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印度老鼠弱爆了 中国版“老鼠嫁女”落地开花 民俗起源不单纯

时间:2020-04-26

故事《老鼠嫁女》

提示:本文共有 437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印度老鼠弱爆了,中国版“老鼠嫁女”落地开花,民俗起源不单纯印度老鼠弱爆了,中国版“老鼠嫁女”落地开花,民俗起源不单纯

春秋砚

发布时间:02 0109:21

"老鼠嫁女"或"老鼠娶亲"是中国各地广为流传的春节习俗。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二十五,不同的地区和民族,"办事"的时间不同,其形式也是千差万别。更奇特的是,专家们普遍认为"老鼠嫁女"的来源是印度,如同佛教西传一般流入中国。

那么印度的女老鼠出嫁故事怎么影响到中国老鼠的?或者还有其它的来源?

缙云老鼠娶亲民俗

湖南零陵蓝山县 "老鼠嫁女 "的奇特风俗

正月十五是蓝山县老鼠嫁女的日子。当太阳西下,孩子们三五成群地聚集,为老鼠出嫁催妆。

两个孩子抬着一个小箩筐,里面放只小猫或者木墩代替,其他人则手执锅盖、瓢盆,边敲边喊,催促老鼠赶快妆扮,尽早出嫁。

催妆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走街串户,呼喊着歌谣:"老鼠嫁女,嫁到冬毛山里做满女(媳妇);大粒米,小粒米,吃饱吃饱撑死它!"

方言带着节奏,催妆队伍逐门逐户地驱鼠。

每到一户人家,先在大门口喊叫,主人出门将其带入屋内,小孩从箩筐中抱出"小猫"在屋内行走,另一孩子手执扫帚在床底、箱子下等暗处一通敲打,意在催促老鼠赶紧出嫁,别再回来。

催妆完毕, 主人家用糖果、花生、瓜子等打赏孩子们。据说经孩子催妆的家庭未来一年都能免受鼠患的困扰。

但若是主人对催妆队伍不理睬、,又或者受了"仪式"却不给奖励,则会引发孩子们和老鼠的"特别关照"。

愤怒小孩们便会边敲边唱:"老鼠嫁女,嫁到你家里做满女(媳妇);大粒米,小粒米,吃光吃光饿死你!"面对这样的"诅咒",主人家在未来一年即使家中太平,心中的"鼠患"怕也要难以消除了。

这个老鼠嫁女的习俗中,老鼠是被驱赶的对象,也体现了农业社会里,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糟蹋粮食、啃噬家具的老鼠的深深厌恶和忌惮。

潍坊杨家埠《老鼠嫁女》年画

印度版老鼠嫁女的古老寓言

在季羡林先生翻译的《五卷书》中第三卷第十三个故事:

一个苦行者在恒河里洗澡。有一只小老鼠从鹰嘴里掉下来,正落在他的手掌上,他利用自己苦行修得的力量,把小老鼠变成一个女孩子,带回净修院去,交给自己没有孩子的老婆抚养。

女孩长到十二岁,父亲想把她许配给一个知识、财产、相貌、年龄和门第都相当的强者。

苦行者喊来太阳,要他娶自己的女儿。太阳说:云彩比我强,他一遮住我,别人就看不见我了。

苦行者就把云彩喊来,要把女儿嫁给他。云彩说:风比我强。

苦行者又把风喊来,要把女儿嫁给他。风说:山比我强。

苦行者便把山喊来,要把女儿嫁给他。山说:老鼠比我强。

于是苦行者就喊来了一只老鼠,把它指给女儿看,女儿浑身乐得直打颤,甘愿嫁给这只老鼠去管理鼠类特有的家务。

苦行者就再次用他那苦行修得的神力把女儿复原为老鼠,嫁给了它。

《五卷书》编纂于公元一至十二世纪,通过丝绸之路向外扩散,在缅甸、越南、东南亚诸国,及阿拉伯世界都有传播。

从时间看,这个故事成型的时间最早,并且经过了传播。我国的"老鼠娶亲"民俗,有些地方的故事与其类似,应受其影响。但由此断定起源都是"印度版老鼠嫁女",未免偏颇,从蓝山县老鼠嫁女的习俗看,就与此大相径庭。

