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时间:2020-04-28

复姓名人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4128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9 分钟。

复姓,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的。秦汉时期,即使赢姓贵族姓氏也分化成其他多个姓氏,而刘姓作为汉朝国姓,首次被大量恩赐臣下,扩充宗族,中国历史上显赫姓氏开始出现。体现族权的历史现象在中国封建制度中逐渐增强。司氏等早期的贵族姓氏不再有贵族特性,成为普通姓氏,在封建士族大姓发展时期,数量也不多。但是与司氏相关的姓氏司马氏等贵族姓氏,依然在封建社会中作为士族占主要地位。司马(sī mǎ)为晋朝国姓,中华姓氏之一,复姓。源于西周,出自西周掌管军事大权的大臣程伯休父,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西周始置,司马与司徒、司空并称“三有司”。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一十位。司马姓氏最辉煌的年代当属西晋时期吧,司马家族一统全国,开创了西晋,成为 中国历史 上 三国时期 之后的 大一统王朝 之一,另与 东晋 合称 晋朝,还 被称为 司马 晋,可见当时的司马家族在全国有着庞大的数量和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仅仅过了几十年,就发生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后西晋元气大伤。而且在五胡乱华时期,除了有少部分皇族逃了出来,到南方建立东晋外,很大一部分的司马姓氏皇族在北方成了五胡等少数民族屠杀、灭绝的对象。就这样,司马姓氏人口损失严重,司马家族逐渐开始破落。。隋唐时期皇权加强,对传统士族大姓都进行抑制,继续汉朝以来突出国姓的政策,广泛赐姓。唐高祖、唐太宗直到玄宗时代也还尊重司马氏,司马依然是贵族标志,狄仁杰、刘祎之、袁恕己等很多贵族都是以司马身份被任命为宰相,而唐朝中后期升级了反司马的舆论,“贬为司马”成了降职的标志。这时期由于司马氏被贬低原因,也形成了第一次司氏数量增加的情况,与司徒、司空等其他司氏相关姓氏地位上升相同,司氏的历史作用也逐步增强,五代时期,司徒、司空姓氏的名人都增多,司氏也有名人,比如司超是五代、宋初的著名将领。宋朝太祖尚晋、太宗反司马,在北宋司马氏被抑制和太宗世系称帝有关,南宋赵鼎和太祖世系子孙掌权和称帝后,重新尊崇司马氏,封建社会出于忌讳改朝换代,宣传忠君,对晋朝历史有很多偏见,只有那些杰出的政治家能客观地尊重晋朝历史,尊敬司马氏中的优秀人物,这是封建社会的历史环境决定的。司氏在元朝的名人开始增加,古代司氏名人中,元朝人占了很大比例,也和很多司马氏改姓司氏有关,元朝中后期,民族矛盾加剧,反动的贵族甚至要求处决汉族的五大姓,尤其是对那些建立朝代的汉族国姓更是忌惮,《元史》书中几乎没有司马氏人物,尽管最终放弃了对姓氏族群灭绝的政策,但是很多司马氏为了避祸都改为司氏,这是司氏名人在元朝增加的重要原因,但是广大蒙古人民与反动统治阶级相反,他们不反对汉族,也尊重中原文化,蒙古族人民也有很多改为司氏的。明清时期司氏名人也在增加,尽管在这时期封建专制环境中反司马的舆论依然很高,相对只有少量的司马氏名人,但没有影响司氏数量增加,司马氏的人口数量已经比司氏人数少,这不仅有司马氏很多改姓司氏有关,更重要的原因是大量少数民族在改姓汉族姓氏的时候,改为司氏,不仅蒙古族有很多改为司氏的,满族的部分兄弟民族也有改为司氏的,司氏名人也有很多。尽管与改为显赫姓氏和传统大姓的人数相比,改为司氏的人数不多,但是在总体数量上已经超过了历朝历代的司氏数量,并且随着进入现代社会,姓氏发展简化趋势的增强,司氏的数量依然在增加,这是复姓简化为单姓的历史必然规律。

一、司马炎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咸宁五年(279年),司马炎命杜预、王浚等人分兵伐吴,于次年灭吴,统一全国。建国后,他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并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西晋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就像当初的曹操被封为魏王,而他的儿子曹丕在曹操死后废黜汉献帝,以魏为国号称帝;与此相同——司马氏在掌握曹魏政权后,被曹魏皇帝封为晋王,所以废黜曹魏取而代之后自然以封号为国号。

三国为什么最后是司马炎统一天下?三国时期有三位主要的君主,曹操孙权和刘备,如果是他们三个其中之一统一了天下说的过去,毕竟他们为了这江山拼命了大半辈子,可谁知这魏蜀吴的天下最终却落入了司马氏的手中,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最后的结局是司马炎统一了天下,建立了西晋,可为什么偏偏是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呢?司马炎为司马昭长子,曾出任中抚军;但是司马昭却有意让幼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在众臣的反对之下,司马炎于265年五月被封为晋王太子。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55岁。司马炎继承昭的相国、晋王。十二月,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国号晋。晋武帝大肆分封宗室为王并使其掌握兵权,以补曹魏由于过度压抑宗室,导致皇帝孤立最后被权臣所篡的前车之鉴;同时于268年颁布泰始律令,并于279年命贾充、杨济、杜预、王浚等伐吴,280年三月,孙皓投降,孙吴灭亡,自从黄巾之乱以来的分裂局势暂时获得统一。古代的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能实现一统天下的明君,没有几人,而司马炎与众不同的是他的“仁”,取曹魏而代之时,司马也没有杀死魏帝,大破西蜀,刘禅就跪在眼前时,司马也没有处死他,接收东吴的投降时,司马也没有为难吴主。司马炎给他曾经的敌人莫大的恩赐,封王或者当侯,让他们一一善终,当然这也造成了君弱臣强的局面,引发了后来的八王之乱。司马炎之所以能统一三国,一是父辈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有能干的手下,三是自己的仁义。

司马炎本是开国一帝,为何又成了乱世奠基者?公元265年,司马家的后人司马炎通迫魏帝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他将国号改为“晋”,史称晋武帝。西晋成立之初,晋武帝为了收买人心,大封功臣,许多大家族都被封为公侯。短短几年时间,晋武帝共封了57个王,500多个公侯。这些诸侯王不仅掌握着大片的封地,而且手里还掌握这数量众多的军事武装,同时,这些诸侯王还拥有对王国内官员的任免权,俨然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政权。西晋之所以重任宗室,实际上与其政权的结构有关。晋是以皇室司马氏为首的门阀贵族的联合统治,皇室作为一个家族凌驾于其他家族之上,皇帝是这个第一家族的代表,因而其家族成员有资格也有必要取得更大的权势,以保持其优越地位。尤其是司马炎平定江南以后,为了将军权收归中央,下令罢减州郡所领的军队,少数边郡虽然仍有军队,也被大大削减,诸国王的军队成为地方主要的武装。但是,西晋的分封制度并未实现晋武帝巩固司马氏政权的初衷,封王们结纳封国内的士族人士,引用在西晋士族制度确立以后难以仕进的寒族士人,形成一个个与中央政权相背离的政治集团,并且凭借其王国的军队争取自己的利益。晋末八王之乱中,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都凭借本国的军队起事,参与最高权力的角逐。

