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故事会 > 正文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时间:2020-04-25

中国智谋故事免费阅读

提示:本文共有 12001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25 分钟。

主商汤灭亡夏朝后,建立商朝,伊尹是他的得力助手。 伊尹名挚,原是商汤家里的奴隶,在厨房里干活。为了让 商汤知道自己是个有本领的人,伊尹经常找机会接近商汤。有 时候他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候却故意做得过咸或过淡,招惹 商汤找他问话,并利用这种机会,用做菜打比方,他说:“做菜 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恰到好处,菜吃起来 才有味道。治理国家也是如此,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 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一番话果然说动了商 汤的心,商汤发现自己厨房里的这个奴隶是个人才,遂解除了 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其为右相。自此,伊尹帮助商汤筹划进攻 夏朝的大计,一举灭亡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商朝建立初期,伊尹帮助商汤制订各种典章,规定官吏一 定要勤勤恳恳地工作,要做出显著的成绩,否则要受到严厉的 责罚,甚至要罚做奴隶。因此,商朝初期官吏均不敢胡作非为,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商汤死后,伊尹继续辅佐商朝的第二代、 第三代君主,帮助他们改正错误,管理好国家。 商汤的孙子太甲继位时,伊尹一连写了三篇文章,教他学 习怎样做一个好的君主。然而太甲在位的第三年就已忘乎所以 了,他认为自己身为一国之君,一切应服从于他。他任性、跋 扈,以暴虐的手段压迫百姓,伊尹见此情形,先是一再规劝, 提醒太甲应对自己的行为多加检点,后见太甲毫无收敛之意, 遂将他放逐到商汤坟墓所在地桐宫,要他早晚面对祖父商汤的 ·1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坟墓,聆听守墓老人讲述商汤如何创业的历史以及商汤订下的 法律制度,教育太甲应以自己的祖父为榜样,勤俭为本,不要 败了家业、国业。太甲渐渐地意识到了自己所作所为的错误, 于是,他首先在桐宫的范围内关心老弱孤寡,尽自己的努力帮 助他们;应当做的事情,他立刻去做;不应当做的事情,不仅 自己不做,看到别人在做也立刻加以制止。 三年过去了,这个年轻的君主终于悔过自新了,于是,伊 尹亲自带领文武大臣将太甲接回首都亳城,并郑重地将政权交 付给他。 从此,太甲接受教训,终于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使商 朝这个奴隶制国家日渐繁荣起来。 郑武公智灭胡国 春秋时,郑武公想吞并邻邦胡国,便让自己的女儿嫁给胡 国国王。这位公主到了胡国,对国王百般殷勤,弄得国王整日 花天酒地,不理国事。 郑武公心里暗自高兴,过了一段时间,他召集文武官员, 商议如何扩张地盘。大夫关其思建议攻占胡国。郑武公沉着脸, 问他:“你难道不知道我是胡君的岳丈吗?”关其思不甘示弱, 继续大发议论,强调国家大事不可绚私情。郑武公很恼火,厉 声斥责:“住口!你要陷我于不仁不义吗?你想让我女儿守寡 吗?”郑武公命左右将关其思绑出殿外问斩。 关其思被杀的肖息传到胡国,国王对岳丈大人很感激,以 为郑国决不会来寻衅,放宽了心,更加纵情酒色,与郑国的边 ·2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防日益松懈,郑国的情报人员可以自由出入。 郑武公掌握了胡国的内情,认为攻打胡国的时机已到,突 然下令进攻胡国。众大臣不明白他为什么出尔反尔。郑武公向 群臣解释:“这是我使的欲擒先纵的计谋。我对胡国早就有吞并 之意。我把女儿嫁给他,是为了刺探胡国的国防机密,杀关其 思则是为了迷惑胡君,使其松懈防务。一旦时机成熟,出其不 意,轻而易举地就可把胡国拿到手。”郑武公亲率大军进攻胡国, 几个回合,胡国即被郑军占领,胡国划入了郑国的版图。 