印度版老鼠嫁女有等级制度的影子

有传承、有融合、有张冠李戴

从老鼠嫁女在中国各地的分布形式看,的确一部分与印度版一脉相承;还有一部分将其本地化、另一部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结合本地文化的创新发展,如同佛教在中国本土化一样;最后的一些只是名称相同,其实完全是当地的习俗。

一、似是而非

《民间文学》收集发表的《老鼠嫁女》:有一个会法术的仙翁从鹰爪下救出一只小老鼠,用法术将其点化成女孩,带回家中抚养。

鼠女长大了,让老仙翁为她找个有权有势的丈夫出嫁。

于是,老仙翁为鼠女找了太阳、云、风、墙,都没有结果。最后找到鼠,于是老仙翁人用法术把女儿又变回老鼠,那天是正月二十五,人们便把这天作为老鼠成亲的日子。

是夜,各家不点灯、不喧闹,让鼠女平平安安地出嫁。

这则故事与印度版很像,可以说直接拷贝了印度故事,只是苦行者变成仙翁。但仔细分析,其内涵又大不相同。

1、印度的苦行者要将女孩嫁给一个与自己相当的强者。反映了印度的等级制度,他并没有征询女孩的意见。

2、中国的女老鼠则世俗化了,她是自己要求有权有势。而故事的结局又和年俗发生了关系,它不再仅是个故事,而是渗入了平民的生活:嫁女的日子不许点灯,不许说话。

二、婚后故事

印度版的故事到老鼠出嫁就结束了,但在中国,就这样结束可不行,老鼠是祸害,怎么能没有猫呢!

因此,有些地区在上面故事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当仙人要把女儿嫁给老鼠时,老鼠回答:"我最怕猫了,猫比我强大。"

猫很高兴地答应了婚事。

正月二十四日,当花轿抬到猫宅,猫一口先把新娘子吃掉了……

到了这步田地,反映的完全是人鼠大战了。糟蹋粮食、房屋乃至一切的老鼠,与人类共生以来,始终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面对鼠类,人们常常无可奈何,在对待他们的态度上,可谓深恶痛绝,因而,为他们安排了猫腹的结局。

老鼠嫁女中“猫”出现了

当然,老鼠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也有些民俗选择妥协:

江苏常州 《武进、阳湖县台志》:" 正月元且至晚不燃灯即卧,云老鼠嫁女。小儿乃以米团插花置鼠穴旁,云送嫁。"

土家族的"老鼠嫁女":鼠王选定腊月二十四嫁女,喜事当天,正赶上人类忙于置办年货,推磨舂碓,干扰了老鼠结亲。鼠王大怒,定下规处,"人今年闹我一天,我明年要闹他一年。"

饱受鼠患的人类接受了教训,虽然做不到与其和平相处,两不相害。但只要老鼠们将其破坏程度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人们也是愿意妥协的,这是面对现实的理性选择。

从此每年腊月二十四鼠婚之日,不推磨舂碓,相传至今。

三、浪漫出天际

中国人是现实的,所以有些地方"老鼠嫁女"没有好结果,但你如果以为先人们只看眼前的一亩三分地,那就大错特错了。古人的浪漫超出你的想象。

1、河南的正月十七,老鼠嫁妮(女)有个说法:一位老人救了一个鼠精,认为义女。正月十七是鼠女出嫁的日子,老人为其包饺子,好吃好喝,然后送上花轿。

鼠女感念义父的恩德,老人家中冲刺不再有鼠害,粮食满仓。后来的人们就在正月十七的鼠女出嫁日,形成包饺子、早睡、不惊扰老鼠婚事的习俗。

2、很久以前,仡佬族居住的地区老鼠泛滥,为了加以应对,人们养了许多猫。

有一个仡佬族青年普善非常善良,常从猫爪下解救老鼠,老鼠精为了报答,命一小鼠精每日为普善做饭、料理家务。并答应把幺女嫁给他,婚期定在除夕之夜。

老道徐半仙察觉了此事,除夕鼠婚之夜,派出了老猫,新娘子险些丧命猫爪。

躲过了劫难,普善与鼠妇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看着鼠女堂而皇之地在灶间忙活,灶王爷很愤怒,将其扣住。鼠妇无奈,只得与普善告别,并悄悄地约定:每年除夕,人间鼠嫁女之日(灶王爷上天之时)夫妻相会。

