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搜故事 > 小故事 > 正文

9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

时间:2020-04-20

中国民俗小故事简短

提示:本文共有 5659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中国传统小故事 1: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 岁时,他已能背诵 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 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 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 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 岁那年, 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 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 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 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 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 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 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 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 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 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第 1 页 共 1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 500 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姓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 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 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 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 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 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中国传统小故事 2:铁杵磨针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 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 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 杵。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 续磨着。第 2 页 共 2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 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中国传统小故事 3: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 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 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 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 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 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是孙敬“悬 梁”的故事。第 3 页 共 3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 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 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 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 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中国传统小故事 4:毛遂自荐 战国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 邯郸。 中国传统小故事 30 篇(一)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 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 20 个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选 了又选,最后还缺一个人。门下有一个叫毛遂的人,走上前来,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我 听说先生将要到楚国去签订‘合纵’盟约,约定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同前往,而且不到外 边去寻找。现在还少一个人,希望先生就以我凑足人数出发吧!”平原君说:“先生来到 我门下到现在有几年了?”毛遂说:“到现在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能的士人处在 世界上,好比锥子处在囊中,它的尖梢立即就要显现出来。现在,处在我赵胜的门下已经 三年了,左右的人们对你没有称道的话,我也没有听到这样的赞语,这是因为你没有什么第 4 页 共 4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才能的缘故。先生不能一道前往,先生请留下!”毛遂说:“我不过今天才请求进到囊中 罢了。如果我早就处在囊中的话,我就会象禾穗的尖芒那样,整个锋芒都会挺露出来,不 单单仅是尖梢露出来而已。”平原君终于与毛遂一道前往楚国。那十九个人互相用目光示 意嘲笑他却都没有说出来。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 毛遂大步跨上台阶,远远地大声叫起来:“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 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 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赶快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 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 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捕援 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 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 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中国传统小故事 5:水滴石穿 从前有个叫张乖崖的人,在钱阳担任县令。当时,社会上还存友军卒凌辱将帅、小吏侵 犯长官的风气。张乖崖想找个机会严惩这种行为。第 5 页 共 5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忽然看见一个小吏慌慌张张地从府库中溜出来。张乖崖喊住 小吏,发现他鬓旁头巾上藏着一枚钱。经过追问盘查,小吏搪塞不过,承认是从府库中偷 来的。张乖崖将小吏押回大堂, 下令拷打。 小吏不服, 怒气冲冲地说: “一个钱有什么了不起, 你就这样拷打我?你也只能打我,难道还能杀我!”。 张乖崖见小吏敢这样顶撞他,就毫不犹豫地拿起朱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 锯木断, 水滴石穿一日偷一钱, 千日偷千钱, 时间长了, 绳子能锯断木头, 水能滴穿石头。 ” 判决完毕,张乖崖把笔一扔,手提宝剑,亲自斩了小吏。中国传统小故事 6:杞人忧天 从前有个小国家叫杞。杞国有一个人,整天胡思乱想,疑神疑鬼。他一会儿担心天会崩 塌下来,砸扁了脑袋;一会儿担心地会陷落下去,埋住了全身。他越想越害怕,整天忧心 忡(chōng)忡,白天吃不下饭,夜里不敢睡觉。这件事慢慢地传开了。第 6 页 共 6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有个热心人看到他那副忧愁烦闷的样子,担心他把身体弄坏了,就去开导他说:“天不 过是一股积聚的气体,上下四方到处都有。人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触。你整 天在气体里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心它会掉下来呢?”这个杞国人半信半疑地问:“如果天 真是一股积聚的气体,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就要掉下来了吗?”“不会,不会!”那 个人回答,“太阳、月亮、星星也不过是气体中会发光的物质。就是掉下来,也不会伤人 的。你尽管放心。”杞国人又问:“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办呢?”热心人说:“地不过 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东南西北到处都有这样的土块。你东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 地上活动,根本不必担心它会塌陷下去。”杞国人听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担,脸上 露出了笑容。那个热心人,因为解除了杞国人的忧愁,也十分高兴。中国传统小故事 7:亡羊补牢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 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 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第 7 页 共 7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 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 秦国果然派兵侵楚, 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 (今河南息县西北) 。 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 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中国传统小故事 8: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 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 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 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 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 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 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第 8 页 共 8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 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 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 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 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 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 山阻隔了。中国传统小故事 9:张良拜师 张良, 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 他的祖先是韩国人。 在秦灭韩后, 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 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 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 张良旁边,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 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 下把鞋拾了上来。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 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第 9 页 共 9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 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 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 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 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 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 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 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高兴地说:“这 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 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 13 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 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 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 16 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 100 多人响应。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 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 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谋,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 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第 10 页 共 10 页 9 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 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 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 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第 11 页 共 11 页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9个励志的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逆境,张楚,启迪,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20-04-20 #故事会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逆境,张楚,启迪,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20-05-26 #故事会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逆境,张楚,启迪,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20-05-29 #故事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逆境,张楚,启迪,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20-06-25 #短篇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逆境,张楚,启迪,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20-06-25 #经典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逆境,张楚,启迪,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20-09-03 #故事会在线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逆境,张楚,启迪,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20-09-03 #故事会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二

陈胜,项羽,崔铉,项梁,百里奚,吴广,李白,故事,志向,富贵,秦始皇,妻子,逆境,张楚,启迪,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胸怀大志,农民,叔父,同伴,大志,大泽乡,孩子,实际,有才,杜甫,渔阳,秦穆公,西楚霸王

2011-11-20 #长篇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经典小故事

中国传统文化励志经典小故事

陶侃,徐霞客,陈蕃,故事,临界点,年轻人,才能,愿望,启迪,生活,薛勤,珍惜时间,中原,五岳,后人,大事,屋子,差距,父亲,细节,变化,中国传统文化,励志经典,到一个,小故事,怎么能,不知不觉,在广州,中发,院子里

2020-06-26 #故事会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