司马炎建立的大一统晋朝仅仅存在了51年的原因?晋书记载“惠帝可废而不废,终使倾覆洪基”,可见立太子之事也是西晋重要的亡国原因之一。任何朝代开国初期的局势都是多变的,开国皇帝打天下,第二代皇帝负责的就是巩固这种胜果,可以说第二代皇帝是重中之重,而司马炎竟然立白痴儿子司马衷为太子,主要原因是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天姿聪慧,将希望寄托于这个皇孙身上了。为了保证白痴儿子司马衷坐稳皇位,司马炎也做了安排,以太子母弟秦王柬都督关中,楚王玮、淮南王允并镇守要害,以强帝室,但到了司马炎病重的时候,这些佐命元勋,皆已先没,再重新安排早已经来不及了。司马炎虽然开国初期提倡节俭,甚至以身作则,但中后期,皇后杨艳去世后,晋武帝司马炎的满腔踌躇之志全变成了风花雪月、儿女情长,每天泡在后宫之中不思国事,随意临幸后官佳丽,随时广征美女弥补后宫,更有驾羊车宠幸后宫的荒唐事迹。公元273年,选中品以上文武官员家里的处女大批入宫。第二年又选下品文武官员和普通士族家里的处女5000人入宫。至此连同魏元帝及吴末帝孙皓的宫女5000多人,后宫的美女达一万以上。他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因为每天不知择谁侍寝才好,就以羊拉御车,羊在哪个妃子住的房前停下,他就与那个妃子饮酒作乐,并就寝于该妃之室。下面世家大族也是贪暴恣肆,王恺与石崇斗富时,司马炎还公开支持舅舅王恺,开国还没多久,西晋上层就已是奢侈腐败如此,远远超过一般王朝腐败的速度,为西晋的衰落亡国埋下萌芽。在他当政期间,由于缺乏励精图治的决心和措施,朝政荒疏,奢侈成风,清谈为尚,官僚黑暗,腐败盛行,王朝已露败亡端倪。公元290年,司马炎终因纵欲过度被掏空了身子,一病不起,不久死去。享年五十五岁。但却给他的即任者留下了一个烂摊子。他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然而诸王统率兵马各据一方,晋武帝死后,诸王为争夺中央权力,内讧不已,形成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司马炎

二、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会稽(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人称“王右军”、“王会稽”。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此后历代王氏家族书法人才辈出。东晋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称紫藤山),其五世孙衡舍宅为金庭观,遗址犹存。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书《黄庭经》、《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兰亭集序》等。其中,《兰亭集序》为历代书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曰:“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被后人誉为“书圣”。

王羲之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其行书《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推崇为“天下第一行书”,被天下人尊为“书圣”。王羲之一名中的“羲”内容很丰富。“羲”字常作为古时对贤人用字,如上古的伏羲,尧时掌管天文的官吏羲仲、羲叔以及传说中的太阳神羲和等。“羲”又专指太阳。如唐韩愈《石鼓歌》:“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可以看出,“羲”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十分神圣的字。王羲之的父亲在他的名字中使用这个字,包括了以上几层意思,希望他日后能够成为一个类似于伏羲的圣人、贤人。

“之”字用于名字的由来和寓意?至于“之”字,为一助词,没有实际意义。不过在古人尤其是两晋人看来,名字后加一个“之”字是高雅的。两晋时期,一些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特别是当时一些显宦、士人的名字中不乏“之”字。在两晋琅王牙王氏家族中,一连几代人都喜欢用这个字。如王羲之的5个儿子分别名为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及王献之,王羲之的孙子辈以至10代之后的后人,名字中还有用“之”字的。

据学者考证,取名避讳的风俗开始于东周,下至清末。王羲之家族几代人都打破了避讳的规矩,多用“之”字的原因大概与五斗米道有关。五斗米道为东汉人张陵所创,该教对道徒规定名字中要用“之”字作为暗记。王羲之一家信奉五斗米道,所以家族中人多用“之”字。

有人认为,王羲之名字中带“之”的另一个原因是,两晋及南北朝时,名字避讳这一习俗逐渐严格起来。取名时,皇帝、父母及祖父母、圣人的名字都要避讳,要取个好名字很不容易。而“道”和“之”两字不在家讳之列,所以文人名士都喜欢用“之”字。如王羲之七个儿子,每一个名字里都有一个“之”字,依次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焕之、王肃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七子都擅书法,但以老七王献之最出名。

王羲之入木三分的由来?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等等,名目繁多。单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呐。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夭,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来了一看,立即惊叹得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来看。老先生说:“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王羲之从小练字,7岁的时候,已经写得很不错了。继续练了四五年,总感到进步不大。有一天,在父亲的枕头里发现一本名叫《笔谈》的书,里面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他高兴得如获至宝,偷偷地阅读起来。正当读得起劲的时候,父亲来了,问道:“为什么偷我枕中秘书?”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想给他打圆场,从旁插了一句:“你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吗?”父亲认为他年纪太小,未必能够读懂,就把书收了回去,对他说:“等你长大了再教你读。”王羲之不高兴地说:“如果等高兴地说:“如果等我长大了才讲究笔法,那我这几年的时光不就白白浪费了吗?还是让我现在就学吧,免得不懂方法瞎摸索。”父亲听他说得有理,就把书给了他。

于是,王羲之按照书中所讲方法天天苦练起来,不久,他的书法有了显著进步。但是,王羲之并不满足已有的进步。有一次,他看见东汉书法家张芝的书迹,爱不释手,自叹不如。张芝的草书写得好,人们称他为“草圣”。王羲之不仅爱慕他的字,更钦佩他“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苦练书法的顽强精神。在给朋友的一封信里,王羲之写道:“张芝就着池塘的水练书法,连池水都变黑了,如果人们也下这么深的工夫去练习,未必会赶不上张芝。”从此,王羲之每天挥笔疾书,写完字后就到家门口的水池去涮笔。久而久之,池水都染黑了,人们把这个水池称作“墨池”。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王 导

王导(公元276年 公元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阿龙,琅玡临沂(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早年与晋元帝司马睿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王导被官至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后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他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公元339年,王导逝世,时年64岁。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为何被称为帝王导师?王导,从名字看,就是帝王导师的意思,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拥立元帝,建立晋朝。他官居宰辅,总揽元帝、明帝、成帝三朝国政。王导出身中原著名士族,是老练的政治家,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元帝向来缺少才能和声望,在晋室中又是疏出,他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元帝因此把王导比做自己的“萧何”,极为倚重。一次名士们在长江边一个亭上宴会,有人叹气说:“风景一样好,可是抬眼只见长江,不见黄河。”在座的都哭了起来。王导正色劝导:大家正应该出力辅助王室,恢复中原,何至于象“楚囚”一样相对哭泣!名士们听了停哭认错。流亡士族在王导的努力下稳定下来。晋元帝登帝位以后,不满意王氏的骄横,想削弱王氏势力,王导被疏远,他保持常态不作计较,而王敦本是个野心家,乘机以替王导诉冤为借口,于322年自武昌举兵,攻入建康,杀了反对派官员。王导认为佞臣扰乱朝纲,同意王敦来“清君侧”,但当这些人被杀以后,王敦还想进一步篡夺政权,王导便表示坚决反对,出面来维护帝室。王敦无法实现野心,只好退回武昌。

