位骠骑长史。太元中,出为荆州刺史,都督荆、益、宁三州军事。

成语故事《别无长物》出自《晋书.王恭传》。王恭和王忱是好朋友,王恭将仅有的一张竹席送给了王忱。长物,指多余的东西。别无长物,意为另外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了。

成语故事《后起之秀》出自《晋书·王忱传》。王忱生活在东晋时代,他少年时就有名气,受到人们器重,是“后来之秀”。“后来之秀”,指后辈中的优秀人物。

四、刘波

成语故事《直言不讳》出自《晋书·刘波传》。晋孝武帝时期,曾任冠军将军等职,刘波晚年给东晋孝武帝写奏疏“直言不讳”。讳:避忌,隐讳。“直言不讳”,意思是有话直说,毫不隐讳。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5-05 #故事大全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5-26 #经典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5-28 #短篇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5-28 #故事阅读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5-29 #长篇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6-01 #小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8-02 #故事大全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有关东晋历史人物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刘琨,王恭,殷浩,王忱,祖逖,晋书,有关,意思是,刘波,司马昱,庾翼,石勒,谢安,北伐,东西,太原,朝廷,望秋先零,刘义庆,王羲之,郗鉴,顾悦,历史人物,侍中,枕戈待旦,束之高阁,直言不讳,世说新语,倚马可待

2020-09-04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