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时间:2020-04-25

听故事和讲故事的区别

原标题: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01 戏精一样的观察模仿能力

“学猪叫、跳泥坑、跳水坑......" 《小猪佩奇》给孩子们带了一波模仿的节奏,让家长们哭笑不得。

这就是娃娃们天生自带的模仿能力啊。

聪明的家长早已洞察孩子这种天性,她们或者自己引导,当孩子听故事的时候,让孩子揣摩故事角色的动作、神情;或者把孩子交给专业的语言发展教育方面的老师,由老师们指导,让孩子模仿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并且刻意练习。

孩子在刻意练习中,不仅学习到了能运用到自己讲故事中的动作、表情,更重要的是小宇宙已经开始形成观察模仿的能力,戏精模式正在绘声绘色地打开。

有一个朋友说过,为了训练家娃娃讲故事的表情能力,她特意找到表情训练的图,一张张打印出来,和孩子一起模仿。

(表情训练图)

02 惊人的理解记忆能力

哈佛大学语言教育学家Catherine Snow说,5岁时会讲故事的孩子,到小学时不仅学业表现会更好,而且理解记忆能力、思维逻辑能力都表现突出。因为讲故事用到的组织能力、词汇、想象力和前后连续性,需要很好的理解记忆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每个孩子都听过故事,但不一定每个孩子都能讲好故事,甚至复述一个简单的故事。

复述故事,需要理解记忆故事的情节,人物关系等,这些对于孩子来说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较强的理解记忆能力。

而讲故事反过来能促进理解记忆能力提升。很多故事大赛得奖的孩子家长,几乎无一例外都说:多听、多引导复述,持之以恒,孩子的理解速度大大提升,记忆能力可以达到过目不忘的程度。

所以,可别低估了那些会讲故事的孩子们,他们不仅口才好、很能说,还是一个个记忆小能手呢。

03 开挂的想象创造能力

《纽约时报》、《哈佛商业评论》的特约供稿人丹尼尔·平克 ,在《全新思维》一书中写到,随着工具越来越多样化,肢体的功能已经逐步被外包出去,比如汽车是我们腿的延伸,手机是我们感官的延伸,甚至人工智能也在逐步代替我们的逻辑、分析、数学等能力,而为了应对未来,我们最需要培养什么呢?

作者认为,一些更讲究想象创造的能力,比如设计审美、讲故事等,将具备更高的价值,而且它们会很难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

就讲故事而言,为什么有的人讲故事很吸引人,有的人讲故事却很平淡甚至乏味呢?就好比相声,同一个内容,不同人来讲,版本就不一样,有的版本让人捧腹大笑,有的只能让人感觉很无趣。这是因为,在演绎过程中,个人创造性的表现不一样:比如语音语调、神态表情、肢体动作等等,这些就是想象创造能力的体现。

04 远超同龄人的读写能力

孩子还不认识字的时候就能通过听故事、绘本进行阅读活动,因此,听故事让阅读时间提前了好几年,阅读能力也就比同龄不听故事的孩子要培养得更早,更强。

而擅长讲故事的孩子,真是行走的故事机,不只有海量故事的内存,还能随时播放输出。这就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同时学习了大量可供模仿、改编的思路和结构。

迪士尼动画大片《花木兰》的作者罗伯特·萨恩·索西(RobertS an Souci)曾经分享过自己儿时的故事。

索西是美国知名童书作家,他擅长根据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来创作新颖奇特、引人入胜的故事,出版过100多部作品。

小索西还不会写字的年纪,非常喜欢听故事。而每次听到喜欢的故事,就会主动讲给自己的朋友听。机智的他讲故事给小伙伴的时候,会去掉一些自己不喜欢的情节,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添加一些怪物,让故事更加有趣。改编过的故事不一定有意义,但是他的小伙伴们很喜欢听。

即使现在,索西还是会用这种方式改编,用新的、令人兴奋而又理智的方式来复述民间故事、神话故事或者传说。

在读二年级的时候,小索西写了一个名叫《伟大的雅美酸奶》的故事,是关于一个魔术师的。在妈妈的帮助下,他把这个故事寄给了兰登书屋的一位编辑,因为他觉得自己写的故事非常有趣,足够做成一本书了。

兰登书屋的编辑并没有买下和出版他的故事,但是编辑写了一封信给小索西,上面写着:“继续努力,终有一天你的作品会被出版的。”

读三年级的时候,第一个故事被刊登在了加利福尼亚的《奥克兰论坛》的“儿童角”专栏报纸上,小小年纪的他就成了同龄人中少有的发表过作品的小作者。

总之,看似简单的讲故事,需要的是综合的能力与素质。而会讲故事的孩子,也正是在听故事、讲故事过程中,不断解锁成长的技能,打怪升级。

「兔兔嘟嘟讲故事」

帮助孩子成为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会讲故事,首先需要多听故事。

「兔兔嘟嘟讲故事」是一款专注于儿童教育的手机故事软件,这里有海量适合于孩子们的故事,如情商故事、绘本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亲子故事、习惯故事、财商故事、科学故事等。

每日精选推荐,资源不断更新,不同类型的故事,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创新的讲故事功能,实现孩子与APP的新鲜互动,通过对传统看图说话形式的的改良,使画面更具想象空间,让孩子在自己创造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语言表达力,成为故事大王!

(本文选自微信公众号“兔兔嘟嘟”)

兔兔嘟嘟讲故事APP:我们每天推出实用、有趣的儿童故事和专业、前沿的育儿资讯。

责任编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孩子,能力,讲故事,记忆,故事,听故事,不一样,表情,戏精,究竟有,人工智能,动作,娃娃,时候,版本,角色,训练,创造能力,思维逻辑,有的人,每个孩子,佩奇,尼尔,平克,远超,哈佛大学,好的,专业,人物,个人

2020-05-07 #短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4-10 #故事阅读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4-10 #长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4-21 #长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 讲故事 能力 孩子 记忆 听故事 兔兔 时候 表情 索西 不一样 戏精 作者 作品 编辑 过程 让孩子 专业 人工智能 动作 功能 同龄人 娃娃 情节 手机 民间故事 版本 海量 角色 训练

2020-04-29 #长篇故事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5-07 #故事阅读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5-07 #故事会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多听故事&会讲故事的孩子 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故事,讲故事,能力,孩子,记忆,听故事,兔兔,时候,表情,索西,不一样,戏精,作者,作品,编辑,过程,让孩子,专业,人工智能,动作,功能,同龄人,娃娃,情节,手机,民间故事,版本,海量,角色,训练

2020-06-02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