更正统的中国版老鼠嫁女

清代文人钱泳在私人笔记《履园丛话》中记载的老鼠娶亲,与印度版的嫁女故事更是天差地别。

万历年间,一年除夕,九里桥华府一家人正在守岁,忽然从后院传来喧闹之声。

华府家道中落,后院的小楼久不修葺,不再住人,开锁的钥匙都布满了铜锈。难道进贼了?众人正在犹豫,耳旁又传来的吹吹打打的乐声。

家人面面相觑,透过墙缝向后院偷窥。只见数百个身高不足一尺的小人,正在进行女方送嫁妆的婚仪。听见有人说:"明天婚礼,仪式将更加盛大。"

到了第二天,华府的主人再去偷看,只见鼓乐齐鸣,小楼流光溢彩,数十人抬着花轿,而新人在轿中哭泣。坐在后面轿子中的老人,送女出嫁,也是泪流满面,给华府主人留下深刻印象。送嫁的队伍很庞大,都从墙间直接穿进去。

华府一家大为惊骇,主人每天都去偷窥,生怕发生不测。又过了半个月,楼中竟然传出婴儿呱呱的哭声,再过数日,一个瘦高白髯的老夫子前来,小孩子开始读书了。先生教授的是《中庸》,如同常人一般。

这完全就是世俗生活的写照,老鼠嫁女的过程及其流露出来的情感,如同人类一般。看来,老鼠即便成精了也很羡慕人类,处处以人间生活为标准。

鼠的社会就是人的社会

稀奇的事情如同长了腿,快速传播,但人们将信将疑。

一个路过的道士发现了异常,"你们家有妖气,我可以为你们驱除。但需要贡献一些家畜粮食酬谢神灵。"主人很惶恐,答应了下来。

道士仗剑作法,唤出金甲朱冠者的神人,果然杀死了许多的小人,装了一竹筐。捉妖成功,离别之际再次叮嘱华家酬神。

道士离开后,华家主人思虑再三,除妖是道士的正事,因为除妖而讨要东西,这不也是妖的行为么,因此犹豫没有酬神。

忽然,梁间传来了愤怒的吼声:"你们这些该死的,我们施法操劳,却连一点食物都得不到,你们就等着吧!"

主人抬头看见,施法的道士变成了送嫁的老人,金甲神变成了瘦高白髯的老夫子,在低头发现筐里的小人尸体也已消失不见。

从此,小人们穿堂入室,乱啃乱咬,随处排泄,日夜不宁。

主人不得已,急往江西求诉于张真人,真人开坛作法,"这是些误食仙草的老鼠变幻的妖精啊。"于是赠予数纸书符,授之以法,尽灭鼠患。

从此,当地多了个习俗,并不断扩散,"岁朝之夜,皆早卧不上灯,诳小儿曰:听老鼠作亲,即以此也"。

老鼠嫁女体现了中国文化

"老鼠嫁女"的故事出现在多种艺术形式中,民间故事、歌谣,在生生不息中代代相传。老鼠娶亲习俗发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之后,渗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年画中,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四川绵竹以及其他的年画产地都有"老鼠嫁女"的年画。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就有提到,其床前就贴着两张花纸,一是八戒招赘,另一张就是可爱的"老鼠成亲"了。

"新郎、新娘以至傧相、宾客、执事,没有一个不是夹腮细腿,像煞读书人的,但穿的都是红衫绿裤。"

民间艺术品中的剪纸、剪纸长卷、窗花、连环画、剪贴连环画、装饰画、邮品、布玩具、织锦、剌绣、腊染、扎染、泥模、泥塑、石刻、壁画等等,"老鼠嫁女"都是一个重要的题材。

"老鼠嫁女"还出现在戏曲舞台及民间游戏中,构成了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部分。高甲戏、曲剧、粤剧以及皮影戏中都有老鼠们欢欢喜喜送嫁的场面。

剪纸是“老鼠嫁女”风俗的众多艺术形式

总结

中国的各地区"老鼠嫁女"的风俗,一部分有印度版"老鼠嫁女"的影子,还有一部分完全是本土自生的。

上面的许多实例也说明了"老鼠嫁女"来源的多样性。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对老鼠的破坏作用,既痛恨又无奈,因此对"老鼠嫁女",内心也是充满了矛盾,表现在民俗上,就出现了驱鼠或媚鼠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国人的天性现实而不失浪漫,因此我们在"老鼠嫁女"上又出现了人鼠姻缘等神话。

印度的"老鼠嫁女"就是一个故事,而中国的"老鼠嫁女"演变为上亿人各具特色的的民俗。"老鼠嫁女"在各地与春节习俗挂钩,别具特色,成为独特的中国风情。

感谢您的阅读,您的关注、分享、收藏、点赞是给我的最大鼓励 !

