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书法历史小故事八则

时间:2020-05-20

关于书法的历史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567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一、王羲之

王羲之7岁练习书法,勤奋好学。17岁时他把父亲秘藏的前代书法论著偷来阅读,看熟了就练着写,他每天坐在池子边练字,送走黄昏,迎来黎明,写完了多多少少的墨水,写烂了多多少少的笔头,每天练完字就在池水里洗笔,天长日久竟将一池水都洗成了墨色,这就是人们今天在绍兴看到的传说中的墨池。

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划字默写,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一次,他为人写一块匾在木板上写了几个字样,送去叫人雕刻。刻工发现字的墨渍竟渗入木板里面约有三分深。于是人们常用“入木三分”的成语来形容书法笔力强劲,后来用它来比喻对事物见解、议论的深刻。

二、萧峰学写“凤凰尾”

萧峰,字宣颖,小名叫作暗àn黎,是南朝齐高帝的第十二个儿子,被封为江夏王,曾经担任过侍中、散骑常侍、徐州刺史、秘书监等职务。他小时候生活在张氏房里,喜爱书法,张氏却没有纸给他练字,他就在井的栏杆上练字。字写满了,他就用水冲洗干净后再写。他每天早上很早就起来了,不许人清除窗上的灰尘,而是在上面练习写字。像这样一天天地练习,从来不间断。在他五岁的那一年,高帝派人教他练习“凤凰尾诺”的字体,他一学就会。高帝十分高兴,奖给他珍贵的玉麒麟,还风趣地对他说:“这是麒麟奖赏凤凰尾啊!”萧峰后来更加刻苦练习,成为人们推崇的书法家。

三、米芾

宋代著名画家米芾小时家境不富裕,花学费在私塾学写字三年亦长进不大。一日,他听说有位路过村里的赶考秀才写字好就去请教。秀才翻看了米芾的临帖后说:“想要跟我学写字,有个条件,得买我的纸,可纸贵,五两纹银一张。”米芾心想哪有这样贵的纸,但出于学字心切,米芾一咬牙借来银子交给秀才。秀才递给他一张纸说:“回去好好写,三天后拿给我看。”回到家,米芾捧着这张用五两银子买来的纸,左看右看也不敢轻易使用。于是对照字帖,用没蘸墨水的笔在书案上划来划去,反反复复地琢磨,把一个一个的字印在心里。三天后,秀才来了,见米芾正坐在桌前,手握着笔,望着字帖出神呢,纸上竟滴墨未沾。便故作惊讶地问:“怎么还没写?”米芾如梦方醒,才想到三天期限已到,喃喃地说:“我怕弄废了纸。”秀才哈哈大笑,用扇子指着纸说:“好了,琢磨三天了,写个字给我看看吧!”米芾抬笔写了个“永”字。秀才一看,字写的遒劲潇洒,便故意问道:“你为什么三年学业不进,三天却能突飞猛进呢?”米芾想了想说:“因为这张纸贵,不敢像以前那样随便写来,而是先用心把字琢磨透了再写。”“对!”秀才说:“学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不但要观其形,更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说完,挥笔在“永”字后面添了七个字:志不忘,纹银五两。又从怀里掏出那五两银子还给米芾,头也不回地走了。

四、欧阳询专心学“二王”书法

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特别喜爱“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只要看见王羲之父子的墨迹就买回来学习研究。一天,他看到一本王羲之传授王献之的《指归图》,不惜花了很多钱买了回来,放在家里天天观赏研究,常常高兴得整夜睡不着觉。他整整学习研究了一个月,直到他懂得《指归图》的精髓为止。

五、欧阳通苦学父书

欧阳通,字师通。是欧阳询的第四个儿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徐氏教导他一定要学习继承父亲的书法。她怕儿子懒惰,不肯学书法,就时常给些钱让欧阳通去购买父亲遗留下来的墨迹,欧阳通买了这些墨迹后,就好像得到宝贝一样,刻苦地学习、临摹,下决心使自己的字也能像父亲一样有人购买收藏。经过很多年的刻苦学习,他果然继承了父亲的书法,人们称他们父子二人的字为“大小欧阳体”。

六、欧阳询流连观碑

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字信本,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他练习书法很刻苦,博采众长,精通八种书法,自成一家,人称“欧体”。有一次,他出使归来,骑马路过一处荒郊野外,在乱草丛中发现西晋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一块石碑,停马观赏了很久都舍不得离去。走出几里后,又返回来,下马坐在碑前仔细观看,体会索靖草书的妙处。当晚,他回到了住处,彻夜难眠,想着白天看到的石碑。第二天,天一亮,他又骑马赶到石碑前,反复揣摩,并铺开纸,一笔一画地临摹。就这样,他在碑旁呆了三天三夜,直到索靖草书的笔法融会贯通,了然于胸,才高兴地离去。

