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不良的隔代教育:把孩子教成了“熊孩子”?你是否也在为此头疼

时间:2019-10-09

小时候家里穷,三石只能凑合着上点儿学,初中没毕业就出门打工了,二十出头就有了孩子

提示:本文共有 4132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9 分钟。

文 | 小鸿儿妈妈(此文为原创 ,版权归属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纵使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都有所改善,还是由于父母工作、家长期盼等方面,仍然有非常多的孩子是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照顾下长大的,不得不说,这样的隔代教育、培养,是有一定争议的。

小时候家里穷,三石只能凑合着上点儿学,初中没毕业就出门打工了,二十出头就有了孩子。

想要自己带在身边基本是不可能的,不仅没有经济条件,也没有外地户口,孩子上学都成问题。

没有办法,他把孩子托付给了自己的爸妈。

年龄的渐长,三石自身的阅历增加,了解了一些教育行业,也学习了一些育儿经验,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父母归来,孩子却不再是当初的孩子。

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孩子对爸爸妈妈一点都不熟络,过年回家看父母就像陌生人一样,总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够正常的相处。

也是出于这一点,三石两口子基本不会对孩子动手。

一方面顾虑到爷爷奶奶比较心疼,孩子有错误也只是说说,生怕孩子说类似于“你生了我却没有养我”的话。

但是父母的教育和自己的理念、社会需要总是有差异的。

孩子习惯不好,小动作很多,没有一个8岁孩子该有的礼貌和教养;生活习惯一塌糊涂,没有基本的卫生常识。

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懂事了,可是自己家的孩子还活在爷爷奶奶缩衣节食的宠爱之下,这让三石夫妻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教育之下,竟会如此“不堪”?

我们不否认隔代教育对孩子而言的益处,比如奶奶带出了三岁就会被“唐诗三百首”的孩子,爷爷奶奶的教育让孩子更勇敢,有担当,懂事些。

但是,隔代教育往往是弊大于利的。

一、“隔代教育”的尴尬

有一新闻,说的是六旬老人跳河,起因竟是孩子的作业。据报道,事件发生在南京江宁区,这跳河的大妈姓王,她之所以被“气”成这样,是因为孙子做作业不听话,被妈妈打了一下,大妈一气之下就这样了。

隔代教育有多尴尬?再来看一个事情。

小姚在公司受批评,回到家自然没法开开心心的,母亲看她没什么心情,脸还臭臭的,以为是女儿对自己不满意,瞬间也觉得不开心的。

自己辛辛苦苦在家帮女儿带孩子,回来还一副嫌弃的样子,妈妈觉得太难受了。其实,这都是没有沟通好才导致的一些误会。

隔代教育往往产生更多的家庭矛盾。

不论是因受领导批评被妈妈误会的小姚,还是因为孙子写作业挨打投河自尽的王大妈,在教育孩子方面,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和儿女之间观念和做法的不同。

王大妈的孙子因为不好好写作业挨了打,这本来应该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孩子在学校调皮,也会被打手心,父母管教中稍加警示有多大的错,能让自己的母亲去跳河?

之所以会发现这样的事情,就是因为两代人教育观念和方式不同,碰撞在一起难免会有冲突,这是双方的责任,也告诉其他的家庭隔代教育的弊端。

小姚的事情也是一样,都是因为一同照顾孩子,在家庭里的牺牲和辛苦成为了家庭成员之间不和的助力剂。

孩子容易恃宠而骄。

小朋友也知道察言观色,待在爷爷奶奶的庇护下躲避爸爸妈妈的责备是常有的事情,孩子一遇到事情就看爷爷奶奶,脸色好就继续坚持自己。

要是连爷爷奶奶都不支持自己了,那么这还是要不情绪崩溃,大吵大闹,要不就是乖乖服软。

显然孩子这些表现都是我们不想看到的,也不是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但是如果孩子同时接受两代人的教育的话,势必会造成这样的局面。

