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时间:2020-04-27

25篇三百字的历史小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824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7 分钟。

***********“五月花”号移民——美国人民的老祖宗是酱紫的*********** 乘长风破巨浪,我们是美国的祖先。 我们来自英格兰,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跨国大海越过大洋去找新大陆。 但凡说到,世界老大——美国的时候, 中国的愤青都会不由自主的轻蔑的从鼻孔里哼出一个字儿来—— 切~~~~~才二百来年的历史 但是,我今个儿要说的却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不止有二百多年,而是四百来年。 说到美帝四百来年的历史,就不得不说一说“五月花”号及清教徒的问题。 “五月花”号大帆船上的移民们是第一批创建北美殖民地的人们。 他们是当今美国白人的老祖儿,是当今美国人的劳爷爷老奶奶。 17世纪初那喒,在英格兰有一群人。人们叫他们“清教徒”。 啥是清教徒? 清教徒,是基督教,也就是新教里边的一派,是一伙儿“另类”。 顾名思义,所谓“清教徒“,就是反对奢侈,标榜“俭朴清洁”生活的人儿。 “清”,就是清贫。 “清贫”的“清”,就是清清白白; “贫”不是“耍贫嘴”的“贫”,而是贫穷,贫苦;苦哈哈清清白白。 这群清教徒在那喒可受气了。受谁的气呢? 受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的气,受英国教会的气。 英国国王看他们不顺眼,英国教会也看着他们别扭。于是乎,就迫害他们, 压迫他们,不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就抓他们打他们关他们的禁闭不给他们饭吃, 甚至还时不时的找个理由抓一个清教徒把他的脑袋、剁下来。 天下虽大,何处是这群天涯沦落人的归宿呢?想来想去,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美洲。 他们听说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个好地方,土地肥沃四季如春,好似天堂的地方, 但是那里没有好姑娘 为什么呢? 因为听说那里荒无人烟,除了野山野兽野花野果就是野人——印第安人。 这个地方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 不过,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没有一群蓝精灵。 1620年,清教徒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要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抵达海洋的那一边。 这一年的9月16日,他们一行102人乘船前往美洲。 他们是从英格兰的普利茅斯港出发。 他们所乘的船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五月花”号。 “五月花”号上都有什么呢? 第一,有人。有男有女有小孩。这些人中,有43个清教徒,还有14名契约奴。其余的为工匠、 渔民。3个孕妇。乘客102人,水手大约30个。外加一名老船长。 第二,有动物。有狗有羊有家禽,还有马和牛; 第三,有枪有炮有武器还有弹药。光大炮就有六门(要大炮为啥?要大炮好打敌人) 第四,有家具有图书还有鞋子和靴子; 第五,有香料有燕麦片有干鱼肉还有大萝卜。 旅途上,有喜有忧有困难有惊险。其中,发生了一件悲伤的事情, 也发生了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悲伤的事情是,一个人熬不住了,就嗝屁着凉大海棠了挂了死了去世了逝世了去见上帝了。 高兴的事情是,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在惊涛骇浪中来到了尘世。 一死一生,实现了船上的生命平衡了。 旅途结束时,不多不少还是102个人。外加水手和那个老船长。 (欲知下文,且看“五月花”号公约) ***********“五月花”公约——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 “五月花”号——一路风浪一路颠簸;一路歌声一路祈祷。 上帝在天之灵,保佑着这些可怜的人儿平安地抵达北美近海海域。 