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玉河微澜:奋斗在柴达木 一个山东农家女的西部故事

时间:2020-03-09

小时候上地理课时,我就牢记了这些常识

提示:本文共有 567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12 分钟。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小时候上地理课时,我就牢记了这些常识。那时候,想起来柴达木是那么遥远,那么神秘,我这辈子也不可能跟柴达木发生什么关联。

一般人,只是把柴达木作为一个地理名词一闪而过了,而我却是魂绕梦牵几十年。因为,那里有我的牵挂、我的亲人——我的姐姐在那里。

姐姐出生于1954年正月二十一,是父亲的第一个孩子。

姐姐出生的时候,父亲还在民国时期山东八所乡师之一的第五乡师,后来的平原师范学校读书。消息是一个叫“小爱子”的邻居跑到学校告知的,父亲很高兴,周末回家一看,刚出生的姐姐白白胖胖,十分可爱。

当年,父亲和二十几个同学被分配去了距离老家120多华里的德平县(1956年撤销,大部划归临邑县,其余分别划归乐陵、商河、陵县)教书。一岁多的时候,姐姐被母亲带着到父亲那里探亲,患了感冒,一支感冒针伤到了姐姐腿上的神经,逐渐长大后能走路时,落了个略微跛足的后遗症。

1957年,我的哥哥来到人间。这样,虽然清贫但也幸福的一家人,给远在外地工作的父亲带来极大的慰籍。

然而,好日子没几年,三年自然灾害来了。全国大部分地区是干旱,而我们的家乡却是水灾。伴随水灾的,是接二连三的家庭不幸。

先是,父亲的奶奶即我的老奶奶和父亲的大爷,两人因摄取不到足够的食物和蛋白,全身浮肿而死。接着,由于多次大雨滂沱,积水严重,老家的两座房屋倒塌,我的爷爷奶奶带着一家人只好寄居别人家——正好有一家去了东北,房子空着。

而最大的不幸是姐姐哥哥的母亲翻船溺亡!

自1958年起,我们村后修成了一条宽幅达百米的河,是“济德运河”的一部分,这样,把我村的耕地给隔断了。由于修桥没跟上,村民没法过河生产,不知什么时候上游漂下来一条陈旧的小木船,村干部如获至宝,每天用这条船载着村民渡河干活。

1961年9月的一天,村民们依然像往常一样,十来个人挤到这条小船北渡,快到岸边时,大家簇拥着向船头移动,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次由于船体失去平衡,一下子侧翻,船上的人跟下锅的饺子一样,纷纷落水。霎那间,会水的,打着“嘭嘭”游往岸边,不会水的,大呼小叫,上下挣扎。最终,有两个妇女落水溺亡,其中一个是姐姐哥哥的娘,年仅32岁。

当时,村干部组织游泳好的村人下河打捞上岸后,把两人控在牛背上,在村里来回走动,以便把溺水者救活,无奈落水时间太长了,人们再无回天之力。

据一名曾经落水并在现场的人说,自己落水时,曾经有人抓住他的衣襟,他在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也没法再搭救别人。再就是,一个叫“群宜”的落水者,仗着自己会游泳,把自己的娘拽出水来,好歹救了半天才活过来。

已经懂事的姐姐哭得死去活来,懵懂的哥哥,尚不知死亡为何物,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困难和生存危机,政府出手了。这年秋后,县里组织了两支大部由老人小孩组成的难民队伍,分别由一名副县长和一名民政局副局长带队,到地势高、地瓜多的平邑县和费县“移民就粟”。姐姐和哥哥,跟着爷爷奶奶去了费县,度过了大半年的难民生活,到第二年麦收前才回到故乡。

1962年,父亲再婚,娶了我的娘。随后有了我和两个妹妹。

姐姐和哥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三年自然灾害过去后,农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是主食还是玉米面窝头,小麦馒头往往占少部分。肉蛋菜更是稀罕。即便人们能够在家搞点猪牛羊鸡的养殖,也是为卖钱,不敢擅自吃掉。大部分,只有过年时才能改善一下生活,买身新衣裳。

