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67岁老人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习工作生活的故事

时间:2020-05-23

听老人讲60年代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67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1964年梁锦银在西湖苏堤游玩时留影。

1977年梁锦银被派往江苏省苏州市进行技能培训时留影。

梁锦银一边翻看照片一边回忆往事。《东江时报》记者李家声 吴远方 摄

1964年7月梁锦银 (前排右一)所在的高三(1)班的毕业照。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东江时报》记者李家声 吴远方 翻拍

■《东江时报》记者李家声 吴远方

“很久没有翻开这本相册,里面放着我从儿时起拍摄的照片。”今年67岁的梁锦银拿出相册,抹去那层浅浅的灰尘,翻开后洋溢的是记忆中的味道。从那些泛黄的老照片里,飘出了约60年前的欢笑声,酝酿着醇厚的韵味。本期《老照片》主人公梁锦银是一位老惠州,她的父亲曾是一名摄影爱好者,用照相机为她记录下了许多精彩瞬间。

帮人挑水每2桶给她1分钱

1964年梁锦银和父母住在中山公园旁,照片中的她正在西湖苏堤处游玩(左上图)。那时候惠州没有电和自来水,生活用水基本上都来自西湖。“西湖的水很清,市民洗衣服、煮开水都从西湖挑。”在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梁锦银留着齐腰的长发。她说:“我年轻的时候很喜欢留长头发,从小学6年级开始就再也没有修剪过。父亲每次回家都催我剪头发,我见到他就跑得老远,他后来就没有再追究。”

梁锦银的父亲在她读小学时,调往河源市和平县山区的电厂工作。山区经济欠发达,那里既没有发电设备,也没有技术人员。“父亲连人带着发电机一起来到和平县,一干就干到70多岁。”梁锦银说,因为是和平县惟一的技术人员,父亲的工资比县长还高。“那时候1角钱可以买5个鸡蛋,我父亲一个月的工资就有100多元。”

梁锦银回忆,自己没有跟随父亲去和平县生活,而是留在惠州继续读书。“那时候的惠州很小,主要的生活区域就集中在桥东路的一条老街。”梁锦银说,由于生活区域小,邻里之间基本上都认识,生活上有困难大家都会挺身而出、互相帮助。梁锦银的邻居们种豆芽、做豆腐要用水,她就从西湖挑水给他们。邻居们自然也不会亏待她,每挑2桶水都会给她1分钱作为奖励。

高中学习住宿都在“蜗居”

1964年7月,梁锦银从惠州市第一中学毕业,毕业照保存至今。“那时候的学习讲革命情谊,外语课程是俄语。”梁锦银说,1964年的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中国高校学习的外语课程大多数都是俄语。“那时候老师上课不说普通话,说的是惠州话。”

梁锦银回忆,现在市一中门口的大榕树在她读书的时候就已经在那里,同学们下课经常在树下玩耍,这棵树伴随他们走过高中时代。“除了大榕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时候的校园建筑。学校的教室和宿舍都是瓦房,房顶上还铺着一层稻草。”梁锦银说,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同学们学习和住宿都挤在一块,可以说是老版的“蜗居”。

“那时候惠州的天气比现在冷,冬天风很大。”梁锦银没有钱买毛衣穿,冬天只能穿薄薄的两件衣服。“虽然生活条件艰苦,高中的课程也很紧张,但是同学们都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毕业了。”

坐渡船过东江船票4分钱

毕业后梁锦银被分配到惠阳专区东江化肥厂工作,单位经常组织员工去外地学习生产经验。这里有一张1977年梁锦银被派往江苏省苏州市培训的留影,此时她已经是3个小孩的母亲。那时候交通不发达,从惠州到苏州没有直达火车,梁锦银就向单位申请乘飞机前往。“那时候的机票是69元,比火车卧铺还便宜呢!”