晋朝名门望族必须具备基本条件?历代高官;有众多的门生故吏;家学渊源;有田庄经济。在如上四个条件中,历代高官最为重要。因为有了历代高官的条件,其他三条都容易实现,特别是在士族地位升降时,官级的高低起了决定作用。琅玡王氏在曹魏和西晋初年地位并不突出,但在西晋末和东晋时,由于王衍、王敦、王导掌握军政大权,成为政府首脑,其地位才高于其他士族,甚至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奠定了其为“四大望族”之首的地位。

“怀帖过江”的故事?东晋的名臣王导特别喜爱钟繇、卫瓘这两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钟繇的书帖《宣示表》弄到手,当做镇宅之宝。西晋末期,社会动荡不安,王导在逃难的时候扔下了金银财宝,却把《宣示表》缝在自己的衣带中渡过长江。有人爱财如命,王导却爱帖如命,他“怀帖过江”的故事传为了美谈。

成语“新亭对泣”的由来?一次王导与北方逃难过江建立东晋的同僚在南京郊外新亭(又名劳劳亭)饮宴。座中周觊叹息地说:“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发出了山河沦陷的感叹(当时北方领土沦陷在匈奴人刘曜之手),于是在座的宾客都相视流泪。王导见此情景,愀然变色地说:“当共戮力王室(勉力国事),克复神州(收复中原失地),何至作楚囚相对(何至于那样没有出息作当年被俘的楚国囚犯那样相对哭泣呢)?”王导的话慷憾激昂,批评了在座同僚消极悲观的情绪。虽然只有这么简短的几句话,却把王导为人鹤立鸡群,见识不凡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事见《世说新语》)。

王导

四、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以独特的精神追求和人生选择深刻影响着后世,其诗其文,至今传诵不衰。目前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共计五篇:《五柳先生》、《桃花源记》、《饮酒》、《归园田居》(其三)、《归园田居》(其五)、《杂诗十二首》(其二)和《归去来兮辞》。每篇选文下面都有关于作者名和字的简介,意见基本一致,即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一名渊明,字元亮。

陶渊明名字由来?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死后其好友暗赠谥号靖节先生。“潜”有韬光养晦的意思,而“明”和“亮”的意思相反,古人的名与字往往存在意思相近或相反的关系。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在他的自传《五柳先生传》中就有记载陶渊明自号的来历。陶渊明自号取自隐居时屋边的五棵柳树,而陶渊明本身性子也像柳树那般飘逸自然,以树木为号,也足以彰显陶渊明自然剔透的性情。陶渊明在年轻的时候也曾追逐过功名利禄,从江州祭酒开始,到彭泽县令为止,在担任彭泽县令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陶渊明就抛下了自己的仕途,选择了另一条归隐田园之路。陶渊明同时受着儒家与道家的影响,信奉儒家,因此想要在官场一展宏图,信奉道家,因此也向往无为无欲的生活。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事与愿违的,陶渊明一生都没有做过什么大官,在公元405年的时候,陶渊明出任了他为官生涯中的最后一个官职,不到三个月便辞官回家,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隐居生涯。也就是在这段隐居岁月里,陶渊明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辞赋诗篇,尽管之后也有多人劝他出仕,但早已习惯田园生活的陶渊明统统拒绝了。陶渊明死后,人们私谥他为“靖节”。

陶渊明何以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南朝钟嵘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所处的魏晋时代“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魏晋人苦于政治的动荡与黑暗,却不得而发,转而向外发现了自然,他们钟情于自然,寄情于山水,不为浮华荣辱所束缚,不为尘世俗务所羁绊,追求形、神的放旷与自然。陶渊明的诗歌从题材和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田园诗、咏怀诗、哲理诗。田园诗约30首左右,数量虽少,却是中国田园诗的奠基石。诗人把景、情、理三者巧妙结合起来,描绘了优美清新的田野风光和朴实单纯的人际关系。一般人认为枯燥平淡的耕读生活,在他的笔下显得充实美好、摇曳多姿。《桃花源诗》(并序)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品。梁启超曾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序》正是浪漫派小说的鼻祖,那首诗自然也是浪漫派的绝好韵文。”(《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陶渊明的辞赋与散文在魏晋时期也是首屈一指的。流传至今的《归去来兮辞》和《桃花源记》都是掷地作金石声的千古绝唱。陶渊明继承了汉代辞赋结构恢弘、气势磅礴与魏晋辞赋短小精悍、纤丽严密的优点,走上清新自然、朴素平淡的道路。陶渊明的诗《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读了这首诗我们知道陶渊明不是生活在崇高的道德境界中,以自苦为极,而是生活在闲适的艺术境界中,以之乐为美。

陶渊明是真正的看淡名利,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圣贤,千百年来能与之媲美的人还真不多。可就这样一位大圣人,看到自己儿子不成器,也不由的痛心疾首,大骂一番。陶渊明写了一首五言诗,就把五个儿子的名字、年龄,如何不成器都详细进行了叙述。

《责子》

白发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全诗意思很简单,先是说自己已经两鬓白发,肌肤松弛,有五个儿子,却都不爱学习。接下来就开始一个一个数落了,老大叫阿舒,十六岁了,懒得无人能比。老二叫阿宣,十五岁,不爱读书学习。老三、老四叫阿雍、阿端,十三岁了还不认识六和七。老五阿通九岁了就知道玩物丧志。

最后一句,作者一声感慨:如果这就是命的话,那也没办法,就只管喝酒吧。这首诗明显是陶渊明对不求上进的儿子的批评,他自己虽然弃官不做,追求自己的理想生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教育,对于儿子是否能成才这件事上,陶渊明还是很在乎的。说另外一个方面,这首诗虽是在批评儿子,写法上却让人感觉很有趣,很新颖。确实,这首诗对于把诗歌的题材扩大到日常生活中去是有很大意义的。后来辛弃疾那首“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小儿溪头卧剥莲蓬”何尝不是从中受到启发呢。

杨易程、伊万卡老师剪纸作品《品茶图》

五、石 崇

石崇(249年—300年),字季伦,小名齐奴。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西晋时期文学家、官员、富豪,“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大司马石苞第六子。父亲是西晋开国元勋号称“娇无双”的美男子石苞。石苞临终,分财物与诸子,独不及崇。其母以为言,苞曰:“此儿虽小,后自能得”。 他的代表作,有《金谷园》10卷、《王明君辞》、《思归吟》、《大雅吟》各1卷。

石崇的财产山海之大不可比拟,宏丽室宇彼此相连,后房的几百个姬妾,都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身上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凡天下美妙的丝竹音乐都进了他的耳朵,凡水陆上的珍禽异兽都进了他的厨房。据《耕桑偶记》载,外国进贡火浣布,晋武帝制成衣衫,穿着去了石崇那里。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却让从奴五十人都穿火浣衫迎接武帝。石崇的姬妾美艳者千余人,他选择数十人,妆饰打扮完全一样,乍然一看,甚至分辨不出来。石崇刻玉龙佩,又制作金凤凰钗,昼夜声色相接,称为“恒舞”。每次欲有所召幸,不呼姓名,只听佩声看钗色。佩声轻的居前,钗色艳的在后,次第而进。侍女各含异香,笑语则口气从风而飏。石崇又洒沉香屑于象牙床,让所宠爱的姬妾踏在上面,没有留下脚印的赐真珠一百粒;若留下了脚印,就让她们节制饮食,以使体质轻弱。因此闺中相戏说:“你不是细骨轻躯,哪里能得到百粒珍珠呢?”