转眼到了1972年,19岁的姐姐,跟奶奶去了甘肃兰州探亲。我的姑姑一家人在那里,姑父是兰州海石湾车站的货场主任。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姐夫,姐夫老家甘肃天水,当兵转业到了兰州炭素厂。

姐夫当时已经26岁。家有兄弟6人,经济条件也比较差。虽说比姐姐大些,但是,人很厚道,而且还是能挣钱的工人,加上姐姐和奶奶返回后,父亲又和姑父三次通信了解情况,就同意了这门婚事。

1973年,父亲为姐姐争取到了一个工农兵大学生的名额。以往,工农兵大学生只要基层推荐即可,是不用参加考试的。可是这次就不行了,推荐后要考试,虽然父亲事前请人给姐姐做了辅导,还是名落孙山。这年秋,怀着落榜的沮丧和失落,姐姐跟着奶奶再次踏上兰州的旅程,和姐夫结婚。虽然和家乡隔着千山万水,毕竟有姑姑在那里,一家人才略微心安。

结婚后的姐姐,起初的好多年,并没有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她没有户口,没有工作,没有固定收入,而职工可以凭票供应粮食,所以只能和姐夫吃一个人的供应粮。后来,姐姐生育了两个孩子,一家人的口粮捉襟见肘,好在姑父经常靠着在铁路工作多年的关系,帮助买些高价粮食,才使得姐姐一家勉强度日。

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从小吃苦耐劳的姐姐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上街摆摊,当起了“马路天使(姐夫语)”。在被歧视、被驱赶的境况下,姐姐也在留心能挣钱的好生意。她发现,和她相隔很近摆摊镶牙的一个老人生意不错,就想拜老人为师。同行是冤家,老人起初说啥也不答应。姐姐就苦口婆心地给老头做工作:“大爷,你看你,夏秋忙了你就回家,老客户找不到你,我学会了后,一个是可以在你回家的时候,维护好客户。另外,假如我单干,我也会离你远远的,不跟你争买卖儿。”

姐姐的话说得实在,在理。老人看姐姐人也实诚厚道,就收下了这个徒弟,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姐姐基本掌握了镶牙技术,也开始摆摊镶牙,后来租房镶牙,之后,一直把镶牙作为生计之道和收入来源。

青藏高原交通闭塞,物流不畅,高原人只能长期固守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直至1949年,整个西藏仅有1千米多便道可以行驶汽车,水上交通工具只是溜索桥、牛皮船和独木舟。美国现代火车旅行家保罗·索鲁在《游历中国》一书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

20世纪50年代,中共中央决策:要把铁路修到拉萨。

1984年,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西宁到格尔木段竣工通车。由于冻土层问题无法解决,青藏铁路到格尔木后就暂时成了“断头路”。

1986年,格尔木铁路材料厂招人。已经调到西宁铁路材料厂任厂长的姑父,把备受职业病折磨的姐夫调到了环境清洁的格尔木铁路材料厂。加上作为新兴城市,格尔木也急需扩大人口存留,于是,姐姐和两个孩子也有了“农转非”的机会(当时的政策是孩子户口随母亲)。然而,就在父亲拿着姐姐的迁移证去公社办理户口迁移的时候,派出所却找不到姐姐的名字和信息,一时间,父亲急的不得了。

原来是全国人口普查时给漏空了:兰州那边没有姐姐的名字,也就没人给登记。而家乡呢,姐姐又不实际居住,相当于失去了一次重新登记的机会。好在,父亲在公社驻地中学当校长,说明情况后,姐姐的户籍得以恢复并迁移。

姐姐和两个孩子,也随着姐夫的调动,在格尔木安家。

格尔木是个有传奇色彩的地方。

"格尔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它位于著名的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昆仑山、唐古拉山横贯全境,山势高峻,气势磅礴。汉武帝时张骞第一次通西域,曾取道柴达木盆地返回,因这里是羌人活动区,故史称“羌中道”。

