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国学经典小故事41则

时间:2020-04-01

有关人之初性本善的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9124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39 分钟。

全国最大的共享资料库,等您。本资料为国学经典小故事41则.doc文档,由爱问共享资料用户提供,以下为正文内容。

国学小故事“原文”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译文”人刚出生时,其禀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大,只是由于后来所处环境和所受教育不同,习性才会千差万别。如果对孩子不从小就进行教育,其原本善良的天性就会因外界的不良影响而发生改变。教育好一个人的方法,贵在教导他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故事”小不不有一只小兔,别人叫他干这干那时,他总是连想都不想就摇着头说:不!所以大家都叫他小不不。兔妈妈说:到外头去拔点嫩草尖儿回来做凉拌菜,好吗不去!小不不站着不动。兔妈妈只好说:你站在这儿好了,我去拔!这时,小不不冲出去说:不,我去拔!后来,兔妈妈抓到这个规律,当她想让小不不做什么的时候,总是反着说。比如,兔妈妈想让小不不去拾些玉米叶子,她就会说:小不不,我们还有新鲜的玉米叶,你不用去拾了!小不不就说:不,我就要去!可是有一天,这个办法失效了。这天,兔妈妈要出门,得晚上才能回来。她希望小不不好好待在家里,因为晚上草原上会有狼出没。于是,兔妈妈说:小不不,你晚上一接妈妈吧,因为晚上草原上会有狼。不,我才不去接你!小不不说。兔妈妈满意地走了。天黑了,小不不开始不安起来,他想,妈妈会不会有危险呢我要去接她……不,她让我去,我偏不去。过了一会儿,小不不又想:唉,草原上有狼出没,妈妈怎么可能让我去接她呢我一定是听错了,我要去接妈妈。想到这儿,小不不冲出了家门。草原上真可怕啊,阴森森的,小不不走了没多远,就碰上了一只大灰狼。小不不拼命地跑啊,小鞋子跑丢了,衣服跑乱了,当他一头扑到兔妈妈的怀里时,已经抖成一团了。兔妈妈拿着棍子吓跑了大灰狼,再看小不不,已经吓得说不出话来了。自从发生了这件事,小不不再也不那样任性了。“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评,一定要虚心接受。“故事”王羲之教子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造诣很高,被公称为书圣。作为一代书法大师,王羲之在教育上深知玉不琢,不成器的道理。王羲之对自己和七个儿子要求都很严格,规定他们在吃饭、穿衣上都要艰苦朴素,不能铺张浪费。小儿子王献之七八岁时便开始学习书法。有一天,他将自己写的字拿给父亲看。王羲之看一张摇一下头,直到看到一个大字才有了点笑意,提笔在大字下面点了一点儿,然后把字都还给了王献之。王献之拿着自己的字给母亲看,问母亲自己的字和父亲的字有什么不同。母亲拿着他的字看了半天,然后指着那个大字底下的一点儿对王献之说:只有这一点儿像你父亲的字!即使有客人在,王羲之总是让儿子王献之陪在身旁,从不约束孩子。父母热情好客的行为感染了王献之,并对王献之性格、品德的培养起了重要的作用。王羲之鼓励王献之勤学苦练,传说王献之练笔曾用尽十八缸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书法水平提高很快,终于成为一代大家。王献之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原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译文”当父母呼叫你的时候,应当及时应答,不能慢吞吞地很久才应答当父母有事交代时候,应当立即去做,不应拖延偷懒。对父母的教诲,一定要恭敬地聆听。父母对你的批评,一定要虚心接受。“故事”小熊冰雹妈妈,我要喝蜂蜜!小熊说。孩子,你刚刚喝了一罐,要是再喝,就会牙痛的。熊妈妈说。我要喝!我就要喝!小熊又哭又闹,还在地上打起了滚儿。我的孩子脾气这么坏,真拿他没办法!熊妈妈叹了口气,到菜园里干活去了。小熊见没人理他,脾气越发大了,他的肚子变成了一个大大的气球。一阵风吹来,小熊像气球一样飘起来了。我要飞到大树上的蜂巢里喝蜂蜜!小熊怒气冲冲地说。可是,他没能在大树上停下来,而是被风儿吹到乌云里了!我不是小鸟,不想上天!小熊叫起来。天上好冷啊!小熊缩成一团,身上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此时,熊妈妈正在给青菜浇水,忽然,一个像小熊一样大的冰雹落到她身边。好大的冰雹!熊妈妈惊讶地说。妈妈,我不是冰雹,我是你的孩子!冰雹裂开一个口,跳出来一个小熊他惭愧地低下头,然后扑进妈妈温暖的怀里。温馨提示:小熊为什么会变成冰雹呢因为他爱发脾气,爱发脾气的人不会给别人带来温暖,只会让人觉得寒冷。小朋友,读了这个小故事,你还会乱发脾气吗记住,要试着给亲人和朋友送去温暖,而不是冰雹。“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文”冬天的时候要照料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到清爽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平安外出离家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当面禀告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故事”孝敬父亲的小黄香东汉时期,有个小孩叫黄香。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对父亲非常孝顺。这年的冬天,十分寒冷。黄香在睡觉的时候,感觉被窝里简直像个冰窟窿,浑身直打颤。正当黄香即将睡去时,他突然想到:我的床这么冷,父亲的床不也一样吗透过窗户,他看到父亲忙碌的身影。唉,都这么晚了,父亲还在劳作,真是辛苦呀!黄香一骨碌爬起来,向父亲的床走去。他一头钻进了父亲的被窝。嗬,真凉啊,父亲的棉被比自己的要薄!黄香躺在父亲的被窝里,冷的有些受不了了,他就一边躺着,一边背诵白天刚学过的诗文。过了一会儿,被窝里就渐渐暖和了。劳累了一天,疲劳不堪的父亲来到自己的床边,正准备睡觉,忽然发现了躺在被窝里的黄香。我的儿,你这是在干什么呀父亲惊讶地问道。黄香忙从被窝里爬了出来,匆匆向自己的床走去。我这是为父亲温暖席被啊,您劳累了一天,这样睡进去也可以驱驱风寒。小黄香边走边说。嗬,嗬,我家的香儿真懂事,真懂事!父亲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原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译文”冬天的时候要照料父母,让父母感到温暖,夏天的时候要让父母感到清爽凉快早上起床后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后,要向父母报平安外出离家时,必须禀告父母,回来后也当面禀告父母,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故事”圆圆的老老朋友他老老的,动作慢慢的,有好多白头发,脸上还有好多皱纹。圆圆,外公来了!外公从乡下来到城市,好久没有看到外公的圆圆,一直躲在妈妈的背后。