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70岁读者来信:50岁后 我才走出原生家庭教育的阴影

时间:2019-11-16

从2018年关注我,他的每次留言都让我印象深刻,和其他长辈不一样,他非常注重尊重孩子个性,而不是主张打骂教育,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位长辈应该很有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360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8 分钟。

牛妈彭小蹦写在前面的话: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的一个约稿,作者是一位读者,一位前辈。

从2018年关注我,他的每次留言都让我印象深刻,和其他长辈不一样,他非常注重尊重孩子个性,而不是主张打骂教育,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位长辈应该很有故事,好想听听他的故事,没想到,我联系到他后,他一口就同意了。

然而,没想到的是,他的故事如此震撼到我。不是故事,而是他的勇气!一个人能如此面对自己的不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并且分享给别人看,是多需要勇气的事情!

他真的做到了,70岁获得了新生,太值得我们学习了。他的故事,也给所有为人父母上了一堂生动的课。

故事基本是长辈的原稿,我仅调整了一些错别字,顺了一些句子。

我出生在50年代初知识分子家庭,老大,有一弟一妹。

父母的高期望值,一切全放在学习成绩上(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不是这样)。从记事起,印象中听到的就是父母对我的挑错、指责、批评、讽刺和挖苦……看到的就是父母永远带着怒容的面孔,只要他们陪在身边,不论轻重,我总要挨上打,而且是每天都要发生的事情。

家里来了客人提到教育孩子,就是我的一堆不是。和任何人比我都是最差的,不论如何,我总是有某些方面不如人家。在家里,父母总是拿我和弟弟妹妹相比,这也不如弟弟,那也不如妹妹。说话做事,没一件不被挑出错来训斥的。我笑,就是傻笑,张嘴说话就是傻话,表现出高兴就是心里没事儿。

我父母喜欢羡慕那些内向、不说话的孩子们。他们对我学习要求很严厉,每天盯着我的功课,天天都要暴跳如雷的发作一次。上学时,他们经常和我班主任老师联系,特别仇视我经常想入非非有梦想,认为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东西。可是,那会我只是个小孩儿,自己怎么能控制住自己的梦想呢?记得当时我看到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深有同感:“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

在我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注、呕心沥血的付出之下,别的不说,他们最关心的学习成绩是每况愈下,逐渐在班里排到最差的行列,小学班主任对我也是时有讽刺挖苦。

从小我就认为自己是很愚笨,任何主动的表现都是很可笑的。我严重的自卑,低自尊,不敢和人竞争,对人畏畏缩缩,喜欢刻意讨好他人。另一方面严重的敏感,觉得自己被所有人瞧不起,人们议论别人的缺点就是变相的说我。我听不得任何批评,听不得不同意见。在理解别人的意图上常常有困难,经常表现出十分固执的一面。害怕关系破裂就自我压抑,经常感到活在世上很难,要受很多气。

最大的问题是,只要是我的领导,我很快就会对他心生抵触,内心极其反感,对领导的批评内心非常愤怒。干任何事害怕出错,干事就怵头,干不好的事情,不愿意再接触,不懂熟能生巧的道理。做什么事,都心情急躁,恨不能一下子干完,但是平时的生活又非常散漫,拖拉。干任何操心的事,或者是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事儿,无论如何也干不下去。

那种胆小怕事的表现,很容易招来别人的欺凌,上小学时就受过同学的霸凌。工作以后很难融入环境。

我没有足够的语言来说明自己缩手缩脚,窝囊无助,严重自我压抑,大脑糊糊涂涂地生活了大半辈子,是个什么自我感觉。现在每每回想起从小到大一些过往的事,就感到自己当时怎么这么愚蠢至极,深深自责。虽然知道了人都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道理,这种自贬自责的情绪,还是经常冒出来。

记得我都50多岁了,家里有一台日本进口的,70年代末的彩色电视机,母亲还是说什么也不让我动,担心我给摸出毛病来。我沮丧而复杂心情,文字表达不出来。可以说用我的一生来证明了,人真的是可以”获得性无能”的。

我还有一个大的缺点,遇事首先是情绪反应。要解决问题,遇事应该是先理智的思考,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我很难做到。

我父亲爱读书,家里来了客人也经常议论读书,还议论和他们专业有关系的事。这就影响了我也爱读书。但是父亲看到我读课外书就生气,认为读课外书就是玩,是看闲书,耽误学习时间。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我很庆幸,我热爱读书的习惯并没有被扼杀。但是,我读书也不是单纯出于娱乐和享受,而是希望给自己找出路,通过读书能使自己长本事,能有更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所以我读的书都是很有内容的。可是实际上,也不能解决多少问题。