郑庄公养恶惩恶 公元前743年,郑庄公即位,应母亲请求,封其弟共叔段于 京地。公子吕说:“京地是郑国的都邑,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请另封他地。”庄公故作姿态地说:“母亲大人执意如此,怎能 不满足她的要求呢?”共叔段得到京地,自恃有母亲宠爱,便 无所顾忌,图谋取代庄公而为郑王。公子吕又提请庄公出兵讨 伐,庄公说:“他的罪恶还不显著,再等一等,到时候他必将自 取灭亡。”后来,共叔段在其母支持下,加紧了阴谋篡位活动。 庄公认为时机已到,便让人放风说,他将要离开郑国去朝见周 天子。共叔段不知是计,真的与母亲策划趁庄公外出谋反。而 此时,庄公却率兵袭取京邑,共叔段仓皇逃到鄢地去了。 ·3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姜小白诈死继位 春秋初期,齐襄公失德无道,朝中一片混乱,他的弟弟公 子 (姜)小白由鲍叔牙保护逃到莒国,另一个弟弟公子纠由管 仲保护逃到鲁国。不久,齐襄公被杀。大夫高国派人到莒国迎 小白回国当国君;鲁国国君听到消息后,也立即派人送公子纠 回齐国,想让他当国君,同时命管仲先领兵去莒国通往齐国的 必经之路,好阻挡小白回齐。 管仲率兵到了某地,正好碰上小白一行。管仲射出一箭, 恰巧射在小白的带钩上,小白未受伤。这时,小白灵机一动, 身体往后一倒,假装被射死了。管仲信以为真,派人飞报鲁国 国君,鲁国人以为小白已死,就不慌不忙地送公子纠到齐国。 谁知,小白早已进入齐国国都,并已登上国君宝座,他就 是后来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时第一霸主的齐桓公。 管仲离鲁国 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刚即位就在鲍叔牙的谋划下,打 败了鲁庄公的部队,逼迫鲁国杀死了与他争位的公子纠,并要 鲁国交出公子纠的老师管仲。鲁国的鲁庄公认为管仲是足智多 谋的奇才,如果让他活着回齐国,日后一旦被重用,齐国必然 称霸天下,于是想杀死管仲。齐国的使臣隰朋对鲁庄公说:“管 仲曾射伤过齐桓公,桓公对他恨之入骨,要亲手杀死他,以解 ·4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心头之气。”鲁庄公信以为真,这才同意让管仲活着回去,但是 要把管仲装在囚车里。管仲在囚车里想,鲁国能让我活着回去, 必定是好友鲍叔牙的主意。如果他们事后翻悔了,还会派兵来 追我,所以一定要快速前进,早早离开鲁国。为了加快行军速 度,管仲编了一首 《黄鹄之歌》,曲子悠扬激昂。他教推囚车的 役仆唱这首歌,役仆们一边唱一边走,乐而忘倦,越走越带劲, 一天时间走了两天的路程。管仲的忧虑不是多余的,在放走管 仲之后,鲁庄公果然后悔了,又派兵追截,可是已为时晚矣, 管仲他们早已进入齐国境内了。 管仲的臣服计 春秋时期,公元前681年,齐桓公进攻邻国鲁国。鲁庄公接 连吃了败仗,被迫求和。在柯地,鲁庄公与齐桓公会盟割地之 时,鲁国大将曹沫突然冲至齐桓公跟前,用匕首对着齐桓公说: “要么全部归还侵地,要么你我死在一起!”面对锐利的匕首, 齐桓公只好答应归还侵地,曹沫便放了他。 回到齐国后,齐桓公对此十分恼火,想派人行刺曹沫,讨 回割让给他的土地。这时,宰相管仲对他说:“虽然君侯的保证 是被迫作出的,但这是在与鲁国国君一次公开会盟中作出的。 如您现在食言,这会被人认为是背信弃义。如此,君侯之 怒虽可平息,天下诸国之怒却由此而生。这对齐国是不利的。” 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将侵占的土地归还给鲁国。消息传开, 天下诸侯都佩服齐桓公遵守信义,从此对他十分尊重。两年后, 齐桓公被各国诸侯推为盟主。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政治谋略, ·5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齐国成为春秋时第一个称霸之国。 貌辨说君救主 齐国相国田婴门下,有个食客叫齐貌辨,他生活不拘细节, 我行我素,常常犯些小毛病,搞得人家很不愉快,不逗人爱。 门客中有个士尉劝田婴不要与这样的人打交道,田婴不听,那 士尉便辞别田婴另投他处了。为这事门客们都愤愤不平,田婴 却不以为然。田婴的儿子孟尝君便私下里劝父亲说:“齐貌辨实 在讨厌,你不赶他走,倒让士尉走了,大家对此都议论纷纷。” 田婴一听,大发雷霆,吼道:“我真想宰了你们。我看我们家里 没有谁比得上齐貌辨。”这一吼,吓得孟尝君和门客们再也不敢 吱声了。齐貌辨到底有什么能耐呢?