外公来的第二天早上,爸爸妈妈要上班,妈妈要圆圆陪外公到公园散步,圆圆有点不想去,因为她说的话外公听不懂,真无聊!在去公园的路上,圆圆一直走在前面不答理动作慢腾腾的外公。他们经过一家玩具店时,圆圆马上跑过去,指着一个娃娃对外公说: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外公摇摇头。圆圆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啊!一点儿也不好玩!外公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晚上,妈妈煮了外公最爱吃的稀饭,可是圆圆最讨厌吃稀饭了,所以一直吵着要吃炸鸡。妈妈对她说:妈妈小时候家里很困难,外公每天种菜,卖菜,只能吃稀饭过日子。因为外公的辛苦,我们才有现有的生活啊!乖,去叫外公吃饭啦!真的是这样吗圆圆有点儿不相信,想问又不敢去敲外公房间的门。外公突然开门看到圆圆,说:你怎么站在门口呀妈妈说吃饭了……还有……我想问外公……圆圆想知道妈妈说的是不是真的。外公笑着跟她讲以前的故事。没想到外公讲的故事这么好听!圆圆开始喜欢外公了。又过了几天,外公要回乡下去了,妈妈问圆圆:要不要跟外公一起回乡下去玩圆圆回答说:好哇!不过,那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到了外公家,外婆很热情地迎接圆圆,她觉得好开心哪!可是圆圆接着就发现,这里既没有电视也没有空调,她生气地跺脚走了出去。圆圆在稻田旁边走来走去。呱!呱呱!一只青蛙跳到她的面前,圆圆开心地叫着:好可爱的青蛙!就这样,圆圆在田里跟青蛙玩了一个下午。晚上,吃完饭后,外公和圆圆坐在院子里,看着有月亮的天空,外公说着他小时候的故事。一会儿,圆圆就趴在外公的腿上睡着了。圆圆过了几天和城市不一样的乡村生活,在溪边找小鱼小虾,听外公讲故事,吃外婆煮的东西,圆圆越来越喜欢外公外婆,也越来越喜欢他们住的地方!这一天,爸爸妈妈来接圆圆回家了,可是她舍不得跟外公外婆分开。圆圆想:以前我对外公外婆的态度不好,真是对不起!可是她不敢说。一直到要上车的时候,她才大声地喊着:外公外婆,我好喜欢你们!外公外婆笑着说:欢迎你下次再来!以后我要对外公外婆更好,他们是我的老老朋友!圆圆心里想着。坐在车上,圆圆的心还是留在了外公外婆那里。国学小故事“原文”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译文”父母所喜欢的事物,一定要尽力准备齐全父母所讨厌的事物,一定要小心谨慎地除去。如果自己的身体受了伤,就会让父母担忧如果自己的品行上有了污点,就会使父母感到羞耻。“故事”岳母刺字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南北。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原文”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译文”父母爱我关心我的时候,我孝敬父母有什么困难呢父母不喜欢我的时候,我还能一样的孝顺,这样才算是真正的孝顺。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子女应该劝说他们改正,规劝时一定要和颜悦色,说话时声音一定要轻柔。“故事”薛包孝敬后母古时候,有个叫薛包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后母对他很不好,经常让他挨饿受冻,还时常打他。不得已,薛包只好顺从父母心意,到其他屋独自居住,他每天早晨照常为父母打扫房屋。即使这样,父母仍然不能接受他,又赶走他。于是,薛包就到房屋外另搭茅屋居住,心中毫无怨气。每天早晨仍然回家问安,夜晚为父母安铺床席,更加谨慎孝敬,委婉侍奉,从不间断。大概过了一年多,薛包的孝心终于感动了父母,于是,让薛包回家居住。从此全家和睦相处,共享天伦之乐。父母去世后,薛包的弟弟要求分家产,各自生活。薛包无可奈何,便将家产平分。他说:奴婢们年岁大了,你不能使唤,就让他们跟着我吧!他还将贫瘠的土地和荒弃的屋舍留给自己。对于衣服和家具,自己也只挑拣破旧的。兄弟分家以后,薛包的弟弟不善经营,生活又奢侈浪费,数次将财产耗费破败。薛包关切开导,又屡次将自己的所有钱和物拿来救济弟弟。薛包孝敬父“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失了。“故事”孔融让梨汉朝时,有个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你猜,孔融拿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见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就故意问孔融说: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不是还有个弟弟呢,他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国学小故事“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失了。“故事”两只小懒熊熊妈妈有两个儿子,哥哥叫大胖,弟弟叫二胖。哥俩胖墩墩、虎头虎脑的,熊妈妈很喜欢。可是他们都很懒,令熊妈妈很头疼。一天,天气特别热,兄弟俩拿着钱去买西瓜。他俩走过森林,走地草地,走过小桥,来到了河滩边鹿阿姨的瓜园。大胖说:鹿阿姨,给我们挑个最甜的!二胖说:鹿阿姨,给我们挑个最大的!鹿阿姨用蹄子轻轻踢踢这个,嫌没熟看看那个,嫌太小。最后说:这个正好,准是个顶甜顶甜的大西瓜!大胖、二胖付了钱。大胖抱起西瓜往家走,没走几步,就把大西瓜往地上一放,说:我抱累了,弟弟,该你抱一会儿啦!二胖抱起西瓜往前走了几步,也把西瓜往地上一放,说:哥哥,该你抱啦!两只小懒熊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愿抱,就想了一个好主意滚着西瓜回家。于是,兄弟俩滚着大西瓜往家走,滚过河滩,滚过小桥,滚过草地,滚过森林,一直滚到两只小懒熊的家门口。回到家,熊妈妈把西瓜洗干净,放到桌子上,一刀切下去。结果怎么样红红的瓜瓤全都变成了水,哗啦啦流了满桌子。大胖、二胖你看我,我看你,皱起了眉头。这么好的大西瓜没吃上,你说这事该怪谁呢国学小故事“原文”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译文”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其名,在长辈面前要表现得谦虚恭敬,不要炫耀自己的才能。走在路上如果遇上了长辈,要快步迎上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有说话,要退在一旁,恭敬地站立。“故事”铁棒磨成针唐代大诗人李白,幼年时便读经书、史书。那些书都十分深奥,他一进读不懂,便觉枯燥无味,于是就丢下书,逃学出去玩。他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粗大的铁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李白好奇地问:老婆婆,您这是在做什么呀磨针。老婆婆头也没抬,简单地回答。磨针李白更加不明白了,老婆婆手里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铁棒,怎么是针呢李白妒忍不住又问:你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铁棒呀!老婆婆边磨边说:我正是要把这根铁棒磨成细小的针。