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海瑞一生为官清廉 最后却无人送葬

时间:2020-03-31

海瑞的仕途是从嘉靖年间开始的,在嘉靖二十八年的时候乡试中举,就任了福建南平教谕也就是今天的老师,后升为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在任时海瑞推行了

提示:本文共有 1820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导读】海瑞,明朝官员,号刚峰,由于其为官清廉,人们又称为‘海青天’,今天海口人,但是关于他是汉族还是回族人们有异议,海瑞可以说得上是三朝老臣了,他生于正德年间,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海瑞的仕途是从嘉靖年间开始的,在嘉靖二十八年的时候乡试中举,就任了福建南平教谕(也就是今天的老师),后升为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在任时海瑞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后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但是都由于不和朝中大臣拉关系,被排挤,最后无奈辞官回家。他有自己的著作《治安疏》,并且他对于当时的江南水患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海瑞的祖先原来是福建的,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从福建迁移到了广州,其祖上的叔伯都曾任过要职,但只有海瑞的父亲海翰无所作为,只是一个享受政府膳食补助的在学生员而已。其实,海瑞的父亲海翰对于海瑞的教育并不多,海瑞的成人全靠她的母亲谢氏,海瑞父亲在其四岁的时候便去世了,而谢氏性格刚强,对于海瑞要求非常的严格,不让他与一般孩童那般玩耍。自此海瑞便攻读诗书经传,他立志长大以后要做官,并且要做一个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官,因此他自号‘刚峰’

海瑞刚入官场是在浙江淳安县任知县时,当他看到这里的富豪乡绅是三四百亩之产,而百姓却无一亩,但有几十亩的税,他决定重新丈量土地。这样的做法使不少外逃难民又回来了。他却遭到当地乡绅的报复以及朝中大臣的怨恨(后人评价说这是皇帝想让他来打开江南乡绅的这种局面),无论怎样他都为百姓做出了贡献。

海瑞在任淳安知县期间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海瑞生活节俭,他吃的穿的和平名百姓没有任何区别,浙江总督胡宗宪就曾调侃他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其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后来胡宗贤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说其招待不周,海瑞说:过去胡总督巡视各地的时候就说过,地方招待不应过于铺张,现在这个人的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便将其口袋里面的金子千两没收于县衙府库之中,他还派人快马加鞭的去告诉胡宗宪,但胡宗宪并没有怪罪于他。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在朝堂处理政务,深居西苑,专心设坛求福,边关总督争着向皇帝呈现有祥瑞吉祥之物,但是没有人说时政,在嘉靖四十五年的时候海瑞开始行动了,他的《治安疏》便是这个时候写出来的,先是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然后将自己的家人安排妥当以后,最后便向明世宗呈上了他写的《治安疏》,在《治安疏》里他批评世宗迷性巫术,不理朝政等。明世宗在读了以后非常的愤怒,最终也只能说到:这人可与比干相比,但联不是商纣王。海瑞便因此而入狱,后来徐阶力救才免于一死。(海瑞在徐阶为相期间还多次向皇帝弹劾于他,这都是后话。)

在明世宗去世以后,海瑞大赦出狱官复原职,在隆庆三年的时候海瑞外放巡抚,(后人说到海瑞又一次被皇帝当了棋子)他的辖区多达十府而且多为鱼米之乡。当地乡绅惧怕海瑞,有的把自家的门漆由红色刷为了黑色,在巡抚期间他干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整修吴淞江,解决了江南多年的水患,至今他修的水利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他办事正直严厉,而且在重新丈量分地的时候,把徐阶田地的十五万亩分了五万亩出来给老百姓,正是由于他的这些所做所为遭到了朝中大臣的排挤,在这年的冬季他被奸臣污蔑,改任为南京看粮的小官,海瑞一气之下便以有病在身为由告老还乡,回到了琼山老家。

明神宗朱翊钧向来器重海瑞的名望,在其继位以后召海瑞为南京南京右佥都御史,在南京任上不久便病故,有古史说到,佥都御史王用汲去主持海瑞的丧事,看见海瑞住处用葛布制成的帏帐,用的是破烂的竹器,有些是连贫寒的文人也不愿使用的,因而禁不住为之悲泣不已,便凑钱为海瑞办理了丧事。海瑞的死讯传出,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枢用船运回家乡时,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朝廷追赠海瑞太子太保,谥号忠介。

