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网,网罗全网精彩故事大全。找好故事就来搜故事网!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报恩”的五个经典故事

时间:2020-04-28 06:24:02

相关推荐

“报恩”的五个经典故事

“报恩”的五个经典故事:

万物皆有灵性;

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述以下的五个感人的报恩故事,一起来感受一下“受人滴水之恩,何以涌泉相报”的高尚美好情感。

1.蛇报一世恩

段修遇过一条很特别的蛇。

蛇身纤长,通体青绿。段修偶然路过翠竹林,隐约察觉有妖气时瞥见蛇身掠过竹枝。待他走近,却看见个穿青色衣衫的漂亮姑娘。眼睛滴溜圆,又黑又明亮。

青蛇被猛然扼住咽喉,即刻现了原形。

那妖物死到临头却毫不挣扎,段修疑惑,渐渐放开桎梏。

青蛇说,她是故意在此等候段修。

段修问,这是为何。

“为了报你上世之恩。”青蛇道,你上世为搭救于我,不幸失去性命。

段修只觉好笑,你又如何知道我是你要找的人。

青蛇化成人形,转到他面前,认真端详。

“你的模样都不曾改变,我断不会记错。”

段修张张嘴,似有话讲,却没说。

青蛇叹息,原本想送你一世福报,或万贯家财。可谁知造化弄人,这世你竟做了修道人。

段修道,你大概不曾害过人,所以我不杀你。

“但是,此番以后,你不要出现在我面前。再让我遇见,我会杀了你。”

三日后,段修接到一处村落传来的消息。

说村中牛羊一夜间被咬死了一半,怀疑是精怪所为,求他帮忙除妖。

待他赶到却有村民告知,精怪已经被抓住了,是位姑娘帮的忙,还慷慨出钱补了村里的损失。

段修有些气闷:“姑娘?”

青蛇悄然上前,吐吐舌头:“抱歉,帮个小忙。”

段修把她拽到避人处,冷下脸。

“我记得我说过,再见面,我会杀了你。”

青蛇无所谓:“你杀了我也好,就当是还恩。”

段修轻叹一声,面色柔和了一些:“你帮了我的忙,此番,我还是不杀你。”

青蛇忽然笑了,眉眼弯弯。段修瞧着,倒是有几分可爱。村民热情,段修推托不过,在此逗留六天。第七天却收到家中来信,问他事情是否办完,母亲病危。

段修即刻与村民告辞,青蛇跟着他。

“你不要跟着我。”

我能治病,”青蛇笑道,我可以医好你的母亲。

青蛇以大夫的身份到达段修家中,有人递了杯茶过来,她接过。

“谢谢你啊,段修。”

“我不是段修,”那人耸耸肩,我是他的胞弟。

眼前两张分毫不差的面容。

青蛇看得失神,失手打翻了茶杯。滚烫的茶水浸湿胞弟衣袖,青蛇连忙把他的袖子挽起,却看见他手臂上一块暗红色的胎记。

段修看到青蛇眼里的光芒逐渐熄灭。

“你找错人了,是吗?”

心底的失望,不知从何而来。

青蛇依约治好母亲,段修却下定决心,还是要她走。

“我同弟弟一母所生,你救她性命,算你还恩。这是最后一次,不要再出现。”

青蛇果真就没再出现过。

时如逝水,一晃百年。

其间段修依旧斩妖降魔,潜心习得修仙之法。待他终于熬过百年孤寂,羽化登仙,才清楚自己已历过情劫,竟是青蛇度了他。

当年那场孰真孰假的错认,斩断段修刚刚破土的情芽

一世福报,万贯家财,都抵不过助他站于九霄云上。

兜兜转转,挂念百年,她终是还了他上世恩情。

2.槐树报恩

老刘今年七十多岁了,多年来孤身一人生活在老家。老刘只有一个儿子,是做木材生意的大老板,可儿子对老刘不孝顺,已有好几年没回家看望他了。

最近一段日子,老刘觉得身体越来越差,没几天就卧病在床,起不来了。老刘给儿子打电话,让他回来看看,可儿子只回了句“生意太忙,走不开”就匆匆挂了电话。再打,却无人接听了。

两天后,老刘简直连呼吸的力气都没了,这时屋门忽然开了,一个人走了进来。

老刘一喜,却发现来者并非儿子,而是一个陌生的瘦高个老汉。瘦老汉一见老刘的样子,便大声惊叫道:“老伙计,才几天不见,你咋就病成这个样子了?”

老刘糊涂了,说:“你认错人了吧?我不认识你啊。”瘦老汉不接这茬,自顾自又是做饭又是买药地忙了起来。

吃了饭、喝了药,老刘稍微有了点精神,他不想白白享受,于是不好意思地说:“老哥,恕我记性差,实在想不起咱们有什么交情,麻烦你提个醒?”

瘦老汉笑道:“真是贵人多忘事。你不记得我,我可一直记得你这个大恩人,你对我的救命之恩我一刻也没敢忘!”