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问道:这怎么可能呢老婆婆抬起头来,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说:是的,铁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针是困难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总有一天,我也会把它磨成针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铁棒也给磨成针呀!从此以后,李白再也不逃学了,刻苦读书,终于成为“原文”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译文”才学丰富的人,他的名望自然会大,人们所佩服的是一个人的真才实学,而不是他的自我吹嘘。自己有才能,不能自私保守,不肯帮助别人,别人有才能,不能看轻人家,更不能诋毁人家。“故事”小象的鼻子功小象有一条长长的鼻子,能把大石头击碎。小象说:我的鼻子功天下第一,所有的动物都要听我的。大狮子和大老虎来找小象挑战。小象一个对两个,一点儿也不害怕,长长的鼻子一卷,就把大狮子和大老虎扔出去好远。大狮子和大老虎吓得赶紧逃跑了。小象连大狮子和大老虎都不怕,别的小动物就更不用说了。小象让小熊给他送好吃的、小猴给他捶背,谁要是不听话,他就用长鼻子打谁。大乌龟不怕小象。大乌龟说:你要是能在我的背上钻个洞,我就佩服你。小象生气了,把长鼻子一绞,对着龟壳钻下去。钻呀钻呀,长鼻子顶进鼻腔里,变成了短鼻子。短鼻子,不威风。小象吃不了东西,喝不了水,很快就病倒了。小动物们听说小象病了,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来看他,小象感动得吧嗒吧嗒直掉眼泪。大乌龟也来了,他用力一拉,把小象的长鼻子又拉出来了。小象羞红了脸,惭愧地说:以前都是我不好,请大家原谅。现在,小象还练鼻子功,不过可不是用来欺负小动物,而是把鼻子变成莲蓬“原文”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译文”不要讨好巴结有钱人,也不要对穷人骄横无礼。不要厌弃老朋友,也不要只喜欢新交的朋友。当别人很忙碌的时候,不要去打搅当别人心情不安的时候,不要找他说话而打扰他。“故事”爱憎分明包青天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清官叫包拯。以前,来打官司的百姓只能在衙门外击鼓喊冤。等到衙门里的公差转递给办案的官员,案子才开堂审理。这样,一些公差们常找借口向告状人要钱。不给钱,就扣着状子不送。他们一刁难,穷苦的百姓可就遭了殃,拿不出钱,有冤无处诉,告状无门。这些都被新上任的开封知府包拯知道了。包拯命令衙门办公的日子,大门都开着。要告状的百姓可以直接上公堂,当面向他诉说是非曲直,当堂论断。从此以后,穷苦百姓告状有门了,不再无处申冤发愁了。百姓对包拯都十分信任,愿意找他断案。包拯断案公道,为很多人申了冤。他的名声越来越大,包青天的说法也在老百姓中间传开了。“原文”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译文”书房里要收拾得清爽,墙壁要干净,书桌要保持整洁,笔墨纸砚要摆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就说明学习时心不在焉字若写得潦草不整齐,则说明学习时思想不集中。“故事”柳公权拜师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从小便能写一手好字。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着说:不敢,不敢,我是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柳公权回家后,左思右想终于明白了,老人家是在告诉他取得点成绩不要骄傲。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书法家。“原文”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译文”接近水才能了解鱼的习性,靠近山才能识别鸟的声音。路途遥远才知道马的力气大小,人与人相处时间长了才能看出人品的好坏。“故事”割席断义三国时,魏国的管宁和华歆是好朋友,但二人的性格却很不一样。管宁不在乎荣华富贵,把心思都用在钻研学问上,可华歆就很羡慕有权势的人。一天,他们在菜地里锄草,翻出一块金子。管宁毫不在意,华歆却想据为己有。还有一次,他们坐在席子上看书,有个大官乘着华丽的车子路过他们窗前。管宁依然在读书,华歆却连忙出去看,回来后还对管宁说个不停。管宁很反感,就拿出刀子将两人同坐的席子割成两半,说:我发现我们不是一路人。从此以后,我们就像这片割开的草席一样,不再是朋友了。“解读”和人相处久了才能看出这个人是否和你合得来,值不值得继续交往下去,因此我们交朋友时应该多观察,这样才能交到合适的朋友。“原文”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译文”有些人是亲戚却不像亲戚,有些人虽然不是亲戚,却比亲戚还亲近。远处的水救不了近处的火,住得很远的亲戚不如近邻能够随时帮忙。“故事”董笃行对邻友善明朝时,山东济阳有个叫董笃行的人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里母亲的来信。信中说家里正在盖房子,因为一堵墙和邻居起了冲突,想借他的权力解决这件事。董笃行看完立刻回了信。信上说:彼此相让才能结成好邻居,我们就让出两尺给邻居又能怎么样呢董母读了以后,觉得儿子说得很对,就在盖房子的时候主动让出了几尺。邻居见董家这样做很感动,于是也效仿董家的做法。两家的房子盖成后,中间空出了一条胡同,这就是著名的仁义胡同。“解读”有时候,好的邻居比亲戚还亲。和邻居相处应该学会多谦让,与邻友好,这样才能和睦相处。“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故事”兄弟折箭宋朝时,吐谷浑的国王阿柴得了重病,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们会为了争权而自相残杀,就把他们召集到一起。阿柴说:你们都从箭袋里拿出一支箭来给我。儿子们各自抽出一支箭交给父亲。阿柴拿起一支箭给大儿子,说:你能折断这支箭吗大儿子很容易就折断了箭。阿柴又让大儿子把剩下的箭一起折断,但大儿子无论如何都折不断哪些箭了。阿柴对儿子们说:折断一支箭容易,想一起折断许多支箭就很难。你们明白吗儿子们都心领神会。阿柴去世后,他的儿子们团结一心,吐谷浑王国渐渐强大起来。“解读”团结就是力量,小朋友们一定要向阿柴的儿子们学习,和同学们团结友爱,这样大家才能一起进步。“译文”两个人一条心,就能买得起黄金。如果一个人一个心眼儿,在一起连一根针也买不起。“故事”老鼠运蛋大耳鼠和尖耳鼠同时发现一枚鸡蛋。大耳鼠力气大,把尖耳鼠推到一边,说:这枚鸡蛋是我的,你走开!大耳鼠挥挥胳膊,踢踢腿,一把抱住鸡蛋。哎呀,这鸡蛋太大,它抱不动。这时,尖耳鼠走了过来,说:要不要我帮忙啊大耳鼠眼睛一瞪,大声说:不用!大耳鼠抱不动鸡蛋,就想滚鸡蛋走,可转念一想:不行,路上坑坑洼洼的,会把鸡蛋磕破的。尖耳鼠走过来,轻轻地说:我有个主意……大耳鼠急忙说:快说!快说!尖耳鼠说:你当车,我当马,你抱着鸡蛋,我拉着你的尾巴,这样准行!大耳鼠同意试一试。于是,大耳鼠抱着鸡蛋仰卧在地上,尖耳鼠拽着它的尾巴向前拖。嘿!这个主意真不错!它们俩齐心协力,终于把鸡蛋运回了大耳鼠的家。