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智慧谋略都不如诸葛亮的司马懿都想称帝 为何诸葛亮却不称帝呢?

时间:2020-03-17

甚至不用我多说,大家随口都能想起诸葛孔明、刘备等著名人物

提示:本文共有 2016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5 分钟。

不得不说罗贯中是神奇的作家,一本三国演义在他的手里被描写的惟妙惟肖,无数的人物被他刻画的有血有肉。甚至不用我多说,大家随口都能想起诸葛孔明、刘备等著名人物。按照书里的描写,诸葛孔明的智慧是极其厉害的,一手草船借箭秀的曹操头皮发麻,反过来的一手空城计,更是让司马懿大将军后悔万分。据史观察,大家不难发现,像司马懿这种不如诸葛聪明的人都在后来称了帝,而我们聪明的诸葛孔明为什么不称帝呢?

有网友提出诸葛亮称帝背后有诸多隐忧,言外之意是诸葛亮想称帝但有很多顾虑。这个观点值得推敲。因为这个命题是不存在的,无论从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记载看,诸葛亮都不可能有称帝的想法,更何谈背后的隐忧乎。为何我们说他没有称帝的想法或者说根本没有这种可能性呢?首先,这得从诸葛亮究竟是个什么人物说起。

有史可查的是,诸葛先生生于公元181年,生于琅琊群的一个官宦家庭。不得不说,优厚的家庭条件为诸葛亮后期的文化贮备打下了充足的功底,积攒了不少的文化知识。同时,身为官家的后代,这使他对天下的形势也略知一二。在叔父倒台后,诸葛亮没有选择出去投靠一方豪强,用自己的智慧赚钱花。相反的是,他选择了隐居,在陋室之中期待一个真正能看到自己的才华的人,然后为他效力。后来的事,我不多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卧龙先生在陋室苦等数年,终于等来了刘备,一心求贤的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前前后后三次到来恳求。最终感化了诸葛亮,让他出山为自己征战天下!

因此就目前的条件来看,诸葛亮不称帝的第一个原因就是:知恩图报,回报刘备!就一个正常人的思维来看,受人恩惠,心中肯定是存在感激的,我们普通人尚且这样,更别说有着大智慧的诸葛亮了。在山间隐居的他,不可能是没有梦想和抱负的,那个时间,天下所有的男儿都想着一展拳脚,证明自己的才华。我们的诸葛亮可能也是如此,可是无人赏识,无人问津的日子过得太久了,以至于他对自己未来能不能展现出自己的才华抱负都不确定了。还好,还好,有刘备在。这个老实的人一次又一次的前来恳求,终于打动了诸葛亮的同时,也让诸葛亮有了一展自己才华的空间!

第二点,刘备是正经皇室后裔,辅佐他名正言顺,自己上位反而名声受损。

诸葛亮为什么要扶保刘备夺取西川,成三国鼎足之势,再进取中原,恢复汉室江山?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刘氏皇族后裔,继承汉朝大统名正言顺。著名的隆中对已经把这个意思阐述得十分明白透彻。曹操是篡汉,孙权是篡汉,如果诸葛亮自己也有称帝的想法,不也成了一个汉贼吗?他怎么能干这等傻事呢?若确有此心,何如当初投了曹操,在其做大之后再取而代之,非要支持刘皇叔费劲巴力绕一大圈子再称帝,诸葛亮的智商会有那么低吗?

再者说,葛亮为什么不看好曹操?是因为曹操“说自己为宰相,其实为汉贼”,用天子来威胁大家,篡逆之心,路人皆知。在他的思想深处一直是汉刘为天下正统,从而立下了匡复汉室的决心。也就是说诸葛先生这一生,就是要为兴复汉室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别无其他。

第三点便是来自刘备的信任,这点也让诸葛亮深深感怀,进而失去了称王称帝的心。

刘备兵败夷陵、白帝城托孤时,是有让诸葛亮自己称帝的说法,那是在刘禅确实不中用的前提下,而且是刘备试探诸葛亮的话。虽然那时,就蜀汉政权的现状,荆州外来派也好,益州本地派也好,威望和能力无人能及诸葛亮,他具备了称帝的最大可能。但是,诸葛亮不是这样的人,他知道刘备的真实用意是让他好好扶保后主,完成他未竟的统一大业。他自己绝不会背弃誓言、去做那种大逆不道的事情。不得不说,刘备也是聪明的,这个时间点,他用自己的的智慧,用天下人的道义束缚了诸葛亮。表面虽是说一旦阿斗不中用,你就随时取代。暗地里确实结结实实的套路了诸葛亮,在先帝的嘱托下,看重自己名声的诸葛亮便万万不会做出称帝的行为。

第四点,我们可以从史实中找到。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说得非常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介农夫,在乱世里隐居而已。刘备不嫌弃他的地位低下,三次亲自屈驾于他的草庐之中。他深受感动,这才答应出山扶保刘备兴复汉室江山。他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即出谋划策,助皇叔一臂之力,自己的最佳位置是宰相,不是君王,是一代贤臣,不是诸侯霸主。因此,越位,取而代之,自毁名声,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只要没有神经错乱是绝对想都不可能想的。这让我想到周恩来,他就是要做一代贤相,鞠躬尽瘁,他永远不会有取代毛泽东自立的想法。所以,他始终保持距离毛主席一步之遥的位置上,既不并肩,更不超越,那不仅是规矩礼节,也是清醒明智的表现。周恩来与诸葛亮在这一点上非常的相似。因此,睿智的他也永远不会有称帝的那一个想法!