老刘也不好再说什么,这瘦老汉很健谈,没多久,两人便像老朋友一样无话不说了。老刘说起自己生病、儿子不孝,悲从中来,流下泪水。瘦老汉气愤得直跺脚,叹道:“枉你一生为善,却不幸生了这等儿子,真是可悲!”

从那以后,瘦老汉天天都来照料老刘,不过半月,老刘便痊愈了。老刘感激涕零,连连拜谢,瘦老汉却不以为然:“比起你的救命之恩,我为你做的这点事算啥?放心吧,我接下来还要找到你儿子,让他无论如何也要担负起赡养你的责任。”

老刘叹了口气:“唉,他眼里只有钱,哪还容得下我这个爹?”

瘦老汉脾气很倔,说去还真的转身就走。老刘直摇头,暗想这人真怪,也没问我儿子住在哪里就去,怕是连人都找不到,还谈什么劝他回心转意呢?

一连数天,老刘再也没见到瘦老汉的影子,心中正疑惑,这时儿子却回家了。老刘又惊又喜,难道真是瘦老汉在中间起了作用?

儿子还带来了两个工人,他一见老刘就连声嘘寒问暖,又颇为自责地说:“爸,一听您病重我都急死了,恨不得长双翅膀飞回来。现在看您平安无事,我总算放心了。”

这天晚上,老刘被一阵声音吵醒,出门一看,见儿子正指挥那两个工人锯院里的大槐树。老刘吃惊地问儿子:“你半夜不睡觉,跑来锯树干啥?”

儿子说有个客户向他订了一批槐木,可他手上的木料还差一点,而家里这棵老槐树枝干粗壮,拿它顶数,可解燃眉之急。儿子赔着笑说:“我怕您舍不得,只好先斩后奏了。您也知道现在生意难做,这次就当是帮我吧?”

老刘围着槐树转了一圈,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棵树是在他五岁那年父亲种下的,如今已屹立了七十来个春秋。近几年来,老刘耐不得寂寞,常常来到树下说些心里话,不觉间,已将槐树当成可以倾诉心声的伙伴。他有点舍不得,但也不想为了一棵树而影响到父子感情,只好勉强说:“锯吧,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第二天,儿子一早就说生意忙,要马上赶回去。他掏出两千块钱递给老刘,说:“爸,我不能常陪在您身边,这点钱您留着用吧。”

老刘高兴地接过钱,他都记不清上次儿子给他钱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看来儿子这回真是转性了。儿子大声招呼两个工人,让他们把锯断的两截槐树拖上货车,可任凭他们如何用力,愣是连一截槐树也拖不动。儿子气得大骂“废物”,也上前助力,可合三人之力仍是不行。

老刘看了说:“看来这树太重了,你们把它再锯一次吧。”

老槐树的树干十分坚韧,两个工人忙到天黑,总算把树锯成四段。显然今天他们是走不成了。两个工人直喊辛苦,老刘的儿子没办法,只好说带他们去附近的小酒馆里慰劳一下。

他们几个人刚走,许久不见的瘦老汉来了。他面容憔悴了很多,头上、胳膊上还打着绷带,看样子是受了伤。老刘见了甚感心疼,忙问:“老伙计,出了什么事?你怎么伤得这么重?”

瘦老汉尴尬地笑笑,若无其事地说:“前几天不小心摔了一跤,如今基本好利索了。我听说你儿子回来了,就想过来问问他对你还好吗?”

老刘笑着说:“儿子比以前强多了,他关心我的身体,还留了两千块钱呢。”

瘦老汉突然脸色大变,怒道:“只有两千?简直禽兽不如!”说完这话,他愤愤地摔门而去。看着他的背影,老刘直犯疑:他这唱的又是哪一出?儿子给我两千块钱,怎么就禽兽不如了呢?

天亮了,老刘依依不舍地把儿子送到门口。奇怪的是,槐树两次遭到腰斩,但两个工人还是抬不动一截树木。老刘的儿子只好再次上阵,抓住树身的一头猛一用力,还真把那截树掀了起来。可是谁也没料到,这根看上去不起眼的枯木,居然如同千钧重锤般跌落下来,重重地砸在老刘儿子的腿上,他当即被压翻在地,杀猪般地号叫起来。

老刘和工人忙上前解救,但任由三人用尽吃奶的力气,断树竟纹丝不动。儿子痛得连声骂道:“这棵树他妈的是个妖精,亏它还自称是什么宝贝,要我回家花二十万买它。看来它是存心害死我啊!”

老刘一头雾水,忙问儿子是怎么回事,可儿子已痛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一个工人解释说:“前些天,老板说梦见个自称树神的瘦老头,称用它可以做成万年不坏的根雕。老板醒了就嚷着非要赶回来运树。我们都不相信,可无论怎么劝,他都听不进去。唉,现在看来哪有什么树神,根本是树妖啊!”