第六十五天一大清早,负责瞭望的水手在桅杆上大喊道,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 这个水手就像前几年中国流行的一首儿歌唱的那样, 看见了看见了看见了,螺丝帽,虽然小,祖国建设不能少…… 不过,水手看到的并不是螺丝帽,而是隐约可见的陆地。 啊!远处的陆地便是北美大陆。 船上的人们都很兴奋。 兴奋之余,却又争吵起来。甚至有人动起粗来,破口大骂麻痹的,甚至大打出手。 局面有点失控。 为人正直,待人宽厚的威廉??布拉福德一看这种情况,感觉到大事不好。这要是上了岸,大家疯 狂起来怎么办?大家无法无天咋办?咋办? 那么威廉??布拉福德就对大家说,咱们上船的时候,是先说好了规矩再上船; 那么现在咱们要下船了,也要说好了规矩再下船。 这就是,说好了,再上船;说好了,在下船。 最后大家都同意订下一个规矩,签订一个协议,签订一个公约。 威廉??布拉福德就拟订了这么一个公约。 公约的要点是说, 第一,我们是“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 第二,我们要服从我们自己制定的法律规矩。 船上的四十一名成年男子在公约上签了字。就像安徽小岗村的一十八名村民在承包合同上按下十八个血红血红的手印儿一样。顿时生效。大家都要遵守,不得违背。 签字的时间是1620年11月11日。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从此时此刻开始了。屈指一算,距今已经过去了396个年头了。 这就是著名的“五月花”号公约。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五月花”号公约。 (欲知下文,且看感恩节——美国人的春节) *********** 感恩节——美国人的春节*********** 说到感恩节的来历, 这要往前捯,捯哇捯,捯到三百九十六年前。 这跟“五月花”号白人移民有很大的关系, 那不是一毛钱儿两毛钱儿的关系。 那是很大的关系! 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号抵达了北美大陆。在科恩角靠岸了。 可是当时正值北美大陆的冬季。 天寒地冻,无处安身,只好委屈在船上将就将就了。 冬天里,“五月花”号乘客们备受煎熬,备受疾病的折磨。有人死于肺炎,有人死于坏血病,有的死于肺结核。 写到这里,我在想,他们这些人怎么不选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出发呢。可能时,当时急于出发奔向新大陆找到新生活吧。 你看到此处,大概要问,为什么不带着Vc药片呢?吃了维生素C就不得坏血病了。 你大概还要问,为什么不带着橘子广柑芦柑柠檬呢?吃了广柑芦柑橘子就补充了维生素,也就不得坏血病了。 他们大概想带着这些水果,可是去那儿找啊! 这些都是热带水果,地处寒带的英国是没有滴。 嗨!你净是鬼扯。 维生素C治疗坏血病的疗效要到一百多年后才被发现的。 1747年 苏格兰医生林德发现柠檬能治坏血病,也就是后来的维C。 虽然说,严冬已经到了,春天还会遥远吗? 可是在这个难熬的严冬里,有49个人先后去世了陆陆续续的死了。 阿门!愿上帝保佑他们吧! 49个人四十九条生命,几乎是乘客的一半。百分之五十呀,这个死亡率也太高了。 追求自由的成本也太大了。 幸亏他们在这个严寒里遇到好人了遇到救星了。 真是“东方红,太阳升”,他们遇到了大救星。 这个救星不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而是当地的印第安人。 当地有一个印第安部落。这个部落叫做“万帕诺亚格” 万帕诺亚格人给英国移民们送来了吃的喝的送来了生活必需品。使得他们之中的一半的人得以度过那个冬天。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幸存下来的乘客在岸边盖了一些小棚子茅草屋。 1621年3月21日,乘客们离开了“五月花”号搬到岸上居住了。 好心肠的印第安人又送来了玉米种子,教移民们如何耕种如何打猎如何捕鱼如何抓鸟。 这一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再加上印第安人的指导和帮助,移民们获得了大丰收,终于闯过了生活的难关,过上了安定、富裕的衣食无忧的小康日子。 11月底的一天,移民们为了感谢上帝以及印第安人的帮助,举办了北美大陆的第一个感恩节。 这便是感恩节的由来。 印第安人救白人移民于饥寒交迫之中,后来的白人移民却恩将仇报,把印第安人的恩情忘得一干二净。反而将印第安人陷于水火之中,差点把印第安人赶尽杀绝。 最后,美国白人政府把印第安人统统给圈了起来。美其名曰,“印第安人保护区”。 卑鄙小人卑鄙的白人。 最初一开始的那些年头,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大家跟着感觉走,在秋收之后,想起什么时候过感恩节就什么时候过。 后来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 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 。 