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 寓言二则

时间:2020-05-03

总结概括寓言故事寓意的方法

提示:本文共有 729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5 分钟。

本单元围绕“道理篇”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有流传千古的寓言,也有常见的生活小事,还有经典的童话故事,每一篇课文都会让我们产生奇妙而独特的感受,它们所说明的道理,分别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思想。 课题 内容简说 《亡羊补牢》用养羊人两次丢羊后补牢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寓言二则 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揠苗助长》讲一个人用拔苗的方法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都枯死了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如果如果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 这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我”把杨桃画成了五角星的样子,遭到了同学们的讥笑,老师画杨桃 通过这件事告诉大家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不一样。从而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小马过河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匹小马两次过河的故事,说明遇事要自己动脑,有主见,主动实践,并想办法克服困难,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4.积累喜欢的词语,抄写和背诵含义深刻的句子。 1.认识43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正确读写“窟窿、焦急、筋疲力尽、和颜悦色、磨坊”等词语。 1

2.读懂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章要表达的道理。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初步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12.《寓言二则》.................................................................................................................................2课时 13.《画杨桃》.....................................................................................................................................2课时 14.《小马过河》.................................................................................................................................2课时 语文园地五.................................................................................................................................... ..... 2课时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中的关键的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想。 12 寓言二则 课题 寓言二则 课型 新授课 这篇课文用两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揭示出深刻的道理。教学时,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文,整体感设计说明知课文内容。接着学生根据阅读要求自学课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从而进一步了解课文。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由讨论并交流这两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最后让学生谈一谈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像《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样的事情。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寓言。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寓言故事,了解有关的寓言知识。(学生) 2课时 学前准备 课时安排 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10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会写6个生字。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2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1.会写会认生字,能正确听写词语是重点。 2.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寓言故事。(学生) 导案 1.组织学生说一说都知道哪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 些寓言故事,并引导学生说一说寓言故事的特点。 2.教师补充介绍寓言故事的特点,引出课题。(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讽刺某种人。寓:寄托、包含的意思。言:讲道理。) 3.引出课题,并板书。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圈1.组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式读课文,要求将课文读通读顺,把课文读正确。 并画出生字新词。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自学生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自学生yù yán jiē fɑnɡ ( ) ( ) 3.我能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羊圈(quān juàn)破了.个窟窿。 (2同学们手拉手,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quān juàn)。 .(3)原来狼又从窟窿钻(zu.字、新词情况。 字词。 3.师生互动,讨论怎样识记生3.师生交流,学习生字新词。字和理解新词。 (重点点拨:“圈”是多音字,在(如:字音:“窟窿”的“窿”本课中读juàn,它的其他读音是本音是lónɡ,在窟窿这个词里读quān和juān。) 轻声。字形:“窟、窿”两个字可4.出示词卡,检查学生对生字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的掌握情况。 “屈”—“窟”、“隆”—“窿”,5.指读课文,组织学生用自己“窿”的右下部分不要少写一横。ān zuàn)进去,把羊叼走了。 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 “叼”字右边的笔顺是先写横折(4)好大的一颗钻(zuān .3 1.学生说说知道哪些寓言故1.写一写你知道的寓言故事事。(《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 的名字。 2.理解寓言的特点:用一个短 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学生齐读课题。 2.看拼音,写词语。 diāo zǒu hòu huǐ ( ) ( ) 二、识读字词,初识课文(用时:10分钟)

钩,后写提。“悔”的左边是“忄”,zuàn)石啊! 不要写成“十”,它的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4.通过自学,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 5.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 1.学生自己阅读这个故事,读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2.教师出示课件(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思考:丢第一只羊后,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不及时修补) 3.学生讨论两次丢羊的原因。(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羊圈破了,没有及时修补。第二次丢羊的原因:面对街坊的好心劝告,养羊人无动于衷,依旧任由羊圈破4.按要求写句子。 (1)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改为被字句) (2)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改为陈述句) 5.如果你是养羊人,修补羊圈之后发现羊再也没有丢过,你会对街坊说些什么呢?请你写一三、精读课文,深入文本(用时:15分钟) 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3.继续读课文,引导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着。) 4.引导学生细读第五自然段,思考: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什么态度?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感想? 4.学生细读第五自然段,小组之间交流:如果自己就是养羊人,写。 会怎么想,怎么做,有什么感受。(我真不应该不听街坊的劝告,真是自食其果,我还是早点把羊圈修好吧……) 4