大家不知道。而田婴对他 却更客气了,住处吃用都是上等的,并派长子伺奉他,给他以 特别的款待。 过了几天,齐威王去世了,齐宣王继位。宣王喜欢事必躬 亲,觉得田婴管得太多,权势太重,怕他对自己的王位有威胁, 因而不喜欢他。田婴被迫离开国都,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 (今 山东省藤县南)。其他的门客见田婴没有了权势,都离开他,各 自寻找自己的新主人去了,只有齐貌辨跟他一起回到了薛地。 回来后没过多久,齐貌辨便要到国都去拜见宣王。田婴劝阻他 说:“现在宣王很不喜欢我,你这一去,不是去找死吗?”齐貌 辨说:“我本来就没想要活着回来,您就让我去吧!”田婴无可 奈何,只好由他去了。 宣王听说齐貌辨要见他,憋了一肚子怒气等着他。一见齐 ·6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貌辨就说:“你不就是田婴很信任、很喜欢的齐貌辨吗?”“我 是齐貌辨。”齐貌辨回答说,“靖郭君 (田婴)喜欢我这个倒是 真的,说他信从我的话,可没这回事。当大王您还是太子的时 候,我曾劝过靖郭君,说:‘太子的长相不好,脸颊那么长,眼 睛又没有神采,不是什么尊贵儒雅的面目。像这种脸相的人是 不讲情义,不讲道理的,不如废掉太子,另外立卫姬的儿子郊 师为太子。’可靖郭君听了,哭哭啼啼地说:‘这不行,我不忍 心这么做。’如果他当时听了我的话,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赶出 国都了。 “还有,靖郭君回到薛地以后,楚国的相国昭阳要求用大 几倍的地盘来换薛这块地方。我劝靖郭君答应,而他却说:‘我 接受了先王的封地,虽然现在大王对我不好,可我这样做对不 起先生呀!更何况,先生的宗庙就在薛地,我怎能为了多得些 地方而把先王的宗庙给楚国呢?’他终于不肯听从我的劝告而 拒绝了昭阳,至今守着那一小块地方。就凭这些,大王您看靖 郭君是不是信从我呢?”宣王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叹了口 气说:“靖郭君待我如此忠诚,我年轻,丝毫不了解这些情况。 你愿意替我去把他请来吗?”齐貌辨当然答应了。他回到薛地, 要田婴穿上齐威王赐给他的衣服,戴上威王赐给他的帽子,佩 上威王赐给他的宝剑,来到国都。宣王得信,亲自到都城外迎 接田婴,见田婴这身装束,竟忍不住哭起来了,马上任命田婴 为相国。 ·7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晋公子辗转亡命僖负羁打点人情 周共公十六年,晋公子重耳在随从狐偃、赵衰、臼季、狐 射姑、介子推等人的策谋下,离开齐国,开始了谋求返回晋国 夺位的周游列国之行。在到曹国时,曹共公很小看他们,接待 也不大礼貌。大夫僖负羁再三劝告,曹共公也不听。回到家中, 其妻吕氏见僖负羁面有忧色,就问他朝中发生了什么事,他便 将曹共公不以礼貌待晋公子重耳一行的事说了一遍。吕氏听完 后说:“我刚才在郊外采桑叶,正碰上晋公子一行从那里路过。 我看晋公子虽然现在还没有返回晋国,但跟随他的人都是些了 不起的人物。我听说,有什么样的君主就有什么样的臣子,有 什么样的臣子也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君主。从这一帮随从人员看, 晋公子是个了不起的人,将来一定会得主晋国,很可能还会做 诸侯的头儿。到那时,他们一定会兴兵讨伐曹国,我们也会跟 着君王遭殃。你不如早点跟晋公子结交结交,也好留个后路。” 僖负羁听后便私下备了酒食送去,还在里面藏了一块白玉。重 耳收了酒食说:“要是我能够回国的话,一定报答您的情义。” 后来,重耳返回做了晋国的君主,果然兴兵伐曹,杀了曹共公, 优待了僖负羁一家。 三通鼓曹刿胜齐 春秋时,齐国大将鲍叔牙率兵进犯鲁国。鲁国国君鲁庄公 ·8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听到齐军侵犯的消息,十分惶恐不安。大臣施伯向鲁庄公推荐 了隐士曹刿(guì)。庄公问曹刿:“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抵抗齐 军?”曹刿答:“战争的情况是变化莫测的,应该临机应变,设 计制胜。”鲁庄公觉得曹刿很有才华,便叫他随军出征,给自己 当参谋。 齐、鲁两国军队在长勺 (今山东曲阜北)相遇。双方摆开 阵势,对垒起来。齐将鲍叔牙凭着兵力的优势向鲁军发动了进 攻,齐军排山倒海般地冲了过来,鲁庄公着了慌,想马上擂鼓 发起反击,曹刿当即阻止说:“且慢,现在还不是时候。”于是, 传令偃旗息鼓,严阵以待,坚守阵地。