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时间:2020-05-23

小学民间故事大全短

提示:本文共有 789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6 分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句话明确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语用能力不可能是老师讲后学生听了就会的;语文教学必须依据课程的价值和文本的语言表达规律、学生的年龄特点、语言的学习规律,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和运用中,发展语言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21世纪,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表现在:建构语言、发展思维、审美体验、传承文化这四个方面.想象力的培养是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语言的建构需要学生将新获得的语言材料与自己的经验整合成为系统化的语言结构,这就需要想象力.发展思维更加离不开想象力的培养,缺失了想象力的培养,思维将封闭、僵化.审美体验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而体验情感、激发审美想象,从而形成自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传承文化,初步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同样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与小学生四项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右图来表示.

小学生正处于想象力发展和培育的关键时期,错过这一时期,思维发展可能遭受不可弥补的损失,语文素养的培养更无从谈起.

编入教材的文本,大部分选文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培养儿童想象力的功能,民间故事是最佳的选择之一.民间故事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一种散文体口头叙事文学作品,它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因为是口头叙事作品,要便于讲述,因此它的故事情节要有规律,往往呈现复沓式结构;二是因为要在讲述中吸引听众,所以故事中经常出现神奇的人或人格化了的物,语言充满神奇而又诗意的想象;三是它能世代相传,往往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百态或者表达人民大众的理想愿望,主题美丽温暖.在三个特点中, 想象力 是贯穿民间故事的核心:故事情节呈现曲折复沓,需要想象力;故事内容吸引听众,需要想象力;故事主题表达诉求,也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如何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充分发挥民间故事的课程价值,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建构语言:凭借想象

语言建构是指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梳理、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实践必须借助文本进行,文本的语言是想象的基石.民间故事的语言正好为想象力的培养提供了最佳素材与土壤.

(一)梳理整合,发现规律

情节曲折、想象神奇、表达诉求是民间故事的共有创作规律,但民间故事种类繁多,不同的故事又呈现出文本的特有价值.比如:《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选学课文,是第八单元《文成公主进藏》《渔夫的故事》这两篇民间故事后的一个拓展阅读内容.故事中 花珊除妖 武夷山断为两半 母亲盼女化石 女儿思母成树 等情节,写得生动传神.很多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会抓住曲折的情节让学生复述故事:出现妖怪一苦练本领一上山除妖一山体分裂;还会抓住 花珊除妖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细细品读主人公花珊除妖时的动作描写,从而感受动作描写的传神.但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从文本特点来看,这篇故事不同于其他民间故事,是一篇关于自然景物形成的民间故事,是老百姓根据现有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想象,它属于 民间的名类故事 .我们需要带领孩子们梳理这个故事的独有之处,整合这类民间故事的特点,从而发现 民间的名类故事 的特有创作规律.

师:这个故事充满了神奇的想象,那么故事中有没有现实生活里真实存在的内容?

生:武夷山、阿里山、武夷山上的巨石、阿里山上的红桧树.

师:这两座山在故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借助助学单说一说.

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是 .后来 .最后两座山裂开了,西边就是 ,东边就是 .

生: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和台湾的阿里山是连在一起的.后来出现了妖怪,花珊勇除妖怪.最后两座山裂开了,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的阿里山.

师:文章是怎样紧扣武夷山、阿里山这两个地点,描述它们的演变过程的呢?自由读读,排列出演变的顺序.

生:(讨论梳理)武夷山和阿里山连在一起 武夷山裂开 形成台湾海峡、西边成为武夷山、东边成为阿里山 母亲变成巨石 花珊变成红桧树,山上形成日月潭.

师:这个变化是一下子发生的吗?

生:不是. 形成了 一天天过去了 渐渐变成 天长日久 这些词说明变化时间长,很神奇.

师:这类民间故事,是关于自然景物的,每一个景物的形成和变化,都充满了老百姓神奇的想象.桂林有座象鼻山(出示图片),很久以前这儿并没有这座山,你能发挥你的想象,写一写象鼻山的来历吗?

在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学生发现,这类故事的个性就是围绕景物的变化展开叙述,景物的 变化 是最富想象力的元素,学生了解其特有的规律,并在放飞想象中学习写故事,使理解内容和体验写法自然交融,才能建构自己的语言.

(二)听说并举,运用语言

很多民间故事的情节具有反复、复沓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将自己获得的言语活动经验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文成公主进藏》的故事就是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并让学生运用语言的极佳范本.蒋军晶老师是这样处理的.

师:故事情节蒋老师读了一遍就能讲了.你们信不信?你喜欢听哪一个,我就讲哪一个.