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剽悍骁勇的印第安人——剥人头皮 !吓死宝宝了*********** 剥人头皮,唉呀妈呀——听着都瘆人。 你咋尽说这些吓人倒怪的呢 真的真的,确有其事。 那是咱们蒙古利安人的远房亲戚远方的qie(不好意思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只好用拼音字母代替)——北美印第安人。 大家耳熟能详的阿帕奇直升机、切诺基吉普车的名字都来自北美印第安部落的名字。 对喽!尽人皆知的阿帕奇直升机、切诺基吉普车的名字都来自北美印第安 部落的名字。 印第安人,骑大马挎大枪走天下。 印第安人,头戴羽毛头饰腰里别着印第安战斧呱呱叫。 印第安人,凶狠的印第安人,喜欢剥去敌人的头皮,作为战利品。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相信,人的头皮附着的灵魂,割下头皮死了的人就无法回来报仇。 殖民者对印第安人太残忍,杀人太多,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印第安人被迫拿起了武器。他们像捕获野兽那样,与殖民者展开游击战,向殖民者复仇。 印第安人虽然英勇,虽然能剥头皮,但是最后还是敌不过万恶的白人 最后被圈在印第安人保护区。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美国独立战争,都是中国茶叶在波士顿惹的祸 ********** 波士顿在哪儿? 波士顿在美国的最东北角。 虽然是波士顿在最最东北角,还很牛逼。 美国独立战争,都是中国茶叶在波士顿惹的祸 虽然波士顿貌似很偏僻,但是很是有名。2013年4月份的马拉松爆炸案就发生在那里。 两个赫赫有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就在波士顿。 波士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发源地 那里还发生了波士顿倾茶案——就是把好好的中国茶叶倒到大海里去了。 18世纪初,北美人的大表哥大表姐二舅母三姑父——英国人喜欢喝茶。 北美人见样学样,附庸风雅,也人模狗样的学着端个茶杯喝茶水。 北美人看人家弄,他也弄。北美人真是见样学样,长个葫芦瓢样。 当时北美人喝的是,浙江的绿茶、安徽的绿茶、福建的武夷山茶。据统计,在1760年,美洲殖民地的茶叶消耗每年亦超过100万磅。 与美国革命风马牛不相及的中国茶叶,却成了爆发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索。 这真是奇了怪了。 原来是这么一事儿—— 一场打了七年的七年战争中,英国狮子把法国高卢鸡打败了。高卢鸡这次败得很惨,鸡冠子淌血了,骄傲的尾巴毛都给拔去了。铩羽而逃,把北美大陆留给了英国人。 胜利的英国虽然赢了,但是国库空。国库空了的大英帝国,穷疯了的英国政府想出了一个损招,通过税收搜刮老百姓的腰包。 不仅要搜刮英国本土人民的腰包,还要把北美老百姓的腰包搜刮干净。 伦敦金融城里的那帮阔佬对北美人说,大英帝国缺钱了知道不?你不买单谁来买单! 美国独立战争,都是中国茶叶在波士顿惹的祸 这群北美暴发户有的是钱,正该让他们多放点血。 放血的办法,不是在脚趾头上扎一锥子,那样放放血来治病,而是叫北美当地人交税。 1773年,诡计多端的英国政府为了帮助东印度公司倾销积存茶叶,通过《救济东印度公司条例》(即茶叶法案)。 这个《茶叶条例》貌似一件小事,但是在美国历史上却是一件捅破了天的大事。 《茶叶条例》引起北美当地人的不满,进而导致了波士顿倾茶案 就是把好好的茶叶都给倒到大海里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波士顿人民往大海里倒茶叶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 在波士顿如果不知道倾茶事件,就相当于中国人不知道武昌起义。 1773年12月16日的晚上,那是一个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的晚上。 五六十条黑影,嗖嗖,嗖嗖窜上了靠在岸边的东印度公司运茶船。 冷丁一看,这些人是印第安人; 仔细再一看,都是假扮成印第安人的白种人。 他们是何人?为何装扮成印第安人?装扮成印第安人要干啥呢?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当地的爱国者造反派组织“自由之子”的成员。 200多年前,波士顿人就会coplay,就会装神弄鬼。 他们假扮成印第安人是想嫁祸于印第安人。 他们打扮成“莫霍克”印第安人的样子,手拿斧头或铁锤,模仿土著打仗的声音,大摇大摆登上茶船。 他们把一箱子茶叶,又一箱子茶叶,左一箱子又一箱子上一箱子下一箱子的茶叶全部都倾倒到海里。