由于青藏铁路的“断头”,格尔木成了入藏出藏货品的重要中转地,一时间商贾云集,在荒凉的青藏高原上有点独特,各类商场也兴旺起来。

姐姐还是继续她的镶牙生意。她购买了镶牙设备,在格尔木市区的河东市场恒发商场租赁门头,取名“昆仑牙科”。姐姐一向与人为善,性格和气,生意越做越顺,活也越来越多,白天忙不完,晚上在家接着干,挣了不少钱,家庭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姐姐的两个孩子也健康成长,很有出息。他们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品德,厚道坚韧,不断学习。外甥女在西宁卫校毕业后,进了铁路医院,又先后在东南大学和北京进修,成为行业里的专家。前几年“鸟奔高枝”去了海关。外甥先是接了姐夫的班进了格尔木铁路材料厂,他看清了今后随着市场化的完善,铁路材料厂的前途堪忧,就自我提升生存本领,到吉林职工大学学习了计算机技术。由于一技之长的助力,外甥被西宁铁路部门调了去。

在孩子们都在西宁工作、姐夫也退休后,姐姐舍不得她的“昆仑牙科”这只“下蛋的鸡”,一直干到60多岁才卸下了劳作一生的“套”,搬到西宁安享生活。

多年来,姐姐忙于生计,加上孩子上学读书,一般是五年多才能回老家一次。奶奶去世后,父亲带着有点半身不遂的爷爷去过西宁和格尔木。

2007年高考,我的女儿取得优异成绩,被位于成都的“985”院校——电子科技大学录取,9月份,我和太太亲往成都送孩子上学。我忽然联想到,何不趁此机会,到姐姐那里看看。于是,把孩子送到学校安置好后,9月3日,我乘飞机飞往格尔木。

格尔木机场大概距离市区20多华里。姐姐说来接我,我说算了,一个人,坐机场大巴就行。

一路上,我透过车窗观景。发现路旁的杨树,大多叶子发黄,不像山东那样的绿。时而还能看到收割庄稼和打轧的农民,不知那一捆捆的是什么,像稻子,也不是,像谷子,好像也不是。问邻座,邻座告诉我,那是青稞。是啊,青藏高原是青稞的主产地,从小就经常听那首歌唱人民解放军的老歌,歌词就有“不敬青稞酒啊,不打酥油茶呀,也不献哈达,唱上一曲心中的歌儿,献给亲人金卓玛……”

路上车辆不多,行人很少。整个地貌看起来好似山东的深秋初冬。也难怪,这里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植物早早地凋谢了。

10点半左右,大巴停在了市区的停车站。不远处就是姐姐的牙科门诊,已经退休的姐夫前来接我,很快就到了姐姐的店。

这是我长到40多岁,第一次到姐姐这里来,环境虽然陌生,挡不住浓浓的亲情。

姐姐和哥哥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加之姐姐出嫁时,我才七八岁,所以,在一起的机会不是太多。但是,有两件事我是忘不掉的。

有一天,我肚子疼,正巧姐姐从地里干活回来,她领着我,回到爷爷奶奶家,赶紧给我煮了一个熟鸡蛋,我吃了后,肚子竟然不疼了,当时还怕爷爷奶奶回家看到。倒不是说爷爷奶奶对我多么小气,而是当时的经济实在太困难了,鸡蛋是为了卖掉换零钱用的。再就是,村里组织村民表扬样板戏《沙家浜》,姐姐方脸,相貌敦厚,演“沙奶奶”。高悬而煞白的汽灯,照的舞台清清楚楚,我专注地看姐姐和村人的表演,这在当时文化匮乏的年代,十分有趣。

姐姐的牙科,人来人往,看起来大多数是回头客。看服饰面容,有汉族,也有回族和藏族,姐姐热情地处理着镶牙事宜,不忙的时候,她走出门来,向十分熟识的左邻右舍介绍着我。看得出来,姐姐对我的到来十分高兴,也有点骄傲自豪。