生: 一条大河 .

师: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在半路上遇到一条大河,这时候一只小鸟飞过来.它对公主说: 公主,公主,这条河很宽.过不去的,你还是回去吧. 文成公主可没有退缩,只见她找了一截树干横在河中.结果树干就变成了一座桥,从此那座桥就叫作 内地桥 .

师:怎么样?为什么我现在读一遍就能基本上讲下来?

生:因为你记住了关键词.

师:你所说的关键词就是 小鸟说 只见她 从那以后 吗?

生:因为你记住了这个格式,现实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是做法和结果.

师:民间故事就是这样,很多情节其实是有格式、有规律的.这是个克服困难型的民间故事,它的格式就是 动物来说话,公主来出手,神奇延续久 .你们来试试.

生:(学生四人一组合作,一人说一处困难)

师:《文成公主进藏》的民间故事其实有很多版本,其中有一个版本提到了日月山.(课件出示日月山图片、文字)从此,那里的人就把这座山叫作日月山,山上的土都是火红色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请你们讨论创编.只要知道这个民间故事的特点,你不但马上会讲,而且马上就会创编了.开始!

生:(创作)走着走着,文成公主又遇到了日月山.她并没有退缩,她一只手把整个山撑了起来,把它抱到日月之中去.她太累了,手都磨出血来了,从此以后,日月山的土就变成红色的了.

民间故事的创编有写作密码,蒋老师紧紧扣住《文成公主进藏》这个故事的情节范式,让学生在听、说中发现密码、发现规律,但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在 范式 的框架下让想象自由驰骋,并口头创编故事.学生既掌握了民间故事情节演绎的方法,也获得了言语表达的技能.语言学习始于模仿,充分挖掘教材的文本特点,为模仿提供阶梯,让想象力为语言添砖加瓦,学生才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系统化的语言结构,提升了语用能力,发展了语文素养.

二、发展思维:借助想象

思维发展是指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提升,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从学习活动的角度看,思维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充分挖掘民间故事中的文本内容,借助想象力的培养,能同时促进思维的发展与语用能力的提升.

(一)植根现实,探究形象

我国的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牛郎织女》,因为故事曲折动人,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津津乐道.人教版《同步阅读》、苏教版教材都将其收录.中国的民间故事不计其数.这篇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除了情节动人,还有其他原因 故事元素丰富,寓意深刻.比如民间故事中动物的设置与其本质特征有关.虞大明老师抓住了民间故事中动物的象征意义展开教学.

师:这是一头怎样的牛?

生1:忠心耿耿的牛.

生2: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牛.

师:请教大家一个问题: 老牛 换成别的动物行吗?

生1:不行,牛郎是放牛的!

生2:牛忠厚老实,与牛的象征意义有关.

师:第二个同学的想法更有意思.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田里一头牛,家里一纺车.男的在田里耕作,女的在家纺织,加上儿女一双,这是当时老百姓的中国梦,所以动物不能改!

师:我们来看,你能发挥想象,猜猜这些动物的象征意义吗?

生:(完成如下)

鸽子 和平友谊 海鸥 勇敢搏击

黄牛 忠诚勤劳 骆驼 任重道远

蚂蚁 勤劳团结 蜜蜂 勤劳无私

师:民间故事的动物不是随便设置的,与动物的本质特征有关.

在这个片段中,虞老师请教学生能不能把 老牛 换成别的动物,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先直觉想到主人公 牛郎 的身份,继而想到了牛的 忠厚老实 的象征意义.接着,教师点明这与古代劳动人民的 中国梦 有关,将从古至今劳动人民朴素的生活观念与民间故事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根植于学生心中.最后,猜猜十种动物的象征意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兴趣,使思维从迷茫走向清晰.厘清每种动物的象征意义后,教师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民间故事中的动物的设置与其本质特征有关.这样的教学,在培养想象力的同时,也发展了阅读思维.这样的教学,也激发了学生以后在阅读民间故事的思维触角,比如,以后在读《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时,他们就会思考:为什么要哭倒 长城 ,而不是屋子、大山,仅仅是因为丈夫在那儿修筑长城吗?为什么梁山伯和祝英台要双双化蝶,而不是化成小鸟?为什么白蛇要被压在 雷峰塔 下?

(二)归纳概括,表达观点

想象力是 在知觉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4.优质的想象力不是 胡思乱想 凭空猜想 ,它是以一定的文化作为根基,充满着逻辑性和思辨理性的.单个看,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外貌、形象各不相同,但把同类民间故事放在一起看,故事情节发展、人物有共同点吗?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能得到进一步发展,语用能力一定能得到提升.