这些天发生的稀奇事逐一在老刘脑中闪过:自称来报恩的瘦老汉、忽然不请自归的儿子、一个听上去古怪荒诞的梦、像着了魔一样的槐树……忽然他想起来,早在五十多年前,他还只是少年时,槐树曾闹过一次严重的虫灾。虫子几乎啃光了槐树的叶子,整棵树看上去已毫无生机。老刘舍不得槐树就这样死掉,每天坚持给它打农药杀虫。家里人都觉得树没救了,劝他不要做无谓的努力,但老刘就是不甘心。没想半个月以后,奇迹出现了,槐树竟又长出了新的枝叶,起死回生了!

刹那间,老刘明白了:原来在自己病中,一直照料他的就是这棵老槐树啊,它给儿子托了梦,以二十万的价钱把自己“卖掉”了。可它没想到老刘的儿子这么贪婪,只留下两千,它这是在惩罚一个不孝的逆子!

顿时,老刘眼中泪水汹涌,他走上前轻抚着树干,喃喃道:“老伙计,你的心意我都领了!可不管他多么忤逆,毕竟是我儿子,求你看在我的面子上,放过他吧……”

真是神了,老刘的话音刚落地,那截槐树便无声地滚到了一边……

3.怪鸟报恩

从前,河内县有一名私塾先生,名叫蒋大仁。

这天早上,蒋大仁经过一个柳树桩,听到树桩里发出一阵“噗噗”声。蒋大仁蹲下身子,从树桩里拽出只身形硕大的鸟。这鸟是中了捕鸟人在洞里下的套子。

大鸟模样怪异:红色的眼睑,金色的尾羽,背部墨绿,腹下却是一片白。蒋大仁从未见过这种鸟,正诧异,忽见大鸟眼里流出泪,朝他不停哀鸣。他觉得鸟有灵性,想了想,把套子解开,放飞了这只鸟。

过了段时间,河内县发生了虫灾,几日工夫,麦田被啃食个精光。虫灾使不少人背井离乡,私塾散了,蒋大仁也打算远走他乡。

这日,蒋大仁在家收拾行李,妻子蒋氏兴冲冲跑进来,说在院子的草垛里发现了几个鸡蛋。蒋大仁随妻子到了柴房旁的草垛前,果然看到了三个白花花的鸡蛋。蒋大仁听见墙头上响起了鸟叫声,抬头望去,一只红眼睑白肚子的大鸟在鸣叫,他一眼认出,是自己前些日子放飞的大鸟。

“大鸟是报恩来了!”蒋大仁不由连连感慨。

这之后,每日草垛里都会多出几个蛋。有时大鸟独个飞来,见了蒋大仁就鸣叫几声向院外飞,蒋大仁一路小跑跟上去,大鸟总能把他带到一些动物的尸体旁,有时是只野兔,有时是只野鸡。就这样,蒋大仁没有背井离乡,在大鸟的帮助下,倒也度过了饥荒。

虫灾后,蒋大仁重回私塾教书,大鸟成了蒋大仁家的常客。在家时,蒋大仁总会执笔蘸清水到院中一块青石上写诗,每每此时,大鸟都蹲在墙头饶有兴味地看。

这天,蒋大仁出门买纸墨笔砚,遇到熟人,被邀去喝了顿酒,回家时已暮色苍茫。蒋大仁借着酒劲,拿出刚买的笔砚,在离家不远的墙上挥毫起来,尽兴之后才摇摇晃晃地回到了家中。

第二日早上,蒋大仁醒来,猛地想起昨晚写的诗,心中暗道不好。原来,他写的是前朝重臣方孝孺的两句诗:“花前饮酒无与俦,酒酣意气轻王侯。”方孝孺誓死忠于前朝皇帝,结果被当朝皇上朱棣处死,并株连十族。因此,与方孝孺有关的文字不能碰,否则会掉脑袋。

蒋大仁一下冒出冷汗,只好暗暗希望相安无事。但半晌时分,两名捕快还是闯进塾堂,不由分说把蒋大仁押了出去。

妻子蒋氏大惊,忙问个究竟,捕快说有人检举蒋大仁题反诗。

到了县衙,知县望着跪在地上的蒋大仁,不紧不慢地问:“本官问你,为何题反诗?”

蒋大仁咬紧牙关说:“大人,那反诗并非小人所题!”

听了蒋大仁的答话,知县逼问:“河内县有几人能写出那么端庄的字?何况那墙离你家不远!”

蒋大仁不露声色:“小民不知,有笔迹相似之人也很正常。”

听了蒋大仁的辩解,县官冷笑着准备动刑逼供。此时,门外衙役跑上堂来,向知县禀报:“大人,衙门外有群鸟在题诗!”