孩子也会成“变色龙”,用于保护自己。

看脸色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性格懦弱、没有立场、偏听偏信等,这些都是喜欢看脸色的人所拥有特征,对自身来说是不可取的一个发展方向,而且这样的人往往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喜爱的,孩子从小没朋友,心里该有多大的阴影。

所以隔代教育:三代人来说是一个循环影响的事情,不容忽视。

隔代教育的家庭,矛盾严重,孩子也更容易看颜色,对于孩子的培养无疑是一件有不利影响的事情。

二、“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表弟的孩子喜欢打游戏,可是父母都知道电子产品对孩子身体的危害,而且痴迷于游戏很容易上瘾,养成坏习惯。

但是老一辈的人不是这么想的。

老人们总说,我们那个时代享受不到这么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享受一下怎么了?

自己得不到的生活也不许孩子得到吗?

再说了,这么小的孩子,从小都和爷爷奶奶一起长大,哪里舍得打,万一爸爸妈妈不高兴了,还要指责我们做家长的不厚道。

总之,长辈们有着千万个理由宠孩子。

可是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总是容易辜负长辈们的期待的。

表弟的孩子成功的获得了玩游戏的权力,上课总是开小差,被老师请家长到学校;课业成绩不好,家长会屡屡受批评。性格暴躁,总是发脾气,挨打了就找爷爷奶奶,没有男子汉的骨气。

唯一好的也好便是偶尔听一下爷爷奶奶的话,帮他们做一点家务,心情好的时候会主动认错,仅此而已。

这样的孩子,还是我们想要培养的人才吗?

没有担当,毫无责任感。

这是许多家庭溺爱,隔代教育孩子的家庭里,孩子的通病。

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他们永远有支持、保护自己的人,就算是自己的父母责备自己,他们也战胜不了这个避风港,这样的“自信”让他们失去承担的能力。

和同学打架,考试成绩不理想,这些“小事”在爷爷奶奶那只需要撒个娇就解决,根本不值一提,更别说什么小吵小闹,这哪是自己的“段位”该做的事情呢。

逃避问题,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

一些长辈在年轻时比较有阅历,社会经验丰富,人脉上也显得格外的资源多,这些家长便容易为孩子操办一切。

有人会问,这样有什么不好的?孩子一生无忧,不正是每一位家长期盼的吗?错了,这样的无忧是孩子无能。

隔代教育下,孩子们受到两种思想的教育,行为方式不一,本就缺乏能力,如果这时家长们还妥妥当当的为自己铺好了路,那么孩子是无法成长的。我们让孩子接受教育,就是教会他生存的能力,而不是如何游手好闲。

每个人思想的不同,行为的准则和表达也各不相同,隔代教育的孩子深受此方面的影响,性格复杂,思想杂乱不说,行为能力也受到了限制。

三、“隔代教育”把孩子宠成“熊孩子”?

印象里,外婆带孙子的时候,总是说这样一句话:“你们凭什么动手打他,孩子哭得哇哇叫你们不心疼吗?

从出去两个月起就是我带着,你们碰过一点吗?现在来和我说教育孩子,当初干什么去了?”

外婆泪声俱下的“表演”总让表哥表嫂哑口无言。

可是这样的环境成长的孩子,未免幸福过头了。

隔代教育下的孩子总是乖张一些。

什么是乖张?

其实就是孩子性格比较张扬,嚣张跋扈这一形容词,说的应该就是这些乖张孩子“成功”之后的样子。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肯定是更心疼的,难免会多宠爱一些。

《啥是佩奇》里,许多画面一直印刻在我脑海中,消散不去。爷爷打电话问孩子想要什么,孙子说想要小猪佩琪,爷爷就满村子的问什么是小猪佩琪?