尖耳鼠转身要走,大耳鼠红着脸拉住它说:刚才是我不好,请你原谅我。来,咱们一起吃鸡蛋。于是,两只小老鼠一起享用了美味的鸡蛋。原文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译文要做好一年的事情,在春天就应该做打算。要做好一天的事情,在黎明的时候就应该做打算。一个家庭若想幸福,关键是要和睦相处。一个人的一生要想成功,首先就要勤奋努力。故事祖逖闻鸡起舞晋代时有个很有抱负的青年名叫祖逖,他和好友琨一起做司州今河南洛阳东北主簿。当时政局动荡,祖逖和刘琨都很忧虑。二个感情深厚,经常睡在一张床上,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一天晚上,祖逖和刘琨睡得正香,一阵鸡叫声惊醒了祖逖。祖逖看看窗外,天还没亮。他叫醒刘琨,边穿衣服边说:别人都说半夜鸡叫不吉利,我就不这么想,这不是在催促我们起床练武吗我们以后一听见鸡叫声就起来练武吧。刘琨欣然。从此,二人天天起早练武,后来终于成为文武全才,也实现了报效国家的愿望。解读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志向,还要有实现远大志向的毅力既要做好计划,也要勤奋努力。“原文”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译文”前来对你说别人是非的人,他自己就是一个制造是非的小人。是非每天都有,不去理会自然就不存在了。“故事”父子骑驴从前,有对父子赶着一头驴进城去。路中有人笑话他们说:真笨,为什么不骑驴进城呢于是父亲让儿子骑上了驴。走了不长时间,又有人说:不孝的儿子,居然让父亲走路,自己骑驴。父亲赶紧让儿子下来,自己骑着驴。又走一会儿,有人说:这个父亲真狠心,居然让孩子走路,也不怕孩子累着。父亲连忙让儿子也骑上驴,心想这回总算满足所有人的了。但又有人说:两人都骑驴,还不把驴压死啊。于是父子俩又下来,绑起驴的四条腿,用棍子抬着驴走。他们经过一座桥时,驴挣扎了一下,掉到河里淹死了。“解读”人应该有主见,该听的话要听,不该听的话就不要去理会,这样才不至于做错事。国学小故事“原文”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译文”请求别人帮助的时候,应当去求那些真正的男子汉接济别人时,应当接济那些急需接济的人。干渴的时候,一滴水也像甘露一样甜美酒醉之后,再添杯还不如不添。“故事”宋太宗雪中送炭宋太宗虽然是皇帝,但他知道创业不易,因此生活很俭朴,也很体恤百姓。有年冬天很冷,太宗穿着狐狸皮外套,坐在温暖的屋子里还觉得冷。他想:天气这么冷,那些缺衣少柴的百姓肯定也很冷。于是,他把开封府尹召进宫,说:现在这么冷,我们这些吃穿不愁的人都觉得冷,那些缺衣少食、没有木炭的百姓肯定更冷。你现在就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城里走走,帮帮那些无衣无柴的百姓。开封府尹听后,立刻带人拿着衣食和木炭,去问候那些贫困的百姓。受到救助的人们都很感激。于是,历史上便留下了雪中送炭的佳话。“解读”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地给予他们帮助。国学小故事“原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译文”时间可比金子还珍贵啊,因为再多的金子也买不到时间。年少的时候不知道勤学苦读,转眼之间就会变成老年人。“故事”鸭妈妈后悔了很久以前,鸡妈妈和鸭妈妈都只会生蛋,不会孵宝宝。她们决定去向孵宝宝高手孔雀妈妈学习经验。孔雀妈妈教她们把蛋放进用草做的窝里,再蹲在上面用身子捂住不要动,二十多天后宝宝就孵出来了。鸡妈妈认真地照着孔雀妈妈教的办法去做。而鸭妈妈却没有一点耐心,还不到一天就蹲不住了。一只画眉鸟飞过来告诉鸭妈妈:快去森林里参加唱棒歌比赛。鸭妈妈决定跟她一起去看看热闹。孔雀妈妈听说后急忙到森林里找到了她,劝她做事情要懂得吃苦耐劳。鸭妈妈不情愿地回来了。当鸭妈妈听到红顶鹤说要去草地上参加舞蹈大赛时,她又跟着红顶鹤一起溜走了。孔雀妈妈又急忙来到草地上找到她,批评她做事情三心二意,没有毅力。鸭妈妈不高兴地回来了。还没过几天,鸭妈妈又坚持不住了。她偷偷地跟着翠鸟来到了湖里捉鱼吃。那儿热闹极了,鸭妈妈玩得忘记了回家。孔雀妈妈发现鸭妈妈又不见了,她摇着头直叹气。只有鸡妈妈仍蹲在窝里,一心一意地孵着宝宝。二十多天过去了,鸡妈妈终于孵出了一群宝宝。孔雀妈妈看着可爱的鸡宝宝们,乐得脸上笑开了花。鸭妈妈流下了后悔的眼泪,可是孔雀妈妈再也不愿意都她了。所以呀,直到现在,鸭妈妈都不会孵宝宝。原文凡事要好,须问三老。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译文凡事要想办好,就必须向德高望重的老人请教。遇到疑难请教别人,学识就会渊博精深只凭自己的主观判断做事,一定办不成大事。故事孔子不耻下问春秋时的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很好学,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所以学识非常渊博,很有名望,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但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我只是对学习不感到厌烦,对请教不感到疲倦而已。有一次,孔子到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典礼。他不时地向人询问,问了许多关于礼仪的问题。有人就在背后笑话孔子,说他什么礼仪都不懂,见什么都问。孔子听后坦然地说:我遇见不懂的事情,就问个明白,这正是我求知明礼的表现啊!解读在生活和学习中,我们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有及时请教别人,不要以问别人问题为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原文”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学不尚实行,马牛而襟裾。“译文”喜欢学习的人就像禾苗一样,是有用之材不爱学习的人就像野草一样,只能当柴烧。学习了道理而不按理行事,就像穿了衣服的牛马一样,依然改变不了基本性。“故事”阮大铖学不尚行明朝末年的阮大铖是著名的戏曲家,是诗歌的创作上也很在成就。但是,他十分虚荣,爱慕权势,为了做官而不择手段,甘心和魏忠贤这种奸邪的人勾结在一起。后来,阮大铖又怕朝里正直的人士联合起来反对他,就辞官回家避风头。但是,他不甘心默默无闻,私下里对自己的亲戚和朋友说:我还能好好儿地活着回来,那些人可不一定。后来,魏忠贤害死了那些正直的人。阮大铖知道后很得意,就又开始勾结魏忠贤,为非作歹。然而,坏人终究是不会有好下场的,阮大铖后来投降了清朝,在随军出征的时候惨死在途中。“解读”学习了书本上的做人的道理就要切实地去实行,我们要言行一致,做一个正起码的人。原文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译文看着容易,要学会就很难了。不要把容易得到的东西看得很平凡而不知道去珍惜。故事孔子学琴孔子不但是春秋时的大教育家、思想家,还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他会弹奏许多种乐器,还会作曲、唱歌。他跟师襄过一首曲子,曲名叫《文王操》。孔子练习说:我知道这首曲子怎么弹了,可是还没学会技法。孔子又练了许多天,师襄又说他弹得可以了,孔子说自己尚未掌握乐曲的主旨。又过了很久,师襄认为孔子确实弹得可以了,但是孔子还是不满足。