知县纳闷地出了县衙,立时惊得张大了嘴巴,只见县衙高墙之上,一群鸟在展翅飞舞,它们的喙子中都衔着一团黑色的破布团。领头的是只红眼睑白肚子的大鸟,舞着翅膀将喙子对准墙划出一道墨线,其余的鸟都用衔着的布团,整齐有序地依次将大鸟划出的墨线描粗描重。一会儿的工夫,墙上便显出了一句诗:“花前饮酒无与俦。”

“鸟竟然会写诗!”围观的人们都惊叫起来。

衙役们从地上捡起石子土块朝鸟群掷去,大鸟用力扇了几下翅膀,“忽”的一下飞跑了。

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群鸟留下的诗句上,有人细瞅了会儿,说道:“莫非,墙上的诗句也是这群鸟写的不成,瞧那字迹很是相仿!”

会题诗的鸟飞走了,蒋大仁又死不招供,知县只好回头再审。

第二日下午上了大堂,蒋大仁却冷不丁听知县说了句:“塾师蒋大仁,即刻起重返自由之身!条件是,你得帮本官驯化一只鸟。”说着,派人从大堂后提出一只大鸟笼,鸟笼子里装着的,正是那红眼睑的大鸟。县官笑了笑,说:“明日开始,你就到衙门来教化这只鸟。”

蒋大仁到家之后,妻子蒋氏止不住喜极而泣。蒋大仁顾不上安慰妻子,便急问怎么回事。

妻子蒋氏告诉蒋大仁,他被官差押着出了家门之后,过没多久便见大鸟带领着一群鸟儿飞来,那些鸟的喙子都衔着一团絮状破布团,它们从敞开的窗口飞进屋子,将所衔的东西吐到书案上的砚台里,逐个翻滚搅和,又一一叼走,飞了出去。后来,官差到家中要挟,让她要么将大鸟交于官府,要么舍了夫君。思忖再三,她只好在大鸟再次飞来时,借抚摸它的机会,将大鸟捉住,送给了官府。

整整一宿,蒋大仁都没睡好,他想责骂妻子蒋氏,可想到妻子也是为了救自己,只能暗自神伤。

第二日早起,他便赶到县衙,迫不及待地见了大鸟。笼中的大鸟缩着头,精神不振,当见到蒋大仁时,立马扬起了头,发出悲伤的哀鸣,蒋大仁眼中的泪,不禁流了下来。一旁的知县拍了拍手,说:“好一个人鸟情深!本官给你与鸟增进感情的机会,继续驯化这只鸟,不能写反诗,而应多写好诗。”

原来,知县要将大鸟作为贡品,在朱棣皇帝大寿时献到京城去。知县又说:“若鸟被你放走,反诗之事自然会落你头上,好自为之。”

蒋大仁让大鸟衔了块湿布作笔,随他一起写字。写了几个字,蒋大仁惊诧地发现,大鸟能将他所写的字一一临写下来,笔迹颇为老练。蒋大仁一思索,恍然大悟:大鸟先前常在院墙上看他蘸水写字,看得久了,已经悟到了写字的技法。

大鸟天资聪慧,没多久,就学会了许多赞颂皇帝的诗文。

知县挑了个日子,将大鸟送往京城。路上又发生了一件奇事:行有三五里地,忽然飞来一大片鸟,严严实实遮住了鸟笼上方,群鸟朝着护送大鸟的官差们啄了下去,几名官差顿时鲜血淋漓。这时,只听笼中大鸟发出一长串高昂急切的嘶鸣,群鸟听到大鸟的嘶鸣,随即将队形收拢,在上空盘旋两圈之后,飞走了。经过这场风波,大鸟总算被送到了京城。

蒋大仁听到这个消息,认定此鸟非同小可,必定是鸟中之王。他后悔自己喝酒铸错,竟连累了一只如此有灵性的鸟王为自己扛罪。

蒋大仁前思后想,做了个惊人举动—休掉妻子,又与族人断绝关系。做完这些,蒋大仁便去往京城。到了京城,蒋大仁在一家酒楼找了份打杂的差事,从食客们口中,他时不时可以探听到大鸟的事。有人说大鸟住在金屋子里,有画师专门给鸟画像;还有人说大鸟见了朱棣皇帝,用喙子写了句“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很讨朱棣喜爱。

得知大鸟无碍,蒋大仁放了心。这天,蒋大仁听到食客议论,说街上贴出皇榜,大鸟生了重病,御医无计可施,重金寻人给鸟治病。蒋大仁一惊,毫不犹豫去揭了榜。

蒋大仁进了宫,在太监的带领下,到了个绿荫掩隐映的院子里,院门口牌子上题着“奇鸟苑”,廊下有个巨大的金色鸟笼。笼子分为几个部分,每个空间外都悬挂着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分别写着:寝室、餐室、书室。

金色的笼子里,大鸟颓丧地趴着。大鸟瞥到了蒋大仁,顿时双眼放光,叫了几声。

这时,只听一个细细的声音传了过来:“这鸟得了什么病?”