大家都一头雾水,几番尝试以后,终于找到了“佩琪”的奥秘。儿子把老人接出村子过年,爷爷开心的把用鼓风机做的佩琪,送给了自己的宝贝孙子。

这就是一位长辈对孩子的爱的力量。我们不能否认家长对孩子爱的必要性,但是一定要适度,精致的茶杯装不了容量以外的茶水,会变形,会溢出,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隔代教育让孩子多了靠山,父母教育起来加大难度。

说隔代教育下的孩子容易成为“熊孩子”,这是因为家长们忽略了孩子性格的养成。

孩子任何方面的培养,都源于家长的教育和家庭氛围、环境的潜移默化。

和爷爷奶奶一起相处,比起爸爸妈妈来说,肯定是不一样的,孩子习惯了哄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错误,或者解决存在的问题。

当这个“哄”变成了“凶”,孩子不习惯也不能接受,爸爸妈妈想要纠结孩子的思想,用自己的方式教育,便增加了难度。

不同的身份,对孩子的爱是不同的,不同的人也不一样。所以隔代教育让孩子区分了爱的程度,养成了选择最大利益的思维方式。

“得逞”以后更加嚣张,性格不再收敛,“熊孩子”的标签也就随之而来了。

四、如果可以,请不要“隔代教育”

朵朵总是和妈妈不亲,看见妈妈回来不会主动抱她,一起去逛街也不敢和妈妈多说什么,提要求这种事情更是很少发生。

孩子的妈妈很奇怪,为什么自己生的孩子和自己一点感觉的都没有呢?

难道是孩子从小就感情淡漠吗?疑惑之下,她开始寻求各种育儿专家的帮助,咨询自己家庭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专家们告诉朵朵的妈妈,这是亲子关系处理不当的结果。

原来,朵朵根本没有在妈妈的照顾下生活过,从来都是外公外婆在照料生活中的一切。

朵朵妈妈做完月子就出去上班,妈妈事业心强,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拼来的成就这么放弃了,所以她还是每天加班,周末无休,只有在自己回家后,才零星的和孩子有些交流。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原本试探性的寻求妈妈爱的方式已经被打碎,孩子一点点的自尊心让她不再依赖这块冰。

所以,孩子会不愿意和妈妈交流,也不会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那么期待妈妈的下班,带着自己买小裙子。

隔代教育下,隔离了孩子接受教育的年龄,也隔离了父母与孩子的心。

如同朵朵,正是因为妈妈在孩子成长中的缺失,才让孩子像是一个没有妈妈的人一样,享受不到母亲的关怀,也失去了期待的信心。

孩子也会有脆弱的时候,更会有依赖,或许在长辈们照顾下的孩子会比较懂事,但是这样的懂事更让人觉得心疼,这不是教育给孩子的一个思维,而是孩子自己亲身体会的觉悟,这样的觉悟未免让人觉得有点心酸。

不在自己的怀抱里成长的孩子,总归在心理上会有所遗憾和缺失,过去了的时间无法重来,孩子的童年以及每一个阶段也是如此,不要让忙碌隔离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思维固化,跟不上别人的步伐。

并不是所有的三岁小孩都能被家长教育成会背《唐诗三百首》,这就说明隔代在思想方面的差异。

孩子在0-2岁是语言敏感期,6岁之前有语言的启蒙、动手能力的启蒙,童年里的许多教育和能力的开发甚至关乎孩子大脑的发育。

这些理论的知识和生活的细节,有多少老人可以兼顾的到?

就算老人可以做的更加出色,那么思维的方式也是有所差异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给人成长,也让人退步。因为学习的能力和接受事物的能力并不是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的,它会有波峰的存在,也就意味着会趋近于0。

孩子好的教育应该更加接近这个波峰,从主动引导和被动分享两个方面着手,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教育。

隔代教育有“风险”,家庭教育应慎重。不要错过了孩子学习的时机,也不要浪费了孩子童年里的亲子时光。

我是小鸿儿妈妈,是一名2岁宝宝的妈妈,也是一名高级育婴师。有关更多的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更多的人,别忘了点赞 + 转发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不良的隔代教育:把孩子教成了“熊孩子”?你是否也在为此头疼”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育儿路上 你是否也经历过期待搞定熊孩子 结果却被熊孩子搞定的时刻?