他反复地弹奏这首曲子,直到体会出曲子所要表现的主题才罢手。孔子的这种不厌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师襄。解读学习看似简单,要学好可就不容易了。我们要学习孔子不厌学习的精神,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原文”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译文”有的事情,如果可以忍耐就忍耐一下。如果不忍耐,小事也可能酿成大的灾祸。“故事”韩信忍辱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助刘邦建立了西汉。韩信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当地的一些无赖总是期负他。一次,一群无赖拦住了韩信,其中一个对他说:虽然你长得又高又大,爱佩带刀剑,其实你胆子很小。如果你有胆子,就用你的佩剑来刺我没胆子的话,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吧!韩信知道,如果要和他们打架,自己肯定会吃亏。于是,他就忍住一时之气,从那人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后来,他把这次耻辱当成前进的基石,终于在日后一展才华。“解读”与人相处难免会有摩擦,有时候是没有必要生气的,能忍耐就忍耐一下,一个可以忍得住气的人更能成就大的事业。原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译文有效的药虽然吃着苦,但是却对治病有好处批评的话虽然听着不顺耳,但是却对自己做事有帮助。一味地吹捧自己的人,就是害自己的人,能指出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人才是自己的老师。故事唐太宗纳谏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主,他能够认真听从臣子的建议。一次,宰相房玄龄在路上看见掌宫里建筑的窦德素,就问他最近宫里在修什么工程。窦德素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宗,太宗生气地责备了房玄龄。谏臣魏征对太宗说:房玄龄是管理国政的人,他应该了解宫迁内外的事。如果您修的工程是对的,他就应该了解宫廷内外的事。如果您修的工程是对的,他就应该帮助您如果不对,他就应该请求陛下停止。他询问有关工程的事是应该的,陛下为何要责备他呢太宗听了,感到很惭愧。他接受了魏征的批评,让窦德素将工程的详情告诉了房玄龄。解读我们做事的时候,难免会犯错误,别人指出错误时,我们要虚心地接受。“原文”惜钱休教子,护短莫从师。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译文”舍不得钱财就不要教育子女,庇护孩子的缺点就不要让他跟老师学习。要知道孩子是可以教导成材的,不要借口儿童无知而故意庇护孩子。“故事”孺子可教秦朝末年,有个叫张良的年轻人。一天,他在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得破破烂烂的老人。老人看到张良,就把鞋扔到桥下,让张良去捡,还让张良给他穿鞋,张良都照做了。于是老人说:你这个年轻人还是可以教育的嘛,五天后的早上到桥上来找我吧。五天后,张良一早来到桥上,可是老人早就到了,老人责备张良来晚了,让他五天后再来。又过了五天,张良再次来到桥上,又比老人晚到,老人十分生气。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到了桥上,终于比老人早到了。这次老人很高兴,就送给他一本兵书。张良日夜攻读这本兵书,后来助刘邦统一了天下。“解读”只有舍得付出辛苦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才能为以后的成就打下基础。原文日勤三省,夜惕四知。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译文曾参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做错事杨震深夜能自我戒惧,不收意外之财。劝众人不要做欺上瞒下的事情,每天头上三尺处都有神灵有看着。故事杨震拒金东汉的杨震为官清廉,他在荆州做刺史时,发现王密很有才,就推荐他做了昌邑的县令。后来,杨震路过昌邑,王密去迎接他。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两从聊得很高兴。到了深夜,王密从怀里拿出些黄金,说:我准备了点儿小礼物,希望您不要拒绝。杨震说:我推荐你做官是想让你为民做好事,而不是送我什么东西。王密说:这都深夜了,不会有人知道的。杨震严肃地说:你怎么能这么说话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难道别人不在,我们就没有良心了吗王密听了很惭愧,赶紧告辞了。解读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不能因为别人不知道就放纵自己,要时刻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正确原则。“原文”心口如一,童叟无欺。人有善愿,天必佑之。“译文”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要一致,就连老人和儿童也不能欺骗。一个有善心的人,老天会保佑他的。“故事”曾子以身作则春秋时期的著名学者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不仅很有学问,做人也很诚实,从来都不会欺骗别人,就连对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样。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到街了去买东西,儿子也想去。妻子就哄他说只要他不闹,回来就杀猪给他炖肉吃。孩子以为母亲说的是真的,就不闹了。妻子回来,看到曾子正在磨刀,吓了一跳,说:你真的要杀猪吗我是哄他玩儿的。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行为会影响孩子,如果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妻子听了点头同意。于是,他们就一起把猪杀了,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解读”为人处事,一定要说话算话,答应过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不能随口欺骗别人。原文三生有幸,一饭不忘。贫无法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译文人的一生之中,得到意外的帮助很幸运,即便是别人送给的一顿饭,也不要忘记。贫穷的时候,不会有人来给你送钱财,但生病的时候,倒有人来告诉你治病的药方。故事韩信报一饭之恩。西汉的开国功臣韩信小时候家里很穷。他用功读书,勤奋练武,但是没有生活来源,总是去别人家白吃白喝,所以受尽了别人的冷眼。他受不了别人的嘲讽,就自己钓鱼换饭吃,却经常吃不饱。有个老妇人靠为别人洗衣服赚钱,见韩信可怜,就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天天都是这样,从未间断过。