齐军第一次冲锋没能奏 效,只得退回原地。过了一会,齐军再次擂鼓冲锋,鲁军仍巍 然不动,齐军又退了下去。鲍叔牙以为鲁军曾败在自己手里, 吃过苦头,两次冲击都不敢回击,一定是已经心怯胆丧。 他想如果再发动一次进攻,齐军肯定会狼狈而逃的。于是, 他下令第三次冲锋。 曹刿听到齐军的第三次鼓响,便对鲁庄公说:“现在到了反 击的时候了。”鲁庄公一声令下,战鼓齐鸣,鲁军迅雷不及掩耳 地冲向齐军,已经劳累不堪而且斗志已经松懈的齐军,没有防 到这一招,慌忙招架,被杀得大败而逃。 在庆功会上,鲁庄公问曹刿:“你为什么要等到敌军三通鼓 后才出击,这其中有何奥妙呢?”曹刿说:“打仗全靠勇气。 齐军第一次擂鼓时,士气最旺盛,锐不可挡;到了第二次 鼓响,对手又不出击的时候,士气就开始松懈;到了第三次鼓 响,士气已衰竭,战斗力减少大半。而这时,我们的士兵却保 持着旺盛的士气和充沛的体力。所以,我出其不意,一鼓作气, 策新羁之马,攻疲乏之兵,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晏子妙谏景公 ·9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春秋时,齐景公对百姓残暴,大夫晏子总想规劝他对百姓 要爱护。一次,晏子听人说齐景公从鸟窝里捉到一只小鸟,后 来又可怜它,把它送回鸟窝。他马上跑到齐景公那里,向齐景 公恭维道:“大王了不起啊!您这是做了圣人之事,您的仁爱之 心,已经在禽兽身上表现出来了,何况对于人呢?我想您一定 会爱护百姓的。”齐景公听了这番话,联想到前两天被他关起来 的厨师,忙说:“把那个厨子放了吧,我要做个爱民的好君主。” 晏子出使不受辱 春秋时齐国大夫晏婴,他身材矮小,其貌不扬。有一次, 他奉命出使楚国。楚人见他十分矮小,就在大门旁开了一个小 门,让晏子由小门进入。晏子说:“出使狗国的人,才从狗门进 入,我出使的是楚国,岂能从此门进去。”接待他的人只得陪同 他从大门进去。晏子拜见了楚王。楚王见晏子个头矮小,就戏 弄他说:“堂堂齐国没有人了吗?为何派个矮子来作使者?”晏 子说:“我们齐国派使者出访有个规矩,那就是:有贤才的人出 使上等国,不才的人出使下等国;我是最不才的,所以让我出 使楚国。”楚王本来要戏弄晏子,反而被他耍笑,弄得楚王很尴 从此,不敢轻看晏子,对他以礼相待。 ·10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南桔北枳 晏子奉齐王命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对左右大臣说:“听说晏 子是齐国最富才智的人,我想当面羞辱他一番,你们有什么好 办法?”有人献上一计:“等他来见大王时,我们绑一人故意在 大王面前走过。就说他是齐国来的盗贼。这样就达到目的了。” 楚王允诺。 楚王设宴招待晏子,正当他们边饮酒边交谈时,有两个小 官绑着一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这人是干什么的?”小官 说:“是齐国来的盗贼。”楚王瞪着晏子问:“原来齐国人爱偷东 西呀!”晏子不动声色,离座起身道:“我曾听说过,桔子生在 江南,长得又大又甜;可把它移种到江北时,变成又小又酸, 根本没法吃的枳了。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水土不同。 齐国的人生活在齐国本来是守规矩的,可是一到了楚国却 成了窃贼。我想这当然是楚国的水土使他变成这样的。”楚王一 听,又羞又愧,自我解嘲地说:“跟有学问的人是不好开玩笑的 啊,我倒自讨没趣哩!”当即向晏子道了歉。 晏子反语救马夫 齐景公常用的一匹马,被马夫杀了,齐景公大怒,操起戈 要杀那马夫。晏子对景公说:“你这样做,他连自己的罪过都不 知道就死了,让我来替您数说他的罪状,然后再杀他也不迟。” ·11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景公应诺。 晏子举戈走到马夫面前,对他说:“你为国君养马而擅自杀 死它,此罪当死;你使国君因为一匹马而杀死养马人,罪又该 死;你使国君因为一匹马而杀死养马人的事传遍四邻诸侯,使 得人人皆知,此罪更该死。”齐景公听了,猛然醒悟,马上说: “夫子放了他吧,不要让我落得个不仁的恶名。” 魏文侯礼贤下士 战国初期,魏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这同国君魏文侯的贤明 是分不开的。他最大的长处是“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器重 和尊敬品德高尚而又具有才干的人。 