姐姐做了丰盛的午饭,还请了一个原籍平原,跟我姥姥一个村的熟人来陪我。

我和姐姐约定了坐傍晚的火车去西宁。姑姑一家和外甥女、外甥一家都在那里。

下午时间,姐姐继续处理牙科事务。姐夫陪着我去了商场,给我买了多条牛皮腰带、藏饰品,买了好几个昆仑玉的手镯。君不知,下一年,也就是2008年就是由中国承办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玉,就是昆仑玉。昆仑玉由此暴得大名。

傍晚不到五点,我和姐姐赶到火车站。那里广场很大,人不多,买票排队的也就七八个人。

格尔木到西宁800多公里,一夜的旅程,你才能实际地体验什么叫地广人稀。入夜,窗外的田野,在月光下是那么的荒凉,几乎见不到村庄和灯火,满地是长成堆状的野生植物,至于叫什么,我也不知道。清晨,抵达西宁,外甥女在车站等着我们。

跟我的想象不同,西宁,作为省会城市,到底有些气象,高楼大厦隔三差五地能看到。

当时姐姐和姐夫还没在西宁安家。外甥女的房子将近200平,我们在这里稍事休息,然后就租了一辆车,奔向塔尔寺。

早在父亲和爷爷探亲时,看到他们和姑姑姑父以及表弟在塔尔寺的合影,我就对这个神秘的所在心向往之,也有所了解。

一道去塔尔寺的,除了姐姐外,还有外甥女母女俩及她的婆婆。老太太慈眉善目,好像也信奉藏传佛教,跟里面的一个年青喇嘛有联系。年青喇嘛看起来很实在,带着我们看遍了塔尔寺的主要景观建筑物,一边看一边讲解,浓浓的地方口音倒也能听明白。

中午时分,我们参观完毕,走在寺外的大街上,几乎都是加工铜质法器的店铺。午饭后我们返程。因为晚上外甥女安排了一桌欢迎宴,我的姑姑姑父等亲人将都来参加。

西宁的天气很是凉爽,即便是夏天,也不会超过30度,有“夏都”之称。

傍晚,亲属们多路汇集到一家当地著名的羊肉店。

路上,一眼扫去,大街上什么手抓羊肉、烤羊肉、烤羊排、炕锅羊肉店鳞次栉比,光这么看一看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据外甥女介绍,其中的烤羊肉在高原青海可以说是十分风靡的一种风味小吃,烤肉香气冲天,肆无忌惮地侵占着你的嗅觉,因此惹人怀念、令人遐想。而西宁的烤羊肉、烤羊排与内蒙、新疆等地吃到的羊肉味道似乎还有所不同,口味更加鲜嫩、松软、可口。

姑姑姑父来了,表姐表弟来了,下班后的外甥女婿、外甥一家也来啦。大人小孩整整20来个人,对我这个远道而来的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斛筹交错之间,畅叙亲情。

期间,姐姐对姑姑姑父多年的照顾关爱倍加感激,告诉我:“姑姑姑父是对咱家有恩的人!”姐姐也把姑姑当作亲娘一样对待。

交流中得知,姑父是当年考到郑州铁路学校的,建设陇海铁路时,随着铁路向西延伸,他的工作地点也跟着西迁,先是兰州,后是西宁,最终在西宁定居下来。姑姑在一家制帽厂工作,表姐表弟都在铁路上班,都因了姑父的缘故,我的外甥女和外甥也都在铁路系统找到了工作。

姑姑当着大家的面告诉我:“你姐姐可能吃苦了,镶牙也可挣钱啦。”姐姐笑而不语。

第二天一早,我就坐上了返程的火车。当车启动的那一刻,我和姐姐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姐姐这些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她除了在格尔木有分配的铁路宿舍在,另外买了楼,在西宁也买了楼。外甥女和外甥结婚买楼时,她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这些年来,姐姐对在老家亲人也是无时无刻地牵挂着,过年过节都会寄钱来。在父亲80大寿时,专程赶回来祝福。

前年,姐姐终于停下了牙科业务,一家人团圆到西宁。姐姐的优秀品德也感染着孩子们,外甥女和外甥十分孝顺,经常带着父母出去旅游。针对姐夫因职业病带来的病患,近年来提前在海南为父母联系安排好越冬。