韩信感激地说: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儿报答您。老归人生气地训斥他: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难道还稀罕你的报答吗韩信从未忘记老归人的恩情,他当了淮阴候后,千方百计地找到了老妇人,送给了她千两黄金为作报答。解读别人对我们的帮助,不管多么微小,我们也要时刻牢记在心。当我们有能力时,要尽力报答别人对我们的帮助。“原文”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译文”看别人做起来觉得很容易,自己学起来才知道难度很大。不要以为看起来很简单,就感觉做起来也一样容易。“故事”卖油翁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能够在百步之外射中树的叶子。这样的射箭技术没有人能够比得上,于是陈康肃很自负,觉得自己的箭法了不起,就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了。有一次,陈康肃在练习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他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几乎全部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大声喝彩。刚好,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他停下来斜着眼睛看着陈庚肃表演,脸上并没有露出赞叹的表情,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陈康肃看到老头儿这样的表情,感到很生气,就走过去问:你也懂得射箭吧难道你觉得我的技术还不够好吗难道你觉得我的技术还不够好吗老头儿平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是你练得多了,手熟罢了。陈康肃生气地说:你凭什么这样说呢!老头儿不慌不忙地说:这是我从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得到的经验。说完,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嘴儿上,然后用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瓢油,往盖着铜钱的葫芦嘴儿里倒。只见油都细细地变成了一条线流到葫芦嘴儿里。等油倒完了,铜钱上竟然连一点儿油星都没有。人们都开始惊叹起来,老头儿笑着说:我现在的技术只是熟练罢了,如果想学到真正的本领,一定要勤于练习啊!有些事看起来很容易,其实做起来很困难的!陈庚肃听了以后,客客气气地给卖油的老头儿鞠了躬,说:我明白了。原文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译文看别人做起来觉得很容易,自己学起来才知道难度很大。不要以为看起来很简单,就感觉做起来也一样容易。故事勇敢的小野山羊有一只叫卡布里托的小野山羊胆子很小,从不敢跳山涧。其他的小山羊一连跳过了六条山涧,可他还在第一条小山涧边上转悠呢。卡布里托的妈妈很生气:我真不知道你是只小野山羊还是只小绵羊!说完,就到远处吃草去了。卡布里托低着头,在一棵树下等着妈妈。突然,卡布里托听到身后传来了低沉的吼声,他转声一看,发现一只狮子正张着血盆大口向他扑过来。卡布里托吓坏了,扬起四只蹄子,一下子跳过了一条山涧。狮子在后面紧追不舍。卡布里托一连越过了六条小山涧,把狮子抛在了后面。这时,野山羊们正站在很宽的第七条山涧边张望,他们谁也不敢越过去。突然,卡布里托像一支箭一样飞过了第七条山涧。接着,野山羊们也一个跟一个地越过了山涧。狮子看看第七条山涧,转身走了。后来,大家都说卡布里托是一只最最勇敢的小野山羊。原文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译文看别人做起来觉得很容易,自己学起来才知道难度很大。不要以为看起来很简单,就感觉做起来也一样容易。故事舞蹈家老牛桑那爷爷说:鸭子沙沙的舞蹈真棒,称得上是舞蹈家啦!小公鸡玛佳听了特别不服气:我才是舞蹈家呢!沙沙不是!我会在谷草垛跳舞,我还能飞到树上跳舞呢!玛佳扑棱棱飞上谷草垛,跳了一段高脚舞,又扑棱棱飞上树顶,跳了一段抖尾舞。您看,您看,我才是舞蹈家嘛!玛佳一边跳一边对桑那爷爷说。桑那爷爷解释说:玛佳,你和沙沙都是舞蹈家!玛佳不高兴地说:沙沙能飞上谷草垛吗能飞上树顶吗他算什么舞蹈家老牛桑那爷爷说:我说的是水上舞蹈,沙沙真的很棒!老牛桑那爷爷说的没错,鸭子沙沙在水面上的舞姿优美又利落,谁见谁夸。玛佳也见过,他只是不愿意承认人家罢了。鸡妈妈走过来对玛佳说:孩子啊,沙沙的水上舞蹈就是棒,你怎么不承认人家呢玛佳不服气地走了。夜里,大家都睡了,玛佳来到水塘边。玛佳对自己说:我就不信沙沙比我强,应该样样我排第一!扑噜噜,小公鸡玛佳一纵身跳下水,想来一段水上舞蹈。可是,他的翅膀一沾上水,身子就开始往下沉。玛佳吓坏了,扯着嗓子大叫:救命啊!救命鸭子沙沙听到有人喊救命,连忙跑了过来。沙沙跳下水来,几下就游到玛佳身边。他又托又推,把玛佳救上了塘岸。他问道:玛佳,你怎么掉水里啦我……玛佳的脸红了,他不好意思地说,我……谢谢你啊!谢谢你救我。我想在水里跳舞,可是……我不能……从此,玛佳打消了虚荣心,再也不做糊涂事了。“原文”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译文”追求真诚是做人的法则,做到了至诚而不能使别人感动,是从来没有的事无法做到真诚,也是不可能感动别人的。这句话强调做人要真诚。“故事”狐狸和仙鹤吝啬的狐狸请仙鹤吃饭,它端出一只平底盘子,里面盛了一点儿肉汤。仙鹤的嘴巴又尖又长,盘子里的肉汤一点儿也喝不到。狐狸却张开又阔又大的嘴巴,很快把汤喝光了,还假惺惺地问仙鹤:您吃饱了吧!我烧的汤不知合不合您口味仙鹤对狐狸笑笑:谢谢您的午餐,明天请到我家吃饭吧!第二天,狐狸早早来到仙鹤家等着吃午饭。不一会儿,仙鹤端出一只长颈瓶放到狐狸面前,指着瓶子里的鱼和鲜汤说:狐狸先生,请吃吧,别客气!狐狸望着那么一点大的瓶口,它那阔嘴巴怎么也伸不进去,只能看着仙鹤把又尖又长的嘴巴伸进瓶子里,把鱼吃了,把汤喝光。国学小故事原文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译文追求真诚是做人的法则,做到了至诚而不能使别人感动,是从来没有的事无法做到真诚,也是不可能感动别人的。这句话强调做人要真诚。故事稻草人小男孩种了一小片谷田,可是总有鸟来偷吃谷子。小男孩就扎了一个稻草人放在田边。小男孩说:稻草人,好好地看着谷田,等到秋天谷子丰收了,给你买新衣服穿。稻草人一听,咧嘴笑了。可是,小男孩一走,稻草人就一跳一跳地去摘花了。稻草人摘了好多花,五颜六色的,戴了满头满身的。等他跳回来的时候,谷子已经被鸟吃了一半了。稻草人刚站了一会儿,两只蝴蝶飞过来,绕着戴花的稻草人上下飞舞。一只蝴蝶说:瞧,一个不会动的稻草人。另一只蝴蝶说:嗯,的确是一个不会动的稻草人。谁说我不会动!稻草人突然说话了,我要捉住你们。两只蝴蝶急忙飞走了,稻草人又一跳一跳地去追蝴蝶。等稻草人玩够了回来的时候,谷子已经被鸟吃光了。小男孩看谷田被吃光了,又瞧了瞧稻草人,说:谷子被吃光了,没有钱给你买新衣服了,你就戴着这些花过冬吧。国学小故事“原文”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孔子说:看到合乎道义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没有勇气。