听太监发问,蒋大仁赶忙回答说:“是心病!”

那太监轻轻地拂了拂手:“我头次听说鸟也会得心病。那你可有方子医治?”

蒋大仁稍稍抬起头,说:“需要陪聊!”

太监“呵呵呵”一阵笑,说:“亏你想得出!”太监瞅了瞅蒋大仁,“那你先试试,如果奏效,本公公可以奏请圣上,封你为陪聊师!”

一个时辰后太监再来,大鸟已精神焕发,胃口也恢复了。就这样,蒋大仁当上了奇鸟苑的陪聊师。

转眼,数月过去,北京城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蒋大仁站在雪地里哈着气,时不时和笼里的大鸟说着话:“若不是我醉酒题诗,你也不会失去自由。委屈你了……”

正说着,大鸟忽然竖起脖子,叫了起来,蒋大仁一回头,看到奇鸟苑门口,一个身着金色龙袍的人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威严的声音传了过来:“朕早该料到你和这鸟是旧相识。说,怎么回事!”

蒋大仁“扑通”一声跪倒在雪地上,斗胆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他还特意提到,上京前已与妻子和族人割断了关系。

朱棣叹道:“幸好它是只鸟,若是人,指不定又是个方孝孺!”

听皇帝说起方孝孺,蒋大仁直觉得心口“怦怦”地跳。但接下去,他又听到朱棣说:“朕虽然株了方孝孺十族,从心底来讲,朕还是敬佩其心!方才听你所言,这鸟是鸟中之王,竟能舍掉王位来报恩,实在让朕敬重。朕留着这只鸟,不仅因为它能写字,而是许多话,朕只能说给它听。它听完了,能根据朕的心情,给朕题上几句舒心的诗,其实它是朕的陪聊师哪。看在这鸟情义忠厚的分上,朕恕你无罪!”

不日,蒋大仁与大鸟双双启程回河内县……

4.义牛有灵舍命报恩

明朝时江山有一个书生,名叫朱恺,表字寿仁,性情淳厚,自幼好学。朱家过去三代,不吃牛肉、狗肉。朱恺从小失去父亲,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得病,每次只要喝牛肉汤就会好转,所以从小吃了不少牛肉。因为家里比较贫困,朱恺就到邻村教书。

这一年端午节,朱恺准备回家,从主人家拿到酬金,一共八两银子。回家路上忽然下起大雨,朱恺就到路边古庙避雨,看见墙壁上贴着两张纸,第一张写着杀牛的果报,另一张则写着吃牛肉的果报。两篇文字浅显易懂,却又哀伤恳切,朱恺想起自幼吃过不少牛肉,不禁非常惭愧,汗流不止,他怅然地想道:“我今年已经二十九岁了,至今没有考中秀才,未必不是吃牛肉的缘故。况且我们朱家原本就有祖训,已经三代不吃牛肉、狗肉,如今我却违背祖训,属于不孝。牛为我们耕耘田地、运输粮食,功劳很大,我却食用牛肉,属于不仁。放任自己口腹之欲,贪图一时之乐,属于不义。看到这种行为将有严重报应,却不痛改前非,属于不智。我犯下这四条重罪,恐怕灾祸就要降临,哪里还有什么功名福禄?”于是朱恺就走到神像前叩头祷告,立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吃牛肉。

雨停之后,朱恺正要出来继续赶路,碰到村里的屠夫尤光宇进庙。朱恺问尤光宇:“你为何来庙里?”尤光宇回答说:“我家最近买了一头瘦牛,担心亏本,特来庙里求签。”朱恺又问:“那头牛在哪里?”尤光宇说:“就在庙外。”朱恺出来一看,看见一头瘦牛,双膝跪在地上,泪如雨下。朱恺心里非常怜悯,就问尤光宇牛值多少钱,尤光宇说七两银子,朱恺如数给他。尤光宇嫌银子成色太低,又要再加三钱银子,朱恺也如数补给他。朱恺买下这头牛后,拿来一块木板,在上满写了“神明放生”四个字,挂在牛脖子上,然后解开拴在牛鼻上的绳子,把它放了。

冥冥之中,或许就有感应,就是在这一年,朱恺终于考取秀才,并且成为本乡王贤家的上门女婿,王家乃是这一带颇有名望的家族。这一天朱恺和岳父一起喝酒,谈起以前放牛之事。仆人进来禀报:“门外有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怎么也赶不走。”朱恺出来一看,认出正是自己放生的那头牛,于是就让仆人牵到后园的空房里。乡里原先有个惯犯,外号叫“人猕猴”,对王家很熟悉。因为看到他家女儿嫁妆丰厚,这天夜里就在养牛那间空房旁边,从墙上挖了一个洞进来,直接来到朱恺所住新房,把衣物首饰都装进袋子,准备出门溜走。那头牛突然闯进来,撞倒桌子,发出很大响声。朱恺马上惊醒,大声喊道:“有贼!”全家人也随即惊呼,纷纷起来抓贼。盗贼感到害怕,就从牛身子底下往外爬,牛发了怒,抬起蹄子绊住袋子。这时“抓贼”喊声更急,盗贼只好丢掉袋子,狼狈逃走。朱恺岳父见袋子里物品完好,也非常感激这头牛,仍旧给它系上鼻绳,养在原来的空房里,从此岳父家也立誓永远不吃牛肉。