有谁能想到,当年那个19岁婚嫁西部的农家女,几十年后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除了她自己的不懈努力外,也是时代进步的结果。在这里,我衷心地祝福姐姐,保重身体,健康长寿!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玉河微澜:奋斗在柴达木 一个山东农家女的西部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山东被替考农家女:她的故事本该很精彩

山东被替考农家女:她的故事本该很精彩

陈春秀,录取通知书,大学,梦想,农村,人生,体力劳动,原因,家庭,大学生,时间,机会,机制,有人会,道因,山东理工大学,改变自己,个人,人民,公民,农家女,命运,另一番,女孩,学校,子女,学生,孩子,当事人,底层

2016-02-29 #短篇故事

象鼻山:象鼻分明饮玉河 西风一吸水应波!

象鼻山:象鼻分明饮玉河 西风一吸水应波!

象鼻山,桂林,漓江,游船,桂林山水,白雾,火车,人们,传说,倒影,奇峰,大象,桂花香,碧莲峰,象鼻,伏波山,山以,水月,田螺姑娘,王元仁,石白,碧莲,马图,黄布,一带山河,山和,山吧,龙戏水,组成了,长途旅行

2015-09-27 #经典故事

「积淀」昆玉河 长河 清水河 傻傻分不清?一文来搞懂!

「积淀」昆玉河 长河 清水河 傻傻分不清?一文来搞懂!

昆玉河,玉渊潭,长河,颐和园,昆明湖,码头,历史,皇家,航线,八一湖,河流,清水河,京密引水渠,人们,文明,水系,河道,清漪园,乾隆,京密,和园,故事,中华世纪坛,全长约,北京,北京市,城市,密云水库,旁白,时候

2014-02-01 #长篇故事

柴达木 一滴水的故事

柴达木 一滴水的故事

污水,杨树,枸杞,夏日,水资源,沙丘,海西州,都兰县,废水,柴达木,树木,盐碱地,企业,区内,屏障,工业园,时间,浊水,海西,滴水,生态,杨树林,杨生,黄朝,防沙治沙,乌兰县,侧根,农民,农作物,区域

2014-01-05 #经典故事

柴达木日报

柴达木日报

疫情,武汉,医生,姑姑,小院,白衣天使,肺炎,雷锋精神,实验小学,工作,雷锋,德令哈市,爸爸妈妈,我家,护士,时候,病毒,英雄,草地,阿姨,大爱,亭子,医院,妈妈,意思,精神,防控,钟南山,我看到,新型冠状病毒

2020-06-20 #故事大全

农家女陈春秀被顶替的人生 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

农家女陈春秀被顶替的人生 亡羊补牢 为时已晚

陈春秀,人生,操作者,一生,命运,机会,时光,梦想,补偿,亡羊补牢,好的,山东,农家女,一梦,事件,历史,学校,学子,感觉,悲剧重演,笔者,相对来说,问题,教育,研究,上大学,一生中,一辈子都,人生能有几,不会改变

2020-09-27 #长篇故事

农家女顶替者陈某某写下《说明书》 真相或将大白?

农家女顶替者陈某某写下《说明书》 真相或将大白?

辅导员,陈某,中介,材料,学校,学生,老师,渎职,陈春秀,陈某某,山东理工大学,事件,农家女,原因,手书,惊天,情况,舅妈,涉事,疑问,骗术,上大学,一条龙服务,中出,中学,主观,冠县,信息,公职人员,图文

2008-08-27 #故事会

从顶替农家女者高考303分 再谈谈什么是“滥竽充数”

从顶替农家女者高考303分 再谈谈什么是“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乐师,陈某某,齐宣王,滥竽充数,齐宣,齐湣王,高考成绩,冒名顶替,女子,本领,物品,齐国,独奏,上大学,喜欢听,陈春秀,韩非,韩非子,操作者,不一样,山东理工大学,师合,调查组,三观,信息,优质品,事情,做法,公务员

2007-10-30 #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