要说“石崇”这个名字,也许有人并不是很清楚,但是你可能听说过他与别人斗富的故事。《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晋书.石崇传》:“财产丰积,室宇宏丽。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后因以“石崇家”喻指富贵之家。唐 高峤《晦日宴高氏林亭》诗:“歌入平阳第,舞对石崇家。”羊琇、王恺都是外戚,他们的权势比石崇来得大,但是在豪富方面却比不上石崇。石崇的钱到底有多少,谁也说不清。石崇到了洛阳,一听说王恺的豪富很出名,有心跟他比一比。他听说王恺家里洗锅子用饴(音yí)糖水,就命令他家厨房用蜡烛当柴火烧。这件事一传开,人家都说石崇家比王恺家阔气。

王恺为了炫耀自己富,又在他家门前的大路两旁,夹道四十里,用紫丝编成屏障。谁要上王恺家,都要经过这四十里紫丝屏障。这个奢华的装饰,把洛阳城轰动了。

石崇成心压倒王恺。他用比紫丝贵重的彩缎,铺设了五十里屏障,比王恺的屏障更长,更豪华。王恺又输了一着。但是他还不甘心罢休,向他的外甥晋武帝请求帮忙。晋武帝觉得这样的比赛挺有趣,就把宫里收藏的一株两尺多高的珊瑚树赐给王恺,好让王恺在众人面前夸耀一番。

有了皇帝帮忙,王恺比阔气的劲头更大了。他特地请石崇和一批官员上他家吃饭。宴席上,王恺得意地对大家说:“我家有一件罕见的珊瑚,请大家观赏一番怎么样?”

大家当然都想看一看。王恺命令侍女把珊瑚树捧了出来。那株珊瑚有两尺高,长得枝条匀称,色泽粉红鲜艳。大家看了赞不绝口,都说真是一件罕见的宝贝。只有石崇在一边冷笑。他看到案头正好有一支铁如意(一种器物),顺手抓起,朝着大珊瑚树正中,轻轻一砸。“克朗”一声,一株珊瑚被砸得粉碎。

周围的官员们都大惊失色。主人王恺更是满脸通红,气急败坏地责问石崇:“你……你这是干什么!”石崇嬉皮笑脸地说:“您用不到生气,我还您就是了。”王恺又是痛心,又是生气,连声说:“好,好,你还我来。”石崇立刻叫他随从的人回家去,把他家的珊瑚树统统搬来让王恺挑选。不一会,一群随从回来,搬来了几十株珊瑚树。这些珊瑚中,三四尺高的就有六七株,大的竟比王恺的高出一倍。株株条干挺秀,光彩夺目。至于像王恺家那样的珊瑚,那就更多了。周围的人都看呆了。王恺这才知道石崇家的财富,比他不知多出多少倍,也只好认输。

石崇一生的志趣,都在这六个字里头:士当身名俱泰。

石崇像

六、顾恺之

顾恺之348年 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顾恺之博学多才,擅诗赋、书法,尤善绘画。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谢安深重之,以为苍生以来未之有。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人称山水画鼻祖和中国画鼻祖。代表作有《洛神赋图》、《魏晋胜流画赞》、《论画》、《斫琴图》和《女史箴图》等。

顾恺之被称“顾虎头”来历?在中国历朝名人中,还有不少人虽然不姓虎,却将虎放进了名字中,以表示自己对“虎”的珍爱。东晋画家顾恺之,其艺术生涯的最主要时光在南京度过。顾恺之小名虎头,他精于人像、佛像、禽兽、山水等,时人称之为“虎头三绝”。在中国美术史上,顾恺之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后世的研究者更愿意将顾恺之称为“顾虎头”。“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作品《题玄武禅师屋壁》,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年顾虎头,满壁画瀛州。

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

锡飞常近鹤,杯度不惊鸥。

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

六朝三杰是哪几位?“张得其骨,陆得其神,顾得其肉”指什么? 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指六朝时期画家。六朝,一般指的是指中国历史上三国至隋朝的南方的六个朝代。即三国吴或称东吴、孙吴、东晋、南朝宋或称刘宋、南朝齐或称萧齐、南朝梁、南朝陈或称南陈这六个朝代。六朝三杰是指在中国绘画史上六朝时期著名的三位书画家。即东晋顾恺之、南朝宋陆探微、南朝梁张僧繇三位大家。对绘画有独特创造,画山水不以笔墨勾勒,史称“没骨山水”,自成一家。陆探微,南朝宋人。有名于时。其用笔有“连绵不断”的特点,称为“一笔画”。这三人各有特色,各具特长,时人称六朝三杰。明杨填《画品》中加画家吴道子称为“画家四祖”之一。

顾恺之名字背后的秘密?道家思想在顾恺之身上的体现——从顾恺之的名字谈起。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一朵亮丽的浪花。其时,名士们为人自信、不滞于物、风流潇洒、不拘于礼,常独立特行,又颇喜雅集。这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也被时人推崇,而不拘礼法,清静无为,洒脱倜傥和纵情山水这些魏晋名士所普遍崇尚的生活方式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在很多魏晋名士中,例如顾恺之、祖冲之等人,令人好奇的是他们名字都有一个“之”字,尤其是王羲之和顾恺之,一个儿子叫王献之,一个亲爸叫顾悦之,难道都不需要避讳吗?原来,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大秘密。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陈先生在论文《崔浩与寇谦之》(《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中破译了这一文化谜题。即众多魏晋南北朝之际的士人们用“之”字做名而毫无避讳是因为他们都是道教徒。据考,王羲之、顾恺之、祖冲之他们的家族都笃信祖天师所传天师道,也就是早期道教,这个“之”字类似于一个宗教印记,被时人在名字中代代传承。还拿王羲之举例,他儿子中除了大家都知道的王献之外,其余四人分别叫王玄之、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就连孙辈中还有王桢之和王静之。再进一步查证,王羲之家族也就是琅琊(山东临沂籍贯)王氏至少在十代内,都有人名字中含“之”字,根本不讲避讳。可见,道教在当时贵族阶层中影响之深之远。

顾恺之“虎头三绝”来历?东晋画家顾恺之,小字虎头,世人又称他为“顾虎头”、“虎头将军”。世上的人称他有三绝:才绝、画绝和痴绝。他是中国绘画理论“六法论”的奠基者。世人这样评价他的画作:“法如春蚕吐丝,初见甚平易,细看则六法兼备;设色以浓彩微加点缀,不晕饰,运思精微,襟灵莫测,神气飘然。根据史书的记载,当时的人称他为三绝,分别是画绝、文绝和痴绝。《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顾恺之》原文: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顾恺之既有学识又有才气,人们问他关于会稽山的山和水的形状和外貌,顾恺之便说:“千山秀丽,万水争流。草和树木朦朦胧胧,就像是云朵和彩霞。”顾恺之特别相信小法术,认为去求便一定能得到。桓玄曾经用一片柳叶欺骗他说:“这是蝉用来遮蔽自身的,拿来遮蔽自己,别人便看不见您。”顾恺之相信桓玄没看见自己,非常珍爱那片叶子。因此世上传闻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非常吃甘蔗,都要先从根部吃起,人们感到好奇,他说这样才会渐入佳境。顾恺之尤其擅长于绘画,而且画得出神入化。谢安非常其中他,认为自古以来没有人能跟他比。每次所画的人状,在当时都是非常有名的。曾经画裴楷的肖像,在脸颊上加上三根毛,看的人觉得非常有神韵。顾恺之又十分相信小法术,认为求它必定就能得到。有人曾经给他一片柳叶来欺骗他:“这是蝉用来遮蔽自己身体的,你用来遮蔽自己,别人就看不见你了。”顾恺之很高兴,拿它来遮蔽自己的身体,以为别人就看不见他了,所以非常珍爱这片柳叶。