过了不久,又一个下雨的晚上,这个盗贼再度来到王家,砸开后园的门,进来看见那头牛好像很愤怒,因为上次入室偷盗被牛所败,所以这次没敢继续进去。他顺手把牛牵出去,扔掉脖子上的那块木板,把它卖给屠户,得到四两银子。恰逢朱恺这一天替岳父外出收债,经过屠户家大门口,一眼就看见这头放生牛,赶紧询问原因,屠户将实情告诉他。牛还像上次那样在朱恺面前跪着流泪,朱恺再度将牛买下,重新挂上一块木板,写上“雷电放生”,然后解开绳子把牛放走。

又过了好几年,朱恺在古田富户钟宽家中当教书先生。当时附近村庄也有一伙强盗,他们聚众抢劫,钟宽因为家境富裕,非常担心。朱恺替他出谋划策,组织人手修缮房屋,加高围墙,以防不测。忽然小僮进来禀报:“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头牛,脖子上还挂着一块木板,一直站在教书的房子外。”朱恺大吃一惊,说道:“这就是我以前放生的牛,一向都很机敏警觉,它现在来这里,预示着强盗们也快到了。”于是朱恺就对钟宽详细讲述这头牛在岳父家赶走盗贼的事情,并敦促他严加防范。到了第三天后半夜,二更时分,强盗果然来了,拿着刀在钟家外面放火。钟宽爬上梯子向外观望,在火光中,看见有一头牛,大声怒吼,横冲直撞,四蹄如飞,用牛角奋力顶撞众盗贼,盗贼们都溃散而逃。等到家中众人聚集在一起时,这伙盗贼开始纷纷逃窜而去。这时牛已筋疲力尽,仰天顿足而死。牛的旁边,还横躺着两个盗贼,众人拿着烛光一照,发现正是尤光宇、人猕猴。大家将他们捆绑起来押送到县衙,顺藤摸瓜,缉捕其他盗贼同伙,这一带的盗贼终于平息。钟宽感激牛的恩德,将这头牛安葬,并且立碑,碑上题“义牛墓”三字,钟家也从此立誓不再吃牛肉。

没过多久,三年一度的大比开始,朱恺参加这场考试。他的考卷由担任考官的归安县令批阅,批阅后对朱恺的试卷感到不满意,就摆放在一边(落选)。这天晚上,他梦到一头牛跪在地上,一边哭泣一边哀求。醒后他又重新阅读一遍,文章写得确实不怎么样,他想:“此人肯定积了阴德。”于是勉强推荐上去,最后居然被主考官录取。发榜之后,朱恺去拜见这位阅卷考官时,考官问他:“可曾积过什么阴德?”朱恺想了想回答说:“没有。”考官再次询问,朱恺仔细思量,这才讲了近年几次放牛之事。考官听后,称叹此事不同寻常,并把自己的梦告诉朱恺。等到来年春天礼部会试,朱恺再次考中,当时负责阅卷的考官也遇到奇异征兆。朱恺考中进士之后,外放担任商邱县令,政绩很好。在任期间,朱恺严禁杀牛,并将那头义牛救人之事详细记录下来,以此劝说全县百姓,这一带的民众多数多被感化。后来朱恺获得擢升,官位显赫,不过朱恺最后辞去职务,回家奉养母亲。朱恺母亲享年九十一岁,他自己也活到九十六岁。朱恺共有两个儿子,全都步入仕途,至今子孙兴旺。

有人曾点评说:怜悯牛而买下放生,竟然出自贫寒教书先生之手,比起有钱人来功德要大得多。只是难以理解,盗贼还没有到,牛是怎样预先知道此事?而且已被放走的牛,又是如何知道朱恺最新住所?是鬼神在指使?还是这头义牛灵光闪现,自己能不告而知呢?

5.特殊的乘客

那天,朱师傅五点半交车,看看表已经五点一刻,便把“暂停载客”的牌子竖了起来。正是周末,四十中门口涌出大批的寄宿生。朱师傅忍不住习惯性地把车停了下来,盯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他们一律穿着朴素的校服,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师傅,我,我想坐您的车。”一个跛足女孩背着书包走了过来,看看左右,急急地说。

朱师傅说得交车了,他只是停下来歇一会儿。女孩低下头,过了几秒钟,她又恳切地说:“谢谢您了,师傅。我只坐一站地,就一站地。”

那一声“谢谢”让朱师傅动了心。他看看女孩身上洗得发白的校服,一个旧得不能再旧的书包,忍不住叹了口气,说:“上车吧。”

女孩高兴地上了车。走到转弯处,她突然嗫嚅着说:“师傅,我只有三块钱。所以,半站地也可以。”

朱师傅从后视镜里看到女孩通红的脸,没说话。这个城市的出租车,起步价可是五元啊。

开到最近的公交站台,朱师傅把车停了下来。女孩在关上车门时高兴地说:“真是谢谢您了,师傅!”