1.小组展示汇报。 1.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以小组的形式展示讨论交流。 2.学生各抒己见,结合本课内6.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 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 的道理。 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用时:10分钟) 2.明确寓意,指导实际。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我发现( ),我想说应该( ),容展开说明:生活中,我发现因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理( ),我想说应该( ),因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 3.学生谈本寓言的寓意,并谈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 谈自己是如何发现的。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要优化课堂教学,必须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寓言课的课堂教学要达到最优化,必须抓住寓言文体的特点,教学反思 选择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读懂故事,明了寓意的教法。在众多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是既能发挥寓言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寓意,又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的一种教法。因此,在寓言课的课堂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课时 1.会认、会读课本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学习目标 2.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揠苗助长》,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学习重点 学前准备 教学环节 会认《揠苗助长》中生字,从寓言中悟出寓意。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生字词卡片。(师生)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5

1.板书题目:揠苗助长。 2.指导理解“揠”的意思。 1.齐读文题。 2.查字典找“揠”的意思。(拔) 3.在教师指导下思考并汇报题目意思。 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 7.填一填。 “揠”的意思是( ),“揠苗助长”的意思是( )。 一、揭示文题,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指导学生说题目的意思。 4.引导学生思考。 预设:(1)是谁揠苗助长? (2)是怎样揠苗助长的? (3)揠苗助长的结果怎样呢? 1.播放《揠苗助长》动画视频。 2.启发学生思考: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谁揠苗助长? 3.教师出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1)默读《揠苗助长》,圈1.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争取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3.认真倾听,争做小老师进行评价,为出现错误的同学纠正字8.我会用“√”选择字的正确读音。 揠(yà yàn) 喘(chuǎn cuǎn) 截(jié jué) 筋(jīn jīnɡ) 焦(jiāo qiáo) 9.我能写出加点字的近义词。 (1)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 (2)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 ) (3)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 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 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 (2)标出故事共有几个自然段。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的情况。 (1)教师随意地抽出下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正音。教师强调字音:“算”是平4.读准课件出示的句子。 (1)个别读。 (2)齐读。 5.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用“先猜后查”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预设: (1)巴望:联系句子知道“巴舌音;“喘”是翘舌音、前鼻音;望”可能是“希望”的意思,但“望”是后鼻音;“费”的声母是f。 (2)教师再次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朗读词语,在读中巩固 可能比“希望”的意思进一层,大概是“非常希望”的意思。 (2)焦急:以前就用过了,是“着急”的意思。 6

生字,积累词语。 5.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读准确。 (1)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2)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3)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说说各个自然段的意思。 7.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思考(3)筋疲力尽:可能是非常疲劳的意思。 (4)“一大截”是“一大段”的意思。 6.学生在小组内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交流课文大意。 (那个人拔苗助长,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1.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1自10.按课文内容填空。 (1)古时候有个人,他( )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题:这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然段。 呢?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三、研读课文,感悟道理(用时:10分钟) 2.理解“巴望”一词。 1出示“巴望”,查字典理解1自然段,汇报:古时候有个人,( ),( )到田边去看。 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2)他在田边( )地转来转去,( )地说:“我得想个办法( )它们( )。” (3)一天,他( )想出了办法,就( )跑到田里,把禾苗( )往高里拔,从中“巴望”。说说“巴望”的近义词。 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2)联系上下文理解“巴望”和“盼望”的区别。(“巴望”的程度更深,是非常盼望,想立即实现。) 3.教师:这个人巴望什么?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①开火车读生字。 ②指导识记字形。 (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读句子抓关键词,理解农夫的“焦急”。 午( )忙到太阳落山,弄得7

(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个人做了哪些事说明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看;焦急地转来转去;天天想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 4.出示思考题:可他觉得“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去掉“好像”行吗?为什么? 5.教师引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他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什么办法呢?他是怎么做的。 6.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他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 (4)带着理解朗读课文。 (5)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想象。 预设: 生:他会想:亲爱的禾苗,你怎么就不长呢? 他会说:“禾苗禾苗,你快点长大,我都等着急了。” 2.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2自然段。 (1)预设:他想到了把禾苗一棵棵往高拔。 (2)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后汇报: 筋疲力尽。 ①筋疲力尽:很累,好像力气都用完了。 ②急忙跑到田里:说明焦急。 11.区别字填空。 截 节 (1)今天是传统的新春佳③一棵一棵:生怕漏了一棵。 ( )。 ④终于:说明他想了很久。 ⑤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 ⑥往高里拔:拔得高,时间用得久。 3.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农夫的话。 (2)姐姐比我高一大( )。 望 忘 (3)妈妈希( )我能考上大学。 (4)他把这么重要的事给( )了。 12.为什么那个人费了那么多力气,但最后禾苗全都枯死了8 四、研读课文,感悟道理(用时:10分钟) (2)出示第2自然段。 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7.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思考:农夫会对他的妻子、儿子怎么说呢? (2)指导思考:从他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导学习生字“费、算、截”。