直到50多岁,接触到了一位年轻的家庭教育指导师,他向我介绍了家庭教育的基本原理,显然带有一定知识含量,幸运的是我完全能听懂,整个人豁然开朗。这一切负面情绪,自我负面评价,都不是真实的我,而是在不正确的家庭教育环境的日积月累中,我形成的错误的观念。只要自己转变观念,付出努力完全可以改变。

从那以后,我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好像一个精神的囚徒得到了解放。我开始大胆地接纳现实的生活,密切地关注家庭教育有关知识,虽然还达不到别人对生活那样的应付自如,但是进步我自己是能感觉到的。从此,每一次失败都不是消极的自我谴责,而是可以找出失败在哪,以后怎样改进。是主动的自我克制,而不像过去那样的自我压抑。

身心的变化,其实是统一的,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过去总觉得睡眠不足,精力不足。自从心态和观念发生了变化后,精力越来越充沛,快70的人了,比我年轻时每天干的事还要多得多,干事也不怵头了,有信心干好了。

在此以前,我其实也能够感到,在父母对我的伤害背后,也深深地隐藏着对我的爱和期望。在生活上,我是有优越感的,有较之其他同龄人更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正是这样的认识,让我陷入了对自己无休止的深深地自责之中。

“父母是不可能害我的,他们都是爱我的,是为了我好,是我自己一无是处,是我自己干什么也使不上劲,没有被社会淘汰就是很幸运了。”这样的声音,在漫长的岁月里,一遍一遍在心中重复着。

我也学习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懂得人的精神活动是客观事物的反应,应该不是天生的。但是,不是天生的,我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几十年也思考不透。越是从父母爱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越是深深地陷入这一团混乱之中。

父亲晚年有一次和我妹妹说,担心我沦为乞丐,足以可见对我的失望程度之深。这样的失望对我的自我认知又产生了多么严重的负作用啊!

如果当时,我能考虑到他们也会犯错误,父母也只是凡人,而不是神,我可能陷得还不至于这么深。

从遇到了家庭教育指导师后。觉得自己开始从深渊中看到了希望,有了努力方向。

最后,再说说我的家庭吧,从我父亲口里知道,他从小就被我祖父打骂,十几岁时忍受不了,从家里跑出来谋生。靠着两年私塾的底子,硬是学成了外科医生。或许,他开始理解了父亲的打骂是对他的一种鞭策,也或许是吃尽了离家后的各种苦,终于在学成之后苦尽甘来,所以期望我能好好学习,在好的条件下学业有成。总之,他选择了打骂教育。

有必要说明一下,我的弟弟妹妹他们发展得都很好,个中原因这里就不详谈了。

如今,父母相续去世,始终没有察觉对我是教育出了问题。我现在经常在内心深处和他们交谈,谈自己学习了教育知识以后的变化,谈自己现在感受到了人生的美好,谈自己现在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幸福。

如果在他们有生之年,能和他们交谈这些话题,我想那对自己是一个多么彻底的解脱,对他们也是放下了一个多么沉重的思想包袱,终于可以相信我能很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一件多么令我向往的,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惜是不能实现了。

父母最终没有能传授给他们最想让我获得的能力,但是给了我善良正直的秉性。善良、正直让我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幸运地遇到的都是好人。现在回想起来由衷地感谢我曾经的同事们,我当年从大城市,下到地方,他们对我十分包容,认为我是从大城市来的外地人,知识青年嘛,和地方上的人有些格格不入,是可以理解的。其实不然,其他的知青们都和当地人融合的很好。也由衷地感谢,我曾经工作过的单位,至今内心有一种有愧于他们的感觉。

现在,我的主要生活是陪伴13岁的孙女长大,和她一起成长,也是对我生命的再次教育。个人体会,原生家庭对教育子女的影响很顽固。虽然我自己有了很大变化,在教育后代上,还是重复老一代人的做法。虽然可以做到不挑错,多鼓励表扬,但是遇到诸如磨蹭,不努力,贪玩电子游戏等常见问题,基本上还是老一套吼叫,打骂,学习的方法很难用上。继续自我严格要求,自我改造吧!