“渐入佳境”的由来。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有一天,顾恺之跟着桓温去江陵进行视察,当地的官员来拜见桓温,另外还带来了当地的特产甘蔗。桓温见了十分开心,说:“这里的甘蔗是非常有名的阿,大家有幸能够尝一尝。”于是,大家听了都开始吃起了甘蔗,并且不断夸赞甘蔗很甜很好吃。唯独只有顾恺之一人出神地望着江面没有心思去拿甘蔗。桓温见他出神,于是就故意挑了一个很长的甘蔗,把甘蔗尖头给了顾恺之,顾恺之也没注意,就开始啃了起来。桓温看到顾恺之的吃相,笑了起来,说:“甘蔗甜吗?”周围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说:“我们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顾参军的甘蔗如何?”这时,顾恺之才回过神来,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头,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自己。他顺手举起甘蔗,说:“你们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讲究的。”大家看他这么认真回答。笑着说:“那你说怎么个讲究法?”顾恺之说:“你们一开始就吃这么甜的部分,后来就越吃越不甜,最后就反胃了。而我从尖子开始吃起,到最后越来越甜,这就叫做‘渐入佳境’。”

顾恺之《论画》开篇即:“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他提出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的绘画观点,都是他研究前人人物画和自己画人物的心得的结果。迁想就是联想,就是下笔前的构思,让形象在心里形成了,才能画得出来。”以形写神”,在他看来,人的精神之类的内心活动很难画出来,只能通过有形的线条、色彩之类来表现。所以他说:画“手挥五弦易”,但是画“目送归鸿难”。他提出的这些理论观点,正好触及到了艺术创作的核心:想象和构思。只有发挥想象,把形象构思在心里,才能”妙得”,才能自然地画出来。那么,他怎么表现人的精神呢?他认为人的精神在眼睛,眼睛画得好,就能把人的内在精神表现出来。他经常画人不点晴,直到有一天他想好了,时机成熟了,就点上,达到形神毕现的艺术境界。相传东晋兴宁年间,金陵修建瓦棺寺, 顾恺之认捐了百万钱。主事人开始以为是戏言,结果顾恺之以一个月时间,在该寺闭户绘制了维摩诘像;最后要点眸子时,才向主事人提出要求:第一天来参拜者须施舍十万钱,第二天要五万,第三天随意。到开光的一刻,等参观的人都来围观,顾恺之就在眼睛上轻轻一点,佛像顿时精神大振,精光满眼,眼放光芒,金彩动人,人们啧啧惊叹,于是纷纷投钱,维摩诘像竞“光照一寺”,施者填咽,俄而得百万钱。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原《洛神赋图》卷,绢本,设色,纵27.1cm,横572.8cm。全卷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而又凄惨的爱情故事。此图画面开首描绘曹植在洛水河边与洛水女神瞬间相逢的情景,曹植步履趋前,远望龙鸿飞舞,一位“肩若削成,腰如约素”、“云髻峨峨,修眉联娟”的洛水女神飘飘而来,而又时隐时现,忽往忽来。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鲵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显现画面。洛神以紧劲连绵的游丝描予以表现,笔迹周密,线条工细匀整,具有典型的魏晋美女秀骨清象、薄衣广袖的风姿。《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人物安排疏密得宜,在不同的时空中自然地交替、重叠、交换,而在山川景物描绘上,无不展现一种空间美。全画用笔细劲古朴,恰如“春蚕吐丝”。山川树石画法幼稚古朴,所谓“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用色凝重古朴,具有工笔重彩画的特色。作为衬托的山水树石均用线勾勒,而无皴擦,与画史所记载的“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时代风格相吻合。洛神赋中对洛神的描写,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等,以及对人物关系的描写,在画中都有生动入神的体现。画中人物以线描造型,浓色点缀,笔迹周密,线条流畅,刻画到位,充分显示了顾恺之“劲紧联绵”的如蚕丝般柔韧的“高古游丝描”此卷一出,无人再敢绘此图,故成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名著和最为世人所传颂的名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七、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 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出身陈郡谢氏,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生于会稽始宁(今绍兴市嵊州市三界镇)。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明人辑有《谢康乐集》。

谢灵运起名背后的故事?一生行好运。谢灵运出生后十天,谢玄(东晋名将)的独生儿子一谢灵运的父亲就撒手人寰了。爷爷谢玄当然对这个孙子也寄予了莫大的希望,于是给他取名“灵运”。“灵”在古代除了指神灵等意思外,还有善、好、美好等意思。如《文选。潘岳 藉田赋》:“夫孝者天地之性,人之所由灵也。”吕延济注:“灵,善也。言孝者乃天地之性,人之所由善也。”运,即命运、运气。可见“灵运”即为好运气,好命运。谢玄为自己的独孙儿取名“灵运”,就在于希望孙儿的诞生既给谢家带来好运气,又希望这个孩子一生行好运。谢灵运自幼聪颖异常,好学不倦,从而博览群书,写诗著文,向称江左第一又袭封康乐公爵,食邑两千户。家富于财,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人纷纷效法,言必称谢康乐,其为人倾慕如此。

“谢客”名字的由来?谢玄在临死前叮嘱家人将4岁的孙儿灵运送到钱塘颇有名气的杜明法师那里寄养。谢灵运在杜明法师那里整整寄养了12年,直到16岁时才离开。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少年时代。谢灵运长期客居在杜明法师的道观里,每次回到家里时,家里人都把他当作客人,还叫他“客儿”。因此“客儿”就成了谢灵运的小名,其后人们又称谢灵运为“谢客”。

谢灵运为何有“山水诗之祖”之称?或许是因为他才华过于出众的缘故,谢灵运在晋末和宋初,政治上一直受排挤压抑,朝廷只把他当作一个应时文人,而不给他展现政治才能的机会。他见朝廷如此,也只好另寻途径,寄情于文学和山水之间。任永嘉太守时,郡中有名山秀水,他率手下人依次游览一遍。后又把在会稽始宁县的老家搬到山青水秀的地方,傍山带江,极尽幽居之美。每当闲来无事,便与名士王弘之、孔淳之等人尽情游遨,以诗文自娱。因为有丰富的阅历,加上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横滋的才华,使他写出了大量的山水诗篇,讴歌大自然之美。他的诗又极受重视,每有新作间世,国人无论贵贱,莫不竞相传写,不日之间,便成为大街小巷吟咏的主题。由于他开创了一代诗风,将山水作为诗歌的表现对象,加上他那无与伦比的成就,所以又被后人称为山水诗圣。登池上楼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毛泽东说:“山水诗的出现和蔚为大观,是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优秀的唐人诗作中,就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但是,如果没有魏晋南北朝人开辟的山水诗园地,没有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派,唐人的山水诗,就不一定能如此迅速地成熟并登峰造极。”他认为,就此一点,谢灵运也是“功莫大焉”。

