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清明节的故事30字

时间:2020-04-24

清明小故事25字

提示:本文共有 181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节有什么故事?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1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春秋时晋国内乱,诸子争夺王位,公子重耳被赶出晋国,在外避难。先锋营首领介子推等大臣跟随重耳忠心耿耿,在国外流亡19年。最困苦的情况下,重耳流亡到卫国,饥不能行,众臣采野菜煮食,重耳不能下咽。忠臣介子推偷偷地进山沟里,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同野菜煮成汤送给重耳,重耳接过来狼吞虎咽吃个精光,这才问从哪来的肉菜汤,旁边的大臣告诉是子推从大腿割下来的,重耳听了感动的泪如雨下。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寒食节终于推而广之,扩展到全国各地,在岁时节日的演变过程中,寒食静静地融入了清明,寒食滋润了清明,清明由一个节气上升为最为人们所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2

屈原,字原,名平,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它是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他生于公元前340年,那是一个战乱频发的年代。当时中国已由春秋时代的十二个诸侯,兼并形成齐、楚、燕、赵、韩、魏、秦七国争霸的局面。

屈原面对齐国尖锐的争斗形式,高瞻远瞩地向楚王提出了对外联齐抗秦、对内励志革新的奏议,以期由楚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因此,他一度很受楚怀王的信任,被委以“左徒”的显要职务,参与国家政令的起草和外交等工作。

但是楚王左右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南后郑袖等近臣、贵族,十分嫉恨屈原,反对他的主张。

他们在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下,陷害屈原谋反作乱,离间他和楚王的关系,后来,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废弃了原来曾实施的屈原的正确主张。最后,楚怀王被诱骗,囚死在秦国。

怀王的儿子顷襄王继位后更加昏庸,楚国急剧地没落衰败了。

屈原被放逐到远离朝廷的汨罗江边。屈原眼看祖国山河破碎,百姓流离失所,他忧思万端,写下了万古不朽的长篇抒情诗《离骚》。

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园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破楚都城郢。这时,屈原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了,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流浪生活,他对出国的前途已感到绝望,就在一年阴历五月初五的黎明,他怀抱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滔滔的汨罗江中。

屈原投江的消息传出去后,楚国的百姓十分悲痛,男女老幼,纷纷划船,从四面八方赶来打捞屈原的尸体。

妇人们担心大鱼和蛟龙会吃掉屈原的尸体,就把糯米包在竹里蒸熟,投到江里,免得他们伤害慷慨捐躯的诗人。

从此以后,人们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位端午节,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吃粽子,河溪之上划龙船,以此来表达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这个风俗后来还传到了朝鲜、日本、越南和马兰西亚。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向往光明和进步的诗人屈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3

据悉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开始争相效仿,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后成为中华民族一种特定的风俗。

据悉,清明节又叫踏青节,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祭祖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每年到了清明节,路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交通现象非常的拥堵。

传统节日清明节传说相传在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位太子为了躲避祸害,在人间流亡,其他的臣子看太子落难,都纷纷离去,只剩下少部分臣子追随,而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个,太子在躲难期间饿昏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太子,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他吃了。十九年后,太子安全回国,做了君主。

太子做了君主后,重赏了他流亡的功臣,就忘了介子推,有人劝介子推面君讨赏,他最鄙视这种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跑到山上去了。

重耳听说后,就想把介子推从山上拉下来,可山上树木太多,不好走,重耳就想用烟把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死了,还留下了一x书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所以这天就是清明节。

本文来源: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清明节的故事30字”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说法,刘邦,寒食,起源,重耳,晋文,中国,时间,公历,习俗,传说,历史,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民间,节日,烟火,百姓,由来,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汉高祖刘邦

2020-05-08 #经典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说法,刘邦,寒食,起源,重耳,晋文,中国,时间,公历,习俗,传说,历史,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民间,节日,烟火,百姓,由来,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汉高祖刘邦

2020-05-26 #经典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说法,刘邦,寒食,起源,重耳,晋文,中国,时间,公历,习俗,传说,历史,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民间,节日,烟火,百姓,由来,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汉高祖刘邦

2020-06-01 #故事阅读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说法,刘邦,寒食,起源,重耳,晋文,中国,时间,公历,习俗,传说,历史,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民间,节日,烟火,百姓,由来,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汉高祖刘邦

2020-09-02 #短篇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说法,刘邦,寒食,起源,重耳,晋文,中国,时间,公历,习俗,传说,历史,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民间,节日,烟火,百姓,由来,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汉高祖刘邦

2020-09-03 #故事阅读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说法,刘邦,寒食,起源,重耳,晋文,中国,时间,公历,习俗,传说,历史,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民间,节日,烟火,百姓,由来,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汉高祖刘邦

2020-09-24 #故事会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节日,说法,刘邦,寒食,由来,重耳,晋文,中国,公历,传说,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时间,文章,民间,汉高祖,烟火,百姓,起源,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顾名思

2020-09-24 #小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清明节怎么来的?清明节简介 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寒食节,介之推,晋文公,父母,说法,刘邦,寒食,起源,重耳,晋文,中国,时间,公历,习俗,传说,历史,冷食,合二为一,地区,民间,节日,烟火,百姓,由来,踏青,农历三月,这一天,仲春,寻祖,汉高祖刘邦

2020-09-24 #故事会

清明节 清明节的故事

清明节 清明节的故事

寒食节,祖先,爷爷,节日,坟前,春耕,太公,太婆,纸钱,着我们,新土,梁湘,坟上,培上,我在生活,脚步,绿衣,一家,大地,充满生机,人们,上香,专稿,亲人,仪式,传统节日,作文网,先祖,历史,农谚

2020-09-02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