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记忆中潮汕故乡的风俗节日和馃品》之春节

时间:2020-05-21

我回不去的故乡,是潮汕地区一个小山村,在潮汕与客家接壤处,县城在客家话区,但我们村只会潮汕话不懂客家话;村里娶了很多客家媳妇,也都入乡随俗学说

提示:本文共有 1553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我回不去的故乡,是潮汕地区一个小山村,在潮汕与客家接壤处,县城在客家话区,但我们村只会潮汕话不懂客家话;村里娶了很多客家媳妇,也都入乡随俗学说潮汕话。

故乡小山村

方言不是重点,今天我想写的是记忆中的风俗节日和馃品。当年读书住校,而今出外太久,很多风俗都模糊了,老妈也说记不甚清了。在我印象中,乡下的节日特别多,几乎每个农历月都有,其时家家户户的姿娘都要一阵忙碌,因为要准备馃品拜老爷拜公嫲(祖先),有的节要用约定成俗的馃品,有的随便乜都好。小时候很喜欢过节,因为有好吃的。为了忘却的纪念,我觉得有必要将仅存的记忆写下来了。

回不去的故乡

1、春节的馃品。

春节前各种准备,大年三十夜,家家户户会在客厅案几或茶几摆上柑(大吉)、槟榔(青橄榄)、地豆(花生,生熟皆可)、米板、甘草糖水浸泡好的油甘子和杨桃(油甘子和杨桃切片摆盘后撒上红糖粉),这是为正月来拜年的人客准备的(我们称客人叫“人客”)。大年初一小孩挨家串户给长辈拜年,我最喜欢吃大吉和米板糖。但大吉是摆来看的,千万不能动,否则就是“没家教”。米板糖,是过年前流浪做糖人带着“土炮”到村里摆摊,收一点工钱,谁家想做就拿来东西让他制作。米板原料就是糯米或大米装进“土炮”加热爆成米松,白糖加少量红糖熔化后掺入米松中,在加上炒好的花生米和少量柑皮碎提香,差不多冷却切块,绝对的原生态!米板都是切成菱形状,但我不明白为何要切得有小手掌那么大块,而且是双层叠加的,以至于拜年时,即使人家盛情招呼我也不敢拿,因为拿掉一块,那个摆盘就会缺掉一大角。幸好我家每年都会做好多,妈妈收藏在一个干净的窄口瓦缸里,可以给我们吃上好长时间。现在回想,米板双层且大块,可能是为了拜老爷体面,当时村后山腰有个老爷宫,我们有时去那捡柴火,庙祝阿伯会将人家留给他的米板拿给我们吃。

过年还要做鼠壳馃和小米馃。鼠壳馃特别之处,是用一种我们叫“鼠壳草”的野草,摘其草心嫩叶剁碎或挤汁和面;面皮由大米粉和糯米粉按2:1比例,加白糖水加鼠壳草和成;馅料可以是花生碎芝麻粉白糖等,还可以掺入炒制过的松脆米饭干。鼠壳馃一般在年前二十三、二十四就做好蒸熟,因为皮馅都是甜的,可存放到年后,拜老爷拜公嫲做祭品,做人客随礼,很实用,家家户户都会做。(下面图片来自网络,鼠壳馃有多种形状,根据馃印而定)

潮汕鼠壳馃(图片来自网络)

小米馃,一般在年初一做,因为有花样要求很费工夫。大年初一潮州风俗姿娘免干活,所以有闲做小米。小米馃皮主要用番薯粉,为增加韧性会加少量木薯粉,大人们说最考功夫的环节是用温水和面粉,水的温度将决定馃皮的软硬和韧度;馃馅主要是菜头丝(白萝卜),加大蒜末,加墨斗碎(墨鱼),加虾米等。

鼠壳馃做法很简单,包成圆状用馃印一压就成。小米可不是谁都会做而且都做得好的,记忆中小米馃形状大小类似本地石榴,有“笑小米”的雅称,顶部是开口的,类似粤式茶点烧米的样子。做时借助夹子捏合中间,最普遍做法是中间捏合成十字,即留出4个向上开口,像一四瓣花朵;有厉害的,会捏出6个口,甚至8个口。蒸熟后,粉馃直立,深色粉皮剔透,隐约透出红绿点点的白色馃馅,漂亮极了。如果粉皮和得不好,蒸熟了整个小米就塌下站立不住的。做小米每道工序都是考验姿娘人的手艺,不知道现在过年还有没人自己做。(下图的小米图片来自网络,我故乡的传统小米比它大3倍,而且用番薯粉做的)