(3)情景表演。指导学习“喘”字。 8.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思考题:他的儿子听了他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父亲干什么去了,会这么累?禾苗怎么会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呢?)怎么做的?(他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 (2)学生归纳概括:农夫很累,但是禾苗长高了一大截。 (3)交流识记方法。学生模仿农夫的动作朗读。读出又累又高兴的感觉。 4.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第4自然段。 学生交流:他的儿子会想,呢? 9.思考讨论:这个人“巴望”父亲干什么去了,会这么累?禾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都枯死了。为什么会这样? 苗怎么会一下子长高一大截呢? 5.在教师指导下归纳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1.教师出示要求书写的2个生字:“筋”“疲”。 (1)指名读,说偏旁,组词。 (2)教师强调:“筋”是上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书写生字。 13.写一写。 我能把“筋、疲”这两个字(1)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 写得很漂亮。 (2)学生仔细观察,交流书写方法。 (3)学生临写。同桌评议。 2.完成作业。 (1)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2)尝试续编故事。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5分钟) 下结构,“疲”是半包围结构,写“疒”时,不要忘记写外面的两点。 (3)教师范写“筋、疲”2个生字。 (4)指导学生描红,书写。 2.布置作业。 (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续编故事。 9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帮助儿童学好寓言的最好策略是充分利用寓言的形象性,引导儿童在深切的感受中领会寓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创设的一个个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农夫可笑而又发人深省的形象,如品味“巴望”“天天”“筋疲力尽”等具有讽刺意味的词语,或者角色互换,进行夸张式的表演或思考,寓言故事续编等,身临其境地去感悟、体会、想象角色的心理活动,在充分的感受中获得直观的推论,获得心灵的顿悟。同时将“读”贯穿始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 10

寓言故事有哪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 寓言二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导学案

寓言,作业,角度,道理,告诉我们,本中,读书吧,事故,主人,同学,客人,因素,家人,寓言故事,故事书,忠告,建议,故事,课文,阅读课,阅读卡,防患于未然,创作,设计,明天继续,并完成,中国古代,伊索寓言,其他国家,克雷洛夫寓言

2020-09-24 #经典故事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 寓言二则

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2 寓言二则

学生,寓言,生字,课文,教师,道理,禾苗,自然段,词语,故事,意思,羊圈,寓言故事,窟窿,揠苗助长,交流,寓意,方法,用时,引导学生,指导下,指导,新词,养羊人,在教,农夫,句子,小组,课题,课文内容

2020-05-12 #故事大全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堂点睛》导学案

S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堂点睛》导学案

诺亚方舟,人们,故事,诺亚,暴雨,生字,词语,学会,大自然,家里人,小组,洪灾,方舟,朗读课文,比喻句,橄榄枝,洪水,瀑布,课文,鸽子,把这个,人类,作业,和平,学生,少女,板书,柳枝,生机,交流

2020-08-24 #故事阅读

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表格式导学案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表格式导学案苏教版

鲁班,乌鸦,司马光,生字,朗读课文,自然段,有感情,办法,小朋友,词语,课文,重点,a.,b.,导学案,学科,学会,水东,教学区,教师,时间,板书设计,本课,课堂,语文课,难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准备,总课时

2012-12-25 #故事阅读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6课《骑鹅旅行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6课《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课文,男孩,变化,大雁,表演,学习目标,世界,小狐仙,大会,小男孩,骑鹅旅行记,上下文,原著,兴趣,人物形象,生字,小标题,工具书,词语,鲱鱼,主要内容,中的白银,发生了什么,尼尔,库拉山,布胡斯,斯密尔,阿卡,马鹿

2015-06-18 #长篇故事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导学案设计

新教材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5《宝葫芦的秘密》导学案设计

词语,短文,母亲,答案,能力,爷爷,熊猫,父亲,本题,意思,近义词,分析,内容,学生,A.,B.,C.,基础,文章,相关信息,中心,人们,儿子,报春花,蜘蛛,语境,王献之,作用,句子,孩子

2020-08-29 #短篇故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骑鹅旅行记节选》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骑鹅旅行记节选》第二课时

尼尔斯,大雁,阿卡,表演,大会,狐狸,斯密尔,乌鸦,父母,库拉山,斯密,中的白银,大海,奥萨,小卡尔,尔斯,雁群,马鹿,动物们,小狐仙,黑老鼠,动物,大楼,啼鸣,大谷,时候,姑娘,山兔,故事,斯岛

2020-08-01 #故事阅读

最新部编RJ人教版 初中初一七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优质 导学案第16课 短文两篇

最新部编RJ人教版 初中初一七年级语文 下册第二学期春季优质 导学案第16课 短文两篇

陋室铭,素琴,人教版,下册,初中,初一,短文,横线,陋室,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导学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鸿儒,中人,中加,下文,作者,全篇,句末,案牍,开篇,整体,扣住,性质,情趣,文体,案牍之劳,环境

2007-08-07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