育儿路上 你是否也经历过期待搞定熊孩子 结果却被熊孩子搞定的时刻?

孩子,故事,妈妈,馅饼,爸爸,仙女,蟾蜍,美味,儿子,想象力,游戏,父亲,好的,让孩子,时候,问题,食物,鼻涕虫,对孩子,办法,小蚂蚁,翅膀,谎言,克里斯,子之爱,米夏埃尔,科菲,贾科莫,不伤害,什么是

2013-01-11 #长篇故事

隔代教育家长难做“肉夹馍” 孩子的教育应当双方共同协商

隔代教育家长难做“肉夹馍” 孩子的教育应当双方共同协商

孩子,爷爷,双方,父母,爸爸,问题,隔代教育,家长,老人,教育,孙子,爷爷奶奶,观点,对孩子,教育理念,孙女,想法,才能,教训,方略,冲突,生活中,给孩子,让孩子,不一样,奶奶,一面,一生,家庭,差异

2017-06-02 #长篇故事

教育“熊孩子”不能一味的“施罚”……

教育“熊孩子”不能一味的“施罚”……

孩子,学校,家长,教育,新长征,方式,叛逆,不良习惯,帮助孩子,武汉市,作用,学生,文化课,发展,让孩子,了学,培训机构,和家,心尚,有家,艺术培训学校,近日来,一家,体能训练,体魄,健康成长,学期,孝子,大火,客观

2013-01-29 #故事大全

没有教不好的熊孩子 只有不会育人的懒爸妈

没有教不好的熊孩子 只有不会育人的懒爸妈

孩子,行为,让孩子,尼克,教育,个性,孕妇,家庭教育,家庭,宝贝,宝宝,父母,你是否,对孩子,公共场合,包包,原则,后果,大人,家长,小我,年龄,意识,狐狸,时说,爸妈,艺术家,科学,观念,很多时候

2016-09-05 #故事会在线阅读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 别让孩子的成长 夹在隔代教育的两难之间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 别让孩子的成长 夹在隔代教育的两难之间

孩子,父母,老人,带孩子,家庭,家长,方式,责任,奶奶,问题,隔代教育,妈妈,思想,教育,让孩子,事业,年轻人,环境,观点,生活,不统一,培养孩子,对孩子,人格,亲子关系,体力,做法,天职,婆媳,强权

2018-08-11 #故事大全

不要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缺席 父母教育和隔代教育 两者区别很大

不要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缺席 父母教育和隔代教育 两者区别很大

孩子,父母,长辈,家长,爷爷奶奶,教育,让孩子,安全感,时候,问题,对孩子,教育观念,坏孩子,幼儿园,才能,方面,爸爸妈妈,现象,最需要,隔代教育,长辈们,不一样,要得,都会,东西,事情,健康成长,后果,婴幼儿,妈妈

2020-09-29 #故事会在线阅读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需要父母耐心衡量谨慎决定 影响孩子一生!

隔代教育的利与弊 需要父母耐心衡量谨慎决定 影响孩子一生!

孩子,爷爷奶奶,父母,孙子,保姆,家庭,婆婆,教育,隔代教育,祖辈,问题,生活,奶奶,外公,外婆,家长,老人,工作,不适合,对孩子,不一样,孙女,小李,年纪,心理,态度,思想,方面,时候,有利有弊

2010-07-16 #小故事

幼师育儿经验 简单的方法让孩子乖巧听话 从此告别熊孩子

幼师育儿经验 简单的方法让孩子乖巧听话 从此告别熊孩子

孩子,老师,家长,幼儿园,好胜心,熊孩,让孩子,做法,奖品,小朋友,时候,约束,好的,制度,奖励制度,大人,定制,幼儿,小红花,心理,才能,父母,在这种,管理,小朋,来提,不一样,上都,都会,不良习惯

2017-02-28 #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