朱师傅看着她一瘸一拐地往前走,突然有些心酸。

也就是从那个周末起,朱师傅每个周末都看到女孩等在学校门口。几辆出租车过去,女孩看都不看,只是跷着脚等。女孩在等自己?朱师傅猜测着,心里突然暖暖地。他把车开了过去,女孩远远地朝他招手。朱师傅诧异,他的红色桑纳娜与别人的并无不同,女孩怎么一眼就能认出来?

还是三块钱,还是一站地。朱师傅没有问她为什么专门等自己的车,也没有问为什么只坐一站地。女孩心里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朱师傅很清楚这一点。

最后一次乘车

一次,两次,三次,渐渐地,朱师傅养成了习惯。周末交车前拉的最后一个人,一定是四十中的跛脚女孩。他竖起“暂停载客”的牌子,专心等在校门口。女孩不过十四五岁吧,见到他,像只小鹿般跳过来,大声地和同学道“再见”。不过五分钟的路,女孩下车,最后一句总是:“谢谢您,师傅。”

似乎专为等这句话,周末无论跑出多远,朱师傅也要开车过来。有时候哪怕误了交车被罚钱,他也一定要拉女孩一程。

时间过得很快,这情形持续了一年,转眼到了第二年的夏天。看着女孩拎着沉重的书包上车,朱师傅突然感到失落。他知道,女孩要初中毕业了。她会去哪儿读高中?

“师傅,谢谢您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坐您的车,给您添麻烦了。我考上了辛集一中,可能半年才会回一次家。”女孩说。朱师傅从后视镜中看了一眼女孩,心里很不是滋味儿。女孩果然很优秀,辛集一中是省重点,考进去了就等于是半只脚跨进了大学校门。

“那我就送你回家吧。”朱师傅说。

女孩摇摇头,说自己只有三块钱。

“这次不收钱。”朱师傅说着看看表,送女孩回家一定会错过交车时间,可罚点儿钱又有什么关系?他想多和女孩待一会儿,再多待一会儿。女孩说出了地址,很远,还有七站地。

半小时后,朱师傅停下了车。女孩拎着书包下来,朱师傅从车里捧出一只盒子,说:“这是送你的礼物。”

女孩诧异,接过礼物,然后朝着朱师傅鞠了一躬,说:“谢谢您,师傅。”

看着女孩一瘸一拐地走进楼里,朱师傅长长叹了口气。女孩,从此就再也见不到了?他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寻找十年前的好人

一晃过了十年。

朱师傅还在开出租车。这天,活儿不多,他正擦着车,却听到交通音乐台播出一则“寻人启事”,寻找十年前胜利出租车公司车牌照为冀Azxxxx的司机。朱师傅一听,愣住了,有人在找他?十年前,他开的就是那辆车。

电话打到了电台,主持人惊喜地给了他一个电话号码,朱师傅疑惑了,会是谁呢?每天忙于生计,除了老伴他几乎都不认识别的女人了。

拨通电话,朱师傅听到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她惊喜地问:是您吗?师傅!

朱师傅愣了一下,这声音,这语速,如此熟悉!他却一下子想不起是谁。

“谢谢您了,师傅!”女孩又说。

朱师傅一拍脑门,终于记了起来,是他载过的那个跛脚女孩。是她!朱师傅的眼睛突然模糊了,十年了,那个女孩还记着他!

两人约在一家咖啡馆见面,再见到女孩时,朱师傅几乎认不出了,眼前亭亭玉立的这个女孩,是十年前那个只有三元钱坐车的女孩?女孩站起身,朝朱师傅深深鞠了一躬,说:“我从心底感谢您,师傅。”

喝着咖啡,女孩讲起了往事。十二年前,她父亲也是一名出租车司机。父亲很疼她,每逢周末,无论多忙他都会开车接她回家。春节到了,一家人回老家过年,为了多载些东西,父亲借了朋友的面包车。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不慎与一辆大货车相撞。面包车被撞得面目全非,父亲当场身亡。就是那次,女孩的脚受了重伤。

安葬了父亲,母亲为了赔朋友的车款,为了她的手术费,没日没夜地工作。而她,伤愈后则拼命读书,一心想快些长大。她很坚强,什么都能忍受,却惟独不能忍受别人的怜悯。

所以,她没告诉任何人路上发生的事故。放学回家,当被同学问起现在为什么坐公共汽车?她谎称父亲出远门了。谎言维持了半年多,直到有一天遇到朱师傅。她见那辆出租车停在路边,一动不动,就像父亲开车过来,等在学校门口。