比如,在学完《牛郎织女》之后,教师可以拓展补充其他两大民间故事《白蛇传》《梁祝》,引领学生以菜单式表格梳理这三则民间故事情节发展的共同点.表格中可以列出 男主角、女主角、反面人物、经历困难、最终结果 等五个维度,引导对文本彼此之间存在的异同进行深入思考:反面典型人物有着怎样的共同特点?每个民间故事的情节发展有着怎样相同的模式?

然后,再出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背景,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关键词猜测填写表格中的男主角、女主角、反面人物、经历磨难、最终结果,最后读读这则民间故事的原文,把原文和自己创作的故事进行比较,学生会发现,这一类 民间爱情故事 的密码已经被自己破译.

这样的基于想象力培养的民间故事阅读教学,已经升格为对传统文化现象的探寻,对学生的阅读影响将是深远而持久的,对学生的思维发展、语用能力的提升也是有效的.

三、审美体验:运用想象

语言实践活动是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很多民间故事的主题表达了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对人物的赞颂.在语言实践中,注重培养想象力的教学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

(一)还原场景,体验情感

想象力是推动人类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只有将想象与现实基础、社会经验相结合,使想象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逻辑性和思辨性,同时又拥有着丰富性和独创性,这样的优质想象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因此,在小学民间故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 优质想象力 ,将想象力的培养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与语文文字运用结合,让学生通过联想、还原情景等方法,提升想象的品质,才能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盛新凤老师在教学《文成公主进藏》一文中,有一个环节,安排了还原场景的环节.

师:真正的文成公主进藏真的会像故事中描述的那么容易吗?

生:应该没有.

师:接下来,我们来听一段录音,听听历史学家是怎么来讲这个故事的.

师:你听到了哪些与故事中不一样的信息?

生:文成公主坐船的时候脸色苍白,她晕船.

师: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凡人,而且是一个在深宫中长大的公主.所以,从她过河的艰难程度,我们就可以猜测到,她过沼泽地容易吗?过乃巴山容易吗?那她到底是怎样过沼泽地,过乃巴山的?盛老师给大家提供两组词语,请你根据这些词语发挥想象.来,读一读.

生:

师:请你发挥想象,她是怎么过沼泽地的?怎么过乃巴山的?选择一件事,像刚才那位历史学家一样讲一讲.

生:文成公主过沼泽地,那边很快就会有一股腐臭的气味散发出来,死气沉沉,文成公主心想:我一定要过去!于是,她就和随从们踮着脚尖,踩着草墩,小心翼翼地走.虽然有会陷下去的危险,但她一直坚持着,终于过了沼泽地.

师:(配乐描述)正像同学们描述的那样,文成公主不顾恶劣的气候,忍着背井离乡的痛苦,怀着建设西藏和让藏汉人民永远团结的美好心愿,在这条唐蕃古道上艰辛地跋涉了两年多,终于到了西藏.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讲故事,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文成公主.她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盛老师别出心裁地安排了还原真实历史的教学,并提供支架(两组词语),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了一个真实的文成公主,直接体验了西藏人民爱戴文成公主的原因,这是对故事中人物 美 的深切认同.这比直接出示文章最后一段,体会文成公主进藏的意义,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二)补白情节,感受魅力

民间故事中的想象神奇、夸张、美,但并非天马行空,培养学生的优质想象力,需要将合理想象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融合在一起,进而才能发展审美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仍以虞大明老师的《牛郎织女》教学为例.讲到故事的结尾,虞老师问学生: 王母娘娘用玉簪一划,出现了一条天河.牛郎不是有神奇的牛皮吗,怎么就飞不过去了呢?这怎么解释? 学生无言以对,有些孩子甚至觉得,这个故事不合理.虞老师这时补充了《白蛇传》的片断,引导学生从中寻找灵感.孩子们很快发现了水漫金山故事片段中的一句: 大水涨一尺,长堤就长一尺;大水涨一丈,长堤就涨一丈.任凭波浪怎样大,总是漫不过去. 于是,虞老师让孩子们把这一句式运用到 牛郎织女 的故事中,让学生发挥想象,解释一下牛郎有神奇的牛皮飞不过天河的原因.孩子们讲得津津有味: 天河波涛汹涌,牛郎飞高一尺,天河就涨高两尺.牛郎飞高一丈,天河就涨高两丈.牛郎飞前一尺,天河就变宽两尺,牛郎飞前一丈,天河就变宽两丈.任凭牛郎怎么飞,就是飞不过去. 在这个情节补白中,指向优质想象力的训练,不仅解释了民间故事中看似不合理的想象,更是在句式的运用中,进行了民间故事独有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审美创造.