作者最新文章02 0109:4301 2617:2601 2509:48相关文章??Baidu京ICP证030173号返回顶部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印度老鼠弱爆了 中国版“老鼠嫁女”落地开花 民俗起源不单纯”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民俗故事彩图注音版 正版 刘敬余 9787552295047

中国民俗故事彩图注音版 正版 刘敬余 9787552295047

来历,习俗,由来,孩子,传说,故事,民俗,相关内容,民俗文化,起源,中国民俗,人们,我国,门神,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生活礼仪,仓颉,刘敬,孟姜女,山西人,祖习,三月三,六月六,北京教育出版社,北方人,吉祥鸟,书名,中华民族,中国

2017-10-23 #故事阅读

中国民俗故事彩图注音版 正版 刘敬余 9787552295047

中国民俗故事彩图注音版 正版 刘敬余 9787552295047

来历,习俗,由来,孩子,传说,故事,民俗,相关内容,民俗文化,起源,中国民俗,人们,我国,门神,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生活礼仪,仓颉,刘敬,孟姜女,山西人,祖习,三月三,六月六,北京教育出版社,北方人,吉祥鸟,书名,中华民族,中国

2007-04-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民俗故事 彩图注音版 古代民俗故事 儿童文学推荐阅读 小学生语文新课标阅读图

中国民俗故事 彩图注音版 古代民俗故事 儿童文学推荐阅读 小学生语文新课标阅读图

国君,来历,习俗,由来,传说,孩子,故事,天神,影子,民俗,日晷,节令,移动,人们,民俗文化,漏壶,百姓,规律,起源,中国民俗,历法,商品,塑封,大臣,天台,太阳历,年轻人,我国,收成,日月

2010-02-25 #故事阅读

中国民俗故事 彩图注音版 古代民俗故事 儿童文学推荐阅读 小学生语文新课标阅读图

中国民俗故事 彩图注音版 古代民俗故事 儿童文学推荐阅读 小学生语文新课标阅读图

国君,来历,习俗,由来,传说,孩子,故事,天神,影子,民俗,日晷,节令,移动,人们,民俗文化,漏壶,百姓,规律,起源,中国民俗,历法,商品,塑封,大臣,天台,太阳历,年轻人,我国,收成,日月

2017-10-09 #经典故事

中国民俗故事 彩图注音版 古代民俗故事 儿童文学推荐阅读 小学生语文新课标阅读图

中国民俗故事 彩图注音版 古代民俗故事 儿童文学推荐阅读 小学生语文新课标阅读图

国君,来历,习俗,由来,传说,孩子,故事,天神,影子,民俗,日晷,节令,移动,人们,民俗文化,漏壶,百姓,规律,起源,中国民俗,历法,商品,塑封,大臣,天台,太阳历,年轻人,我国,收成,日月

2015-09-06 #故事会在线阅读

王者荣耀背景故事 历史起源印度吧

王者荣耀背景故事 历史起源印度吧

方舟,王者大陆,人类,王者,徐福,大陆,纣王,姜子牙,天书,女娲,方舟人,地球时,地球,东风,技术,时代,时间线,元气,后世,土著人,学院,扶桑,神明,信仰,土著,太古,奴隶,嬴政,小国,知识

2020-08-19 #小故事

中外文明交流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俗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

中外文明交流史: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俗受到了印度佛教的影响

佛教,中国,浴佛,目连,活动,印度,佛祖,四月初八,弥勒,佛教徒,北魏,民俗,形象,母亲,民间,龙华会,有关,诸佛,胡头,习俗,人们,传说,佛像,做法,佛门,例证,斋僧,时节,父母,观念

2012-10-15 #故事大全

钻石的历史起源——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

钻石的历史起源——印度戈尔康达钻石矿

钻石,印度,戈尔,康达,奥尔洛夫,人们,沙赫,宝石,矿区,发现了,钻石矿,英国,船长,斯巴赫,维特尔,蓝钻,光明之山,历史,世界,俄罗斯,光明,净度,厄运,故事,卡梅伦,博兹瓦纳,康维尔,法德,约瑟夫,维多利亚女王

2020-09-10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