谢灵运的本名是谢公义,灵运是他自己起的字。他们的名字都是按辈分来的。他排到的是公,他几个哥哥分别长子:谢公仁次子:谢公孝三子:谢公信幼子:谢公义(字灵运)所以,谢灵运的名是谢公义。 所以,如果排到辈分是灵字,那就是第二个。公元382年,谢灵运的祖父谢玄在混水之战中任前锋都督,并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苻融的军队,立下了林赫战功,因此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二千石。谢玄死后4年,即谢灵运7岁时,他便袭封了爷爷的康乐公的封号,且仍然食邑二千石,因此世人则称他为谢康乐。

进入刘宋以后,谢灵运按例降为“康乐侯”,且不受宋文帝重视,文帝还将他外放到永嘉任太守,其后又到临川任内史等职。在此期间,谢灵运十分喜欢登山,他登山时常穿 双木屐,即有钉的鞋。为了安全稳当,每次上山时谢灵运将木屐前掌的鞋钉取下,下山时则将木屐后掌的钉全部拔下来。这样穿着木屐上下山都很省力,且又不易摔倒。由于他巧妙地使用木屐,人们就称他登山时穿的木屐叫“谢公展”。其后“谢公展”也成了谢灵运的雅号。

古往今来,诗人多有异常坎坷的遭遇。就连《诗经》这样被历代奉为经典的诗歌总集。也“大抵圣贤发奋而作也”。谢灵运的一生也是如此。他谋求在政治上发展而不可得,寄情于山水又常遭干预。元嘉五年公元428年,他因故免官东归,与族弟惠连、东海何长瑜、颖川荀雍、泰山羊璐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太守孟濒诬告他图谋不规,朝廷发兵前来收捕,廷尉定罪处斩,朝廷为堵众人之口而改判流徙广州。但在灵运起程后,又让人告他指使人拦劫囚车,最终还是难选一死。

谢灵运(网络图)

八、嵇 康

嵇(jī)康,字叔夜,生于魏文帝黄初五年,谯郡人,因曾任中散大夫,后人有称其为嵇中散。嵇康的祖先本姓奚,原籍是会稽人,后来因避祸来到谯郡,因为居住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嵇山,嵇康祖先遂舍弃原姓,改姓嵇姓。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襄阳歌》,其中“玉山倒”的典故,却是来自竹林七贤中最令人心仪的嵇康。

嵇康为什么能被称作“魏晋七贤”? 他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他通晓音律,尤爱弹琴,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魏晋七贤中的嵇康,出身贵族,是曹操的侄孙女婿。“竹林七贤”里的老兄山涛形容嵇康的风神:“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山涛说:嵇康是个大帅哥啊,醒着的时候,像挺拔的孤松傲然独立;酒醉的时候,就像高大的玉山快要倾倒。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在《世说新语》中描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更为惊奇的是,有樵夫砍柴晚归,在山中偶遇采药游玩的嵇康,竟然惊为仙人下凡,倒头便拜,还口中念念叨叨:“惊扰神仙了!惊扰神仙了!”樵夫此举令嵇康哑然失笑,第二天,嵇神仙的故事便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足见嵇康的长相之美、名气之响、粉丝之多。其时,曹操虽死,但余威尚在,如果循着这层关系去爬官,去过锦衣玉食的官宦生活,这对于嵇康来说,确实太容易了。但嵇康却采取了一种“反叛”的姿态,与其他名士一起,发起了一场不与当局合作的运动。相传他的“嵇氏四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被隋炀帝作为取仕的条件。他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吕长悌绝交书》都是古来的散文名篇,他的四言诗也写得极好,其中有一首《幽愤诗》是他后来在狱中写的绝笔诗,是我国诗歌史上四言诗的最后一篇佳作。他擅长书法,工于丹青,其草书被后人称作“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时集,群乌乍散”。

嵇康七不堪的来历?《与山巨源绝交书》载:山涛字巨源将去选官,议以嵇康自代做选曹郎,康拒绝,说自己“不涉经学。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每常小便而忍不起……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并列陈不能出仕的原因,“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揭露了司马氏政治集团的虚伪。后来诗文中把“嵇康七不堪”作为疏懒或才能不称的典故。元 陈基《谢从义参军自京师还言中书危参政见问且讶无书因述诗致谢》:“熟令展禽三见黜,自分嵇康七不堪。”

“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的生活原则?魏晋时期人们对名教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名教即自然”;也有人认为“名教出于自然”;而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生活于曹氏与司马氏政治斗争漩涡中心的嵇康是痛苦的、可悲的。他的性格、生活原则和生活经历决定了他最终必将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他选择隐居。是为了躲避司马氏的征召,他作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他放纵性情,肆意酣醉,谈天论地,并提出了著名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张,也是他的生活原则。通过对名教的抨击来表达自己不愿与司马氏合作的态度。同时,这也是嵇康旷达狂放、轻时傲世、鄙视权贵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其为人的一贯作风。如果说前两者的思想是从正面立足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力图改善和巩固当时的社会,那么嵇康则是从反面否定当时的社会现实,试图摆脱当时的社会控制,回归到他所设想的理想社会中去。即超越名教回归自然。他抛弃了名教人士所追求的高官厚禄,不愿参加政治争斗。他不仅是不愿在司马氏手下做官,两次拒绝了山涛的举荐,就是在拜魏中散大夫时,他也从未认真过。因为在他的骨子里充斥着一种情绪,一种厌恶名利富贵的情绪。嵇康一心要去追求那种自然而然的生活,不为荣华富贵所羁绊,故对仕途以及名利不感兴趣。他追求一种悠游闲适,了无牵挂,无拘无束,怡然自得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同于建安士人顿觉人生苦短,而及时行乐,却在纵乐中又不免带有一丝悲凉的方式,也不同于刘伶、阮咸的放荡。那是一种看破红尘,不受羁绊,纵心所欲的平淡生活。这种生活追求的是一种审美的境界,一种宁静的心境,恰如他所描绘的“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之十五)那样。因此,他向往摆脱世俗的羁绊,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在大自然中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嵇康自己认为人类社会应该如大自然一般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人类的行为源自于自然,没有任何矫饰、伪装,一切都有规律的运动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发展向大自然索取了太多,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断改变,使原有的和谐环境遭到了破坏。人类的频繁活动打破了昔日自然的宁静,也就有悖于“自然”的规律,使“名教”和“自然”处于两个不同的对立面。因此,人类社会之中就有了各种伪善、欺骗。不难看出嵇康的思想即以自然主义为主要特征,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核心,随后逐步展开对自然主义以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论述。在自然主义方面,嵇康认为人性自然,元气自然。在越名教而任自然方面,嵇康分别对“越名教”和“任自然”进行了阐述。正始八年(公元247年),嵇康25岁,迎娶长乐亭主为妻。长乐亭主,名曹璺(wèn),魏沛穆王曹林的孙女、魏武帝曹操的曾孙女。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为实现他的篡位野心,要拉拢一批名士,于是对“竹林七贤”实行了分化瓦解的策略。他先拉拢了他的亲戚山涛,让他出来为官。他又极为赏识嵇康的才学,就让山涛拉嵇康也出来做官。山涛自认为与嵇康的交情深厚,不会遭到拒绝,没想到此举使嵇康大为恼火,编写了著名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文中以自我解嘲的口气,鞭挞了司马昭集团的虚伪和卑鄙,从此,司马昭对嵇康恨得咬牙切齿。又是因为才华横溢,为人张扬傲慢,嵇康得罪了当时任司隶校尉的钟会。钟会慕名去拜访他,他不理睬,只顾在柳树下打铁。还问人家:“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一副鄙夷的神情。钟会回答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说毕就拂袖而去,钟会原本就嫉妒嵇康的才华,再加上嵇康对他的冷漠态度,因此而怀恨在心。回去就对司马昭说:“嵇康,是条盘踞着的龙,只要有他在,你的江山就坐不稳。”还诬告嵇康言论放荡,诽谤社会公德和国家政策,更重要的是有谋反之心,要赶紧铲除才得以安心。于是,嵇康的性命岌岌可危。已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的嵇康,丝毫未考虑到自己的安危,帮朋友吕安仗义执言,又被加上“诋毁孝道”的罪名。就这样,嵇康被关入大牢,司马昭打算杀一儆百。消息一传开,几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请求赦免嵇康,但却坚定了司马昭杀嵇康的决心,也加快了嵇康被推入阎罗殿的步伐。