魏国有一个叫段干木的人,德才兼备,名望很高,隐居在 一条僻静的小巷里,不肯出来做官。魏文侯想同他见面,向他 请教治理国家的方法。有一天,他坐着车子亲自到段干木家去 拜访。段干木听到文侯车马响动,赶忙翻墙跑了。魏文侯吃了 闭门羹,只得怏怏而回。以后接连几次去拜访,段干木都不肯 相见。但是,段干木越是这样,魏文侯越是仰慕,每次乘车路 过他家门口,都要从座位上站起来,扶着马车的栏杆,伫立仰 望,表示敬意。 左右的人对此都有意见,说:“段干木也太不识抬举了,您 几次访问他,他都避而不见,你还理他做什么呢?”魏文侯摇 摇头说:“段干木先生可是个了不起的人啊,不趋炎附势,不贪 图富贵,品德高尚,学识渊博。这样的人,我怎么能不尊敬呢?” 后来,魏文侯干脆放下国君的架子,不乘车马,不带随从,徒 步跑到段干木家里,这回好歹见了面。魏文侯恭恭敬敬地向段 干木求教,段干木被他的诚意所感动,替他出了不少好主意。 魏文侯请段干木做相国,段干木怎么也不肯。魏文侯就拜他为 ·12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师,经常去拜望他,听取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意见。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知道魏文侯 “礼贤下士”, 器重人才。于是一些博学多能的人如政治家翟璜、李悝,军事 家吴起、乐羊等先后来投奔魏文侯,帮助他治理国家。特别是 李悝,在魏国实行变法,废除奴隶制的政治、经济体制,使新 兴的地主阶级起来参与国家政权,使魏国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 终于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价值五张羊皮的大夫 春秋时,晋国灭了虞国,虞国的大夫百里奚作了俘虏。后 来,秦穆公与晋献公的女儿结婚,晋王把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 隶送给秦穆公。在送婚队伍前往秦国的途中,百里奚逃跑到楚 国,在楚国当了看马人。秦穆公得知百里奚很有才华,便想让 人送礼物给楚王,请他把百里奚送还秦国。谋士公孙枝劝阻道: “楚人之所以叫他看马,是因为不知道他是个有本事的人。 如果主公重礼相请,这就是告诉楚人我们要重用百里奚, 楚人还能让他来秦国吗?”秦穆公觉得有理,便按当时奴隶的 一般身价,用五张公羊皮赎回。公羊叫羖 (gǔ),因而把百里 奚称作五羖大夫。后来,百里奚与蹇权等一起辅佐秦穆公建立 了霸业。 ·13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孟明视焚舟励兵 春秋时,秦穆公屡次为晋所败,一年,他出动全国所有的 军队,亲自率领大军兵临晋国,以报仇雪恨。 秦军分坐数百艘战船,渡过黄河。大将孟明视 (五羖大夫 百里奚之子)下令烧掉全部战船。秦穆公忙制止,问道:“烧了 船,我们怎么回去呀?”孟明视说:“用兵之道,以士气取胜。 我军屡次被晋军打败,士气本来就不高,眼下烧掉战船,以告 三军将士有来无回,这样可以振作士气。这就是兵法所讲的置 之死地而后生啊!何况,如果我们战胜了晋军,就不悉无法渡 河了;如果我们战败,就应当视死如归,还要战船干吗?”秦 国三军将士,见战船被烧,果然群情激昂,誓死为国报仇。而 晋国的军队听到秦军上下决心报仇雪恨后,却不敢和秦军开战。 于是,秦军不战自胜。 秦穆公失马得民心 春秋时,秦穆公有一匹千里好马从马厩中跑了,后来被一 批游民捉住,宰了烤马肉吃,分享的有三百多人。不久,官府 查获此事,报告秦穆公,已把这些游民抓来,问如何收拾。秦 穆公说:“一个仁义之君,哪有因为一个畜牲而杀害自己的同胞 呢?我听说吃过千里马的肉以后,必须要喝些酒,否则,会伤 身体的。”于是,下令赦放三百游民,而且赐酒畅饮。 ·14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不久,晋国乘秦国闹旱灾之机,出兵攻打秦国。两军在韩 地 (今山西河津)会战,因势单力薄,秦军处境危急,秦穆公 也身负重伤。此时,曾蒙受秦穆公恩惠的三百游民,突然杀了 出来,他们奋力作战,保护穆公突破重围,并且活捉了晋惠公。 弦高献牛救国 春秋时,秦将孟明视率兵偷袭郑国,正在秘密进军。 弦高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那时正赶着一群牛到周京去卖, 路经黎阳津,遇到一位刚从秦国回来的故友,于是,向他打听 秦国有何。