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故事,从300万个故事到海量知识百科的华丽转变!

演员郑榕 梁冠华讲述 我与《茶馆》的故事

时间:2019-09-27

茶馆讲的什么故事

提示:本文共有 1625 个字,阅读大概需要 4 分钟。

我曾对常四爷有偏见

1958年在焦菊隐执导的《茶馆》中,我饰演常四爷。那时才30多岁,什么都不懂。起初对这个角色有偏见,这就是个剧本中必须有的说正面话的硬汉子嘛,一点也不生动,不如庞太监、刘麻子、松二爷这些角色讨好。上了舞台,我就按照概念化的方式表演,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很“硬”的硬汉子。

1982年拍摄电影《茶馆》时,我第一次看话剧的录像,看到录像里那个“张牙舞爪、高声粗气”的常四爷,自己都有些接受不了。想起老舍先生说过“这个戏一定要演出茶馆的文化,中国人是最有智慧的”。我也悟到,《茶馆》看的是民族魂,而不是看热闹,常四爷也是有灵魂的人。

从那以后,常四爷这个角色才真正在舞台上“活”了。常四爷在第一幕面对二德子时,不再是一副上来就想打架的架势,而是拼命躲闪,不得已才还手。人物行为与其身份相符,人物变得更为丰富、真实。第三幕中,常四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他垂垂老矣,对自己的郁闷不平都隐忍不发。我体会到老年常四爷对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的不满和谨慎的心情。

从1958年演第一场到1992年的告别演出,《茶馆》几乎就是我演剧生涯的主角。看《茶馆》能看出我在思想认识和表演技巧的成长。2005年复排焦版《茶馆》,我又作为《茶馆》艺术顾问小组成员将自己经历过旧社会、和焦菊隐导演合作以及一辈子演戏的经验,都传递给了年轻演员。

■讲述者:梁冠华46岁

从B角黄胖子到王利发

我第一次看《茶馆》时还是个中学生,而且是在电视里看到的。我发现这是一部很“奇怪”的戏,虽然剧中讲述的时代很远,但那些角色却离自己很近,没有了很多话剧中高大全、满面红光的概念化人物。因为这部戏我开始关注话剧,关注人艺。

1981年的夏天,高考即将开始,当时17岁的我根本不知道考大学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自己到底应该如何面对这次考试……此时恰逢北京人艺演员培训班招生,我妈说:“你不是喜欢看人艺的《茶馆》吗?要不你去试试,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死了心好好复习高考吧?”当时有1700人参加考试,我幸运地成为人艺表演培训班“81班”17个人中的一员。

1990年,我第一次登上《茶馆》的舞台,是在剧中出演一个小角色—黄胖子的B角,这个角色的A角是田春魁。当时老人家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让我有了和于是之、黄宗洛、等老一辈艺术家演对手戏的机会。第一次登台时,我又紧张又着急。曾说过的一段话,恰巧就是我那种心情的最好写照—“我坐在茶桌旁,仰头看前辈大师们在我周围表演,感觉自己好像进入了一片原始森林,到处是参天大树。”那次表演不是创作,只是在模仿。

1999年林兆华导演要重排《茶馆》,我在心里暗暗想:这个戏里除了王利发和女角,其他角色我都能演。然而导演恰恰选择我来演王利发。林兆华认为,于是之饰演的王利发太愁苦了,一个在风雨飘摇的时代里存活了五六十年的茶馆,掌柜的要一直这么愁苦,茶馆是很难支撑下去的。他需要一个外表有亲和力、内在有幽默感的人来演王掌柜,他说我具备这些素质。

30多岁就能接演这样一个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巅峰的角色,那不是说自己已经达到了话剧事业的巅峰?我心头首先涌上来的是巨大的幸福感,但很快惶恐就压过了幸福。怎么去超越于是之老师所创立的那座山峰?怎么实现创新?怎么让观众承认我演的这个也是王利发?于是之的王利发之于我曾经就像经典教材一样不可更改。但经过一番排练,我发现于是之的确是一座高峰,但这座高峰还可以往另一座高峰的更高、更广处走。最终我选择了首先吸收老版的营养,但又在细节处理上加了一些“小动作”和“水词”,发挥出自己的特色。