魏景元三年(公元262年),年仅四十岁的嵇康,被押往洛阳建春门外东石桥南面的马市上斩首。临行前,嵇康神色坦然,长乐亭主送来古琴,他演奏了一首《广陵散》,当时在场的人无不泪湿衣衫。《广陵散》自此失传,美者的至爱,一代美男才子也香消玉损。

广陵散

九、谢 安

谢安(320年-385年10月12日),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名士,太常谢裒第三子、镇西将军谢尚从弟。

谢安,名安,心安,方能成大事。

谢安的名字在被他用一生诠释并应用完美。谢安乃东晋名相,与王导并称“王谢”。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唐代使人刘禹锡那首著名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的谢就是指的来自河南陈郡(现周口地区)的谢氏一族,代表人物是谢安。谢安年轻时曾隐居会稽东山,以山水文籍自娱,无出仕之意,然却胸怀韬略,留心时政,人喻之为诸葛孔明。“安石不出,如苍生何!”都希望他出来主持政局。简文帝时,国运每况愈下,已过不惑之年的谢安慨然叹曰:"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为晚",于是由会稽赴建康接任丞相。谢安精于清淡,为当时名士所敬佩,谢安常与子侄们谈论诗作成了当时文坛佳话。太元五年,谢安因功被任命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太元八年,苻坚率领着号称百万的大军南下,志在吞灭东晋,统一天下。当时军情危急,建康一片震恐,可是谢安依旧镇定自若,以征讨大都督的身份负责军事,并派谢石、谢玄、谢琰和桓伊等率兵八万前去抵御。谢玄手下的北府兵虽然勇猛。但是前秦的兵力是东晋的十倍多,谢玄心里到底有点紧张。出发之前,谢玄特地到谢安家去告别,请示一下这个仗怎么打。但谢安神情泰然,毫无惧色,回答道:“朝廷已另有安排。”过后默默不语。谢玄不敢再问。

谢安是晋孝武帝的丞相,死后追封太傅,功勋卓著,曾一度辞官退隐浙江会稽东山,当时曾有“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足见他的威望之高。后复出主持大局,因此又有“东山再起”的成语,表示免职以后再度掌权的意思。后秦符坚扬言投鞭可使长江断流,率领大军进驻淝水北岸,威逼东晋,朝野震恐。谢安时任征讨大都督,他从容调度,终于大破符坚,是为军事上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五万人战胜八十万。据说他侄儿谢玄从前线送回报捷书信,可是谢安得信后面上却了无喜色,对弈如故。及至下完棋返回内室,终于压不住内心喜悦,鞋后跟过门槛时折掉,他高兴得竟然没有察觉,其镇静自若,儒雅风流,在历史上一直传为佳话。

清华大学校名由来:名士谢安之孙谢混诗:寒裳顺兰芷,水木湛清华。谢安人长的帅,不单是政治家,也能诗会文,擅长清谈。他的这些优秀基因也遗传给他的后代扪,子孙们基本都很清修俊雅。其中有个孙子叫谢混,人长的好也有文采,他写了一首诗《游西池》,其中四句为:“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寒裳顺兰止,水木湛清华。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

淝水之战(网络图)

十、裴秀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魏元帝继位后,进爵鲁阳县侯,任尚书仆射。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改官制,又提议恢复五等爵制。五等制恢复后,获封济川侯。他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后,拜裴秀为尚书令、右光禄大夫。西晋建立后,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泰始三年(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271年),裴秀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谥号“元”。有文集三卷。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裴姓的来源?《晋书》如何作传裴秀?一是出自嬴姓,为伯益之后。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载,伯益的后裔有个裴姓叫飞廉的,他的裔孙被封于苹邑(今山西省闻喜县东),称为苹氏,至六世孙为苹陵,他在周僖王时被封为解邑(山西省蔺猗西南)君,他就去掉邑字,改加衣字,表示已经离开了苹邑,称为裴姓。二是源于周朝秦国,以邑为氏。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非子。秦非子的后代中有人被封为侯爵,并被封为裴乡(今山西省闻喜县的裴城)的首领,称裴乡侯,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世子孙便已封邑为姓,称裴姓。三是源于春秋时晋国,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晋平公将颛顼的一个裔孙封到裴中(今陕西省岐山县北)那个地方做首领,这位贵族被称为裴君。他的后代遂以“裴”为姓,称裴姓。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人也。祖茂,汉尚书令。父潜,魏尚书令。秀少好学,有风操,八岁能属文。叔父徽有盛名,宾客甚众。秀年十余岁,有诣徽者,出则过秀。然秀母贱,嫡母宣氏不之礼,尝使进馔于客,见者皆为之起。秀母曰:“微贱如此,当应为小儿故也。”宣氏知之,后遂止。时人为之语曰:“后进领袖有裴秀。”渡辽将军毋丘俭尝荐秀于大将军曹爽,爽乃辟为掾,迁黄门侍郎。爽诛,以故吏免。顷之,为廷尉正,历文帝安东及卫将军司马,军国之政,多见信纳。帝之讨诸葛诞也,秀与尚书仆射陈泰、黄门侍郎锺会以行台从,豫参谋略。魏咸熙初,厘革宪司。时荀顗定礼仪,贾充正法律,而秀改官制焉。秀议五等之爵,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初,文帝未定嗣,而属意舞阳侯攸。武帝惧不得立,问秀曰:“人有相否?”因以奇表示之。秀后言于文帝曰:“中抚军①人望既茂,天表如此,固非人臣之相也。”由是世子乃定。武帝既即王位,拜尚书令、右光禄大夫,与御史大夫王沈、卫将军贾充俱开府,加给事中。及帝受禅,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邑三千户。时安远护军郝诩与故人书云:“与尚书令裴秀相知,望其为益。”有司奏免秀官,诏曰:“不能使人之不加诸我,此古人所难。交关人事,诩之罪耳,岂尚书令能防乎!其勿有所问。”司隶校尉李憙复上言,骑都尉刘尚为尚书令裴秀占官稻田,求禁止秀。诏又以秀干翼朝政,有勋绩于王室,不可以小疵掩大德,使推正尚罪而解秀禁止焉。秀儒学洽闻,且留心政事,当禅代之际,总纳言之要,其所裁当,礼无违者。又以职在地官,以《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后世说者或强牵引,渐以暗昧。于是甄摘旧文,疑者则阙,古有名而今无者,皆随事注列,作《禹贡地域图》十八篇,奏之,藏于秘府。其序曰:“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②。二曰准望。三曰道里。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秀创制朝仪,广陈刑政,朝廷多遵用之,以为故事。在位四载,为当世名公。服寒食散,当饮热酒而饮冷酒,泰始七年薨,时年四十八。(节选自《晋书》卷三十五)