潮汕小米(图片来自网络)

年初一做小米,但不一定就吃小米哦。记忆中故乡的大人们对拜老爷很虔诚,到时到候肯定就张罗什么去哪里拜,但对于食斋却很取巧,说年初一食一天斋就相当于一年食斋了,所以很多人家初一时吃斋的。记忆中,我家貌似只是早餐食斋,而且是甜食,妈妈说,取个好意头,意味着一年在甜甜蜜蜜中开始了……。

2020.02.03,未完待续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记忆中潮汕故乡的风俗节日和馃品》之春节”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潮汕元宵节|那些记忆里的传统习俗

潮汕元宵节|那些记忆里的传统习俗

老爷,潮汕人,潮汕,过桥,花灯,过元宵,乡村,元宵,小孩,故乡,桥梁,灯笼,潮汕地区,节日,祠堂,神庙,秋千,风俗,活动,很多人,猜灯谜,小红,石猴,丁茶,头桥,成一,打铜街,都会,份量,仪式

2015-04-11 #故事会

六月初六“过桥节” 潮汕地区独有民俗 神秘又包含哪些须知呢?

六月初六“过桥节” 潮汕地区独有民俗 神秘又包含哪些须知呢?

过桥,潮汕人,仪式,亲人,做法,六月六,丧事,离世,瓜果,西瓜,风俗,不建议,民俗节日,有记,书籍,农历,回娘家,方志,时间,死鬼,桥梁,法师,物件,环节,禁忌,节日,阎王,鬼话,仪式中,农历六月

2016-09-29 #故事阅读

掷喜童·摇竹丛:潮汕元宵祈子风俗

掷喜童·摇竹丛:潮汕元宵祈子风俗

安仔,活动,灯笼,门楼,白灯,潮汕,元宵,人家,元宵夜,庙里,海丰,男女,竹叶,红灯,花灯,肚肠,达高,生男孩,郑厝,城乡,乡村,传说,历史,女人,妇女,小人,弥勒佛,弥勒,男孩,灯头

2020-05-12 #故事会在线阅读

“新春走基层”之春运篇:7个关于回家的故事

“新春走基层”之春运篇:7个关于回家的故事

城市,中安在线,全国,事业,两地,合肥火车站,喜气,大包,小包,家属,新生儿,小城,故乡,归程,脚步,民工,父母,目的,走亲戚,风雪,祝福,各个角落,回家的人,步履匆匆,平日里,一路平安

2020-07-04 #故事阅读

民俗小故事之春龙节的故事

民俗小故事之春龙节的故事

苍龙,金豆,二月初二,故事,人们,春龙节,人间,天帝,文化,民间,玉皇大帝,节日,龙抬头,向玉皇,第一星座网,之春,民俗,世人,中国,农民,兴云布雨,地方,大帝,天庭,来源,星座,水缸,百姓,玉米,盘点

2020-09-04 #故事大全

二十四节气故事之春分的故事

二十四节气故事之春分的故事

龙抬头,节气,饮食,二月二,时期,龙头节,二月初二,感染性疾病,这一天,习俗,人体,传统节日,动物,原则,房梁,日子,百姓,易发,状态,激素水平,痔疮,禁忌,膳食,蚯蚓,蝎子,血液,高峰期,高血压,踏青,农历二月

2015-10-13 #短篇故事

从南方长出故事来:浙江作家张忌与潮汕作家林培源的故乡书写与方言实验

从南方长出故事来:浙江作家张忌与潮汕作家林培源的故乡书写与方言实验

林培源,南货店,小镇,小说,潮汕,人物,方言,情感,故事,生活指南,文本,江南,食物,故乡,时代,语言,过程,风物,任柳,齐师,东西,作家,传统,家乡,悲剧,节奏,要素,风景,对谈,杜梅

2018-06-25 #短篇故事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潮汕乡土文化教材编写的故事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向峰头望故乡 ——潮汕乡土文化教材编写的故事

潮州,澄海,乡土,教科书,教材,蔡鹏,翁辉东,书院,小学堂,韩学,学堂,乡土地理,格致,汕头,知县,编书,黄人,乡土历史,历史,揭阳,新学,校长,海阳县,代理,丘逢甲,林宴,林培,陈平原,乡土志,潮汕

2020-05-25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