总而言之,说诸葛亮称帝有种种顾忌,其实可能是今人的一厢情愿,离诸葛亮的思想境界相去甚远。别人谁想称帝,那是别人的事,诸葛亮无此想法,贵有自知之明。出师未捷身先死,只可惜天不佑诸葛,没有能灭了曹魏,实现大统。这是他的忠臣遗憾,也是历史之大憾也。但是诸葛亮的忠心,我们都是看得见得,他的这一生,无愧于刘备对他的信任!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智慧谋略都不如诸葛亮的司马懿都想称帝 为何诸葛亮却不称帝呢?”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司马懿真的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吗

司马懿真的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吗

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诸葛,智谋,曹操,曹丕,两个人,北伐,这个人,历史,蜀汉,就没有,军事家,大臣,意思,政治,才能,损失,政权,智慧,极具,皇室,空城,谋士,诸葛孔明,谋略,他自己,但同时,最著名

2011-11-28 #故事阅读

诸葛亮北伐失败后病逝于五丈原 为何司马懿再没攻蜀国?

诸葛亮北伐失败后病逝于五丈原 为何司马懿再没攻蜀国?

诸葛亮,蜀国,司马懿,诸葛,北伐,历史,刘备,贤士,谋略,失误,马谡,刘备死,江城,打胜仗,智慧,英雄,司马昭,葛亮,后诸,好的,一生,中三,凡人,关头,兵力,决策,军队,导语,后台,命运

2007-10-29 #小故事

司马懿当真没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非也 他临终前道出了真相!

司马懿当真没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非也 他临终前道出了真相!

司马懿,诸葛,诸葛先生,智慧,兵力,家居,空城计,空城,蜀汉,谋略,欢迎大家,我们一起,临终前,从其子,司马,司马昭,屈居于,诸葛孔,诸葛亮,马谡,大家好,明和,军事,全局,价值,卧龙,军队,历史,地位,图片

2009-06-01 #经典故事

三国中的诸葛亮是神算子还是普通人?司马懿道出其中答案!

三国中的诸葛亮是神算子还是普通人?司马懿道出其中答案!

诸葛亮,史书,诸葛,小说,司马懿,方面,蜀国,刘备,出师表,原因,布衣,普通人,谋略,是一位,三顾茅庐,徐州人,萧之亚,陈寿,在北,三国演义,一战,三国志,著作,人物性格,东吴,做法,卧龙,发动战争,和平,智慧

2017-04-27 #经典故事

司马懿兵败上方谷 诸葛亮遗憾失街亭 唯有贾诩才是算无遗策

司马懿兵败上方谷 诸葛亮遗憾失街亭 唯有贾诩才是算无遗策

曹操,贾诩,诸葛亮,司马懿,谋士,算无遗策,生平,失误,谋略,刘备,易其主,诸葛,三国时期,小心谨慎,都会,低调,大军,实力,宛城,智慧,麾下,分析,用人,北伐,是一个非常,确实是,出谋划策,文臣,于蜀汉,典韦

2017-12-06 #故事大全

空城计真能骗过司马懿吗?不过是他和诸葛亮心照不宣的双簧戏

空城计真能骗过司马懿吗?不过是他和诸葛亮心照不宣的双簧戏

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诸葛,对手,牛人,上级,大军,情况,结果,领导,撤军,又不能,三国演义,价值,危机,哲学,大功,天下,官场,智慧,琴音,西城,计谋,谋略,魏国,不也是,利用价值,对自己,万大

2017-06-03 #经典故事

论智谋 司马懿不及诸葛亮 论传人 诸葛亮可比司马懿差远了!

论智谋 司马懿不及诸葛亮 论传人 诸葛亮可比司马懿差远了!

司马懿,诸葛亮,姜维,邓艾,曹操,传人,诸葛,蜀国,曹丕,城府,徒弟,智谋,核心,熬到,北伐,却远胜,司马师,司马懿亦,司马懿见,转吧,兵书,伯乐,兵法,前辈,死对头,员大将,名将,回京,场面,大战

2014-04-02 #长篇故事

诸葛亮空城计被司马懿识破 司马懿却撤退 其实也是司马懿的一计

诸葛亮空城计被司马懿识破 司马懿却撤退 其实也是司马懿的一计

司马懿,诸葛亮,空城计,诸葛,魏国,城楼,城门,心思,敌手,琴弦,蜀国,万大,韩信,在此刻,仔细分析,三国演义,人们,双目,儿子,军队,台阶,西城,结果,故事,悲惨遭遇,平生,大业,支柱,所得,智者

2018-02-19 #短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