裴秀为何被称“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我国的地图是从实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昔地图大都像图画一样富於直观感觉,或者在图上附以详细的说明文字。一千七百年前,裴秀制图,总结了前人的制图经验,完成了一套制图理论。裴秀的理论除科学地缕述地图所应表达的地理观念之外,他所作的图,尤能摒弃画图的原始性质。裴秀的最大成就是制成“制图六体”,即制图所应遵循的方法和规律,共有六条。它们是:一、“分率”,即比例尺;二、“准望”,即方位;三、“道里”,即距离;四、“高下”;五、“方邪”;六、“迂直”。其中后三条说明各地间由于地势起伏、倾斜缓急、山川走向而产生的问题。裴秀认为以上六条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果地图上没有比例尺的标记,则不能确定距离的远近。如果只有比例尺的标记,而无方位,则某地的方向虽然从某一方向看是对的,但从其他方向看就不对了。如果只有方位的确定,而无道路的实际路线和距离的表示,那么在有山水相隔的地方就不知该怎样通行了。如果只有路线和距离的标记,而无地面高低起伏和路线曲直的形状,则道路的远近必定与其距离不符,方向也弄不清。所以六条准则必然综合运用,相互印证,才能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距离和地势情况。因此可以说,现代地图学所需要的主要因素,除经纬线和投影以外,裴秀都已谈及了。我国绘制地图的方法基本上都依据裴秀所规定的“六体”。

据史书记载,裴秀除了绘制《禹贡地域图》以外,还曾经绘制了一幅《地形方丈图》,一直流传了几百年,对后世地图学的发展有相当大有影响。大概在他以前不久,有人绘制了一幅《天下大图》,规模非常宠大,据说“用缣八十匹”,这在当时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但是这幅《天下大图》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便携带、阅览和保存。于是裴秀运用制图六体的方法,“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尺(大约相当于一百八十万分之一)把它缩绘成《地形方丈图》,并且把名山、大川、城镇、乡村等各种地理要素清清楚楚地标示在图上。这样,阅览它就方便多了。可见裴秀已经掌握了缩放技术。此外,裴秀编绘了《禹贡地域图》十八篇,重新勘察、绘制了当时的地图。裴秀又将原有粗重的用八十正缣制作的《天下大图》加以改造,以“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的比例进行缩制,使之成为容易省览的小而明确的《方丈图》。这种缩小了的《方丈图》就是现在所说的小比例尺1:1800000地图。南北朝时,文学家谢庄制造出一个方丈大的木质地形模特,后来北宋沈括、南宋黄裳与朱熹,都用木材、面糊、木屑、胶泥及蜡等制造地形模型。这些都是裴秀方丈图的继续演进,说明裴秀对后代地图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初学记》有关记载如下:“制图之体有六焉。一曰分率,所以辨广轮之度也。二曰准望,所以正彼此之体也。三曰道里,所以定所由之数也。四曰高下,五曰方邪,六曰迂直,此三者各因地而制宜,所以校夷险之异也。有图像而无分率,则无以审远近之差;有分率而无准望,虽得之于一隅,必失之于他方;有准望而无道里,则施于山海绝隔之地,不能以相通;有道里而无高下、方邪、迂直之校,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失准望之正矣。故以此六者,参而考之。然后远近之实定于分率,彼此之实定于准望,径路之实定于道里,度数之实定于高下、方邪、迂直之算。故虽有峻山钜海之隔,绝域殊方之迥,登降诡曲之因,皆可得举而定者。准望之法既正,则曲直远近无所隐其形也。”

晋朝山水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嵇康,顾恺之,司氏,陶渊明,司马炎,裴秀,谢灵运,石崇,司马氏,王恺,王羲之,姓氏,王导,司马,谢安,贵族,名字,司马昭,甘蔗,谢玄,晋朝,时期,晋武帝,人们,公元,书法,生活,六朝,名士,士族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嵇康,顾恺之,司氏,陶渊明,司马炎,裴秀,谢灵运,石崇,司马氏,王恺,王羲之,姓氏,王导,司马,谢安,晋朝,司马昭,贵族,名字,甘蔗,谢玄,国号,人们,时期,晋武帝,公元,书法,天下,司马懿,生活

2020-09-05 #故事大全

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晋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嵇康,顾恺之,司氏,陶渊明,司马炎,裴秀,谢灵运,石崇,司马氏,王恺,王羲之,姓氏,王导,司马,谢安,晋朝,司马昭,贵族,名字,甘蔗,谢玄,国号,人们,时期,晋武帝,公元,书法,天下,司马懿,生活

2020-09-06 #长篇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班固 班超 汉书 汉明帝 杨终 班彪 郎官 修国史 王充 公元 史记 扶风 明帝 洛阳 父亲 京城 书稿 史书 才能 条件 经学 皇家 汉德 章帝 石渠 诸儒 通德论 修撰 兰台 世祖

2020-04-30 #短篇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班固,班超,汉书,汉明帝,杨终,班彪,郎官,修国史,王充,公元,史记,扶风,明帝,洛阳,父亲,京城,书稿,史书,才能,条件,经学,皇家,汉德,章帝,石渠,诸儒,通德论,修撰,兰台,世祖

2020-05-06 #故事大全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班固,班超,汉书,汉明帝,杨终,班彪,郎官,修国史,王充,公元,史记,扶风,明帝,洛阳,父亲,京城,书稿,史书,才能,条件,经学,皇家,汉德,章帝,石渠,诸儒,通德论,修撰,兰台,世祖

2020-05-28 #长篇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班固,班超,汉书,汉明帝,杨终,班彪,郎官,修国史,王充,公元,史记,扶风,明帝,洛阳,父亲,京城,书稿,史书,才能,条件,经学,皇家,汉德,章帝,石渠,诸儒,通德论,修撰,兰台,世祖

2020-05-27 #故事会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中国汉朝十大名人姓名故事

班固,班超,汉书,汉明帝,杨终,班彪,郎官,修国史,王充,公元,史记,扶风,明帝,洛阳,父亲,京城,书稿,史书,才能,条件,经学,皇家,汉德,章帝,石渠,诸儒,通德论,修撰,兰台,世祖

2020-05-28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