教育方法好的原生家庭,肯定不会处处都好,但是最基本的,符合孩子成长的部分一定是做得非常好。他们从小就体会到了,家长给他们成长的机会有多么重要,能起到什么作用。而我就没有这种体会,不懂得怎么才能成长,对大人认为不好的那些表现,我就容易产生焦虑,就要去控制。孩子没有了自我成长,教育就非常吃力,还不得好结果。

所以,像我这样需要努力学习,自我改造,和孩子一起长大的家长,也要多留心原生家庭教育好的家长们的做法。教育这门科学虽然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非常了不起的进步,但是和循证科学的严格标准还有很大差距。所以除了各种学习以外,还要有自己的摸索。

我是牛妈彭小蹦,两个孩子的妈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家校社共育专业理事、阿德勒心理指导师,出版育儿漫画集《成长不慌张》,关注我,一起让育儿更从容,让妈妈更美好。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70岁读者来信:50岁后 我才走出原生家庭教育的阴影”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读者来信|“我为他怀了两个孩子 才发现自己是小三……”

读者来信|“我为他怀了两个孩子 才发现自己是小三……”

百家号,孩子,女人,作者,夏沐,读者来信,习俗,凤凰,地被,姑娘,家庭,店里,废人,文章,洗车店,男人,连锁,两个孩子,才发现,买东西,我发现,跟我结婚,天天来,来吧,越来越好,一家,命运,个人,个人观点,口香糖

2020-07-01 #故事大全

“童话大王”郑渊洁 为收藏读者来信 特意在北京买了10套房

“童话大王”郑渊洁 为收藏读者来信 特意在北京买了10套房

郑渊洁,郑渊,套房,时候,杂志,童话大王,都会,书籍,人物,信封,年代,故事,给我们,许多人,信都,多其,皮皮鲁,地保,发现了,中都,一家,人们,偶像,信件,作品,北京,内容,全部都是,参军入伍,压力

2012-11-13 #故事会在线阅读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55年前《人民日报》的一则读者来信 引出北京胡同改名旧事

松公府,胡同,夹道,路名,东口,傅恒,名称,圆恩寺,街巷,西口,门牌,无量大人胡同,王府井大街,前圆恩寺胡同,舍饭寺胡同,会议,原名,建筑,忠勇,操场,来信,资料,老君堂,松椿,梅兰芳,齐化门,上世纪,北京市委办公厅,工作组,王府大街

2009-12-19 #故事阅读

那位30年前在北京买10套房 只为放读者来信的作家 如今怎样了?

那位30年前在北京买10套房 只为放读者来信的作家 如今怎样了?

郑渊洁,郑渊,人们,读者,套房,房子,来信,粉丝,偶像,八九十年代,童话大王,作家,初心,手机,微信,时代,老师,创作,邮件,一生,下子,作者,作文,地方,学历,学校,孩子,方式,对方,家庭

2009-07-15 #故事阅读

读者来信||“他发现了我为别人堕过胎 我该怎么办?”

读者来信||“他发现了我为别人堕过胎 我该怎么办?”

我知道,这件事,关系,个人,女生,男朋友,男人,老婆,身体,告诉他,事已至此,双方,女孩子,心怀,爱情,结果,错误,风险,一定是,发生过,堕过胎,婚检,我不是,我不想,有一次,更应该,夏沐,我们俩,女孩,一世

2013-07-10 #故事会在线阅读

|读者来信|“老公让我和小三和平共处 我该怎么办?”

|读者来信|“老公让我和小三和平共处 我该怎么办?”

女人,告诉我,孩子,男人,豆腐渣,感情,把手,不懂得,好男人,儿子,信息,安全感,家庭,老公,表面,读者,隐私,诱惑,不及时,从去年,你自己,做一个,我看到,男人的工作,表面上看,美丽的女人,连家,还可以,一家,一片空白

2013-04-24 #故事会在线阅读

30多年前 写下皮皮鲁的他买下十套房 只为存放读者的来信

30多年前 写下皮皮鲁的他买下十套房 只为存放读者的来信

郑渊洁,郑渊,读者,父亲,作品,创作,童话大王,房价,文学创作,故事,真心,财富,工作,许多人,皮皮鲁总动员,读者们,举动,军人,作家,信件,初心,大部分,套房,媒体,心态,房产,成就,房子,种子,一些人

2010-09-23 #故事会

读者来信:说说我的故事 想在新年里给大家一些特别的力量

读者来信:说说我的故事 想在新年里给大家一些特别的力量

目标,感情,行李,回家,不开心,从来没有,也美,开心就好,爱上你,真的爱我,买好,下子,东西,傻瓜,礼物,心情,念头,新年快乐,泪光,瞎忙,老歌,笑容,脾气,谈婚论嫁,顺顺利利,冲突,不合适,发现目标,刚开始,像个小孩

2019-04-13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