梁锦银每天上班都要横渡东江,当时惠州还没有一座桥梁,只能坐渡船过江。“船是人力的,后面有两个船桨,开动时渔民就在后面慢慢划。”当然,渡船不是免费的,票价为一趟4分钱。有时候下班比较晚,连渡船都没有,所以梁锦银一般选择在周末回家。“我们单位星期六不休息,我周六下班吃完晚饭后赶回家,周日吃完晚饭后再坐渡船回单位。”

梁锦银的丈夫在外地上班,而她自己又很少回家,因此她常常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惠州每年的7、8月份都会发洪水,一次就是几天几夜。有一天外面刮着大风、下着暴雨,路边的树被连根拔起。我在厂里没办法回家,丈夫又出差去了,3个孩子在家里没有人照顾。”梁锦银说,后来她打电话给丈夫的领导,让他帮忙照看孩子。但是她仍然无法停止对孩子们的担心,那天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67岁老人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习工作生活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67岁老人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习工作生活的故事

67岁老人讲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习工作生活的故事

梁锦,那时候,惠州,父亲,西湖,渡船,和平县,吴远,李家声,回家,丈夫,东江,单位,同学们,记者,生活,苏堤,东江时报,技术人员,水都,都会,俄语,区域,大榕树,孩子,山区,工资,江苏省,相册,老照片

2020-08-28 #故事会在线阅读

阆中这位103岁老人的故事 你知道吗?

阆中这位103岁老人的故事 你知道吗?

阆中,杨林,杨老,文化,中天楼,县志,名胜古迹,四川省,省政府,研究,落下闳,分量,先生,文字,天时,小册子,摩崖,石室,考释,资料,阆苑,顾问,高龄,发展,工作,上世纪,诗词学会,阆中中学,云腾,嘉陵

2017-03-29 #长篇故事

3万张图片!伊犁七旬老人这样讲述生活变迁

3万张图片!伊犁七旬老人这样讲述生活变迁

阿克木,伊宁县,照片,都会,宁县,人们,家乡,烤肉,变化,工作,生活,哈提,帕尔,阿克,上世纪,照片中,在伊,光影,农民,历史,图片展,场景,相机,老人,老师,退休干部,劳动,发展,展览,比赛

2010-01-27 #故事大全

3万张图片!伊犁七旬老人这样讲述生活变迁

3万张图片!伊犁七旬老人这样讲述生活变迁

阿克木,伊宁县,照片,都会,宁县,人们,家乡,烤肉,变化,工作,生活,哈提,帕尔,阿克,上世纪,照片中,在伊,光影,农民,历史,图片展,场景,相机,老人,老师,退休干部,劳动,发展,展览,比赛

2014-12-17 #短篇故事

青岛老人从小学开始做读书笔记 52年写满千万字

青岛老人从小学开始做读书笔记 52年写满千万字

刘玉,读书笔记,书法,笔记本,写字,青岛,老人,橱柜,电影票,工作,米多,书籍,土豪,心得,文章,段子,笔记,记事本,80年代,上世纪,更多的人,泛黄,守塔,张富,成云水,明志,魏世杰,硬笔书法家协会,读一,老船长

2019-12-26 #小故事

88岁老人与小人书打了一辈子交道 还从“二次元”中找过灵感

88岁老人与小人书打了一辈子交道 还从“二次元”中找过灵感

连环画,赵隆义,老人,赵隆,绘画,画师,体验生活,作品,小人书,时候,概念,编辑,芭茅溪,行业,西城区,题材,上世纪,龙的故事,一建,张画,蓝尼,肉肉,赵家三,马礼,人民美术出版社,座山,旅游局,新中国,桥艺术中心,盐务局

2015-10-22 #故事大全

七旬老人用“小小门票”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故事

七旬老人用“小小门票”讲述新中国成立70年故事

门票,南京长江大桥,专题,故事,旧书,门券,杜甫草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都,意义,陈龙灿,上世纪,红军长征,背后的故事,旧门,丰碑,年代,图书馆,文献,时间,旅游景点,新货,来源,老人,社区,知识,祖国,长征,风景,面值

2020-05-10 #故事阅读

听百岁老人讲故事 揭秘长寿秘诀:早睡早起快乐生活

听百岁老人讲故事 揭秘长寿秘诀:早睡早起快乐生活

颜金,老人,庐剧,巢湖市,住宅,子女,寿星,劳力,夫妻俩,方面,日常生活,稀饭,蔬菜,生活,上世纪,年轻时,节衣缩食,出生于,华本,唐绍,唐述,田埠村,杜荣,王德培,黄麓镇,麻球,一家酒店,都上,老龄委,一家

2020-08-19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