从1958年首演到1992年老版的告别演出,30多年间《茶馆》一共演了374场。而从1999年到现在,我演了226场王利发。对于这个数字,我反倒有一种担心和犹豫。精品的演出频率到底能不能这么密?上学时老师总教我们要保持对角色的新鲜感,现在这么演还能保持吗?会不会有人把它当做“行活”来演,把精品演成庸品?当然,我从来没有把它当成“行活”来演。

看到此处说明本文对你还是有帮助的,关于“演员郑榕 梁冠华讲述 我与《茶馆》的故事”留言是大家的经验之谈相信也会对你有益,推荐继续阅读下面的相关内容,与本文相关度极高!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演员郑榕 梁冠华讲述 我与《茶馆》的故事

演员郑榕 梁冠华讲述 我与《茶馆》的故事

茶馆,王利发,四爷,于是之,人物,剧中,导演,角色,高峰,表演,焦菊隐,林兆华,黄胖子,人艺,巅峰,录像,心情,时代,舞台,精品,老师,话剧,有偏见,对自己,就是我,我发现,这个角色,刘麻子,庞太监,松二爷

2020-06-18 #故事会

演员郑榕 梁冠华讲述 我与《茶馆》的故事

演员郑榕 梁冠华讲述 我与《茶馆》的故事

茶馆,王利发,四爷,于是之,人物,剧中,导演,角色,高峰,表演,焦菊隐,林兆华,黄胖子,人艺,巅峰,录像,心情,时代,舞台,精品,老师,话剧,有偏见,对自己,就是我,我发现,这个角色,刘麻子,庞太监,松二爷

2020-06-18 #长篇故事

茶馆 主要内容 50字

茶馆 主要内容 50字

演员,裕泰茶馆,茶馆,于是之,郑榕,黄宗洛,四爷,国家,旗人,经历,特别奖,可干,庞太监,王利发,曾参,松二爷,秦仲义,童超,老舍,谢添,北京电影制片厂,老北京,好朋友,文化部,中国,万难,一生,剧情片,兴衰,义和团

2011-09-04 #经典故事

看过《茶馆》的来!!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的300字文章

看过《茶馆》的来!!以大茶馆小社会为题的300字文章

茶馆,老舍,作品,政治,话剧,林兆华,焦菊隐,龙须沟,导演,戏剧,演员,现实主义,经典,老版,中国,剧作,创作,人物,传统,四爷,学派,小说,题材,林兆,田壮壮,秦仲义,郑榕,北京人艺,年代,北京

2018-04-06 #故事阅读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裕泰茶馆,一生,经典台词,于是之,庞太监,松二爷,王利发,秦二爷,老舍,郑榕,实业救国,故事,人生,人物,四爷,工厂,效力,旗人,算命先生,左右逢源,自食其力,中得,刚毅,刘麻子,吴祥子,唐铁嘴,大强,宋恩子,王掌柜

2020-05-11 #长篇故事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裕泰茶馆,一生,经典台词,于是之,庞太监,松二爷,王利发,秦二爷,老舍,郑榕,实业救国,故事,人生,人物,四爷,工厂,效力,旗人,算命先生,左右逢源,自食其力,中得,刚毅,刘麻子,吴祥子,唐铁嘴,大强,宋恩子,王掌柜

2020-06-18 #故事大全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裕泰茶馆,一生,经典台词,于是之,庞太监,松二爷,王利发,秦二爷,老舍,郑榕,实业救国,故事,人生,人物,四爷,工厂,效力,旗人,算命先生,左右逢源,自食其力,中得,刚毅,刘麻子,吴祥子,唐铁嘴,大强,宋恩子,王掌柜

2007-01-14 #小故事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是故事 更是人生

茶馆,裕泰茶馆,一生,经典台词,于是之,庞太监,松二爷,王利发,秦二爷,老舍,郑榕,实业救国,故事,人生,人物,四爷,工厂,效力,旗人,算命先生,左右逢源,自食其力,中得,刚毅,刘麻子,吴祥子,唐铁嘴,大强,宋恩子,王掌柜

2011-01-26 #经典故事