七、怀素种芭蕉学书

唐代大书法家怀素和尚的草书写得很好。他从小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练字,从不气馁něi。怀素少年时家境贫寒,被家人送到寺庙里当和尚混碗饭吃。可是生性好学的怀素在诵经之外,十分喜爱书法。师兄看怀素如此喜爱书法,便送他一支毛笔。怀素就采摘芭蕉叶当纸,用铁锅下面的烟灰和上水当墨汁研习书法。后来,怀素为了用芭蕉叶练字,便在园外大量栽种芭蕉。到了冬天,怀素还找来一块厚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写了擦,擦了写,天长日久,竟然将漆盘擦通了。

八、柳公权谦虚学书

柳公权小时候字写得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和父亲的批评。他虚心听取他们的教诲,经过一年的勤学苦练,他写的字进步很大,受到老师的表扬。表扬的次数多了,柳公权也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写大楷比赛。他很快地写好了一篇,满以为稳拿冠军,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神色。一位卖豆腐的老人见柳公权这么不谦虚,想给他泼点凉水,走过去对他说:“华原城里,有个人用脚写字,写得比你还要好。”柳公权听了有点不服气,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华原城。他亲眼看到那位无臂老人用左脚压住铺在地上的纸,用右脚夹住毛笔,龙飞凤舞地写对联,写出的字比自己不知要好多少倍。他冷静下来想想,觉得自己那么一点成绩真算不得什么。他诚恳地对那位无臂老人说:“柳公权愿拜您为师,请老师告诉学生写字的秘诀。”无臂老人沉思片刻,给他写了四句话:“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老人解释说:“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用脚写字,已经练了50多个年头。我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写完字就在半亩大的池塘里洗砚,池水都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我的字还差得远呢!”柳公权牢牢记住老人的话。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地练字。他搜集了许多古代书法家的字,反复琢磨,吸取各家的长处。他经常登门拜访当时的书法名家,向他们虚心求教。他还时常请同学、亲友、陌生人指出自己书法上的不足之处。柳公权在书法领域不知满足地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书法历史小故事八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书法知识:书法历史小故事

书法知识:书法历史小故事

文字,汉字,行书,女儿,小篆,秦始皇,郗鉴,郗太尉,丞相,临池,我国,字形,大篆,女婿,新书,楷书,眼睛,结绳,草书,统一,东汉书法家,大书法家,仓颉篇,李斯,梁代,王羲之,和实,来记,龙都,图画

2020-08-22 #故事大全

书法知识:书法历史小故事

书法知识:书法历史小故事

文字,汉字,行书,女儿,小篆,秦始皇,郗鉴,郗太尉,丞相,临池,书法,字形,大篆,女婿,新书,文档,楷书,眼睛,结绳,草书,统一,东汉书法家,是我国,大书法家,仓颉篇,李斯,梁代,王羲之,和实,来记

2020-08-22 #故事会在线阅读

书法学习:书法历史小故事

书法学习:书法历史小故事

文字,父亲,书法,行书,蒜泥,欧阳询,欧阳,王羲之,郗氏,女儿,女婿,小篆,汉字,唐太宗,王羲,秦始皇,郗鉴,郗太尉,大书法家,少儿,兴趣,丞相,一面,三天三夜,东床快婿,东床,临池,书圣,书房,书法家

2020-05-20 #小故事

书法学习:书法历史小故事

书法学习:书法历史小故事

文字,父亲,书法,行书,蒜泥,欧阳询,欧阳,王羲之,郗氏,女儿,女婿,小篆,汉字,唐太宗,王羲,秦始皇,郗鉴,郗太尉,大书法家,少儿,兴趣,丞相,一面,三天三夜,东床快婿,东床,临池,书圣,书房,书法家

2020-08-22 #故事阅读

书法学习:书法历史小故事

书法学习:书法历史小故事

文字,父亲,书法,行书,蒜泥,欧阳询,欧阳,王羲之,郗氏,女儿,女婿,小篆,汉字,唐太宗,王羲,秦始皇,郗鉴,郗太尉,大书法家,少儿,兴趣,丞相,一面,三天三夜,东床快婿,东床,临池,书圣,书房,书法家

2019-07-17 #故事会

书法历史小故事八则

书法历史小故事八则

米芾,书法,柳公权,秀才,父亲,怀素,王羲之,欧阳询,写字,老人,人们,学书,索靖,萧峰,高帝,墨迹,老师,草书,银子,二王,欧阳,欧阳通,凤凰尾,书法家,华原,字帖,小时候,张氏,木板,毛笔

2020-06-01 #长篇故事

书法历史小故事 150字

书法历史小故事 150字

王羲之,蔡邕,老婆婆,门生,王羲,书法,工匠,写字,扫帚,王右军,笔道,道士,那道士,有一次,飞白书,好的,一面,兰亭集序,兴趣,刷墙,山阴,文章,时候,石灰水,一卷经,卖不出去,小和,就达,那群鹅,会稽

2009-07-14 #短篇故事

中国古代书法家的历史小故事

中国古代书法家的历史小故事

柳公权,书法,书法家,老人,写字,萧峰,索靖,高帝,历史故事,老师,欧阳询,凤凰尾,华原,小时候,张氏,石碑,秘诀,草书,对他说,觉得自己,宣颖,天一亮,学书,得比,江夏王,柳公,玉麒麟,谭州,马观,侍中

2020-05-27 #经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