整个一个晚上,他们不辞幸苦地把三条船上的342箱子茶叶都倒到海里,海港内漂满了茶叶箱子的碎片,飘满了茶叶。 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倾茶案”。此次事件是为了抗议英国殖民政府放入万恶统治。 这次事件,正如混血小帅哥费翔唱的那样——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温暖了当地人的心窝…… 新英格兰的冬天忽然变成了一把火,人们也许不会意识到,他们点燃的不仅仅是一场即将来临的战争,也是一个新兴国家冉冉升起的希望。 他们点燃的是新大陆的希望之火。 一切,就是从这天的往海里倒茶开始! 北美当地人不高兴的举动惹火了英国政府。 英国政府不高兴,后果也很严重。 北美人民也使英国政府大为恼火。双方慢慢地顶起牛来。 一头是约翰牛,一头是北美野牛。犄角对犄角,看看谁更牛! 1774年3月,英国议会议员们大怒,怒火中烧,一口气通过了四个惩罚性的法令,即《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 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 什么?“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这还了得,这怎么可以啊。 在你们英国,“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 The storm may enter, the rain may enter ,but the King of England cannot enter. 难道在我们这旮瘩,风可进雨可进,红虾兵也可以随便进吗? 你们英国人是人,难道我们就不是人吗? 这些法令明显地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 激起了他们的联合反抗。 英国的任性最后导致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激烈反抗。 就是这个样子—— 1773年一次码头商业纠纷引发的斗殴,却造就200年后的世界最强国家! 1775年4月19日,北美独立战争在来克星敦打响了第一枪。 1775年爆发北美独立战争。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1787年制定联邦宪法。 1788年华盛顿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欲知下文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美国宪法》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一管就管上250多年****** 东北有一句骂人话:管天管地你麻痹还管老子拉屎放屁! 不幸言中了 《美国宪法》管着总统,管着政府,也管着人民。一管就管了250多年。 一个年纪轻轻的国家一个才二百来年的国家——美国的宪法250多年没有怎么更换, 只是进行了一些修正补充。 一般人都知道,美国有一个NBA。 NBA有30支球队。 这30支球队中,有一个名字怪怪的球队。 这个怪名字球队叫做费城七十六人队。 谁说,美国人不讲政治。 费城七十六人队就是一个响当当的富于政治色彩的名字。 传说,费城七十六人队取名是为了突出费城的光辉历史,纪念参与1787年美国宪法签字的76个人。 其实不是那一事儿, 费城七十六人队取名是为了突出费城的光辉历史,纪念北美《独立宣言》签署的1776年。 无论怎么样,1787年9月17日,39名代表在费城签署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7年《美国宪法》的特点归纳起来就是两字儿——“简要”。 如果用四个字儿来概括就是“简明扼要”。 更为神奇的是,1878年《美国宪法》的序言只有52个英文单词儿,大概约合84个汉字儿。 ————《美国宪法·序言》———— 序言全文如下—— 我们,合众国的人民,为了组织一个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的安宁,建立共同的国防,增进全民福利和确保我们自己及我们后代能安享自由带来的幸福,乃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和确立这一步宪法。 这个简短的导言,说出了“美国”是什么,为什么是“美国”,如何管理“美国”。 一言以蔽之,美国在它的宪法中。 世界上最稳定、最有效,因而影响深远的美国宪法,其实是一部最简洁明了的宪法。只有7条21款。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最短的宪法。其原始文件只4400字。 