其实对于明间所说的海瑞杀女一事,也只是在明代姚淑贤的小说《见只编》里才有记载,虽然对于此事,清周亮工的《书影》里也有提及,但是正史里面并没有记载。所以说并不一定真实,可以说说是野史吧!关于海瑞无后这件事,人们众说纷云,其实海瑞一生妻妾众多,第一个妻子许氏生了两个女儿就被海瑞休了,第二个潘氏进门不久便被赶出家门,第三个王氏倒是为其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在三岁时就夭折了,这个事情在《万历十五年》里也有提及。

海瑞一生为官清廉,为国家为百姓做了很多贡献,但是却在死后无子送葬,实属凄凉,但是今天的我们应该去敬重海瑞的正直与清廉。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海瑞一生为官清廉 最后却无人送葬”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明朝首辅张居正改革 为何为官清廉的海瑞 依旧得不到重用呢?

明朝首辅张居正改革 为何为官清廉的海瑞 依旧得不到重用呢?

海瑞,大部分,张居正,这就使,上级,对方,官吏,朝廷,皇帝,百姓,生活,哪怕是,出生于,向海,多大,胡宗宪,在官,围内,场中,名声,同僚,人手,一生,人家,党派,南人,刚硬,名誉,品德,国情

2010-03-24 #长篇故事

这个官如此清廉 连路费都不够 多亏了算命打卦的相助!

这个官如此清廉 连路费都不够 多亏了算命打卦的相助!

于成龙,路费,罗城,四川,百姓,福建,康熙帝,按察使,知州,历史,打卦,巡抚,康熙,总督,恩德,朝廷,知县,瞎子,知府,被任命,连路,任湖广,布政使,上时,名的,在路上,好东西,多亏了,两地,一生

2019-05-11 #长篇故事

古代官员发放俸禄 朝廷不给银钱给胡椒苏叶 一清廉好官因此牺牲

古代官员发放俸禄 朝廷不给银钱给胡椒苏叶 一清廉好官因此牺牲

胡椒,苏叶,俸禄,官员,董立,时候,银钱,物品,药店,一家老小,朝廷,工资,无奈,官员们,这一行,常常见,张居正,钱用光,佐料,一家人,价格,仇恨,制度,再加,办完,朋友,大官,所需,惨案,悬梁自尽

2011-10-21 #短篇故事

一生奉行 为官十训三事忠告的清廉官者张养浩的忧民之心

一生奉行 为官十训三事忠告的清廉官者张养浩的忧民之心

张养浩,百姓,忠告,皇帝,陕西,蒙元,宰相,散曲,文学,时候,朝廷,问题,科举制,读书人,杨震,皇庆,元朝时期,百姓苦,仕途,国家,建议,延佑,抱负,才能,牧民,理想,科举考试,仁宗,任礼部,养浩

2014-11-21 #小故事

海瑞为证自己清廉 逼死亲生女儿 是真是假?

海瑞为证自己清廉 逼死亲生女儿 是真是假?

海瑞,成真,女儿,事情,成分,正史,父亲,宣传,万历野获编,不奇怪,这件事情,惨无人道,但海瑞,太清,姚叔,子其子,废疾,朱熹,沈德符,海忠,上海,人性,仆人,仇家,作者,史料,史家,依据,党派,再加

2012-09-18 #故事会

“三代宗师”许由的清廉一生

“三代宗师”许由的清廉一生

许由,俗世,权势,气节,丝毫不,代宗师,这样的人,人物,后世,尧帝,态度,金钱,独立于,如此之,高风亮节,乾隆,其才,刘禹锡,官入仕,曾言,武仲,陶渊明,采山,利的,村西,箕山,自然之水,世人,上古时代,不义

2014-01-08 #经典故事

读诗词·讲故事·话清廉之一

读诗词·讲故事·话清廉之一

包拯,端砚,清官,后世,百姓,太祝,知州,仕宦,公元,子孙,后来人,家训,官员,戏曲,小说,端州,一首诗,小恩小惠,终成栋,严正,任端州,任潭州,包令仪,包青天,史可证,多大,宋仁宗,官太常,希仁,黄布

2009-12-01 #故事阅读

读诗词·讲故事·话清廉之一

读诗词·讲故事·话清廉之一

包拯,端砚,清官,后世,百姓,太祝,知州,仕宦,公元,子孙,后来人,家训,官员,戏曲,小说,端州,一首诗,小恩小惠,终成栋,严正,任端州,任潭州,包令仪,包青天,史可证,多大,宋仁宗,官太常,希仁,黄布

2012-03-03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