“故事”小狮猫斗巨鼠明朝皇宫中有一只跟猫一样大的巨鼠,到处为非作歹。宫里的人找遍了天下的名猫去捉它,可这些猫见了巨鼠,不是被吓得不敢上前,就是被巨鼠吃掉了。后来外国进贡来一只小狮猫,据说是捕鼠能手,宫里的人就把这只小狮猫放进了巨鼠经常出没的房间里。不一会儿,巨鼠从洞里出来了,它见小狮猫的身体没有自己大,就猛扑了上去。小狮猫立刻跳到桌子上,巨鼠又追到桌子上小狮猫只得跳下桌子,巨鼠也随着跳下桌子。总之,小狮猫只是跳来跳去兜圈子,躲避巨鼠的狠命追赶。起初,人们都以为这只小狮猫没什么本事,大概被巨鼠吓破了胆。但几个回合后,巨鼠累得直喘粗气,动作慢了下来。就在这时,小狮猫向巨鼠展开了猛扑。经过一阵激烈的搏斗,小狮猫终于把巨鼠咬死了。这时人们才知道,小狮猫躲避巨鼠并不是胆小,而是以逸待劳。从而一击制胜。国学小故事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了,不也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吗故事会跳舞的小骆驼一次,小动物们聚会。小猴表演了一段舞蹈,大家都很喜欢。小骆驼见了,也跳起舞蹈来。可它的舞步太难看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小骆驼伤心地回到家,把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们骆驼家族是不会跳舞的,你还是学点别的吧。小骆驼却说:我就要学跳舞!骆驼妈妈为难地说:可是,你找谁去学呢小骆驼说:可以找小猴。于是,小骆驼去请小猴,可小猴却嫌小骆驼笨,不愿意当小骆驼的舞蹈老师。小骆驼想:没有人教,我就自学,我一定要学会跳舞。小骆驼刻苦地自学跳舞,经过多年的磨练,终于独创出一种舞蹈。小动物们看了,都惊讶地说:小骆驼的舞跳得真棒,这真是骆驼家族的奇迹!小骆驼听了心里特别高兴,从此跳舞更起劲了。小骆驼学跳舞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和痛苦,但是小骆驼坚持走自己的路,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所以,小骆驼的学习便是一种快乐。国学小故事“原文”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译文”哪怕是一点坏事,也要说服别人不要去做。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好事,也能给别人带来方便。“故事”与人为善古时候,有个寡妇叫刘氏。因为丈夫早死,刘氏独自抚养孩子。白天她在田里劳动,晚上就点着蜡烛在织布机上织布,日子倒也过得宽裕。邻里有贫困的人家,刘氏总是拿些粮食去接济他们,或者把自己的衣服送给邻居。邻居们都说她太善良了,可她的儿子却不理解母亲。她就教育儿子说:对别人好是做人的本分,谁没有点儿烦恼的事呢后来,刘氏去世了。她死后三年,刘家着火,衣服、房屋都被烧毁了。邻居们都主动给刘家送来衣物,并为刘家砍树建房子。到这时,刘氏的儿子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做善事。“解读”在生活和学习中,小朋友们应该多帮助身边的人。大家只有互相帮助,彼此才能更好地进步。国学小故事原文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译文哪怕是一点坏事,也要说服别人不要去做。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好事,也能给别人带来方便。故事圣诞惊喜号外!号外!圣诞老公公不见了!宝贝村的村长胖猪爷爷好着急,圣诞老公公不见了,今年谁给乖乖听话的小孩发礼物呀圣诞老公公不来发礼物了,谁还要做乖小孩呢兔子奇奇不再帮妈妈拔红萝卜,猴子丁丁把吃过的香蕉皮到处乱丢,只有小熊尼尼……妈妈,我把客厅整理干净了,我去森林找圣诞晚餐吃的果子!请救救我,我好冷啊!尼尼看到路边的雪人冻得直发抖。可怜的雪人,我把我的帽子和围巾给你,你就不会冷了!尼尼说。戴上帽子和围巾的雪人,慢慢融化了。啊!是圣诞老公公!原来圣诞老公公被大雪困住了。尼尼,谢谢你的帽子和围巾,好暖和哟!要不然,我冷得就不能动了。圣诞老公公说。圣诞老公公送给尼尼好多好多果子。哇,妈妈看到一定很高兴!尼尼开心极了。今年,尼尼不但收到了圣诞节的礼物,而且……号外!号外!圣诞老公公在尼尼家吃圣诞大餐哪!国学小故事“原文”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译文”哪怕是一点坏事,也要说服别人不要去做。无论是多么微小的好事,也能给别人带来方便。“故事”圣诞花林林生病住进了医院,他的邻床一个小朋友叫安安。安安要吃很苦的药,还要做很多检查,所以安安经常要哭。一天,医生给他们送来一盆圣诞花,并告诉他们:只要勇敢治病,花就会开,花开了,就可以出院。林林和安安都答应了,为了让圣诞花开放。他们两个打针不哭,吃药不哭,就连做各种检查也不哭。这天,外面下起了雪,林林、安安想到外面玩,但医生不同意,两个小朋友急得都要哭了,但他们看到了圣诞花,就答应了。一天晚上,安安身体非常不舒服,医生们都忙着给她治病,最后还转到了大医院,病房里空荡荡的只剩下林林,他真孤独啊!一天正当林林寂寞的想哭时,突然看见圣诞花开了,他惊喜地大叫起来:花开啦,花开啦,我要出院了。第二天,医生果然告诉林林,他身体已经恢复好了,听说安安也快要出院了,林林真高兴啊。国学小故事原文偏听则暗,兼听则明。耳闻是虚,眼见是实。译文片面地听别人的话,容易被欺骗只有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耳朵听到的是虚假的,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信的。故事:咕咚来了湖边有一棵木瓜树。一天,一只小白兔在湖边吃草,一阵风吹过,一只熟透的木瓜正好掉在湖里咕咚!小白兔吓了一跳,撒腿就跑,边跑边喊:不好了,‘咕咚’来了!正在湖边玩耍的小红狐听到小白兔的喊声,以为咕咚是个很厉害的怪物,也跟着跑起来。树上的小皮猴看到小白兔和小红狐,问:发生了什么事小红狐说:‘咕咚’来了!小皮猴想:小白兔和小红狐这么怕‘咕咚’,‘咕咚’一定是个很厉害的怪物。于是,小皮猴也跟着跑起来。小白兔、小红狐、小皮猴一边跑一边大喊:不好了,‘咕咚’来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小黑熊、梅花鹿、大老虎听到了,以为咕咚是个很可怕的怪物,都吓得跟在后面跑起来。正在这时,一只大狮子走过来:咦你们跑什么小白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咕……咕咚’来了!‘咕咚’是什么大狮子奇怪地问。对啊,咕咚是什么啊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最后,小白兔说:那个‘咕咚’就在湖边。走,咱们去湖边看看。大狮子领着大家来到湖边。可是,湖边静悄悄的,什么怪物也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一阵风吹过,又一只熟透的木瓜掉进湖里咕咚!哦,原来咕咚是只大木瓜呀。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国学经典小故事41则”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国学经典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国学经典小故事 教育孩子的经典故事120个国学经典故事