四、传承文化:依托想象

文化传承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地区和民族文化的能力.语言文字不仅是文化的载体,还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依托想象力的培养,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文化传承.

(一)比照阅读,促进文化传承

民间故事有的只是传说,不一定有真人真事,有的是根据真实存在的人物创作的.特别是一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印记的人物,他们的身上往往有中华文化的印记.蒋军晶老师在教学《文成公主进藏》一文时,也有插入 历史故事 的教学环节,和盛新凤老师不同的是,蒋老师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两种文体的区别,重在感受民间故事温暖人心的一面.蒋老师是这样展开教学的.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读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但是要了解更多真实发生过的事,可能要读另一类故事,那就是历史故事.

师:我读你听.民间故事适合讲,历史故事适合读.

师:你是更喜欢历史故事呢,还是更喜欢民间故事.为什么?

生1:我觉得民间故事神秘,鸟也会说话.

生2:民间故事的结尾美好,结尾总是男女主人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不像历史故事结尾说松赞干布很快死了.(笑)

生3:历史故事中有些细节太残忍了,我不喜欢.

师:也有很多人喜欢历史故事,说说原因.

生5:历史故事有更多的细节,非常真实.

生6:要了解真相,还是读历史故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说了自己真实的想法,其实也说出了民间故事和历史故事的特点.民间故事给人以温暖,历史故事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平时生活中,有时我们可以读读民间故事,有时可以读读历史故事.

蒋老师引入了历史故事,引导学生在听读中对比、思辨两种文体的价值.思辨是一种高层次的想象,文成公主是善、美、坚强的化身,是和平的使者、文明的传播者.史实是冷峻的,民间故事却是温暖的.学生在思辨中厘清民间故事的叙事特点,同时还把阅读的向往延伸到历史故事.

(二)预测推论,促进文化理解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都有各自的民间故事,我们要让学生能借助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包容不同的文化.比如,不同地区与国家都有 机智人物的故事 ,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些故事进行组合,在群文阅读中发挥想象,提高学生的文化自觉,促进文化理解,提升语文素养.何夏寿老师是这样展开《机智人物的故事》教学的.

师:大家的故事确实讲得不错,但你们想,老百姓讲故事的时候,会用普通话还是用方言讲?用方言讲,感情最自然,最亲切.谁能用你们家乡方言,给大家讲一讲《阿凡提》的故事?

生:(学生讲故事)

师:感谢你为我们带来了如此美妙的方言故事.下次,有机会可以去参加 中国好方言 评比,准能获大奖.

师:让我们骑着阿凡提的小毛驴,去往古老的欧洲,在格林兄弟的介绍下,去认识一位聪明的牧童.

师:(出示故事开头)先猜一猜,这个牧童面对难题可能会有哪些表现?

生: (将阿凡提的智慧移到了牧童身上)

师:请自己读,你刚才的哪些想法和故事中牧童的聪明表现不谋而合?

生:

我们发现,学生依托想象,自觉地将阿凡提的智慧移植到了外国的牧童身上,学生还发现这类 机智人物故事 不仅故事情节雷同,都是富人先刁难穷人,穷人凭着自己的聪明反击他们,最后都胜利了,而且人物的表现也有共同之处,许多想法和自己的预测推论不谋而合.这样基于想象的预测推论,有效促进了学生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理解,提升了语文素养.

民间故事有其独特的课程价值,基于语文核心素养,从培养想象力出发,充分挖掘文本的独特价值,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语用能力才能提升,语文素养才能得到切切实实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 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蒋军晶,黄莉莉,用好例文,群文促思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47 8.

[3]吴丽平.民间故事 教什么 与 怎么教 [j].山东教育,20153.

[4]徐小风.基于语文课堂的儿童想象力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5.

[5]盛新凤,陈宝铝.略读课文教学的和美之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文成公主进藏》实录与评析[j].小学语文教师,20146.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20-05-19 #短篇故事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20-05-24 #小故事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20-06-24 #长篇故事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20-06-24 #短篇故事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20-07-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20-08-28 #小故事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20-09-21 #故事会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小学“民间故事”课程价值初探

民间故事,故事,想象力,学生,语言,发展,特点,思维,情节,历史故事,武夷山,能力,老师,教学,文本,动物,文化,牛郎,阿里山,文成公主进藏,让学生,人物,文成公主,语文,天河,才能,核心,规律,语言文字,语文素养

2012-10-17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