这个朋友告诉弦高:“秦军奉令攻打郑国,十二 月丙戌日出发,这几天可能会从这里经过。”弦高听到秦军要攻 打郑国,大惊失色,心想一定要设法挽救祖国。他一面派人急 回郑国报信,一面送了二十头肥牛,去迎接秦军。走到延津地 方,他遇见秦军前哨,忙大声叫道:“我是郑国使臣,要见你军 主帅。”前哨把此事报告孟明视,孟明视大惊,暗想:郑国怎么 会知道我军的行踪。命人传弦高入帐相见。弦高拜见了孟明视, 诈称:“我国知道将军率兵前来,特派下臣迎接。”孟明视问: “将你主公的信函呈来一阅。”弦高说:“将军在十二月丙戌日 出发,时间紧促,来不及写信,只让我口头致意。”孟明视听到 郑国使臣竟然连自己的出师日期都清楚,就更加困惑了,以为 郑国必定已经做好迎战准备。 他想了一会,便改口说:“我们不是去打郑国的,烦你回去 多谢郑侯!”他决定移师滑国。郑国避免了一场大难。 ·15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先轸假虎慑楚军 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文公汇集晋、宋、秦、齐四国军队共 七百乘兵车、精兵五万余人,于公元前632年4月,在卫国的城 濮 (今山东鄞城西南)集结,准备同楚军决战。 晋国元帅先轸 (?-公元前627年)为总指挥,他将四国军 队分为上、中、下三军。先轸命令部分下军进攻楚方较弱的右 军。下军驾车的战马都蒙上虎皮,一声令下,向前冲去,楚方 右军的战马受惊吓,全部倒伏在地,士兵则惊慌逃窜。接着, 先轸指挥上军竖起两面大旗,假充中军,装着退兵的样子;同 时,命令一部分下军用战车拉着树枝,扬起尘土,假装打了败 仗正在逃跑。楚方的左军看到晋方军败逃,就拼命追击。 这时,先轸指挥中军拦腰冲杀过去,狐毛等指挥上军,夹 攻楚方左军。楚军被打得大败。 优孟谏庄王 有一个优孟劝谏楚庄王的故事。据说,楚庄王特别喜欢马, 给马披绸缎,喂枣肉,搭花床。有一匹马因喂得过肥而死了, 楚庄王叫人给这匹马按 “大夫”的葬礼办丧事。大臣们劝他不 要这样挥霍,楚庄王动怒说:“谁敢再劝,杀他的头!” 这样一来,谁还敢再劝呢?优孟听说这事后,闯入王宫, 仰天大哭。楚庄王惊异地问:“优孟,你为何哭得如此悲伤?” ·16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优孟说:“大王心爱的马死了,用 ‘大夫’的葬礼太不够排场了, 应该用国君的葬礼:用玉石做棺,最好的木头做椁,出葬地, 叫各国的使节都来送葬,给它最高的封号。”优孟见楚庄王迷惑 不解,接着说:“这样,人们都知道大王您特别喜爱马,而且把 马看得比任何人都高贵万倍。”楚庄王听出话里有骨头,问道: “难道我的过错有这么严重?我该怎么办好呢?”优孟笑道: “依我说,用铜锅做棺椁,使炉灶做棺套,用葱姜上供,给它 穿上火做的袍子,埋入肚里,这是最好的葬礼!”楚庄王点头应 楚庄王一鸣惊人 春秋时代,楚庄王即位后,看到令尹 (丞相)的权势很大, 很想除掉他,可一时又找不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为己出力。于 是,执政三年来,装成迷恋酒色、贪图享受、不理政事的样子, 实则在暗中准备力量,同时物色可以信赖的人。 因为楚庄王三年不出,隐于后宫,日夜为乐,而且还下令 谏者杀,所以,群臣之中无人敢直言进谏。 一天大夫苏从请求拜见楚庄王,楚庄王问道:“你来干什 么?想要饮美酒,还是听音乐?你没听到我的命令吗?”苏从 说:“我是来同您猜谜语的。刚才我在城外,有人用隐语说给我 听,我莫名其妙,不解其意,特来向大王请教。”楚庄王说:“这 倒很有意思,何不说来,让我听听。”苏从说:“一只大鸟,身 披五彩,栖止高岗,一停三年,不飞不鸣,人人不知,这是啥 鸟?”楚庄王听了,知道苏从不是来猜谜的,而是来规劝自己 ·17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的,暗中喜欢,便笑着说:“这不是一般的鸟,此鸟不飞则矣, 一飞冲天;不鸣则矣,一鸣惊人。”苏从知道了楚庄王决心有所 作为,心里有了底,于是告辞出宫。不久,楚庄王重用了像苏 从这样刚直不阿的人,削弱了令尹的势力,亲自安排国家大事。 很快国势大盛,陆续使鲁、宋、郑、陈等国归附,成为霸主。 楚王大度得猛将 春秋时,楚庄王一次办太平宴,大宴群臣,所有文武官员、 宫内宠姬妃嫔,俱皆出席,狂欢豪饮,夜幕降临,兴犹未尽。 庄王命人点烛继续欢宴,还让两美人许姬和麦姬,到各桌 向各人敬酒。突然一阵大风吹灭了所有的蜡烛,殿堂上漆黑一 片。