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十个民俗传说

时间:2020-04-27

10个关于民俗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285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6 分钟。

腊八节传说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 一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一说,腊八节来自“赤豆打鬼”的风俗。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普遍相信迷信,害怕鬼神,认为大人小孩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一说,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长年不能回家,吃粮靠家里人送。有些民工,家隔千山万水,粮食送不到,致使不少民工饿死于长城工地。有一年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以资纪念。 一说,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一说,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还有一说,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另有一说是教育后辈要勤俭持家[1],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十个民俗传说”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汉族,传说,来历,由来,苗族,习俗,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白族,侗族,姑娘,彝族,布依族,水族,傣族,故事,新郎,瑶族,纳西族,藏族,阿昌族,黎族,猎神,哈尼族,壮族,唢呐,摩梭人,景颇族,来由

2020-05-27 #故事大全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汉族,传说,来历,由来,苗族,习俗,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白族,侗族,姑娘,彝族,布依族,水族,傣族,故事,新郎,瑶族,纳西族,藏族,阿昌族,黎族,猎神,哈尼族,壮族,唢呐,摩梭人,景颇族,来由

2020-05-29 #故事阅读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汉族,传说,来历,由来,苗族,习俗,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白族,侗族,姑娘,彝族,布依族,水族,傣族,故事,新郎,瑶族,纳西族,藏族,阿昌族,黎族,猎神,哈尼族,壮族,唢呐,摩梭人,景颇族,来由

2020-09-04 #长篇故事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汉族,传说,来历,由来,苗族,习俗,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白族,侗族,姑娘,彝族,布依族,水族,傣族,故事,新郎,瑶族,纳西族,藏族,阿昌族,黎族,猎神,哈尼族,壮族,唢呐,摩梭人,景颇族,来由

2020-09-04 #经典故事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中国民俗传说》电子书 《中国民俗传说》在线阅读 读书世界网

汉族,传说,来历,由来,苗族,习俗,满族,朝鲜族,蒙古族,白族,侗族,姑娘,彝族,布依族,水族,傣族,故事,新郎,瑶族,纳西族,藏族,阿昌族,黎族,猎神,哈尼族,壮族,唢呐,摩梭人,景颇族,来由

2020-09-04 #故事会在线阅读

写出有关石头的传说 民俗传统学习民俗

写出有关石头的传说 民俗传统学习民俗

李源,三生石,时候,天竺寺,世界,佛教,儿子,因缘,妇人,故事,牧童,观念,一笑,惠林寺,李公真,葛洪,三生石上,生生世世,石上,传说,中国,众生,南浦,婴儿,时会,朋友,月亮,本性,生命,相续

2020-09-11 #故事阅读

春节民俗传说之倒贴福字的传说

春节民俗传说之倒贴福字的传说

马皇后,民间,皇帝,人们,图案,大小,字贴,桃符,福气,福字,朱璋,朱元漳,中出,福运,新春佳节,一家,事情,人家,全城,吉利,商店,大字,好心,大祸,屋门,寿星,寿桃,挂钟,幸福生活,市场

2008-03-02 #短篇故事

民间传说与民俗

民间传说与民俗

M.F.A.,A.M.,艺术,民间传说,民俗,网页

2020-09-04 #经典故事

中国民俗传说

中国民俗传说

人们,腊八粥,元宵,嫦娥,朱元璋,传说,后羿,东方朔,民间,蓬蒙,习俗,汤圆,郁垒,桃木,百姓,门神,妻子,不死药,地方,大门,宫女,成仙,月亮,月饼,材料,汉武帝,鬼魅,吴刚,增福,羿率众

2020-09-04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