谁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建国之父? 一提起“什么什么之父”,大家就会想到谁谁,老谁家的老谁。 比如说,土耳其的凯末尔是“土耳其之父”,圣雄甘地是“印度之父”, 是“朝鲜之父”,孙中山孙逸仙不是“中国之父”,而是“国父”。 一样,国父不也是父亲吗! 美国的“建国之父”是一个集体的名字。这个集体包括政治领导人和政治家。他们参与了签署《独立宣言》;他们参与制订了《美国宪法》。谁签署了《美国宪法》? 最初的宪法有39个签名者。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弗逊、詹姆斯??麦迪逊、乔治·华盛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其中有四位的头像印在美元之上。 1美元的头像是G.华盛顿—— 2美元的头像是T.杰弗逊—— 10美元的头像是A.汉密尔顿—— 100美元的头像是B.富兰克林—— 1787年9月17日,39名代表签署了宪法。宪法确认了五项基本原则: 第一,人民主权:政府由人民控制; 第二,共和政府:决定政策的代表由人民选举; 第三,受限政府:政府的行为受法律的限制; 第四,权力划分:三权分立,防止一个部门独大。 第五,联邦体系:保证州级政府的权力。 有了基本的宪法,后面又发生了变化,新的问题层出不穷。 面对新问题,就要修正补充基本宪法。 那就是《美国宪法》修正案, (欲知下文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人权法案》——美国人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美国人民爱思考,美国人民爱较真儿。 自从1787年开始,美国人民先后提出了500多次的宪法修正案。 其中大多数没有被采纳。 至今为止,美国宪法有27个有效的修正案。 其中,最初的10个修正案是一次性被通过的,因为其主要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对政府的限制,因此被统称为人权法案。 此后的17个修正案则是逐次获得通过的。 《美国宪法》的前10个修正案——《人权法案》于1791年12月15日生效。 《人权法案》是宪法的一部分。 《人权法案》主要内容大概如下, 1.《人权法案》赋予公民言论自由的权利,出版自由的权利; 2.《人权法案》赋予公民持枪的权利; 3.《人权法案》是非常重要的。法案保护公民打算说话的权利。 4.《人权法案》给警察规定了规矩。 5.《人权法案》允许公民与朋友聚会畅所欲言。 6.《人权法案》保护公民的家庭。 7.《人权法案》保护所有美国人的安全。 ************向西向西,赶着马车一直向西跑美国西部开发)******** 美利坚合众国独立那会儿 美国才东北角那么一丢丢一小块不大一旮瘩的地方 后来在一百年里变成了现在这么大一坨坨 这要得益于疯狂的西进运动。 一说到美国,你肯定会说,美国有肯德基山多士上校的炸鸡块,麦当劳大叔的汉堡包,整天举着火炬的自由女神像,扭腰客的摩天大楼。对不? 是滴是滴。 你知道我一想到美国,想到的是啥呢?我想到的就是美国西部。 一想到美国西部, 那么马上想到的就是无际的原野、高耸入云的高山、没有人烟的沙漠、湍急的的河流,大篷车、印第安人、西进运动、北美大铁路、狂风黄沙,骏马牛仔、左轮手枪快枪手,喋血黄沙一枪毙命, 19世纪初,大多数美国人居住在北美洲大陆的东边儿。 那里的穷人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经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忽然听说,西边儿有辽阔的土地。 那里的土地很肥沃,镐头把儿插在地里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那里的土地很便宜,一英亩才几美分。 那里的土地很广阔,先到先得,赶紧去吧。 于是乎,大家便成群结伙的向西进发。 为什么要跟随着大队人马走啊?因为路上会碰到凶狠的印第安人,会遇到打家劫舍的强盗,会碰上凶恶的野兽。只有抱团取暖团结起来力量大团结起来啥都不怕。 在路上,我们历尽了千难万险,过激流跨险滩,爬高山穿密林,越沙漠走荒漠,最后来到了征途的尽头,看到了大海。这浩渺无垠的海洋就是太平洋。 我们家终于到了新的家园。我们家在这里休养生息,繁衍后来,一直到今天。 从19世纪初叶今天已经有200年的历史了。我们的家族已经繁衍了八九代人了,足足有三四百口子了。我们一大家子依然快乐地生活在旧金山圣佛朗西斯科三藩市…… (欲知下文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印第安人,北美,美国,波士顿,五月花,茶叶,美国宪法,人权法案,人民,宪法,历史,名字,政府,清教徒,移民,公约,箱子,白人,英国,美国人,下回分解,之父,权利,美利坚合众国,G.,A.,B.,T.,英国政府,下文