席上有一官员乘机占便宜,摸了摸许姬的手,许姬把手一 甩,顺手扯断他的帽带,急匆匆跑到庄王跟前附耳说:“刚才有 一人乘黑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请大王让人点烛来看, 谁没有帽带的就是那家伙。”庄王听了,并没有马上命人点烛, 而是大声宣布:“今晚的宴会,寡人要与各位同醉,现在请大家 把帽子除下来痛饮。”众官员都把帽子脱了下来,庄王这才叫点 烛。殿堂顿时亮了起来,大家都不戴帽子,所以看不出谁曾经 揩过油。 散席后,许姬嗔怪楚庄王为何不处罚那个调戏她的官员, 庄王说:“酒后狂态,人之常情。如果把那轻薄人揪了出来,岂 不是扫了大家的兴?”许姬听言,拜服庄王的雄才大略。 后来,楚庄王征伐郑国,有一武将独率百名精兵,斩将夺 关,直逼郑国京城,使楚王声威大振,此人就是当年那个轻薄 ·18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人,他叫唐狡。 艺人唱歌感楚王 孙叔敖是楚国相国,长期协助楚庄王处理国事,政绩显著, 而且一生廉洁清正,不聚敛钱财。死后,家境清贫,其子贫困 无依,靠给人家背柴禾来维持生活。 艺人孟侏儒看了,为此打抱不平。他穿上孙叔敖的衣冠, 摹仿他的言谈举止,学得维妙维肖。一次,他应召入宫,乘机 在楚庄王面前唱道:“贪官不可做而做,廉吏可做而不可做。 贪官所以不可做,因行为污浊卑鄙,可子孙有享不尽的荣 华富贵。廉吏所以可做,因为行为高尚无比,一朝身死家贫穷, 子孙乞食无寒衣。劝君勿学孙叔敖,楚王不念前功劳。”楚庄王 听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当即,召见孙叔敖的儿子,封给他 一大片土地,用来养家。 范昭借酒刁难晏婴为上遮丑 齐国曾是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霸的国家,但是,齐桓公 死后,齐国就逐渐衰败了。过了100年,齐景公当上了国君,为 了恢复齐国的往昔繁盛,齐景公任用了晏婴等一批贤臣,使齐 国再度走上欣欣向荣的道路。 ·19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齐国的繁荣和强盛引起了称霸中原的晋国的不安。晋平公 为了向诸侯各国显示一下自己 “霸主”的威力和巩固其地位, 就想征伐齐国,给齐国一点厉害看看。为了探清齐国的虚实, 晋平公派大夫范昭出使齐国。 范昭到了齐国,齐景公设盛大宴会款待晋国使者。酒到酣 处,范昭对齐景公说:“请大王把酒杯借我用一下。”齐景公不 知其意,便吩咐侍从:“把我的酒杯斟满,为上国使者敬酒!” 侍从倒满酒恭恭敬敬地送到范昭面前,范昭端起酒,一饮而尽。 晏婴把范昭的举止和神色看在眼里,大为愤怒,厉声命令 斟酒的侍从:“撤掉这个酒杯!给国君换一个干净的。”范昭闻 言,吃了一惊。于是,他干脆佯作喝醉,站起身,手舞足蹈地 跳起舞来,边舞还边对乐师说:“请给我奏一曲成周之乐,以助 酒兴!”乐师从晏婴命令侍从撤杯的举动中看出了范昭的用意, 站起来对范昭说:“下臣不会奏成周之乐。”范昭连讨没趣,借 口已经喝醉,告辞回驿馆去了。 齐景公见范昭不悦而去,心中不安,责怪晏婴说:“我们要 跟各国友好往来,范昭是上国使者,怎么能惹怒人家呢?”晏 婴回道:“范昭不过是以喝醉为名来试探我国的实力,为臣的这 样做,正是要挫掉他的锐气,使他不敢小看我们。”乐师也跟着 说:“成周之乐是供天子使用的,范昭不过是个小小使者,他也 太狂妄了。”齐景公恍然大悟。 第二天,范昭拜见齐景公,连连向齐景公道歉,说自己酒 醉失礼。齐景公回了几句客套话,然后派晏婴带范昭去齐国的 军营和街市上参观。 范昭回国后,不无感触地对晋平公说:“齐国国力不弱,群 臣同心,暂时不可图谋。”晋平公于是打消了攻伐齐国的念头。 ·20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孙息累蛋谏君王 春秋时,晋国国王晋灵公,平日贪爱玩乐享受。有一年, 他下令兴建一座九层高台,这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此,许 多大臣反对,但晋灵公一意孤行,还说:“我建高台主意已定, 谁再敢劝阻,立即斩首。”要保命的大臣都不再言语。 有个叫孙息的大臣,对晋灵公说:“我能把九个棋子累在一 起,上面还能放上九个鸡蛋。”晋灵公觉得很新鲜,于是叫人拿 来棋子和鸡蛋,让孙息摆摆看,孙息先小心地把九个棋子摞了 起来,接着又把鸡蛋小心地往棋子上放。放了一个,又放一个.. 这时,屋里的气氛很紧张,鸦雀无声,一片寂静,只有鸡蛋碰 到棋子发出的响声。围观的大臣们屏住呼吸,孙息也紧张得额 头冒汗。晋灵公这时失声叫道:“危险!危险!”