智慧 孔子 父亲 管仲 个人 时候 父母 季布 苏东坡 弟子规 王羲之 老师 甘罗 鲍叔牙 朱元璋 颜回 意思是 人们 天下 弟弟 母亲 老人 伯夷 匡衡 范仲淹 魏征 有一天 鳝鱼 刘邦 宋璟

2020-04-30 #故事大全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李绩,弟弟,父亲,智慧,卜式,紫荆树,姐姐,母亲,财产,人们,儿子,家产,弟子规,房屋,老人,田地,财物,钱财,何生,侍母,孔子,汉文帝刘恒,责任编辑,三兄弟,将家,办法,仆人,人与自然,五谷,人类

2020-05-12 #经典故事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父亲,李绩,弟弟,智慧,卜式,紫荆树,姐姐,母亲,祖父,财产,人们,儿子,家产,弟子规,房屋,田地,财物,钱财,孝顺父母,何生,侍母,孔子,汉文帝刘恒,责任编辑,三兄弟,将家,国学,办法,仆人,人与自然

2020-04-28 #小故事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父亲 李绩 弟弟 智慧 卜式 紫荆树 姐姐 母亲 祖父 财产 人们 儿子 家产 弟子规 房屋 田地 财物 钱财 孝顺父母 何生 侍母 孔子 汉文帝刘恒 责任编辑 三兄弟 将家 国学 办法 仆人 人与自然

2020-04-30 #故事阅读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父亲,李绩,弟弟,智慧,卜式,紫荆树,姐姐,母亲,祖父,财产,人们,儿子,家产,弟子规,房屋,田地,财物,钱财,孝顺父母,何生,侍母,孔子,汉文帝刘恒,责任编辑,三兄弟,将家,国学,办法,仆人,人与自然

2020-05-12 #故事大全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国学国学经典小故事

父亲,李绩,弟弟,智慧,卜式,紫荆树,姐姐,母亲,祖父,财产,人们,儿子,家产,弟子规,房屋,田地,财物,钱财,孝顺父母,何生,侍母,孔子,汉文帝刘恒,责任编辑,三兄弟,将家,国学,办法,仆人,人与自然

2007-11-14 #故事大全

临潼小学“国学经典·同读同慧”——我的国学经典小故事

临潼小学“国学经典·同读同慧”——我的国学经典小故事

古诗,这首词,典故,古诗词,故事,用心,有关,一个字,一句话,诗中,主人公,全身,出处,时候,感觉,意境,注释,流利地,电脑,资料,过了几天,爸爸在,一眼就,不会忘记,去寻找,很有趣,因为它,我一个,我相信,自觉地

2020-06-24 #故事会

国学 教育孩子的10个国学经典小故事 非常实用!

国学 教育孩子的10个国学经典小故事 非常实用!

孔子 父亲 智慧 父母 颜回 丘吾子 庞恭 魏王 弟弟 时候 老虎 街市 过失 儿子 天下 大王 弟子 弟子规 孟子 陈蕃 紫荆树 丸子 孩子 孟母 故事 祖父 粮仓 老人 薛勤 一句话

2020-04-28 #经典故事

国学经典小故事

国学经典小故事

孔子,父亲,丘吾子,智慧,故事,弟弟,母熊,父母,过失,陈蕃,丸子,天下,时候,文档,时间,粮仓,薛勤,董遇,小故事,万物,人们,儿子,动物,君王,墙壁,孩子,弟子,情况,才能,挖井

2011-03-30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