她只有三块钱坐公共汽车,可她全拿出来坐出租车,只坐一站地,然后花一个半小时徒步走回家去。虽然路很远,但她走得坦然,因为没有人再猜测她失去了父亲。

“您一定不知道,您的出租车就是我父亲生前开的那辆。车牌号,一直印在我的脑海里。”

女孩说着,眼里淌出泪花,“所以,远远地,只一眼,我就能认出来。”

朱师傅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

“这块奖牌,我一直戴在身边。我不知道,如果没有它,我会不会走到今天。还有,您退还我的车费,我一直都存着。有了这些钱,我觉得自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虽然失去了父亲,但我依旧有一份父爱。”说着,女孩从口袋里拿出一枚奖牌,挂到了身上。那是一块边缘已经发黑的金牌,奖牌的背面,有一行小字:预祝你的人生也像这块金牌。

这块金牌,就是十年前朱师傅送给女孩的礼物。

滴水之恩何言报

女孩挽着朱师傅的胳膊走出咖啡馆。看到女孩开车走远,朱师傅将车停在路边,让眼泪流了个够。那个跛脚女孩,那个现在他才知道叫林美霞的女孩,她和自己十年前因癌症去世的女儿,简直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女儿生前每个周末,朱师傅都去四十中接她。女儿上车前那一句“谢谢爸爸”和下车时那一句“谢谢您,老爸”让他感受过多少甜蜜和幸福?

那块奖牌,是女儿在奥林匹克竞赛中得到的金牌,曾是他的全部骄傲和希望。可女儿突然间就走了,几乎让他猝不及防。再到周末,路过四十中,他总忍不住停下车,似乎女儿还能从校门口走出来,上车,喊一声:谢谢爸爸。

就在女孩坐他车的那段时间,他觉得女儿又回到了自己身边,他的日子还有希望,他又重新找回了幸福!只是,这情形持续的时间太短,太短……

在回家的路上,朱师傅顺便买了份报纸。一展开报纸,朱师傅就看到了跛脚女孩的照片。

她对着朱师傅微笑,醒目的大标题是:林美霞———最年轻的跨国公司副总裁,S市的骄傲……朱师傅吃惊地张大嘴巴,一目十行地读下去。边读报纸,他边习惯地从口袋里掏烟。

突然,他的手触到了一个信封。拿出来看,里面装着厚厚一沓美金。朱师傅愣住了,他想不出,林美霞何时把钱放进了自己外套口袋?就在她挽起自己胳膊的瞬间?

美金中间,还夹着一张纸条:师傅,这是爱的利息,请您务必收下。本金无价,永远都会存在我心里。谢谢您,师傅!

朱师傅的眼睛再一次模糊了。

我们的故事以讲完篇后: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因果关系,人世间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恩泽,你的不求回报的付出,也许在得到你帮助的人那里你很快能得到回报或过一段时间可以得到回报,也许得不到回报和得不到直接的回报,但这些好像都没有关系,因为你的出发点是不求回报,所以你没有期盼回报的心情,所以你可以很平常心的继续生活,所以你还可以继续做与人为善的事,所以……没有所以,就像也许没有也许那样,在你前行的路上,你投入的滴水,也许已经变成了涌泉在等你!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报恩”的五个经典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神话,普罗米修斯,世界,人类,哪吒闹海,天火,文字,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经典,女娲造人,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伏羲,上许,精品,佳作,世代,人们,九色鹿,书摘,传说,故事,儿歌,内容简介,勇气,历史,印记,和文,女娲补天,寓言

2020-04-24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神话,普罗米修斯,世界,人类,哪吒闹海,天火,文字,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经典,女娲造人,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伏羲,上许,精品,佳作,世代,人们,九色鹿,书摘,传说,故事,儿歌,内容简介,勇气,历史,印记,和文,女娲补天,寓言

2020-04-27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神话 普罗米修斯 世界 人类 哪吒闹海 天火 文字 盘古开天地 神话故事 经典 女娲造人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 伏羲 上许 精品 佳作 世代 人们 九色鹿 书摘 传说 故事 儿歌 内容简介 勇气 历史 印记 和文 女娲补天 寓言

2020-05-01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神话,普罗米修斯,世界,人类,哪吒闹海,天火,文字,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经典,女娲造人,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伏羲,上许,精品,佳作,世代,人们,九色鹿,书摘,传说,故事,儿歌,内容简介,勇气,历史,印记,和文,女娲补天,寓言

2020-06-01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中国儿童必读经典经典神话故事

神话,普罗米修斯,世界,人类,哪吒闹海,天火,文字,盘古开天地,神话故事,经典,女娲造人,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伏羲,上许,精品,佳作,世代,人们,九色鹿,书摘,传说,故事,儿歌,内容简介,勇气,历史,印记,和文,女娲补天,寓言

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