孙息说:“我倒 不觉得这有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晋灵公惊异地说: “啊!还有什么会比这更危险!”孙息说:“建九层高台就比这 更危险。这高台三年都不一定建成。这三年之中,要征用多少 壮丁服劳役,男不得耕,女不得织,百姓生活不下去,就会逃 难,就会造反;国库空虚,国力衰竭,邻国就会起兵犯境。如 果国家灭亡了,大王您怎么能生存?难道说这不比累棋子鸡蛋 更危险吗?”晋灵公听了,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顿时醒悟, 对孙息说:“搞九层高台,是我的过错。” ·21 ·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 叔詹空城退楚军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晏子,田婴,范昭,郑国,管仲,故事,智谋,中国历史,鲁庄公,楚王,胡国,齐景公,秦穆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鲁国,曹刿,齐军,晋国,国君,大王,伊尹,孟明视,孙息,段干木,优孟,弦高

2020-05-06 #小故事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田婴,郑国,晏子,范昭,故事,智谋,管仲,鲁庄公,中国历史,胡国,齐景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楚王,秦穆公,鲁国,齐军,晋国,国君,大王,曹刿,段干木,孙息,孟明视,百里奚,楚国,伊尹

2020-04-20 #故事会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田婴,郑国,晏子,范昭,故事,智谋,管仲,鲁庄公,中国历史,胡国,齐景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楚王,秦穆公,鲁国,齐军,晋国,国君,大王,曹刿,段干木,孙息,孟明视,百里奚,楚国,伊尹

2020-04-20 #长篇故事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田婴,郑国,晏子,范昭,故事,智谋,管仲,鲁庄公,中国历史,胡国,齐景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楚王,秦穆公,鲁国,齐军,晋国,国君,大王,曹刿,段干木,孙息,孟明视,百里奚,楚国,伊尹

2020-04-24 #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田婴,郑国,晏子,范昭,故事,智谋,管仲,鲁庄公,中国历史,胡国,齐景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楚王,秦穆公,鲁国,齐军,晋国,国君,大王,曹刿,段干木,孙息,孟明视,百里奚,楚国,伊尹

2020-05-06 #故事会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田婴,郑国,晏子,范昭,故事,智谋,管仲,鲁庄公,中国历史,胡国,齐景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楚王,秦穆公,鲁国,齐军,晋国,国君,大王,曹刿,段干木,孙息,孟明视,百里奚,楚国,伊尹

2020-05-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田婴,郑国,晏子,范昭,故事,智谋,管仲,鲁庄公,中国历史,胡国,齐景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楚王,秦穆公,鲁国,齐军,晋国,国君,大王,曹刿,段干木,孙息,孟明视,百里奚,楚国,伊尹

2020-05-29 #故事会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中国历史智谋故事.pdf 全文免费

齐国,楚庄王,田婴,郑国,晏子,范昭,故事,智谋,管仲,鲁庄公,中国历史,胡国,齐景公,魏文侯,齐桓公,春秋,楚王,秦穆公,鲁国,齐军,晋国,国君,大王,曹刿,段干木,孙息,孟明视,百里奚,楚国,伊尹

2020-06-01 #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