2020-05-28 #小故事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印第安人,北美,美国,波士顿,五月花,茶叶,美国宪法,人权法案,人民,宪法,历史,名字,政府,清教徒,移民,公约,箱子,白人,英国,美国人,下回分解,之父,权利,美利坚合众国,G.,A.,B.,T.,英国政府,下文

2020-05-27 #故事阅读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印第安人,北美,美国,波士顿,五月花,茶叶,美国宪法,人权法案,人民,宪法,历史,名字,政府,清教徒,移民,公约,箱子,白人,英国,美国人,下回分解,之父,权利,美利坚合众国,G.,A.,B.,T.,英国政府,下文

2020-07-16 #故事阅读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印第安人,北美,美国,波士顿,五月花,茶叶,美国宪法,人权法案,人民,宪法,历史,名字,政府,清教徒,移民,公约,箱子,白人,英国,美国人,下回分解,之父,权利,美利坚合众国,G.,A.,B.,T.,英国政府,下文

2020-07-16 #故事会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大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们听——美国篇隔三差五更新着

印第安人,北美,美国,波士顿,五月花,茶叶,美国宪法,人权法案,人民,宪法,历史,名字,政府,清教徒,移民,公约,箱子,白人,英国,美国人,下回分解,之父,权利,美利坚合众国,G.,A.,B.,T.,英国政府,下文

2020-08-23 #小故事

夏天多给孩子吃“天然钙王” 隔三差五吃点 小身板窜成大个子

夏天多给孩子吃“天然钙王” 隔三差五吃点 小身板窜成大个子

大虾,蛋白质,含量,蒜末,中放,姜末,料酒,来源,淀粉,烹饪,翻炒,道菜,胆固醇,鸡蛋清,鱼肉,胡敏,营养学家,好的,都会,越高,个子,一大,功能,加入适量,口感,动物,参考文献,故事,小侄,孩子

2012-11-3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蔬菜这样做 孩子爱吃 吃得香 隔三差五给孩子做 身体长得壮。

蔬菜这样做 孩子爱吃 吃得香 隔三差五给孩子做 身体长得壮。

蔬菜,小孩,鸡蛋,茶匙,食物,胡萝卜,虾仁,食欲,做法,父母,道菜,青菜,麻粉,不爱吃,好的,作用,我家,海苔,维生素,翻炒,营养,推荐理由,新做法,这样做,身体长,丁炒熟,姜蓉,成小朵,特香,特爱

2010-06-28 #故事阅读

这小零食好吃又好做 我隔三差五给孩子吃 儿子超喜欢比买的好吃

这小零食好吃又好做 我隔三差五给孩子吃 儿子超喜欢比买的好吃

华夫饼,巧克力,零食,早餐,烤盘,牛奶,泡打粉,鸡蛋,黄油,巧克力粉,淘宝,美味,面糊,馅料,花钱少,华夫,格仔饼,肯德,回家吃,好的,好时,人们,个人,儿子,冰淇淋,口味,发酵粉,原料,原材料,咸味

2007-04-09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